fbpx
维基百科

七夕 (華人)

華人的七夕又稱乞巧節七姐誕七娘媽生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由中華民族起源,後流傳至許多亞洲國家。各地雖有不同民間故事流傳,但皆將七月七日定為情人節。

七夕节
参与者華人
日期農曆七月初七
相關節日日本七夕朝鮮七夕
七夕
汉语七夕
乞巧
汉语乞巧
廣東、港澳七夕的祭品,包括紙紮七姐盤及獻給王母娘娘(左上)、牛郎(左下)、七姐及其六位姊姊的紙衣
臺灣臺南開隆宮七夕祭品

七夕节的形成

七夕节的形成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可以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1][2]。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织女星汉朝以後,開始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3][4]

節慶習俗

由於過往女子的針黹技術為生產力的一部份,每逢七姐誕,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灵手巧,名為“乞巧”。其間結會綵樓,預備黃銅製成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5][6][7][8]漸漸七夕成為「女兒節」。而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宋朝以後才有七夕乞巧。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称作乞巧市。

江南

江南的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西南

染指甲為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年轻姑娘们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这样可以年轻美丽,对未婚女子而言还意味着找到如意郎君。

胶东

胶东地区则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妇女们穿上新装,欢聚一堂、盟结七姐妹;少女们则制作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称巧饼,用来祭祀织女。

广东

在广东,人们六月便开始准备,把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发芽。临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鹊桥,还会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七夕之夜,人们在廳堂中摆放八仙桌,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和女红巧物。

閩南

在閩南地區,閩南語把織女稱為「七娘媽」(白话字:Tshit-niû-má),是保護孩子平安的神,農曆七月七日為「七娘媽」誕辰,稱「七娘媽生」(白话字:Tshit-niû-má-sinn)。閩南的習俗在七夕這天吃石榴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红糖糯米飯以驅蟲防瘟疫;家中有小孩的家庭也會祭拜七娘媽。

香港

現時在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於七姐誕當日到紙紮店購買「七姐衣」、「七姐盆」,於當晚用來拜祭七姐。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

坪洲西貢石籬各有一間七姐廟,坪洲的七姐廟名為仙姊廟,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臺灣

在臺灣繼承了閩南的習俗,闽南语把織女稱為「七娘媽」(白话字:Tshit-niû-má),農曆七月七日為「七娘媽」誕辰,稱七娘媽生(白话字:Tshit-niû-má-sinn),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床母是幼兒的保護神,七娘媽誕辰這天,要燒壽金娘媽衣(婆姐衣),準備油飯麻油雞(雞酒)七碗,供七娘媽和她的六位姊姊使用。臺灣閩南人有拜「床母」的習俗,若家中有還未上小學的幼兒,家庭便在這晚祭拜床母。盛一碗油飯與雞酒,在幼兒睡覺的房間床上或床邊,祭祀床母,祈求小朋友身體健康,晚上不會失眠,還會焚燒紙錢「四方金」(或「刈金」)和「床母衣」,在幼兒出生至十六歲,每年都要祭祀,不間斷。在台南[9]鹿港[10]還保有做十六歲[11]成年禮

近年,傳統七夕民俗活動在臺灣已日漸式微,並且興起商業化的「七夕情人節」。但在廟方宣傳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參與傳統七夕民俗活動,七夕民俗開始復興。

馬來西亞

安順的華裔廣東客家移民,在七夕前一夜到七夕間,少女們會對菜籃姑問姻緣[12]

相关文物

 
  • 牛宿、女宿图(汉画像石)(汉代(前202年-220年),河南南阳南阳汉画馆
  • 青龙白虎、牛郎织女画像汉代(前202年-220年),四川郫县新胜场出土):主体为青龙白虎衔壁,龙虎上方刻牛郎牵牛,织女手执机梭。
  • 乞巧图北宋仿唐本,十世纪,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 汉宫乞巧图(宋代李嵩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汉宫图(宋代赵伯驹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此幅为一纨扇形式的小册页,画汉宫七夕故事,描写宫娥彩女们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针楼乞巧习俗。
  • 乞巧图明代仇英,台北國立故宫博物院藏):此卷用白描法写出七夕夜间庭院中妇女们燃烛斋供的情景。
  • 桐荫乞巧(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册八月部分):描绘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场面,七夕之夜,女人们以碗装水置于庭院,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人们争相观看在水中呈列的图案,据说图案的形状越好看,放针者的手就越灵巧。
  •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清代):此图轴在本色地上彩缂七夕佳节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人间妇女或凭栏远眺、或对空乞巧的场景。作品采用一至二色间晕的装饰方法,施以平缂、构缂、缂金等技法缂织。纹样大面积运用线条勾勒,然后填彩。图中的亭台楼阁、卷帘、卧榻和墙壁完全依照界画的程式用界尺画出。

相關詩詞

诗经·小雅·大東》中有一首诗: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

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

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这项记载准确讲他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迢迢牵牛星》:

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此外,干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

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

北宋秦观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商業化的「七夕情人節」

2020年8月24日,中国新闻网介绍七夕文化

傳統七夕女兒節習俗雖然沒落,但現代七夕卻大多被商人炒作,變成情人節。商業化後的七夕情人節變成情侶約會的日子,愛情旅館成為約會的熱門去處[13]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诗经·小雅·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2. ^ 罗颀《物源》:楚怀王初置七夕。
  3. ^ 东汉应劭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
  4. ^ 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5. ^ 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是一種小蜘蛛
  6. ^ 東京夢華錄》: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7. ^ 杜甫詩《牽牛織女》: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8. ^ 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9. ^ 真相大公開. 台南市進學國小. [2010-03-27]. (原始内容于2013-06-14). 
  10. ^ 何烱榮. 拜七娘媽 鹿港小鎮仍流傳. 聯合報. 2002-09-30 (中文(繁體)). [永久失效連結]
  11. ^ 洪淑苓. . 台灣大百科全書. [2010-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4) (中文(繁體)). 
  12. ^ . 《星洲日報》. 2012-08-23 [2015-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中文(新加坡)). 
  13. ^ 中央社. 情人節將至 汽車旅館搜尋攀升. 聯合新聞網. [2012-08-17]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

  • 牛郎織女傳說演變

七夕, 華人, 此條目已被提出存廢討論, 請前往此處就该条目是否应该被删除进行讨论, 請參考刪除指導以獲取更多資料, 删除页面, 移除模板建議将此條目或章節併入七夕, 討論, 此條目介紹的是華人地區的七夕節, 关于廣義的七夕節, 请见, 七夕, 关于日本的七夕節, 请见, 七夕, 日本, 关于朝鮮半島的七夕節, 请见, 七夕, 朝鮮半島, 華人的七夕又稱乞巧節, 七姐誕, 七娘媽生,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 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由中華民族起源, 後流傳至許多亞洲國家, 各地雖有不同民間故. 此條目已被提出存廢討論 請前往此處就该条目是否应该被删除进行讨论 請參考刪除指導以獲取更多資料 删除页面 移除模板建議将此條目或章節併入七夕 討論 此條目介紹的是華人地區的七夕節 关于廣義的七夕節 请见 七夕 关于日本的七夕節 请见 七夕 日本 关于朝鮮半島的七夕節 请见 七夕 朝鮮半島 華人的七夕又稱乞巧節 七姐誕 七娘媽生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 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由中華民族起源 後流傳至許多亞洲國家 各地雖有不同民間故事流傳 但皆將七月七日定為情人節 七夕节参与者華人日期農曆七月初七相關節日日本七夕 朝鮮七夕七夕汉语七夕标音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qixi 威妥瑪拼音ch i2 hsi4 國際音標 tɕʰi ɕi 國語羅馬字chishih闽语 台語羅馬字拼音tshit sia h粤语 粵拼cat1 zik6 耶魯拼音chat jihk乞巧汉语乞巧标音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qǐqiǎo廣東 港澳七夕的祭品 包括紙紮七姐盤及獻給王母娘娘 左上 牛郎 左下 七姐及其六位姊姊的紙衣 臺灣臺南開隆宮七夕祭品 目录 1 七夕节的形成 2 節慶習俗 2 1 江南 2 2 西南 2 3 胶东 2 4 广东 2 5 閩南 2 6 香港 2 7 臺灣 2 8 馬來西亞 3 相关文物 4 相關詩詞 5 商業化的 七夕情人節 6 參見 7 參考文獻 8 外部連結七夕节的形成 编辑主条目 牛郎織女 七夕节的形成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 它最早可以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 1 2 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 织女星 汉朝以後 開始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 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 3 4 節慶習俗 编辑由於過往女子的針黹技術為生產力的一部份 每逢七姐誕 會向七姐獻祭 祈求自己能夠心灵手巧 名為 乞巧 其間結會綵樓 預備黃銅製成七孔針 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 穿進了為之得久 5 6 7 8 漸漸七夕成為 女兒節 而古人正月及八月 九月都可以乞巧 宋朝以後才有七夕乞巧 宋元时期 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 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 称作乞巧市 江南 编辑 江南的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 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 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 在月光照射下 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 哪一个波纹最复杂 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 有时针上穿有红丝 也是向七仙女 乞巧 唐代诗人林杰的诗 乞巧 说 七夕今宵看碧宵 牛郎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西南 编辑 染指甲為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 年轻姑娘们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 传说这样可以年轻美丽 对未婚女子而言还意味着找到如意郎君 胶东 编辑 胶东地区则多在七夕拜七神姐 妇女们穿上新装 欢聚一堂 盟结七姐妹 少女们则制作牡丹 莲 梅 兰 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 称巧饼 用来祭祀织女 广东 编辑 在广东 人们六月便开始准备 把稻谷 麦粒 绿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发芽 临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鹊桥 还会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七夕之夜 人们在廳堂中摆放八仙桌 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和女红巧物 閩南 编辑 在閩南地區 閩南語把織女稱為 七娘媽 白话字 Tshit niu ma 是保護孩子平安的神 農曆七月七日為 七娘媽 誕辰 稱 七娘媽生 白话字 Tshit niu ma sinn 閩南的習俗在七夕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 肉 以及红糖糯米飯以驅蟲防瘟疫 家中有小孩的家庭也會祭拜七娘媽 香港 编辑 現時在香港 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 於七姐誕當日到紙紮店購買 七姐衣 七姐盆 於當晚用來拜祭七姐 而過往日子的婦女 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 豌豆或綠豆等物品 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 在坪洲 西貢及石籬各有一間七姐廟 坪洲的七姐廟名為仙姊廟 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臺灣 编辑 在臺灣繼承了閩南的習俗 闽南语把織女稱為 七娘媽 白话字 Tshit niu ma 農曆七月七日為 七娘媽 誕辰 稱七娘媽生 白话字 Tshit niu ma sinn 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 床母是幼兒的保護神 七娘媽誕辰這天 要燒壽金 娘媽衣 婆姐衣 準備油飯與麻油雞 雞酒 七碗 供七娘媽和她的六位姊姊使用 臺灣閩南人有拜 床母 的習俗 若家中有還未上小學的幼兒 家庭便在這晚祭拜床母 盛一碗油飯與雞酒 在幼兒睡覺的房間床上或床邊 祭祀床母 祈求小朋友身體健康 晚上不會失眠 還會焚燒紙錢 四方金 或 刈金 和 床母衣 在幼兒出生至十六歲 每年都要祭祀 不間斷 在台南 9 鹿港 10 還保有做十六歲 11 成年禮近年 傳統七夕民俗活動在臺灣已日漸式微 並且興起商業化的 七夕情人節 但在廟方宣傳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 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參與傳統七夕民俗活動 七夕民俗開始復興 馬來西亞 编辑 安順的華裔廣東客家移民 在七夕前一夜到七夕間 少女們會對菜籃姑問姻緣 12 相关文物 编辑 牛宿 女宿图 汉画像石 汉代 前202年 220年 河南南阳南阳汉画馆 青龙白虎 牛郎织女画像 汉代 前202年 220年 四川郫县新胜场出土 主体为青龙白虎衔壁 龙虎上方刻牛郎牵牛 织女手执机梭 乞巧图 北宋仿唐本 十世纪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汉宫乞巧图 宋代 李嵩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汉宫图 宋代 赵伯驹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此幅为一纨扇形式的小册页 画汉宫七夕故事 描写宫娥彩女们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七夕 登上穿针楼乞巧习俗 乞巧图 明代 仇英 台北國立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用白描法写出七夕夜间庭院中妇女们燃烛斋供的情景 桐荫乞巧 清代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八月部分 描绘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 乞巧 的场面 七夕之夜 女人们以碗装水置于庭院 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 人们争相观看在水中呈列的图案 据说图案的形状越好看 放针者的手就越灵巧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清代 此图轴在本色地上彩缂七夕佳节牛郎 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 人间妇女或凭栏远眺 或对空乞巧的场景 作品采用一至二色间晕的装饰方法 施以平缂 构缂 缂金等技法缂织 纹样大面积运用线条勾勒 然后填彩 图中的亭台楼阁 卷帘 卧榻和墙壁完全依照界画的程式用界尺画出 相關詩詞 编辑 诗经 小雅 大東 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酒 不认其浆 鞙鞙佩璲 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 鉴亦有光 跤彼织女 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 不成服章 睨彼牵牛 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 西有长庚 有救天毕 载施之行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 坐在织布机旁 无心织绢 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 而为之眷念不已 可见在西周时代 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 史记 天官书 和 汉书 天文志 中 也都有牵牛 织女双星的记载 晋代宗怀的 荆楚岁时记 里 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 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 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 到了南北朝时 任眆在 述异记 中记载 大河之东 有美女丽人 乃天帝之子 机杼女工 年年劳役 织成云雾绢缣之衣 辛苦殊无欢悦 容貌不暇整理 天帝怜其独处 嫁与河西牵牛为妻 自此即废织纴之功 贪欢不归 帝怒 责归河东 一年一度相会 这项记载准确讲他是从 古诗十九首 中获得灵感 其中的一首描写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 诗经 中的那首 更描绘得凄凄切切 道出了一对有情人 两地相思 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此外 干宝的 搜神记 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 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 南朝时吴均的 续齐谐记 里记载 桂阳成武丁 有仙道 谓其弟曰 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 弟曰 何事渡河 答曰 暂诣牛郎 至今云 织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 长恨歌 中有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 以牛郎织女为例 共誓白头之约 北宋秦观专门写过一首 鹊桥仙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商業化的 七夕情人節 编辑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2020年8月24日 中国新闻网介绍七夕文化 傳統七夕女兒節習俗雖然沒落 但現代七夕卻大多被商人炒作 變成情人節 商業化後的七夕情人節變成情侶約會的日子 愛情旅館成為約會的熱門去處 13 參見 编辑牛郎織女 鵲橋 中國情人節 日本七夕 朝鮮七夕 越南七夕做十六歲 出花園參考文獻 编辑 诗经 小雅 大东 跤彼织女 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 不成服章 睨彼牵牛 不认服箱 罗颀 物源 楚怀王初置七夕 东汉应劭 风俗通 织女七夕当渡河 使鹊为侨 西京杂记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俱以习之 荊楚歲時記 七月七日 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 是夕 人家婦女結采縷 穿七孔針 或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網於瓜上 則以為符應 喜子是一種小蜘蛛 東京夢華錄 婦女望月穿針 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 次日看之 若網圓正 謂之得巧 杜甫詩 牽牛織女 蛛絲小人態 曲綴瓜果中 劉言史 七夕歌 碧空露重新盤濕 花上乞得蜘蛛絲 真相大公開 台南市進學國小 2010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6 14 何烱榮 拜七娘媽 鹿港小鎮仍流傳 聯合報 2002 09 30 中文 繁體 永久失效連結 洪淑苓 七夕 台灣大百科全書 2010 03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14 中文 繁體 夜祭七姐玩 菜籃姑 七夕民俗活動 安順絕跡40年 星洲日報 2012 08 23 2015 05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5 18 中文 新加坡 中央社 情人節將至 汽車旅館搜尋攀升 聯合新聞網 2012 08 17 中文 繁體 外部連結 编辑七夕傳統習俗 牛郎織女傳說演變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七夕 華人 amp oldid 7560971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