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中国留美幼童

大清留美幼童中國歷史上首批官派留學生。早年容閎曾留學美國,成為首名就讀耶魯學院之中國人。1870年,容閎倡議派幼童前往泰西肄業之計劃,獲其好友丁日昌贊同,並且得到曾國藩李鴻章支持,成立「幼童出洋肄業局」。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國留學,幼童出洋時平均年齡只有12歲,容閎亦被任命為留美學生監督及清政府駐美副公使。但隨後數年,駐美公使陳蘭彬不斷地要求撤回學生,與容閎爭論不休,李鴻章從中調停。

容闳哈特福德的中国学生会馆

然而1881年,留學之事出現變數。李鴻章本欲該批學生進入軍校就讀,但美國政府當時只允許日本人就讀軍校,而拒該批學生於外,陳蘭彬故主張全撤留學生。再加上留美幼童習染西洋風氣,甚至歸信基督教剪辮,令保守的清朝官僚十分不滿,上奏批評要求撤回。最終朝廷准奏,召回幼童。除了部分因病和擅自留美不歸者外,其餘均召回國授予職務。

雖然這次留學運動未能完滿成功,但這一批留學生返國後均有貢獻中國現代化。當中最著名者為外交官唐紹儀劉玉麟、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香港行政局首任華人官守議員周壽臣等。

留美過程 编辑

派出 编辑

 
1872年9月,首批到達加州的留美幼童合影。左起:鍾文耀(Chung Mun Yew)、梁敦彥(Liang Tun Yen)、不詳、史錦鏞(Sze Kin Yung)、不詳、牛尚周(New Shan Chow)。圖右側標有旧金山蒙哥马利街9号

第一批幼童於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發,跨越太平洋,在美國舊金山登陸。他們乘坐剛剛貫通北美大陸的蒸汽火車,到達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從此開始了他們預定長達十五年的留學生涯。

幼童們被分配到54戶美國家庭生活,其中康乃狄克州34戶,麻省20戶。他們以驚人速度克服了語言障礙,成為各學校中最優秀的學生,所得優異成績令美國人驚嘆不已,據不完全統計,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進入美國的大學學習。其中22名入讀耶魯大學[1],8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6名進入倫斯勒理工學院,3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1名進入哈佛大學

洋化、現代化 编辑

幼童在美國接受西方教育,過美國式生活,隨着時間推移,這些幼童不願再穿長袍馬褂,經常是一身美式打扮,甚至不少幼童更剪掉腦後長辮。一些幼童受宗教文化影響,漸漸地信奉了基督教。幼童學習西方教材,不但學到了許多嶄新自然科學知識,也接觸了啟蒙時代人文社會科學,使他們漸漸失去了興趣學習四書五經儒家經典,不太遵守煩瑣之專制禮節,進而認同個人權利自由民主等先進理念。他們與美國女孩子暗暗約會,參加各類體育活動等,凡此種種新變化都被清政府保守官僚視為大逆不道,不可容忍,一場圍繞留美幼童之中西文化衝突無可避免。

遭召回 编辑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棒球隊,1881年攝,其中有一位學生是大清留美幼童

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計劃中途夭折,全部學生被召回國。當時,耶魯大學的22位留學幼童中只有詹天佑歐陽庚二人順利完成學業。容揆和譚耀勳抗拒召回,留在美國完成耶魯大學學業。李恩富和陸永泉則是被召回後,重新回到美國,讀完了耶魯。

此群中國歷史上首批官派留美學生回國後即遭到社會譴責,當時1881年9月29日《申報》寫道:

國家不惜經費之浩繁,遣諸學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後不知自好,中國第一次出洋並無故家世族,巨商大賈之子弟,其應募而來者類多椎魯之子,流品殊雜,此等人何足以與言西學,何足以與言水師兵法等事。性情則多乖戾,稟賦則多魯鈍,聞此輩在美有與談及國家大事及一切艱巨之任皆昏昏欲睡,則其將來造就又何足觀。

建樹晚清 编辑

留美學生回國後參與了中國最早的礦冶鐵路電報建設,活躍在此等新興產業。一部分人又歷經了1884年清法海戰和1894年清日甲午海戰,甚至為國捐軀。直到20世紀初,這些當年的留美幼童紛紛成為朝廷重臣,在外交領域,更是當仁不讓地代表大清國,足跡遍佈世界各地。

留美幼童名錄 编辑

每批30人,共120人,名單如下:[2]

批次 人名 年齡 籍貫
第一批
1872年
第二批
1873年
第三批
1874年
第四批
1875年

參見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此22位是:詹天佑歐陽庚容揆、黃開甲、梁敦彥張康仁鍾文耀蔡紹基唐國安、譚耀勳、李恩富、容星橋、曾溥、陳珮瑚、劉家照、陳鉅溶、陸永泉、祁祖彜、盧祖華、徐振鵬、鍾俊成、錢文魁。
  2. ^ 註記說明:關於此名單可參閱:徐潤(1927)。《徐愚齋自敘年譜》;陶希聖主編(1977)。《食貨史學叢書》翻印本;Thomas E. La Fargue(1942)。《China’s First Hundred》(Washington State College)
  3. ^ 黃錫寶在美留學期間去世于上海。见Wong Sic Pao, CEM Connections, Retrieved on 2011-11-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1900年在天津於義和團圍城時被誤殺。見Chun Kin Sing, CEM Connections, Retrieved on 2011-11-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曹嘉爵(1863年-1875年4月18日),名字一作家爵,在美留學期間不幸去世于哈特福幼童出洋肄业局内,后来成为第一位葬于哈特福德的中国人。他可能是曹嘉祥的兄长或堂兄。见Tsao Ka Chuck, CEM Connections, Retrieved on 2011-11-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閱讀 编辑

  • 錢鋼、胡勁草,大清留美幼童記,香港:中華,2003年,ISBN 9628820826
  • 高宗鲁,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年
  • 中國文化研究院 留學之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留美幼童, 大清留美幼童指中國歷史上首批官派留學生, 早年容閎曾留學美國, 成為首名就讀耶魯學院之中國人, 1870年, 容閎倡議派幼童前往泰西肄業之計劃, 獲其好友丁日昌贊同, 並且得到曾國藩, 李鴻章支持, 成立, 幼童出洋肄業局, 1872年到1875年, 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國留學, 幼童出洋時平均年齡只有12歲, 容閎亦被任命為留美學生監督及清政府駐美副公使, 但隨後數年, 駐美公使陳蘭彬不斷地要求撤回學生, 與容閎爭論不休, 李鴻章從中調停, 容闳和哈特福德的中国学生会馆然而1881. 大清留美幼童指中國歷史上首批官派留學生 早年容閎曾留學美國 成為首名就讀耶魯學院之中國人 1870年 容閎倡議派幼童前往泰西肄業之計劃 獲其好友丁日昌贊同 並且得到曾國藩 李鴻章支持 成立 幼童出洋肄業局 1872年到1875年 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國留學 幼童出洋時平均年齡只有12歲 容閎亦被任命為留美學生監督及清政府駐美副公使 但隨後數年 駐美公使陳蘭彬不斷地要求撤回學生 與容閎爭論不休 李鴻章從中調停 容闳和哈特福德的中国学生会馆然而1881年 留學之事出現變數 李鴻章本欲該批學生進入軍校就讀 但美國政府當時只允許日本人就讀軍校 而拒該批學生於外 陳蘭彬故主張全撤留學生 再加上留美幼童習染西洋風氣 甚至歸信基督教和剪辮 令保守的清朝官僚十分不滿 上奏批評要求撤回 最終朝廷准奏 召回幼童 除了部分因病和擅自留美不歸者外 其餘均召回國授予職務 雖然這次留學運動未能完滿成功 但這一批留學生返國後均有貢獻中國現代化 當中最著名者為外交官唐紹儀 劉玉麟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香港行政局首任華人官守議員周壽臣等 目录 1 留美過程 1 1 派出 1 2 洋化 現代化 1 3 遭召回 2 建樹晚清 3 留美幼童名錄 4 參見 5 注释 6 延伸閱讀留美過程 编辑派出 编辑 nbsp 1872年9月 首批到達加州的留美幼童合影 左起 鍾文耀 Chung Mun Yew 梁敦彥 Liang Tun Yen 不詳 史錦鏞 Sze Kin Yung 不詳 牛尚周 New Shan Chow 圖右側標有旧金山蒙哥马利街9号第一批幼童於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發 跨越太平洋 在美國舊金山登陸 他們乘坐剛剛貫通北美大陸的蒸汽火車 到達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 從此開始了他們預定長達十五年的留學生涯 幼童們被分配到54戶美國家庭生活 其中康乃狄克州34戶 麻省20戶 他們以驚人速度克服了語言障礙 成為各學校中最優秀的學生 所得優異成績令美國人驚嘆不已 據不完全統計 到1880年 共有50多名幼童進入美國的大學學習 其中22名入讀耶魯大學 1 8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 6名進入倫斯勒理工學院 3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 1名進入哈佛大學 洋化 現代化 编辑 幼童在美國接受西方教育 過美國式生活 隨着時間推移 這些幼童不願再穿長袍馬褂 經常是一身美式打扮 甚至不少幼童更剪掉腦後長辮 一些幼童受宗教文化影響 漸漸地信奉了基督教 幼童學習西方教材 不但學到了許多嶄新自然科學知識 也接觸了啟蒙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 使他們漸漸失去了興趣學習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 不太遵守煩瑣之專制禮節 進而認同個人權利 自由 民主等先進理念 他們與美國女孩子暗暗約會 參加各類體育活動等 凡此種種新變化都被清政府保守官僚視為大逆不道 不可容忍 一場圍繞留美幼童之中西文化衝突無可避免 遭召回 编辑 nbsp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校棒球隊 1881年攝 其中有一位學生是大清留美幼童1881年 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計劃中途夭折 全部學生被召回國 當時 耶魯大學的22位留學幼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歐陽庚二人順利完成學業 容揆和譚耀勳抗拒召回 留在美國完成耶魯大學學業 李恩富和陸永泉則是被召回後 重新回到美國 讀完了耶魯 此群中國歷史上首批官派留美學生回國後即遭到社會譴責 當時1881年9月29日 申報 寫道 國家不惜經費之浩繁 遣諸學徒出洋 孰料出洋之後不知自好 中國第一次出洋並無故家世族 巨商大賈之子弟 其應募而來者類多椎魯之子 流品殊雜 此等人何足以與言西學 何足以與言水師兵法等事 性情則多乖戾 稟賦則多魯鈍 聞此輩在美有與談及國家大事及一切艱巨之任皆昏昏欲睡 則其將來造就又何足觀 建樹晚清 编辑留美學生回國後參與了中國最早的礦冶 鐵路 電報建設 活躍在此等新興產業 一部分人又歷經了1884年清法海戰和1894年清日甲午海戰 甚至為國捐軀 直到20世紀初 這些當年的留美幼童紛紛成為朝廷重臣 在外交領域 更是當仁不讓地代表大清國 足跡遍佈世界各地 詹天佑 著名鐵路工程師 運用折返線原理修建京張鐵路 還曾經在福建水師任教職 唐紹儀 中華民國第一任國務總理 促成南北議和 參與 拉薩條約 與英國簽定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梁誠 駐美國公使 向美國交涉返還1500萬美元庚子賠款 唐國安 清華大學首任校長 蔡紹基 北洋大學校長 鄺榮光 中國第一批礦冶工程師 曾發現湘潭煤礦 沈壽昌 大清北洋水師濟遠艦大副 在豐島海戰中指揮軍艦與日本海軍作戰 並英勇戰死 周壽臣 晚清重要官僚 二十世紀前期香港政商界著名人物 容星橋 參加了辛亥革命 協助建立民國 方伯梁 清政府京张铁路电讯工程师 山海关路矿大学堂校长 即唐山铁道学院和西南交大前身 奉天农工商司副司长 奉劝道副道台 留美幼童名錄 编辑每批30人 共120人 名單如下 2 批次 人名 年齡 籍貫第一批1872年 蔡紹基 14 廣東香山 鍾文耀 13 廣東香山 羅國瑞 12 廣東博羅 歐陽庚 14 廣東香山 黃仲良 15 廣東番禺 鄺榮光 10 廣東新寧 張康仁 13 廣東香山 梁敦彥 15 廣東順德 潘銘鐘 11 廣東南海 劉家照 12 廣東香山 黃錫寶 13 福建同安 3 黃開甲 13 廣東鎮平 陳巨溶 13 廣東新會 曹吉福 13 江蘇川沙 程大器 14 廣東香山 陸永泉 14 廣東香山 鄧士聰 14 廣東香山 陳榮貴 14 廣東新會 錢文魁 14 江蘇上海 史錦鏞 15 廣東香山 吳仰曾 11 廣東四會 容尚謙 10 廣東香山 蔡錦章 14 廣東香山 牛尚周 11 江蘇嘉定 詹天佑 12 廣東南海 何廷梁 13 廣東順德 譚耀勳 11 廣東香山 石錦堂 14 山東濟寧 鐘進成 14 廣東香山 曾篤恭 16 廣東海陽第二批1873年 蔡廷干 13 廣東香山 吳應科 14 廣東四會 容揆 14 廣東新會 蘇銳釗 14 廣東南海 丁崇吉 14 浙江定海 陸錫貴 13 江蘇上海 李恩富 13 廣東香山 黃有章 13 廣東香山 張祥和 11 江蘇吳縣 陳乾生 14 浙江寧波 4 曾溥 不詳 廣東潮阳 容尚勤 不詳 廣東香山 唐國安 14 廣東香山 唐元湛 13 廣東香山 宋文翽 13 廣東香山 鄧桂庭 13 廣東香山 鄺景垣 13 廣東南海 鄺泳鐘 13 廣東南海 梁普照 13 廣東番禺 卓仁志 12 廣東香山 吳仲賢 14 廣東四會 溫秉忠 12 廣東新寧 梁金榮 14 廣東香山 方伯梁 13 廣東開平 王鳳喈 14 浙江慈溪 李桂攀 14 廣東香山 張有恭 12 廣東香山 陳佩瑚 11 廣東南海 梁普時 11 廣東番禺 王良登 13 浙江定海第三批1874年 唐紹儀 12 廣東香山 梁如浩 12 廣東香山 周長齡 14 廣東新安 鄺景揚 13 廣東南海 朱寶奎 13 江蘇常州 容耀垣 10 廣東香山 曹嘉祥 11 廣東順德 吳敬榮 11 安徽休寧 周萬鵬 11 江蘇寶山 盧祖華 11 廣東新會 林沛泉 12 廣東番禺 徐振鵬 11 廣東香山 唐致堯 13 廣東香山 程大業 12 安徽黟縣 薛有福 12 福建漳浦 徐之煊 12 廣東南海 曹嘉爵 12 廣東順德 5 曹茂祥 10 江蘇上海 朱錫綏 10 江蘇上海 宦維城 10 江蘇丹徒 袁長坤 12 浙江紹興 祁祖彝 12 江蘇上海 鄺賢儔 12 廣東南海 康賡齡 12 江蘇上海 楊兆楠 13 廣東南海 黃季良 13 廣東番禺 楊昌齡 12 廣東順德 鄭廷襄 13 廣東香山 孫廣明 14 浙江錢塘 沈嘉樹 11 江蘇寶山第四批1875年 劉玉麟 13 廣東香山 鄺國光 13 廣東新寧 黃耀昌 13 廣東香山 吳煥榮 13 江蘇武進 潘斯熾 11 廣東南海 陸德彰 13 江蘇川沙 吳其藻 12 廣東香山 林聯盛 14 廣東南海 盛文揚 12 廣東香山 唐榮浩 13 廣東香山 陳紹昌 13 廣東香山 梁金鼇 11 廣東南海 林聯輝 15 廣東南海 陳金揆 12 廣東香山 沈德耀 14 浙江慈溪 沈德輝 12 浙江慈溪 朱汝淦 11 江蘇華亭 王仁彬 12 江蘇吳縣 梁丕旭 12 廣東番禺 周傳諤 13 江蘇嘉定 鄺柄光 13 廣東新寧 周傳諫 11 江蘇嘉定 陶廷賡 12 廣東南海 譚耀芳 10 廣東香山 唐榮俊 14 廣東香山 陳福增 14 廣東南海 金大廷 13 江蘇寶山 沈壽昌 11 江蘇上海 馮柄忠 12 廣東鶴山 黃祖蓮 13 安徽懷遠參見 编辑第一次庚子賠款留美學生列表 清華大學注释 编辑 此22位是 詹天佑 歐陽庚 容揆 黃開甲 梁敦彥 張康仁 鍾文耀 蔡紹基 唐國安 譚耀勳 李恩富 容星橋 曾溥 陳珮瑚 劉家照 陳鉅溶 陸永泉 祁祖彜 盧祖華 徐振鵬 鍾俊成 錢文魁 註記說明 關於此名單可參閱 徐潤 1927 徐愚齋自敘年譜 陶希聖主編 1977 食貨史學叢書 翻印本 Thomas E La Fargue 1942 China s First Hundred Washington State College 黃錫寶在美留學期間去世于上海 见Wong Sic Pao CEM Connections Retrieved on 2011 11 2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00年在天津於義和團圍城時被誤殺 見Chun Kin Sing CEM Connections Retrieved on 2011 11 2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曹嘉爵 1863年 1875年4月18日 名字一作家爵 在美留學期間不幸去世于哈特福幼童出洋肄业局内 后来成为第一位葬于哈特福德的中国人 他可能是曹嘉祥的兄长或堂兄 见Tsao Ka Chuck CEM Connections Retrieved on 2011 11 2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閱讀 编辑錢鋼 胡勁草 大清留美幼童記 香港 中華 2003年 ISBN 9628820826 高宗鲁 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 珠海 珠海出版社 2006年 中國留美幼童聯絡網 中國留美幼童紀念學會 中國文化研究院 留學之路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中国留美幼童 amp oldid 7924740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