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颱風閃電 (2015年)

颱風閃電 (英語:Typhoon Atsani,國際編號:151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72015,台湾译名:闪电)是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6個被命名的風暴、第6個超級颱風、第5個巔峰強度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之五級颱風的熱帶氣旋。 該名字第一次使用,取代2009年在重創台灣,造成台灣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水患「八八水災」。、中國大陸華南華東地區的莫拉克

颱風閃電
Typhoon Atsani(英文)
8月19日的颱風閃電
路徑圖

颱風閃電的路徑圖
十分鐘平均風速
颱風JMA185 km/h
(100 kt
強烈颱風CWB185 km/h
(51 m/s
超強颱風 (KMA190 km/h
(53 m/s
超強颱風 (HKO220 km/h
強颱風 (SMG176 km/h
颱風 (TMD185 km/h
(100 kt
二分鐘平均風速
超强台风 (CMA225 km/h
(62 m/s
一分鐘平均風速
超級颱風 (JTWC260 km/h
(140 kt
概況
形成日期2015年8月14日
轉化日期2015年8月25日
消散日期2015年8月27日
最低氣壓925 hPa
瞬間最大陣風260 km/h
影響
影響地區 北马里亚纳群岛
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發展過程 编辑

2015年8月12日凌晨2時,一熱帶擾動馬紹爾群島拉塔克礁鏈海面上生成,當日上午7時15分,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英語:NRL)給予其擾動臨時編號「98W」,系統水氣大致良好,渦度中心已相當顯著。[1]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英語:JTWC[注 1]認為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為「低」的評級。[注 2]即使如此,但當時由於季风槽[注 11]中產生四個低層環流中心(英語:LLCC[注 12],分析圖更顯示其中三個渦度區域泛紅,大環流整合較難,不過因為98W位處熱帶輻合帶[注 13]東面,未來發展條件較佳。隔夜(13日)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該系統評級提升為「中」的評級。[注 14]再隔日(14日)上午3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英語:TCFA)。[注 15]此時高空輻散明顯優良、系統流出呈放射性。當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注 16]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出烈風警報;在此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編號「17W」,開始對其發布熱帶氣旋警報。

由於熱帶對流層上部槽流出狀態優良,極地方向流出有所減弱,各地氣象機構均研判短期內發展較為緩慢,後期受副熱帶高壓脊位導引而於高緯度處西折。8月15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17W及16W同時升格為熱帶風暴,其中給予前者國際編號「1516」[注 17],並命名為「閃電」(英語:Atsani,日语:アッサニー)。[注 18][18],這是2007年海燕楊柳以來,日本氣象廳首度同時雙雙升格為熱帶風暴的例子。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同步升格之。晚間,閃電之對流爆發並演變為中心密集雲團[注 19][20],使得日後之整體系統逐漸增強。8月16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在此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等級。六小時後,日本氣象廳亦跟隨升格為颱風等級,此時閃電底層之風眼以及環流偏大,不過極向流出稍差,以致西、北面對流結構不甚良好。[21]8月17日起,閃電重整結構,開始出現快速增強,強度已有逐漸增強的趨勢。8月19日,閃電位於垂直風切變非常低和極向流出良好的海域,其對稱的中心和額外的雨帶促使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8月19日上午8時將其升格為超級颱風,當晚8時更將其強度評級為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英語:SSHS)之下的五級颱風,成為該風季第五個最高強度在五級超級颱風標準之熱帶氣旋。

五級颱風之強度維持六小時後,閃電的強度開始減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8月20日上午2時將其降格為四級超級颱風,在翌日(21日)上午2時進一歩將其降格為颱風。衛星圖像顯示,其對流正在減少,同時閃電開始發展出「雙重眼壁」(或稱「雙眼牆」、「同心眼牆」)結構,進入「眼壁更替週期」(或稱「眼牆置換循環」)。而增強中的垂直風切變和乾燥的空氣持續侵蝕閃電的西、北面對流結構,其眼壁亦被侵蝕。到了第二天,明顯乾燥的空氣阻止閃電的增強趨勢,多光譜圖像顯示颱風的雲頂温度正在上升。8月23日,閃電勉強維持強度,晚上開始轉向東北方向移動,並開始受到與中緯度斜壓相關的更強的垂直風切變影響。8月24日下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翌日(25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最後警報。下午5時,日本氣象廳表示閃電已轉化為溫帶氣旋。閃電的殘餘系統與颶風洛克的温帶殘餘雲系在26日二合為一,它們合併所成的温帶氣旋最終在27日減弱消散。

釋義 编辑

  1.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一個聯合美國海軍美国空軍的專責小組,並會為西太平洋或其他地區發出熱帶氣旋警告。[2]
  2. ^ 當有2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某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低」。除非環境異常優良,否則該系統在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甚微。[3]
  3. ^ 「西風帶」是位於副熱帶高壓與副極地低壓之間(大致在南北緯30至60度之間)的行星風帶。從副熱帶高壓流向副極地低壓的氣流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之下,偏轉成西風(北半球為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因此西風為盛行風。[4][5]
  4. ^ 「赤道東風帶」位於3000米以上高空,空氣由副熱帶高壓流向赤道附近之低壓,在科里奥利力作用之下形成偏東風。此乃地球三股行星風系中的其中之一,有導引熱帶氣旋向西移動的作用,一般該熱帶氣旋採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行進。[6]
  5. ^ 「輻散」是指空氣由一個中心向四周散開,通常只有氣旋式輻散,形成原因與輻合的機制相若,只是一般是在高壓系統發生。高空亦能有高壓,所以高空亦能有輻散,高空輻散足夠又有水氣時即可能降水,形成原因與輻合相若。[7][8]
  6. ^ 東風帶[注 4]中有時會出現一些低壓波動,在天氣圖或氣流圖中以倒V字低壓槽表示,乃「東風波」。其由東向西傳播,槽前有輻散[注 5]現象,槽後則有輻合;因此東風波左方受下沉氣流影響天氣晴朗,右方則因輻合上升而出現對流性的不穩定天氣。有大約一成的熱帶氣旋就是在東風波之擾動中生成。[9]
  7. ^ 「垂直風切」是指比較一垂直高度中的風速及風向差。[10]
  8. ^ 「熱帶對流層上部槽」是一條位於熱帶高空(約200百帕面)的槽線,其可經由中緯度西風槽振幅延大而伸展到熱帶而成,亦可為高層反氣旋南側之高空東風倒槽。其將帶來強烈垂直风切变[注 7]而影響熱帶氣旋或熱帶擾動的發展,但亦有情況是因帶來良好的高空輻散而助長熱帶氣旋的發展。在環境許可下,其會發展成擁有完整環流的高空冷心低壓,並有可能發展至地面而誘生出低層之擾動發展。[11]
  9. ^ 「低壓槽」指狹長狀的低壓,或從低壓中心向高壓處伸展而等壓線呈V字形的地方。槽後方氣流下沉,槽前方氣流上升而有輻合運動,有利對流及雨帶的發展。槽線活動的觀測在熱帶氣旋預測上有廣範的應用,例如西風帶[注 3]中的長波槽(东亚大槽位於東經120-150度)將推動熱帶氣旋轉往東北方向行進,而東風波[注 6]、熱帶對流層上部槽(英語:TUTT[注 8]所帶來的高空輻散會有利熱帶氣旋發展等等。[12]
  10. ^ 「輻合」是指空氣匯聚的現象,其中又可分為「氣旋式輻合」及「切變式輻合」二種:在地面,空氣在科里奥利力氣壓梯度力、地形摩擦力以及離心力之共同作用下,以逆時針通過等壓線,呈螺旋式向低壓中心推進,形成風。若低壓中心有閉合等壓線(例如熱帶氣旋),則因角動量守行,離心力加大,而進一步平衡氣壓梯度力,於是產生旋風。同時空氣被迫抬升,空氣上升後地面氣壓便會進一步下降,此即「氣旋式輻合」。而「切變式輻合」則是二種不同風向的風輻合,而使空氣因壓迫抬升,這種切變式的輻合通常出現於鋒面低壓槽[注 9]處,與前者輻合的分別只是氣旋式的風向變化比較不明顯。[7][8]
  11. ^ 「季風槽」又稱「靜風赤道槽」,乃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風與副熱帶高壓脊南側之信風輻合[注 10]所形成的低壓槽系統。季風槽的水平結構特徵是外圍風力強,槽中風力弱。在初夏時,越南向東伸展的西南季風及副熱帶高壓脊所帶來的東南風輻合,將構成一股西北西、東南東走向的常態季風槽。又當盛夏時,南半球冷高壓強大,則不時可有越赤道之氣流出現。這些氣流在近赤道附近成為赤道西風,當其與北半球的信風輻合時,便會形成一股西南西、東北東走向的倒向季風槽;倒向季風槽亦是熱帶副合帶的最活躍狀態。[13]
  12. ^ 空氣自高壓流向低壓,因科里奥利力作用而產生偏轉,導致其不能直接流入中心,形成旋渦效應。空氣會圍著低壓中心旋轉,該中心即環流中心。當此情況並不明顯時,旋轉較慢、中心不固定,且環流僅出現於低層對流層。[14]
  13. ^ 「熱帶輻合帶」為南北半球由副熱帶高壓所吹出的信風輻合所形成。在北半球,東北、西南或西風輻合,即熱帶輻合帶的活躍狀態,又稱季风槽;多出現於南半球信風強勁時,這使到信風跨越赤道後有較大的偏轉,成為赤道西風或西南季風,如此迎面及東北信風輻合下,因產生較大的渦旋環流,配合充裕水氣及強對流之形成,因此極易引起熱帶氣旋從中發展。有約八成的熱帶氣旋於此處形成,與西風帶相似,熱帶輻合帶亦會隨著四季轉變而位置有變,這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度變化及移動伸展互相影響。在北半球盛夏,當南半球信風爆發時,熱帶副合帶會顯著北移而引致大量熱帶氣旋群集性出現。[15]
  14. ^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中」。一般而言,即使發展機會增大,系統過了24小時之後發展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才較高;但如果環境良好,系統亦可以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3]
  15. ^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高」的評級,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此時該系統於24小時之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極大,若氣象因素特別有利,該系統更可於6小時內增強為熱帶低氣壓[3]
  16. ^ 日本氣象廳是西北太平洋(含南海在內)的區域專責氣象中心
  17. ^ 前二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末二碼(2015),末二位代表閃電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16個評級為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18. ^ 「艾莎尼」(泰语อัสนี)是由泰国所提供,意即闪电,是大氣科學中指大氣中的強放電現象,其放電作用通常會產生電光。此名稱乃首度使用,以取代2009年在臺灣、中國大陸等地造成極大傷亡與損失的颱風莫拉克[16][17]
  19. ^ 「中心密集雲團」是達強烈熱帶風暴級別之熱帶氣旋所擁有的一種特徵,在衛星雲圖上所見為一渾圓,集中及具有組織的密集雲區在中心附近旋轉,通常為積雨雲或塔狀積雲,會引致中心附近有雷暴發生。中心密集雲層區之下應有相當明顯而成熟的螺旋雲帶,同時伸展到雲帶之外;當熱帶氣旋進一步增強至颱風程度時,風眼也會開始在此處的中心區域形成。[19]

參考資料 编辑

  1. ^ 2015年8月12日清晨5時(UTC+8)西北太平洋相對渦度分析圖.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22-11-11). 
  2.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美國海、空軍. 2011 [2011-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6). 
  3. ^ 3.0 3.1 3.2 Digital Typhoon. . 2015-08-18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日語)
  4. ^ 中華百科全書. 自然科學類:西風帶. [2015-08-18]. (繁體中文)
  5.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西字:西風帶.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15-08-22). (繁體中文)
  6.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東字:東風帶. 2015-08-18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15-08-22). (繁體中文)
  7. ^ 7.0 7.1 香港天文台. 氣象小常識:輻合和輻散.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15-07-05). (繁體中文)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HKOfu”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8. ^ 8.0 8.1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 (繁體中文)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fu”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9.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東字:東風波. 2015-08-18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15-08-22). (繁體中文)
  10.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 (繁體中文)
  11.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熱字:熱帶對流層上部槽. 2015-08-18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15-09-09). (繁體中文)
  12.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槽字:槽線.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15-08-21). (繁體中文)
  13.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季字:季風槽. 2015-08-18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17-08-14). (繁體中文)
  14.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低字:低層環流中心. 2015-08-18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20-02-25). (繁體中文)
  15.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熱字:熱帶輻合帶. 2015-08-18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15-09-09). (繁體中文)
  16.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 
  17. ^ 香港天文台. .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8. ^ TS 1516 ATSANI (1516) UPGRADED FROM TD. 日本氣象廳.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5). 
  19. ^ HKCOC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 [10-7-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  (繁體中文)
  20. ^ 2015年8月15日下午(UTC+8)颱風閃電黑白紅外線雲圖.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15-09-26). 
  21. ^ 2015年8月17日下午1時14分(UTC+8)颱風閃電黑白紅外線雲圖. [2015-08-18]. (原始内容于2015-09-26). 

參見 编辑

同期出現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

同期出現的東、中北太平洋熱帶氣旋:

外部連結 编辑

  • (日語)日本氣象廳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臺灣中央氣象局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體中文)香港天文台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體中文)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颱風閃電, 2015年, 若非特別註明, 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東八區標準時間, 颱風閃電, 英語, typhoon, atsani, 國際編號, 1516,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wp172015, 台湾译名, 闪电, 是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6個被命名的風暴, 第6個超級颱風, 第5個巔峰強度在萨菲尔, 辛普森飓风等级之五級颱風的熱帶氣旋, 該名字第一次使用, 取代2009年在重創台灣, 造成台灣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水患, 八八水災, 中國大陸華南, 華東地區的莫拉克, 颱風閃電typhoon, atsani, 英. 若非特別註明 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東八區標準時間 UTC 8 颱風閃電 英語 Typhoon Atsani 國際編號 1516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WP172015 台湾译名 闪电 是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6個被命名的風暴 第6個超級颱風 第5個巔峰強度在萨菲尔 辛普森飓风等级之五級颱風的熱帶氣旋 該名字第一次使用 取代2009年在重創台灣 造成台灣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水患 八八水災 中國大陸華南 華東地區的莫拉克 颱風閃電Typhoon Atsani 英文 8月19日的颱風閃電路徑圖颱風閃電的路徑圖十分鐘平均風速颱風 JMA 185 km h 100 kt 強烈颱風 CWB 185 km h 51 m s 超強颱風 KMA 190 km h 53 m s 超強颱風 HKO 220 km h強颱風 SMG 176 km h颱風 TMD 185 km h 100 kt 二分鐘平均風速超强台风 CMA 225 km h 62 m s 一分鐘平均風速超級颱風 JTWC 260 km h 140 kt 概況形成日期2015年8月14日轉化日期2015年8月25日消散日期2015年8月27日最低氣壓925 hPa瞬間最大陣風260 km h影響影響地區 北马里亚纳群岛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太平洋颱風季主題頁 專題 編輯指南 目录 1 發展過程 2 釋義 3 參考資料 4 參見 5 外部連結發展過程 编辑2015年8月12日凌晨2時 一熱帶擾動在馬紹爾群島拉塔克礁鏈海面上生成 當日上午7時15分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 英語 NRL 給予其擾動臨時編號 98W 系統水氣大致良好 渦度中心已相當顯著 1 下午2時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英語 JTWC 注 1 認為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為 低 的評級 注 2 即使如此 但當時由於季风槽 注 11 中產生四個低層環流中心 英語 LLCC 注 12 分析圖更顯示其中三個渦度區域泛紅 大環流整合較難 不過因為98W位處熱帶輻合帶 注 13 東面 未來發展條件較佳 隔夜 13日 11時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該系統評級提升為 中 的評級 注 14 再隔日 14日 上午3時30分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評級提升為 高 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英語 TCFA 注 15 此時高空輻散明顯優良 系統流出呈放射性 當日下午2時 日本氣象廳 注 16 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並對其發出烈風警報 在此同時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並給予編號 17W 開始對其發布熱帶氣旋警報 由於熱帶對流層上部槽流出狀態優良 極地方向流出有所減弱 各地氣象機構均研判短期內發展較為緩慢 後期受副熱帶高壓脊位導引而於高緯度處西折 8月15日凌晨2時 日本氣象廳將17W及16W同時升格為熱帶風暴 其中給予前者國際編號 1516 注 17 並命名為 閃電 英語 Atsani 日语 アッサニー 注 18 18 這是2007年海燕與楊柳以來 日本氣象廳首度同時雙雙升格為熱帶風暴的例子 同時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同步升格之 晚間 閃電之對流爆發並演變為中心密集雲團 注 19 20 使得日後之整體系統逐漸增強 8月16日下午2時 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在此同時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等級 六小時後 日本氣象廳亦跟隨升格為颱風等級 此時閃電底層之風眼以及環流偏大 不過極向流出稍差 以致西 北面對流結構不甚良好 21 8月17日起 閃電重整結構 開始出現快速增強 強度已有逐漸增強的趨勢 8月19日 閃電位於垂直風切變非常低和極向流出良好的海域 其對稱的中心和額外的雨帶促使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8月19日上午8時將其升格為超級颱風 當晚8時更將其強度評級為萨菲尔 辛普森飓风等级 英語 SSHS 之下的五級颱風 成為該風季第五個最高強度在五級超級颱風標準之熱帶氣旋 五級颱風之強度維持六小時後 閃電的強度開始減弱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8月20日上午2時將其降格為四級超級颱風 在翌日 21日 上午2時進一歩將其降格為颱風 衛星圖像顯示 其對流正在減少 同時閃電開始發展出 雙重眼壁 或稱 雙眼牆 同心眼牆 結構 進入 眼壁更替週期 或稱 眼牆置換循環 而增強中的垂直風切變和乾燥的空氣持續侵蝕閃電的西 北面對流結構 其眼壁亦被侵蝕 到了第二天 明顯乾燥的空氣阻止閃電的增強趨勢 多光譜圖像顯示颱風的雲頂温度正在上升 8月23日 閃電勉強維持強度 晚上開始轉向東北方向移動 並開始受到與中緯度斜壓相關的更強的垂直風切變影響 8月24日下午8時 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同時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翌日 25日 上午8時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最後警報 下午5時 日本氣象廳表示閃電已轉化為溫帶氣旋 閃電的殘餘系統與颶風洛克的温帶殘餘雲系在26日二合為一 它們合併所成的温帶氣旋最終在27日減弱消散 釋義 编辑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一個聯合美國海軍和美国空軍的專責小組 並會為西太平洋或其他地區發出熱帶氣旋警告 2 當有2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某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 低 除非環境異常優良 否則該系統在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甚微 3 西風帶 是位於副熱帶高壓與副極地低壓之間 大致在南北緯30至60度之間 的行星風帶 從副熱帶高壓流向副極地低壓的氣流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之下 偏轉成西風 北半球為西南風 南半球為西北風 因此西風為盛行風 4 5 赤道東風帶 位於3000米以上高空 空氣由副熱帶高壓流向赤道附近之低壓 在科里奥利力作用之下形成偏東風 此乃地球三股行星風系中的其中之一 有導引熱帶氣旋向西移動的作用 一般該熱帶氣旋採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行進 6 輻散 是指空氣由一個中心向四周散開 通常只有氣旋式輻散 形成原因與輻合的機制相若 只是一般是在高壓系統發生 高空亦能有高壓 所以高空亦能有輻散 高空輻散足夠又有水氣時即可能降水 形成原因與輻合相若 7 8 東風帶 注 4 中有時會出現一些低壓波動 在天氣圖或氣流圖中以倒V字低壓槽表示 乃 東風波 其由東向西傳播 槽前有輻散 注 5 現象 槽後則有輻合 因此東風波左方受下沉氣流影響天氣晴朗 右方則因輻合上升而出現對流性的不穩定天氣 有大約一成的熱帶氣旋就是在東風波之擾動中生成 9 垂直風切 是指比較一垂直高度中的風速及風向差 10 熱帶對流層上部槽 是一條位於熱帶高空 約200百帕面 的槽線 其可經由中緯度西風槽振幅延大而伸展到熱帶而成 亦可為高層反氣旋南側之高空東風倒槽 其將帶來強烈垂直风切变 注 7 而影響熱帶氣旋或熱帶擾動的發展 但亦有情況是因帶來良好的高空輻散而助長熱帶氣旋的發展 在環境許可下 其會發展成擁有完整環流的高空冷心低壓 並有可能發展至地面而誘生出低層之擾動發展 11 低壓槽 指狹長狀的低壓 或從低壓中心向高壓處伸展而等壓線呈V字形的地方 槽後方氣流下沉 槽前方氣流上升而有輻合運動 有利對流及雨帶的發展 槽線活動的觀測在熱帶氣旋預測上有廣範的應用 例如西風帶 注 3 中的長波槽 东亚大槽位於東經120 150度 將推動熱帶氣旋轉往東北方向行進 而東風波 注 6 熱帶對流層上部槽 英語 TUTT 注 8 所帶來的高空輻散會有利熱帶氣旋發展等等 12 輻合 是指空氣匯聚的現象 其中又可分為 氣旋式輻合 及 切變式輻合 二種 在地面 空氣在科里奥利力 氣壓梯度力 地形摩擦力以及離心力之共同作用下 以逆時針通過等壓線 呈螺旋式向低壓中心推進 形成風 若低壓中心有閉合等壓線 例如熱帶氣旋 則因角動量守行 離心力加大 而進一步平衡氣壓梯度力 於是產生旋風 同時空氣被迫抬升 空氣上升後地面氣壓便會進一步下降 此即 氣旋式輻合 而 切變式輻合 則是二種不同風向的風輻合 而使空氣因壓迫抬升 這種切變式的輻合通常出現於鋒面或低壓槽 注 9 處 與前者輻合的分別只是氣旋式的風向變化比較不明顯 7 8 季風槽 又稱 靜風赤道槽 乃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風與副熱帶高壓脊南側之信風輻合 注 10 所形成的低壓槽系統 季風槽的水平結構特徵是外圍風力強 槽中風力弱 在初夏時 越南向東伸展的西南季風及副熱帶高壓脊所帶來的東南風輻合 將構成一股西北西 東南東走向的常態季風槽 又當盛夏時 南半球冷高壓強大 則不時可有越赤道之氣流出現 這些氣流在近赤道附近成為赤道西風 當其與北半球的信風輻合時 便會形成一股西南西 東北東走向的倒向季風槽 倒向季風槽亦是熱帶副合帶的最活躍狀態 13 空氣自高壓流向低壓 因科里奥利力作用而產生偏轉 導致其不能直接流入中心 形成旋渦效應 空氣會圍著低壓中心旋轉 該中心即環流中心 當此情況並不明顯時 旋轉較慢 中心不固定 且環流僅出現於低層對流層 14 熱帶輻合帶 為南北半球由副熱帶高壓所吹出的信風輻合所形成 在北半球 東北 西南或西風輻合 即熱帶輻合帶的活躍狀態 又稱季风槽 多出現於南半球信風強勁時 這使到信風跨越赤道後有較大的偏轉 成為赤道西風或西南季風 如此迎面及東北信風輻合下 因產生較大的渦旋環流 配合充裕水氣及強對流之形成 因此極易引起熱帶氣旋從中發展 有約八成的熱帶氣旋於此處形成 與西風帶相似 熱帶輻合帶亦會隨著四季轉變而位置有變 這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度變化及移動伸展互相影響 在北半球盛夏 當南半球信風爆發時 熱帶副合帶會顯著北移而引致大量熱帶氣旋群集性出現 15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 中 一般而言 即使發展機會增大 系統過了24小時之後發展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才較高 但如果環境良好 系統亦可以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 3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 高 的評級 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此時該系統於24小時之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極大 若氣象因素特別有利 該系統更可於6小時內增強為熱帶低氣壓 3 日本氣象廳是西北太平洋 含南海在內 的區域專責氣象中心 前二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末二碼 2015 末二位代表閃電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第16個評級為熱帶風暴的熱帶氣旋 艾莎尼 泰语 xsni 是由泰国所提供 意即闪电 是大氣科學中指大氣中的強放電現象 其放電作用通常會產生電光 此名稱乃首度使用 以取代2009年在臺灣 中國大陸等地造成極大傷亡與損失的颱風莫拉克 16 17 中心密集雲團 是達強烈熱帶風暴級別之熱帶氣旋所擁有的一種特徵 在衛星雲圖上所見為一渾圓 集中及具有組織的密集雲區在中心附近旋轉 通常為積雨雲或塔狀積雲 會引致中心附近有雷暴發生 中心密集雲層區之下應有相當明顯而成熟的螺旋雲帶 同時伸展到雲帶之外 當熱帶氣旋進一步增強至颱風程度時 風眼也會開始在此處的中心區域形成 19 參考資料 编辑 2015年8月12日清晨5時 UTC 8 西北太平洋相對渦度分析圖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1 11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使命 美國海 空軍 2011 2011 11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7 26 3 0 3 1 3 2 Digital Typhoon デジタル台風 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 2015 08 18 2015 08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5 12 日語 中華百科全書 自然科學類 西風帶 2015 08 18 繁體中文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 西字 西風帶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8 22 繁體中文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 東字 東風帶 2015 08 18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8 22 繁體中文 7 0 7 1 香港天文台 氣象小常識 輻合和輻散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05 繁體中文 引用错误 带有name属性 HKOfu 的 lt ref gt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8 0 8 1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 輻字 輻散和輻合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8 22 繁體中文 引用错误 带有name属性 fu 的 lt ref gt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 東字 東風波 2015 08 18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8 22 繁體中文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 風字 風切變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8 23 繁體中文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 熱字 熱帶對流層上部槽 2015 08 18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09 繁體中文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 槽字 槽線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8 21 繁體中文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 季字 季風槽 2015 08 18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14 繁體中文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 低字 低層環流中心 2015 08 18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25 繁體中文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 熱字 熱帶輻合帶 2015 08 18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09 繁體中文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颱風百問 颱風是怎麼命名 2015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5 31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5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24 TS 1516 ATSANI 1516 UPGRADED FROM TD 日本氣象廳 2015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8 15 HKCOC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 中字 中心密集雲層區 10 7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1 14 请检查 access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繁體中文 2015年8月15日下午 UTC 8 颱風閃電黑白紅外線雲圖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26 2015年8月17日下午1時14分 UTC 8 颱風閃電黑白紅外線雲圖 2015 08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26 參見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颱風閃電 2015年 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同期出現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 颱風天鵝 2015年 同期出現的東 中北太平洋熱帶氣旋 颶風基洛 颶風洛克 颶風伊格納西奧 2015年 外部連結 编辑 日語 日本氣象廳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简体中文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首頁 繁體中文 臺灣中央氣象局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香港天文台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颱風閃電 2015年 amp oldid 7534403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