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项南

项南(1918年11月-1997年11月10日),原名项道成,曾用名项德崇,男,福建连城县朋口乡文地村客家人[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一、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大中顾委委员,十四大代表,十五大列席代表。

项南
性别
出生1918年
逝世1997年11月10日
北京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汪志馨(1916—2015年12月3日)
亲属父亲:项与年(1894—1978)

生平

父亲项与年是闽西地区早期共产党员。1929年,项德崇参加少年先锋队,任连城文坊苏区少年先锋队队长。1931年,从事地下党工作的父亲项与年改名梁明德,为不荒废孩子的学业,托中央机要交通员将项德崇和刚满周岁的妹妹跟着妈妈带往上海,从连城朋口出发,跨越红区与白区辗转半个多月到达上海。项德崇入上海强恕园艺学校半工半读。1934年春,项与年奉命打入德安的江西第四行政督察专署暨第四保安司令部莫雄处任机要秘书,上海党组织安排中央机要情报科曾希圣把项德崇安置在党主办的儿童保育院生活,项与年在临行前也曾委托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同乡张雪澄协助照料。从此项德崇与父亲项与年分别了20年后才在北京再见面。

1955年5月任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部长。1957年5月任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61年11月任农业机械部、第八机械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农机局局长。1966年至1970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5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农机局局长、党的核心小组成员。1977年9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的核心小组成员。1979年2月至1981年1月任农业机械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0年1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书记。1982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第1书记兼福建省军区第一书记。任福建省人大主任。

1937年,抗战爆发后,项德崇在福建长乐县等地从事园艺工作,组织宣传抗日的“明天剧咏团”。争取到当时第一行政督察公署专员兼长乐县县长王伯秋等人的支持,领到长乐县党部与抗敌后援会的经济补助。1938年,项德崇由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为项南。1938年10月,同平津流亡学生团10名学生在长乐组织了一个明天剧咏团,后来被国民党封了,而后到了福州,又到了顺昌。在顺昌编辑一个小报,每天出一期,自己编,自己印,主要是报道抗战的一些新闻,主要是搞救亡活动。过了一段时间,写信到福州给流亡学生团叫他们就陆陆续续地来到顺昌。这些人中有不少大学生,有会演戏的、会唱歌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还有福州的一部分学生。这些人先是到了洋口。在洋口开了一个200多人的抗战剧团筹备会,局面很快打开了。后来到了顺昌城关,在县里又成立了“顺昌抗敌剧团”。顺昌城关有个礼拜堂,当时上海、天津、北平来的大学生都住在里头。排了《菱姑》《放下你鞭子》等几个戏。以后学生越来越多。一个很闭塞的小县城来了这么多洋里洋气的人,这引起了国民党的怀疑,不许演出,不让进行救亡宣传,最后被迫停下来了。这些人又陆续离开了顺昌。后因受到国民党的迫害,经过党组织和国民党政府县长罗树生秘书罗心如等连城老乡的设法营救,改名项南,1939年10月流亡到广西桂林,经人介绍到中华职业教育社桂林办事处,由阮南田安排任苗圃主任、青年科学协进会任理事、成达师范教员。经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廖承志介绍,项南从桂林绕道香港、上海,1941年6月到达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参加革命,由中共华中局分配工作,1941年任苏北建阳县财经科科长,阜东县政府秘书,很快学会一口流利的阜东土话。1941年在苏北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往三坝区(阜东九区)任区委书记。后任阜东县委宣传部部长、阜东县建设科长。1943年,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整风审干运动,每个干部都需要详细说明自己的家庭情况。但项南却说不清自己父母的情况,他只知道父亲是做生意的,家中常有很多陌生人来往,具体做什么却又说不清。后来有好心的审干干部提醒:“你父亲是不是地下党?”项南拿不定主意,回答说:“大概是吧!”这才算过了关。但没过几天,项南觉得把不确定的事情报上去是欺骗组织,又急忙找审干人员更改。负责整风的领导说:“现在兵荒马乱,很多人全家失散,说不清家人的情况也很正常,让他在斗争中证明自己吧!”项南这才得以解脱。1945年升任苏北第五专员公署(盐阜专署,下辖盐城、阜宁、淮安、涟东、盐东、建阳、阜东、射阳、滨海九个县)建设处处长等职。

1947年任苏皖边区政府第十一专员公署(通榆路东的4县)财经处处长。1948年5月,候任江淮区党委书记曹荻秋带苏北抽调的地方干部在合德镇集中后,渡过大运河、洪泽湖,“重返两淮”。项南任中共江淮区委干校党委书记,中共甘泉县委书记,中共滁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东南县委副书记兼江淮军区东南支队政委(东南支队司令员薛磊)。[2]

1949年4月任中共江淮地委宣传部长时,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派项南去北平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到合肥后,曾希圣委派项南、黄辛白、王化东、刘星4名参会代表一起创办青年团皖北区工委,项南任副书记、青委书记等职。召开皖北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和皖北学生第一次代表大会很快就如期召开,并同时开办了皖北团校。在《皖北日报》开办定期专刊《皖北青年》。组建了皖北青年文工团,创办《青运通讯》刊物。

1952年初,皖南、皖北两区合并为安徽省,项南出任青年团安徽省委书记兼任国立安徽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註 1]党委书记(校长是地质学家许杰),汪志馨担任团省委组织部长。1952年华东军政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青年团华东工委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青年运动委员会书记。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5月由于华东大区撤消,项南调北京任团中央宣传部长。1955年,草婴将苏联女作家尼古拉耶娃的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翻译成中文。在胡耀邦和项南的支持下,这部小说首先在发行量达300万份的《中国青年》杂志上连载,后来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就发行了124万册,打破了中国当代翻译小说印数的纪录。1956年当选为党的八大代表。1957年5月升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分管新闻宣传工作,指导《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的工作,经常在这两个报刊上发表文章。1957年反右时,项南因在1956年团中央三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改进青年工作的“10点建议”,被批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青年纲领”,是“向党要人权、财权、活动权和发言权,是提倡群众化、民主化和自由化”,是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项南与梁步庭被打成“右倾分子”。项南在中央团校召开的2000多人的大会上遭到批判,并被撤职处分、行政降两级。1958年国庆节前夕,下放到北京市东郊农场(中阿友好人民公社)任党委副书记、参加农业劳动,借此机会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农村状况,还学会了开拖拉机,并由此对农业机械化事业情有独钟。1961年经分管农口的副总理兼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谭震林的推荐,调任八机部办公厅副主任。1962年9月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根据会议精神,联系实际,撰写了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农机科研工作要走在农业机械化的前面》。这篇文章受到多方关注和好评,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几个月之后,他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更有分量的长文《农业机械化的若干问题》。这篇文章从“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道路和方法”“要求和步骤”“经济资源和技术政策”“科学研究和技术队伍”等12个方面,对中国实现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有的对策等做了详细阐述。1963年任八机部农机局局长,直接负责农机工业的生产与管理。1963年到1964年间,项南用五个月时间,深入中南、华北和东北农村,对九个省市区的农业机械化问题进行实地考察。他还下功夫,对广东省南海县、湖北省新洲县、辽宁省阜新县的农业机械化先进典型经验进行总结,很快熟悉和掌握了全国农机工作状况,写出了上万字的《农业机械化问题的考察报告》,阐述了稳产高产离不开机械化、人多地少的地方也需要机械化、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要并举、农业机械要综合利用、制造维修与销售使用要相互结合等重要观点。1964年,项南跟八机部部长陈正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蹲点”,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长达一年时间,真正深入工人群众的劳动实践。1964年12月4日,陈正人嘱咐项南起草给中央的报告,汇报了“蹲点”的收获和体会。1965年1月29日,毛泽东肯定了陈正人这种深入工人群众参加生产劳动实践的做法,并在这个报告上作了指示:“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斗争状态中,最后也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不学会技术,长期当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3]1966年2月5日,正是立春后的第一天,湖北省委向中央报告了关于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设想,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并在这份报告上作了批示。

1967年下放黑龙江和河南“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5月周恩来总理根据“农业学大寨”的指示,为配合农业的发展,着手考虑恢复国家的农业机构。项南获得解放恢复工作,任一机部农机化领导小组组长、一机部农机局局长,一机部党的核心小组成员、副部长。1979年2月,任农机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底至1980年初,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项南到湖北、江苏、上海等地调查研究时,听到各地对农业机械化有不同的议论,对还应不应该搞农业机械化以及什么时候搞,持有不同看法。项南撰写文章,理直气壮强调:农业如不实现机械化,就不可能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不提高,农民就不能富起来。要走自己的农业机械化道路,要根据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专业化经营的多样化结合起来,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避免大起大落。

1979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批复团中央《关于为项南同志平反的报告》:

共青团中央:

中央同意你们《关于为项南同志平反的报告》。一九五八年团的三届三中全会对项南同志的批判和处理都是错误的,应予平反。撤销一九五八年《关于项南错误的决议》及原处分决定,恢复其原工资级别。你们可将为项南同志平反的报告通报各省、市、自治区团委,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对因项南同志问题受株连者,亦按此精神,妥善处理。

中共中央

一九七九年三月三十日

1979年5月14日共青团中央向全国印发《共青团中央关于为项南同志平反的通报》。

1980年12月14日,调福建省工作,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副书记。1982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1982年3月至1983年4月任福建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7月至1986年3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福建省军区第一政委。因“晋江假药案”承受巨大压力,从福建省委书记位置上下台,政论作家高新认为这是陈云胡乔木等保守派对改革派代表人物的一次借口打击[4][5]。1986年6月2日离福建回北京。198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发挥余热投身扶贫济困、职业教育和老区建设事业。在李先念领导下1987年创办中国扶贫基金会任会长、1989年5月任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首席顾问等职。1992年,被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7年列席中共十五大

1997年11月1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79周岁。

家庭

夫人汪志馨(1916年3月-2015年12月3日)浙江奉化,于1935年在上海幼稚师范毕业,1940年10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学习,1941年4月在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后在安徽省团委、团中央、国务院计划生育办公室、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文革期间,参加国务院“五七”干校劳动。后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6]

女儿项小米,当代著名军旅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英雄无语》。

注释

  1. ^ 原安徽大学为安徽师范大学前身,与现安徽大学为两所不同院校。

參考文獻

  1. ^ 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连城县志:1988~2000年.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5-7: 第一章 传 记. ISBN 7-80192-542-4.  [永久失效連結]
  2. ^ 徐杰:“与项南同志相处的日子”,《大江南北》,2017年12期
  3. ^ 《项南画传》,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8页。
  4. ^ 打击改革派重臣陈云不择手段(高新). 自由亚洲电台. 2017-05-12. (原始内容于2017-09-29). 
  5. ^ 时任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在位时竟如此腐败(高新). 自由亚洲电台. 2017-05-15. (原始内容于2017-07-23). 
  6. ^ 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夫人汪志馨逝世,享年100岁. 澎湃新闻. [2015-12-07]. (原始内容于2019-11-28). 
前任:
廖志高
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书记
1980年—1986年
繼任:
陈光毅

项南, 1918年11月, 1997年11月10日, 原名项道成, 曾用名项德崇, 福建连城县朋口乡文地村客家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第一, 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共八大代表,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十三大中顾委委员, 十四大代表, 十五大列席代表, 性别男出生1918年逝世1997年11月10日北京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 中国共产党配偶汪志馨, 1916, 2015年12月3日, 亲属父亲, 项与年, 1894, 1978, 目录, 生平, 家庭, 注释, 參考文獻生平, 编辑父亲项与年是闽西地区早期. 项南 1918年11月 1997年11月10日 原名项道成 曾用名项德崇 男 福建连城县朋口乡文地村客家人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第一 五 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共八大代表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十三大中顾委委员 十四大代表 十五大列席代表 项南性别男出生1918年逝世1997年11月10日北京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 中国共产党配偶汪志馨 1916 2015年12月3日 亲属父亲 项与年 1894 1978 目录 1 生平 2 家庭 3 注释 4 參考文獻生平 编辑父亲项与年是闽西地区早期共产党员 1929年 项德崇参加少年先锋队 任连城文坊苏区少年先锋队队长 1931年 从事地下党工作的父亲项与年改名梁明德 为不荒废孩子的学业 托中央机要交通员将项德崇和刚满周岁的妹妹跟着妈妈带往上海 从连城朋口出发 跨越红区与白区辗转半个多月到达上海 项德崇入上海强恕园艺学校半工半读 1934年春 项与年奉命打入德安的江西第四行政督察专署暨第四保安司令部莫雄处任机要秘书 上海党组织安排中央机要情报科曾希圣把项德崇安置在党主办的儿童保育院生活 项与年在临行前也曾委托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同乡张雪澄协助照料 从此项德崇与父亲项与年分别了20年后才在北京再见面 1955年5月任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部长 1957年5月任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1961年11月任农业机械部 第八机械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 农机局局长 1966年至1970年 文化大革命 中受冲击 下放 五七 干校劳动 1970年5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农机局局长 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1977年9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1979年2月至1981年1月任农业机械部副部长 党组副书记 1980年1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书记 1982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第1书记兼福建省军区第一书记 任福建省人大主任 1937年 抗战爆发后 项德崇在福建长乐县等地从事园艺工作 组织宣传抗日的 明天剧咏团 争取到当时第一行政督察公署专员兼长乐县县长王伯秋等人的支持 领到长乐县党部与抗敌后援会的经济补助 1938年 项德崇由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改名为项南 1938年10月 同平津流亡学生团10名学生在长乐组织了一个明天剧咏团 后来被国民党封了 而后到了福州 又到了顺昌 在顺昌编辑一个小报 每天出一期 自己编 自己印 主要是报道抗战的一些新闻 主要是搞救亡活动 过了一段时间 写信到福州给流亡学生团叫他们就陆陆续续地来到顺昌 这些人中有不少大学生 有会演戏的 会唱歌的 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还有福州的一部分学生 这些人先是到了洋口 在洋口开了一个200多人的抗战剧团筹备会 局面很快打开了 后来到了顺昌城关 在县里又成立了 顺昌抗敌剧团 顺昌城关有个礼拜堂 当时上海 天津 北平来的大学生都住在里头 排了 菱姑 放下你鞭子 等几个戏 以后学生越来越多 一个很闭塞的小县城来了这么多洋里洋气的人 这引起了国民党的怀疑 不许演出 不让进行救亡宣传 最后被迫停下来了 这些人又陆续离开了顺昌 后因受到国民党的迫害 经过党组织和国民党政府县长罗树生秘书罗心如等连城老乡的设法营救 改名项南 1939年10月流亡到广西桂林 经人介绍到中华职业教育社桂林办事处 由阮南田安排任苗圃主任 青年科学协进会任理事 成达师范教员 经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 廖承志介绍 项南从桂林绕道香港 上海 1941年6月到达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参加革命 由中共华中局分配工作 1941年任苏北建阳县财经科科长 阜东县政府秘书 很快学会一口流利的阜东土话 1941年在苏北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调往三坝区 阜东九区 任区委书记 后任阜东县委宣传部部长 阜东县建设科长 1943年 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整风审干运动 每个干部都需要详细说明自己的家庭情况 但项南却说不清自己父母的情况 他只知道父亲是做生意的 家中常有很多陌生人来往 具体做什么却又说不清 后来有好心的审干干部提醒 你父亲是不是地下党 项南拿不定主意 回答说 大概是吧 这才算过了关 但没过几天 项南觉得把不确定的事情报上去是欺骗组织 又急忙找审干人员更改 负责整风的领导说 现在兵荒马乱 很多人全家失散 说不清家人的情况也很正常 让他在斗争中证明自己吧 项南这才得以解脱 1945年升任苏北第五专员公署 盐阜专署 下辖盐城 阜宁 淮安 涟东 盐东 建阳 阜东 射阳 滨海九个县 建设处处长等职 1947年任苏皖边区政府第十一专员公署 通榆路东的4县 财经处处长 1948年5月 候任江淮区党委书记曹荻秋带苏北抽调的地方干部在合德镇集中后 渡过大运河 洪泽湖 重返两淮 项南任中共江淮区委干校党委书记 中共甘泉县委书记 中共滁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中共东南县委副书记兼江淮军区东南支队政委 东南支队司令员薛磊 2 1949年4月任中共江淮地委宣传部长时 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派项南去北平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回到合肥后 曾希圣委派项南 黄辛白 王化东 刘星4名参会代表一起创办青年团皖北区工委 项南任副书记 青委书记等职 召开皖北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和皖北学生第一次代表大会很快就如期召开 并同时开办了皖北团校 在 皖北日报 开办定期专刊 皖北青年 组建了皖北青年文工团 创办 青运通讯 刊物 1952年初 皖南 皖北两区合并为安徽省 项南出任青年团安徽省委书记兼任国立安徽大学 现安徽师范大学 註 1 党委书记 校长是地质学家许杰 汪志馨担任团省委组织部长 1952年华东军政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 青年团华东工委书记 华东军政委员会青年运动委员会书记 1954年 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5年5月由于华东大区撤消 项南调北京任团中央宣传部长 1955年 草婴将苏联女作家尼古拉耶娃的小说 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 翻译成中文 在胡耀邦和项南的支持下 这部小说首先在发行量达300万份的 中国青年 杂志上连载 后来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第一版就发行了124万册 打破了中国当代翻译小说印数的纪录 1956年当选为党的八大代表 1957年5月升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分管新闻宣传工作 指导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 的工作 经常在这两个报刊上发表文章 1957年反右时 项南因在1956年团中央三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改进青年工作的 10点建议 被批成 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青年纲领 是 向党要人权 财权 活动权和发言权 是提倡群众化 民主化和自由化 是犯了严重的 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项南与梁步庭被打成 右倾分子 项南在中央团校召开的2000多人的大会上遭到批判 并被撤职处分 行政降两级 1958年国庆节前夕 下放到北京市东郊农场 中阿友好人民公社 任党委副书记 参加农业劳动 借此机会深入调查研究 了解农村状况 还学会了开拖拉机 并由此对农业机械化事业情有独钟 1961年经分管农口的副总理兼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谭震林的推荐 调任八机部办公厅副主任 1962年9月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 根据会议精神 联系实际 撰写了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 农机科研工作要走在农业机械化的前面 这篇文章受到多方关注和好评 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 几个月之后 他又在 人民日报 上发表了更有分量的长文 农业机械化的若干问题 这篇文章从 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 道路和方法 要求和步骤 经济资源和技术政策 科学研究和技术队伍 等12个方面 对中国实现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有的对策等做了详细阐述 1963年任八机部农机局局长 直接负责农机工业的生产与管理 1963年到1964年间 项南用五个月时间 深入中南 华北和东北农村 对九个省市区的农业机械化问题进行实地考察 他还下功夫 对广东省南海县 湖北省新洲县 辽宁省阜新县的农业机械化先进典型经验进行总结 很快熟悉和掌握了全国农机工作状况 写出了上万字的 农业机械化问题的考察报告 阐述了稳产高产离不开机械化 人多地少的地方也需要机械化 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要并举 农业机械要综合利用 制造维修与销售使用要相互结合等重要观点 1964年 项南跟八机部部长陈正人到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蹲点 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长达一年时间 真正深入工人群众的劳动实践 1964年12月4日 陈正人嘱咐项南起草给中央的报告 汇报了 蹲点 的收获和体会 1965年1月29日 毛泽东肯定了陈正人这种深入工人群众参加生产劳动实践的做法 并在这个报告上作了指示 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 三同 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 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斗争状态中 最后也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 不学会技术 长期当外行 管理也搞不好 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是不行的 3 1966年2月5日 正是立春后的第一天 湖北省委向中央报告了关于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设想 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并在这份报告上作了批示 1967年下放黑龙江和河南 五七干校 劳动 1970年5月周恩来总理根据 农业学大寨 的指示 为配合农业的发展 着手考虑恢复国家的农业机构 项南获得解放恢复工作 任一机部农机化领导小组组长 一机部农机局局长 一机部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副部长 1979年2月 任农机部常务副部长 党组副书记 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9年底至1980年初 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项南到湖北 江苏 上海等地调查研究时 听到各地对农业机械化有不同的议论 对还应不应该搞农业机械化以及什么时候搞 持有不同看法 项南撰写文章 理直气壮强调 农业如不实现机械化 就不可能提高劳动生产力 劳动生产力不提高 农民就不能富起来 要走自己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要根据人口多 底子薄的基本国情 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专业化经营的多样化结合起来 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避免大起大落 1979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批复团中央 关于为项南同志平反的报告 共青团中央 中央同意你们 关于为项南同志平反的报告 一九五八年团的三届三中全会对项南同志的批判和处理都是错误的 应予平反 撤销一九五八年 关于项南错误的决议 及原处分决定 恢复其原工资级别 你们可将为项南同志平反的报告通报各省 市 自治区团委 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 对因项南同志问题受株连者 亦按此精神 妥善处理 中共中央一九七九年三月三十日 1979年5月14日共青团中央向全国印发 共青团中央关于为项南同志平反的通报 1980年12月14日 调福建省工作 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副书记 1982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 1982年3月至1983年4月任福建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85年7月至1986年3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福建省军区第一政委 因 晋江假药案 承受巨大压力 从福建省委书记位置上下台 政论作家高新认为这是陈云 胡乔木等保守派对改革派代表人物的一次借口打击 4 5 1986年6月2日离福建回北京 198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发挥余热投身扶贫济困 职业教育和老区建设事业 在李先念领导下1987年创办中国扶贫基金会任会长 1989年5月任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 首席顾问等职 1992年 被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 1997年列席中共十五大 1997年11月10日因心脏病突发 在北京逝世 享年79周岁 家庭 编辑夫人汪志馨 1916年3月 2015年12月3日 浙江奉化 于1935年在上海幼稚师范毕业 1940年10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学习 1941年4月在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后在安徽省团委 团中央 国务院计划生育办公室 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 文革期间 参加国务院 五七 干校劳动 后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 6 女儿项小米 当代著名军旅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英雄无语 注释 编辑 原安徽大学为安徽师范大学前身 与现安徽大学为两所不同院校 參考文獻 编辑 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连城县志 1988 2000年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5 7 第一章 传 记 ISBN 7 80192 542 4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永久失效連結 徐杰 与项南同志相处的日子 大江南北 2017年12期 项南画传 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第118页 打击改革派重臣陈云不择手段 高新 自由亚洲电台 2017 05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9 29 时任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在位时竟如此腐败 高新 自由亚洲电台 2017 05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7 23 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夫人汪志馨逝世 享年100岁 澎湃新闻 2015 12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1 28 维基语录上的项南语录前任 廖志高 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书记1980年 1986年 繼任 陈光毅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项南 amp oldid 7566960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