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韋斯特馬克效應

韋斯特馬克效應(英語:Westermarck effect),又稱童年熟悉理論(childhood familiarity theory)、韋斯特馬克假說(westermarck hypothesis),指出兩個早年共同長大的兒童在成年後不會對彼此產生性吸引力。這個現象由芬蘭人類學家愛德華·韋斯特馬克在他的著作《人類婚姻史》(The History of Human Marriage)中提出[1]。韋斯特馬克效應在許多地區和文化背景中都能觀察到,包括以色列吉布茨集體社區文化和中國童養媳習俗,以及其他有血緣關係的家庭。這個現象被認為是在人類進化中為避免近親性交而發展出來的。

研究發現

中國童養媳习俗中,年齡較小的女孩會被帶到家裡和未婚夫一起撫養長大。韋斯特馬克的研究發現,童養媳長大後通常很抗拒此類婚姻,就算勉強結婚,他們的婚姻也鮮見美滿,而且女方生育率下降,可能是因為雙方發現彼此沒有性吸引力的緣故[2]

以色列吉布茨(集體社區)中,孩童們會依照年齡(而不是血緣或其他關係)分開,在不同的群體中生活。在針對吉布茨成員的婚姻研究中發現,這些孩子長大後,同一群體成員間結婚的比例僅佔3000個案例中的14例。而在這14對夫妻中,沒有任何一對是在出生後的頭六年一起被撫養長大的。這帶出了一個重點,亦即出生後六年的成長環境是一個關鍵時間點[3]。若是這個關鍵時間點不存在,例如兩個有血緣關係的親生兄弟姐妹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那他們日後相遇時則有可能會對彼此產生性吸引力,這個現象叫做遺傳性性吸引

爭議

韋斯特馬克效應的反對者指出,歷史上兄弟姐妹間的婚姻並不少見,例如古埃及皇室。然而,古埃及有嫁婚配傳統,皇室女性下嫁平民是不光彩的,因此她們與皇室兄弟結婚並非出於愛情。除此之外,皇室成員的孩子為各種原因分開撫養的情形也很普遍[2]

另一個因果相反的理論由佛洛伊德提出,他指出同一個家族的成員對彼此有與生俱來的性慾望,因此社會中必須有亂倫的禁忌[4]

參考資料

  1. ^ Westermarck, Edvard A. (1921). The history of human marriage, 5th edn. London: Macmillan.
  2. ^ 2.0 2.1 S.E. Smith & Bronwyn Harris. What is the Westermarck Effe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nd August 2011. Conjecture Corporation. 於2011年8月28日讀取。
  3. ^ Shepher, Joseph. Incest: A Biosocial View. Studies in anthrop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3. ISBN 0126394601. LCCN 81006552. 
  4. ^ Freud, S. (1913) Totem and Taboo in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 XIII

韋斯特馬克效應, 英語, westermarck, effect, 又稱童年熟悉理論, childhood, familiarity, theory, 韋斯特馬克假說, westermarck, hypothesis, 指出兩個早年共同長大的兒童在成年後不會對彼此產生性吸引力, 這個現象由芬蘭人類學家愛德華, 韋斯特馬克在他的著作, 人類婚姻史, history, human, marriage, 中提出, 在許多地區和文化背景中都能觀察到, 包括以色列吉布茨集體社區文化和中國的童養媳習俗, 以及其他有血緣關係的家. 韋斯特馬克效應 英語 Westermarck effect 又稱童年熟悉理論 childhood familiarity theory 韋斯特馬克假說 westermarck hypothesis 指出兩個早年共同長大的兒童在成年後不會對彼此產生性吸引力 這個現象由芬蘭人類學家愛德華 韋斯特馬克在他的著作 人類婚姻史 The History of Human Marriage 中提出 1 韋斯特馬克效應在許多地區和文化背景中都能觀察到 包括以色列吉布茨集體社區文化和中國的童養媳習俗 以及其他有血緣關係的家庭 這個現象被認為是在人類進化中為避免近親性交而發展出來的 研究發現 编辑在中國的童養媳习俗中 年齡較小的女孩會被帶到家裡和未婚夫一起撫養長大 韋斯特馬克的研究發現 童養媳長大後通常很抗拒此類婚姻 就算勉強結婚 他們的婚姻也鮮見美滿 而且女方生育率下降 可能是因為雙方發現彼此沒有性吸引力的緣故 2 以色列吉布茨 集體社區 中 孩童們會依照年齡 而不是血緣或其他關係 分開 在不同的群體中生活 在針對吉布茨成員的婚姻研究中發現 這些孩子長大後 同一群體成員間結婚的比例僅佔3000個案例中的14例 而在這14對夫妻中 沒有任何一對是在出生後的頭六年一起被撫養長大的 這帶出了一個重點 亦即出生後六年的成長環境是一個關鍵時間點 3 若是這個關鍵時間點不存在 例如兩個有血緣關係的親生兄弟姐妹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 那他們日後相遇時則有可能會對彼此產生性吸引力 這個現象叫做遺傳性性吸引 爭議 编辑韋斯特馬克效應的反對者指出 歷史上兄弟姐妹間的婚姻並不少見 例如古埃及皇室 然而 古埃及有嫁婚配傳統 皇室女性下嫁平民是不光彩的 因此她們與皇室兄弟結婚並非出於愛情 除此之外 皇室成員的孩子為各種原因分開撫養的情形也很普遍 2 另一個因果相反的理論由佛洛伊德提出 他指出同一個家族的成員對彼此有與生俱來的性慾望 因此社會中必須有亂倫的禁忌 4 參考資料 编辑 Westermarck Edvard A 1921 The history of human marriage 5th edn London Macmillan 2 0 2 1 S E Smith amp Bronwyn Harris What is the Westermarck Effec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nd August 2011 Conjecture Corporation 於2011年8月28日讀取 Shepher Joseph Incest A Biosocial View Studies in anthrop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3 ISBN 0126394601 LCCN 81006552 Freud S 1913 Totem and Taboo in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 XIII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韋斯特馬克效應 amp oldid 7461440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