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青鯨鸚嘴魚

青鯨鸚嘴魚,又名青鸚嘴魚,俗名青衣、鸚哥魚、蠔魚、菜仔魚(雌),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

青鯨鸚嘴魚
上:終端型;下:初始型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目: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
科: 鹦哥鱼科 Scaridae
属: 鲸鹦嘴鱼属 Cetoscarus
种: 青鯨鸚嘴魚 C. bicolor
二名法
Cetoscarus bicolor
Rüppell, 1829
異名
  • Bolbometopon bicolor Rüppell, 1829
  • Callyodon pulchellusRüppell, 1835
  • Cetoscarus pulchellusRüppell, 1835
  • Chlorurus bicolor Rüppell, 1829
  • Chlorurus pulchellus Rüppell, 1835
  • Pseudoscarus nigripinnis Günther, 1867
  • Scarus bicolor Rüppell, 1829
  • Scarus pulchellusRüppell, 1835

分布 编辑

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馬爾地夫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帛琉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等海域。

深度 编辑

水深1至30公尺。

特徵 编辑

本魚體延長而略側扁。吻圓鈍;前額不突出。後鼻孔明顯的大於前鼻孔。牙齒完全癒合,外表面具顆粒狀突起及具有相當長且尖的頭部。背鰭前中線鱗約5至7列;頰鱗3列,鱗片小型,最下方列具鱗3至7個;間鰓蓋具2列鱗。幼魚體白色,除吻部外之頭部形成一寬的橘紅色斑紋;背鰭前方有一黑色大斑點。開始型的雌魚體為棕紅色,軀幹部分的的鱗片具有2至3條暗色短斑紋。終端型雄魚體為深藍綠色,軀幹及尾部的鱗片後緣有橘紅色斑紋;頰部有橘紅色斑點;背鰭及臀鰭為藍深綠色,基部為橘紅色。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10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9枚。體長可達70公分。

生態 编辑

本魚幼魚喜獨立生活。成魚具有領域性,喜棲居於有珊瑚分布的陡峭斜坡。以啃食活珊瑚為食。

經濟利用 编辑

大型食用魚類,可切塊,再加以蔥絲、味噌,做成美味之味增湯。

参考文献 编辑

  • 台灣魚類資料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青鯨鸚嘴魚的图片

青鯨鸚嘴魚, 又名青鸚嘴魚, 俗名青衣, 鸚哥魚, 蠔魚, 菜仔魚,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終端型, 初始型保护状况无危, iucn,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目,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科, 鹦哥鱼科, scaridae属, 鲸鹦嘴鱼属, cetoscarus种, bicolor二名法cetoscarus, bicolorrüppell, 1829異名bolbometopon, bic. 青鯨鸚嘴魚 又名青鸚嘴魚 俗名青衣 鸚哥魚 蠔魚 菜仔魚 雌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青鯨鸚嘴魚上 終端型 下 初始型保护状况无危 IUCN 3 1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目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科 鹦哥鱼科 Scaridae属 鲸鹦嘴鱼属 Cetoscarus种 青鯨鸚嘴魚 C bicolor二名法Cetoscarus bicolorRuppell 1829異名Bolbometopon bicolor Ruppell 1829 Callyodon pulchellusRuppell 1835 Cetoscarus pulchellusRuppell 1835 Chlorurus bicolor Ruppell 1829 Chlorurus pulchellus Ruppell 1835 Pseudoscarus nigripinnis Gunther 1867 Scarus bicolor Ruppell 1829 Scarus pulchellusRuppell 1835 目录 1 分布 2 深度 3 特徵 4 生態 5 經濟利用 6 参考文献分布 编辑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 包括紅海 東非 馬爾地夫 日本 台灣 菲律賓 印尼 澳洲 新喀里多尼亞 新幾內亞 索羅門群島 馬里亞納群島 帛琉 馬紹爾群島 密克羅尼西亞等海域 深度 编辑水深1至30公尺 特徵 编辑本魚體延長而略側扁 吻圓鈍 前額不突出 後鼻孔明顯的大於前鼻孔 牙齒完全癒合 外表面具顆粒狀突起及具有相當長且尖的頭部 背鰭前中線鱗約5至7列 頰鱗3列 鱗片小型 最下方列具鱗3至7個 間鰓蓋具2列鱗 幼魚體白色 除吻部外之頭部形成一寬的橘紅色斑紋 背鰭前方有一黑色大斑點 開始型的雌魚體為棕紅色 軀幹部分的的鱗片具有2至3條暗色短斑紋 終端型雄魚體為深藍綠色 軀幹及尾部的鱗片後緣有橘紅色斑紋 頰部有橘紅色斑點 背鰭及臀鰭為藍深綠色 基部為橘紅色 背鰭硬棘9枚 背鰭軟條10枚 臀鰭硬棘3枚 臀鰭軟條9枚 體長可達70公分 生態 编辑本魚幼魚喜獨立生活 成魚具有領域性 喜棲居於有珊瑚分布的陡峭斜坡 以啃食活珊瑚為食 經濟利用 编辑大型食用魚類 可切塊 再加以蔥絲 味噌 做成美味之味增湯 参考文献 编辑台灣魚類資料庫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青鯨鸚嘴魚的图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青鯨鸚嘴魚 amp oldid 6387453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