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中華民國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簡稱化訓中心,屬於中華民國陸軍旗下的軍事學校,位於中華民國臺灣桃園市八德區。依據2013年12月11日總統令公布之《軍事教育條例》修正條文之規定,陸軍化學兵學校正式更名為「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2][3],得授予學位或文憑。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创办时间1933年2月8日創校
学校类型國立,軍事院校
校长劉志宏 陸軍少將[1]
校址 中華民國臺灣桃園市八德區介壽路二段1265號
校區市區

歷史沿革

抗戰時期

  • 1933年2月8日,由李忍濤將軍成立於南京市中华门西的花露崗“秒吾律院”,時名為「軍政部化學兵隊」,对外称“军政部学兵队”,由國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领导。第一期60名学员,第二期200名学员,1934年第三期800名学员。中國抗日戰爭(八年抗战)前共招收了四期。
  • 1933年10月,在南京筹建应用化学研究所,由军政部兵工署领导,1934年10月建成。1936年春,在河南巩县筹建第23化学兵工厂。
  • 1937年7月7日,八年抗戰起,屢遷湖南省桃源縣、四川省納谿縣。
  • 1937年8月21日,军政部成立(化)学兵管理处。1938年9月更名为军政部防毒处,在战区成立防毒分处,在集团军设防毒科,在军设防毒课,在师设防毒组,在团设防毒军官,在营设防毒军士。
  • 1938年7月,化学兵干部训练班、防毒军官训练班均歸屬中央軍校特科,至1945年共培养3000余人。1939年1月-1939年5月中旬,根据国共合作有关规定,在泸溪的“防毒军官训练班”为中國共產黨所属师级部队(八路军总部、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新四军、延安留守兵团)各培养1名防毒骨干军官。[4]
  • 1938年底,学兵队扩建为学兵总队。
  • 1939年3月,扩编为2个化学迫击炮团。
  • 1945年9月9日,復員南京市。

戡亂時期

  • 1946年9月9日,防毒处改为化学兵司。
  • 1947年,学兵总队撤销,迫击炮兵第11、13、14、15团改隶陆军。「化學兵幹部訓練班」改隸屬聯勤總部兵工学校。后改称化学兵组。
  • 1949年12月17日,播遷來臺,進駐花蓮縣
  • 1955年,成立「陸軍化學兵幹部訓練班」。
  • 1958年,正式改制為「陸軍化學兵學校」。
  • 1962年5月,從花蓮縣遷駐臺灣省桃園縣八德鄉(今桃園市八德區)現址。
  • 1970年9月1日,擴編為「陸軍化學兵訓練指揮部暨學校」。
  • 1979年7月1日,在陸軍總司令郝柏村上將主導「崑崙案」後,再恢復為「陸軍化學兵學校」。
  • 1987年,復核定「陸軍化學兵實驗所」改隸陸軍化學兵學校。校长杨烈少将91岁山东人现已逝
  • 1994年1月1日,改隸陸軍總司令部化學兵署,裁撤訓考組,員額移編化訓中心。
  • 1994年9月1日,奉國防部令核定,更名為「國軍核生化防護學校」。

精實時期

  • 1997年3月1日,奉令回隸陸軍總司令部化學兵署,仍名「陸軍化學兵學校」。

精粹時期

校歌

作詞:楊林雙 作曲:林慶培

江水洶湧,花崗習武,這是科學的隊伍
學術需精研,理化要精通,走在核生化的先鋒
火海煙雲,支援作戰,協助三軍
要合作,講效果,化學兵,建殊功
誠實陽剛,樂觀奮鬥
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引用

  1. ^ . [202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2. ^ 2.0 2.1 王烱華; 趙元彬(攝). . 臺北: 臺灣蘋果日報社. 2013年10月21日 [2014年5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5日). 
  3. ^ 3.0 3.1 張立臻; 阮正霖. 兵監學校組織調整 精進部隊戰力. 軍事新聞通訊社 (臺北: 青年日報社). 2014-04-02.  [永久失效連結]
  4. ^ . [2018年4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4月13日). 

外部連結

    中華民國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簡稱化訓中心, 屬於中華民國陸軍旗下的軍事學校, 位於中華民國, 臺灣, 桃園市八德區, 依據2013年12月11日總統令公布之, 軍事教育條例, 修正條文之規定, 陸軍化學兵學校正式更名為,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得授予學位或文憑,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创办时间1933年2月8日創校学校类型國立, 軍事院校校长劉志宏, 陸軍少將, 校址, 中華民國, 臺灣, 桃園市八德區介壽路二段1265號校區市區, 目录, 歷史沿革, 抗戰時期, 戡亂時期, 精實時期,.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簡稱化訓中心 屬於中華民國陸軍旗下的軍事學校 位於中華民國 臺灣 桃園市八德區 依據2013年12月11日總統令公布之 軍事教育條例 修正條文之規定 陸軍化學兵學校正式更名為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2 3 得授予學位或文憑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创办时间1933年2月8日創校学校类型國立 軍事院校校长劉志宏 陸軍少將 1 校址 中華民國 臺灣 桃園市八德區介壽路二段1265號校區市區 目录 1 歷史沿革 1 1 抗戰時期 1 2 戡亂時期 1 3 精實時期 1 4 精粹時期 2 校歌 3 引用 4 外部連結歷史沿革 编辑抗戰時期 编辑 1933年2月8日 由李忍濤將軍成立於南京市中华门西的花露崗 秒吾律院 時名為 軍政部化學兵隊 对外称 军政部学兵队 由國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领导 第一期60名学员 第二期200名学员 1934年第三期800名学员 中國抗日戰爭 八年抗战 前共招收了四期 1933年10月 在南京筹建应用化学研究所 由军政部兵工署领导 1934年10月建成 1936年春 在河南巩县筹建第23化学兵工厂 1937年7月7日 八年抗戰起 屢遷湖南省桃源縣 四川省納谿縣 1937年8月21日 军政部成立 化 学兵管理处 1938年9月更名为军政部防毒处 在战区成立防毒分处 在集团军设防毒科 在军设防毒课 在师设防毒组 在团设防毒军官 在营设防毒军士 1938年7月 化学兵干部训练班 防毒军官训练班均歸屬中央軍校特科 至1945年共培养3000余人 1939年1月 1939年5月中旬 根据国共合作有关规定 在泸溪的 防毒军官训练班 为中國共產黨所属师级部队 八路军总部 一一五师 一二 师 一二九师 新四军 延安留守兵团 各培养1名防毒骨干军官 4 1938年底 学兵队扩建为学兵总队 1939年3月 扩编为2个化学迫击炮团 1945年9月9日 復員南京市 戡亂時期 编辑 1946年9月9日 防毒处改为化学兵司 1947年 学兵总队撤销 迫击炮兵第11 13 14 15团改隶陆军 化學兵幹部訓練班 改隸屬聯勤總部兵工学校 后改称化学兵组 1949年12月17日 播遷來臺 進駐花蓮縣 1955年 成立 陸軍化學兵幹部訓練班 1958年 正式改制為 陸軍化學兵學校 1962年5月 從花蓮縣遷駐臺灣省桃園縣八德鄉 今桃園市八德區 現址 1970年9月1日 擴編為 陸軍化學兵訓練指揮部暨學校 1979年7月1日 在陸軍總司令郝柏村上將主導 崑崙案 後 再恢復為 陸軍化學兵學校 1987年 復核定 陸軍化學兵實驗所 改隸陸軍化學兵學校 校长杨烈少将91岁山东人现已逝 1994年1月1日 改隸陸軍總司令部化學兵署 裁撤訓考組 員額移編化訓中心 1994年9月1日 奉國防部令核定 更名為 國軍核生化防護學校 精實時期 编辑 1997年3月1日 奉令回隸陸軍總司令部化學兵署 仍名 陸軍化學兵學校 精粹時期 编辑 2013年12月13日 在陸軍司令李翔宙上將主導下達成國防部精粹案目標 縮編 陸軍化學兵訓練中心 2014年4月1日 更名改銜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2 3 隸屬陸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 校歌 编辑作詞 楊林雙 作曲 林慶培 江水洶湧 花崗習武 這是科學的隊伍 學術需精研 理化要精通 走在核生化的先鋒 火海煙雲 支援作戰 協助三軍 要合作 講效果 化學兵 建殊功 誠實陽剛 樂觀奮鬥 發揚吾校精神 發揚吾校精神引用 编辑 30名將官晉升名單出爐 賴清德警衛室主任謝靜華以健走完成體測升少將 上報 2020年12月28日 2021 0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19 2 0 2 1 王烱華 趙元彬 攝 軍事教育條例修正 9少將降編為9上校 臺北 臺灣蘋果日報社 2013年10月21日 2014年5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5日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3 0 3 1 張立臻 阮正霖 兵監學校組織調整 精進部隊戰力 軍事新聞通訊社 臺北 青年日報社 2014 04 0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永久失效連結 欧阳挺 与 毒魔 打交道的防化兵 武汉晚报 2015年09月04日 2018年4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4月13日 外部連結 编辑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中華民國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amp oldid 7451228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