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陳倫烱

陳倫烱(?—?),亦作陳倫炯福建省同安縣人,次安[1]又字資齋[2]

陳倫烱
漢字 陳倫烱
白話字 Tân Lûn-kéng
臺羅拼音Tân Lûn-kíng
表字
漢字 次安
白話字 Chhù-an
臺羅拼音Tshù-an
表字
漢字 資齋
白話字 Chu-chai
臺羅拼音Tsu-tsai

生平 编辑

广东副都统陈昂之子。少時曾隨父昂出洋,尤留心海外风情民俗。康熙五十九年,由父廕授官三等侍衛。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灣朱一贵起义,陈伦炯参与镇压,叙功授职台湾南路参将,请建凤山县城。雍正四年(1726年)奉旨調任前往台灣,接任林亮擔任台灣鎮總兵。乾隆七年(1742年),官至浙江水師提督。著作有《海國聞見錄》,該書詳細記載了臺灣及其附近島嶼的自然、人文地理狀況,是一部有較高史料價值的著作,廣傳於世。書中收入《大西洋記》、《小西洋記》、《東洋記》、《東南洋記》、《南洋記》、《南澳氣記》、《昆侖記》及《天下沿海形勢錄》。[3]這些著作提供了豐富的海洋地理資料,被後人所引用。梁啟超在《中国三百年学术史》第十一節「科學之曙光」題目有「陳資齋」,然整節隻字未提。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清史館傳稿》,701006320號
  2. ^ 《清朝文獻通考》,224卷
  3. ^ 陳倫炯. 《海國聞見錄》 馬俊良重訂. 1793年 [乾隆癸丑年] [2021-02-15]. (原始内容于2021-12-31). 

參考文獻 编辑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前任:
林亮
台灣鎮總兵
1726年上任
繼任:
王郡
前任:
林亮
台灣水師協副將
1723年上任
繼任:
魏大猷
前任:
魏大猷
台灣水師協副將
1726年上任
繼任:
康陵
前任:
祈進忠
台灣水師協副將
1732年上任
繼任:
高得志
前任:
戴憲宗
澎湖水師協副將
1723年上任
繼任:
董方
前任:
陳勇
澎湖水師協副將
1732年上任
繼任:
章隆

陳倫烱, 亦作陳倫炯, 福建省同安縣人, 字次安, 又字資齋, 漢字白話字tân, lûn, kéng臺羅拼音tân, lûn, kíng表字漢字次安白話字chhù, an臺羅拼音tshù, an表字漢字資齋白話字chu, chai臺羅拼音tsu, tsai生平, 编辑广东副都统陈昂之子, 少時曾隨父昂出洋, 尤留心海外风情民俗, 康熙五十九年, 由父廕授官三等侍衛, 康熙六十年, 1721年, 台灣朱一贵起义, 陈伦炯参与镇压, 叙功授职台湾南路参将, 请建凤山县城, 雍正四年, 1726年, 奉旨調任前往台灣,. 陳倫烱 亦作陳倫炯 福建省同安縣人 字次安 1 又字資齋 2 陳倫烱漢字陳倫烱白話字Tan Lun keng臺羅拼音Tan Lun king表字漢字次安白話字Chhu an臺羅拼音Tshu an表字漢字資齋白話字Chu chai臺羅拼音Tsu tsai生平 编辑广东副都统陈昂之子 少時曾隨父昂出洋 尤留心海外风情民俗 康熙五十九年 由父廕授官三等侍衛 康熙六十年 1721年 台灣朱一贵起义 陈伦炯参与镇压 叙功授职台湾南路参将 请建凤山县城 雍正四年 1726年 奉旨調任前往台灣 接任林亮擔任台灣鎮總兵 乾隆七年 1742年 官至浙江水師提督 著作有 海國聞見錄 該書詳細記載了臺灣及其附近島嶼的自然 人文地理狀況 是一部有較高史料價值的著作 廣傳於世 書中收入 大西洋記 小西洋記 東洋記 東南洋記 南洋記 南澳氣記 昆侖記 及 天下沿海形勢錄 3 這些著作提供了豐富的海洋地理資料 被後人所引用 梁啟超在 中国三百年学术史 第十一節 科學之曙光 題目有 陳資齋 然整節隻字未提 参考文献 编辑 清史館傳稿 701006320號 清朝文獻通考 224卷 陳倫炯 海國聞見錄 馬俊良重訂 1793年 乾隆癸丑年 2021 02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31 參考文獻 编辑劉寧顏編 重修台灣省通志 台北市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年 前任 林亮 台灣鎮總兵1726年上任 繼任 王郡前任 林亮 台灣水師協副將1723年上任 繼任 魏大猷前任 魏大猷 台灣水師協副將1726年上任 繼任 康陵前任 祈進忠 台灣水師協副將1732年上任 繼任 高得志前任 戴憲宗 澎湖水師協副將1723年上任 繼任 董方前任 陳勇 澎湖水師協副將1732年上任 繼任 章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陳倫烱 amp oldid 7784881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