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卷线器

钓鱼卷线器(英語:fishing reel)也称渔线轮线轮钓鱼轮等,古称钓车,是一种钓鱼时用来储存和收放鱼线卷筒渔具,通常安装在鱼竿上通过旋转曲柄控制鱼线的释放长度和张力,主要用来捕捉游泳能力较强的鱼类(鲑鱼鳟鱼鲈鱼鲤鱼狗鱼或各类海鱼)。捕捉小鱼时则通常用手竿即可,不需要使用卷线器。[1]:63

旋绕式卷线器(纺车轮)的部件示意图:
1、抛线挡
2、(鱼竿的)轮座
3、轮脚
4、摇柄
5、轮臂
6、逆止开关
7、线杯
8、鱼线
9、卸力控制旋钮

历史

中国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收藏的东汉画像石,右下角的钓竿装有轮状装置
 
南宋画家马远在1195年的画作《寒江独钓图》,画中钓客使用的卷线器是目前被国际学界所承认的最早描述此类渔具的图像记载

有关卷线器的最早文字记载来源于东汉列仙传[2][3][4][5]中“陵阳子明”(西汉江油人窦子明,道教仙人)的故事里提到的钓到白龙的“钓车”,而“车”字在古汉语中可与同义,说明最晚在东汉时期就有转轮式渔具。用作卷拉绳索的辘轳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发明,到汉代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用在渔具设计上并非不可能。唐代诗词中也常有对“钓车”的描写,比如诗人陆龟蒙和其好友皮日休在有关溪钓的诗词(比如《渔具诗》)中都常常提及“钓鱼轮”和“角柄孤轮”。宋代诗词中也是如此,比如黄庭坚《题花光画山水》中的“花光寺下对云沙,欲把轻舟小钓车”、李新《渔父曲》中的“黄蓑老翁守钓车,卖鱼得钱还酒家”、杨万里《过宝应县新开湖》中的“两双钓船相对行,钓车自转不须萦”等等。北宋科学家沈括更是在《洞天游录》(虽可能是清人冒名的伪作)中描写:“江上一蓑,钓为乐事。钓用轮竿,竿用紫竹,轮不欲大,竿不宜长,但丝长则可钓耳。”

目前国际公认的有关卷线器的最早图像记录是由汉学家李约瑟考察的,来自于南宋画家马远(1160–1225)的名画《寒江独钓图》(在火烧圆明园后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图中一个坐在舢舨上的宋人手持一个很明显装有线轮的鱼竿[6]。南宋嘉定年间出版的《天竺灵签》一书中也配有两幅木刻版画展示了卷线器的使用[6]。另一个有关卷线器的图像是元代画家吴镇(1280–1354)在至正年间的画作《渔父图》[6]明朝万历年间出版的类书三才图会》更是详细的图示了当时卷线器的辘轳滑轮机构[6]。以上图画是1651年以前能找到与卷线器有关的唯一五处图像证据中的四个[6],剩下的一个是来自于13世纪的一本亚美尼亚羊皮纸福音书中较为模糊的图像[6]

英格兰

 
1651年出版的《钓鱼的艺术》(The Art of Angling)是第一本提到卷线器的英文书籍

第一本有关捕鱼的英文书是1496年的《用钩捕鱼的专著》(The Treatyse of Fysshynge with an Angle[7]),但书中并没有提及卷线器。1651年的《钓鱼的艺术》(The Art of Angling)一书中首次用英文提到了一种原始的卷线器[8]。而卷线器也是大约在1650年左右飞蝇钓开始在贵族阶层盛行的时候出现在英格兰[9]

18世纪渔业变得商业化,鱼竿和渔具在服饰店都有销售。自从1666年伦敦大火之后,许多手工艺人都搬到了雷迪奇,使得当地在1730年代开始变成了一个渔具制造中心。1761年,赫特福德郡人阿尼西母·乌斯顿森(Onesimus Ustonson,1736~1783)开了制造店,而他的公司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都是市场领军者,他自己也从乔治四世开始的连续三任国王那里都获得了皇家认证。有人曾将发明卷线器的头衔赠与乌斯顿森,但他其实只是第一个用广告销售卷线器的人——他最早的一份广告是1768年的一个标题为“至所有钓鱼爱好者”的交易卡,包含了一整个清单的渔具。他所销售的早期增倍卷线器十分短粗,而且黄铜齿轮经常磨损。

18世纪后叶,现代设计的卷线器开始出现在英格兰,主要流行的型号是所谓的“诺丁汉型”。当时的卷线器是一个自由放线的宽筒,主要用来让鱼饵可以随着水流漂游。在1880年代,渔具设计开始改进,新式木料制作的飞蝇钓竿和取代了马毛的制鱼线让人可以将毛钩逆风抛出,并且大大增加了抛线距离。负面效果是更长的鱼线也更容易被缠乱,为此帮助线杯收放鱼线的导线器被发明了出来[10]。纺织业大亨阿尔伯特·伊林沃思(Albert Illingworth,1865~1942)在1905年申请了一个固定线杯设计的专利,也就是现代旋绕卷线器的雏形[10]

美国

用齿轮将转速增倍的卷线器在英国并没有获得青睐,但是在美国市场却大获成功。肯塔基州的钟表匠乔治·施耐德(George W. Snyder,1780~1841)首次在1810年将老式的增倍卷线器改进了成了抛饵卷线器,这也是第一款由美国人发明的卷线器设计[11]。施耐德最早只是为了自己个人的鲈钓需求制作卷线器,但之后也开始为俱乐部的同僚和其他爱好者制作[12]。因为当时没有专利商标保护,施耐德的卷线器很快就被许多商家仿制,并且在美国东北部新兴的工厂中以远少于手工制作的成本和时间进行批量生产。而廉价渔具在市面上的出现,使得美国社会各个阶层都开始将钓鱼作为兴趣爱好[13]

佛蒙特州人查尔斯·奥维斯(Charles F. Orvis,1831–1915)在1874年设计并发行了一种新式卷线器,被渔具历史学家吉姆·布朗(Jim Brown)称作是“美式卷线器设计的基准”(benchmark of American reel design[14][15]。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现代为飞蝇钓专用的卷线器。奥维斯于1856年创建的公司至今仍是渔具和户外用品制造业的名牌。

类别

 
纺车轮
 
旋抛轮
 
扳旋轮
 
中轴轮
 
侧抛轮
 
鼓轮
 
水滴轮

根据其用来缠绕鱼线的线杯(spool)是否可以转动,卷线器分为定杯型fixed spool)和转杯型rotary spool)两种。定杯型卷线器的线杯除了少许纵向活动以外基本上是固定的,而鱼线被其它旋转机制拉扯围着纵轴缠绕;转杯型卷线器主要依赖线杯自身的旋转将鱼线卷绕,是围着横轴缠绕[1]:63

定杯型卷线器

纺车轮

旋绕式卷线器spinning reel)在汉语圈也称纺车轮,这种卷线器的运作方式其实不像纺车而更像纺锤(真正形似纺车的是中轴轮),线杯除了有少量前后伸缩来保证缠线均匀外没有任何旋转,由一个可由曲柄驱动旋转的半圆弧形线挡(bail)拉扯着鱼线缠绕在线杯上,在抛饵时将线挡扳开就可以让鱼线自然松脱放出,不会出现回冲缠线的情况。这种卷线器通常配合直柄竿使用,安装在鱼竿握柄的底面,因为不需要抗衡重力导致的鱼竿纵旋,所以使用起来较为舒适,是现今最受欢迎的卷线器之一。

纺车轮的转柄通常可以随时拆下换到另一侧,因此无论左撇右撇、使用习惯都能适用,而操作简单、手感平滑,非常适合初学者上手。缺点是抛线时的距离和精准度并不出色,而且一些刚度较高的鱼线在从线杯上松脱后仍会带有形状记忆因而产生螺旋状的环套,时常会出现缠绊线挡的情况。[1]:63

封闭轮

封闭式卷线器简称封闭轮,在英语中也称旋抛轮spincast reel或spincaster),因为常常被用在射鱼用的复合弓上,在中国大陆也称射鱼轮。这种卷线器和纺车轮的缠线原理相似,但是线杯隐藏在一个外壳内,壳内有一个代替线挡的针,外壳前方有一个盖子,盖上有一个可以用来轨导鱼线释放的小洞,用押键的操作就可以收放钓线。与纺车轮不同,这种卷线器像水滴轮一样通常配合枪柄竿安装在握柄顶面,外形轻便紧凑、操作简单,对(特别是年轻的)初学者十分友好,所以在汉语圈中也称儿童轮。其缺点是容量有限、抛投距离短、不适用粗大的母线,而且内部容易积累鱼线回收时带进去的水分和杂质导致积垢和生锈。

扳旋轮

下旋式卷线器(underpin reel)是封闭轮的一个变种,像纺车轮一样悬挂在鱼竿握柄底面,重心较低因此也更佳舒适,并且可以兼容几乎所有的直柄竿。在使用时,钓者会像用纺车轮一样用持竿手的食指钩住鱼线,然后放开一个放线扳杆进行抛饵,并且可以在鱼饵到达预定距离后通过扳杆停止出线。因为拥有这种扳机机制,下旋轮也称扳旋轮(triggerspin reel)。

转杯型卷线器

转杯型卷线器主要分单轴双轴两类:

  • 单轴卷线器就是中轴轮,构造和传统的绞盘相似,曲柄和线杯共用同一转轴,转数比例为1:1,因此也称单动轮single-action reel),因为直径较大通常安装在鱼竿握柄的底面;
  • 双轴卷线器的曲柄和线杯分属由齿轮联接的两个转轴,可以通过齿数比例产生高于一倍的转速比,因此也称增倍轮multiplier reel[16]。这类卷线器通常安装在鱼竿握柄的顶面,使用者在抛线时可以用拇指直接按触线杯用摩擦力干涉其旋转。双轴轮的传统设计是曲柄装在右侧,右撇子钓者在抛线后将鱼竿倒旋以便用左手摇柄,现在则通常会换手(右手抛竿后换到左手持竿,改用右手摇柄)或者干脆使用曲柄在左侧的“左撇”设计。

中轴轮

中轴轮centerpin reel)是最古老的一种卷线器,旋柄和线杯同轴(有时候干脆就是直接装在线杯外框上的手柄),通常安装在鱼竿握柄最后端的底面,需要卸力放线时需要钓者手动向外扯线。中轴轮因为是“直驱”设计,旋柄和线杯的转速同比,使得收线操作更加细微,适合抛收比较轻的鱼饵,特别是使用毛饵的飞蝇钓,因此也称飞蝇轮fly reel)。

侧抛轮

侧抛轮sidecast reel)是中轴轮的一个变种,主要区别在于其轮脚部位有一个能让整个线轮水平旋转90°的机构。在抛线时,使用者用手扳转侧抛轮,使得线杯的中轴与鱼竿平行,然后鱼线可以像纺车轮一样从侧缘滑脱释放;当需要收线时,使用者将线轮扳转回起始位置(线杯轴线与鱼竿垂直),然后收线的运作和中轴轮完全一致。这种设计的优点是放线顺滑,不像普通的中轴轮那样需要事先用手扯线然后才能抛投;缺点是抛线和收线之前都必须额外完成一个用手扳旋的动作。

侧抛轮主要是澳大利亚人的发明,最著名的品牌是1920年在布里斯班建厂的渔具制造商Alvey Reels,主要市场是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地区的淡水和咸水钓鱼群体,通常用于海钓矶钓。市面上最常见的侧抛轮的线杯直径一般在6-7英寸(150-180毫米),配合12-16英尺(3.7-4.9米)的海钓竿使用。

鼓轮

传统轮conventional reel)因为外形酷似圆柱形滚筒,在汉语圈也称鼓轮,主要分为按照收线时的曳力调节机制分为星轮(star drag)和搬杆(lever drag)两种。小型的鼓轮可以像水滴轮一样,但大型的鼓轮因为抛投起来比较吃力,通常是直接放线扔入水中随波漂荡用来拖捕大型游钓鱼深海鱼,所配用的鱼竿也通常是长度较短、调性较慢、强度较高的船钓竿,因此也称拖钓轮trolling reel)。有些鼓轮为了方便钓手估算出线量,还会额外配装一个测线器(line counter)。

水滴轮

抛线轮casting reel)在英文中也称抛饵轮baitcaster),是在传统鼓轮的基础上在前上方加有一个左右返复保证卷线均匀的导线器(line guide)然后用后方的按板控制放线,因其侧面轮廓通常为水滴形,在汉语圈也称水滴轮。这种卷线器至少在17世纪中期就已经存在,但是真正被业余垂钓者广泛使用则要等到1870年代[17]。因为能够获得的抛饵距离无与伦比,而且可以比纺车轮更精确的控制抛线距离,所以是现今最受欢迎的卷线器之一。水滴轮的优点是抛投精度可控、收线迅速有力;缺点是抛线时如果放线的速度慢过线杯的转速,就会出现已脱离线杯但却来不及离开线轮的鱼线发生松套并被线杯的惯性扯回轮内乱缠一团的反甩(backlash)现象——英语圈俗称“鸟窝”(bird's nest),汉语俗称“炸线”或“炒粉”——特别在抛投在空气中减速较快的轻饵的时候。为了防止发生炸线,水滴轮通常都设计有可调节的“刹车”(brake)系统来限制线杯的转速,通常的机制有线杯张力(spool tension,在中国大陆也俗称“机械刹车”)、离心刹车(centrifugal braking)和磁力刹车(magnetic braking)三种设计,而一些现代产品时常会采用结合了两种以上刹车原理的混合式设计。

机械原理

卷筒机构

直驱式

直驱式线轮(direct-drive reel)的旋柄和线杯直接相联,抛线或鱼咬钩扯线时旋柄会随着鱼线被拉出而转动,如果鱼的游速很快甚至会打疼钓鱼者的手。传统的飞蝇轮都是这种设计。

防逆式

防逆式线轮(anti-reverse reel)可以在转柄不动时仍允许放线,甚至在收线时让线杯放线防止拉力过载。抛饵轮和许多现代飞蝇轮都是这种设计,传统是用一个棘爪控制的齿轮。现在常用的“瞬间防逆转”(Instant Anti-Reverse,简称IAR)系统使用单向离合轴承或离心卡销来限制转柄只做单向运动。

拖力机构

卷线器的拖力(drag)系统通过对线杯/线挡施加可变的轴向压力来控制其与内部齿轮组之间的摩擦力,以便调节旋转收线时能够施加在鱼线上的最大张力。在鱼线张力低于拖力设置的时候,线杯/线挡和齿轮组之间保持转动同步;一旦拉力超值,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力被克服,线杯/线挡和齿轮组就会出现转动差速转动,通常活动状态也从主动缠线改变为有阻力的被动逆转放线。这种对拖力设置上限的设计这样可以防止鱼线因为应力过大而发生断线,能够在鱼剧烈挣扎、意外出现鱼钩挂底或钓者无意间用力过猛时减少损失渔具的不必要风险。一些现代设计的卷线器内还会装有拖力响片(drag clicker)——即所谓的“卸力报警”,可以在拖力过载导致线杯被迫逆转放线时发出“哒哒”声响来提醒使用者。卷线器提供的拖力设置配合鱼竿的弯曲弹力和鱼线自身的弹性拉力,再结合上恰当的溜鱼技巧,可以增加整个钓具系统的综合应力极限,使得钓鱼者可以稳妥的将用力挣扎的大鱼耗累并逐步拉近。

拖力系统的机械原理通常是用一系列与线杯/线挡同轴的摩擦圆盘——即所谓的“拖力垫圈”(drag washer),相邻的垫圈之间通过旋转差速贡献部分摩擦力,多个叠加排列的垫圈被施以压力后就可以将摩擦力串联起来。拖力垫圈使用的摩擦材料在过去是皮革,而现在通常是金属特氟龙碳纤维或者其它聚合物相滑动,垫片之间经常会涂有润滑脂防止接触面出现抱死,运作时也会产生摩擦生热,如果是用来捕捉较强壮的大鱼则需要使用更抗热的材料。一个设计和做工优秀的拖力系统所提供的拖力必须是一致、可靠和平滑的。除此之外,拖力系统需要提供的最大拉力也要考虑鱼线的抗暴强度和目标鱼挣扎(包括游泳、跳跃和摆甩)时的行为力,因此也需要钓鱼者通过个人经验进行适时的调整,避免拉力瞬间过大或过小。

在使用纺车轮、封闭轮和使用星轮设计的传统增速轮的时候,通常推荐的初始设定是将拖力调节成鱼线断裂张力的1/3到1/2之间。比如,如果鱼线的强度指标是20英磅力(89牛頓),那么拖力上限就应该设成7-10英磅力(31-44牛頓)。如果使用的是扳杆设计的拖力系统,通常会将“开”的设置拖力定为1/3。

旋绕式卷线器

旋绕式卷线器可以有前后两种拖力调节系统。前置拖力设在线杯前端,是所有型号的标准配置,结构相对简单,与其它拖力系统一样都是通过压紧增加转轴的摩擦力,所产生的拉力通常更高也更一致。后置拖力也俗称“供饵器”(baitfeeder),是少数型号额外附加的配置,通常配合一个自动弹开的扳杆使用,制造商设计的最高拉力值一般也不会超过10英磅力(44牛頓)。而且后置拖力的机械结构较为复杂,精度和平滑度也不如前置拖力,一般只用来应对鱼刚刚咬钩瞬间突然施加在鱼线上的拉力,在钓鱼者开始主动收线时就会解除。

抛线式卷线器

传统轮和水滴轮通常使用的拖力系统分为由星轮和扳杆调节的两种设计。星轮拖力最为常见,机械结构也更简单可靠,主要是用一个与旋柄同轴的星状旋盘来上紧并增加驱动机构的摩擦力,同时配有一个能够暂时让驱动机构断离线杯的扳钮以便让线杯能在抛线和放线调整时无阻力自由旋转。

扳杆拖力使用凸轮机构来增减施加在线杯阻力垫圈上的压力,大多数使用几个预设的设置,比如“咬钩”(strike,拉力强度相对较弱以防脱钩)、“全力”(full,最大强度的拉力)和“自由转杯”(freespool,无拉力,用来抛饵)。扳杆拖力设计的优点是使用起来更省事,而且因为直接施力在线杯上,所用的垫圈也更大,产生的拉力也可以更大更平滑;缺点是在自由放线时可能会因为拖力机构没能完全断离线杯而造成残余阻力。

操作

使用卷线器时,卷线器架在鱼竿上靠近手肱或身体的一部分,可以减少手腕的疲劳,中指和无名指夹着卷线器的脚,食指扶着线框的边缘,控制出线[1]:66

另见

参考书目

  • 杜健鹰. 《新手垂钓完全攻略》.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ISBN 9787122045966. 
  • 盛文林. 《实用钓鱼完全入门》. 北京市: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63933501. 
  • 金波; 卢德娥. 《生活百科全书:最新垂钓知识图鉴》. 武汉市: 武汉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3070387. 
  • 王长工. 《钓鱼百技精解》. 金盾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08269689.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刘缨、张晓衡. 《垂钓绝招图解》. 海南省: 海南出版社. 1996. ISBN 7-80609-120-3. 
  2. ^ Birrell (1993), 185.
  3. ^ Hucker (1975), 206.
  4. ^ Ronan (1994), 41.
  5. ^ Temple (1986), 88.
  6. ^ 6.0 6.1 6.2 6.3 6.4 6.5 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2, 100 & PLATE CXLVII.
  7. ^ . [202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8. ^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Volume 7. Field Enterprises Educational Corp. 1968. 
  9. ^ (PDF). [2014-07-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9-18). 
  10. ^ 10.0 10.1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2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4). 
  11. ^ Andrew N. Herd. . [2014-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9). 
  12. ^ Henshall. James A., "Evolution of the 'Kentucky Reel'"
  13. ^ Land, Bill. ORCA, "Reel History". Accessed December 6, 2011. http://orcaonline.org/reel_history.ht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5-06-16.
  14. ^ Brown, Jim. A Treasury of Reels: The Fishing Reel Collectio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Fly Fishing. Manchester, Vermont: The American Museum of Fly Fishing, 1990.
  15. ^ Schullery, Paul. The Orvis Story: 150 Years of an American Sporting Tradition. Manchester, Vermont, The Orvis Company, Inc., 2006
  16. ^ Henshall 1881, p. 244. A multiplying reel uses a gear system to produce two or more revolutions of the central shaft (spool) for every revolution of the crank handle.
  17. ^ Henshall 1881

卷线器, 钓鱼, 英語, fishing, reel, 也称渔线轮, 线轮, 钓鱼轮等, 古称钓车, 是一种钓鱼时用来储存和收放鱼线的卷筒式渔具, 通常安装在鱼竿上通过旋转曲柄控制鱼线的释放长度和张力, 主要用来捕捉游泳能力较强的鱼类, 鲑鱼, 鳟鱼, 鲈鱼, 鲤鱼, 狗鱼或各类海鱼, 捕捉小鱼时则通常用手竿即可, 不需要使用, 63旋绕式, 纺车轮, 的部件示意图, 抛线挡2, 鱼竿的, 轮座3, 轮脚4, 摇柄5, 轮臂6, 逆止开关7, 线杯8, 鱼线9, 卸力控制旋钮, 目录, 历史, 中国, 英格兰, 美. 钓鱼卷线器 英語 fishing reel 也称渔线轮 线轮 钓鱼轮等 古称钓车 是一种钓鱼时用来储存和收放鱼线的卷筒式渔具 通常安装在鱼竿上通过旋转曲柄控制鱼线的释放长度和张力 主要用来捕捉游泳能力较强的鱼类 鲑鱼 鳟鱼 鲈鱼 鲤鱼 狗鱼或各类海鱼 捕捉小鱼时则通常用手竿即可 不需要使用卷线器 1 63旋绕式卷线器 纺车轮 的部件示意图 1 抛线挡2 鱼竿的 轮座3 轮脚4 摇柄5 轮臂6 逆止开关7 线杯8 鱼线9 卸力控制旋钮 目录 1 历史 1 1 中国 1 2 英格兰 1 3 美国 2 类别 2 1 定杯型卷线器 2 1 1 纺车轮 2 1 2 封闭轮 2 1 3 扳旋轮 2 2 转杯型卷线器 2 2 1 中轴轮 2 2 2 侧抛轮 2 2 3 鼓轮 2 2 4 水滴轮 3 机械原理 3 1 卷筒机构 3 1 1 直驱式 3 1 2 防逆式 3 2 拖力机构 3 2 1 旋绕式卷线器 3 2 2 抛线式卷线器 4 操作 5 另见 6 参考书目 7 参考文献历史 编辑中国 编辑 参见 宋朝科技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收藏的东汉画像石 右下角的钓竿装有轮状装置 南宋画家马远在1195年的画作 寒江独钓图 画中钓客使用的卷线器是目前被国际学界所承认的最早描述此类渔具的图像记载 有关卷线器的最早文字记载来源于东汉 列仙传 2 3 4 5 中 陵阳子明 西汉江油人窦子明 道教仙人 的故事里提到的钓到白龙的 钓车 而 车 字在古汉语中可与轮同义 说明最晚在东汉时期就有转轮式渔具 用作卷拉绳索的辘轳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发明 到汉代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因此用在渔具设计上并非不可能 唐代诗词中也常有对 钓车 的描写 比如诗人陆龟蒙和其好友皮日休在有关溪钓的诗词 比如 渔具诗 中都常常提及 钓鱼轮 和 角柄孤轮 宋代诗词中也是如此 比如黄庭坚 题花光画山水 中的 花光寺下对云沙 欲把轻舟小钓车 李新 渔父曲 中的 黄蓑老翁守钓车 卖鱼得钱还酒家 杨万里 过宝应县新开湖 中的 两双钓船相对行 钓车自转不须萦 等等 北宋科学家沈括更是在 洞天游录 虽可能是清人冒名的伪作 中描写 江上一蓑 钓为乐事 钓用轮竿 竿用紫竹 轮不欲大 竿不宜长 但丝长则可钓耳 目前国际公认的有关卷线器的最早图像记录是由汉学家李约瑟考察的 来自于南宋画家马远 1160 1225 的名画 寒江独钓图 在火烧圆明园后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图中一个坐在舢舨上的宋人手持一个很明显装有线轮的鱼竿 6 南宋嘉定年间出版的 天竺灵签 一书中也配有两幅木刻版画展示了卷线器的使用 6 另一个有关卷线器的图像是元代画家吴镇 1280 1354 在至正年间的画作 渔父图 6 明朝万历年间出版的类书 三才图会 更是详细的图示了当时卷线器的辘轳滑轮机构 6 以上图画是1651年以前能找到与卷线器有关的唯一五处图像证据中的四个 6 剩下的一个是来自于13世纪的一本亚美尼亚羊皮纸福音书中较为模糊的图像 6 英格兰 编辑 1651年出版的 钓鱼的艺术 The Art of Angling 是第一本提到卷线器的英文书籍 第一本有关捕鱼的英文书是1496年的 用钩捕鱼的专著 The Treatyse of Fysshynge with an Angle 7 但书中并没有提及卷线器 1651年的 钓鱼的艺术 The Art of Angling 一书中首次用英文提到了一种原始的卷线器 8 而卷线器也是大约在1650年左右飞蝇钓开始在贵族阶层盛行的时候出现在英格兰 9 在18世纪 渔业变得商业化 鱼竿和渔具在服饰店都有销售 自从1666年伦敦大火之后 许多手工艺人都搬到了雷迪奇 使得当地在1730年代开始变成了一个渔具制造中心 1761年 赫特福德郡人阿尼西母 乌斯顿森 Onesimus Ustonson 1736 1783 开了制造店 而他的公司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都是市场领军者 他自己也从乔治四世开始的连续三任国王那里都获得了皇家认证 有人曾将发明卷线器的头衔赠与乌斯顿森 但他其实只是第一个用广告销售卷线器的人 他最早的一份广告是1768年的一个标题为 至所有钓鱼爱好者 的交易卡 包含了一整个清单的渔具 他所销售的早期增倍卷线器十分短粗 而且黄铜齿轮经常磨损 18世纪后叶 现代设计的卷线器开始出现在英格兰 主要流行的型号是所谓的 诺丁汉型 当时的卷线器是一个自由放线的宽筒 主要用来让鱼饵可以随着水流漂游 在1880年代 渔具设计开始改进 新式木料制作的飞蝇钓竿和取代了马毛的丝制鱼线让人可以将毛钩逆风抛出 并且大大增加了抛线距离 负面效果是更长的鱼线也更容易被缠乱 为此帮助线杯收放鱼线的导线器被发明了出来 10 纺织业大亨阿尔伯特 伊林沃思 Albert Illingworth 1865 1942 在1905年申请了一个固定线杯设计的专利 也就是现代旋绕卷线器的雏形 10 美国 编辑 用齿轮将转速增倍的卷线器在英国并没有获得青睐 但是在美国市场却大获成功 肯塔基州的钟表匠乔治 施耐德 George W Snyder 1780 1841 首次在1810年将老式的增倍卷线器改进了成了抛饵卷线器 这也是第一款由美国人发明的卷线器设计 11 施耐德最早只是为了自己个人的鲈钓需求制作卷线器 但之后也开始为俱乐部的同僚和其他爱好者制作 12 因为当时没有专利和商标保护 施耐德的卷线器很快就被许多商家仿制 并且在美国东北部新兴的工厂中以远少于手工制作的成本和时间进行批量生产 而廉价渔具在市面上的出现 使得美国社会各个阶层都开始将钓鱼作为兴趣爱好 13 佛蒙特州人查尔斯 奥维斯 Charles F Orvis 1831 1915 在1874年设计并发行了一种新式卷线器 被渔具历史学家吉姆 布朗 Jim Brown 称作是 美式卷线器设计的基准 benchmark of American reel design 14 15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现代为飞蝇钓专用的卷线器 奥维斯于1856年创建的公司至今仍是渔具和户外用品制造业的名牌 类别 编辑 纺车轮 旋抛轮 扳旋轮 中轴轮 侧抛轮 鼓轮 水滴轮 根据其用来缠绕鱼线的线杯 spool 是否可以转动 卷线器分为定杯型 fixed spool 和转杯型 rotary spool 两种 定杯型卷线器的线杯除了少许纵向活动以外基本上是固定的 而鱼线被其它旋转机制拉扯围着纵轴缠绕 转杯型卷线器主要依赖线杯自身的旋转将鱼线卷绕 是围着横轴缠绕 1 63 定杯型卷线器 编辑 纺车轮 编辑 旋绕式卷线器 spinning reel 在汉语圈也称纺车轮 这种卷线器的运作方式其实不像纺车而更像纺锤 真正形似纺车的是中轴轮 线杯除了有少量前后伸缩来保证缠线均匀外没有任何旋转 由一个可由曲柄驱动旋转的半圆弧形线挡 bail 拉扯着鱼线缠绕在线杯上 在抛饵时将线挡扳开就可以让鱼线自然松脱放出 不会出现回冲缠线的情况 这种卷线器通常配合直柄竿使用 安装在鱼竿握柄的底面 因为不需要抗衡重力导致的鱼竿纵旋 所以使用起来较为舒适 是现今最受欢迎的卷线器之一 纺车轮的转柄通常可以随时拆下换到另一侧 因此无论左撇右撇 使用习惯都能适用 而操作简单 手感平滑 非常适合初学者上手 缺点是抛线时的距离和精准度并不出色 而且一些刚度较高的鱼线在从线杯上松脱后仍会带有形状记忆因而产生螺旋状的环套 时常会出现缠绊线挡的情况 1 63 封闭轮 编辑 封闭式卷线器简称封闭轮 在英语中也称旋抛轮 spincast reel或spincaster 因为常常被用在射鱼用的复合弓上 在中国大陆也称射鱼轮 这种卷线器和纺车轮的缠线原理相似 但是线杯隐藏在一个外壳内 壳内有一个代替线挡的针 外壳前方有一个盖子 盖上有一个可以用来轨导鱼线释放的小洞 用押键的操作就可以收放钓线 与纺车轮不同 这种卷线器像水滴轮一样通常配合枪柄竿安装在握柄顶面 外形轻便紧凑 操作简单 对 特别是年轻的 初学者十分友好 所以在汉语圈中也称儿童轮 其缺点是容量有限 抛投距离短 不适用粗大的母线 而且内部容易积累鱼线回收时带进去的水分和杂质导致积垢和生锈 扳旋轮 编辑 下旋式卷线器 underpin reel 是封闭轮的一个变种 像纺车轮一样悬挂在鱼竿握柄底面 重心较低因此也更佳舒适 并且可以兼容几乎所有的直柄竿 在使用时 钓者会像用纺车轮一样用持竿手的食指钩住鱼线 然后放开一个放线扳杆进行抛饵 并且可以在鱼饵到达预定距离后通过扳杆停止出线 因为拥有这种扳机机制 下旋轮也称扳旋轮 triggerspin reel 转杯型卷线器 编辑 转杯型卷线器主要分单轴和双轴两类 单轴卷线器就是中轴轮 构造和传统的绞盘相似 曲柄和线杯共用同一转轴 转数比例为1 1 因此也称单动轮 single action reel 因为直径较大通常安装在鱼竿握柄的底面 双轴卷线器的曲柄和线杯分属由齿轮联接的两个转轴 可以通过齿数比例产生高于一倍的转速比 因此也称增倍轮 multiplier reel 16 这类卷线器通常安装在鱼竿握柄的顶面 使用者在抛线时可以用拇指直接按触线杯用摩擦力干涉其旋转 双轴轮的传统设计是曲柄装在右侧 右撇子钓者在抛线后将鱼竿倒旋以便用左手摇柄 现在则通常会换手 右手抛竿后换到左手持竿 改用右手摇柄 或者干脆使用曲柄在左侧的 左撇 设计 中轴轮 编辑 中轴轮 centerpin reel 是最古老的一种卷线器 旋柄和线杯同轴 有时候干脆就是直接装在线杯外框上的手柄 通常安装在鱼竿握柄最后端的底面 需要卸力放线时需要钓者手动向外扯线 中轴轮因为是 直驱 设计 旋柄和线杯的转速同比 使得收线操作更加细微 适合抛收比较轻的鱼饵 特别是使用毛饵的飞蝇钓 因此也称飞蝇轮 fly reel 侧抛轮 编辑 侧抛轮 sidecast reel 是中轴轮的一个变种 主要区别在于其轮脚部位有一个能让整个线轮水平旋转90 的机构 在抛线时 使用者用手扳转侧抛轮 使得线杯的中轴与鱼竿平行 然后鱼线可以像纺车轮一样从侧缘滑脱释放 当需要收线时 使用者将线轮扳转回起始位置 线杯轴线与鱼竿垂直 然后收线的运作和中轴轮完全一致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放线顺滑 不像普通的中轴轮那样需要事先用手扯线然后才能抛投 缺点是抛线和收线之前都必须额外完成一个用手扳旋的动作 侧抛轮主要是澳大利亚人的发明 最著名的品牌是1920年在布里斯班建厂的渔具制造商Alvey Reels 主要市场是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地区的淡水和咸水钓鱼群体 通常用于海钓和矶钓 市面上最常见的侧抛轮的线杯直径一般在6 7英寸 150 180毫米 配合12 16英尺 3 7 4 9米 的海钓竿使用 鼓轮 编辑 传统轮 conventional reel 因为外形酷似圆柱形滚筒 在汉语圈也称鼓轮 主要分为按照收线时的曳力调节机制分为星轮 star drag 和搬杆 lever drag 两种 小型的鼓轮可以像水滴轮一样 但大型的鼓轮因为抛投起来比较吃力 通常是直接放线扔入水中随波漂荡用来拖捕大型游钓鱼和深海鱼 所配用的鱼竿也通常是长度较短 调性较慢 强度较高的船钓竿 因此也称拖钓轮 trolling reel 有些鼓轮为了方便钓手估算出线量 还会额外配装一个测线器 line counter 水滴轮 编辑 抛线轮 casting reel 在英文中也称抛饵轮 baitcaster 是在传统鼓轮的基础上在前上方加有一个左右返复保证卷线均匀的导线器 line guide 然后用后方的按板控制放线 因其侧面轮廓通常为水滴形 在汉语圈也称水滴轮 这种卷线器至少在17世纪中期就已经存在 但是真正被业余垂钓者广泛使用则要等到1870年代 17 因为能够获得的抛饵距离无与伦比 而且可以比纺车轮更精确的控制抛线距离 所以是现今最受欢迎的卷线器之一 水滴轮的优点是抛投精度可控 收线迅速有力 缺点是抛线时如果放线的速度慢过线杯的转速 就会出现已脱离线杯但却来不及离开线轮的鱼线发生松套并被线杯的惯性扯回轮内乱缠一团的反甩 backlash 现象 英语圈俗称 鸟窝 bird s nest 汉语俗称 炸线 或 炒粉 特别在抛投在空气中减速较快的轻饵的时候 为了防止发生炸线 水滴轮通常都设计有可调节的 刹车 brake 系统来限制线杯的转速 通常的机制有线杯张力 spool tension 在中国大陆也俗称 机械刹车 离心刹车 centrifugal braking 和磁力刹车 magnetic braking 三种设计 而一些现代产品时常会采用结合了两种以上刹车原理的混合式设计 机械原理 编辑卷筒机构 编辑 直驱式 编辑 直驱式线轮 direct drive reel 的旋柄和线杯直接相联 抛线或鱼咬钩扯线时旋柄会随着鱼线被拉出而转动 如果鱼的游速很快甚至会打疼钓鱼者的手 传统的飞蝇轮都是这种设计 防逆式 编辑 防逆式线轮 anti reverse reel 可以在转柄不动时仍允许放线 甚至在收线时让线杯放线防止拉力过载 抛饵轮和许多现代飞蝇轮都是这种设计 传统是用一个棘爪控制的齿轮 现在常用的 瞬间防逆转 Instant Anti Reverse 简称IAR 系统使用单向离合轴承或离心卡销来限制转柄只做单向运动 拖力机构 编辑 卷线器的拖力 drag 系统通过对线杯 线挡施加可变的轴向压力来控制其与内部齿轮组之间的摩擦力 以便调节旋转收线时能够施加在鱼线上的最大张力 在鱼线张力低于拖力设置的时候 线杯 线挡和齿轮组之间保持转动同步 一旦拉力超值 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力被克服 线杯 线挡和齿轮组就会出现转动差速转动 通常活动状态也从主动缠线改变为有阻力的被动逆转放线 这种对拖力设置上限的设计这样可以防止鱼线因为应力过大而发生断线 能够在鱼剧烈挣扎 意外出现鱼钩挂底或钓者无意间用力过猛时减少损失渔具的不必要风险 一些现代设计的卷线器内还会装有拖力响片 drag clicker 即所谓的 卸力报警 可以在拖力过载导致线杯被迫逆转放线时发出 哒哒 声响来提醒使用者 卷线器提供的拖力设置配合鱼竿的弯曲弹力和鱼线自身的弹性拉力 再结合上恰当的溜鱼技巧 可以增加整个钓具系统的综合应力极限 使得钓鱼者可以稳妥的将用力挣扎的大鱼耗累并逐步拉近 拖力系统的机械原理通常是用一系列与线杯 线挡同轴的摩擦圆盘 即所谓的 拖力垫圈 drag washer 相邻的垫圈之间通过旋转差速贡献部分摩擦力 多个叠加排列的垫圈被施以压力后就可以将摩擦力串联起来 拖力垫圈使用的摩擦材料在过去是皮革 而现在通常是金属或特氟龙与碳纤维或者其它聚合物相滑动 垫片之间经常会涂有润滑脂防止接触面出现抱死 运作时也会产生摩擦生热 如果是用来捕捉较强壮的大鱼则需要使用更抗热的材料 一个设计和做工优秀的拖力系统所提供的拖力必须是一致 可靠和平滑的 除此之外 拖力系统需要提供的最大拉力也要考虑鱼线的抗暴强度和目标鱼挣扎 包括游泳 跳跃和摆甩 时的行为力 因此也需要钓鱼者通过个人经验进行适时的调整 避免拉力瞬间过大或过小 在使用纺车轮 封闭轮和使用星轮设计的传统增速轮的时候 通常推荐的初始设定是将拖力调节成鱼线断裂张力的1 3到1 2之间 比如 如果鱼线的强度指标是20英磅力 89牛頓 那么拖力上限就应该设成7 10英磅力 31 44牛頓 如果使用的是扳杆设计的拖力系统 通常会将 开 的设置拖力定为1 3 旋绕式卷线器 编辑 旋绕式卷线器可以有前后两种拖力调节系统 前置拖力设在线杯前端 是所有型号的标准配置 结构相对简单 与其它拖力系统一样都是通过压紧增加转轴的摩擦力 所产生的拉力通常更高也更一致 后置拖力也俗称 供饵器 baitfeeder 是少数型号额外附加的配置 通常配合一个自动弹开的扳杆使用 制造商设计的最高拉力值一般也不会超过10英磅力 44牛頓 而且后置拖力的机械结构较为复杂 精度和平滑度也不如前置拖力 一般只用来应对鱼刚刚咬钩瞬间突然施加在鱼线上的拉力 在钓鱼者开始主动收线时就会解除 抛线式卷线器 编辑 传统轮和水滴轮通常使用的拖力系统分为由星轮和扳杆调节的两种设计 星轮拖力最为常见 机械结构也更简单可靠 主要是用一个与旋柄同轴的星状旋盘来上紧并增加驱动机构的摩擦力 同时配有一个能够暂时让驱动机构断离线杯的扳钮以便让线杯能在抛线和放线调整时无阻力自由旋转 扳杆拖力使用凸轮机构来增减施加在线杯阻力垫圈上的压力 大多数使用几个预设的设置 比如 咬钩 strike 拉力强度相对较弱以防脱钩 全力 full 最大强度的拉力 和 自由转杯 freespool 无拉力 用来抛饵 扳杆拖力设计的优点是使用起来更省事 而且因为直接施力在线杯上 所用的垫圈也更大 产生的拉力也可以更大更平滑 缺点是在自由放线时可能会因为拖力机构没能完全断离线杯而造成残余阻力 操作 编辑使用卷线器时 卷线器架在鱼竿上靠近手肱或身体的一部分 可以减少手腕的疲劳 中指和无名指夹着卷线器的脚 食指扶着线框的边缘 控制出线 1 66 另见 编辑渔具 假饵钓鱼参考书目 编辑杜健鹰 新手垂钓完全攻略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ISBN 9787122045966 盛文林 实用钓鱼完全入门 北京市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63933501 金波 卢德娥 生活百科全书 最新垂钓知识图鉴 武汉市 武汉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3070387 王长工 钓鱼百技精解 金盾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08269689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1 3 刘缨 张晓衡 垂钓绝招图解 海南省 海南出版社 1996 ISBN 7 80609 120 3 Birrell 1993 185 Hucker 1975 206 Ronan 1994 41 Temple 1986 88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Needham 1986 Volume 4 Part 2 100 amp PLATE CXLVII the Treatyse of Fyssgynge with an Angle 2022 03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19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Volume 7 Field Enterprises Educational Corp 1968 Fishing Tackle Chapter 3 PDF 2014 07 16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3 09 18 10 0 10 1 fishing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22 03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5 04 Andrew N Herd Fly Fishing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2014 07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19 Henshall James A Evolution of the Kentucky Reel Land Bill ORCA Reel History Accessed December 6 2011 http orcaonline org reel history ht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5 06 16 Brown Jim A Treasury of Reels The Fishing Reel Collectio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Fly Fishing Manchester Vermont The American Museum of Fly Fishing 1990 Schullery Paul The Orvis Story 150 Years of an American Sporting Tradition Manchester Vermont The Orvis Company Inc 2006 Henshall 1881 p 244 A multiplying reel uses a gear system to produce two or more revolutions of the central shaft spool for every revolution of the crank handle Henshall 1881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卷线器 amp oldid 7457522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