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蜉蝣目

蜉蝣目 [註 1]学名Ephemeroptera,英文俗名: Mayfly)通称「蜉蝣」,又名螶𧎾 [註 2],具有古老而特殊的體型結構,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和蜻蛉目同分为古翅下纲下,他们的翅不能折叠。全世界已知有超过3,000种蜉蝣目昆虫,分属于42个科的400多个属。其中约600种见于北美大陆。除南极外,蜉蝣类昆虫见于所有陆地地区。

蜉蝣目
化石时期:[1]二叠纪–現代
Rhithrogena germanica英语Rhithrogena germanica
(屬於扁蜉科溪頦蜉屬)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未分级– 双髁类 Dicondylia
亚纲: 有翅亞綱 Pterygota
类: 古翅下綱 Palaeoptera
目: 蜉蝣目 Ephemeroptera
Hyatt & Arms, 1891
亞目
  • 長鞘蜉蝣亞目 Schistonota
  • 短鞘蜉蝣亞目 Pannota
  • 缨鳃蜉蝣亚目 Furcatergalia
  • 二叠蜉蝣亚目 Permoplectoptera

蜉蝣目昆虫是相对原始的昆虫,并且表现出可能存在于第一种飞行昆虫中的许多祖先性状,例如不能平折在腹部上的长尾巴和翅膀。虽然化石记录不完全,但有证据表明:泥盆纪(2.8亿年前至3.25亿年前)已有蜉蝣存在。成虫体长2.5~32毫米。生活史包括4个阶段: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稚虫生活于淡水中,偶见于咸淡水中,具6足,足端具爪,身体由10个体节组成,其中一些体节具鳃;身体末端具2~3条纤细的尾。不同种的稚虫具不同的适应性构造,有的具适于挖掘的顎及附肢,有的种身体扁平,能在狭窄的空间移动,或适于附在水生生物上。

特征

蜉蝣昆虫体形细长柔软,体长通常为3~27mm,触角短,复眼发达,中胸较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毛(或稱尾鬚,尾鬚是少数原始昆虫,如本目和直翅目才具有的特征),部份种类並有中央尾丝。

习性

蜉蝣的幼虫生活在淡水湖、溪流中。通常在春、夏季下午的时候,有成群的雄虫“婚飞”,雌虫飞入群中与雄虫交配;产卵于水中;椭圆形的卵很小,表面有络纹,可以黏附在水底的碎片上。幼虫期一般蜕皮20~24次,甚至多达40次;成熟幼虫可以看见一、二对翅芽变黑;两侧或背面有成对的气管鳃,是适于在水中的呼吸器;幼虫成长后,浮出水面,或爬到水边石块、植物茎上,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过一天后經一次蛻皮为成虫[2]。稚蟲水生,成蟲不取食,甚至沒有內臟[3],且壽命很短,只有約數小時至數日不等。

分類

裂盾蜉亞目 Schistonota

  • 四節蜉總科 Baetoidea
    • 短絲蜉科 Siphlonuridae
    • 四節蜉科 Baetidae
    • 紐澳蜉蝣科 Oniscigastridae
    • 擬短絲蜉蝣科 Ameletopsidae
    • 長足蜉蝣科 Ametropodidae
  • 扁蜉總科 Heptagenioidea
    • Coloburiscidae
    • 寡脈蜉科 Oligoneuriidae
    • 等蜉科 Isonychiidae
    • 扁蜉科 Heptageniidae
  • 细裳蜉總科 Leptophlebioidea
    • 细裳蜉科 Leptophlebiidae
  • 蜉蝣總科 Ephemeroidea
    • 短足蜉科 Behningiidae
    • 河花蜉科 Potamanthidae
    • 巨突蜉科 Euthyplociidae
    • 多脈蜉科 Polymitarcyidae
    • 蜉蝣科 Ephemeridae
    • 褶緣蜉科 Palingeniidae

全盾蜉亞目 Pannota

  • 小蜉總科 Ephemerelloidea
    • 小蜉科 Ephemerellidae
    • 擬小蜉科 Leptohyphidae
    • 三角鰓蜉科 Tricorythidae
  • 細蜉總科 Caenoidea
    • 新蜉科 Neoephemeridae
    • 圓裳蜉科 Baetiscidae
    • 細蜉科 Caenidae
    • 鱟蜉科 Prosopistomatidae

文化

中國古代為短命的象徵,相關名句有「朝生暮死」(出自《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草下之上》)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出自宋代蘇軾《赤壁賦》 )等。

东亚乐坛有大量以蜉蝣为名的歌曲。

註解

  1. ^ 「蜉蝣」,拼音fú yóu注音ㄈㄨˊ ㄧㄡˊ,音同「浮游」
  2. ^ 「螶𧎾」,拼音注音ㄑㄩˊ,音同「渠」

参考文献

  1. ^ Hoell, H.V., Doyen, J.T. & Purcell, A.H. Introduction to Insect Biology and Diversity,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20. ISBN 0-19-510033-6. 
  2. ^ (自然觀察)朝生暮死的美麗昆蟲-蜉蝣 @ ~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愛與希望的森林~ :: 痞客邦 PIXNET ::. [2014-08-08]. (原始内容于2019-12-07). 
  3. ^ 理查德·道金斯《伊甸園之河》

外部連結

  • Tree of Life info for Ephemeropte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ayfly Central hosted by Purdue Universi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阅读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蜉蝣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蜉蝣目, 蜉蝣, 重定向至此, 關於单曲, 請見, 蜉蝣, scandal單曲, 注意, 本页面含有unihan新版汉字, 𧎾, 有关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 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 学名, ephemeroptera, 英文俗名, mayfly, 通称, 蜉蝣, 又名螶𧎾, 具有古老而特殊的體型結構, 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 和蜻蛉目同分为古翅下纲下, 他们的翅不能折叠, 全世界已知有超过3, 000种昆虫, 分属于42个科的400多个属, 其中约600种见于北美大陆, 除南极外, 蜉蝣类昆虫见于所有陆地地区, . 蜉蝣 重定向至此 關於单曲 請見 蜉蝣 SCANDAL單曲 注意 本页面含有Unihan新版汉字 𧎾 有关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 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 蜉蝣目 註 1 学名 Ephemeroptera 英文俗名 Mayfly 通称 蜉蝣 又名螶𧎾 註 2 具有古老而特殊的體型結構 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 和蜻蛉目同分为古翅下纲下 他们的翅不能折叠 全世界已知有超过3 000种蜉蝣目昆虫 分属于42个科的400多个属 其中约600种见于北美大陆 除南极外 蜉蝣类昆虫见于所有陆地地区 蜉蝣目 化石时期 1 二叠纪 現代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Rhithrogena germanica 英语 Rhithrogena germanica 屬於扁蜉科溪頦蜉屬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纲 昆虫纲 Insecta 未分级 双髁类 Dicondylia亚纲 有翅亞綱 Pterygota类 古翅下綱 Palaeoptera目 蜉蝣目 Ephemeroptera Hyatt amp Arms 1891亞目長鞘蜉蝣亞目 Schistonota 短鞘蜉蝣亞目 Pannota 缨鳃蜉蝣亚目 Furcatergalia 二叠蜉蝣亚目 Permoplectoptera蜉蝣目昆虫是相对原始的昆虫 并且表现出可能存在于第一种飞行昆虫中的许多祖先性状 例如不能平折在腹部上的长尾巴和翅膀 虽然化石记录不完全 但有证据表明 泥盆纪 2 8亿年前至3 25亿年前 已有蜉蝣存在 成虫体长2 5 32毫米 生活史包括4个阶段 卵 稚虫 亚成虫和成虫 稚虫生活于淡水中 偶见于咸淡水中 具6足 足端具爪 身体由10个体节组成 其中一些体节具鳃 身体末端具2 3条纤细的尾 不同种的稚虫具不同的适应性构造 有的具适于挖掘的顎及附肢 有的种身体扁平 能在狭窄的空间移动 或适于附在水生生物上 目录 1 特征 2 习性 3 分類 3 1 裂盾蜉亞目 Schistonota 3 2 全盾蜉亞目 Pannota 4 文化 5 註解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連結 8 延伸阅读特征 编辑蜉蝣昆虫体形细长柔软 体长通常为3 27mm 触角短 复眼发达 中胸较大 前翅发达 后翅退化 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毛 或稱尾鬚 尾鬚是少数原始昆虫 如本目和直翅目才具有的特征 部份种类並有中央尾丝 习性 编辑蜉蝣的幼虫生活在淡水湖 溪流中 通常在春 夏季下午的时候 有成群的雄虫 婚飞 雌虫飞入群中与雄虫交配 产卵于水中 椭圆形的卵很小 表面有络纹 可以黏附在水底的碎片上 幼虫期一般蜕皮20 24次 甚至多达40次 成熟幼虫可以看见一 二对翅芽变黑 两侧或背面有成对的气管鳃 是适于在水中的呼吸器 幼虫成长后 浮出水面 或爬到水边石块 植物茎上 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 过一天后經一次蛻皮为成虫 2 稚蟲水生 成蟲不取食 甚至沒有內臟 3 且壽命很短 只有約數小時至數日不等 分類 编辑裂盾蜉亞目 Schistonota 编辑 四節蜉總科 Baetoidea 短絲蜉科 Siphlonuridae 四節蜉科 Baetidae 紐澳蜉蝣科 Oniscigastridae 擬短絲蜉蝣科 Ameletopsidae 長足蜉蝣科 Ametropodidae 扁蜉總科 Heptagenioidea Coloburiscidae 寡脈蜉科 Oligoneuriidae 等蜉科 Isonychiidae 扁蜉科 Heptageniidae 细裳蜉總科 Leptophlebioidea 细裳蜉科 Leptophlebiidae 蜉蝣總科 Ephemeroidea 短足蜉科 Behningiidae 河花蜉科 Potamanthidae 巨突蜉科 Euthyplociidae 多脈蜉科 Polymitarcyidae 蜉蝣科 Ephemeridae 褶緣蜉科 Palingeniidae全盾蜉亞目 Pannota 编辑 小蜉總科 Ephemerelloidea 小蜉科 Ephemerellidae 擬小蜉科 Leptohyphidae 三角鰓蜉科 Tricorythidae 細蜉總科 Caenoidea 新蜉科 Neoephemeridae 圓裳蜉科 Baetiscidae 細蜉科 Caenidae 鱟蜉科 Prosopistomatidae文化 编辑在中國古代為短命的象徵 相關名句有 朝生暮死 出自 重修政和證類本草 草下之上 和 寄蜉蝣於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出自宋代蘇軾 赤壁賦 等 东亚乐坛有大量以蜉蝣为名的歌曲 註解 编辑 蜉蝣 拼音 fu you 注音 ㄈㄨˊ ㄧㄡˊ 音同 浮游 螶𧎾 拼音 qu 注音 ㄑㄩˊ 音同 渠 参考文献 编辑 Hoell H V Doyen J T amp Purcell A H Introduction to Insect Biology and Diversity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20 ISBN 0 19 510033 6 自然觀察 朝生暮死的美麗昆蟲 蜉蝣 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 愛與希望的森林 痞客邦 PIXNET 2014 08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07 理查德 道金斯 伊甸園之河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蜉蝣目Tree of Life info for Ephemeropter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yfly Central hosted by Purdue Universit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禽蟲典 蜉蝣部 出自陈梦雷 古今圖書集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蜉蝣目 amp oldid 7556804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