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菲涅耳方程

菲涅耳方程(或称菲涅耳条件)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菲涅耳推导出的一组光学方程,用於描述光在两种不同折射率介质中传播时的反射折射。方程中所描述的反射因此还被称作“菲涅耳反射”。

波的部分的振幅经过由低到高折射率的介质的反射和折射

简介 编辑

当光从一种折射率为 介质向另一种折射率为 的介质传播时,在两者的交界处(通常称作界面英语Interface (matter))可能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折射。菲涅尔方程描述了光波的不同分量被折射反射的情况,也描述了波反射时的相变

方程成立的条件是:介质间界面是光滑平面,介质是均匀并且各向同性的;入射光是平面波边际效应可被忽略。

s 和 p 偏振 编辑

 
入射面由入射辐射的传播向量和表面的法向量定义

有两个系数可以描述入射光的两种不同的线偏振分量。由于任何偏振状态都可以分解成两个正交的线性偏振波的组合,所以两个系数就足够了。以下是两种情况(由于电场分量、磁场分量、光的传播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确定,所以仅讨论电场方向的偏振):

  1. 偏振入射光的电场分量与入射光及反射光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垂直。此时的入射光状态称为「s偏振态」,源于德语「垂直(senkrecht)」。
  2. 偏振入射光的电场分量与入射光及反射光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平行。此时的入射光状态称为「p偏振态」,源于德语「平行(parallel)」。

光强方程 编辑

 
菲涅耳方程中所用的变量

在右图中,入射光线PO到达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的点O时,部分光线被反射,反射光为OQ,而另一部分被折射,折射光为OS。定义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各自与法线形成的夹角分别为   

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的关系由反射定律给出:

 

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由斯涅尔定律给出:

 

一定功率的入射光被界面反射的比例称为反射比 ;折射的比例称为透射比 [1]。对反射比和透射比的计算需要用到电动力学中的电磁波传播理论,具体方法可参考玻恩的《光学原理:光的传播、干涉和衍射的电磁理论》[2]以及杰克逊的《经典电动力学》[3]

反射比和透射比的具体形式还与入射光的偏振有关。如果入射光的电矢量垂直於右图所在平面(即s偏振),反射比为

 

其中 是由斯涅尔定律从 导出的,并可用三角恒等式化简。

如果入射光的电矢量位于右图所在平面内(即p偏振),反射比为

 

透射比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有 

如果入射光是无偏振的(含有等量的s偏振和p偏振),反射比是两者的算数平均值: 

反射和折射光波的振幅与入射光波振幅的比值(通常称为反射率透射率)也可用类似的方程给出,这些方程也称作菲涅耳方程。根据不同的体系和符号习惯,它们可以有不同形式。反射率和透射率通常用小写的   表示。在某些体系中,它们满足条件:

   [4]

对於给定的折射率  且入射光为p偏振光时,当入射角为某一定值时 为零,此时p偏振光被完全透射而无反射光出射。这个角度被称作布儒斯特角,对於空气或真空中的玻璃介质约为56°。注意这个定义只是对於两种折射率都为实数的介质才有意义,对於会吸光的物质,例如金属半导体,折射率是一个复数,从而 一般不为零。

当光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时(即 时),存在一个临界的入射角,对於大于此入射角的入射光 ,此时入射光完全被界面反射。这种现象称作全内反射,临界角被称作全反射临界角,对於空气中的玻璃约为41°。

 

当光线以近法线入射( )时,反射比和透射比分别为:

 
 

对於普通的玻璃,反射比大约为4%。注意窗户对光波的反射包括前面一层以及后面一层,因而少量光波会在两层之间来回振荡形成干涉。如忽略这种干涉效应,这两层合并后的反射比为 见下)。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有的讨论都假设介质的磁导率 都等于真空磁导率 。对於大多数电介质而言这是近似正确的,但对其他类型的物质来说不正确,因而若考虑这一点则菲涅耳方程的形式会更加复杂。

多重界面的效应 编辑

当光在两层以上平行表面发生多重反射时,多列反射光波往往会互相发生干涉,从而有可能会使系统总的透射光和反射光振幅表达起来相当复杂,这通常是波长(或频率)的函数。一个例子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膜,在光照下会产生多种色彩;其他例子还包括法布里-珀罗干涉仪透镜等光学仪器表面所用的能极大降低反射率的镀膜(增透膜),以及各种光学滤波器。对这些效应的定量计算仍然是基于菲涅耳方程的,但也要考虑额外产生的干涉所带来的影响,通常可以采用光学中的传递矩阵方法来计算这些问题。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Hecht (1987), p. 100.
  2. ^ Max Born; Emil Wolf. Principles of Optics: 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 (7th Edition) (Hardcov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13, 1999: 334 [2010-01-13]. ISBN 0521642221. (原始内容于2021-02-20). 
  3. ^ Jackson, J D. 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 (3rd). New York: Wiley. 1999. ISBN ISBN 0-471-30932-X. 
  4. ^ Hecht (2002), p. 120.

外部链接 编辑

  • Fresnel Equa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olfram Research
  • FreeSnel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免费的计算机软件,用於计算多层材料的光学性质
  • Thinfil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计算薄膜以及多层材料光学性质(反射和透射系数等)的Web网页
  • 计算单界面的反射和折射角、以及光强的Web网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光学反射率计算器
  • Reflection and transmittance for two dielectrics [失效連結] - 用Mathematica编写的演示折射率与反射关系的工具

菲涅耳方程, 此條目介紹的是描述光在均一平面界面中的反射和折射的, 关于光经过孔径的近场衍射, 请见, 菲涅耳衍射, 关于以菲涅耳命名的薄透镜工艺, 请见, 菲涅耳透镜, 或称菲涅耳条件, 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 菲涅耳推导出的一组光学方程, 用於描述光在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传播时的反射和折射, 方程中所描述的反射因此还被称作, 菲涅耳反射, 波的部分的振幅经过由低到高折射率的介质的反射和折射, 目录, 简介, 偏振, 光强方程, 多重界面的效应,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简介, 编辑当光从一种折射率为n. 此條目介紹的是描述光在均一平面界面中的反射和折射的菲涅耳方程 关于光经过孔径的近场衍射 请见 菲涅耳衍射 关于以菲涅耳命名的薄透镜工艺 请见 菲涅耳透镜 菲涅耳方程 或称菲涅耳条件 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 菲涅耳推导出的一组光学方程 用於描述光在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传播时的反射和折射 方程中所描述的反射因此还被称作 菲涅耳反射 波的部分的振幅经过由低到高折射率的介质的反射和折射 目录 1 简介 1 1 s 和 p 偏振 2 光强方程 3 多重界面的效应 4 参见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简介 编辑当光从一种折射率为n 1 displaystyle n 1 nbsp 的介质向另一种折射率为n 2 displaystyle n 2 nbsp 的介质传播时 在两者的交界处 通常称作界面 英语 Interface matter 可能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 菲涅尔方程描述了光波的不同分量被折射和反射的情况 也描述了波反射时的相变 方程成立的条件是 介质间界面是光滑平面 介质是均匀并且各向同性的 入射光是平面波 边际效应可被忽略 s 和 p 偏振 编辑 nbsp 入射面由入射辐射的传播向量和表面的法向量定义有两个系数可以描述入射光的两种不同的线偏振分量 由于任何偏振状态都可以分解成两个正交的线性偏振波的组合 所以两个系数就足够了 以下是两种情况 由于电场分量 磁场分量 光的传播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确定 所以仅讨论电场方向的偏振 偏振入射光的电场分量与入射光及反射光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垂直 此时的入射光状态称为 s偏振态 源于德语 垂直 senkrecht 偏振入射光的电场分量与入射光及反射光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平行 此时的入射光状态称为 p偏振态 源于德语 平行 parallel 光强方程 编辑 nbsp 菲涅耳方程中所用的变量在右图中 入射光线PO到达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的点O时 部分光线被反射 反射光为OQ 而另一部分被折射 折射光为OS 定义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各自与法线形成的夹角分别为8 i displaystyle theta i nbsp 8 r displaystyle theta r nbsp 和8 t displaystyle theta t nbsp 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的关系由反射定律给出 8 i 8 r displaystyle theta mathrm i theta mathrm r nbsp 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由斯涅尔定律给出 sin 8 i sin 8 t n 2 n 1 displaystyle frac sin theta mathrm i sin theta mathrm t frac n 2 n 1 nbsp 一定功率的入射光被界面反射的比例称为反射比R displaystyle R nbsp 折射的比例称为透射比T displaystyle T nbsp 1 对反射比和透射比的计算需要用到电动力学中的电磁波传播理论 具体方法可参考玻恩的 光学原理 光的传播 干涉和衍射的电磁理论 2 以及杰克逊的 经典电动力学 3 反射比和透射比的具体形式还与入射光的偏振有关 如果入射光的电矢量垂直於右图所在平面 即s偏振 反射比为 R s sin 8 t 8 i sin 8 t 8 i 2 n 1 cos 8 i n 2 cos 8 t n 1 cos 8 i n 2 cos 8 t 2 n 1 cos 8 i n 2 1 n 1 n 2 sin 8 i 2 n 1 cos 8 i n 2 1 n 1 n 2 sin 8 i 2 2 displaystyle R s left frac sin theta t theta i sin theta t theta i right 2 left frac n 1 cos theta i n 2 cos theta t n 1 cos theta i n 2 cos theta t right 2 left frac n 1 cos theta i n 2 sqrt 1 left frac n 1 n 2 sin theta i right 2 n 1 cos theta i n 2 sqrt 1 left frac n 1 n 2 sin theta i right 2 right 2 nbsp 其中8 t displaystyle theta t nbsp 是由斯涅尔定律从8 i displaystyle theta i nbsp 导出的 并可用三角恒等式化简 如果入射光的电矢量位于右图所在平面内 即p偏振 反射比为 R p tan 8 t 8 i tan 8 t 8 i 2 n 1 cos 8 t n 2 cos 8 i n 1 cos 8 t n 2 cos 8 i 2 n 1 1 n 1 n 2 sin 8 i 2 n 2 cos 8 i n 1 1 n 1 n 2 sin 8 i 2 n 2 cos 8 i 2 displaystyle R p left frac tan theta t theta i tan theta t theta i right 2 left frac n 1 cos theta t n 2 cos theta i n 1 cos theta t n 2 cos theta i right 2 left frac n 1 sqrt 1 left frac n 1 n 2 sin theta i right 2 n 2 cos theta i n 1 sqrt 1 left frac n 1 n 2 sin theta i right 2 n 2 cos theta i right 2 nbsp 透射比无论在哪种情况下 都有T 1 R displaystyle T 1 R nbsp 如果入射光是无偏振的 含有等量的s偏振和p偏振 反射比是两者的算数平均值 R R s R p 2 displaystyle R frac R s R p 2 nbsp 反射和折射光波的振幅与入射光波振幅的比值 通常称为反射率和透射率 也可用类似的方程给出 这些方程也称作菲涅耳方程 根据不同的体系和符号习惯 它们可以有不同形式 反射率和透射率通常用小写的 r displaystyle r nbsp 和 t displaystyle t nbsp 表示 在某些体系中 它们满足条件 R r 2 displaystyle R r 2 nbsp T n 2 cos 8 t n 1 cos 8 i t 2 displaystyle T frac n 2 cos theta t n 1 cos theta i t 2 nbsp 4 对於给定的折射率n 1 displaystyle n 1 nbsp 和n 2 displaystyle n 2 nbsp 且入射光为p偏振光时 当入射角为某一定值时R p displaystyle R p nbsp 为零 此时p偏振光被完全透射而无反射光出射 这个角度被称作布儒斯特角 对於空气或真空中的玻璃介质约为56 注意这个定义只是对於两种折射率都为实数的介质才有意义 对於会吸光的物质 例如金属和半导体 折射率是一个复数 从而R p displaystyle R p nbsp 一般不为零 当光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时 即n 1 gt n 2 displaystyle n 1 gt n 2 nbsp 时 存在一个临界的入射角 对於大于此入射角的入射光R s R p 1 displaystyle R s R p 1 nbsp 此时入射光完全被界面反射 这种现象称作全内反射 临界角被称作全反射临界角 对於空气中的玻璃约为41 nbsp 当光线以近法线入射 8 i 8 t 0 displaystyle theta i approx theta t approx 0 nbsp 时 反射比和透射比分别为 R R s R p n 1 n 2 n 1 n 2 2 displaystyle R R s R p left frac n 1 n 2 n 1 n 2 right 2 nbsp T T s T p 1 R 4 n 1 n 2 n 1 n 2 2 displaystyle T T s T p 1 R frac 4n 1 n 2 left n 1 n 2 right 2 nbsp 对於普通的玻璃 反射比大约为4 注意窗户对光波的反射包括前面一层以及后面一层 因而少量光波会在两层之间来回振荡形成干涉 如忽略这种干涉效应 这两层合并后的反射比为2 R 1 R displaystyle frac 2R 1 R nbsp 见下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有的讨论都假设介质的磁导率m displaystyle mu nbsp 都等于真空磁导率m 0 displaystyle mu 0 nbsp 对於大多数电介质而言这是近似正确的 但对其他类型的物质来说不正确 因而若考虑这一点则菲涅耳方程的形式会更加复杂 多重界面的效应 编辑更多信息 传递矩阵方法 光学 当光在两层以上平行表面发生多重反射时 多列反射光波往往会互相发生干涉 从而有可能会使系统总的透射光和反射光振幅表达起来相当复杂 这通常是波长 或频率 的函数 一个例子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膜 在光照下会产生多种色彩 其他例子还包括法布里 珀罗干涉仪 透镜等光学仪器表面所用的能极大降低反射率的镀膜 增透膜 以及各种光学滤波器 对这些效应的定量计算仍然是基于菲涅耳方程的 但也要考虑额外产生的干涉所带来的影响 通常可以采用光学中的传递矩阵方法来计算这些问题 参见 编辑菲涅耳棱镜 菲涅耳用於产生圆偏光的仪器 镜面反射 反射係數 透射係數参考文献 编辑 Hecht 1987 p 100 Max Born Emil Wolf Principles of Optics 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 7th Edition Hardcov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13 1999 334 2010 01 13 ISBN 0521642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0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Jackson J D 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 3rd New York Wiley 1999 ISBN ISBN 0 471 30932 X Hecht 2002 p 120 Hecht Eugene Optics 2nd Addison Wesley 1987 ISBN 0 201 11609 X Hecht Eugene Optics 4th Addison Wesley 2002 ISBN 0 321 18878 0 外部链接 编辑Fresnel Equation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olfram Research FreeSnel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免费的计算机软件 用於计算多层材料的光学性质 Thinfil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计算薄膜以及多层材料光学性质 反射和透射系数等 的Web网页 计算单界面的反射和折射角 以及光强的Web网页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flectionCoefficient INFO 光学反射率计算器 Reflection and transmittance for two dielectrics 失效連結 用Mathematica编写的演示折射率与反射关系的工具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菲涅耳方程 amp oldid 7796200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