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菩提道燈論

菩提道燈論》(梵語Bodhipathapradīpa,藏文: Byang chub lam gyi sgron ma),又譯菩提道炬論,佛教論著,由阿底峽大師以梵文寫成,被轉譯為藏文。這部論著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品,在藏傳佛教中有著重要地位,啟發了一系列著作,根據此論體裁而寫成的作品,被統稱為道次第

歷史 编辑

為了糾正當時藏傳佛教對於佛教法義的錯誤理解,阿里王絳曲沃向阿底峽提出當時常見的七個疑惑,阿底峽逐項分析,以頌偈體寫成此論著,共六十八頌。按學者研究指出,這七個疑惑分別是︰

  1. 如何得入於正法?
  2. 如何可獲解脫?
  3. 方便與慧,隨以一支成不成佛?
  4. 菩薩律儀所依,需不需別解脫戒?
  5. 未得金剛阿闍黎灌頂,可講說密乘經否?
  6. 梵行者可否受「密」、「智」灌頂?
  7. 未得灌頂,可否行密咒行?

後來,為了向對於此論有疑惑的人更進一步的解釋根本頌的意旨,阿底峽撰寫了《菩提道燈難處釋》。[1]

版本 编辑

原為梵文本,先被傳譯為藏文本。

漢譯本根據藏文本而譯。有法尊法師譯《菩提道燈論》。

內容 编辑

分為三大主題,分別為菩提資糧,發菩提心,與三士道。

註釋 编辑

  1. ^ 張福成. . 中華佛學學報. 1993, (第6期): 332 [2016-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對《菩提道燈》的撰述背景,描述噶當派極為詳盡的《青史》中記載:「於是尊者撰出《菩提道炬論》,開示三士道之次第,首先開示下士道的實踐,應隨念死,如果沒有捨此世心,則未入於正法的領域;如果執蘊為我,則不獲解脫;如果未生起菩提心,則未入大乘道……」接下來是對前述顯密五個問題的簡略答覆,則上述引文,顯然是對共乘二問的回答,與前述《道次廣論》、《解脫莊嚴寶》所探究的內容也相符合。因此,我們得知這七個問題是(一)如何得入於正法?(二)如何可獲解脫?(三)方便與慧,隨以一支成不成佛?(四)菩薩律儀所依,需不需別解脫戒?(五)未得金剛阿闍黎灌頂,可講說密乘經否?(六)梵行者可否受「密」、「智」灌頂?(七)未得灌頂,可否行密咒行? 


菩提道燈論,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3月18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大乘佛教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20年3月25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另見其他需要大乘佛教.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3月18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菩提道燈論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大乘佛教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20年3月25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另見其他需要大乘佛教專家關注的頁面 菩提道燈論 梵語 Bodhipathapradipa 藏文 Byang chub lam gyi sgron ma 又譯菩提道炬論 佛教論著 由阿底峽大師以梵文寫成 被轉譯為藏文 這部論著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品 在藏傳佛教中有著重要地位 啟發了一系列著作 根據此論體裁而寫成的作品 被統稱為道次第 目录 1 歷史 2 版本 3 內容 4 註釋歷史 编辑為了糾正當時藏傳佛教對於佛教法義的錯誤理解 阿里王絳曲沃向阿底峽提出當時常見的七個疑惑 阿底峽逐項分析 以頌偈體寫成此論著 共六十八頌 按學者研究指出 這七個疑惑分別是 如何得入於正法 如何可獲解脫 方便與慧 隨以一支成不成佛 菩薩律儀所依 需不需別解脫戒 未得金剛阿闍黎灌頂 可講說密乘經否 梵行者可否受 密 智 灌頂 未得灌頂 可否行密咒行 後來 為了向對於此論有疑惑的人更進一步的解釋根本頌的意旨 阿底峽撰寫了 菩提道燈難處釋 1 版本 编辑原為梵文本 先被傳譯為藏文本 漢譯本根據藏文本而譯 有法尊法師譯 菩提道燈論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 菩提道灯论內容 编辑分為三大主題 分別為菩提資糧 發菩提心 與三士道 註釋 编辑 張福成 阿底峽 菩提道燈 內容研究 中華佛學學報 1993 第6期 332 2016 03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16 對 菩提道燈 的撰述背景 描述噶當派極為詳盡的 青史 中記載 於是尊者撰出 菩提道炬論 開示三士道之次第 首先開示下士道的實踐 應隨念死 如果沒有捨此世心 則未入於正法的領域 如果執蘊為我 則不獲解脫 如果未生起菩提心 則未入大乘道 接下來是對前述顯密五個問題的簡略答覆 則上述引文 顯然是對共乘二問的回答 與前述 道次廣論 解脫莊嚴寶 所探究的內容也相符合 因此 我們得知這七個問題是 一 如何得入於正法 二 如何可獲解脫 三 方便與慧 隨以一支成不成佛 四 菩薩律儀所依 需不需別解脫戒 五 未得金剛阿闍黎灌頂 可講說密乘經否 六 梵行者可否受 密 智 灌頂 七 未得灌頂 可否行密咒行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菩提道燈論 amp oldid 8043716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