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胡志颖

胡志穎(1959年11月12日),玉令,男,湖南湘陰人,生於江西贛州,中國當代藝術家美術教育家。先後在廣州美術學院華南師範大學等高等教育領域教授中國畫寫意山水、人物及書法等。胡志穎是前衛藝術家,擅長繪畫、裝置及觀念藝術。藝術作品主要在中國、美国及歐洲國家展示。[1]

胡志穎
英文名Hu Zhiying
玉令
出生 (1959-11-12) 1959年11月12日64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赣州市
居住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市
籍贯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湘陰
民族汉族
语言汉语
英語
教育程度博士
母校江西師範學院
廣州美術學院
暨南大學
职业藝術家
教授
研究领域當代藝術
中國畫
文學
知名作品《胡志穎作品集》
《文學彼岸性研究》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1989-2009》
《體驗與超驗:胡志穎藝術1987-2017》
经历
    • 1977年中國大陸恢復高考制度第一屆大學生
    • 1989年投身六四學生民主運動
    • 1990年碩士學位論文《藝術無常論》被扣上“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帽子
    • 2010年獲德國“2010國際棕櫚藝術獎”之“成就獎”

胡志穎出版藝術作品集包括《胡志穎作品集》、《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1989-2009》和《體驗與超验:胡志穎藝術1987-2017》,以及文學專著《文學彼岸性研究》[2]:趙一凡·序[3]等。詩歌載《中西詩歌》、《幸存者》詩刊等。

胡志穎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持不同政見者,有批判時政的文章載《黃花崗雜誌》、[4]北京之春》、[5]《中國文化月刊》等。[6]:31-46

生平 编辑

胡志穎是中國大陸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一屆大學生,通常稱“七七級”,畢業於江西師範學院藝術系美術專業。[7][1] 1987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就讀中國畫系研究生;讀研究生期間投身1989年六四學生民主運動[3]:224 1990年胡志穎的碩士學位論文《藝術無常論》“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原理” 遭到否定,因此而未能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和研究生畢業證書。[8][9][10]:224 2002年胡志穎以《文學彼岸性研究》[2] 獲得暨南大學文學院博士學位。2010年胡志穎獲德國“2010國際棕櫚藝術獎”之“成就獎”。[1] 胡志穎對中國政府一些做法持批評態度。[11][6]

藝術風格 编辑

技術和媒介 编辑

胡志穎在他的繪畫中運用红、黑、金、银等東方民間色彩和民間髹漆原料,西方油畫顏料和丙烯,以及中國宋代筆墨表現性很強的山水局部抽象元素,讓東西方藝術媒介和技巧,在碰撞中發生新的變化。胡志穎繪畫的線條、筆觸、畫面包含著東方式的虛實關係,同時也形成種種衝突的造型和結構。[12][13][14]:12

形式語言 编辑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璜生說,胡志穎的作品對东方式文化影像的吸纳和重组:“重视于意识的过程,以意识的过程来表述文化的状态。于是,在他的画面,意识一层层地展开,文化的影像层叠显现出来,追问、怀疑、撞击成了文化意识本身。”由此產生錯疊的空間形式和視覺效果。[12]

包括美國批評家、策展人羅賓·佩卡姆英语Robin Peckham在内的一些批評家指出,胡志穎的作品超越現實的藝術特徵,到達一種宗教式的境地,認為這正是胡志穎藝術和文學難以詮釋的原因。[15][16][17][18]:56-57 歐洲批評家馮·彼得·米夏茨克(Von Peter Michalzik)和美國批評家亞當·唐納德(Adam Donald)認為,胡志穎的繪畫將中國傳統象徵主義和風景與西方藝術的多種元素相結合,將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折衷主義風格融合在一起。[19][20]

個性特徵 编辑

胡志穎的作品超越現實的藝術特徵,來源其“個人宗教”的精神需要。這種想法較為個人化,是胡志穎個人特有的內在體驗,在作品中的所謂“靈魂默示”,有點近乎“此時無聲勝有聲”內心獨白,以此體現作為個人本真自然的獨立存在,走向靈魂的深處。[15][17][18]:56-57紐約批評家艾德·麥科馬克(Ed McCormack)評論:“胡志穎對多元文化的潮流作出重要的說明,在這股潮流中,將往昔、現今和未來的畫家們聯繫在一起的影響、靈感與創新相交融。”[21]

義大利駐廣州總領事館文化處稱胡志穎的藝術表現了我們遭到忽視的靈魂王國的那些非傳統的易變的圖像。藝術理論家和書畫家梅墨生認為胡志穎是一位獨立思考的當代藝術家,其藝術呈現了世界空間多元並存的狀態,像人的思維的無序、也像現在視頻亂碼——世界本來的樣態;有很深厚的中國文化的神髓在裡面,給人一種古和今的時空錯置或交疊的感覺。[3]:18,143胡志穎的藝術特徵還具有畫面與其涵義之間所產生的一種非直接呈示的懸隔之感。[22][23]:62

法國藝術鑑賞家和收藏家迪迪埃·赫希(Didier Hirsch)《一位非傳統的個人主義藝術家:論胡志穎》中說,胡志穎的风格没有大多数西方的和中国的当代艺术的新潮流的特征,而与那些最终留下历史遗产的大师更为接近。[24]

內涵和寓意 编辑

批評家和藝術史家匹兹堡大学高名潞教授在《孤獨的行者》一文說,胡志穎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家吸納融合東西方不同藝術言語和技巧,把西方注重體積的身心主題,轉化為他運用多種藝術符號指向多義的不確定性的觀念。[25]:52-55胡志穎喜愛借鑒北宋甚至北宋前的中國古代山水符號,突兀與奇異,超越現實性,因而給人以某種疏離感。實際上胡志穎的作品中蘊含著當代人的精神思考和問題意識,只不過表現為縱深的理想終極關懷。[17][26]

批評家們介紹胡志穎自1990年代以來的裝置藝術一貫美學傾向是“自然美學”,這個所謂的“自然”既包括傳統藝術也包含已經成為傳統的現代主義時期的前衛藝術。胡志穎把自然看作“觀念-直覺性”綜合形成的自然。更是一種自然存在——自然狀態的自述和轉述(人工演化為天然)的混合,自然的自我呈現和表達的混合。也就是說,這個自然反映的出來的是藝術家已經存在和滲透在其中的“自然”。[27]胡志穎的藝術的寓意具有多元性。[28]:1704[21]

紐約的保羅·布里奇沃特(Paul Bridgewater)分析道:“胡志穎的裝置藝術是一種探索和發現的旅程。胡志穎考察了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的因素:生產消費變成人類作為消費者自身價值被取代的過程……表達被遺棄和孤獨所困擾的荒誕情境。在這裡胡志穎探索的結論是:失控生產——往往是無用的消費品的生產,導致龐大的工廠被遺棄,迅速淪為荒蕪的沙漠。一位富於思想的藝術家論現代文化的無常和真正價值的缺失。”[29]:54

藝術展覽 编辑

主要個展 编辑

2008年應邀在義大利Piziarte畫廊舉辦個展。[30]

2009年應邀在紐約切爾西國際美術館舉辦個展。[31][1]

2010年在中國大陸北京牆美術館舉辦20年作品回顧展“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作品1989—2009”。[32][33]

2016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覽大型裝置作品“安徒生童話”;[34][29]

2017年在中國大陸廣州53美術館舉辦30年作品回顧展“體驗與超驗:胡志穎藝術1987—2017”。[35][36]

主要群展 编辑

胡志穎參加了1996年德國文化機構在慕尼黑舉辦的“中國15當代藝術家工作室”展覽;[23]:621996年參加了瑞士藝術專業機構“李特曼文化計畫”在巴塞爾舉辦的“今日中國!”(CHINA NOW!)當代藝術展覽;[37] 其間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收藏了胡志穎的作品。[38]

此外,胡志穎應邀參加了群展:2011年上海藝術門集團對比窗舉辦“透明的牆:中印藝術展”;[39]2012年北京宋莊美術館“藝術·前沿——當代藝術邀請展”;[40]2013年在義大利威尼斯參加“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現的聲音”。[1] [41]2015年在巴黎盧浮宮舉辦“曝光獎”展覽(THE EXPOSURE AWARD—Art Photography Collection)。[42]

近年,胡志穎在紐約展覽裝置藝術,[43]2017年紐約Dia:比肯博物館展覽“為什麼是蟾蜍?”,“外交辭令”等四件裝置;2018年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沒有電影(2)”,“為什麼是蟾蜍?(2)”等裝置;[44]:32-352018年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覽“造化之外”;[44]:32-352018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修道院分館“饑渴的綿羊(1)、(2)”,“幾何學冥想(1)、(2)”等裝置;2018年在紐約新藝術博物館“廢除死刑”,“無法重新獲得童年”等裝置;[44]:32-352019年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覽裝置藝術“後殖民工場”。[45][46]

先鋒詩歌 编辑

胡志穎的先鋒詩歌棧屬於現代派文學,超出常規狀態中詩人的寫作慣性,中山大学當代文學研究家林崗教授把胡志穎這種意識流的紛繁思緒和碎片式的創作技巧稱為“拼貼和並置”,雜糅宗教和哲理元素,其詩歌風格晦澀難解,距離讀者的普遍欣賞習慣較遠。[47]他作品曾刊載在《中西詩歌》、《幸存者》詩刊、《廣州詩歌地理》等中國現代詩歌書刊上。

出版物 编辑

藝術作品集 编辑

  •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1989-2009》(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 Hu Zhiying's Paintings 1989-2009(中英對照),鮑棟編,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香港,2010,ISBN 978-988-18938-0-2
  • 《胡志穎作品集》(A Collection of Works by Hu Zhiying(中英對照),胡志穎著,海風出版社編,海風出版社,福州,2011 ISBN 978-7-5512-0029-5。其中蒐集了繪畫、裝置、觀念等一百多件藝術作品及其相關資料[3]
  • 《體驗與超驗:胡志穎藝術1987-2017》(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 Hu Zhiying's Art 1987-2017(中英對照),楊衛、胡斌主編,中國文藝家出版社,香港,2017,ISBN 978-988-78237-6-6。,此書是胡志穎1987年至2017年這30年的職業生涯的回顧和研究。

專著 编辑

  • 《文學彼岸性研究》(英文名:On the Paramitality in Literature,胡志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ISBN 7-5004-4164-9[2]。是2003年出版的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文學彼岸性理論)的著作。此書從比較文學和比較詩學的層面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將其比較于西方文學,發現其中彼岸性的終極問題[2]:1-2趙一凡·序
  • 《西方當代藝術狀態》(英文名:Western Contemporary Art State),胡志穎編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3 ISBN 7-102-02714-1。研究20世紀80-90年代至21世紀初西方(泛西方)當代藝術各種藝術流派,及其對當代西方文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胡志穎. 中國美術家協會官網. [2020-06-02]. (原始内容于2020-09-08). 
  2. ^ 2.0 2.1 2.2 2.3 胡志穎. 文學彼岸性研究. Library of Congress 美國國會圖書館. [2020-04-05]. ISBN 7-5004-4164-9.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3. ^ 3.0 3.1 3.2 3.3 《胡志穎作品集》(A Collection of Works by Hu Zhiying)(中英對照),胡志穎著,海風出版社,福州,2011. 柏林國家博物館. [2020-04-14]. ISBN 978-7-5512-0029-5. (原始内容于2020-09-08). 
  4. ^ 胡志穎. 從“邦迪對峙事件”透析美中兩國之間法律和軍隊的本質區別. 黃花崗光復網. [2020-04-09]. (原始内容于2020-04-12). 
  5. ^ 胡志穎. 中國當代官方體育批判. 北京之春. [2020-04-01]. (原始内容于2019-11-03). 
  6. ^ 6.0 6.1 胡志穎《泛論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理想主義之意義——兼及中國問題的思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典藏臺灣官網,《中國文化月刊》十月(259卷),臺中市,2001
  7. ^ 江西師範大學1977級畢業生名單. 地理教師官網. [2020-04-09].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8. ^ 胡志穎. 藝術無常論. 中國知網. [2020-04-01].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9. ^ 王璜生《文化權力的無常——解讀胡志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胡志颖因一篇鸿论《艺术无常论》惹起了一场风波,个人的思考和表达成了对所谓权威的挑战。”,《江蘇畫刊》1997年第二期,江蘇美術出版社
  10. ^ 《胡志穎作品集·年表》記述:“1990年毕业论文《艺术无常论》(依学习计划完成)被广州美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迟轲扣以“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政治帽子而遭否定,未举行答辩,未获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当时广州美术学 院青年教师(包括理论教研室教师)、已毕业研究生、在校研究生联名向学院以及 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表示应尊重学术自由,不应将学术和行政相混淆。(2001年 天津美术学院《北方美术》全文刊载《艺术无常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 将此文编入2001年《造型艺术理论索引》。) ”,海風出版社,2011
  11. ^ 胡志穎. . 《北京之春》国际视野. 2019 [2020-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2019年8月号
  12. ^ 12.0 12.1 王璜生《文化權力的無常——解讀胡志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在他近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南宋山水符号,甚至很明确的马远《踏歌图》符号,还有红、黑、金、银的民间色彩构成和民间髹漆原料,以及笔墨表现性很强的局部抽象元素,由此我们也许可以轻易地将之归类为东方式的文化影像。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和清晰,当我们认可于某种东西为基础以吸纳重组时,也许我们碰到的最大难题是对这种基础的怀疑,我们的吸纳和重组在这种怀疑中变得犹豫不定且无所适从。这也许是一种意识过程,也是文化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胡志颖正是重视于意识的过程,以意识的过程来表述文化的状态。于是,在他的画面,意识一层层地展开,文化的影像层叠显现出来,追问、怀疑、撞击成了文化意识本身。”《江蘇畫刊》1997年第二期,江蘇美術出版社
  13. ^ 《紐約藝術雜誌》,2009年,紐約(NY Arts magazine, 2009, New York)
  14. ^ 鮑棟編.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1989-2009 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 Hu Zhiying's Paintings 1989-2009(中英對照),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香港),China Global Culture Publishing House, Hong Kong,2010. WorldCat. [2020-09-08]. ISBN 978-988-18938-0-2. (原始内容于2020-09-08). 
  15. ^ 15.0 15.1 美國批評家、策展人羅賓·佩卡姆(Robin Peckham). 訪談《胡志穎藝術中形式的含義、個人宗教與培根問題》(The Form's Meaning, the Personal Religion and the Issue about Bacon in Hu Zhiying's Art),《世界文化》,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2010. 愛學術官網. [2020-08-14]. (原始内容于2020-08-13). 
  16. ^ 鲍栋. 胡志颖的崇高美学. 诗林. No. 6 (哈尔滨: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0: 33–36. ISSN 1674-9413.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magazine}}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magazine=) (帮助)
  17. ^ 17.0 17.1 17.2 楊衛《一個人的海市蜃樓》(The Mirage of a Single Person),楊衛《讀圖時代》,海風出版社,福州,2013 ISBN 978-7-5512-0108-7
  18. ^ 18.0 18.1 胡斌《確定與不確定的彼岸——胡志穎的藝術精神的求索之路》(The Other World between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Hu Zhiying's Quest Journey of Artistic Spirit),《畫廊》(總第226期),嶺南美術出版社,2017
  19. ^ Von Peter Michalzik. . [2020-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20. ^ Adam Donald. Hu Zhiying. New York: NY Arts magazine. 2009. 
  21. ^ 21.0 21.1 《畫廊與工作室》,2008年11月/12月-2009年1月,紐約(Gallery & Studio, Nov/Dec 2008-Jan 2009, New York)
  22. ^ 《中國當代美術家圖鑑》,京華出版社,北京,1995. Saatchi Gallery. [2020-06-02]. ISBN 7-80600-113-1.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23. ^ 23.0 23.1 China: Aktuelles Aus 15 Ateliers. Asia Art Archive. [2020-04-01]. (原始内容于2020-04-10). 
  24. ^ 迪迪埃·赫希. 一位非傳統的個人主義藝術家:論胡志穎. 天津美術學院:北方美術 (中國知網). 2009, (4) [2020-04-04].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25. ^ 高名潞《孤獨行者的自由》(Freedom of A Lonely Passenger),《畫廊》(總第226期),嶺南美術出版社,2017
  26. ^ 羅賓·佩卡姆(Robin Peckham). 胡志穎,“大尾象”的第五位成員?. 藝術界 (合肥: 安徽省文聯). 2010. 
  27. ^ 《體驗與超驗:胡志穎藝術1987-2017》(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 Hu Zhiying's Art 1987-2017)(中英對照),楊衛、胡斌主編,中國文藝家出版社, 香港,2017. 華南師範大學圖書館. [2020-04-08]. ISBN 978-988-78237-6-6. (原始内容于2020-04-12). 
  28. ^ 劉樹勇主編《新中國美術文獻博物館》,第七卷,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哈爾濱,2001 ISBN 978-7-5316-3509-3
  29. ^ 29.0 29.1 《畫廊》(總第226期),嶺南美術出版社,2017
  30. ^ Hu Zhiying. 義大利Piziarte畫廊. [2020-04-01].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31. ^ 《畫廊指南》,2009年1月,紐約(Gallery Guide, January 2009, New York
  32. ^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胡志穎繪畫作品1989—2009. 雅昌藝術網. [2020-04-05]. (原始内容于2020-11-14). 
  33. ^ 《美國藝術》,2010年第6期,紐約Art in America, No.6, 2010, New York
  34. ^ 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覽大型裝置作品“安徒生童話”. issuu. [2020-04-01]. (原始内容于2020-09-08). 
  35. ^ 體驗與超驗:胡志穎藝術1987—2017. 53美術館. [2020-04-05].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36. ^ 雅昌艺术网专稿. 【雅昌快讯】“体验与超验” 胡志颖30年艺术创作亮相53美术馆. 雅昌艺术网. 2017-09-10 11:29:46 [2020-09-02]. (原始内容于2020-09-08). 
  37. ^ CHINA NOW!(1996). Littmann Kulturprojekte. [2020-04-10]. (原始内容于2020-04-10). 
  38. ^ 著名畫家胡志穎官方網站.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官網. [2020-04-10]. (原始内容于2020-04-10). 
  39. ^ 透明的牆:中印藝術展. 豆瓣網. [2020-04-01].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40. ^ 藝術·前沿——當代藝術邀請展. 雅昌藝術網. [2020-04-05].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41. ^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現的聲音. 網易. [2020-04-01].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42. ^ THE EXPOSURE AWARD—Art Photography Collection. issuu. [2020-04-05]. (原始内容于2015-08-01). 
  43. ^ 胡志穎在紐約展覽裝置藝術. 一點資訊. [2020-04-01]. (原始内容于2020-03-28). 
  44. ^ 44.0 44.1 44.2 《畫廊》(總第241期),嶺南美術出版社,2018
  45. ^ 胡志穎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覽裝置藝術“後殖民工場”. 一點資訊. [2020-04-10]. (原始内容于2020-06-10). 
  46. ^ 迷离视觉场域: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后殖民工场》——胡志颖装置. 中国快讯网. [2020-09-02]. (原始内容于2020-09-08). 
  47. ^ 林崗《遲到的先鋒》,《書城》2012年9月號,上海三聯書店

外部連結 编辑

胡志颖, 此條目的主要貢獻者與本條目所宣揚的內容可能存在利益衝突, 2022年2月15日, 本條目需要清理以符合維基百科的標準, 尤其是中立的觀點, 可供查證和非原創研究, 受雇编辑者, 須按规定申报有偿编辑, 掛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提供利益衝突證據, 以便進一步的討論, 此條目類似一篇自傳, 或內容主要由條目描述的當事人或組織撰寫, 編輯, 2022年1月6日, 請協助編輯以讓內容符合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 也可到討論頁參考或發表意見, 受雇编辑者, 須按规定申报有偿编辑, 胡志穎, 1959年11月12日,. 此條目的主要貢獻者與本條目所宣揚的內容可能存在利益衝突 2022年2月15日 本條目需要清理以符合維基百科的標準 尤其是中立的觀點 可供查證和非原創研究 受雇编辑者 須按规定申报有偿编辑 掛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提供利益衝突證據 以便進一步的討論 此條目類似一篇自傳 或內容主要由條目描述的當事人或組織撰寫 編輯 2022年1月6日 請協助編輯以讓內容符合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 也可到討論頁參考或發表意見 受雇编辑者 須按规定申报有偿编辑 胡志穎 1959年11月12日 字玉令 男 湖南湘陰人 生於江西贛州 中國當代藝術家及美術教育家 先後在廣州美術學院及華南師範大學等高等教育領域教授中國畫寫意山水 人物及書法等 胡志穎是前衛藝術家 擅長繪畫 裝置及觀念藝術 藝術作品主要在中國 美国及歐洲國家展示 1 胡志穎英文名Hu Zhiying字玉令出生 1959 11 12 1959年11月12日 64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赣州市居住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市籍贯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湘陰民族汉族语言汉语英語教育程度博士母校江西師範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暨南大學职业藝術家教授研究领域當代藝術中國畫文學知名作品 胡志穎作品集 文學彼岸性研究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 胡志穎繪畫1989 2009 體驗與超驗 胡志穎藝術1987 2017 经历 1977年中國大陸恢復高考制度第一屆大學生 1989年投身六四學生民主運動 1990年碩士學位論文 藝術無常論 被扣上 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原理 的帽子 2010年獲德國 2010國際棕櫚藝術獎 之 成就獎 胡志穎出版藝術作品集包括 胡志穎作品集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 胡志穎繪畫1989 2009 和 體驗與超验 胡志穎藝術1987 2017 以及文學專著 文學彼岸性研究 2 趙一凡 序 3 等 詩歌載 中西詩歌 幸存者 詩刊等 胡志穎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持不同政見者 有批判時政的文章載 黃花崗雜誌 4 北京之春 5 中國文化月刊 等 6 31 46 目录 1 生平 2 藝術風格 2 1 技術和媒介 2 2 形式語言 2 3 個性特徵 2 4 內涵和寓意 3 藝術展覽 3 1 主要個展 3 2 主要群展 4 先鋒詩歌 5 出版物 5 1 藝術作品集 5 2 專著 6 參考文獻 7 外部連結生平 编辑胡志穎是中國大陸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一屆大學生 通常稱 七七級 畢業於江西師範學院藝術系美術專業 7 1 1987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 就讀中國畫系研究生 讀研究生期間投身1989年六四學生民主運動 3 224 1990年胡志穎的碩士學位論文 藝術無常論 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原理 遭到否定 因此而未能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和研究生畢業證書 8 9 10 224 2002年胡志穎以 文學彼岸性研究 2 獲得暨南大學文學院博士學位 2010年胡志穎獲德國 2010國際棕櫚藝術獎 之 成就獎 1 胡志穎對中國政府一些做法持批評態度 11 6 藝術風格 编辑技術和媒介 编辑 胡志穎在他的繪畫中運用红 黑 金 银等東方民間色彩和民間髹漆原料 西方油畫顏料和丙烯 以及中國宋代筆墨表現性很強的山水局部抽象元素 讓東西方藝術媒介和技巧 在碰撞中發生新的變化 胡志穎繪畫的線條 筆觸 畫面包含著東方式的虛實關係 同時也形成種種衝突的造型和結構 12 13 14 12 形式語言 编辑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璜生說 胡志穎的作品對东方式文化影像的吸纳和重组 重视于意识的过程 以意识的过程来表述文化的状态 于是 在他的画面 意识一层层地展开 文化的影像层叠显现出来 追问 怀疑 撞击成了文化意识本身 由此產生錯疊的空間形式和視覺效果 12 包括美國批評家 策展人羅賓 佩卡姆 英语 Robin Peckham 在内的一些批評家指出 胡志穎的作品超越現實的藝術特徵 到達一種宗教式的境地 認為這正是胡志穎藝術和文學難以詮釋的原因 15 16 17 18 56 57 歐洲批評家馮 彼得 米夏茨克 Von Peter Michalzik 和美國批評家亞當 唐納德 Adam Donald 認為 胡志穎的繪畫將中國傳統象徵主義和風景與西方藝術的多種元素相結合 將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折衷主義風格融合在一起 19 20 個性特徵 编辑 胡志穎的作品超越現實的藝術特徵 來源其 個人宗教 的精神需要 這種想法較為個人化 是胡志穎個人特有的內在體驗 在作品中的所謂 靈魂默示 有點近乎 此時無聲勝有聲 內心獨白 以此體現作為個人本真自然的獨立存在 走向靈魂的深處 15 17 18 56 57紐約批評家艾德 麥科馬克 Ed McCormack 評論 胡志穎對多元文化的潮流作出重要的說明 在這股潮流中 將往昔 現今和未來的畫家們聯繫在一起的影響 靈感與創新相交融 21 義大利駐廣州總領事館文化處稱胡志穎的藝術表現了我們遭到忽視的靈魂王國的那些非傳統的易變的圖像 藝術理論家和書畫家梅墨生認為胡志穎是一位獨立思考的當代藝術家 其藝術呈現了世界空間多元並存的狀態 像人的思維的無序 也像現在視頻亂碼 世界本來的樣態 有很深厚的中國文化的神髓在裡面 給人一種古和今的時空錯置或交疊的感覺 3 18 143胡志穎的藝術特徵還具有畫面與其涵義之間所產生的一種非直接呈示的懸隔之感 22 23 62法國藝術鑑賞家和收藏家迪迪埃 赫希 Didier Hirsch 一位非傳統的個人主義藝術家 論胡志穎 中說 胡志穎的风格没有大多数西方的和中国的当代艺术的新潮流的特征 而与那些最终留下历史遗产的大师更为接近 24 內涵和寓意 编辑 批評家和藝術史家匹兹堡大学高名潞教授在 孤獨的行者 一文說 胡志穎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家吸納融合東西方不同藝術言語和技巧 把西方注重體積的身心主題 轉化為他運用多種藝術符號指向多義的不確定性的觀念 25 52 55胡志穎喜愛借鑒北宋甚至北宋前的中國古代山水符號 突兀與奇異 超越現實性 因而給人以某種疏離感 實際上胡志穎的作品中蘊含著當代人的精神思考和問題意識 只不過表現為縱深的理想終極關懷 17 26 批評家們介紹胡志穎自1990年代以來的裝置藝術一貫美學傾向是 自然美學 這個所謂的 自然 既包括傳統藝術也包含已經成為傳統的現代主義時期的前衛藝術 胡志穎把自然看作 觀念 直覺性 綜合形成的自然 更是一種自然存在 自然狀態的自述和轉述 人工演化為天然 的混合 自然的自我呈現和表達的混合 也就是說 這個自然反映的出來的是藝術家已經存在和滲透在其中的 自然 27 胡志穎的藝術的寓意具有多元性 28 1704 21 紐約的保羅 布里奇沃特 Paul Bridgewater 分析道 胡志穎的裝置藝術是一種探索和發現的旅程 胡志穎考察了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的因素 生產和消費變成人類作為消費者自身價值被取代的過程 表達被遺棄和孤獨所困擾的荒誕情境 在這裡胡志穎探索的結論是 失控生產 往往是無用的消費品的生產 導致龐大的工廠被遺棄 迅速淪為荒蕪的沙漠 一位富於思想的藝術家論現代文化的無常和真正價值的缺失 29 54藝術展覽 编辑主要個展 编辑 2008年應邀在義大利Piziarte畫廊舉辦個展 30 2009年應邀在紐約切爾西國際美術館舉辦個展 31 1 2010年在中國大陸北京牆美術館舉辦20年作品回顧展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 胡志穎繪畫作品1989 2009 32 33 2016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覽大型裝置作品 安徒生童話 34 29 2017年在中國大陸廣州53美術館舉辦30年作品回顧展 體驗與超驗 胡志穎藝術1987 2017 35 36 主要群展 编辑 胡志穎參加了1996年德國文化機構在慕尼黑舉辦的 中國15當代藝術家工作室 展覽 23 621996年參加了瑞士藝術專業機構 李特曼文化計畫 在巴塞爾舉辦的 今日中國 CHINA NOW 當代藝術展覽 37 其間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收藏了胡志穎的作品 38 此外 胡志穎應邀參加了群展 2011年上海藝術門集團對比窗舉辦 透明的牆 中印藝術展 39 2012年北京宋莊美術館 藝術 前沿 當代藝術邀請展 40 2013年在義大利威尼斯參加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 平行展 未曾呈現的聲音 1 41 2015年在巴黎盧浮宮舉辦 曝光獎 展覽 THE EXPOSURE AWARD Art Photography Collection 42 近年 胡志穎在紐約展覽裝置藝術 43 2017年紐約Dia 比肯博物館展覽 為什麼是蟾蜍 外交辭令 等四件裝置 2018年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 沒有電影 2 為什麼是蟾蜍 2 等裝置 44 32 352018年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覽 造化之外 44 32 352018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修道院分館 饑渴的綿羊 1 2 幾何學冥想 1 2 等裝置 2018年在紐約新藝術博物館 廢除死刑 無法重新獲得童年 等裝置 44 32 352019年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覽裝置藝術 後殖民工場 45 46 先鋒詩歌 编辑胡志穎的先鋒詩歌棧屬於現代派文學 超出常規狀態中詩人的寫作慣性 中山大学當代文學研究家林崗教授把胡志穎這種意識流的紛繁思緒和碎片式的創作技巧稱為 拼貼和並置 雜糅宗教和哲理元素 其詩歌風格晦澀難解 距離讀者的普遍欣賞習慣較遠 47 他作品曾刊載在 中西詩歌 幸存者 詩刊 廣州詩歌地理 等中國現代詩歌書刊上 出版物 编辑主条目 胡志颖作品列表 藝術作品集 编辑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 胡志穎繪畫1989 2009 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 Hu Zhiying s Paintings 1989 2009 中英對照 鮑棟編 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 香港 2010 ISBN 978 988 18938 0 2 胡志穎作品集 A Collection of Works by Hu Zhiying 中英對照 胡志穎著 海風出版社編 海風出版社 福州 2011 ISBN 978 7 5512 0029 5 其中蒐集了繪畫 裝置 觀念等一百多件藝術作品及其相關資料 3 體驗與超驗 胡志穎藝術1987 2017 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 Hu Zhiying s Art 1987 2017 中英對照 楊衛 胡斌主編 中國文藝家出版社 香港 2017 ISBN 978 988 78237 6 6 此書是胡志穎1987年至2017年這30年的職業生涯的回顧和研究 專著 编辑 文學彼岸性研究 英文名 On the Paramitality in Literature 胡志穎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2003 ISBN 7 5004 4164 9 2 是2003年出版的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 文學彼岸性理論 的著作 此書從比較文學和比較詩學的層面研究中國古典文學 將其比較于西方文學 發現其中彼岸性的終極問題 2 1 2趙一凡 序 西方當代藝術狀態 英文名 Western Contemporary Art State 胡志穎編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 2003 ISBN 7 102 02714 1 研究20世紀80 90年代至21世紀初西方 泛西方 當代藝術各種藝術流派 及其對當代西方文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胡志穎 中國美術家協會官網 2020 06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08 2 0 2 1 2 2 2 3 胡志穎 文學彼岸性研究 Library of Congress 美國國會圖書館 2020 04 05 ISBN 7 5004 4164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3 0 3 1 3 2 3 3 胡志穎作品集 A Collection of Works by Hu Zhiying 中英對照 胡志穎著 海風出版社 福州 2011 柏林國家博物館 2020 04 14 ISBN 978 7 5512 0029 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08 胡志穎 從 邦迪對峙事件 透析美中兩國之間法律和軍隊的本質區別 黃花崗光復網 2020 04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2 胡志穎 中國當代官方體育批判 北京之春 2020 04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1 03 6 0 6 1 胡志穎 泛論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理想主義之意義 兼及中國問題的思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典藏臺灣官網 中國文化月刊 十月 259卷 臺中市 2001 江西師範大學1977級畢業生名單 地理教師官網 2020 04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胡志穎 藝術無常論 中國知網 2020 04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王璜生 文化權力的無常 解讀胡志穎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胡志颖因一篇鸿论 艺术无常论 惹起了一场风波 个人的思考和表达成了对所谓权威的挑战 江蘇畫刊 1997年第二期 江蘇美術出版社 胡志穎作品集 年表 記述 1990年毕业论文 艺术无常论 依学习计划完成 被广州美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迟轲扣以 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 的政治帽子而遭否定 未举行答辩 未获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 当时广州美术学 院青年教师 包括理论教研室教师 已毕业研究生 在校研究生联名向学院以及 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表示应尊重学术自由 不应将学术和行政相混淆 2001年 天津美术学院 北方美术 全文刊载 艺术无常论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 将此文编入2001年 造型艺术理论索引 海風出版社 2011 胡志穎 警察 衝突 軍隊 戰爭 民族性 法律 聖人 由美國內華達州 邦迪對峙事件 想到 北京之春 国际视野 2019 2020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4 2019年8月号 12 0 12 1 王璜生 文化權力的無常 解讀胡志穎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在他近期的作品中 经常出现一些南宋山水符号 甚至很明确的马远 踏歌图 符号 还有红 黑 金 银的民间色彩构成和民间髹漆原料 以及笔墨表现性很强的局部抽象元素 由此我们也许可以轻易地将之归类为东方式的文化影像 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和清晰 当我们认可于某种东西为基础以吸纳重组时 也许我们碰到的最大难题是对这种基础的怀疑 我们的吸纳和重组在这种怀疑中变得犹豫不定且无所适从 这也许是一种意识过程 也是文化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胡志颖正是重视于意识的过程 以意识的过程来表述文化的状态 于是 在他的画面 意识一层层地展开 文化的影像层叠显现出来 追问 怀疑 撞击成了文化意识本身 江蘇畫刊 1997年第二期 江蘇美術出版社 紐約藝術雜誌 2009年 紐約 NY Arts magazine 2009 New York 鮑棟編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 胡志穎繪畫1989 2009 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 Hu Zhiying s Paintings 1989 2009 中英對照 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 香港 China Global Culture Publishing House Hong Kong 2010 WorldCat 2020 09 08 ISBN 978 988 18938 0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08 15 0 15 1 美國批評家 策展人羅賓 佩卡姆 Robin Peckham 訪談 胡志穎藝術中形式的含義 個人宗教與培根問題 The Form s Meaning the Personal Religion and the Issue about Bacon in Hu Zhiying s Art 世界文化 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 2010 愛學術官網 2020 08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13 鲍栋 胡志颖的崇高美学 诗林 No 6 哈尔滨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0 33 36 ISSN 1674 9413 参数 journal 与模板 cite magazine 不匹配 建议改用 cite journal 或 magazine 帮助 17 0 17 1 17 2 楊衛 一個人的海市蜃樓 The Mirage of a Single Person 楊衛 讀圖時代 海風出版社 福州 2013 ISBN 978 7 5512 0108 7 18 0 18 1 胡斌 確定與不確定的彼岸 胡志穎的藝術精神的求索之路 The Other World between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Hu Zhiying s Quest Journey of Artistic Spirit 畫廊 總第226期 嶺南美術出版社 2017 Von Peter Michalzik HU ZHIYING 2020 09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Adam Donald Hu Zhiying New York NY Arts magazine 2009 21 0 21 1 畫廊與工作室 2008年11月 12月 2009年1月 紐約 Gallery amp Studio Nov Dec 2008 Jan 2009 New York 中國當代美術家圖鑑 京華出版社 北京 1995 Saatchi Gallery 2020 06 02 ISBN 7 80600 113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23 0 23 1 China Aktuelles Aus 15 Ateliers Asia Art Archive 2020 04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0 迪迪埃 赫希 一位非傳統的個人主義藝術家 論胡志穎 天津美術學院 北方美術 中國知網 2009 4 2020 04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高名潞 孤獨行者的自由 Freedom of A Lonely Passenger 畫廊 總第226期 嶺南美術出版社 2017 羅賓 佩卡姆 Robin Peckham 胡志穎 大尾象 的第五位成員 藝術界 合肥 安徽省文聯 2010 體驗與超驗 胡志穎藝術1987 2017 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 Hu Zhiying s Art 1987 2017 中英對照 楊衛 胡斌主編 中國文藝家出版社 香港 2017 華南師範大學圖書館 2020 04 08 ISBN 978 988 78237 6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2 劉樹勇主編 新中國美術文獻博物館 第七卷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哈爾濱 2001 ISBN 978 7 5316 3509 3 29 0 29 1 畫廊 總第226期 嶺南美術出版社 2017 Hu Zhiying 義大利Piziarte畫廊 2020 04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畫廊指南 2009年1月 紐約 Gallery Guide January 2009 New York 在幻象鎖鏈的彼岸 胡志穎繪畫作品1989 2009 雅昌藝術網 2020 04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4 美國藝術 2010年第6期 紐約 Art in America No 6 2010 New York 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覽大型裝置作品 安徒生童話 issuu 2020 04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08 體驗與超驗 胡志穎藝術1987 2017 53美術館 2020 04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雅昌艺术网专稿 雅昌快讯 体验与超验 胡志颖30年艺术创作亮相53美术馆 雅昌艺术网 2017 09 10 11 29 46 2020 09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08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CHINA NOW 1996 Littmann Kulturprojekte 2020 04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0 著名畫家胡志穎官方網站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官網 2020 04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0 透明的牆 中印藝術展 豆瓣網 2020 04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藝術 前沿 當代藝術邀請展 雅昌藝術網 2020 04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 平行展 未曾呈現的聲音 網易 2020 04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THE EXPOSURE AWARD Art Photography Collection issuu 2020 04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8 01 胡志穎在紐約展覽裝置藝術 一點資訊 2020 04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28 44 0 44 1 44 2 畫廊 總第241期 嶺南美術出版社 2018 胡志穎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覽裝置藝術 後殖民工場 一點資訊 2020 04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0 迷离视觉场域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后殖民工场 胡志颖装置 中国快讯网 2020 09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08 林崗 遲到的先鋒 書城 2012年9月號 上海三聯書店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语录上的胡志颖语录中國美術家協會官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義大利Piziarte畫廊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國薩奇畫廊 Saatchi Galler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出版物數位化官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胡志颖 amp oldid 7497492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