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美国社会对东亚人的刻板印象

美国社会存在对中国日本韩国东亚移民及其后代所抱持的刻板印象。与其他民族或族群一样,刻板印象往往在媒体、文学、电影中出现。这些刻板印象往往使得亚裔移民及其后代子孙在社会、文化、政治中受到负面的影响[1][2]。媒体中对于东亚人的形象描绘多半反映出美国文化中心主义[1]。许多东亚裔人群受到刻板印象的牵累,在美国社会饱受歧视,甚至成为了仇外心理的牺牲品[1][3]

東方主義、神秘主义、异域风情

美籍巴勒斯坦阿拉伯裔文学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在其著作中指出,東方主義起源于西方世界的独自解释,包含了其与“外邦”、“未知世界”、“东方”、“东洋”的碰撞交流中得到的经验。萨义德认为,“东方”(Orient)这个词是欧洲人生造出的概念,代表了“异域风情”、浪漫、珍贵经验等意义,主要指与欧美各国人进行对比的东亚[4]

西方文化中的“東方主義”也导致了东亚人及东亚裔美国人的“异体化”(othering)。一方面,西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成了全世界的“日常主流”,而亚洲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充满了“异域色彩”[4]。另外,普通观念中,西洋文化由于近代化的作用,往往易于变化演进,而东亚文化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往往有传统守旧的一面[5]

看似幼稚的亚洲人

在许多西方人眼中,东亚人的形象是幼稚可爱的,而缺乏成熟的魅力。韩裔美国演员赵约翰就曾对人说过:“亚洲人的婴儿多半给人可爱的印象,从而也导致连我在内的亚洲人都被看成比较幼嫩。不论男女都给人稚嫩的印象。而婴儿则更加显得幼小。相比白人的小孩,我们亚洲人的幼儿看起来似乎更加可爱。”[6]。由于被视为幼稚,因此亚洲人往往被认为缺乏社会自律性,同时也给人以文静而缺乏攻击性等印象。另外,也会有一种觉得亚洲人欠缺行动力和管理能力的感觉[7]

排斥及敌对心理

黄祸论

 
1899年讽刺画《黄祸的辉煌》

19世纪末期,在欧洲盛行一时的“黄祸论”(Yellow Peril)代表了欧美各国对亚洲民族尤其是中国、日本移民的憂慮。这一论点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加拿大、美国等地尤其多见。面对大量流入的东亚移民,当地的白人对于无法理解的外族文化、语言等感到恐惧,一方面担心生存资源被抢夺,另一方面也担忧西洋文化、生活习惯、价值观等受到黄种人的威胁。同样,东亚社会也对西方世界的入侵、战争机器以及种族灭亡等抱有极大的戒备和恐惧。这一时期,美国西部的政治家和作家们都表现出了反亚洲情绪,如《黄祸》(《The Yellow Peril》,1886年《洛杉磯时报》)、《(移民)會議同意排华》(《Conference Endorses Chinese Exclusion》,1905年《纽约时报》[8])等文章比比皆是,同时也波及到了排日运动。1924年,美国通过了《1924年移民法》,将亚洲人视为对美国有害的种族[9]

澳大利亚也一样对黄种人充满了恐惧和仇视。1901年至1973年为止,澳洲长期执行歧视限制亚洲移民的白澳政策,直至1980年代都仍有其残影。2002年2月12日,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在首次为当地华人举行的新春联欢会上,向“长期以来缴纳了人头税的中国历代移民及其后代”表示道歉。同时,她任命了新的移民局长,并制订了一系列帮助华裔社区及实现公平待遇的政策[10]。20世纪初,加拿大也对东亚移民征缴人头税。2007年,加国政府正式向仍在世的人头税纳税人道歉,并作出了赔偿[11]

永遠外人

在美国社会,亚裔美国人给许多人的印象是,他们并不是“美国人”,而只是一群“永遠外人”[3][12][13]。尽管许多亚裔早已融入了当地社会,但还是经常有亚裔美国人被问及其在美国生活了多久或者“家乡是何处”等[14]。但事实上,许多亚裔美国人都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并非第一代移民。

另外,有种观点认为亚裔美国人即使居住时间再久,即使拥有了公民权,也仍然是一群无法被美国社会同化的“外族人”[15][16]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亚裔美国学名誉教授Lin QiWang也持同一观点。他说,美国主要媒体对亚洲人社群的描述非常过分[17],“在许多主要媒体和政客的头脑里根本没有亚裔的存在感。他们的雷达感知不到这一群体的存在。政治上也是一样。”[17]

亚裔美国人司法中心(AAJC)等組織委託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者進行的研究也显示,亚裔美国人的演员很少有在电视节目中露面的机会。尽管亚裔族群占美国人口的5%,但在电视上的出镜率仅有2.6%。即使在亚裔集中居住的纽约洛杉矶,亚洲人的演员和角色也依然不多见。[18]

模范少数族裔

亚裔美国人往往给人“模范少数族裔”的“正面”刻板印象。许多美国人觉得,亚洲人非常勤奋,在政治上不具有攻击性,爱好学习、博闻强识、人畜无害,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地位。但也有一部分亚裔美国人却不希望被抱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因此刻意要摒弃这种刻板印象[19][20]。许多学者及美国的主流媒体往往都会强化亚裔人的成功,但其实这与现实有相当大的距离[21][22][23][24][25]。这种误解反而导致了亚裔族群与其他少数族群的隔阂,并且掩盖了亚裔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甚至歧视[26]。例如亚裔人经常被报道其收入水准高于美国平均水平,但事实上在大公司、政府机关中亚裔人往往会遇到“玻璃天花板”,无法公平取得职业上升的通道[27][28][29]。而事实上,亚裔美国人为了要与白人同事取得同样的薪酬,往往需要更高的学历以及更多的劳动时间[30]

模范少数族裔的形象其实也对亚裔美国人造成了潜在的伤害。在学校里,亚裔族群往往被视为高智商群体和学霸,因此被老师忽视辅导[2][31][32][33]

在美国,25岁以上的亚裔中取得本科学历者占25.2%,这一数字大大超出了美国人全体比例的15.5%。因此美国人一般认为亚裔美国人在教育上非常成功,但事实上,同为亚洲人,柬埔寨裔的本科学历比例只有6.9%,老挝裔只有6.2%[34][35]。此外,许多亚洲国家的移民或难民等族群中,失业率高达80%[30]。不過,作為世界第一大洲,將所有亞洲人歸類成同一類人並不是可取的行為,情況就如視南美的秘魯人和北美的美國人同樣為美州人一樣。因此,將屬東南亞南亞中西的人與東亞人一樣歸類為亞洲人的話,反而更忽略了那班較多處於社會基層的亞洲人。事實上,東亞人的學歷水平、人均收入等都比白人還要高。

亚裔美国人与其他美国国内人种相比,拥有非常低的犯罪率[36]。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犯罪及违反公德的行为[37][38]。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3人死亡,枪手本人开枪饮弹自尽,枪击案疑犯为23岁的韩籍青年赵承熙。这起枪击案对美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动[39]。此外,华裔詐騙犯徐詠芫希拉里·克林顿进行巨额政治捐款[40]、华裔名人李孟賢当选舊金山市長英语Mayor of San Francisco、韓裔金敬俊(Kim Kyung Joon,韩国总统李明博的商业伙伴,其妹时任洛杉矶市委员)因操縱股價被引渡等新闻都引发了社会舆论的热议[41][42][43]。2007年、杜克大学福夸商學院的34名东亚裔学生因违纪行为被处以退学、休学等处分,一时间也舆论哗然[44]

2013年,哈佛大学三名亚裔美籍学生受到了学校处分及逮捕。其中Eldo Kim为逃避最终考试,竟然宣称要在哈佛校园内制造爆炸案,轰动全美[45]密歇根大学毕业生Bosung Shim为了篡改入学考试成绩,非法侵入大学网路系统,后被判处徒刑[46]

尽管亚裔美国人遭受的歧视仍在现实中存在,但美国社会往往对此视而不见。由于人种歧视中也存在等级差异,亚裔美国人受到的歧视问题与其他族群相比往往不太被重视。正是由于对亚裔的成功及某些善意的刻板印象,反而导致美国社会往往没有意识到亚裔的受歧视问题。许多美国人始终对亚裔群体抱有“经济富裕平等、拥有高学历”的第一印象[47][48]

虚拟作品中的典型东亚人形象

傅满洲陈查理是美国文化史上两个最重要的虚拟东亚人形象。傅满洲是20世纪初英国白人小说家萨克斯·罗默创作的系列小说中的反派人物。陈查理则是美国作家厄尔·德尔·比格斯(Earl Derr Biggers)笔下的一名华人探长。在罗默的系列小说中,傅满洲博学多才,集所有科学知识于一身,但本性邪恶,无恶不作。而与之相反的正义形象陈查理则是一名性格温和的夏威夷华侨警探,尽管他饱受白人的歧视和侮辱,却仍然兢兢业业地发挥其智慧,解决了许多案件,在美国观众中树立了“优秀的亚洲人代表”的形象。这一正一反两个形象长期在文学和电影中出现,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49]

傅满洲:邪恶典型

 
小說《神祕的傅滿州》

傅满洲系列小说共有13部,讲述了傅满洲及其老对手英国警探丹尼斯·史密斯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这系列的小说在美国和英国有数百万的销量,还在美国的杂志、电影、动画、电台及电视节目中频频出现。傅满洲所代表的“邪恶的东亚人”的形象已经在美国和英国社会中得以固定[49]。他又高又瘦,高耸肩膀,长着竖挑眉,留着两撮下垂胡子,面容如同撒旦,穿着清朝官服[50]

萨克斯·罗默将反面形象傅满洲与当时的黄祸论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了神秘主义和异国情调等元素。傅满洲在杀人时,往往会使用具有东亚特征的绸缎,手段残忍。尽管他只是满族人,但在美国人看来,其代表了残忍狡猾的东亚人形象[49]

作品中有许多露骨的歧视性对话[51],傅满洲的对手也往往对东亚人的智慧、神秘、异域情调和残忍形象做出过评论[49][52]

陈查理:正义象征

 
瑞典裔演员扮演的华裔夏威夷警探陈查理。

陈查理虽然是一个虚构的角色,但其原型是华裔夏威夷警探郑平(1871年-1933年)。关于陈查理的系列作品包括1925年到1981年期间的10部小说和40多部电影以及动画、桌面游戏等。通常在电影中,扮演陈查理的男主角都由沃纳·奥兰德、西德尼·托拉、罗兰德·温塔兹等白人演员担任[53]

与邪恶的傅满洲相反,陈查理代表着典型的“充满正义”的东亚人形象[49]。《没有钥匙的房子》一书中,对他的描述是“他非常胖,但有着女性一般轻柔的步伐。脸圆圆的,带着点婴儿肥,肤色有点接近象牙白,黑色的短发非常精神,琥珀色的眼珠,眼角上翘”[54]。在作品中,陈查理的英语错漏百出,谦恭的态度非常夸张。在被波士顿的女士歧视侮辱之后,他也仍然大度地鞠躬表示敬意[54]

在一系列作品中,尽管陈查理具有极高的智慧和能力,但仍然态度谦和、善于隐忍,因此往往被观众视为是毫无攻击性的东亚人典型。许多作品的情节大体雷同,往往都是陈查理被白人上司或种族歧视者轻视,但之后他用成功破案来证明自己[49]。许多现代评论家以及亚裔评论家都认为,陈查理缺少当时在白人侦探身上普遍具备的勇敢、坚持主见以及感情丰富等特质[55],也因此“对于白人主义的美国而言,我们(亚裔)并没有被当成男人看待”[56]

东亚男性

性格软弱缺乏魅力的男性形象

从1800年代中期开始,移民到美国的华工往往只能从事传统的女性工种,因此更加给人以一种软弱的印象。当时的华人保留着辫子,穿着长袍,更加强化了这种形象[57]。美国当时的法令中禁止中国男性从事“男人的工作”,因此迫使华人只能从事清洁、洗衣、厨师、育儿等通常更适合于女性的行业[57]

尽管如此,在早期的好莱坞影坛,日裔明星早川雪洲也经常扮演充满魅力的东亚男性形象,同时也遭受了许多嫉妒和非议[58][59][60]。 他在许多爱情片中饰演帅气性感的男性角色,博取了数百万美国影迷的青睐。但这反而导致了美国社会中白人及黑人的反感,结果社会上出现了对亚洲男性外表及魅力的否定,甚至助推了黄祸论的肆虐[61]

2006年的纪录片《The Slanted Screen英语倾斜的银幕》中,菲律宾裔美国人导演Gene Cajayon就提到,2000年的动作影片《致命罗密欧》中,中国男演员李连杰饰演主角罗密欧,该片原本设计的电影结尾是女主角亲吻李连杰,但最后导演觉得这个结局不会受到美国观众的认可[62],因此电影公司最终将结尾改为两人的紧紧拥抱。根据导演的解释,东亚男性的性感形象在美国并不受欢迎[62]。在美国媒体中,亚洲男人的形象往往是顾家型,而且缺少性魅力[63][64]

有观点指出,东亚人情感较为含蓄,不愿意在公开场合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或诉求,这也是某种程度上导致亚裔群体权益不被重视的原因。

对白人女性的威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描绘日本兵威胁白人女性的反日海报

东亚男性有时也会被描绘成威胁女性人身安全的一类人[65]。20世纪的媒体舆论中,东亚男性的形象代表着好色、攻击性强等[66]。自1850年起到1940年为止,美国的大众媒体对东亚的中日两个民族的印象有所分化,往往对中国人的感受是“充满人情味和善良”,对日本人的印象则是“威胁他人安全,好色”[49]。1916年电影《Patria英语Patria (1917 film)》中,狂躁的一群日本男人为了强奸白人女性,悍然发动了侵略美国的战争[67]

轻视女性

东亚男性也往往被视为“轻视女性”,对女性无礼或不尊重。尽管有研究表明,东亚男性其实比白人男性更具有男女平等的观念[68],但在西方媒体上的东方男人形象往往是男权主义者[69]。这在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升起的太阳英语Rising Sun (film)》以及电影《金刚狼》中都能找到影子。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尽管获得了评论家的赞誉,但在书中对亚洲男性的刻板印象的描述却遭到了许多亚裔美国人的批评[70][71]

对东亚男性的认识的变化

近年来对东亚男性的形象刻画逐渐离开了传统的刻板印象,稍有变化。电视连续剧《迷失》中就有多国文化的碰撞,其中对东亚人的角色设计比较多元复合[72]

东亚女性

龙女

东亚女性的刻板印象包括攻击性强、势利、拜金等性格特点[73]。许多美国的西部片或西部文学中都描绘了奸诈狡猾的东亚女性形象,这一形象也被浓缩为“龙女”。这与传统的“中国娃娃”、“艺伎”、“战争新娘”等温顺贤惠的形象有明显的区别,但同样都是刻板的印象[74]

近年来,龙女的典型代表就是连续剧《甜心俏佳人》中刘玉玲扮演的吴玲。她饰演了一名冷酷无情[75]的华裔美国律师[76]。她也是剧中唯一登场的主要东亚女性角色,评论界也没有对这一刻板印象提出过批评。但此后,学术界对吴玲的角色刻画进行了一些研究分析[77]。刘玉玲也因为饰演了这一角色而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78]

瓷娃娃形象

在美国电影中,对亚洲女性的另一典型刻板印象就是“瓷娃娃”的温顺形象。往往人们眼中的亚洲女孩就是面容姣好、皮肤细腻、性格温和忠诚,善于逆来顺受[57][73]

1957年的英国小说《蘇絲黃的世界》及之后的同名電影英语The World of Suzie Wong (film)曾经风靡一时,作品中香港女性的形象非常鲜明[79]

此外,描写亚洲女性的著名作品还有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该剧以日本为背景,叙述女主人公与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结婚后空守闺房,等来的却是背弃。最终以蝴蝶自杀为结局。该作品在美国大受欢迎,是上演场数最多的歌剧之一,但也因其内含的种族歧视及性别歧视的精神内核饱受诟病[80][81][82][83]

1989年,音乐剧西贡小姐》在美国首演。这部票房極佳的作品也被认为涉嫌人种歧视和性别歧视[84]。该剧在百老汇首演时,创造了2500万美元票房的纪录[85]

《电影中的亚洲女性:悲伤、不幸》一书曾指出,好莱坞电影曾长期将亚洲女性描绘成“逆来顺受、纯真无邪、内向隐忍且性需求旺盛”的形象。例如在《蘇絲黃的世界》一片中,女主角的亚洲女性饱受了白人男性的玩弄和欺凌,之后成为卖淫女。这一作品加深了美国社会对亚裔女性的刻板印象。

虎妈

2011年1月,华裔女作家蔡美儿在其回忆录《虎妈战歌》中讲述了其如何严格教育子女的经历,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86]。这部书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一些批评,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于育儿方法及文化差异的大讨论[87]。与犹太人母亲、日本母亲类似的华人虎妈给人的印象就是为了取得考试优异成绩而严格教育子女,但有时也因此对孩子造成了身心方面的伤害。

对体格及身体外形的刻板印象

日裔美籍学者丹尼尔·滨本曾对美国的银幕中存在的隐性歧视非常重视,也为此专门拍摄了由亚洲人出演的成人电影[88][89]。评论人士认为,美国媒体中的东亚人往往长着内眦赘皮,并被称为“杏仁眼”或“吊针眼”,并对这种长相带有某种讽刺意味的评价。此外,东亚人的黄色或褐色肤色也往往称为关注的焦点。东亚人的特征之一是黑色直发为主,往往给人的刻板印象是剃板寸头的男生和平刘海的女生。而且东亚人往往都被简单化地认为就来自中日韩三国中的一国[90][91]。现在,一部分住在欧美的东亚人为了改变外形,也往往会进行整形手术,以求长相更接近西方[92]

许多文化评论家指出,东亚人给人的刻板印象还包括:擅长武术[93][94]、蹩脚的英语[93][95]、开车技术差[96]。此外也有不善于交际的影响,但反之也有对印度人善于社交的刻板印象。此外刻板印象还包括:对人顺从温和、充满智慧、勤劳、精通电脑技术、自律、守法和高学历等[97]。2010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还显示多数亚裔美国人给人以“书呆子”的印象。这些结果往往是长年的排外历史所造成的[98]

另外,东亚人往往也给人以运动能力差的刻板印象[99]。在美国的职业体育界,东亚人往往被轻视或忽视,也在雇佣中遭受到严重的歧视[100][101]。例如在2010年NBA选秀中,华人球员林书豪没有被任何一家球队选中,有评论认为这也是人种歧视的一种体现[102]。这一点也得到了NBA总裁大卫·斯特恩以及《时代》杂志体育专栏作家的认同[103]。2012年的美国人口中亚裔占6%,但在NFL中球员比例只占2%,在MLB中占1.9%,而在NBA中不足1%[104]

根据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职场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东亚人往往不受同事的欢迎,很有可能遭受其他族群的否定性评价或骚扰等[105]

关联条目

脚注

  1. ^ 1.0 1.1 1.2 Kashiwabara, Amy, Vanishing Son: The Appearance, Disappearance, and Assimilation of the Asian-American Man in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 UC Berkeley Media Resources Center, [2020-03-21], (原始内容于2018-09-22) 
  2. ^ 2.0 2.1 Felicia R. Lee, "'Model Minority' Label Taxes Asian Youths," New York Times, 20 March 1990, pages B1 & B4.
  3. ^ 3.0 3.1 Matthew Yi; et al. Asian Americans seen negatively.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1-04-27 [2007-06-14]. (原始内容于2011-09-14). 
  4. ^ 4.0 4.1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1978, pp. 1-2.
  5. ^ Rosen, Steven L. Japan as Other: Orientalism and Cultural Conflict. [2020-03-21]. (原始内容于2019-09-26). 
  6. ^ Wang, Oliver. . Asian Pacific Arts. [200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7). 
  7. ^ Song, Young. Korean American Wome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Feminism.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8年3月28日 [2020年3月21日]. (原始内容于2016年9月23日) –通过Google Books. 
  8. ^ CONFERENCE INDORSES CHINESE EXCLUSION; Editor Poon Chu Says China Will Demand Entrance Some Day. A PLEA FOR THE JAPANESE Committee on Resolutions Commends Roosevelt's Position as Stated in His Message. New York Times. 1905-12-09 [2010-02-21]. (原始内容于2011-06-04). 
  9. ^ , [202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7) 
  10. ^ Office of Ethnic Affairs - Formal Apology To Chinese Community. Archives of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2-02-12 [2013-12-03]. (原始内容于2013-05-03). 
  11. ^ Chinese Immigration Act 1885, c. Asian.ca. [2010-02-21]. (原始内容于2010-03-05). 
  12. ^ Frank H. Wu. . [200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13. ^ Lien, Pei-te; Mary Margaret Conway; Janelle Wong. The politics of Asian Americans: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Psychology Press. 2004: 7 [2012-02-09]. ISBN 9780415934657. (原始内容于2016-12-19).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ir perceived racial difference, rapid and continuous immigration from Asia, and on going detente with communist regimes in Asia, Asian Americans are construed as "perpetual foreigners" who cannot or will not adapt to the language, customs, religions, and politics of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14. ^ Wu, Frank H. Yellow: race in America beyond black and white. Basic Books. 2003: 79 [2012-02-09]. ISBN 9780465006403. (原始内容于2016-12-19). 
  15. ^ Neil Gotanda, "Exclusion and Inclusion: Immigration and American orientalism".
  16. ^ Johnson, Kevin (1997), Racial Hieracrchy, Asian Americans and Latinos as Foreigners, and Social Change: Is Law the Way to Go, Oregon Law Rev., 76, pages 347-356
  17. ^ 17.0 17.1 . News.ncmonline.com.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18. ^ Asian Pacific Americans in Prime Time: Setting the Stage (PDF). aapisontv.com: 5. 2006 [2020-03-28].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8-26). 
  19. ^ ASIAN-AMERICAN SCIENTISTS: Silent No Longer: 'Model Minority' Mobilizes - Lawler 290 (5494): 1072 - Sci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 新华网. [202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3). 
  21. ^ Stacey J. Lee, Unraveling the "Model Minority" Stereotypes: Listening to Asian American Youth,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1996 ISBN 978-0-8077-3509-1.
  22. ^ Bill Sing, "'Model Minority' Resentments Spawn Anti-Asian-American Insults and Violence," Los Angeles Times 31 February 1989, p. 12.
  23. ^ Greg Toppo, "'Model' Asian student called a myth ; Middle-class status may be a better gauge of classroom success," USA Today, 10 December 2002, p. 11.
  24. ^ Benjamin Pimentel, "Model minority image is a hurdle, Asian Americans feel left out of mainstream,"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5 August 2001, p. 25.
  25. ^ "What 'Model Minority' Doesn't Tell," Chicago Tribune, 3 January 1998, p. 18.
  26. ^ . [2015-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27. ^ Woo, Deborah, "The Glass Ceiling and Asian Americans," Key Workplace Documents:Federal Publications, (1994)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 ^ "The Glass Ceiling for African, Hispanic (Latino), and Asian Americans," Ethnic Majority, The Glass Ceiling for African, Hispanic, and Asian America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 ^ Constable, Pamela, "A 'Glass Ceiling' of Misperceptions," WashingtonPost, 10 October 1995, Page A01 Washingtonpost.com: A GLASS CEILING' OF MISPERCEP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 ^ 30.0 30.1 Ronald Takaki, "The Harmful Myth of Asian Superiority," The New York Times, 16 June 1990, p. 21.
  31. ^ Bhattacharyya, Srilata: From "Yellow Peril" to "Model Minority": The Transition of Asian American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document that does not fit in any of the other fields; not used after 2004.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30th, Little Rock, AR, November 1416, 2001): Full text available.
  32. ^ ERIC PDF Download. Eric.ed.gov. [2010-02-21]. 
  33. ^ ARONSON J. (1) ; LUSTINA M. J. (1) ; GOOD C. (1) ; KEOUGH K. (1) ; STEELE C. M. (2) ; BROWN J. (2) ; When white men can't do math :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actors in stereotype threa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35, no1, pp. 29-46 (1 p.3/4): Elsevier, San Diego 1999.
  34. ^ Kim, Angela; Yeh, Christine J, Stereotypes of Asian American Students, ERIC Educational Reports, 2002 [2020-03-21], (原始内容于2015-10-16) 
  35. ^ Yang, KaYing, Southeast Asian American Children: Not the Model Minority, The Future of Children, 2004,, 14 No. 2: 127133 
  36. ^ Flowers, Ronald B., Minorities and criminality: 190, 1990 
  37. ^ "Our big cultural heritage, our awful little secre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 ^ "Some Korean Americans fearful of racial backlas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 ^ "Sadly, Cho is Most Newsworthy APA of 20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ianweek英语Asianweek. In Binghamton, NY there was a shooting spree by a naturalized Asian immigrant, when Jiverly Wang英语Jiverly Wang killed 14 people, and injured 3 at the local American Civic Association.January 1, 2008. Retrieved on December 21, 2009.
  40. ^ 纽约诈骗另案 徐咏芫再获刑24年. BBC. [2020-03-28]. (原始内容于2018-11-14). 
  41. ^ . Los Angeles Times. 2004-05-29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2. ^ . 自由電子報. 2007-12-17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43. ^ . 新浪网新闻中心. 2007年12月6日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44. ^ "Duke Cheating Case Hits Asian Stude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5. ^ Eldo Kim Made Harvard Bomb Threat Because He Was Under Pressure: Lawyer. The Huffington Post. [2015-05-09]. (原始内容于2018-12-08). 
  46. ^ Aspiring medical student sentenced to three months in prison in MCAT hacking case. Washington Post. [2015-05-09]. (原始内容于2016-03-10). 
  47. ^ Yellow Face: The documentary part 4 - Asian Americans do face racism, 2010-07-05 [2013-02-24], (原始内容于2016-01-16) 
  48. ^ Asians, Blacks, Stereotypes and the Media, 2010-07-05 [2013-02-24], (原始内容于2016-03-10) 
  49. ^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William F. Wu, The Yellow Peril: Chinese Americans in American Fiction, 1850-1940, Archon Press, 1982.
  50. ^ Sax Rohmer, The Insidious Doctor Fu-Manchu (1913; reprint ed., New York: Pyramid, 1961), p. 17.
  51. ^ Rohmer, Sax, The Hand of Fu-Manchu (1917; reprint ed., New York: Pyramid, 1962), p. 111.
  52. ^ Yen Le Espiritu Asian American Panethnicity: Bridging Institutions and Identity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0-87722-955-1, 222 pages.
  53. ^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 list of Charlie Chan movies, IMDB, [2020-03-21], (原始内容于2017-09-19) 
  54. ^ 54.0 54.1 Earl Derr Biggers, The House Without a Key (New York: P.F. Collier & Son, 1925), p. 76.
  55. ^ Kim (1982), 179.
  56. ^ Frank Chin and Jeffery Chan, quoted in Kim (1982), 179.
  57. ^ 57.0 57.1 57.2 Sheridan Prasso, The Asian Mystique: dragon ladies, geisha girls, & our fantasies of the exotic orient, PublicAffairs, 2005.
  58. ^ Bernardi, Daniel. The Birth of Whiteness: Race and the Emergence of United States Cinema.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英语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6-07-01 [2013-03-09]. ISBN 0-8135-2276-5. 
  59. ^ Venutolo, Anthony. Cinema can't keep up with Hayakawa's strides. The Star-Ledger英语The Star-Ledger (Newark: nj.com). 2008-03-08 [2013-03-09]. (原始内容于2014-09-21). 
  60. ^ Lee, Juilia H. Interracial Encounters: Reciprocal Representations in African and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s, 1896-1937.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英语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11-10-01 [2020-03-21]. ISBN 0-8147-5256-X. (原始内容于2016-03-04). 
  61. ^ www.silentera.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lent Era: People: Actors: Sessue Hayakawa
  62. ^ 62.0 62.1 Jose Antonio Vargas. Asian Men: Slanted Screen. Washington Post. 2007-05-25 [2013-07-13]. (原始内容于2013-09-08). 
  63. ^ Chiung Hwang Chen. Feminization of Asian (American) Men in the U.S. Mass Medi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1996 20:57-71
  64. ^ H. Denis Wu. (PDF). [2013-07-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4-12). 
  65. ^ Espiritu, Y. E. (1997). Ideological Racism and Cultural Resistance: Constructing Our Own Images, Asian American Women and Men,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66. ^ Frankenberg, R. (1993). White women, race matter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itenes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67. ^ Quinsaat, J. (1976). Asians in the media, The shadows in the spotlight. Counterpoint: Perspectives on Asian America (pp 264-269). 加利福尼亚大学, Asian American Studies Center.
  68. ^ Chua, Peter; Fujino, Diane. Negotiating New Asian American Masculinities: Attitudes and Gender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en's Studies. 1999, 7 (3): 391–413 [2020-03-21]. (原始内容于2015-03-12). 
  69. ^ Big American Misconceptions about Asians, GoldSea, [2020-03-21], (原始内容于2018-07-21) 
  70. ^ Come All Ye Asian American Writers of the Real and the Fak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1. ^ Review: The Joy Luck Clu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2. ^ Biswas, Tulika; Kim, Taewoo; Lei, Wu; and Yang, Liuyan All Research "Asian Stereotypes Lost or Found in the Television Series Lost?"
  73. ^ 73.0 73.1 Geert Hofstede. Gender Stereotypes and Partner Preferences of Asian Women in Masculine and Feminine Cultur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6, 27 (5): 533–546. doi:10.1177/0022022196275003. 
  74. ^ Renee Tajima-Peña. Lotus Blossoms Don’t Bleed: Images of Asian Women. Asian Women United of California (编). . Beacon Press英语Beacon Press. 1989: 308–317 [2020-06-16]. ISBN 978-0-8070-590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75. ^ Shimizu, Celine Parreñas. The Sexual Bonds of Racial Stardom. The hypersexuality of ra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 87. ISBN 9780822340331. 
  76. ^ Prasso, Sheridan. Hollywood, Burbank, and the Resulting Imaginings. The Asian Mystique: Dragon Ladies, Geisha Girls, and Our Fantasies of the Exotic Orient Illustrated. PublicAffairs. 2006: 72–73. ISBN 9781586483944. 
  77. ^ Dow, Bonnie J. Gender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ated Contexts. The SAGE handbook of gender and communication. Julia T. Wood. SAGE. 2006: 302–303. ISBN 9781412904230. 
  78. ^ Nadra Kareem Nittle. Five Common Asian-American Stereotypes in TV and Film. About News. [2010-02-21]. (原始内容于2014-04-12). 
  79. ^ Sumi K. Cho. "Converging Stereotypes in Racialized Sexual Harassment: Where the Model Minority Meets Suzie Wong" in Richard Delgado, Jean Stefancic. Critical race theory: the cutting edge. p. 535. (calls Suzie Wong the "Hong Kong hooker with a heart of gold"); ; "Hong Kong as City/Imaginary in The World of Suzie Wong, Love is a Many Splendored Thing, and Chinese Box", by Thomas Y. T. Lu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rchived 2014-09-25 at WebCite; Asian American Cinema : Representations and Stereotyp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taci Ford and Geetanjali Singh Chanda. Portrayals of Gender and Generation,East and West: Suzie Wong in the Noble Hou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80. ^ . The New York Times. [202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81. ^ Film Listings. AustinChronicle.com. 1996-11-29 [2010-02-21]. (原始内容于2007-08-08). 
  82. ^ Puccini opera is 'racist': News24: Entertainment: International. News24. 2007-02-15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3). 
  83. ^ . OPERA America. [2015-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2). 
  84. ^ Steinberg, Avi. "Group targets Asian stereotypes in hit musical," Boston Globe, January 20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2007-December 15.
  85. ^ RICHARD CORLISS;Janice C. Simpson/New York. Theater: Will Broadway Miss Saigon?. TIME. 1990-08-20 [2010-02-21]. (原始内容于2007-10-16). 
  86. ^ Hodson, Heather. Amy Chua: 'I'm going to take all your stuffed animals and burn them!'. The Guardian (London). 2011-01-15 [2020-03-21]. (原始内容于2013-05-26). 
  87. ^ Emily Rauhala (14 August 2014) 'Tiger Mother': Are Chinese Moms Really So Differ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me. Retrieved 8 March 2014
  88. ^ Darrell Y. Hamamoto, Monitored peril: Asian Americans and the politics of TV represen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 ISBN 978-0-8166-2368-6, 311 pages.
  89. ^ 日系人大学教授が差別撤廃のためにポルノ映画製作: ABC(アメリカン・バカコメディ). 振興会. [2020-03-21]. (原始内容于2011-11-19). 
  90. ^ Jung Heum Whang. Body Politics of the Asian American Woman: From Orientalist Stereotype to the Hybrid Body. September 2007 [2013-06-26]. ISBN 9780549173045. (原始内容于2017-02-15). 
  91. ^ Lisa Lowe. Immigrant Acts: On Asian American Cultural Politics.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13-06-26]. ISBN 0822318644. (原始内容于2017-02-15). 
  92. ^ Plastic surgery boom as Asians seek 'western' look. [2015-10-03]. (原始内容于2015-09-10). 
  93. ^ 93.0 93.1 Long Duk Dong: Last of the Hollywood Stereotypes?. NPR. [2010-02-21]. (原始内容于2010-10-08). 
  94. ^ Hollywood Discovers Korea's Talented Actors. Newsweek.com. 2009-11-16 [2010-02-21]. 
  95. ^ Maslin, Janet. Review: Sixteen Candles. The New York Times. 1984-05-04 [2010-05-31]. (原始内容于2013-07-18). 
  96. ^ Asian American Psychology:Asians Bad Drivers False. Google. 2008-09-17 [2013-06-08]. ISBN 9781841697499. 
  97. ^ Perceptions of Asian American Students: Stereotypes and Effects. [2012-08-21]. (原始内容于2013-09-28). 
  98. ^ Qin Zhang. “Asian Americans Beyond the Model Minority Stereotype: The Nerdy and the Left Ou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Vol 3, Issue 1 (2010), pp. 20-37.
  99. ^ Asians are inferior at sports compare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Sports. Complex Sports. [2013-09-14]. (原始内容于2018-06-12). 
  100. ^ Samer Kalaf. Asian population critically underrepresented in NFL. Sports. [2013-09-14]. (原始内容于2016-11-03). 
  101. ^ Michelle Banh. Hey American Sports! Where are all the Asians at?. Sports. [2013-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5). 
  102. ^ Barron, David. Lin tells "60 Minutes" his ethnicity played a role in him going undrafted. Houston Chronicle. 2013-04-05 [202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7). 
  103. ^ Gregory, Sean. Harvard's Hoops Star Is Asian. Why's That a Problem?. Time. 2009-12-31 [201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9). "I've heard it at most of the Ivies if not all of them," he says. Lin is reluctant to mention the specific nature of such insults, but according to Harvard teammate Oliver McNally, another Ivy League player called him a C word that rhymes with ink during a game last season.  参数|magazine=与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帮助)
  104. ^ The Lack of Asians and Asian-American Athletes in Professional Sports. Sports. [2013-09-14]. (原始内容于2018-06-12). 
  105. ^ Dominant East Asians face workplace harassment, says study.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Toronto, 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 [2013-09-14]. (原始内容于2018-07-21). 

外部链接

  • Hollywood Chine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Hollywood Chinese, a 2007 documentary film about the portrayals of Chinese men and women in Hollywood productions.
  • The Slanted Scre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he Slanted Screen, a 2006 documentary film addressing the portrayals of Asian men in American television and film.

美国社会对东亚人的刻板印象, 美国社会存在对中国, 日本, 韩国等东亚移民及其后代所抱持的刻板印象, 与其他民族或族群一样, 刻板印象往往在媒体, 文学, 电影中出现, 这些刻板印象往往使得亚裔移民及其后代子孙在社会, 文化, 政治中受到负面的影响, 媒体中对于东亚人的形象描绘多半反映出美国文化中心主义, 许多东亚裔人群受到刻板印象的牵累, 在美国社会饱受歧视, 甚至成为了仇外心理的牺牲品, 目录, 東方主義, 神秘主义, 异域风情, 看似幼稚的亚洲人, 排斥及敌对心理, 黄祸论, 永遠外人, 模范少数族裔, 虚拟. 美国社会存在对中国 日本 韩国等东亚移民及其后代所抱持的刻板印象 与其他民族或族群一样 刻板印象往往在媒体 文学 电影中出现 这些刻板印象往往使得亚裔移民及其后代子孙在社会 文化 政治中受到负面的影响 1 2 媒体中对于东亚人的形象描绘多半反映出美国文化中心主义 1 许多东亚裔人群受到刻板印象的牵累 在美国社会饱受歧视 甚至成为了仇外心理的牺牲品 1 3 目录 1 東方主義 神秘主义 异域风情 2 看似幼稚的亚洲人 3 排斥及敌对心理 3 1 黄祸论 3 2 永遠外人 4 模范少数族裔 5 虚拟作品中的典型东亚人形象 5 1 傅满洲 邪恶典型 5 2 陈查理 正义象征 6 东亚男性 6 1 性格软弱缺乏魅力的男性形象 6 2 对白人女性的威胁 6 3 轻视女性 6 4 对东亚男性的认识的变化 7 东亚女性 7 1 龙女 7 2 瓷娃娃形象 7 3 虎妈 8 对体格及身体外形的刻板印象 9 关联条目 10 脚注 11 外部链接東方主義 神秘主义 异域风情 编辑美籍巴勒斯坦阿拉伯裔文学批评家爱德华 萨义德在其著作中指出 東方主義起源于西方世界的独自解释 包含了其与 外邦 未知世界 东方 东洋 的碰撞交流中得到的经验 萨义德认为 东方 Orient 这个词是欧洲人生造出的概念 代表了 异域风情 浪漫 珍贵经验等意义 主要指与欧美各国人进行对比的东亚 4 西方文化中的 東方主義 也导致了东亚人及东亚裔美国人的 异体化 othering 一方面 西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成了全世界的 日常主流 而亚洲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充满了 异域色彩 4 另外 普通观念中 西洋文化由于近代化的作用 往往易于变化演进 而东亚文化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往往有传统守旧的一面 5 看似幼稚的亚洲人 编辑在许多西方人眼中 东亚人的形象是幼稚可爱的 而缺乏成熟的魅力 韩裔美国演员赵约翰就曾对人说过 亚洲人的婴儿多半给人可爱的印象 从而也导致连我在内的亚洲人都被看成比较幼嫩 不论男女都给人稚嫩的印象 而婴儿则更加显得幼小 相比白人的小孩 我们亚洲人的幼儿看起来似乎更加可爱 6 由于被视为幼稚 因此亚洲人往往被认为缺乏社会自律性 同时也给人以文静而缺乏攻击性等印象 另外 也会有一种觉得亚洲人欠缺行动力和管理能力的感觉 7 排斥及敌对心理 编辑黄祸论 编辑 1899年讽刺画 黄祸的辉煌 主条目 黄祸 19世纪末期 在欧洲盛行一时的 黄祸论 Yellow Peril 代表了欧美各国对亚洲民族尤其是中国 日本移民的憂慮 这一论点在澳大利亚 新西兰 南非 加拿大 美国等地尤其多见 面对大量流入的东亚移民 当地的白人对于无法理解的外族文化 语言等感到恐惧 一方面担心生存资源被抢夺 另一方面也担忧西洋文化 生活习惯 价值观等受到黄种人的威胁 同样 东亚社会也对西方世界的入侵 战争机器以及种族灭亡等抱有极大的戒备和恐惧 这一时期 美国西部的政治家和作家们都表现出了反亚洲情绪 如 黄祸 The Yellow Peril 1886年 洛杉磯时报 移民 會議同意排华 Conference Endorses Chinese Exclusion 1905年 纽约时报 8 等文章比比皆是 同时也波及到了排日运动 1924年 美国通过了 1924年移民法 将亚洲人视为对美国有害的种族 9 澳大利亚也一样对黄种人充满了恐惧和仇视 1901年至1973年为止 澳洲长期执行歧视限制亚洲移民的白澳政策 直至1980年代都仍有其残影 2002年2月12日 新西兰总理海伦 克拉克在首次为当地华人举行的新春联欢会上 向 长期以来缴纳了人头税的中国历代移民及其后代 表示道歉 同时 她任命了新的移民局长 并制订了一系列帮助华裔社区及实现公平待遇的政策 10 20世纪初 加拿大也对东亚移民征缴人头税 2007年 加国政府正式向仍在世的人头税纳税人道歉 并作出了赔偿 11 永遠外人 编辑 在美国社会 亚裔美国人给许多人的印象是 他们并不是 美国人 而只是一群 永遠外人 3 12 13 尽管许多亚裔早已融入了当地社会 但还是经常有亚裔美国人被问及其在美国生活了多久或者 家乡是何处 等 14 但事实上 许多亚裔美国人都生在美国长在美国 并非第一代移民 另外 有种观点认为亚裔美国人即使居住时间再久 即使拥有了公民权 也仍然是一群无法被美国社会同化的 外族人 15 16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亚裔美国学名誉教授Lin QiWang也持同一观点 他说 美国主要媒体对亚洲人社群的描述非常过分 17 在许多主要媒体和政客的头脑里根本没有亚裔的存在感 他们的雷达感知不到这一群体的存在 政治上也是一样 17 亚裔美国人司法中心 AAJC 等組織委託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者進行的研究也显示 亚裔美国人的演员很少有在电视节目中露面的机会 尽管亚裔族群占美国人口的5 但在电视上的出镜率仅有2 6 即使在亚裔集中居住的纽约和洛杉矶 亚洲人的演员和角色也依然不多见 18 模范少数族裔 编辑主条目 模範少數族裔 亚裔美国人往往给人 模范少数族裔 的 正面 刻板印象 许多美国人觉得 亚洲人非常勤奋 在政治上不具有攻击性 爱好学习 博闻强识 人畜无害 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地位 但也有一部分亚裔美国人却不希望被抱有这样的刻板印象 因此刻意要摒弃这种刻板印象 19 20 许多学者及美国的主流媒体往往都会强化亚裔人的成功 但其实这与现实有相当大的距离 21 22 23 24 25 这种误解反而导致了亚裔族群与其他少数族群的隔阂 并且掩盖了亚裔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甚至歧视 26 例如亚裔人经常被报道其收入水准高于美国平均水平 但事实上在大公司 政府机关中亚裔人往往会遇到 玻璃天花板 无法公平取得职业上升的通道 27 28 29 而事实上 亚裔美国人为了要与白人同事取得同样的薪酬 往往需要更高的学历以及更多的劳动时间 30 模范少数族裔的形象其实也对亚裔美国人造成了潜在的伤害 在学校里 亚裔族群往往被视为高智商群体和学霸 因此被老师忽视辅导 2 31 32 33 在美国 25岁以上的亚裔中取得本科学历者占25 2 这一数字大大超出了美国人全体比例的15 5 因此美国人一般认为亚裔美国人在教育上非常成功 但事实上 同为亚洲人 柬埔寨裔的本科学历比例只有6 9 老挝裔只有6 2 34 35 此外 许多亚洲国家的移民或难民等族群中 失业率高达80 30 不過 作為世界第一大洲 將所有亞洲人歸類成同一類人並不是可取的行為 情況就如視南美的秘魯人和北美的美國人同樣為美州人一樣 因此 將屬東南亞 南亞和中西的人與東亞人一樣歸類為亞洲人的話 反而更忽略了那班較多處於社會基層的亞洲人 事實上 東亞人的學歷水平 人均收入等都比白人還要高 亚裔美国人与其他美国国内人种相比 拥有非常低的犯罪率 36 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犯罪及违反公德的行为 37 38 2007年4月16日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 枪击造成33人死亡 枪手本人开枪饮弹自尽 枪击案疑犯为23岁的韩籍青年赵承熙 这起枪击案对美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39 此外 华裔詐騙犯徐詠芫向希拉里 克林顿进行巨额政治捐款 40 华裔名人李孟賢当选舊金山市長 英语 Mayor of San Francisco 韓裔金敬俊 Kim Kyung Joon 韩国总统李明博的商业伙伴 其妹时任洛杉矶市委员 因操縱股價被引渡等新闻都引发了社会舆论的热议 41 42 43 2007年 杜克大学福夸商學院的34名东亚裔学生因违纪行为被处以退学 休学等处分 一时间也舆论哗然 44 2013年 哈佛大学三名亚裔美籍学生受到了学校处分及逮捕 其中Eldo Kim为逃避最终考试 竟然宣称要在哈佛校园内制造爆炸案 轰动全美 45 密歇根大学毕业生Bosung Shim为了篡改入学考试成绩 非法侵入大学网路系统 后被判处徒刑 46 尽管亚裔美国人遭受的歧视仍在现实中存在 但美国社会往往对此视而不见 由于人种歧视中也存在等级差异 亚裔美国人受到的歧视问题与其他族群相比往往不太被重视 正是由于对亚裔的成功及某些善意的刻板印象 反而导致美国社会往往没有意识到亚裔的受歧视问题 许多美国人始终对亚裔群体抱有 经济富裕平等 拥有高学历 的第一印象 47 48 虚拟作品中的典型东亚人形象 编辑傅满洲与陈查理是美国文化史上两个最重要的虚拟东亚人形象 傅满洲是20世纪初英国白人小说家萨克斯 罗默创作的系列小说中的反派人物 陈查理则是美国作家厄尔 德尔 比格斯 Earl Derr Biggers 笔下的一名华人探长 在罗默的系列小说中 傅满洲博学多才 集所有科学知识于一身 但本性邪恶 无恶不作 而与之相反的正义形象陈查理则是一名性格温和的夏威夷华侨警探 尽管他饱受白人的歧视和侮辱 却仍然兢兢业业地发挥其智慧 解决了许多案件 在美国观众中树立了 优秀的亚洲人代表 的形象 这一正一反两个形象长期在文学和电影中出现 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 49 傅满洲 邪恶典型 编辑 主条目 傅满洲 小說 神祕的傅滿州 傅满洲系列小说共有13部 讲述了傅满洲及其老对手英国警探丹尼斯 史密斯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这系列的小说在美国和英国有数百万的销量 还在美国的杂志 电影 动画 电台及电视节目中频频出现 傅满洲所代表的 邪恶的东亚人 的形象已经在美国和英国社会中得以固定 49 他又高又瘦 高耸肩膀 长着竖挑眉 留着两撮下垂胡子 面容如同撒旦 穿着清朝官服 50 萨克斯 罗默将反面形象傅满洲与当时的黄祸论结合起来 其中也包含了神秘主义和异国情调等元素 傅满洲在杀人时 往往会使用具有东亚特征的绸缎 手段残忍 尽管他只是满族人 但在美国人看来 其代表了残忍狡猾的东亚人形象 49 作品中有许多露骨的歧视性对话 51 傅满洲的对手也往往对东亚人的智慧 神秘 异域情调和残忍形象做出过评论 49 52 陈查理 正义象征 编辑 主条目 陈查理 瑞典裔演员扮演的华裔夏威夷警探陈查理 陈查理虽然是一个虚构的角色 但其原型是华裔夏威夷警探郑平 1871年 1933年 关于陈查理的系列作品包括1925年到1981年期间的10部小说和40多部电影以及动画 桌面游戏等 通常在电影中 扮演陈查理的男主角都由沃纳 奥兰德 西德尼 托拉 罗兰德 温塔兹等白人演员担任 53 与邪恶的傅满洲相反 陈查理代表着典型的 充满正义 的东亚人形象 49 没有钥匙的房子 一书中 对他的描述是 他非常胖 但有着女性一般轻柔的步伐 脸圆圆的 带着点婴儿肥 肤色有点接近象牙白 黑色的短发非常精神 琥珀色的眼珠 眼角上翘 54 在作品中 陈查理的英语错漏百出 谦恭的态度非常夸张 在被波士顿的女士歧视侮辱之后 他也仍然大度地鞠躬表示敬意 54 在一系列作品中 尽管陈查理具有极高的智慧和能力 但仍然态度谦和 善于隐忍 因此往往被观众视为是毫无攻击性的东亚人典型 许多作品的情节大体雷同 往往都是陈查理被白人上司或种族歧视者轻视 但之后他用成功破案来证明自己 49 许多现代评论家以及亚裔评论家都认为 陈查理缺少当时在白人侦探身上普遍具备的勇敢 坚持主见以及感情丰富等特质 55 也因此 对于白人主义的美国而言 我们 亚裔 并没有被当成男人看待 56 东亚男性 编辑性格软弱缺乏魅力的男性形象 编辑 从1800年代中期开始 移民到美国的华工往往只能从事传统的女性工种 因此更加给人以一种软弱的印象 当时的华人保留着辫子 穿着长袍 更加强化了这种形象 57 美国当时的法令中禁止中国男性从事 男人的工作 因此迫使华人只能从事清洁 洗衣 厨师 育儿等通常更适合于女性的行业 57 尽管如此 在早期的好莱坞影坛 日裔明星早川雪洲也经常扮演充满魅力的东亚男性形象 同时也遭受了许多嫉妒和非议 58 59 60 他在许多爱情片中饰演帅气性感的男性角色 博取了数百万美国影迷的青睐 但这反而导致了美国社会中白人及黑人的反感 结果社会上出现了对亚洲男性外表及魅力的否定 甚至助推了黄祸论的肆虐 61 2006年的纪录片 The Slanted Screen 英语 倾斜的银幕 中 菲律宾裔美国人导演Gene Cajayon就提到 2000年的动作影片 致命罗密欧 中 中国男演员李连杰饰演主角罗密欧 该片原本设计的电影结尾是女主角亲吻李连杰 但最后导演觉得这个结局不会受到美国观众的认可 62 因此电影公司最终将结尾改为两人的紧紧拥抱 根据导演的解释 东亚男性的性感形象在美国并不受欢迎 62 在美国媒体中 亚洲男人的形象往往是顾家型 而且缺少性魅力 63 64 有观点指出 东亚人情感较为含蓄 不愿意在公开场合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或诉求 这也是某种程度上导致亚裔群体权益不被重视的原因 对白人女性的威胁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描绘日本兵威胁白人女性的反日海报 东亚男性有时也会被描绘成威胁女性人身安全的一类人 65 20世纪的媒体舆论中 东亚男性的形象代表着好色 攻击性强等 66 自1850年起到1940年为止 美国的大众媒体对东亚的中日两个民族的印象有所分化 往往对中国人的感受是 充满人情味和善良 对日本人的印象则是 威胁他人安全 好色 49 1916年电影 Patria 英语 Patria 1917 film 中 狂躁的一群日本男人为了强奸白人女性 悍然发动了侵略美国的战争 67 轻视女性 编辑 东亚男性也往往被视为 轻视女性 对女性无礼或不尊重 尽管有研究表明 东亚男性其实比白人男性更具有男女平等的观念 68 但在西方媒体上的东方男人形象往往是男权主义者 69 这在迈克尔 克莱顿的小说 升起的太阳 英语 Rising Sun film 以及电影 金刚狼 中都能找到影子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 喜福会 尽管获得了评论家的赞誉 但在书中对亚洲男性的刻板印象的描述却遭到了许多亚裔美国人的批评 70 71 对东亚男性的认识的变化 编辑 近年来对东亚男性的形象刻画逐渐离开了传统的刻板印象 稍有变化 电视连续剧 迷失 中就有多国文化的碰撞 其中对东亚人的角色设计比较多元复合 72 东亚女性 编辑龙女 编辑 东亚女性的刻板印象包括攻击性强 势利 拜金等性格特点 73 许多美国的西部片或西部文学中都描绘了奸诈狡猾的东亚女性形象 这一形象也被浓缩为 龙女 这与传统的 中国娃娃 艺伎 战争新娘 等温顺贤惠的形象有明显的区别 但同样都是刻板的印象 74 近年来 龙女的典型代表就是连续剧 甜心俏佳人 中刘玉玲扮演的吴玲 她饰演了一名冷酷无情 75 的华裔美国律师 76 她也是剧中唯一登场的主要东亚女性角色 评论界也没有对这一刻板印象提出过批评 但此后 学术界对吴玲的角色刻画进行了一些研究分析 77 刘玉玲也因为饰演了这一角色而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 78 瓷娃娃形象 编辑 在美国电影中 对亚洲女性的另一典型刻板印象就是 瓷娃娃 的温顺形象 往往人们眼中的亚洲女孩就是面容姣好 皮肤细腻 性格温和忠诚 善于逆来顺受 57 73 1957年的英国小说 蘇絲黃的世界 及之后的同名電影 英语 The World of Suzie Wong film 曾经风靡一时 作品中香港女性的形象非常鲜明 79 此外 描写亚洲女性的著名作品还有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 蝴蝶夫人 该剧以日本为背景 叙述女主人公与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结婚后空守闺房 等来的却是背弃 最终以蝴蝶自杀为结局 该作品在美国大受欢迎 是上演场数最多的歌剧之一 但也因其内含的种族歧视及性别歧视的精神内核饱受诟病 80 81 82 83 1989年 音乐剧 西贡小姐 在美国首演 这部票房極佳的作品也被认为涉嫌人种歧视和性别歧视 84 该剧在百老汇首演时 创造了2500万美元票房的纪录 85 电影中的亚洲女性 悲伤 不幸 一书曾指出 好莱坞电影曾长期将亚洲女性描绘成 逆来顺受 纯真无邪 内向隐忍且性需求旺盛 的形象 例如在 蘇絲黃的世界 一片中 女主角的亚洲女性饱受了白人男性的玩弄和欺凌 之后成为卖淫女 这一作品加深了美国社会对亚裔女性的刻板印象 虎妈 编辑 参见 虎妈 2011年1月 华裔女作家蔡美儿在其回忆录 虎妈战歌 中讲述了其如何严格教育子女的经历 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86 这部书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一些批评 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于育儿方法及文化差异的大讨论 87 与犹太人母亲 日本母亲类似的华人虎妈给人的印象就是为了取得考试优异成绩而严格教育子女 但有时也因此对孩子造成了身心方面的伤害 对体格及身体外形的刻板印象 编辑日裔美籍学者丹尼尔 滨本曾对美国的银幕中存在的隐性歧视非常重视 也为此专门拍摄了由亚洲人出演的成人电影 88 89 评论人士认为 美国媒体中的东亚人往往长着内眦赘皮 并被称为 杏仁眼 或 吊针眼 并对这种长相带有某种讽刺意味的评价 此外 东亚人的黄色或褐色肤色也往往称为关注的焦点 东亚人的特征之一是黑色直发为主 往往给人的刻板印象是剃板寸头的男生和平刘海的女生 而且东亚人往往都被简单化地认为就来自中日韩三国中的一国 90 91 现在 一部分住在欧美的东亚人为了改变外形 也往往会进行整形手术 以求长相更接近西方 92 许多文化评论家指出 东亚人给人的刻板印象还包括 擅长武术 93 94 蹩脚的英语 93 95 开车技术差 96 此外也有不善于交际的影响 但反之也有对印度人善于社交的刻板印象 此外刻板印象还包括 对人顺从温和 充满智慧 勤劳 精通电脑技术 自律 守法和高学历等 97 2010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还显示多数亚裔美国人给人以 书呆子 的印象 这些结果往往是长年的排外历史所造成的 98 另外 东亚人往往也给人以运动能力差的刻板印象 99 在美国的职业体育界 东亚人往往被轻视或忽视 也在雇佣中遭受到严重的歧视 100 101 例如在2010年NBA选秀中 华人球员林书豪没有被任何一家球队选中 有评论认为这也是人种歧视的一种体现 102 这一点也得到了NBA总裁大卫 斯特恩以及 时代 杂志体育专栏作家的认同 103 2012年的美国人口中亚裔占6 但在NFL中球员比例只占2 在MLB中占1 9 而在NBA中不足1 104 根据一些研究结果显示 在职场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东亚人往往不受同事的欢迎 很有可能遭受其他族群的否定性评价或骚扰等 105 关联条目 编辑排华法案 好莱坞作品中的东亚人形象 日语 ハリウッドにおける東アジア人の描かれ方 反华 刻板印象 蘇絲黃的世界 阎将军的苦茶脚注 编辑 1 0 1 1 1 2 Kashiwabara Amy Vanishing Son The Appearance Disappearance and Assimilation of the Asian American Man in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 UC Berkeley Media Resources Center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9 22 2 0 2 1 Felicia R Lee Model Minority Label Taxes Asian Youths New York Times 20 March 1990 pages B1 amp B4 3 0 3 1 Matthew Yi et al Asian Americans seen negatively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1 04 27 2007 06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9 14 4 0 4 1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1978 pp 1 2 Rosen Steven L Japan as Other Orientalism and Cultural Conflict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26 Wang Oliver The Game Changer An Interview with John Cho Asian Pacific Arts 2009 07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8 07 Song Young Korean American Wome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Feminism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8年3月28日 2020年3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9月23日 通过Google Books CONFERENCE INDORSES CHINESE EXCLUSION Editor Poon Chu Says China Will Demand Entrance Some Day A PLEA FOR THE JAPANESE Committee on Resolutions Commends Roosevelt s Position as Stated in His Message New York Times 1905 12 09 2010 0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6 04 History World Asian Americans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5 27 Office of Ethnic Affairs Formal Apology To Chinese Community Archives of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2 02 12 2013 12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03 Chinese Immigration Act 1885 c Asian ca 2010 0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3 05 Frank H Wu Asian Americans and the Perpetual Foreigner Syndrome 2007 06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8 Lien Pei te Mary Margaret Conway Janelle Wong The politics of Asian Americans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Psychology Press 2004 7 2012 02 09 ISBN 97804159346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19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ir perceived racial difference rapid and continuous immigration from Asia and on going detente with communist regimes in Asia Asian Americans are construed as perpetual foreigners who cannot or will not adapt to the language customs religions and politics of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Wu Frank H Yellow race in America beyond black and white Basic Books 2003 79 2012 02 09 ISBN 9780465006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19 Neil Gotanda Exclusion and Inclusion Immigration and American orientalism Johnson Kevin 1997 Racial Hieracrchy Asian Americans and Latinos as Foreigners and Social Change Is Law the Way to Go Oregon Law Rev 76 pages 347 356 17 0 17 1 Loss of AsianWeek Increases Hole in Asian American Coverage NAM News ncmonline com 2010 0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7 14 Asian Pacific Americans in Prime Time Setting the Stage PDF aapisontv com 5 2006 2020 03 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8 26 ASIAN AMERICAN SCIENTISTS Silent No Longer Model Minority Mobilizes Lawler 290 5494 1072 Scienc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华裔为何反对 模范少数族裔 神话 新华网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23 Stacey J Lee Unraveling the Model Minority Stereotypes Listening to Asian American Youth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1996 ISBN 978 0 8077 3509 1 Bill Sing Model Minority Resentments Spawn Anti Asian American Insults and Violence Los Angeles Times 31 February 1989 p 12 Greg Toppo Model Asian student called a myth Middle class status may be a better gauge of classroom success USA Today 10 December 2002 p 11 Benjamin Pimentel Model minority image is a hurdle Asian Americans feel left out of mainstream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5 August 2001 p 25 What Model Minority Doesn t Tell Chicago Tribune 3 January 1998 p 18 Model Minority 2015 05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0 22 Woo Deborah The Glass Ceiling and Asian Americans Key Workplace Documents Federal Publications 1994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lass Ceiling for African Hispanic Latino and Asian Americans Ethnic Majority The Glass Ceiling for African Hispanic and Asian American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nstable Pamela A Glass Ceiling of Misperceptions WashingtonPost 10 October 1995 Page A01 Washingtonpost com A GLASS CEILING OF MISPERCEPTION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 0 30 1 Ronald Takaki The Harmful Myth of Asian Superiority The New York Times 16 June 1990 p 21 Bhattacharyya Srilata From Yellow Peril to Model Minority The Transition of Asian American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document that does not fit in any of the other fields not used after 2004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 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30th Little Rock AR November 1416 2001 Full text available ERIC PDF Download Eric ed gov 2010 02 21 ARONSON J 1 LUSTINA M J 1 GOOD C 1 KEOUGH K 1 STEELE C M 2 BROWN J 2 When white men can t do math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actors in stereotype threa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35 no1 pp 29 46 1 p 3 4 Elsevier San Diego 1999 Kim Angela Yeh Christine J Stereotypes of Asian American Students ERIC Educational Reports 2002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0 16 Yang KaYing Southeast Asian American Children Not the Model Minority The Future of Children 2004 14 No 2 127133 Flowers Ronald B Minorities and criminality 190 1990 Our big cultural heritage our awful little secret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ome Korean Americans fearful of racial backlash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adly Cho is Most Newsworthy APA of 2007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ianweek 英语 Asianweek In Binghamton NY there was a shooting spree by a naturalized Asian immigrant when Jiverly Wang 英语 Jiverly Wang killed 14 people and injured 3 at the local American Civic Association January 1 2008 Retrieved on December 21 2009 纽约诈骗另案 徐咏芫再获刑24年 BBC 2020 03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1 14 Brother of L A Commissioner Accused of Bilking Investors Los Angeles Times 2004 05 29 2020 03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28 大選前夕 盧武鉉下令再查李明博 自由電子報 2007 12 17 2020 03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19 BBK案 新浪网新闻中心 2007年12月6日 2020 03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19 Duke Cheating Case Hits Asian Student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ldo Kim Made Harvard Bomb Threat Because He Was Under Pressure Lawyer The Huffington Post 2015 05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2 08 Aspiring medical student sentenced to three months in prison in MCAT hacking case Washington Post 2015 05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10 Yellow Face The documentary part 4 Asian Americans do face racism 2010 07 05 2013 0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1 16 Asians Blacks Stereotypes and the Media 2010 07 05 2013 0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10 49 0 49 1 49 2 49 3 49 4 49 5 49 6 William F Wu The Yellow Peril Chinese Americans in American Fiction 1850 1940 Archon Press 1982 Sax Rohmer The Insidious Doctor Fu Manchu 1913 reprint ed New York Pyramid 1961 p 17 Rohmer Sax The Hand of Fu Manchu 1917 reprint ed New York Pyramid 1962 p 111 Yen Le Espiritu Asian American Panethnicity Bridging Institutions and Identity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 0 87722 955 1 222 pages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list of Charlie Chan movies IMDB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9 19 54 0 54 1 Earl Derr Biggers The House Without a Key New York P F Collier amp Son 1925 p 76 Kim 1982 179 Frank Chin and Jeffery Chan quoted in Kim 1982 179 57 0 57 1 57 2 Sheridan Prasso The Asian Mystique dragon ladies geisha girls amp our fantasies of the exotic orient PublicAffairs 2005 Bernardi Daniel The Birth of Whiteness Race and the Emergence of United States Cinema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英语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6 07 01 2013 03 09 ISBN 0 8135 2276 5 Venutolo Anthony Cinema can t keep up with Hayakawa s strides The Star Ledger 英语 The Star Ledger Newark nj com 2008 03 08 2013 03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9 21 Lee Juilia H Interracial Encounters Reciprocal Representations in African and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s 1896 1937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英语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11 10 01 2020 03 21 ISBN 0 8147 5256 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www silentera co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lent Era People Actors Sessue Hayakawa 62 0 62 1 Jose Antonio Vargas Asian Men Slanted Screen Washington Post 2007 05 25 2013 07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9 08 Chiung Hwang Chen Feminization of Asian American Men in the U S Mass Medi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1996 20 57 71 H Denis Wu The Submissive the Calculated and the American Dream PDF 2013 07 1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3 04 12 Espiritu Y E 1997 Ideological Racism and Cultural Resistance Constructing Our Own Images Asian American Women and Men Rowman amp Littlefield Publishing Frankenberg R 1993 White women race matter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itenes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Quinsaat J 1976 Asians in the media The shadows in the spotlight Counterpoint Perspectives on Asian America pp 264 269 加利福尼亚大学 Asian American Studies Center Chua Peter Fujino Diane Negotiating New Asian American Masculinities Attitudes and Gender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en s Studies 1999 7 3 391 413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12 Big American Misconceptions about Asians GoldSea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7 21 Come All Ye Asian American Writers of the Real and the Fak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view The Joy Luck Club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iswas Tulika Kim Taewoo Lei Wu and Yang Liuyan All Research Asian Stereotypes Lost or Found in the Television Series Lost 73 0 73 1 Geert Hofstede Gender Stereotypes and Partner Preferences of Asian Women in Masculine and Feminine Cultures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1996 27 5 533 546 doi 10 1177 0022022196275003 Renee Tajima Pena Lotus Blossoms Don t Bleed Images of Asian Women Asian Women United of California 编 Making Waves An Anthology of Writings by and about Asian American Women Beacon Press 英语 Beacon Press 1989 308 317 2020 06 16 ISBN 978 0 8070 5905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23 Shimizu Celine Parrenas The Sexual Bonds of Racial Stardom The hypersexuality of ra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 87 ISBN 9780822340331 Prasso Sheridan Hollywood Burbank and the Resulting Imaginings The Asian Mystique Dragon Ladies Geisha Girls and Our Fantasies of the Exotic Orient Illustrated PublicAffairs 2006 72 73 ISBN 9781586483944 Dow Bonnie J Gender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ated Contexts The SAGE handbook of gender and communication Julia T Wood SAGE 2006 302 303 ISBN 9781412904230 Nadra Kareem Nittle Five Common Asian American Stereotypes in TV and Film About News 2010 0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4 12 Sumi K Cho Converging Stereotypes in Racialized Sexual Harassment Where the Model Minority Meets Suzie Wong in Richard Delgado Jean Stefancic Critical race theory the cutting edge p 535 calls Suzie Wong the Hong Kong hooker with a heart of gold Asian Stereotypes in Film History Hong Kong as City Imaginary in The World of Suzie Wong Love is a Many Splendored Thing and Chinese Box by Thomas Y T Lu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rchived 2014 09 25 at WebCite Asian American Cinema Representations and Stereotyp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taci Ford and Geetanjali Singh Chanda Portrayals of Gender and Generation East and West Suzie Wong in the Noble Hous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ontroversy About the Opera The New York Times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7 Film Listings AustinChronicle com 1996 11 29 2010 0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08 Puccini opera is racist News24 Entertainment International News24 2007 02 15 2010 0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03 Cornerstones OPERA America 2015 05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8 22 Steinberg Avi Group targets Asian stereotypes in hit musical Boston Globe January 2005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2007 December 15 RICHARD CORLISS Janice C Simpson New York Theater Will Broadway Miss Saigon TIME 1990 08 20 2010 0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6 Hodson Heather Amy Chua I m going to take all your stuffed animals and burn them The Guardian London 2011 01 15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26 Emily Rauhala 14 August 2014 Tiger Mother Are Chinese Moms Really So Differen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me Retrieved 8 March 2014 Darrell Y Hamamoto Monitored peril Asian Americans and the politics of TV represen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 ISBN 978 0 8166 2368 6 311 pages 日系人大学教授が差別撤廃のためにポルノ映画製作 ABC アメリカン バカコメディ 振興会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1 19 Jung Heum Whang Body Politics of the Asian American Woman From Orientalist Stereotype to the Hybrid Body September 2007 2013 06 26 ISBN 97805491730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15 Lisa Lowe Immigrant Acts On Asian American Cultural Politics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13 06 26 ISBN 08223186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15 Plastic surgery boom as Asians seek western look 2015 10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9 10 93 0 93 1 Long Duk Dong Last of the Hollywood Stereotypes NPR 2010 02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0 08 Hollywood Discovers Korea s Talented Actors Newsweek com 2009 11 16 2010 02 21 Maslin Janet Review Sixteen Candles The New York Times 1984 05 04 2010 05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7 18 Asian American Psychology Asians Bad Drivers False Google 2008 09 17 2013 06 08 ISBN 9781841697499 Perceptions of Asian American Students Stereotypes and Effects 2012 08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9 28 Qin Zhang Asian Americans Beyond the Model Minority Stereotype The Nerdy and the Left Ou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Vol 3 Issue 1 2010 pp 20 37 Asians are inferior at sports compare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Sports Complex Sports 2013 09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2 Samer Kalaf Asian population critically underrepresented in NFL Sports 2013 09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03 Michelle Banh Hey American Sports Where are all the Asians at Sports 2013 09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9 15 Barron David Lin tells 60 Minutes his ethnicity played a role in him going undrafted Houston Chronicle 2013 04 05 2020 03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4 07 Gregory Sean Harvard s Hoops Star Is Asian Why s That a Problem Time 2009 12 31 2010 11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1 09 I ve heard it at most of the Ivies if not all of them he says Lin is reluctant to mention the specific nature of such insults but according to Harvard teammate Oliver McNally another Ivy League player called him a C word that rhymes with ink during a game last season 参数 magazine 与模板 cite news 不匹配 建议改用 cite magazine 或 newspaper 帮助 The Lack of Asians and Asian American Athletes in Professional Sports Sports 2013 09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2 Dominant East Asians face workplace harassment says study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Toronto 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 2013 09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7 21 外部链接 编辑Hollywood Chines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ollywood Chinese a 2007 documentary film about the portrayals of Chinese men and women in Hollywood productions The Slanted Scree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Slanted Screen a 2006 documentary film addressing the portrayals of Asian men in American television and film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美国社会对东亚人的刻板印象 amp oldid 7268136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