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纖鸚嘴魚

纖鸚嘴魚学名Leptoscarus vaigiensis),又名纖鸚鯉,俗名鸚哥、蠔魚、臊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

纖鸚嘴魚
图由Tony Ayling博士所绘制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目: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
科: 鹦哥鱼科 Scaridae
属: 纤鹦嘴鱼属 Leptoscarus
种: 纖鸚嘴魚 L. vaigiensis
二名法
Leptoscarus vaigiensis
Quoy & Gaimard, 1824[1]
異名
  • Calliodon chlorolepsis-Richardson, 1844
  • Leptoscarus coeruleopunctatus-Rüppell, 1835
  • Scarichthys auritus-Valenciennes, 1840
  • Scarichthys caeruleopunctatus-Rüppell, 1835
  • Scarus auritus-Valenciennes, 1840
  • Scarus bottae-Valenciennes, 1840
  • Scarus caeruleo-punctatus-Rüppell, 1835
  • Scarus naevius-Valenciennes, 1840
  • Scarus rubronotatus-Valenciennes, 1840
  • Scarus vaigiensis-Quoy & Gaimard, 1824

分布 编辑

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南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馬爾地夫越南泰國、尼可巴群島、安達曼群島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帛琉斐濟群島紐西蘭北部、復活節島夏威夷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等海域。

深度 编辑

水深3至10公尺。

特徵 编辑

本魚具有癒合齒板,上顎較下顎稍長,較細長的體型和角度較小的頭部輪廓。體延長而略側扁。吻圓鈍;前額不突出。上咽骨每側有咽頭齒三列,下咽骨之生齒面寬度大於長度。成體的雄魚和雌魚的差別在於身體布滿藍色的小斑點。背鰭硬棘9至10枚、背鰭軟條10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9枚、脊椎骨25枚。體長可達35公分。

生態 编辑

本魚不經歷性別轉變。主要棲息在潟湖、海灣水域。以海藻及海草為食。

經濟利用 编辑

食用魚類,但不具經濟價值,一般作清蒸紅燒或煮味增湯。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纖鸚嘴魚, 学名, leptoscarus, vaigiensis, 又名纖鸚鯉, 俗名鸚哥, 蠔魚, 臊魚,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图由tony, ayling博士所绘制保护状况无危, iucn,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目,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科, 鹦哥鱼科, scaridae属, 纤鹦嘴鱼属, leptoscarus种, vaigiensis二名法leptoscarus, va. 纖鸚嘴魚 学名 Leptoscarus vaigiensis 又名纖鸚鯉 俗名鸚哥 蠔魚 臊魚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纖鸚嘴魚图由Tony Ayling博士所绘制保护状况无危 IUCN 3 1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目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科 鹦哥鱼科 Scaridae属 纤鹦嘴鱼属 Leptoscarus种 纖鸚嘴魚 L vaigiensis二名法Leptoscarus vaigiensisQuoy amp Gaimard 1824 1 異名Calliodon chlorolepsis Richardson 1844 Leptoscarus coeruleopunctatus Ruppell 1835 Scarichthys auritus Valenciennes 1840 Scarichthys caeruleopunctatus Ruppell 1835 Scarus auritus Valenciennes 1840 Scarus bottae Valenciennes 1840 Scarus caeruleo punctatus Ruppell 1835 Scarus naevius Valenciennes 1840 Scarus rubronotatus Valenciennes 1840 Scarus vaigiensis Quoy amp Gaimard 1824 目录 1 分布 2 深度 3 特徵 4 生態 5 經濟利用 6 参考文献分布 编辑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 包括紅海 東非 南非 馬達加斯加 模里西斯 馬爾地夫 越南 泰國 尼可巴群島 安達曼群島 日本 台灣 菲律賓 印尼 澳洲 新喀里多尼亞 新幾內亞 索羅門群島 馬里亞納群島 帛琉 斐濟群島 紐西蘭北部 復活節島 夏威夷群島 法屬玻里尼西亞等海域 深度 编辑水深3至10公尺 特徵 编辑本魚具有癒合齒板 上顎較下顎稍長 較細長的體型和角度較小的頭部輪廓 體延長而略側扁 吻圓鈍 前額不突出 上咽骨每側有咽頭齒三列 下咽骨之生齒面寬度大於長度 成體的雄魚和雌魚的差別在於身體布滿藍色的小斑點 背鰭硬棘9至10枚 背鰭軟條10枚 臀鰭硬棘3枚 臀鰭軟條9枚 脊椎骨25枚 體長可達35公分 生態 编辑本魚不經歷性別轉變 主要棲息在潟湖 海灣水域 以海藻及海草為食 經濟利用 编辑食用魚類 但不具經濟價值 一般作清蒸 紅燒或煮味增湯 参考文献 编辑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纤鹦嘴鱼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 04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5 台灣魚類資料庫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纖鸚嘴魚 amp oldid 6183316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