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社交機器人

社交機器人是一種自主機器人英语autonomous robot,能夠遵循符合自己身份的社交行為和規範,與人類或其他自主的實體進行人機互動與溝通。這個定義意味著社交機器人必須有實在的形體(不能只是螢幕上的角色)。近來發展的機器人,有些是用螢幕顯示機器人的頭。這種機器人處於合格邊緣,如果軀幹的功能只是為了放置螢幕,就不算是機器人。但是如果這類的機器人具備機動性,並且有感應的功能,這種系統就可以視為機器人。

背景 编辑

「社交機器人學」這個領域起源於1940-1950年代,威廉·格雷·華特英语William Grey Walter(William Grey Walter)是其先驅。1990年代初期以來,人工智慧的研究人員後續研發。其中最知名的包括克絲汀·道騰翰(Kerstin Dautenhahn)、瑪嘉·馬塔里克(Maja Mataric)、辛西婭·布雷齊爾(Cynthia Breazeal)、奧蒂·比拉德(Aude Billard)、亞尼斯·德米瑞斯(Yiannis Demiris)、布萊恩·達菲(Brian Duffy)。日本相關的領域是「關西工程運動」的「社交機器人學」,請參照三宅美博、渡辺智男、小嶋秀樹、神田崇行、石黒浩等人的研究。

自主是社交機器人的一個必要條件。完全被遙控的機器人不能視為有社交功能,因為不能自己做決定。這種機器人只不過是幕後之人的延伸。但是也毋須完全自主,半自主似乎也能被接受。

定義 编辑

社交機器人應該能與人類以及人型化代理人溝通和互動。這種交流比較可能是合作性質的,但是未必如此。而且,不合作的行為在有些情況下是符合社會規範的。例如機器人可以在遊戲的範圍內展現出競爭的行為。機器人的互動,可以在極少甚至沒有溝通的情況下進行。例如機器人可以在太空站遞工具給太空人,不過很可能遲早免不了要溝通。

社交機器人有兩個建議的必要條件:圖靈測試用以決定機器人的溝通技巧;以撒·艾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用以衡量機器人的行為(這兩個條件,尤其是「機器人三定律」,在現實世界是否可行,仍有爭議,而且或許根本不可能實現)。不過這種觀點的結果是,機器人如果只能與其他機器人溝通,不能視為社交機器人:社交行為受制於人類以及其社會,人類社會訂定必要的社會價值、規範、標準。這導致社交機器人對於文化的依賴,因為社會價值、規範、標準,會因不同的文化而異。

至此可以導入定義的最後部分。社交機器人互動的社交規範,必須符合其身份。身份和規範是經由社會訂定的。例如機器人男管家,必須遵循既定良好服務的規範。機器人男管家必須體貼人意、可靠、尤其必須言行謹慎。社交機器人必須知道這點並且遵守無誤。不過,社交機器人和其他自主機器人互動的時候,也必須遵守機器人之間的行為規範。

研究實驗室 编辑

  • MIT 媒體實驗室個人機器人小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耶魯大學社交機器人學實驗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德國弗萊堡大學社交機器人學實驗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國立新加坡大學社交機器人學實驗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本京都 ATR 智能機器人學暨通訊實驗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語言音樂與聽力學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際期刊 编辑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看 编辑

  • Kismet
  • Joe Robot
  • Tico

參考文獻 编辑

  • Brian R. Duffy, Fundamental Issues in Affective Intelligent Social Machines, The Op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ournal, pp. 21–34 (14), ISSN: 1874-0618 Volume 2, 2008
  • Cynthia L. Breazeal, Designing Sociable Robots, MIT Press, 2002. ISBN 0-262-02510-8
  • Kerstin Dautenhahn, Trying to Imitate - a Step Towards Releasing Robots from Social Isolation, Proceedings: From Perception to Action Conference (Lausanne, Switzerland, September 7–9, 1994), editors: P. Gaussier and J.-D. Nicoud,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pp 290–301, 1994. ISBN 0-8186-6482-7.
  • Kerstin Dautenhahn, 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 - artificial social intelligence for autonomous robots,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16:333-356, 1995.
  • Terrence Fong, Illah R. Nourbakhsh, Kerstin Dautenhahn: A survey of socially interactive robots.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42(3-4):143-166, 2003.
  • W. Grey Walter, "An Imitation of Life," Scientific American, May 1950, pp 42–45.
  • Brian R. Duffy, "Social Embodiment in Autonomous Mobile Robo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 1(3):155-170, 2004.

外部連結 编辑

社交機器人實例 编辑

社交機器人, 是一種自主機器人, 英语, autonomous, robot, 能夠遵循符合自己身份的社交行為和規範, 與人類或其他自主的實體進行人機互動與溝通, 這個定義意味著必須有實在的形體, 不能只是螢幕上的角色, 近來發展的機器人, 有些是用螢幕顯示機器人的頭, 這種機器人處於合格邊緣, 如果軀幹的功能只是為了放置螢幕, 就不算是機器人, 但是如果這類的機器人具備機動性, 並且有感應的功能, 這種系統就可以視為機器人, 目录, 背景, 定義, 研究實驗室, 國際期刊, 參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實例背. 社交機器人是一種自主機器人 英语 autonomous robot 能夠遵循符合自己身份的社交行為和規範 與人類或其他自主的實體進行人機互動與溝通 這個定義意味著社交機器人必須有實在的形體 不能只是螢幕上的角色 近來發展的機器人 有些是用螢幕顯示機器人的頭 這種機器人處於合格邊緣 如果軀幹的功能只是為了放置螢幕 就不算是機器人 但是如果這類的機器人具備機動性 並且有感應的功能 這種系統就可以視為機器人 目录 1 背景 2 定義 3 研究實驗室 4 國際期刊 5 參看 6 參考文獻 7 外部連結 7 1 社交機器人實例背景 编辑 社交機器人學 這個領域起源於1940 1950年代 威廉 格雷 華特 英语 William Grey Walter William Grey Walter 是其先驅 1990年代初期以來 人工智慧的研究人員後續研發 其中最知名的包括克絲汀 道騰翰 Kerstin Dautenhahn 瑪嘉 馬塔里克 Maja Mataric 辛西婭 布雷齊爾 Cynthia Breazeal 奧蒂 比拉德 Aude Billard 亞尼斯 德米瑞斯 Yiannis Demiris 布萊恩 達菲 Brian Duffy 日本相關的領域是 關西工程運動 的 社交機器人學 請參照三宅美博 渡辺智男 小嶋秀樹 神田崇行 石黒浩等人的研究 自主是社交機器人的一個必要條件 完全被遙控的機器人不能視為有社交功能 因為不能自己做決定 這種機器人只不過是幕後之人的延伸 但是也毋須完全自主 半自主似乎也能被接受 定義 编辑社交機器人應該能與人類以及人型化代理人溝通和互動 這種交流比較可能是合作性質的 但是未必如此 而且 不合作的行為在有些情況下是符合社會規範的 例如機器人可以在遊戲的範圍內展現出競爭的行為 機器人的互動 可以在極少甚至沒有溝通的情況下進行 例如機器人可以在太空站遞工具給太空人 不過很可能遲早免不了要溝通 社交機器人有兩個建議的必要條件 圖靈測試用以決定機器人的溝通技巧 以撒 艾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用以衡量機器人的行為 這兩個條件 尤其是 機器人三定律 在現實世界是否可行 仍有爭議 而且或許根本不可能實現 不過這種觀點的結果是 機器人如果只能與其他機器人溝通 不能視為社交機器人 社交行為受制於人類以及其社會 人類社會訂定必要的社會價值 規範 標準 這導致社交機器人對於文化的依賴 因為社會價值 規範 標準 會因不同的文化而異 至此可以導入定義的最後部分 社交機器人互動的社交規範 必須符合其身份 身份和規範是經由社會訂定的 例如機器人男管家 必須遵循既定良好服務的規範 機器人男管家必須體貼人意 可靠 尤其必須言行謹慎 社交機器人必須知道這點並且遵守無誤 不過 社交機器人和其他自主機器人互動的時候 也必須遵守機器人之間的行為規範 研究實驗室 编辑MIT 媒體實驗室個人機器人小組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耶魯大學社交機器人學實驗室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德國弗萊堡大學社交機器人學實驗室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加坡 A STAR 社交機器人學 國立新加坡大學社交機器人學實驗室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互動與溝通設計 ICD 實驗室 日本京都 ATR 智能機器人學暨通訊實驗室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國赫福郡大學適應系統研究小組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語言音樂與聽力學系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際期刊 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action Studies Social Behaviour and Communication in Biologic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參看 编辑 nbsp Robotics主题 Kismet Joe Robot Tico參考文獻 编辑Brian R Duffy Fundamental Issues in Affective Intelligent Social Machines The Op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ournal pp 21 34 14 ISSN 1874 0618 Volume 2 2008 Cynthia L Breazeal Designing Sociable Robots MIT Press 2002 ISBN 0 262 02510 8 Kerstin Dautenhahn Trying to Imitate a Step Towards Releasing Robots from Social Isolation Proceedings From Perception to Action Conference Lausanne Switzerland September 7 9 1994 editors P Gaussier and J D Nicoud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pp 290 301 1994 ISBN 0 8186 6482 7 Kerstin Dautenhahn 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 artificial social intelligence for autonomous robots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16 333 356 1995 Terrence Fong Illah R Nourbakhsh Kerstin Dautenhahn A survey of socially interactive robots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42 3 4 143 166 2003 W Grey Walter An Imitation of Life Scientific American May 1950 pp 42 45 Brian R Duffy Social Embodiment in Autonomous Mobile Robo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 1 3 155 170 2004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社交機器人社交機器人實例 编辑 eMuu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ASPA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urhat Maggi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co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可抱的智慧機器人 PROBO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RY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blo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社交機器人 amp oldid 7106251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