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甘學闊

甘學闊(1598年2月20日-1677年),用廣光宏[5](或作元宏[6])。四川順慶府鄰水縣[7]。曾官至延綏巡撫。[8]。鄰水縣城內東北街原有為其所立之“天子耳目南國文宗坊[9][10][11]

甘學闊

大明欽差巡撫陝西等處地方贊理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籍貫 四川順慶府鄰水縣
字號 字用廣,號光宏
出生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戊戌正月十五日〔1598年2月20日〕
逝世 約康熙十六、十七年間(七十九歲)
親屬 曾祖甘宗道,陝西崇信縣知縣;祖甘良臬,廩生;父甘乙桂;子甘明鶴[1]
出身
  •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進士
著作
  • 《上督師王閣部書》[2]
  • 《密陳平賊機宜疏》[3]
  • 兵科抄出陝西巡撫甘學闊題本[4]

生平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鄉試第26名。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會試,易五房,第59名[12],殿試三甲第83名進士,禮部觀政。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庚申,授行人司行人。五月九日(1620年6月9日),以明神宗亡故,礼部差其往陝西、四川、直隸潼關衛告訃[13]

天啟三年癸亥,除原職。六月十日(1623年7月7日),與戶科給事中羅尚忠一同冊封周府保寧王恭棆、周府順慶王肅潵、妃李氏[14]

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順天同考。

天啟七年十二月十一日(1628年1月17日),吏部考選部属各官,授浙江道監察御史[15][16]。崇禎元年正月八日(1628年2月12日),疏陳五要:『清化原。飭臣工。固邦本。酌澄汰。羅貞才。』[17]。巡視中城。

崇禎元年正月壬午,雲南巡按監察御史[18][19][20][21][22][23][24][25]

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順天巡按、直隸廵按御史[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崇禎四年十二月(1632年),任蘇松督學御史[38][39][40][41]

崇禎五年壬申春三月,顧炎武二十歲應歲試,甘學濶時為提學御史,拔顧炎武卷列一等十四名[42]

崇禎六年(1633年)捐濬。并濬玉帶河[43]

崇禎八年(1635年),以右僉都御史銜,任陝西巡撫[44][45]。誅巨盗王三錫終南山

崇禎九年(1636年)二月,招降過天星、九條龍,安插其部數萬人於延安。不久李自成至延綏,四月延安賊又反叛。三月癸亥(1636年4月23日),以不能討賊削籍聽勘[46][47][48]。曾上《法紀全疎》請將放縱逆賊的將領正法,聖旨反而對其責備,後來敗將就得不到懲罰[49]

崇禎十六年,其子某領家眷避賊于中成山(即今鄰水縣石滓鎮中成寨)之僧寺,僧懷疑其奪己之産,遂殺之,併淫其妾媵[50]

弘光元年(1645年),上疏督師王應熊,請其出兵剿張獻忠

後卒於貴州,壽終時七十九歲[51][52]

軼事

頭鳴取䜟[53]

参考文献

  1. ^ 「甘明鶴,字羽嘉,明貢士,屢經選用不岀,安貧樂道,築室於老君山,講學於天逸齊,凡有貴顯造訪,不得覿面,只隔户聞其書聲,悠然自適,遠近聞風受業,文人才士以及甲第多岀其門,常自嘆曰古人之作已備,我何以是爲,受業者固請留以垂後,終不許,每遇佳節登山臨水,隨景抒懷,吟罷輙棄不存稿,今所傳天逸齋稿皆門人軰所輯也,年六十四歳,乃明中丞甘學濶次子也」,乾隆《鄰水縣志》卷三
  2. ^ 『逆賊張獻忠兇惡滔天。久稽天討。閣下奉命督師。自有定筭。某窃以爲今日之獻忠非若武陵之難爲力矣。蓋武陵督師時。張賊之惡尙未若是之稔。且撫臣邵捷春旣不同心。鎮臣左良玉復不效命。故雖有禦寇之才。而終莫奏盪寇之功。今張賊身所屠滅者。不知幾億萬。又虐用其兵。雖左右親信者。心亦不甚附。且闖賊自去年敗於山海關之一片石。已走山西。近聞其精鋭之師盡殱潼闗。復走武昌。張賊恐其西來。又已胆落。兵貴神速。閣下受命五閲月。曾未遣一將。某誠有所不觧也。如謂剿寇需兵。用兵需餉。今日川中州郡荒城遺民何堪重累。某以爲爲大事者不恤小害。况因糧於敵。機有可乗。遲則賊知不支或焚其積聚。則又將何以計之。惟閣下熟思之。』。〔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四
  3. ^ 『臣學濶言。賊發難以來十年矣。以盧象昇之忠。孫傅庭洪承疇之練。曹文詔曹變蛟左良玉之勇。而或以輿尸或以齎敵。迄無成功者。緣任事諸臣多不以實上聞。而朝廷之上沿承平餘習。惟觧端拜詳視。厭言兵革。戰守機宜全不加意。卽如近日吳甡受命撫晉。辭謁閣臣。請受方略。而首輔温體仁僅曰流寇癬疥之疾。不足多慮。夫輔臣獨不聞賊已踰底柱渉孟津。而猶可度外置之乎。臣窃憂焉。用敢冒萬死蹈不測之罪。爲我皇上陳之。從前賊之長計在奔。得志在掠。今也關箱聚落之殆盡。剽掠無所得食。賊之勢亦窮矣。且賊秦人也。自其渡三晉過河南奔走萬里。而必以秦爲歸。今秦師大克。不敢復叩關而入。彼轉關數載功業無成。鄉里道㫁。能無倦而思悔乎。其初刦於饑寒。而懼於誅戮。今見朝廷果有意招之。且內料同類猜㺌。勢必自相斬殺。何不早乗此時臣事天子。而顧甘必爲賊耶。劉國能李萬慶現在去逆效順轉爲我用。非其彰明較著乎。語曰。天道十年一變。今日之賊實有可乎之勢。此時官軍宜以急攻爲上。緩則難圖第。所謂急之之道不可不審。今逆賊方悉力於三晋。請勅孫傳庭嚴守關中。絕其歸路。祖寬駐河上阻其南奔。周遇吉澤州。林報國出太原左良玉出彰懷。黄得功井陘。四面圍擊。洪承疇以大兵擣其中堅。李萬慶等間諜誘夥賊降附。使逆賊疲於奔命。庶幾功可成而賊可乎。惟陛下鑒察焉。』。〔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四
  4. ^ 「崇禎八年九月二十二日到,崇禎八年九月二十二日抄送,應九月二十四日咨行寫訖方爵兵部呈于兵科抄出欽差巡撫陝西等處地方贊理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臣甘學闊謹題,為糾劾不法閫司,敗壞祖制,貪縱異嘗,伏乞嚴勅究處,以肅軍政,以資防守事。竊照我國初於秦省會設軍二萬四千有奇,每一軍食屯田一頃,而轄之以都司,其事權重,其體統與藩臬併。蓋以百二雄關第一藩封,於居重馭輕之勢最急,而省城邊塞之防并為緊要耳。即在席豫蒙安之日,弘綏養,補逃亡,汰老弱,尚恐隙踈單薄,無裨實用。況今何時也,官兵數不踰萬。近據監軍同知孫繩武面稱,折損於王橋鎮一戰者千餘矣,又鼓譟於涇陽南關者一千矣,西安三十七州縣,徧地皆賊,其垂涎涇、三、高、渭,妄計孤會城之援而狡逞焉者,已見于塘報矣。臣任事浹旬,不勝驚懼,時刻料理,東馳西救,日昃不遑朝食。設具粗有頭緒,而垛軍竟未足人。訪知有充役一弊,即從臣衙門清查始,各衙門無不立還者,然亦不過二三百人耳。究竟向都司黃萬里催索,至今僅得四千有零,半多雇倩,直令祖宗久大之制蕩然無存。密訪病根,已知所繇。及輯把總等官力問之,則受賄賣放,眾無詞也。再加察焉,該司不法之狀,尚不止此,莫不確有可據者。不意寇在門庭,竟忘剝膚,而猶然市軍以厚藏,多方以營私也。臣今駐渭南一帶,量賊緩急,分所增兵,正在防禦各地方。廻思有此不肖之尤,不敢循入境三月查叅之例。謹據臣所目擊,合於司府所開列,實為皇上陳之。訪得陝西都司軍政掌印兼清軍都指揮僉事黃萬里,巧索無厭,惟求谿壑之盈;剝軍有聲,罔顧公家之急。壞法紀職掌之謂何?信姦縱淫,保障又奚賴焉?一、本官職司軍旅,承平日久,積弊多端,全不經心清查,任意以逃亡事故破調,致營伍空虛,守禦無人。該司軍牢、書舍等役,占軍百餘名,多係影射賣放,官軍,嘖嘖有口。軍人杜大受、舍人陳龍等證。一、本官將各營軍輪派守城,先派興武營軍,責令管隊羅敬祖等於各隊派銀三十兩。再派花馬池軍,責令管隊李亮等於各隊派銀三十兩。叁派平虜城軍,責令管隊許勝等派銀三十兩。四派靈州軍,責令管隊趙成等派銀三十兩。五派定邊頭班軍,責令管隊袁伏奴等派銀四十兩。各賣放回鄉,城守無人,各管隊并各軍證。一、聽信管外郎李門子,將貧民子女幼年婦人引入公衙強買,挾占二十餘人,習學女戲,縱淫作樂,致令貧民骨肉離散,管外郎李門子可審。一、衞所承襲,乃血汗祖職,文到即當起送,伊巧立公堂名色,每承襲一名,索銀十兩,致令寒弁經年不得替襲。袁福等證。一、四衞兼管所小句單冊,此部行舊規,本官覈查,十年一造,節年嚇各所官每官銀十兩,共計二百兩,管外郎金書辦過錢可審。一、把總周維新先委暫署鄜州把總,要謝禮銀二十兩,方行呈委後又要謝禮四十兩,維新不從,百計摉尋,以致維新賣房湊送本官并舍人陳槐、趙自高證。一、因比四衞二十所逃軍月糧,每所要銀五兩,共銀一百兩。舍人趙嗤牙過送各所官證,并陳進逢拏籤復拘可審。一、武生原係清軍道考選,並副榜發學,都司不得濫發,明禁森嚴。伊借按院發來副榜,令管外郎綽音將無干白丁要銀五兩,竟發武學,屢受屢發,左等邊衞不下四五百名武學并都司案證。一、比糧在屯司,本官將各所屯識指稱拖欠比較,俱行下五衙問罪。每屯識一名問罪銀三兩五錢,共銀七十二兩。管外郎金書辦催票證。一、城壕(河)地原係三秦保障,伊令開種,每畆取租銀五錢,止申報撫院二錢。撫院行文禁革,挑渠放水。伊不遵明禁,仍取租銀,共該地二十餘頃,每年共取銀一千四百兩有餘,河地見種可證。節年差舍人張邦璽、陳尚壘、劉芳、李自茂等取交可審。一、本官向梭竹布行王岑等取青白藍梭布一百三十疋,不給價值,行戶稟討重責,幾至斃命,行戶大有怨言。布行證。一、武舉宴修理舉大堂,額有公費銀兩,本官將銀扣落入己,發回四衞二十所官侯顯等修理,衞官大有怨言。各衞所官證。一、本官在樂工張猷家內,拏獲形跡可疑犯人一名黃智,身帶金銀三百餘兩,審係湖廣人。本官詐認同族,叫入宅內,不知去向。張猷證。一、把總劉淳,因帶管本司司獄事務,本官索銀三十兩。王敬宗證。一、三衞軍器局委官領出官銀,打造軍器等物,本官每百兩先扣銀十兩,名曰公堂禮,舍人班頭談三過送,後憑局官任意開銷,委官吳恒、孫承璽等證。一、鄜州把總賈正,管軍五百餘名,本官歛銀六十兩,將軍人盡數賣放,不入營伍,眾口沸騰。賈正證此。一官者性惰(情)乖舛,干城原非所長,溫飽牽縈,身家是其切計。營伍之虛實絕不在念,城池之安危漫弗經心。鬻名器,朘鋪行官同負販,齧軍丁,吞衞所,行類虎狼,穢跡已盈數千,人心無不怨憤。此所當提問追賍,計賍定罪者也。伏乞皇上勅部查議,即將黃萬里嚴加究處,庶乎軍政以清,而防勦均有賴矣。緣係云云。謹題請旨。崇禎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奉聖旨:黃萬里着革任,該撫按提問,追擬具奏。該部知道。」,《明清史料》辛編/第二本/兵科抄出陝西巡撫甘學闊題本
  5. ^ 『甘學闊。曾祖宗道,知縣;祖良臬,廩生;父乙桂。光宏。易五房。戊戌正月十五日生。鄰水縣人。戊午二十六,會五十九,三甲八十三。禮部政。庚申授行人,癸亥除原職,甲子順天同考,丁卯考陞授浙江道御史,巡視中城、巡按雲南,庚午順天巡按,辛未蘇松提學』。《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進士履歷便覽》
  6. ^ 『甘學闊,字用廣,號元宏,四川鄰水縣人。萬曆己未進士,崇禎四年十二月內任。』。「督學察院題名記」,天啟二年,《江陰縣續志》卷二十三石刻記
  7. ^ 『明……萬曆……己未科……甘學闊。鄰水縣人』《欽定四庫全書》四川通志卷三十四選舉進士
  8. ^ 『甘學濶。萬厯己未進士。官至延綏巡撫。事詳人物』。〔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二
  9. ^ 『南國文宗坊。爲進士任監察御史。督學江南。陞陝西巡撫甘學濶。立在城內東北街』。[道光元年]《鄰水縣誌》卷三
  10. ^ 『天子耳目南國文宗坊。爲進士甘學濶立在城東北街』。[道光十五年]《鄰水縣誌》卷五
  11. ^ 『甘學濶,明萬曆戊午舉人,己未進士,初任行人,兩封藩王,補御史,巡按雲南,滇民有「清嚴簡靜」之頌,及巡順天保河,有鐵面之稱,督學江南,拔寒士,不阿權貴,置天監在兹於?文堂,李清、吳貞啟、吳偉業之儔皆出其門,江南紳衿請入名宦,後陞大理正卿,未數月特簡陝西廵撫,賑饑民,除巨盜王三錫於終南山,招撫大賊過天星,秦民賴以安業,上疏乞歸,閒居讀書,至老不倦,壽終時七十九歲』。〔康熙〕《鄰水縣志》,第23頁
  12. ^ 『明萬曆四十七年會試中式題名』,《紹良書話》,中華書局,2009.08
  13. ^ 『萬曆四十八年五月丙戌。先是禮部有差官訃告之請。列職名以進。以旨久未下。恐稽誤大典。遂以原題職官九員分遣各省直地方.諭德張鼐往直隸河間廣平等府遼東都司。戶科給事中李奇珍往福建浙江。大理寺寺副曹文衡往廣東廣西。中書舍人于緯往貴州雲南。行人四員黎國俊往河南湖廣。甘學闊往陝西四川直隸潼關衛。劉芳往直隸安慶太平等府山東布政司。張檉芳往南京禮部江西布政司。一面具疏題知。一面令前往報訃。內工科給事中惠世揚一員候命未補。照去歲題差冊封之例注。往山西直隸保定真定等府延慶保安二州萬全都司。尚在候旨。既而發下差官原疏。傳旨。這報訃遣官另擬別衙門官去。科臣著冊封差用。』。《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九十四
  14. ^ 『天啟三年六月庚申朔……○己巳(1623年7月7日)。禮部奏請遣官冊封親郡王府。崇府崇王由樻、妃黃氏、懷安王由札、妃葉氏,差太子太保襄城伯李守錡、刑科右給事中許可徵潞府寶豐王 ,差翰林院編修張翀、行人司行人楊文岳淮府德興王翊鍊、並妃方氏,差刑科左給事中劉弘化、中書舍人周鳳岐趙府雒川王慈𤈑,差翰林院修撰莊際昌、行人司行人汪邦柱德府清平王由喿、妃閻氏,差太常寺卿曹珍、行人司行人申為憲益府嘉祥王由檉、妃唐氏,差兵科給事中賴良佐、中書舍人陸一驥;韓府高淳王逵朴、並妃蘇氏,差戶科給事中郭鞏、中書舍人李煇;吉府長沙王常淠、並繼妃徐氏,差禮部祠祭清吏司添注主事李胤華、中書舍人沈埞;代府富川王彝採、棗強王鼐鋽、並妃薛氏,差尚寶司少卿今升太僕寺少卿洪瞻祖、行人司行人姚昌籙荊府富順王常湢、並繼妃王氏,差戶科給事中許宗禮、行人司行人梁天奇周府保寧王恭棆、周府順慶王肅潵、妃李氏,差戶科給事中羅尚忠、行人司行人甘學闊;楚府東安王華𡋙,差太僕寺添注少卿倪應眷、中書舍人沈延賞;山陰王府山陰王充熙、並繼妃葛氏,差兵科給事中沈應時、行人司行人王嘉言。上是之』。《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五
  15. ^ 『崇禎元年二月癸卯。浙江道御史甘學濶疏紏聶慎行賄營銓部。工部侍郎何宗聖媚璫躐遷。下所司看議。』。《崇禎長編》卷六
  16. ^ 『天啟七年十二月甲辰(1628年1月17日)。吏部考選部属各官。授給事中十一員:劉漢儒吏科、鍾炌楊時化戶科、閆可陛、仇維禎禮科、彭祖壽張鼎延兵科、曹師稷刑科、祖重曄、顏繼祖工科、陳堯言南戶科。試御史十四員:甘學濶、范良彥宋景雲俱浙江道。張養林棟隆俱江西道,李應期福建道,羅元賓河南道,楊中極四川道,黃仲曄廣東道,李遵雲南道,韓光先貴州道,朱純南福建道,主事十一員。』。《崇禎長編》總序
  17. ^ 『崇禎元年正月庚午1628年2月12日。浙江道監察御史甘學濶疏陳五要。清化原。飭臣工。固邦本。酌澄汰。羅貞才。旨是之。』。《崇禎長編》卷五
  18. ^ 『崇禎元年正月壬午。御史甘學濶巡按雲南;范良彥淮揚;宋景雲湖廣;張飬兩淮巡塩。』。《崇禎長編》卷五
  19. ^ 『崇禎二年三月丙寅。雲南廵按御史甘學闊疏言雲南總鎮籽粒皆係有司徵收。自沐啟元賄通魏忠賢。遂令該鎮自行徵收。因之擾亂地方。擅理詞訟。而商民不勝其苦。今啟元物故。而積年巨憝如蘇察、樊之鳳等。臣密緝正法。人心為之帖然。今伊子沐天波承襲。僅十有二歲。滇人恐其未能節制。羣小復為虐。臣請永著為令。至莊租仍令有司徵解。其詞訟不許准理。鎮撫員役皆聽臣衙門考察。章下所司』。《崇禎長編》卷十九
  20. ^ 『崇禎三年正月癸卯。雲南廵撫致仕候代謝存仁疏奏。臣惟滇中疆事有二局。有滇省獨舉之局。有滇黔蜀三省合舉之局。滇省獨舉之局以恢復烏撒擒献安邊、安氏。扶植安其爵為主。去年八月二十一日督臣朱燮元會同鎮臣沐天波、按臣甘學闊調集漢土官兵列營霑益』。《崇禎長編》卷三十
  21. ^ 『崇禎三年二月辛亥朔。雲南廵按甘學闊疏。請繳天啟六年七月所發召納遙授文思院大使劄付。以息邊民。從之。』。《崇禎長編》卷三十一
  22. ^ 『崇禎三年四月乙丑。應天廵撫曹文衡續解助餉銀二千六百八十兩;雲南廵按甘學濶疏解助陵工銀二千五百七十六兩。俱命覈收。』。《崇禎長編》卷三十三
  23. ^ 『崇禎三年四月戊辰(十九日)。雲南廵按甘學濶奏旌阿迷州孝子趙文宿賣身二次殯葬父母。節婦楊林頭周氏。係王定囯妻。年二十守節。今七十五。永昌閔氏。石元鳳之妻。事姑值病喂乳嘗污。二十五歲守節。今七十一。章下所司。』。《崇禎長編》卷三十三
  24. ^ 《明清史料》 癸01 ,15
  25. ^ 《明清史料》壬02 ,119
  26. ^ 『崇禎三年八月庚戌(三日)。遣御史甘學濶廵按順天。』。《崇禎長編》卷三十七
  27. ^ 『崇禎三年十月丙辰(十一日)。清苑知縣崔泌之侵隱錢粮三萬七千有奇。本年五月陞任欲行。保定知府史躬盛不容。離任督以清補時。值廵按甘學濶行部。泌之突前與躬盛為難。學濶以聞。乞下泌之法司提究。從之。』。《崇禎長編》卷三十九
  28. ^ 『崇禎四年正月丁亥(十三日)。直隸廵按甘學濶搜解贖鍰助餉。優旨覈收。』。《崇禎長編》卷四十二
  29. ^ 『崇禎四年三月乙酉(十一日)。直隸廵按甘學濶疏報高陽縣知縣王者佐及典史張雲鳳擒獲垻上大盜王虎、王忠、許文科三人。帝命遣官解京。王者佐等紀錄。』。《崇禎長編》卷四十四
  30. ^ 『崇禎四年五月庚辰(七日)。直隸廵按甘學濶疏觧贖鍰。命照数覈收。』。《崇禎長編》卷四十六
  31. ^ 『崇禎四年六月庚戌(八日)。直隸廵按甘學濶劾薊州道左應選庸劣。章下所司。』。《崇禎長編》卷四十七
  32. ^ 『崇禎四年六月癸亥(二十一日)。鐫薊州兵備道左應選秩。以撫臣甘學濶等紏其庸劣也。』。《崇禎長編》卷四十七
  33. ^ 『崇禎四年七月己丑(十七日)。直隸廵按甘學濶請旌米萬鍾妻陸氏節烈。章下所司。』。《崇禎長編》卷四十八
  34. ^ 『崇禎四年八月丁未(六日)。直隸廵按甘學濶疏解贖鍰。優旨覈收。』。《崇禎長編》卷四十九
  35. ^ 『崇禎四年八月甲寅(十三日)。直隸廵按甘學濶薦舉副總兵王國靖等。章下所司。學濶又請旌烈婦徐氏。章下所司。』。《崇禎長編》卷四十九
  36. ^ 『崇禎四年八月辛酉(二十日)。直隸廵按甘學濶薦舉原任大理寺少卿劉廷宣、原任太常寺少卿鹿善繼及原任主事王行健、按察使李禎寧徐九章等。章所司。』。《崇禎長編》卷四十九
  37. ^ [崇禎刻本]《度支奏議》,畢自嚴
  38. ^ 『崇禎四年十月乙丑(二十五日)。以御史甘學濶提調蘇松學政。』。《崇禎長編》卷五十一
  39. ^ 『提學御史……甘學闊、倪元珙、亓煒、張鳳翮、金蘭、宗敦一、朱國昌。俱崇禎中任』。[康熙]《金壇縣志》卷五
  40. ^ 『崇禎李懋芳、甘學闊、倪元珙、亓煒、張鳳翮金蘭宗敦一、朱國昌。以上督學御史』。《欽定四庫全書》《江南通志》卷一百三職官志文職五
  41. ^ 『附有明提學題名……崇禎……四年鄰水甘學闊字用廣』[道光]《上江兩縣志》卷十三
  42. ^ 《顧亭林先生年譜》
  43. ^ 『明崇禎六年。學使甘學濶捐濬。并濬玉帶河。嗣是不治者三十年。……學使題名……明萬厯四十二年始駐江邑……甘學濶。字元宏。四川鄰水人。四年任』。『六年學使甘學闊捐濬學河』。[道光]《江陰縣志》卷一、卷五
  44.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35059號
  45. ^ 『巡撫陝西都御史…… 甘學濶。四川隣水人。崇禎八年』。[雍正]《陝西通志》卷二十二
  46. ^ 『明季大臣。明季大臣率多庸劣可笑……又秦撫甘學闊騃不解事。賊至不遣兵。手記下都虞侯縛治。左右紿以親往。則緩服盛輿從逐之。薄暮宿一堡。聞人馬聲。其下將棄之去。前驅傳曰督師來。相見愕眙。吿以賊難扼。輒怖急還走。甃城門以瓴甓。謹錄鑰牡。不敢張目視』。《冷廬雜識》卷六
  47. ^ 『崇禎八年秋,始遷驗封郎中,超遷順天府丞。陝西巡撫甘學濶不能討賊,秦之士大夫譁於朝,乃推邊才用傳庭,以九年三月受代。』。[武英殿本]《明史》卷二百六十二列傳第一百五十孫傳庭
  48. ^ 『八年……六月壬午。下河南巡撫元默於獄。丁酉免陝西巡撫李喬官。議罪以庸懦玩寇也。以甘學闊巡撫陝西。……九年……二月丙子。賊陷潛山。己卯陷太湖。鄖襄賊犯竹山。竹山自崇禎七年爲賊屠陷。八年十月知縣黃應鵬僅棲草舍數椽。至是賊復至。應鵬棄城走。賊遂入據。城有徵糧六百石盡爲賊有。食盡焚縣治而去。爲空城矣。山西饑人相食。甘肅總兵柳紹宗敗賊過天星於西寧州。過天星合九條龍等八營西掠蘭河。南擾會寧洪承疇左光先與紹宗合兵擊之。絕其西奔。賊復自萬安鹽池。兩軍力戰破之。賊窮蹙請降。陝西巡撫甘學闊受其降。安插其部數萬人於延安。尋延河劫掠如故。……三月……癸亥陝西巡撫甘學闊削籍聽勘。以孫傳庭代之』。《古今圖書集成》《祥刑典》第一百二十七卷盜賊部紀事九
  49. ^ 『秦撫甘學闊有法紀全疎一疏,請正縱賊諸弁以法,明旨顧切責之。然則自今以後,敗將當不問矣。』。[武英殿本]《明史》卷二百五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六湯開遠傳
  50. ^ 「羅尙文殺僧。羅尚文,四川敘州府人,向年流寇入川,被叅于楊嗣昌,令戴罪立功,事在按察司勘,羅方提兵三千往川北勦賊至廣安,值潾水賊亂,宗師甘公子某領家眷避賊于中成山之僧寺,僧疑爲奪已之産,遂殺之,併淫其妾媵,尙文提兵入山,殺二百餘僧,盡燬其山寺,而渠魁未獲,越明日,尙文死,甘宗師諱學淵(濶),卽向年督學江南者,其先姓明氏,卽國初降王明玉珍之後,子孫數以萬計,俱改姓甘,散處于川,而宗師則居潾水云」。《明季北略》卷十九、第495页
  51. ^ 『甘學濶。萬厯己未進士。授行人。兩封藩王。却餽遺不受。擢御史。巡按雲南。再巡順保永河。所至俱有聲名。提學南直隸。不阿權貴。置『天鑒在兹』額於使院。一時名士吳貞啟吳偉業李清等皆出其門。後陞大理寺卿。因西事孔亟。特簡陝西廵撫。賑貸饑民。誅巨盗王三錫於終南山。招撫流寇過天星。以與經略洪承疇不合。乞歸閉户讀書。至老不倦。崇祀江南名宦』。〔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三
  52. ^ 『甘學濶。萬厯己未進士。授行人。兩封藩王。却餽遺不受。擢御史。巡按雲南。再巡順天保定永定河。所至俱有聲譽。提學江南直隸。不阿權貴。置『天鑒在兹』額於使院。一時名士吳貞啓吳偉業李清等皆出其門。後陞大理寺卿。崇禎八年五月,群寇萃於秦。特簡公廵撫陝西。賑貸饑民。誅巨盗王三錫於終南山。九年,賊過天星九條龍等西掠蘭河。南擾會寧。元帥洪承疇左光先、柳紹宗合擊之。賊窮蹙降於公。安插所部數萬人於延安。嗣李自成至延綏,四月延安賊復叛。公因聽勘而歸。閉户讀書。至老不倦。卒於黔。著有文藝行世,並有疏書在藝文。崇祀江南名宦』。〔道光十五年〕《鄰水縣志》卷四
  53. ^ 『頭鳴取䜟:崇禎五年壬申。四川甘學濶按臨崑邑。待士嚴毅。時有謠曰『秀才街上踱,撞着甘提學,老個告衣巾,小個重上學』。有一黠生。入塲時置一蟬於儒巾內。頉之蟬鳴。同坐者聞其聲自儒巾中出。無不大笑。甘以犯規拿至。究其笑之故。皆云某號生員儒巾中有聲故笑。甘呼黠生至。欲責之。黠生大聲疾呼曰:今早生員入塲,被父親喚住,將一物置於巾內,爬跳難忍,生員以父命不敢擲去。甘怒問其置之之故,黠生云:取頭名之䜟,甘亦不覺失笑。』。[康熙刻本]《堅瓠集》卷二。褚人穫撰。

甘學闊,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进行清理, 使其符合格式, 2021年12月20日, 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 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1598年2月20日, 1677年, 字用廣, 號光宏, 或作元宏, 四川順慶府鄰水縣人, 曾官至延綏巡撫, 鄰水縣城內東北街原有為其所立之, 天子耳目南國文宗坊, 大明欽差巡撫陝西等處地方贊理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籍貫, 四川順慶府鄰水縣字號, 字用廣, 號光宏出生,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戊戌正月十五日, 1598年2月20日, 逝世, 約康熙十六, 十七年間, 七十九歲, 親屬, 曾祖甘.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进行清理 使其符合格式 2021年12月20日 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 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甘學闊 1598年2月20日 1677年 字用廣 號光宏 5 或作元宏 6 四川順慶府鄰水縣人 7 曾官至延綏巡撫 8 鄰水縣城內東北街原有為其所立之 天子耳目南國文宗坊 9 10 11 甘學闊大明欽差巡撫陝西等處地方贊理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籍貫 四川順慶府鄰水縣字號 字用廣 號光宏出生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戊戌正月十五日 1598年2月20日 逝世 約康熙十六 十七年間 七十九歲 親屬 曾祖甘宗道 陝西崇信縣知縣 祖甘良臬 廩生 父甘乙桂 子甘明鶴 1 出身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進士著作 上督師王閣部書 2 密陳平賊機宜疏 3 兵科抄出陝西巡撫甘學闊題本 4 生平 编辑萬曆四十六年 1618年 戊午科鄉試第26名 萬曆四十七年 1619年 己未科會試 易五房 第59名 12 殿試三甲第83名進士 禮部觀政 萬曆四十八年 1620年 庚申 授行人司行人 五月九日 1620年6月9日 以明神宗亡故 礼部差其往陝西 四川 直隸潼關衛告訃 13 天啟三年癸亥 除原職 六月十日 1623年7月7日 與戶科給事中羅尚忠一同冊封周府保寧王恭棆 周府順慶王肅潵 妃李氏 14 天啟四年 1624年 甲子 順天同考 天啟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1628年1月17日 吏部考選部属各官 授浙江道監察御史 15 16 崇禎元年正月八日 1628年2月12日 疏陳五要 清化原 飭臣工 固邦本 酌澄汰 羅貞才 17 巡視中城 崇禎元年正月壬午 雲南巡按監察御史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崇禎三年 1630年 庚午 順天巡按 直隸廵按御史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崇禎四年十二月 1632年 任蘇松督學御史 38 39 40 41 崇禎五年壬申春三月 顧炎武二十歲應歲試 甘學濶時為提學御史 拔顧炎武卷列一等十四名 42 崇禎六年 1633年 捐濬 并濬玉帶河 43 崇禎八年 1635年 以右僉都御史銜 任陝西巡撫 44 45 誅巨盗王三錫於終南山 崇禎九年 1636年 二月 招降過天星 九條龍 安插其部數萬人於延安 不久李自成至延綏 四月延安賊又反叛 三月癸亥 1636年4月23日 以不能討賊削籍聽勘 46 47 48 曾上 法紀全疎 請將放縱逆賊的將領正法 聖旨反而對其責備 後來敗將就得不到懲罰 49 崇禎十六年 其子某領家眷避賊于中成山 即今鄰水縣石滓鎮中成寨 之僧寺 僧懷疑其奪己之産 遂殺之 併淫其妾媵 50 弘光元年 1645年 上疏督師王應熊 請其出兵剿張獻忠 後卒於貴州 壽終時七十九歲 51 52 軼事 编辑頭鳴取䜟 53 参考文献 编辑 甘明鶴 字羽嘉 明貢士 屢經選用不岀 安貧樂道 築室於老君山 講學於天逸齊 凡有貴顯造訪 不得覿面 只隔户聞其書聲 悠然自適 遠近聞風受業 文人才士以及甲第多岀其門 常自嘆曰古人之作已備 我何以是爲 受業者固請留以垂後 終不許 每遇佳節登山臨水 隨景抒懷 吟罷輙棄不存稿 今所傳天逸齋稿皆門人軰所輯也 年六十四歳 乃明中丞甘學濶次子也 乾隆 鄰水縣志 卷三 逆賊張獻忠兇惡滔天 久稽天討 閣下奉命督師 自有定筭 某窃以爲今日之獻忠非若武陵之難爲力矣 蓋武陵督師時 張賊之惡尙未若是之稔 且撫臣邵捷春旣不同心 鎮臣左良玉復不效命 故雖有禦寇之才 而終莫奏盪寇之功 今張賊身所屠滅者 不知幾億萬 又虐用其兵 雖左右親信者 心亦不甚附 且闖賊自去年敗於山海關之一片石 已走山西 近聞其精鋭之師盡殱潼闗 復走武昌 張賊恐其西來 又已胆落 兵貴神速 閣下受命五閲月 曾未遣一將 某誠有所不觧也 如謂剿寇需兵 用兵需餉 今日川中州郡荒城遺民何堪重累 某以爲爲大事者不恤小害 况因糧於敵 機有可乗 遲則賊知不支或焚其積聚 則又將何以計之 惟閣下熟思之 道光元年 鄰水縣志 卷四 臣學濶言 賊發難以來十年矣 以盧象昇之忠 孫傅庭洪承疇之練 曹文詔曹變蛟左良玉之勇 而或以輿尸或以齎敵 迄無成功者 緣任事諸臣多不以實上聞 而朝廷之上沿承平餘習 惟觧端拜詳視 厭言兵革 戰守機宜全不加意 卽如近日吳甡受命撫晉 辭謁閣臣 請受方略 而首輔温體仁僅曰流寇癬疥之疾 不足多慮 夫輔臣獨不聞賊已踰底柱渉孟津 而猶可度外置之乎 臣窃憂焉 用敢冒萬死蹈不測之罪 爲我皇上陳之 從前賊之長計在奔 得志在掠 今也關箱聚落之殆盡 剽掠無所得食 賊之勢亦窮矣 且賊秦人也 自其渡三晉過河南奔走萬里 而必以秦爲歸 今秦師大克 不敢復叩關而入 彼轉關數載功業無成 鄉里道㫁 能無倦而思悔乎 其初刦於饑寒 而懼於誅戮 今見朝廷果有意招之 且內料同類猜㺌 勢必自相斬殺 何不早乗此時臣事天子 而顧甘必爲賊耶 劉國能李萬慶現在去逆效順轉爲我用 非其彰明較著乎 語曰 天道十年一變 今日之賊實有可乎之勢 此時官軍宜以急攻爲上 緩則難圖第 所謂急之之道不可不審 今逆賊方悉力於三晋 請勅孫傳庭嚴守關中 絕其歸路 祖寬駐河上阻其南奔 周遇吉出澤州 林報國出太原 左良玉出彰懷 黄得功出井陘 四面圍擊 洪承疇以大兵擣其中堅 李萬慶等間諜誘夥賊降附 使逆賊疲於奔命 庶幾功可成而賊可乎 惟陛下鑒察焉 道光元年 鄰水縣志 卷四 崇禎八年九月二十二日到 崇禎八年九月二十二日抄送 應九月二十四日咨行寫訖方爵兵部呈于兵科抄出欽差巡撫陝西等處地方贊理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臣甘學闊謹題 為糾劾不法閫司 敗壞祖制 貪縱異嘗 伏乞嚴勅究處 以肅軍政 以資防守事 竊照我國初於秦省會設軍二萬四千有奇 每一軍食屯田一頃 而轄之以都司 其事權重 其體統與藩臬併 蓋以百二雄關第一藩封 於居重馭輕之勢最急 而省城邊塞之防并為緊要耳 即在席豫蒙安之日 弘綏養 補逃亡 汰老弱 尚恐隙踈單薄 無裨實用 況今何時也 官兵數不踰萬 近據監軍同知孫繩武面稱 折損於王橋鎮一戰者千餘矣 又鼓譟於涇陽南關者一千矣 西安三十七州縣 徧地皆賊 其垂涎涇 三 高 渭 妄計孤會城之援而狡逞焉者 已見于塘報矣 臣任事浹旬 不勝驚懼 時刻料理 東馳西救 日昃不遑朝食 設具粗有頭緒 而垛軍竟未足人 訪知有充役一弊 即從臣衙門清查始 各衙門無不立還者 然亦不過二三百人耳 究竟向都司黃萬里催索 至今僅得四千有零 半多雇倩 直令祖宗久大之制蕩然無存 密訪病根 已知所繇 及輯把總等官力問之 則受賄賣放 眾無詞也 再加察焉 該司不法之狀 尚不止此 莫不確有可據者 不意寇在門庭 竟忘剝膚 而猶然市軍以厚藏 多方以營私也 臣今駐渭南一帶 量賊緩急 分所增兵 正在防禦各地方 廻思有此不肖之尤 不敢循入境三月查叅之例 謹據臣所目擊 合於司府所開列 實為皇上陳之 訪得陝西都司軍政掌印兼清軍都指揮僉事黃萬里 巧索無厭 惟求谿壑之盈 剝軍有聲 罔顧公家之急 壞法紀職掌之謂何 信姦縱淫 保障又奚賴焉 一 本官職司軍旅 承平日久 積弊多端 全不經心清查 任意以逃亡事故破調 致營伍空虛 守禦無人 該司軍牢 書舍等役 占軍百餘名 多係影射賣放 官軍 嘖嘖有口 軍人杜大受 舍人陳龍等證 一 本官將各營軍輪派守城 先派興武營軍 責令管隊羅敬祖等於各隊派銀三十兩 再派花馬池軍 責令管隊李亮等於各隊派銀三十兩 叁派平虜城軍 責令管隊許勝等派銀三十兩 四派靈州軍 責令管隊趙成等派銀三十兩 五派定邊頭班軍 責令管隊袁伏奴等派銀四十兩 各賣放回鄉 城守無人 各管隊并各軍證 一 聽信管外郎李門子 將貧民子女幼年婦人引入公衙強買 挾占二十餘人 習學女戲 縱淫作樂 致令貧民骨肉離散 管外郎李門子可審 一 衞所承襲 乃血汗祖職 文到即當起送 伊巧立公堂名色 每承襲一名 索銀十兩 致令寒弁經年不得替襲 袁福等證 一 四衞兼管所小句單冊 此部行舊規 本官覈查 十年一造 節年嚇各所官每官銀十兩 共計二百兩 管外郎金書辦過錢可審 一 把總周維新先委暫署鄜州把總 要謝禮銀二十兩 方行呈委後又要謝禮四十兩 維新不從 百計摉尋 以致維新賣房湊送本官并舍人陳槐 趙自高證 一 因比四衞二十所逃軍月糧 每所要銀五兩 共銀一百兩 舍人趙嗤牙過送各所官證 并陳進逢拏籤復拘可審 一 武生原係清軍道考選 並副榜發學 都司不得濫發 明禁森嚴 伊借按院發來副榜 令管外郎綽音將無干白丁要銀五兩 竟發武學 屢受屢發 左等邊衞不下四五百名武學并都司案證 一 比糧在屯司 本官將各所屯識指稱拖欠比較 俱行下五衙問罪 每屯識一名問罪銀三兩五錢 共銀七十二兩 管外郎金書辦催票證 一 城壕 河 地原係三秦保障 伊令開種 每畆取租銀五錢 止申報撫院二錢 撫院行文禁革 挑渠放水 伊不遵明禁 仍取租銀 共該地二十餘頃 每年共取銀一千四百兩有餘 河地見種可證 節年差舍人張邦璽 陳尚壘 劉芳 李自茂等取交可審 一 本官向梭竹布行王岑等取青白藍梭布一百三十疋 不給價值 行戶稟討重責 幾至斃命 行戶大有怨言 布行證 一 武舉宴修理舉大堂 額有公費銀兩 本官將銀扣落入己 發回四衞二十所官侯顯等修理 衞官大有怨言 各衞所官證 一 本官在樂工張猷家內 拏獲形跡可疑犯人一名黃智 身帶金銀三百餘兩 審係湖廣人 本官詐認同族 叫入宅內 不知去向 張猷證 一 把總劉淳 因帶管本司司獄事務 本官索銀三十兩 王敬宗證 一 三衞軍器局委官領出官銀 打造軍器等物 本官每百兩先扣銀十兩 名曰公堂禮 舍人班頭談三過送 後憑局官任意開銷 委官吳恒 孫承璽等證 一 鄜州把總賈正 管軍五百餘名 本官歛銀六十兩 將軍人盡數賣放 不入營伍 眾口沸騰 賈正證此 一官者性惰 情 乖舛 干城原非所長 溫飽牽縈 身家是其切計 營伍之虛實絕不在念 城池之安危漫弗經心 鬻名器 朘鋪行官同負販 齧軍丁 吞衞所 行類虎狼 穢跡已盈數千 人心無不怨憤 此所當提問追賍 計賍定罪者也 伏乞皇上勅部查議 即將黃萬里嚴加究處 庶乎軍政以清 而防勦均有賴矣 緣係云云 謹題請旨 崇禎八年九月二十一日 奉聖旨 黃萬里着革任 該撫按提問 追擬具奏 該部知道 明清史料 辛編 第二本 兵科抄出陝西巡撫甘學闊題本 甘學闊 曾祖宗道 知縣 祖良臬 廩生 父乙桂 光宏 易五房 戊戌正月十五日生 鄰水縣人 戊午二十六 會五十九 三甲八十三 禮部政 庚申授行人 癸亥除原職 甲子順天同考 丁卯考陞授浙江道御史 巡視中城 巡按雲南 庚午順天巡按 辛未蘇松提學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進士履歷便覽 甘學闊 字用廣 號元宏 四川鄰水縣人 萬曆己未進士 崇禎四年十二月內任 督學察院題名記 天啟二年 江陰縣續志 卷二十三石刻記 明 萬曆 己未科 甘學闊 鄰水縣人 欽定四庫全書 四川通志卷三十四選舉進士 甘學濶 萬厯己未進士 官至延綏巡撫 事詳人物 道光元年 鄰水縣志 卷二 南國文宗坊 爲進士任監察御史 督學江南 陞陝西巡撫甘學濶 立在城內東北街 道光元年 鄰水縣誌 卷三 天子耳目南國文宗坊 爲進士甘學濶立在城東北街 道光十五年 鄰水縣誌 卷五 甘學濶 明萬曆戊午舉人 己未進士 初任行人 兩封藩王 補御史 巡按雲南 滇民有 清嚴簡靜 之頌 及巡順天保河 有鐵面之稱 督學江南 拔寒士 不阿權貴 置天監在兹於 文堂 李清 吳貞啟 吳偉業之儔皆出其門 江南紳衿請入名宦 後陞大理正卿 未數月特簡陝西廵撫 賑饑民 除巨盜王三錫於終南山 招撫大賊過天星 秦民賴以安業 上疏乞歸 閒居讀書 至老不倦 壽終時七十九歲 康熙 鄰水縣志 第23頁 明萬曆四十七年會試中式題名 紹良書話 中華書局 2009 08 萬曆四十八年五月丙戌 先是禮部有差官訃告之請 列職名以進 以旨久未下 恐稽誤大典 遂以原題職官九員分遣各省直地方 諭德張鼐往直隸河間廣平等府遼東都司 戶科給事中李奇珍往福建浙江 大理寺寺副曹文衡往廣東廣西 中書舍人于緯往貴州雲南 行人四員黎國俊往河南湖廣 甘學闊往陝西四川直隸潼關衛 劉芳往直隸安慶太平等府山東布政司 張檉芳往南京禮部江西布政司 一面具疏題知 一面令前往報訃 內工科給事中惠世揚一員候命未補 照去歲題差冊封之例注 往山西直隸保定真定等府延慶保安二州萬全都司 尚在候旨 既而發下差官原疏 傳旨 這報訃遣官另擬別衙門官去 科臣著冊封差用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卷之五百九十四 天啟三年六月庚申朔 己巳 1623年7月7日 禮部奏請遣官冊封親郡王府 崇府崇王由樻 妃黃氏 懷安王由札 妃葉氏 差太子太保襄城伯李守錡 刑科右給事中許可徵 潞府寶豐王常 差翰林院編修張翀 行人司行人楊文岳 淮府德興王翊鍊 並妃方氏 差刑科左給事中劉弘化 中書舍人周鳳岐 趙府雒川王慈𤈑 差翰林院修撰莊際昌 行人司行人汪邦柱 德府清平王由喿 妃閻氏 差太常寺卿曹珍 行人司行人申為憲 益府嘉祥王由檉 妃唐氏 差兵科給事中賴良佐 中書舍人陸一驥 韓府高淳王逵朴 並妃蘇氏 差戶科給事中郭鞏 中書舍人李煇 吉府長沙王常淠 並繼妃徐氏 差禮部祠祭清吏司添注主事李胤華 中書舍人沈埞 代府富川王彝採 棗強王鼐鋽 並妃薛氏 差尚寶司少卿今升太僕寺少卿洪瞻祖 行人司行人姚昌籙 荊府富順王常湢 並繼妃王氏 差戶科給事中許宗禮 行人司行人梁天奇 周府保寧王恭棆 周府順慶王肅潵 妃李氏 差戶科給事中羅尚忠 行人司行人甘學闊 楚府東安王華𡋙 差太僕寺添注少卿倪應眷 中書舍人沈延賞 山陰王府山陰王充熙 並繼妃葛氏 差兵科給事中沈應時 行人司行人王嘉言 上是之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 卷之三十五 崇禎元年二月癸卯 浙江道御史甘學濶疏紏聶慎行賄營銓部 工部侍郎何宗聖媚璫躐遷 下所司看議 崇禎長編 卷六 天啟七年十二月甲辰 1628年1月17日 吏部考選部属各官 授給事中十一員 劉漢儒吏科 鍾炌 楊時化戶科 閆可陛 仇維禎禮科 彭祖壽 張鼎延兵科 曹師稷刑科 祖重曄 顏繼祖工科 陳堯言南戶科 試御史十四員 甘學濶 范良彥 宋景雲俱浙江道 張養林棟隆俱江西道 李應期福建道 羅元賓河南道 楊中極四川道 黃仲曄廣東道 李遵雲南道 韓光先貴州道 朱純南福建道 主事十一員 崇禎長編 總序 崇禎元年正月庚午1628年2月12日 浙江道監察御史甘學濶疏陳五要 清化原 飭臣工 固邦本 酌澄汰 羅貞才 旨是之 崇禎長編 卷五 崇禎元年正月壬午 御史甘學濶巡按雲南 范良彥淮揚 宋景雲湖廣 張飬兩淮巡塩 崇禎長編 卷五 崇禎二年三月丙寅 雲南廵按御史甘學闊疏言雲南總鎮籽粒皆係有司徵收 自沐啟元賄通魏忠賢 遂令該鎮自行徵收 因之擾亂地方 擅理詞訟 而商民不勝其苦 今啟元物故 而積年巨憝如蘇察 樊之鳳等 臣密緝正法 人心為之帖然 今伊子沐天波承襲 僅十有二歲 滇人恐其未能節制 羣小復為虐 臣請永著為令 至莊租仍令有司徵解 其詞訟不許准理 鎮撫員役皆聽臣衙門考察 章下所司 崇禎長編 卷十九 崇禎三年正月癸卯 雲南廵撫致仕候代謝存仁疏奏 臣惟滇中疆事有二局 有滇省獨舉之局 有滇黔蜀三省合舉之局 滇省獨舉之局以恢復烏撒擒献安邊 安氏 扶植安其爵為主 去年八月二十一日督臣朱燮元會同鎮臣沐天波 按臣甘學闊調集漢土官兵列營霑益 崇禎長編 卷三十 崇禎三年二月辛亥朔 雲南廵按甘學闊疏 請繳天啟六年七月所發召納遙授文思院大使劄付 以息邊民 從之 崇禎長編 卷三十一 崇禎三年四月乙丑 應天廵撫曹文衡續解助餉銀二千六百八十兩 雲南廵按甘學濶疏解助陵工銀二千五百七十六兩 俱命覈收 崇禎長編 卷三十三 崇禎三年四月戊辰 十九日 雲南廵按甘學濶奏旌阿迷州孝子趙文宿賣身二次殯葬父母 節婦楊林頭周氏 係王定囯妻 年二十守節 今七十五 永昌閔氏 石元鳳之妻 事姑值病喂乳嘗污 二十五歲守節 今七十一 章下所司 崇禎長編 卷三十三 明清史料 癸01 15 明清史料 壬02 119 崇禎三年八月庚戌 三日 遣御史甘學濶廵按順天 崇禎長編 卷三十七 崇禎三年十月丙辰 十一日 清苑知縣崔泌之侵隱錢粮三萬七千有奇 本年五月陞任欲行 保定知府史躬盛不容 離任督以清補時 值廵按甘學濶行部 泌之突前與躬盛為難 學濶以聞 乞下泌之法司提究 從之 崇禎長編 卷三十九 崇禎四年正月丁亥 十三日 直隸廵按甘學濶搜解贖鍰助餉 優旨覈收 崇禎長編 卷四十二 崇禎四年三月乙酉 十一日 直隸廵按甘學濶疏報高陽縣知縣王者佐及典史張雲鳳擒獲垻上大盜王虎 王忠 許文科三人 帝命遣官解京 王者佐等紀錄 崇禎長編 卷四十四 崇禎四年五月庚辰 七日 直隸廵按甘學濶疏觧贖鍰 命照数覈收 崇禎長編 卷四十六 崇禎四年六月庚戌 八日 直隸廵按甘學濶劾薊州道左應選庸劣 章下所司 崇禎長編 卷四十七 崇禎四年六月癸亥 二十一日 鐫薊州兵備道左應選秩 以撫臣甘學濶等紏其庸劣也 崇禎長編 卷四十七 崇禎四年七月己丑 十七日 直隸廵按甘學濶請旌米萬鍾妻陸氏節烈 章下所司 崇禎長編 卷四十八 崇禎四年八月丁未 六日 直隸廵按甘學濶疏解贖鍰 優旨覈收 崇禎長編 卷四十九 崇禎四年八月甲寅 十三日 直隸廵按甘學濶薦舉副總兵王國靖等 章下所司 學濶又請旌烈婦徐氏 章下所司 崇禎長編 卷四十九 崇禎四年八月辛酉 二十日 直隸廵按甘學濶薦舉原任大理寺少卿劉廷宣 原任太常寺少卿鹿善繼及原任主事王行健 按察使李禎寧徐九章等 章所司 崇禎長編 卷四十九 崇禎刻本 度支奏議 畢自嚴撰 崇禎四年十月乙丑 二十五日 以御史甘學濶提調蘇松學政 崇禎長編 卷五十一 提學御史 甘學闊 倪元珙 亓煒 張鳳翮 金蘭 宗敦一 朱國昌 俱崇禎中任 康熙 金壇縣志 卷五 崇禎李懋芳 甘學闊 倪元珙 亓煒 張鳳翮 金蘭 宗敦一 朱國昌 以上督學御史 欽定四庫全書 江南通志 卷一百三職官志文職五 附有明提學題名 崇禎 四年鄰水甘學闊字用廣 道光 上江兩縣志 卷十三 顧亭林先生年譜 明崇禎六年 學使甘學濶捐濬 并濬玉帶河 嗣是不治者三十年 學使題名 明萬厯四十二年始駐江邑 甘學濶 字元宏 四川鄰水人 四年任 六年學使甘學闊捐濬學河 道光 江陰縣志 卷一 卷五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35059號 巡撫陝西都御史 甘學濶 四川隣水人 崇禎八年 雍正 陝西通志 卷二十二 明季大臣 明季大臣率多庸劣可笑 又秦撫甘學闊騃不解事 賊至不遣兵 手記下都虞侯縛治 左右紿以親往 則緩服盛輿從逐之 薄暮宿一堡 聞人馬聲 其下將棄之去 前驅傳曰督師來 相見愕眙 吿以賊難扼 輒怖急還走 甃城門以瓴甓 謹錄鑰牡 不敢張目視 冷廬雜識 卷六 崇禎八年秋 始遷驗封郎中 超遷順天府丞 陝西巡撫甘學濶不能討賊 秦之士大夫譁於朝 乃推邊才用傳庭 以九年三月受代 武英殿本 明史 卷二百六十二列傳第一百五十孫傳庭傳 八年 六月壬午 下河南巡撫元默於獄 丁酉免陝西巡撫李喬官 議罪以庸懦玩寇也 以甘學闊巡撫陝西 九年 二月丙子 賊陷潛山 己卯陷太湖 鄖襄賊犯竹山 竹山自崇禎七年爲賊屠陷 八年十月知縣黃應鵬僅棲草舍數椽 至是賊復至 應鵬棄城走 賊遂入據 城有徵糧六百石盡爲賊有 食盡焚縣治而去 爲空城矣 山西饑人相食 甘肅總兵柳紹宗敗賊過天星於西寧州 過天星合九條龍等八營西掠蘭河 南擾會寧 洪承疇檄左光先與紹宗合兵擊之 絕其西奔 賊復自萬安走鹽池 兩軍力戰破之 賊窮蹙請降 陝西巡撫甘學闊受其降 安插其部數萬人於延安 尋延河劫掠如故 三月 癸亥陝西巡撫甘學闊削籍聽勘 以孫傳庭代之 古今圖書集成 祥刑典 第一百二十七卷盜賊部紀事九 秦撫甘學闊有法紀全疎一疏 請正縱賊諸弁以法 明旨顧切責之 然則自今以後 敗將當不問矣 武英殿本 明史 卷二百五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六湯開遠傳 羅尙文殺僧 羅尚文 四川敘州府人 向年流寇入川 被叅于楊嗣昌 令戴罪立功 事在按察司勘 羅方提兵三千往川北勦賊至廣安 值潾水賊亂 宗師甘公子某領家眷避賊于中成山之僧寺 僧疑爲奪已之産 遂殺之 併淫其妾媵 尙文提兵入山 殺二百餘僧 盡燬其山寺 而渠魁未獲 越明日 尙文死 甘宗師諱學淵 濶 卽向年督學江南者 其先姓明氏 卽國初降王明玉珍之後 子孫數以萬計 俱改姓甘 散處于川 而宗師則居潾水云 明季北略 卷十九 第495页 甘學濶 萬厯己未進士 授行人 兩封藩王 却餽遺不受 擢御史 巡按雲南 再巡順保永河 所至俱有聲名 提學南直隸 不阿權貴 置 天鑒在兹 額於使院 一時名士吳貞啟 吳偉業 李清等皆出其門 後陞大理寺卿 因西事孔亟 特簡陝西廵撫 賑貸饑民 誅巨盗王三錫於終南山 招撫流寇過天星 以與經略洪承疇不合 乞歸閉户讀書 至老不倦 崇祀江南名宦 道光元年 鄰水縣志 卷三 甘學濶 萬厯己未進士 授行人 兩封藩王 却餽遺不受 擢御史 巡按雲南 再巡順天保定永定河 所至俱有聲譽 提學江南直隸 不阿權貴 置 天鑒在兹 額於使院 一時名士吳貞啓 吳偉業 李清等皆出其門 後陞大理寺卿 崇禎八年五月 群寇萃於秦 特簡公廵撫陝西 賑貸饑民 誅巨盗王三錫於終南山 九年 賊過天星九條龍等西掠蘭河 南擾會寧 元帥洪承疇檄左光先 柳紹宗合擊之 賊窮蹙降於公 安插所部數萬人於延安 嗣李自成至延綏 四月延安賊復叛 公因聽勘而歸 閉户讀書 至老不倦 卒於黔 著有文藝行世 並有疏書在藝文 崇祀江南名宦 道光十五年 鄰水縣志 卷四 頭鳴取䜟 崇禎五年壬申 四川甘學濶按臨崑邑 待士嚴毅 時有謠曰 秀才街上踱 撞着甘提學 老個告衣巾 小個重上學 有一黠生 入塲時置一蟬於儒巾內 頉之蟬鳴 同坐者聞其聲自儒巾中出 無不大笑 甘以犯規拿至 究其笑之故 皆云某號生員儒巾中有聲故笑 甘呼黠生至 欲責之 黠生大聲疾呼曰 今早生員入塲 被父親喚住 將一物置於巾內 爬跳難忍 生員以父命不敢擲去 甘怒問其置之之故 黠生云 取頭名之䜟 甘亦不覺失笑 康熙刻本 堅瓠集 卷二 褚人穫撰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甘學闊 amp oldid 7646730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