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王敬弘

王裕之(361年—448年8月27日)[1]敬弘,琅邪臨沂人。東晉荊州刺史王廙曾孫。東晉及南朝宋官員,在宋官至尚書令,但為人不喜歡做官,喜愛山水,晚年長期隱居,屢獲召命也不願再度出仕。

王敬弘
出生361年
東晉
逝世448年8月27日[1]
南朝宋揚州吳興郡餘杭縣舍亭山
职业宋尚書令

生平 编辑

王敬弘年少就有高尚節操,歷任琅邪國左常侍及衞軍參軍,為琅邪王司馬德文僚屬。後轉任天門太守,又曾轉任安西將軍桓偉長史、兼南平太守。後離職並住在作唐縣,桓玄掌政時和篡位後都屢屢徵召他,但王敬弘都沒聽命。

後來,劉裕任命敬弘為車騎從事中郎,隨後歷任徐州治中從事史、征西諮議參軍中書侍郎太尉從事中郎及吳興太守。又轉任侍中,並在義熙十一年(415年)劉裕攻打荊州刺史司馬休之時奉命出使慰勞軍隊,但其時通事令史潘尚在途中患病,敬弘就與潘尚同乘一艘船獨船回京,期間無人能知他們下落,遂被彈劾免官,但還未執行就遇大赦而復職。義熙十四年(418年),劉裕受封宋公,建宋國,敬弘任度支尚書,後遷太常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篡晉,敬弘任宣訓衞尉,加散騎常侍。永初三年(422年)又轉任吏部尚書,仍加散騎常侍。元嘉元年(424年),宋文帝即位,以敬弘為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領江夏王師。元嘉三年(426年)任尚書僕射,六年(429年)又任尚書令,但敬弘辭讓並上表歸鄉,遂獲改授侍中、特進、左光祿大夫,並賜親信二十人。

元嘉十二年(435年),朝廷徵召王敬弘為太子少傅,敬弘至京上書陳讓,雖然文帝不允,但敬弘仍多次上書,不肯拜官。元嘉十六年(439年)又授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敬弘又到京師上書請求收回成命,亦未拜官即東返。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又再重授元嘉十六年的官職,敬弘亦辭讓。元嘉二十五年(448年)[1],王敬弘去世,享年八十八歲[2]贈以本官,後在宋順帝時獲賜諡號文貞

性格特徵 编辑

  • 王敬弘性格恬靜而喜歡遊山玩水,當天門太守時,時任荊州刺史的妻舅桓玄曾寫信請敬弘去見他,但到巴陵時就說:「靈寶來請我是為了和他姐姐團聚而已,我不要做桓家的入贅女婿。」於是就讓妻子另坐一船去江陵,自己不去。而敬弘讓妻子在桓玄那住了一年都沒去接,每當郡中沒大事都會肆意出遊,好幾日都不回府。另當劉道諮議參軍時與征西府主簿宗協飲醉酒並被檢舉失禮行為。後獲調任吳興太守時因舊居餘杭,十分高興。王敬則亦表現得不樂任官,如被授官時都會表現恭敬,但當去到他應當退任的時候就立即請求解職,劉裕見此亦不作干預。任尚書僕射時宋文帝曾經去聽訟案,並問敬弘有關疑難案件的意見,卻得不到回應。文帝還問左右:「為甚麼不為僕射給個審問記錄副本?」敬弘答:「臣看過了,我看不明白。」令文帝很不高興;文帝又曾問他為政得失,但敬弘答:「天下自有其規律法則,庶人不必議論。」。另劉裕先後讓敬弘任廬陵王師和祕書監,敬弘都先後推辭,元嘉十二年後亦兩度拒絕朝廷任命,堅持東歸。
  • 王敬弘長得矮小,但坐起來卻端正莊重,桓玄稱他「彈棊八勢」。

逸事 编辑

  • 王敬弘身邊常有兩個年老侍婢,穿青紋袴襦,戴絛和辮各五條作裝飾,並用紅粉化妝。曾經去何尚之家探望出嫁的女兒,但因何尚之不在而在其齋中躺著。後何尚之回來了,敬弘命二婢守著不讓何尚之進入,並要她們對尚之說:「我十分熱,沒法見面了,你可以暫時離去。」何尚之就去了其他房中。
  • 王敬弘和兒孫們一年只見一兩次,見面還要擇日。兒子王恢之曾經特意請假去探望他,並和父親約好了日子,但時間到了卻見不到。恢之見假期快完要趕路回去了,遂乞求離去前親自告辭,但恢之聽命到閤前卻又見不到父親,只得在閤外拜別,哭著離開。王敬弘也未曾教過子孫學問,讓他們隨心所欲。有人曾問過他為甚麼這樣做,他就答:「丹朱不應該乏教育,甯越也沒聞過曾被人捶打。」

評價 编辑

  • 劉義康:「王敬弘、王球之屬,竟何所堪!坐取富貴,復那可解!」[3]
  • 姚察:「魏正始及晉之中朝,俗尚於玄虛,貴為放誕。尚書丞郎以上,簿領文案,不復經懷,皆成於令史。逮乎江左,此道彌扇。唯卞壼以臺閣之務,頗欲綜理,阮孚謂之曰:『卿常無閒暇,不乃勞乎?』宋代王敬弘身居端右,未嘗省牒,風流相尚,其流遂遠。睹白署空,是稱清貴;恪勤匪懈,終滯鄙俗。是使朝經廢於上,眾職隳於下,小人道長,抑此之由。嗚呼!傷風敗俗,而使何國禮之識理見譏薄俗者哉!」[4]
  • 裴子野:「有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王公之談,為不類矣。居官不事以敵為名,正始元康之風,中原所敗也。縱而忽檢,致治難哉[5]

家庭 编辑

祖父 编辑

编辑

  • 王茂之,東晉晉陵太守。

子女 编辑

  • 王恢之,敬弘子,官至新安太守、中大夫。
  • 王瓚之,恢之弟,官至吏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
  • 王昇之,瓚之弟,都官尚書。
  • 王氏,嫁何述之

编辑

  • 王秀之,瓚之子,仕宋、齊二朝,在齊官至輔國將軍、吳興太守,並專心打理王敬弘隱居的舍亭山。
  • 王延之,昇之子,在宋官至尚左僕射,道成當政時與王僧虔保持中立。在齊官至鎮南將軍、江州刺史。

延伸阅读 编辑

[]

  《宋書·卷66》,出自沈约宋书
  《南史·卷24》,出自李延寿南史

參考資料 编辑

  • 《宋書·卷六十六·王敬弘傳》
  • 《南史·卷二十四·王裕之傳》
  1. ^ 1.0 1.1 1.2 《宋書·王敬弘傳》載在元嘉二十三年重申前命之明年「薨於餘杭之舍亭山」,《全宋文》亦因之;《宋書·文帝紀》卻載「〔元嘉二十五年〕秋七月壬午,左光祿大夫王敬弘薨。」紀傳互相矛盾,今以本傳日期較詳而依之。
  2. ^ 按《宋書》各本皆寫敬弘卒年八十,然《南史》作八十八,張森楷校勘記寫:「按敬弘表自云年向九十,當以南史為正。」中華書局本《宋書》因而據《南史》改「八十」為「八十八」,此亦從之
  3.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
  4. ^ 《通典·職官三·宰相》
  5. ^ 《建康實錄·卷十二》

王敬弘, 王裕之, 361年, 448年8月27日, 字敬弘, 琅邪臨沂人, 東晉荊州刺史王廙曾孫, 東晉及南朝宋官員, 在宋官至尚書令, 但為人不喜歡做官, 喜愛山水, 晚年長期隱居, 屢獲召命也不願再度出仕, 出生361年東晉逝世448年8月27日, 南朝宋揚州吳興郡餘杭縣舍亭山职业宋尚書令, 目录, 生平, 性格特徵, 逸事, 評價, 家庭, 祖父, 子女, 延伸阅读, 參考資料生平, 编辑年少就有高尚節操, 歷任琅邪國左常侍及衞軍參軍, 為琅邪王司馬德文僚屬, 後轉任天門太守, 又曾轉任安西將軍桓偉的長史,. 王裕之 361年 448年8月27日 1 字敬弘 琅邪臨沂人 東晉荊州刺史王廙曾孫 東晉及南朝宋官員 在宋官至尚書令 但為人不喜歡做官 喜愛山水 晚年長期隱居 屢獲召命也不願再度出仕 王敬弘出生361年東晉逝世448年8月27日 1 南朝宋揚州吳興郡餘杭縣舍亭山职业宋尚書令 目录 1 生平 2 性格特徵 3 逸事 4 評價 5 家庭 5 1 祖父 5 2 父 5 3 子女 5 4 孫 6 延伸阅读 7 參考資料生平 编辑王敬弘年少就有高尚節操 歷任琅邪國左常侍及衞軍參軍 為琅邪王司馬德文僚屬 後轉任天門太守 又曾轉任安西將軍桓偉的長史 兼南平太守 後離職並住在作唐縣 桓玄掌政時和篡位後都屢屢徵召他 但王敬弘都沒聽命 後來 劉裕任命敬弘為車騎從事中郎 隨後歷任徐州治中從事史 征西諮議參軍 中書侍郎 太尉從事中郎及吳興太守 又轉任侍中 並在義熙十一年 415年 劉裕攻打荊州刺史司馬休之時奉命出使慰勞軍隊 但其時通事令史潘尚在途中患病 敬弘就與潘尚同乘一艘船獨船回京 期間無人能知他們下落 遂被彈劾免官 但還未執行就遇大赦而復職 義熙十四年 418年 劉裕受封宋公 建宋國 敬弘任度支尚書 後遷太常 永初元年 420年 劉裕篡晉 敬弘任宣訓衞尉 加散騎常侍 永初三年 422年 又轉任吏部尚書 仍加散騎常侍 元嘉元年 424年 宋文帝即位 以敬弘為散騎常侍 金紫光祿大夫 領江夏王師 元嘉三年 426年 任尚書僕射 六年 429年 又任尚書令 但敬弘辭讓並上表歸鄉 遂獲改授侍中 特進 左光祿大夫 並賜親信二十人 元嘉十二年 435年 朝廷徵召王敬弘為太子少傅 敬弘至京上書陳讓 雖然文帝不允 但敬弘仍多次上書 不肯拜官 元嘉十六年 439年 又授左光祿大夫 開府儀同三司 敬弘又到京師上書請求收回成命 亦未拜官即東返 元嘉二十三年 446年 又再重授元嘉十六年的官職 敬弘亦辭讓 元嘉二十五年 448年 1 王敬弘去世 享年八十八歲 2 贈以本官 後在宋順帝時獲賜諡號文貞 性格特徵 编辑王敬弘性格恬靜而喜歡遊山玩水 當天門太守時 時任荊州刺史的妻舅桓玄曾寫信請敬弘去見他 但到巴陵時就說 靈寶來請我是為了和他姐姐團聚而已 我不要做桓家的入贅女婿 於是就讓妻子另坐一船去江陵 自己不去 而敬弘讓妻子在桓玄那住了一年都沒去接 每當郡中沒大事都會肆意出遊 好幾日都不回府 另當劉道諮議參軍時與征西府主簿宗協飲醉酒並被檢舉失禮行為 後獲調任吳興太守時因舊居餘杭 十分高興 王敬則亦表現得不樂任官 如被授官時都會表現恭敬 但當去到他應當退任的時候就立即請求解職 劉裕見此亦不作干預 任尚書僕射時宋文帝曾經去聽訟案 並問敬弘有關疑難案件的意見 卻得不到回應 文帝還問左右 為甚麼不為僕射給個審問記錄副本 敬弘答 臣看過了 我看不明白 令文帝很不高興 文帝又曾問他為政得失 但敬弘答 天下自有其規律法則 庶人不必議論 另劉裕先後讓敬弘任廬陵王師和祕書監 敬弘都先後推辭 元嘉十二年後亦兩度拒絕朝廷任命 堅持東歸 王敬弘長得矮小 但坐起來卻端正莊重 桓玄稱他 彈棊八勢 逸事 编辑王敬弘身邊常有兩個年老侍婢 穿青紋袴襦 戴絛和辮各五條作裝飾 並用紅粉化妝 曾經去何尚之家探望出嫁的女兒 但因何尚之不在而在其齋中躺著 後何尚之回來了 敬弘命二婢守著不讓何尚之進入 並要她們對尚之說 我十分熱 沒法見面了 你可以暫時離去 何尚之就去了其他房中 王敬弘和兒孫們一年只見一兩次 見面還要擇日 兒子王恢之曾經特意請假去探望他 並和父親約好了日子 但時間到了卻見不到 恢之見假期快完要趕路回去了 遂乞求離去前親自告辭 但恢之聽命到閤前卻又見不到父親 只得在閤外拜別 哭著離開 王敬弘也未曾教過子孫學問 讓他們隨心所欲 有人曾問過他為甚麼這樣做 他就答 丹朱不應該乏教育 甯越也沒聞過曾被人捶打 評價 编辑劉義康 王敬弘 王球之屬 竟何所堪 坐取富貴 復那可解 3 姚察 魏正始及晉之中朝 俗尚於玄虛 貴為放誕 尚書丞郎以上 簿領文案 不復經懷 皆成於令史 逮乎江左 此道彌扇 唯卞壼以臺閣之務 頗欲綜理 阮孚謂之曰 卿常無閒暇 不乃勞乎 宋代王敬弘身居端右 未嘗省牒 風流相尚 其流遂遠 睹白署空 是稱清貴 恪勤匪懈 終滯鄙俗 是使朝經廢於上 眾職隳於下 小人道長 抑此之由 嗚呼 傷風敗俗 而使何國禮之識理見譏薄俗者哉 4 裴子野 有其位無其言 君子恥之 王公之談 為不類矣 居官不事以敵為名 正始 元康之風 中原所敗也 縱而忽檢 致治難哉 5 家庭 编辑祖父 编辑 王胡之 東晉司州刺史 父 编辑 王茂之 東晉晉陵太守 子女 编辑 王恢之 敬弘子 官至新安太守 中大夫 王瓚之 恢之弟 官至吏部尚書 金紫光祿大夫 王昇之 瓚之弟 都官尚書 王氏 嫁何述之孫 编辑 王秀之 瓚之子 仕宋 齊二朝 在齊官至輔國將軍 吳興太守 並專心打理王敬弘隱居的舍亭山 王延之 昇之子 在宋官至尚左僕射 道成當政時與王僧虔保持中立 在齊官至鎮南將軍 江州刺史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nbsp 宋書 卷66 出自沈约 宋书 nbsp 南史 卷24 出自李延寿 南史 參考資料 编辑 宋書 卷六十六 王敬弘傳 南史 卷二十四 王裕之傳 1 0 1 1 1 2 宋書 王敬弘傳 載在元嘉二十三年重申前命之明年 薨於餘杭之舍亭山 全宋文 亦因之 宋書 文帝紀 卻載 元嘉二十五年 秋七月壬午 左光祿大夫王敬弘薨 紀傳互相矛盾 今以本傳日期較詳而依之 按 宋書 各本皆寫敬弘卒年八十 然 南史 作八十八 張森楷校勘記寫 按敬弘表自云年向九十 當以南史為正 中華書局本 宋書 因而據 南史 改 八十 為 八十八 此亦從之 資治通鑑 卷一百二十三 通典 職官三 宰相 建康實錄 卷十二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王敬弘 amp oldid 7459064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