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国大革命战争(法語:Guerres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戰爭。法國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是历史上的第一场“现代战争”。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軍隊打败了歐洲各国的职业军人,显示了民族主義和徵兵制相结合的巨大威力。法國軍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的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法国大革命战争

瓦尔密战役(1792年9月20日)
日期1792年4月20日–1802年3月25日
(9年11月5日)
地点
结果
第一次反法同盟
法国胜利;巴塞尔和约坎波福尔米奥条约
第二次反法同盟
法国胜利;吕内维尔条约亚眠和约
领土变更
参战方

 神聖羅馬帝國[注 1]

 大不列顛王國 (1793–1802)[注 3]
西班牙帝國 (1793–95)
法国保皇党

  • 法国反革命力量

科西嘉叛軍
 荷蘭共和國 (1793–95)
 皮埃蒙特-撒丁
 舊瑞士邦聯 (1798)  那不勒斯
圣约翰骑士团 (1798)
马耳他 (1798–1800)
 奥斯曼帝国
葡萄牙帝國
 沙俄 (1799)
其他意大利国家[注 4]


南尼德蘭農民軍
(農民戰爭)


海地革命
圣多明戈起义者(1791–1794)


准战争
美國
(1798–1800)

法兰西王国(至1792)[注 5]
法兰西共和国(至1792)

指挥官与领导者

弗朗茨二世
卡尔大公
拜勒·拉图英语Maximilian Anton Karl, Count Baillet de Latour
克莱费伯爵英语François Sébastien Charles Joseph de Croix, Count of Clerfayt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的约西亚斯亲王英语Prince Josias of Saxe-Coburg-Saalfeld
约瑟夫·阿尔文齐英语József Alvinczi
达格伯特·冯·维尔姆泽英语Dagobert Sigmund von Wurmser
米歇尔·冯·梅拉斯英语Michael von Melas
保罗·克雷英语Paul Kray
腓特烈·威廉二世
不伦瑞克公爵
霍恩洛厄亲王
威廉·皮特
亨利·阿丁顿
查尔斯·奥哈拉 
约克公爵
霍雷肖·纳尔逊
拉尔夫·阿伯克隆比英语Ralph Abercromby
萨缪尔·胡德英语Samuel Hood, 1st Viscount Hood
保罗一世
亚历山大·苏沃洛夫
孔代亲王
卡洛斯四世(1793–1795)
玛丽亚一世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
费迪南多四世
塞利姆三世
杰扎尔帕夏英语Jezzar Pasha
劳伦斯·彼得·范·德·斯皮格尔英语Laurens Pieter van de Spiegel(1793–1795)
穆拉德贝伊英语Murad Bey
詹姆斯·华莱士英语James Wallace (Royal Navy officer)
斐迪南·冯·赫姆佩施·波尔海姆英语Ferdinand von Hompesch zu Bolheim 


杜桑·卢维杜尔


约翰·亚当斯

路易十六  
雅克·皮埃尔·布里索(1792–1793)
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1793–1794)
保罗·巴拉斯(1795–1799)
拿破仑·波拿巴(自1799)
夏尔·弗朗索瓦·杜穆利埃
弗朗索瓦·克里斯多夫·凯勒曼
弗朗索瓦·埃蒂安·凯勒曼英语François Étienne de Kellermann
夏尔·皮什格鲁
让-巴普蒂斯·儒尔当
屈斯汀伯爵英语Adam Philippe, Comte de Custine 
拉扎尔·奥什英语Lazare Hoche
安德烈·马塞纳
让·维克多·马里·莫罗
路易·德赛 
雅克·弗朗索瓦·杜戈梅英语Jacques François Dugommier 
皮埃尔·奥热罗
让-巴普蒂斯特·克莱贝尔英语Jean-Baptiste Kléber 
雅克·麦克唐纳
托马-亚历山大·仲马英语Thomas-Alexandre Dumas
沃尔夫·托恩英语Wolfe Tone 

扬·亨利克·东布罗夫斯基

历史概述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的出逃失败被捕,加剧了法国人民对外国干涉的担心,也激化了欧洲君主对共和国的敌视。1792年4月20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8月,奥地利与普鲁士联军进逼巴黎,要求恢复路易十六的自由与统治。共和国的生存一度面临危机。但9月20日,临时组织的法军凭借“保卫共和国”的高昂热情,在瓦尔密战役中出人意料的击败了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军队,扭转了不利的战局。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民公会以叛国罪为由,处死了路易十六。这一行动激怒了欧洲几乎所有的君主。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德意志意大利诸邦都加入了反法同盟,共和国再度面临危机。卡诺将军对法国军制做出了重大改革,实行全国普遍徵兵制,成年法国人都加入了军队。军事改革还包括:就地解决补给,多兵种混合编成。战术上的改进包括:使用步兵纵队代替步兵横队,以利于快速机动;大量使用散兵;大规模集中使用炮兵。经过改革的法国军队成了一支足以和欧洲各国职业军队抗衡的大军。法国和反法同盟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多年的拉锯战。1797年1月14日,拿破仑·波拿巴指挥法军在里沃利战役赢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奥地利被迫和谈。法国赢得了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胜利。

1799年,英国,俄罗斯,奥地利,那不勒斯,葡萄牙,和部分德意志邦国再次结成反法同盟。反法同盟在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但1800年俄国退出同盟给了法国以喘息之机。远在非洲指挥埃及远征军的拿破仑秘密返回法国,重组政府和军队。1800年6月14日,法军在拿破仑指挥下取得了马伦哥之役的胜利,瓦解了第二次反法同盟

1802年3月27日,亚眠和约签订,英国和法国也结束了战争状态。法国大革命战争结束,欧洲获得了短暂的和平,但很快就卷入了规模更大的拿破仑战争

参见

注释

脚注

  1. ^ 奥属尼德兰米兰公国属奥地利直辖。其他一些意大利国家(包括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托斯卡纳大公国)与哈布斯堡王朝关系密切。
  2. ^ 1795年巴塞尔和约后中立。
  3. ^ 1801年1月1日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4. ^ 几乎所有意大利国家(包括中立的教宗国威尼斯共和国)都在1796年拿破仑入侵后被征服,成为其附庸国。
  5. ^ 1792年4月20日国王路易十六在国民会议上向奥地利宣战,是时王国仍在名义上存在。8月10日杜伊勒里宫暴动后君主政权已近覆灭,1792年9月21日君主制被正式废除。
  6. ^ 1798年爱尔兰叛乱开始反抗英国统治。
  7. ^ 1795年波兰被瓜分后来到法国。
  8. ^ 第二圣伊尔德丰索条约签订后作为法国盟友重新加入战事。

参考来源

法国大革命战争,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0年4月20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法国大革命, 法語, guerres, révolution, française, 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和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戰爭, 法國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 是历史上的第一场, 现代战争, 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軍隊打败了歐洲各国的职业军人, 显示了民.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0年4月20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語 Guerres de la Revolution francaise 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和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戰爭 法國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 是历史上的第一场 现代战争 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軍隊打败了歐洲各国的职业军人 显示了民族主義和徵兵制相结合的巨大威力 法國軍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 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 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 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 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 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 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的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法国大革命战争瓦尔密战役 1792年9月20日 日期1792年4月20日 1802年3月25日 9年11月5日 地点欧洲 埃及 中东 大西洋 加勒比地区 印度洋结果第一次反法同盟 法国胜利 巴塞尔和约 坎波福尔米奥条约 第二次反法同盟 法国胜利 吕内维尔条约 亚眠和约领土变更法国君主政权覆灭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法国吞并皮埃蒙特及莱茵河以西地区 亲法政权巴达维亚 赫尔维蒂 意大利及利古里亚共和国建立 伊特鲁里亚王国建立 奥地利获取威尼斯和达尔马提亚 西班牙将特立尼达岛割让予英国 西班牙将路易斯安那割让予法国 荷兰将锡兰割让予英国 其他领土变革参战方 神聖羅馬帝國 注 1 奥地利 直到 1801 普魯士王國 1792 95 注 2 大不列顛王國 1793 1802 注 3 西班牙帝國 1793 95 法国保皇党 法国反革命力量科西嘉叛軍 荷蘭共和國 1793 95 皮埃蒙特 撒丁 舊瑞士邦聯 1798 那不勒斯 圣约翰骑士团 1798 马耳他 1798 1800 奥斯曼帝国 葡萄牙帝國 沙俄 1799 其他意大利国家 注 4 南尼德蘭農民軍 農民戰爭 海地革命 圣多明戈起义者 1791 1794 准战争 美國 1798 1800 法兰西王国 至1792 注 5 法兰西共和国 至1792 联合爱尔兰人 注 6 波兰军团 英语 Polish Legions Napoleonic period 注 7 西班牙 1796 1802 注 8 指挥官与领导者弗朗茨二世 卡尔大公 拜勒 拉图 英语 Maximilian Anton Karl Count Baillet de Latour 克莱费伯爵 英语 Francois Sebastien Charles Joseph de Croix Count of Clerfayt 萨克森 科堡 萨尔费尔德的约西亚斯亲王 英语 Prince Josias of Saxe Coburg Saalfeld 约瑟夫 阿尔文齐 英语 Jozsef Alvinczi 达格伯特 冯 维尔姆泽 英语 Dagobert Sigmund von Wurmser 米歇尔 冯 梅拉斯 英语 Michael von Melas 保罗 克雷 英语 Paul Kray 腓特烈 威廉二世 不伦瑞克公爵 霍恩洛厄亲王 威廉 皮特 亨利 阿丁顿 查尔斯 奥哈拉 约克公爵 霍雷肖 纳尔逊 拉尔夫 阿伯克隆比 英语 Ralph Abercromby 萨缪尔 胡德 英语 Samuel Hood 1st Viscount Hood 保罗一世 亚历山大 苏沃洛夫 孔代亲王 卡洛斯四世 1793 1795 玛丽亚一世 维托里奥 阿梅迪奥三世 费迪南多四世 塞利姆三世 杰扎尔帕夏 英语 Jezzar Pasha 劳伦斯 彼得 范 德 斯皮格尔 英语 Laurens Pieter van de Spiegel 1793 1795 穆拉德贝伊 英语 Murad Bey 詹姆斯 华莱士 英语 James Wallace Royal Navy officer 斐迪南 冯 赫姆佩施 波尔海姆 英语 Ferdinand von Hompesch zu Bolheim 杜桑 卢维杜尔 约翰 亚当斯路易十六 雅克 皮埃尔 布里索 1792 1793 马克西米连 罗伯斯庇尔 1793 1794 保罗 巴拉斯 1795 1799 拿破仑 波拿巴 自1799 夏尔 弗朗索瓦 杜穆利埃 弗朗索瓦 克里斯多夫 凯勒曼 弗朗索瓦 埃蒂安 凯勒曼 英语 Francois Etienne de Kellermann 夏尔 皮什格鲁 让 巴普蒂斯 儒尔当 屈斯汀伯爵 英语 Adam Philippe Comte de Custine 拉扎尔 奥什 英语 Lazare Hoche 安德烈 马塞纳 让 维克多 马里 莫罗 路易 德赛 雅克 弗朗索瓦 杜戈梅 英语 Jacques Francois Dugommier 皮埃尔 奥热罗 让 巴普蒂斯特 克莱贝尔 英语 Jean Baptiste Kleber 雅克 麦克唐纳 托马 亚历山大 仲马 英语 Thomas Alexandre Dumas 沃尔夫 托恩 英语 Wolfe Tone 扬 亨利克 东布罗夫斯基 目录 1 历史概述 2 参见 3 注释 3 1 脚注 3 2 参考来源历史概述 编辑1791年6月20日 路易十六的出逃失败被捕 加剧了法国人民对外国干涉的担心 也激化了欧洲君主对共和国的敌视 1792年4月20日 法国对奥地利宣战 8月 奥地利与普鲁士联军进逼巴黎 要求恢复路易十六的自由与统治 共和国的生存一度面临危机 但9月20日 临时组织的法军凭借 保卫共和国 的高昂热情 在瓦尔密战役中出人意料的击败了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军队 扭转了不利的战局 1793年1月21日 法国国民公会以叛国罪为由 处死了路易十六 这一行动激怒了欧洲几乎所有的君主 英国 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 那不勒斯王国 以及德意志和意大利诸邦都加入了反法同盟 共和国再度面临危机 卡诺将军对法国军制做出了重大改革 实行全国普遍徵兵制 成年法国人都加入了军队 军事改革还包括 就地解决补给 多兵种混合编成 战术上的改进包括 使用步兵纵队代替步兵横队 以利于快速机动 大量使用散兵 大规模集中使用炮兵 经过改革的法国军队成了一支足以和欧洲各国职业军队抗衡的大军 法国和反法同盟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多年的拉锯战 1797年1月14日 拿破仑 波拿巴指挥法军在里沃利战役赢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 奥地利被迫和谈 法国赢得了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胜利 1799年 英国 俄罗斯 奥地利 那不勒斯 葡萄牙 和部分德意志邦国再次结成反法同盟 反法同盟在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 但1800年俄国退出同盟给了法国以喘息之机 远在非洲指挥埃及远征军的拿破仑秘密返回法国 重组政府和军队 1800年6月14日 法军在拿破仑指挥下取得了马伦哥之役的胜利 瓦解了第二次反法同盟 1802年3月27日 亚眠和约签订 英国和法国也结束了战争状态 法国大革命战争结束 欧洲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但很快就卷入了规模更大的拿破仑战争 参见 编辑法国大革命 拿破崙战争 奇尔德斯号事件注释 编辑脚注 编辑 奥属尼德兰和米兰公国属奥地利直辖 其他一些意大利国家 包括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托斯卡纳大公国 与哈布斯堡王朝关系密切 1795年巴塞尔和约后中立 1801年1月1日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几乎所有意大利国家 包括中立的教宗国和威尼斯共和国 都在1796年拿破仑入侵后被征服 成为其附庸国 1792年4月20日国王路易十六在国民会议上向奥地利宣战 是时王国仍在名义上存在 8月10日杜伊勒里宫暴动后君主政权已近覆灭 1792年9月21日君主制被正式废除 1798年爱尔兰叛乱开始反抗英国统治 1795年波兰被瓜分后来到法国 第二圣伊尔德丰索条约签订后作为法国盟友重新加入战事 参考来源 编辑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法国大革命战争 amp oldid 7299069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