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戴戟

戴戟(1895年-1973年2月21日),原名光祖,字孝悃,男,祖籍安徽旌德,生于江苏苏州中华民国军事将领。[1]

戴戟

生平

 
淞沪警备司令戴戟

戴戟祖籍安徽省旌德县兴隆乡大礼村,生于江苏省苏州。自幼家贫,父母早逝,在商店当学徒。15岁,戴戟赴上海参加学生军。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此后历任滇军粤军排长、连长、团副、团长等职。后一度出任广东肇庆西江陆海军讲武堂堂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第三十团团长。当时,蒋光鼐任第十师副师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蔡廷锴任第二十九团团长。1926年,率部参加北伐,在汀泗桥战斗中身负重伤。七·一五事变后,戴戟借口旧伤复发,辞去军职,寓居上海。[2][3][1]

1928年,戴戟接受陈铭枢蒋光鼐的邀请,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兼军官教导队主任、二十六师师长。军队整编后,戴戟出任重新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参谋长、第六十一师师长等职。1931年12月,所部调驻沪宁,戴戟被任命为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2][3][1]

 
戴戟(左)与时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时,时任淞沪警备司令的戴戟,协同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副总指挥兼军长蔡廷锴等人指挥作战。事变爆发前夕,第十九路军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戴戟到会并演讲,还写下遗书。事变爆发后,戴戟与蒋光鼐、蔡廷锴连夜步行来到真如车站,布署作战。在上海军民的支持和全国的声援下,第十九路军与第五军的增援部队坚持淞沪抗战一个多月,使日军遭到沉重打击。[2][3]

1932年3月24日,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干预下,日本与国民政府上海开始举行停战谈判。同年5月5日,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上海停战协议》(又称《淞沪停战协议》),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根据史料记载,谈判双方“日军事代表初定白川,我亦决定蒋光鼐,嗣白川不出席,改以植田,我方遂亦改为戴戟。”戴戟奉命参加了自3月24日开始的淞沪停战谈判的系列会议,与外交部政务次长郭泰祺、十九路军参谋长黄强等人为谈判的中方代表。[2]

1932年10月31日,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12位将领,因御敌有功而荣膺青天白日勋章,戴戟也在其列。1933年1月1日,国民政府举行授勋典礼,蒋介石亲往颁发勋章。但大部分获勳将领均未到场,只有戴戟和俞济时二人到场。据说,这是因为张治中因公未到,钱伦体重伤住院,而第十九路军已被调往福建省。此次获得青天白日勋章的12位将领是:[4]

 
从左至右:俞济时张治中、戴戟。均佩戴青天白日勋章

1933年10月,戴戟辞去淞沪警备司令职务,赴福州与第十九路军会合。[4]1933年11月,蔡廷锴李济深等人发动闽变,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宣布反蒋,并同中国工农红军签订了抗日反蒋协定。戴戟出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委员,并任兴泉省省长。50多天后,闽变失败,戴戟赴香港,不久又返回上海。此后,戴戟历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安徽省民政厅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参。但他长期在上海居住。[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戟被任命为第三战区中将总参议。1938年,李宗仁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政府主席,电邀戴戟出任皖南行署主任。戴戟于同年4月中旬,在屯溪成立了安徽省政府皖南行署,下辖4个专区,22个县,但其中一些县已经被日军占领。当时,上海、南京的大批难民涌入皖南,急需收容。戴戟与新四军军长叶挺有所来往。在新四军的倡导下,戴戟和中共党员余华、范治农等人合作,并成立了皖南民众总支援委员会,戴戟兼任该会主任,江伟、周松圃为副主任,组织工作团,在各县成立青年抗敌协会、妇女抗敌协会。在戴戟的领导下,该委员会突破了日本方面的经济封锁,发展了山区商贸,督促各县修建公路、恢复交通,筹款兴建中、小学校舍以复校。该委员会还帮助南京安徽中学、上海复旦大学附中、江苏联合中学在皖南建校。此外,戴戟还从国民政府中央救济会获得拨款,并在茶税上附加捐助,最终建起了屯溪市民医院,这是屯溪第一所医院。戴戟还严厉禁止买卖和吸食鸦片,被誉为“皖南林则徐”。[3]

1940年4月,戴戟辞去了皖南行署主任职务。此后在屯溪居住。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企图派戴戟劝说叶挺脱离新四军,担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但戴戟拒绝为顾祝同当说客。[3][1]

1945年,国军联勤总部决定成立东南补给区司令部,负责调拨、分配、审核第三第七第九战区的军需给养及运输。上述三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顾祝同余汉谋薛岳特派专人赴屯溪,邀请戴戟出任东南补给区司令。[3]

1945年日本投降后,戴戟辞去东南补给区司令职务,提前申请退役。1946年,戴戟拒绝当中央训练团团员。[3]1948年,戴戟在上海参加了陈铭枢等人领导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秘密从事反蒋活动。1949年春,由戴戟牵线,协助中共国军陈瑞珂、廖运泽两部队进行策反,使廖运泽部官兵举行的起义成功。[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戴戟在上海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民革上海市分部筹委会委员。1950年代调往安徽省工作后,历任安徽省体委主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等职务。[2][3]

1973年2月21日,戴戟因癌症合肥逝世,享年78岁。[3][5]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 [2013年3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2. ^ 2.0 2.1 2.2 2.3 2.4 沈坚谈外祖父戴戟与“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2012-02-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戴戟将军,团结报,2010-05-06[永久失效連結]
  4. ^ 4.0 4.1 沈坚,“一二八”抗战后的授勋,文汇报2012年1月28日,第三版
  5. ^ 5.0 5.1 戴戟,新华网(原载安徽省志), 2009-04-1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6-03-04.

戴戟, 本條目有隱藏内容, 可能會损害讀者的閱覽体验, 請協助改善條目, 以符合维基百科标准, 2015年9月12日, 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 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 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 重複記載, 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关于名为戴光祖的其他人物, 請見, 戴光祖, 1895年, 1973年2月21日, 原名光祖, 字孝悃, 祖籍安徽旌德, 生于江苏苏州,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生平, 编辑, 淞沪警备司令, 祖籍安徽省旌德县兴隆乡大礼村, 生于江苏省. 本條目有隱藏内容 可能會损害讀者的閱覽体验 請協助改善條目 以符合维基百科标准 2015年9月12日 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 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 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 重複記載 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关于名为戴光祖的其他人物 請見 戴光祖 戴戟 1895年 1973年2月21日 原名光祖 字孝悃 男 祖籍安徽旌德 生于江苏苏州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1 戴戟生平 编辑 淞沪警备司令戴戟 戴戟祖籍安徽省旌德县兴隆乡大礼村 生于江苏省苏州 自幼家贫 父母早逝 在商店当学徒 15岁 戴戟赴上海参加学生军 1916年 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 此后历任滇军 粤军排长 连长 团副 团长等职 后一度出任广东肇庆西江陆海军讲武堂堂长 1925年 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 师长陈铭枢 第三十团团长 当时 蒋光鼐任第十师副师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 蔡廷锴任第二十九团团长 1926年 率部参加北伐 在汀泗桥战斗中身负重伤 七 一五事变后 戴戟借口旧伤复发 辞去军职 寓居上海 2 3 1 1928年 戴戟接受陈铭枢 蒋光鼐的邀请 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兼军官教导队主任 二十六师师长 军队整编后 戴戟出任重新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参谋长 第六十一师师长等职 1931年12月 所部调驻沪宁 戴戟被任命为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 2 3 1 戴戟 左 与时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1932年上海一 二八事变时 时任淞沪警备司令的戴戟 协同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 副总指挥兼军长蔡廷锴等人指挥作战 事变爆发前夕 第十九路军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 戴戟到会并演讲 还写下遗书 事变爆发后 戴戟与蒋光鼐 蔡廷锴连夜步行来到真如车站 布署作战 在上海军民的支持和全国的声援下 第十九路军与第五军的增援部队坚持淞沪抗战一个多月 使日军遭到沉重打击 2 3 1932年3月24日 在美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等国的干预下 日本与国民政府在上海开始举行停战谈判 同年5月5日 双方在上海签订了 上海停战协议 又称 淞沪停战协议 规定上海为 非武装区 根据史料记载 谈判双方 日军事代表初定白川 我亦决定蒋光鼐 嗣白川不出席 改以植田 我方遂亦改为戴戟 戴戟奉命参加了自3月24日开始的淞沪停战谈判的系列会议 与外交部政务次长郭泰祺 十九路军参谋长黄强等人为谈判的中方代表 2 1932年10月31日 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12位将领 因御敌有功而荣膺青天白日勋章 戴戟也在其列 1933年1月1日 国民政府举行授勋典礼 蒋介石亲往颁发勋章 但大部分获勳将领均未到场 只有戴戟和俞济时二人到场 据说 这是因为张治中因公未到 钱伦体重伤住院 而第十九路军已被调往福建省 此次获得青天白日勋章的12位将领是 4 一 二八 淞沪抗战后获得青天白日勋章的将领名单 12人 蒋光鼐 第十九路军总指挥 蔡廷锴 第十九路军军长 张治中 第五军军长兼第八十七师师长 戴戟 原第十九路军参谋长 时任淞沪警备司令 沈光汉 第十九路军第六十师师长 毛维寿 第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师长 区寿年 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师长 俞济时 第五军第八十八师师长 张炎 第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副师长兼独立旅旅长 谭启秀 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副师长 吴淞要塞司令 补充旅旅长 翁照垣 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一五六旅旅长 钱伦体 第五军第八十八师二六四旅旅长 从左至右 俞济时 张治中 戴戟 均佩戴青天白日勋章 1933年10月 戴戟辞去淞沪警备司令职务 赴福州与第十九路军会合 4 1933年11月 蔡廷锴 李济深等人发动闽变 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公开宣布反蒋 并同中国工农红军签订了抗日反蒋协定 戴戟出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委员 并任兴泉省省长 50多天后 闽变失败 戴戟赴香港 不久又返回上海 此后 戴戟历任安徽省政府委员 安徽省民政厅长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参 但他长期在上海居住 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戴戟被任命为第三战区中将总参议 1938年 李宗仁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政府主席 电邀戴戟出任皖南行署主任 戴戟于同年4月中旬 在屯溪成立了安徽省政府皖南行署 下辖4个专区 22个县 但其中一些县已经被日军占领 当时 上海 南京的大批难民涌入皖南 急需收容 戴戟与新四军军长叶挺有所来往 在新四军的倡导下 戴戟和中共党员余华 范治农等人合作 并成立了皖南民众总支援委员会 戴戟兼任该会主任 江伟 周松圃为副主任 组织工作团 在各县成立青年抗敌协会 妇女抗敌协会 在戴戟的领导下 该委员会突破了日本方面的经济封锁 发展了山区商贸 督促各县修建公路 恢复交通 筹款兴建中 小学校舍以复校 该委员会还帮助南京安徽中学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江苏联合中学在皖南建校 此外 戴戟还从国民政府中央救济会获得拨款 并在茶税上附加捐助 最终建起了屯溪市民医院 这是屯溪第一所医院 戴戟还严厉禁止买卖和吸食鸦片 被誉为 皖南林则徐 3 1940年4月 戴戟辞去了皖南行署主任职务 此后在屯溪居住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企图派戴戟劝说叶挺脱离新四军 担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但戴戟拒绝为顾祝同当说客 3 1 1945年 国军联勤总部决定成立东南补给区司令部 负责调拨 分配 审核第三 第七 第九战区的军需给养及运输 上述三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顾祝同 余汉谋 薛岳特派专人赴屯溪 邀请戴戟出任东南补给区司令 3 1945年日本投降后 戴戟辞去东南补给区司令职务 提前申请退役 1946年 戴戟拒绝当中央训练团团员 3 1948年 戴戟在上海参加了陈铭枢等人领导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秘密从事反蒋活动 1949年春 由戴戟牵线 协助中共对国军陈瑞珂 廖运泽两部队进行策反 使廖运泽部官兵举行的起义成功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戴戟在上海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 民革上海市分部筹委会委员 1950年代调往安徽省工作后 历任安徽省体委主任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 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民革中央委员 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等职务 2 3 1973年2月21日 戴戟因癌症在合肥逝世 享年78岁 3 5 参考文献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戴戟 1 0 1 1 1 2 1 3 爱国将领戴戟 皖南晨刊 2009年12月10日 2013年3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2 0 2 1 2 2 2 3 2 4 沈坚谈外祖父戴戟与 一 二八 淞沪抗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2012 02 27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3 7 3 8 3 9 戴戟将军 团结报 2010 05 06 永久失效連結 4 0 4 1 沈坚 一二八 抗战后的授勋 文汇报2012年1月28日 第三版 5 0 5 1 戴戟 新华网 原载安徽省志 2009 04 1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6 03 04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戴戟 amp oldid 6865409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