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爱德华·蒙克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挪威语发音:[ˈɛ̀dvɑɖ ˈmʊŋk]  ( listen);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畫家。其最著名作品《吶喊》為當代藝術標誌性圖像之一。

爱德华·蒙克
1933年11月20日(70歲)
出生(1863-12-12)1863年12月12日
瑞典和挪威聯合王國勒滕
(今 挪威勒滕
逝世1944年1月23日(1944歲-01-23)(80歲)
挪威總督轄區奥斯陆
国籍 挪威
知名于绘画
知名作品吶喊
运动表现主义

他的童年被疾病、喪親之痛以及對遺傳家族精神疾病的恐懼所籠罩。在克里斯蒂亞尼亞(今奥斯陆)皇家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習期間,蒙克在虚无主义者漢斯·耶格爾(Hans Jæger)的影響下開始過放蕩不羈的生活,耶格爾敦促他描繪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狀態。由此產生了他獨特的風格。

旅行帶來了新的影響和出路。在巴黎,他從保羅·高更文森特·梵高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他們對色彩的運用。在柏林,他結識了瑞典劇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創作了他的主要代表作《生命的楣》(英語:The Frieze of Life),描繪了一系列有關深度情緒的主題,如愛、焦慮、嫉妒和背叛等。

隨著名氣和財富的增長,他的情緒狀態仍然缺乏安全感。他短暫地考慮過結婚,但無法承諾。 1908 年的一次崩潰迫使他放棄了酗酒, 克里斯蒂亞尼亞的人群越來越接受他,他的作品也在當地的博物館中嶄露頭角。他的晚年是在平靜和私密的工作中度過的。儘管他的作品在納粹德國被禁,但其中大部分在二戰中倖存下來,為他留下了一筆遺產。

生平

童年

蒙克,1863年12月12日出生于瑞典和挪威聯合王國雷登(Løten)軍醫家庭,家中有5個孩子,他排行第二[1][2],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长大。是画家雅各布·蒙克(Jacob Munch)和历史学家彼得·安德烈·蒙克(Peter Andreas Munch)的亲戚。蒙克的母亲劳拉(Laura Cathrine Bjølstad)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過世后年幼的蒙克由父亲单独抚养。其父患有精神疾病,他向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根深蒂固的恐惧觀念,他一再告诉孩子,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罪,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

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1889年),另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也死了。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是体弱多病。在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兄弟安德烈结过婚,但婚后不过数月也過世了。眼見双亲和手足接二连三地死去,嚴重打擊了蒙克的精神與情緒,接踵而至的悲傷對其是深度的精神折磨。因此,死亡烙印在他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呈現压抑且悲观的原因。蒙克在晚年說道:「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且持續的伴随我一生。」

青年時期

1879年,蒙克为了成为工程师而进入工学院念书。然而身體的健康不斷出現問題,讓他中断了学业。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画家而离开工学院。隔年他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Julius Middelthun),以及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Christian Krohg)。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也展現了自法国画家處所受到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后期印象派,然后是新艺术造型。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以后期印象派為主,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其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1892年蒙克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他的绘画也成了爭論的主題,為期一週的画展結束後,蒙克待在柏林,成為一个多國人士參與的社交圈其中一员,這個圈子裡有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包括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蒙克为易卜生的几个剧本设计布景),以及瑞典戏剧家奧古斯特·斯特林堡

1892年至1908年间,蒙克多數时间都在巴黎和柏林度过,他因铜版画、石版画和木版画的表現成就出名了。在世纪之交期间的柏林,蒙克开始用新的素材(照相石版印刷和木版画),凭著记忆来复制他过去的作品。1908年秋,他的焦虑变得更為深刻,開始在丹尼爾·贾可布逊博士的诊所開始住院接受治疗。医院里施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个性。

1909年,蒙克回到家鄉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在纳粹德國在1940年起佔領统治期间,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被撤了下来。这对反纳粹主义的蒙克来说是很伤心的,因为他把德国看作第二祖国。

晚年

 
1933年

蒙克在过完80岁生日后一个月的1944年1月23日,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Ekely)与世长辞。他捐赠了1000幅油画、15400张版画,4500件素描和水彩画,还有6件雕刻作品給予奥斯陆當局。为了纪念蒙克,當局建造了「蒙克美术馆」(位于Tøyen)。蒙克美术馆是全世界收藏蒙克作品為數最多的美術館。

位于奥斯陆的国立艺术画廊,收藏了蒙克的一些油画作品。奥斯陆「大陆酒店」(Hotel Continental)里的「Dagligstuen」酒吧則藏有不少蒙克的版画精品。

画风

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

在蒙克的画家生涯中,他多次曾改变艺术风格。在1880年代,蒙克是自然派(比如《汉斯·耶格的肖像》)和半印象派(见《拉法耶特大街》)。1892年,蒙克树立了具個人特色的综合派原始画风(比如《忧郁》),在此色彩成为一种象征,亦是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元素(比方说《呐喊》)。1890年代,蒙克倾向选择景深较浅的作画空间,他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

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的内心的心理状态,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呈現了最能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见《灰烬》),这种安排讓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空气、记忆、动作和时间在一霎剎那間凝固的感觉,那也许正是人物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

蒙克所画的人物,犹如舞台剧的各个角色(就像《病室里的死亡》),很可能每种特定的姿势就代表一种特定情绪,类似于某种身体语言。由于蒙克所画的人物都承担着表现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的使命(以《呐喊》为最有名),所以他创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现实的。蒙克坚称,印象派并不适合于自己的艺术。他对描写现实的任意一个断面也不感兴趣,他要描写的是那种充满了情绪内涵的,且具有巨大的传神力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蒙克殚精竭虑地构思,他的作品创造了紧张气氛。

代表作品

吶喊

吶喊》(挪威语Skrik,也译作《尖叫》,作于1893年),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认为是表現主义中表现人类苦闷的代表性作品,和其他作品的慣例一樣,他一共画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呐喊》。蒙克在世纪之交时期创作了交响乐式的《生命的饰带》(The Frieze of Life)系列,《呐喊》属于这个系列。这个系列涉及了生命、爱情、恐惧、死亡和忧郁等主题。

蒙克通过这些主题来表现他切身经历对生存和死亡的感受,比如《病中的孩子》(1886年,蒙克去世的姐姐苏菲的肖像画)、《病室里的死亡》(1893年)、《绝望》(1893-1894年)、《吸血鬼》(1893-1894年)、《焦躁》(1894年)、《灰烬》(1894年)、《生命之舞》(1900年),每幅画都强烈地传达画家的感觉和情绪,其描绘的对象的現實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一种要表现的情绪的载体,虽然它们依然还是具象的。这些画具有永恒的震慑心灵的力量,在这一切的背后,觀賞者还可以看见「世纪末」的景象,那种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

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力量是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蒙克的画是用整个心灵创作的。在1889年26岁的蒙克就写道:「我们将不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呼吸、有感觉、遭受痛苦并且相爱。」

 
《吶喊》,1893年

生命的飾帶

1893年12月,蒙克在柏林著名的菩提樹下大街開畫展。和其它作品一起,蒙克出展了題為「愛的研究系列」,由六幅畫所組成。這是他此後命名為「生命的飾帶」組畫的起點。它包括深深地沉浸於大氣的主題:《風暴》、《月光》和《星夜》。其它主題有揭示愛的陰暗面的,比如《玫瑰與阿美莉》和《吸血鬼》。《病室裏的死亡》則以死亡為主題,基於蒙克對姐姐蘇菲之死的回憶。在這幅畫中,蒙克的全家都在,畫面的焦點聚集在蒙克的背影上。1894年,「生命的飾帶」加進了《焦躁》、《灰燼》、《聖母》(Madonna)和《女人三階段》作品集。在世紀之交之際,蒙克完成了他的「生命的飾帶」組畫系列。

蒙克的作品有不少,其中一部分反映了當時新藝術(art nouveau)的美學思潮。1898年,蒙克專為他的大型繪畫《新陳代謝》(最初名為《亞當和夏娃》)做了一個帶有浮雕裝飾的精緻的木製框架,這顯露了蒙克對「人類的墮落」神話的偏愛和他在戀愛方面的悲觀哲學。《空的十字架》和《受難之地》(Golgota)都作於1900年,既反映了當時的形而上學的傾向,又是蒙克幼年時代的虔誠心的反照。「生命的飾帶」的第一次完整展出是在1902年柏林分離派畫展上。

參見

参考来源

  1. ^ 阿拉斯泰爾·蘇克 (Alastair Sooke). 名畫《吶喊》究竟蘊含著什麼意義?. BBC 英倫網. 2016-03-10 [2016-03-12]. (原始内容于2016-04-10). 
  2. ^ Alastair Sooke.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Scream?. BBC Culture. 2016-03-04 [2016-03-12]. (原始内容于2016-03-07). 

外部链接

爱德华, 蒙克, edvard, munch, 挪威语发音, ˈɛ, dvɑɖ, ˈmʊŋk, listen, 1863年12月12日, 1944年1月23日, 挪威畫家, 其最著名作品, 吶喊, 為當代藝術標誌性圖像之一, 1933年11月20日, 70歲, 出生, 1863, 1863年12月12日瑞典和挪威聯合王國勒滕, 挪威勒滕, 逝世1944年1月23日, 1944歲, 80歲, 挪威總督轄區奥斯陆国籍, 挪威知名于绘画知名作品, 吶喊, 运动表现主义他的童年被疾病, 喪親之痛以及對遺傳家族精神疾病的恐懼. 爱德华 蒙克 Edvard Munch 挪威语发音 ˈɛ dvɑɖ ˈmʊŋk listen 1863年12月12日 1944年1月23日 挪威畫家 其最著名作品 吶喊 為當代藝術標誌性圖像之一 爱德华 蒙克1933年11月20日 70歲 出生 1863 12 12 1863年12月12日瑞典和挪威聯合王國勒滕 今 挪威勒滕 逝世1944年1月23日 1944歲 01 23 80歲 挪威總督轄區奥斯陆国籍 挪威知名于绘画知名作品 吶喊 运动表现主义他的童年被疾病 喪親之痛以及對遺傳家族精神疾病的恐懼所籠罩 在克里斯蒂亞尼亞 今奥斯陆 皇家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習期間 蒙克在虚无主义者漢斯 耶格爾 Hans Jaeger 的影響下開始過放蕩不羈的生活 耶格爾敦促他描繪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狀態 由此產生了他獨特的風格 旅行帶來了新的影響和出路 在巴黎 他從保羅 高更 文森特 梵高和亨利 德 土魯斯 羅特列克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 尤其是他們對色彩的運用 在柏林 他結識了瑞典劇作家奥古斯特 斯特林堡 August Strindberg 創作了他的主要代表作 生命的楣 英語 The Frieze of Life 描繪了一系列有關深度情緒的主題 如愛 焦慮 嫉妒和背叛等 隨著名氣和財富的增長 他的情緒狀態仍然缺乏安全感 他短暫地考慮過結婚 但無法承諾 1908 年的一次崩潰迫使他放棄了酗酒 克里斯蒂亞尼亞的人群越來越接受他 他的作品也在當地的博物館中嶄露頭角 他的晚年是在平靜和私密的工作中度過的 儘管他的作品在納粹德國被禁 但其中大部分在二戰中倖存下來 為他留下了一筆遺產 目录 1 生平 1 1 童年 1 2 青年時期 1 3 晚年 2 画风 3 代表作品 3 1 吶喊 3 2 生命的飾帶 4 參見 5 参考来源 6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童年 编辑 蒙克 1863年12月12日出生于瑞典和挪威聯合王國雷登 Loten 軍醫家庭 家中有5個孩子 他排行第二 1 2 在克里斯蒂安尼亚 现在的奥斯陆 长大 是画家雅各布 蒙克 Jacob Munch 和历史学家彼得 安德烈 蒙克 Peter Andreas Munch 的亲戚 蒙克的母亲劳拉 Laura Cathrine Bjolstad 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 母亲過世后年幼的蒙克由父亲单独抚养 其父患有精神疾病 他向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根深蒂固的恐惧觀念 他一再告诉孩子 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罪 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 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 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 1889年 另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也死了 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 蒙克自己也是体弱多病 在五个兄弟姐妹中 只有兄弟安德烈结过婚 但婚后不过数月也過世了 眼見双亲和手足接二连三地死去 嚴重打擊了蒙克的精神與情緒 接踵而至的悲傷對其是深度的精神折磨 因此 死亡烙印在他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呈現压抑且悲观的原因 蒙克在晚年說道 病魔 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 且持續的伴随我一生 青年時期 编辑 1879年 蒙克为了成为工程师而进入工学院念书 然而身體的健康不斷出現問題 讓他中断了学业 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画家而离开工学院 隔年他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 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 米德尔顿 Julius Middelthun 以及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 克罗格 Christian Krohg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 他的作品也展現了自法国画家處所受到的影响 一开始是印象派 接着是后期印象派 然后是新艺术造型 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以后期印象派為主 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 其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 而不是外在现实 1892年蒙克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 他的绘画也成了爭論的主題 為期一週的画展結束後 蒙克待在柏林 成為一个多國人士參與的社交圈其中一员 這個圈子裡有作家 艺术家和评论家 包括挪威剧作家亨利克 易卜生 蒙克为易卜生的几个剧本设计布景 以及瑞典戏剧家奧古斯特 斯特林堡 1892年至1908年间 蒙克多數时间都在巴黎和柏林度过 他因铜版画 石版画和木版画的表現成就出名了 在世纪之交期间的柏林 蒙克开始用新的素材 照相 石版印刷和木版画 凭著记忆来复制他过去的作品 1908年秋 他的焦虑变得更為深刻 開始在丹尼爾 贾可布逊博士的诊所開始住院接受治疗 医院里施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个性 1909年 蒙克回到家鄉挪威 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 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 减少了悲观的成分 在纳粹德國在1940年起佔領统治期间 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 颓废艺术 的标签 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被撤了下来 这对反纳粹主义的蒙克来说是很伤心的 因为他把德国看作第二祖国 晚年 编辑 1933年 蒙克在过完80岁生日后一个月的1944年1月23日 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 Ekely 与世长辞 他捐赠了1000幅油画 15400张版画 4500件素描和水彩画 还有6件雕刻作品給予奥斯陆當局 为了纪念蒙克 當局建造了 蒙克美术馆 位于Toyen 蒙克美术馆是全世界收藏蒙克作品為數最多的美術館 位于奥斯陆的国立艺术画廊 收藏了蒙克的一些油画作品 奥斯陆 大陆酒店 Hotel Continental 里的 Dagligstuen 酒吧則藏有不少蒙克的版画精品 画风 编辑蒙克多以生命 死亡 恋爱 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 用对比强烈的线条 色块 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 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 在蒙克的画家生涯中 他多次曾改变艺术风格 在1880年代 蒙克是自然派 比如 汉斯 耶格的肖像 和半印象派 见 拉法耶特大街 1892年 蒙克树立了具個人特色的综合派原始画风 比如 忧郁 在此色彩成为一种象征 亦是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元素 比方说 呐喊 1890年代 蒙克倾向选择景深较浅的作画空间 他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 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的内心的心理状态 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呈現了最能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 见 灰烬 这种安排讓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 空气 记忆 动作和时间在一霎剎那間凝固的感觉 那也许正是人物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 蒙克所画的人物 犹如舞台剧的各个角色 就像 病室里的死亡 很可能每种特定的姿势就代表一种特定情绪 类似于某种身体语言 由于蒙克所画的人物都承担着表现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的使命 以 呐喊 为最有名 所以他创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现实的 蒙克坚称 印象派并不适合于自己的艺术 他对描写现实的任意一个断面也不感兴趣 他要描写的是那种充满了情绪内涵的 且具有巨大的传神力的状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蒙克殚精竭虑地构思 他的作品创造了紧张气氛 代表作品 编辑吶喊 编辑 吶喊 挪威语Skrik 也译作 尖叫 作于1893年 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作 被认为是表現主义中表现人类苦闷的代表性作品 和其他作品的慣例一樣 他一共画了四个不同版本的 呐喊 蒙克在世纪之交时期创作了交响乐式的 生命的饰带 The Frieze of Life 系列 呐喊 属于这个系列 这个系列涉及了生命 爱情 恐惧 死亡和忧郁等主题 蒙克通过这些主题来表现他切身经历对生存和死亡的感受 比如 病中的孩子 1886年 蒙克去世的姐姐苏菲的肖像画 病室里的死亡 1893年 绝望 1893 1894年 吸血鬼 1893 1894年 焦躁 1894年 灰烬 1894年 生命之舞 1900年 每幅画都强烈地传达画家的感觉和情绪 其描绘的对象的現實细节被简化 而情绪则被夸张 对象本身成为一种要表现的情绪的载体 虽然它们依然还是具象的 这些画具有永恒的震慑心灵的力量 在这一切的背后 觀賞者还可以看见 世纪末 的景象 那种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 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 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 力量是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 蒙克的画是用整个心灵创作的 在1889年26岁的蒙克就写道 我们将不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 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 他们呼吸 有感觉 遭受痛苦并且相爱 吶喊 1893年 生命的飾帶 编辑 1893年12月 蒙克在柏林著名的菩提樹下大街開畫展 和其它作品一起 蒙克出展了題為 愛的研究系列 由六幅畫所組成 這是他此後命名為 生命的飾帶 組畫的起點 它包括深深地沉浸於大氣的主題 風暴 月光 和 星夜 其它主題有揭示愛的陰暗面的 比如 玫瑰與阿美莉 和 吸血鬼 病室裏的死亡 則以死亡為主題 基於蒙克對姐姐蘇菲之死的回憶 在這幅畫中 蒙克的全家都在 畫面的焦點聚集在蒙克的背影上 1894年 生命的飾帶 加進了 焦躁 灰燼 聖母 Madonna 和 女人三階段 作品集 在世紀之交之際 蒙克完成了他的 生命的飾帶 組畫系列 蒙克的作品有不少 其中一部分反映了當時新藝術 art nouveau 的美學思潮 1898年 蒙克專為他的大型繪畫 新陳代謝 最初名為 亞當和夏娃 做了一個帶有浮雕裝飾的精緻的木製框架 這顯露了蒙克對 人類的墮落 神話的偏愛和他在戀愛方面的悲觀哲學 空的十字架 和 受難之地 Golgota 都作於1900年 既反映了當時的形而上學的傾向 又是蒙克幼年時代的虔誠心的反照 生命的飾帶 的第一次完整展出是在1902年柏林分離派畫展上 參見 编辑畫家列表 藝術家列表参考来源 编辑 阿拉斯泰爾 蘇克 Alastair Sooke 名畫 吶喊 究竟蘊含著什麼意義 BBC 英倫網 2016 03 10 2016 03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10 Alastair Sooke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Scream BBC Culture 2016 03 04 2016 03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7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爱德华 蒙克Munch Museum Munch Museum works list Gallery Munch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dvard Munch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爱德华 蒙克 amp oldid 7287136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