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德国轻巡洋舰列表

1890年代至1940年代,德国海军——确切说是德意志帝国海军魏玛国家海军纳粹德国海军——建造一系列轻巡洋舰。1898年颁布的《海军法》批准一个建造轻巡洋舰的重大计划,该法规划30艘轻巡洋舰[1]。第一批轻巡洋舰是瞪羚级[a],是基于几种无防护巡洋舰,如美洲鹰级[b]以及通報艦,如赫拉号[c]的过渡设计方案演进而来[5]。瞪羚级的10艘舰只设计和建造方案也为后来几乎所有的德意志帝国海军轻巡洋舰奠定基本架构[6]。在接下来的20年里,德国海军又陆续建造37艘轻巡洋舰。这些舰只的尺寸、速度、武器装备和装甲都在逐渐提升。最初装备的105毫米(4.1英寸)SK L/40型舰炮英语10.5 cm SK L/40 naval gun科尔堡级[d]上更先进的L/45型所取代,之后又被皮劳级[e]上装备的更强大的150毫米(5.9英寸)SK L/45型舰炮英语15 cm SK L/45所取代。防护能力方面,马格德堡级[f]首次引进水线装甲带,大大提高舰只的防护能力。

德国建造的第一艘现代轻巡洋舰——瞪羚号的石版画

这47艘轻巡洋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全球各地参与作战,其中大部分跟随德国海军舰队一起在北海波罗的海海域活动,虽然有几艘在海外的军事基地服役,通常执行商业交通破坏作战。16艘轻巡洋舰在战争中因遭遇敌方潜艇水雷或巡洋舰分舰队的攻击而损失。大多数残存舰只部分于1919年6月在斯卡帕湾自沉,其余在德国战败后被多个协约国当作战利品瓜分。其中几艘更被重新编入协约国的舰队。这当中意大利海军分到三艘,法国海军则得到四艘。德国海军仅被允许保留8艘最旧的巡洋舰,其中5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继续担任次要角色。

凡尔赛条约》允许德国海军更替那些一战留下来的旧巡洋舰,第一艘以新方案建造的轻巡洋舰埃姆登号[g]开建于1920年代早期。其设计依然基于一战后期的思路。柯尼斯堡级[h]莱比锡级[i]5艘舰只开始采用三联装炮塔和柴油、涡轮混合推进系统的新一代设计方案。1930年代后期,又有6艘M级计划建造,但是战争的爆发迫使她们被取消。埃姆登号、柯尼斯堡级和莱比锡级的六艘轻巡洋舰都曾在二战中服役。其中两艘在入侵挪威期间被击沉,三艘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被盟军轰炸机摧毁,只有一艘在二战后幸存下来。纽伦堡号[j]是德国最后一艘完工的巡洋舰,战后被引渡给苏联,并被更名为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k](俄語:Адмирал Макаров),继续服役至1950年代末。

示例
武装 主要武器的数量和类型
装甲 甲板装甲的厚度
排水量 作战时舰只满载排水量[l]
推进器 传动轴的数量,推进系统的类型、可提供的最高航速和功率
服役 舰只开建和结束建造的日期以及其最终结局
龙骨敷设 开始安放龙骨的日期
交付日期 舰只交付使用的日期
结局 舰只最终结局(例如沉没、拆解)

德意志帝国海军 编辑

瞪羚级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正在航行中的弗劳恩洛布号

瞪羚级是帝国海军的第一批现代轻巡洋舰[16]。这级新型舰只是早期无防护巡洋舰,如美洲鹰级——以及几种实验性过渡型舰只,如吉菲昂号[m]和赫拉号——设计思路的结晶。德国军方打算用瞪羚级舰只作为舰队侦察舰和海外巡洋舰[5]。虽然比同一时期其他国家建造的舰只尺寸小,但她们却是这一时期建造的强大武装船只[18]。因此,这些舰只可以有效地执行设计中设想的两种角色。根据历史学家埃里克·奥斯本(英語:Eric Osborne)的说法,“瞪羚级轻巡洋舰开创这种通用设计的未来趋势......(这些)舰只表面只装备很少或根本不装备装甲,以期大幅提升舰只的航速。”[19]事实上,未来帝国海军建造的所有轻巡洋舰基本上都遵循同样的模式,几乎没有根本性的改变[6]

10舰在整个服役生涯中扮演过各种各样的角色。一战前,这些舰只大多在海外基地或主要舰队服役,而宁芙号[a]温蒂妮号[a]则充当训练舰[20]。由于舰龄已高,瞪羚级各舰于1914年初被降格为预备役。但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些舰只又被动员起来加入现役[5]。其中大部分一开始用于波罗的海沿海防御,只有弗劳恩洛布号[a]阿里阿德涅号[a]在舰队中服役。1914年8月28日,阿里阿德涅号在赫尔戈兰湾海战英语Battle of Heligoland (1914)[n]中被几艘英军战列巡洋舰击沉[22]。1916年5月31日,弗劳恩洛布号在日德兰海战被英军南安普顿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Southampton (1912)[o]用鱼雷击沉,几乎全舰覆灭[24]。在波罗的海,温蒂妮号于1915年11月7日被英军E19号潜艇英语HMS E19以鱼雷击沉[25]

剩下的7艘幸存的舰只于1916年退出一线作战任务,转而用作辅助用途。除了1920年被拆解的瞪羚号,其余舰只继续在新组建的国家海军服役。1925年,尼俄伯号[a]被卖给南斯拉夫,并改名为达鲁玛奇亚号[a]克羅埃西亞語Dalmacija),而宁芙号和忒提斯号[a]则在1930年代早期被拆解。1930年代剩下的时间里,阿科纳号[a]美杜莎号[a]阿玛宗号[a]被用作军营船[5][20]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从1940年到战争结束,为了保卫德国的港口,美杜莎号和阿科纳号被改装成浮动防空炮台,直到1945年5月3日被舰员自沉。与此同时,阿玛宗号继续作为军营船服役直到终战。1943年,达鲁玛奇亚号最终回到德军的控制之下,并在同年12月被英军魚雷快艇摧毁[26]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瞪羚号
(德語:SMS Gazelle
10门105毫米SK L/40舰炮英语10.5 cm SK L/40 naval gun[27] 25毫米(0.98英寸)[27] 2,963公噸(2,916長噸[27] 2轴,2台四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19.5(36.1公里每小時;22.4英里每小時[27][p],6,366匹指示馬力(4,747千瓦特)[2] 1897年[27] 1901年6月15日[27][q] 1920年拆解[27]
尼俄伯号
(德語:SMS Niobe
2轴,2台四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r],8,113匹指示馬力(6,050千瓦特)[2] 1898年[27] 1900年6月25日[27] 1943年12月19日被毁[27]
宁芙号
(德語:SMS Nymphe
3,017公噸(2,969長噸)[27] 2轴,2台四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s],8,486匹指示馬力(6,328千瓦特)[2] 1900年9月20日[27] 1932年拆解[27]
忒提斯号
(德語:SMS Thetis
3,017公噸(2,969長噸)[27][t] 2轴,2台四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u],8,888匹指示馬力(6,628千瓦特)[2] 1899年[27] 1901年9月14日[27] 1930年拆解[27]
阿里阿德涅号
(德語:SMS Ariadne
3,006公噸(2,959長噸)[27] 2轴,2台三缸三胀往复式发动机,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v],8,827匹指示馬力(6,582千瓦特)[2] 1901年5月18日[27] 1914年8月28日在赫尔戈兰湾海战英语Battle of Heligoland (1914)[w]中沉没[27]
阿玛宗号
(德語:SMS Amazone
3,082公噸(3,033長噸)[27] 2轴,2台三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x],9,018匹指示馬力(6,725千瓦特)[2] 1901年5月18日[27][y] 1954年拆解[27]
美杜莎号
(德語:SMS Medusa
2,972公噸(2,925長噸)[27] 2轴,2台三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z],7,973匹指示馬力(5,945千瓦特)[2] 1900年[27] 1901年7月26日[27] 1948年至1950年间拆解[27]
弗劳恩洛布号
(德語:SMS Frauenlob
3,158公噸(3,108長噸)[27] 2轴,2台三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8,623匹指示馬力(6,430千瓦特)[2] 1901年[27] 1903年2月17日[27] 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兰海战中沉没[27]
阿科纳号
(德語:SMS Arcona
3,180公噸(3,130長噸)[27] 2轴,2台三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8,580匹指示馬力(6,400千瓦特)[2] 1903年5月12日[27] 1948年拆解[27]
温蒂妮号
(德語:SMS Undine
3,112公噸(3,063長噸)[27] 2轴,2台往复式发动机,21.5節(39.8公里每小時;24.7英里每小時)[27],8,696匹指示馬力(6,485千瓦特)[2] 1904年1月5日[27] 1915年11月7日沉没[27]

不莱梅级 编辑

 
1907年在美国的不莱梅号

不莱梅级[aa]是早期瞪羚级的一个改进版,相较于后者有着更大的舰体尺寸和更快的航速。这两个舰级的舰只在其他诸多方面都非常相似,譬如都安装105毫米口径主炮[29]。而其中一艘,吕贝克号[aa]装备有新型的帕森斯蒸汽轮机,用以评估该款动力在未来设计中的应用前景,而其他舰只则保留此前已经经过验证的三胀往复式蒸汽机[30]。这些舰只在和平时期的服役生涯中担任过多种职务。不莱梅号[aa]莱比锡号[aa]早期的服役生涯中一直隶属于东亚分舰队,除了慕尼黑号[aa]被用作鱼雷训练舰之外,其他舰只都被分配到舰队侦察部队。[31]

一战期间,这些舰只活跃于各场战斗中。莱比锡号在科罗内尔海战中与东亚分舰队并肩作战,后来在1914年末的福克蘭群島海戰中被击沉[32]。慕尼黑号在日德兰受创[33]。1915年和1917年,不莱梅号、吕贝克号和但泽号[aa]分别在里加湾海战和阿尔比恩行动与俄军交战[34][35]柏林号[aa]和慕尼黑号双双于1916年退役,后者退役前被一枚水雷重创。战后只有柏林号和汉堡号[aa]最终留存在德国。其他幸存的舰只作为战利品被英军扣押,并在1920年代早期陆续拆解。1920年代,仅存的两舰被用作训练巡洋舰,1930年代又被用作军营船[31]。汉堡号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英军轰炸机击沉,柏林号在1947年被用于装载化学武器并在斯卡格拉克海峡自沉以处理弹药[36]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不莱梅号
(德語:SMS Bremen
10门105毫米SK L/40舰炮[37] 80毫米(3.1英寸)[38][ab] 3,797公噸(3,737長噸)[38] 2轴,2台往复式发动机,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c],12,100匹指示馬力(9,000千瓦特)[28] 1902年[37] 1904年5月19日[37] 1915年2月17日沉没[37]
汉堡号
(德語:SMS Hamburg
3,651公噸(3,593長噸)[38] 2轴,2台往复式发动机,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d],11,582匹指示馬力(8,637千瓦特)[28] 1904年3月8日[37] 1956年拆解[37]
柏林号
(德語:SMS Berlin
3,792公噸(3,732長噸)[38] 2轴,2台往复式发动机,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e],12,140匹指示馬力(9,050千瓦特)[28] 1905年4月4日[37] 1947年自沉[37]
吕贝克号
(德語:SMS Lübeck
3,661公噸(3,603長噸)[38] 4轴,2台汽轮机,22.5節(41.7公里每小時;25.9英里每小時)[39][af],14,035匹指示馬力(10,466千瓦特)[28] 1903年[37] 1906年4月26日[37] 1922年至1923年间拆解[37]
慕尼黑号
(德語:SMS München
3,780公噸(3,720長噸)[38] 2轴,2台往复式发动机,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g],12,205匹指示馬力(9,101千瓦特)[28] 1905年1月10日[37] 1920年拆解[37]
莱比锡号
(德語:SMS Leipzig
3,756公噸(3,697長噸)[38][ah] 2轴,2台往复式发动机,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i],11,116匹指示馬力(8,289千瓦特)[28] 1904年[37] 1906年4月20日[37] 1914年12月8日在福克蘭群島海戰中沉没[37]
但泽号
(德語:SMS Danzig
3,783公噸(3,723長噸)[38] 2轴,2台往复式发动机,22節(41公里每小時;25英里每小時)[39][aj],12,022匹指示馬力(8,965千瓦特)[28] 1907年12月1日[37] 1922年至1923年间拆解[37]

柯尼斯堡级(1905年) 编辑

 
停泊在德属东非的柯尼斯堡号

第一代柯尼斯堡级[ak]延续德国轻巡洋舰设计思路的一贯风格。和不莱梅级一样,这个新舰级的其中一艘——司坦丁号[ak]——也以测试目的而安装试验用的帕森斯蒸汽轮机。该级舰只保留和不莱梅级类似的武器装备和装甲防护设计[30][41]。四舰在服役后都隶属于公海舰队[42]纽伦堡号[ak]于1910年被派往亚洲[43],而柯尼斯堡号[ak]于1914年被派往东非水域。

本级四舰在一战中参与各种大小战斗。战争初期,柯尼斯堡号驻扎在达累斯萨拉姆地区,并在该区域执行一段时间并不怎么成功的破交战任务[44]。在此期间,她曾成功摧毁英军飞马座号防护巡洋舰英语HMS Pegasus (1897)[al][46]。她最终于1915年被困在鲁菲吉河,其后被两艘英军浅水重炮舰击沉[47]。然而,对于该舰来说,战争并没有结束,她的舰炮被拆下,并被投入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东非战役[48]。纽伦堡号参加科罗内尔和福克兰群岛的海战,直到在战斗中被击沉[49]。1914年8月,司坦丁号参加赫尔戈兰湾海战[50]。她和斯图加特号[ak]都参加日德兰海战[51]。1917年后,司坦丁号被用作训练船,而斯图加特号则于1918年被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两舰在战后都被作为英军的战利舰,并在1920年代早期被废弃拆解[52]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柯尼斯堡号
(德語:SMS Königsberg
10门105毫米SK L/40舰炮[41] 80毫米[53][am] 3,814公噸(3,754長噸)[53] 2轴,2台三涨往复式蒸汽机,23節(43公里每小時;26英里每小時)[53][an],13,918匹指示馬力(10,379千瓦特)[40] 1905年[41] 1907年4月6日[41] 1915年7月11日自沉[41]
纽伦堡号
(德語:SMS Nürnberg
3,902公噸(3,840長噸)[53] 2轴,2台三涨往复式蒸汽机,23節(43公里每小時;26英里每小時)[53][ao],13,154匹指示馬力(9,809千瓦特)[40] 1906年[41] 1908年4月10日[41] 1914年12月8日在福克兰群岛海战中沉没[41]
斯图加特号
(德語:SMS Stuttgart
4,002公噸(3,939長噸)[53] 2轴,2台三涨往复式蒸汽机,23節(43公里每小時;26英里每小時)[53][ap],13,146匹指示馬力(9,803千瓦特)[40] 1905年[41] 1908年2月1日[41] 1920年拆解[41]
司坦丁号
(德語:SMS Stettin
3,822公噸(3,762長噸)[53] 2轴,2台蒸汽轮机,24節(44公里每小時;28英里每小時)[53][aq],21,670匹指示馬力(16,160千瓦特)[40] 1906年[41] 1907年10月29日[41] 1921年至1923年间拆解[41]

德累斯顿级 编辑

 
1909年在纽约的德累斯顿号

1905年至1906年间的造舰计划中订购的两艘德累斯顿级代表帝国海军稳步提升舰只排水量设计趋势的延续。两舰的最高航速与之前的柯尼斯堡级相同。与前几个舰级一样,其中一艘(德累斯顿号[ar])装备涡轮发动机,另一艘(埃姆登号[ar])则装备往复式发动机。这也是德国巡洋舰只最后一次使用老式的三胀式发动机。此后所有的设计都普遍采用蒸汽轮机[55]。德累斯顿号和埃姆登号的服役生涯非常短暂但很活跃。两舰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外服役,埃姆登号入列后被分配到东亚分舰队[56],德累斯顿号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度过大部分时间[57]

1914年战争爆发后,在加入冯·斯佩的分舰队之前,德累斯顿号最初在大西洋海域执行破交战,随后在南美洲附近航行[58]。她参加科罗内尔和福克兰群岛的海战,她也是唯一一艘在科罗内尔海战中幸免于难的德国巡洋舰[59][60]。1915年3月,她被英军巡洋舰困在鲁宾逊克鲁索岛[61]。经受英军舰队的短暂轰炸后,德累斯顿号的舰员选择在港口将她自沉[62]。与此同时,埃姆登号已经脱离东亚分舰队,在印度洋上独自执行交通线破坏任务。她在该地区对盟军商船的攻击活动非常成功,并曾在槟城港口击沉俄罗斯珍珠号防护巡洋舰英语Russian cruiser Zhemchug[as][64]。此后不久,澳大利亚悉尼号轻巡洋舰[at]科科斯群岛附近发现埃姆登号,并将其重伤,最终迫使埃姆登号搁浅在北基林岛英语North Keeling[66]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德累斯顿号
(德語:SMS Dresden
10门105毫米SK L/40舰炮[52] 80毫米[52][au] 4,268公噸(4,201長噸)[52] 2轴,2台蒸汽轮机,24節(44公里每小時;28英里每小時)[52][av],18,880匹指示馬力(14,080千瓦特)[54] 1906年[41] 1908年11月14日[41] 1915年3月14日自沉[41]
埃姆登号
(德語:SMS Emden
2轴,2台往复式发动机,23.5節(43.5公里每小時;27.0英里每小時)[52][aw],16,350匹指示馬力(12,190千瓦特)[54] 1906年[67] 1909年7月20日[41][ax] 1914年11月9日在科科斯岛海战英语Battle of Cocos中搁浅[41]

科尔堡级 编辑

科尔堡级代表德国轻巡洋舰设计方案在作战能力方面的第一次重大改进,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该级舰只装备长炮管的105毫米SK L/45型火炮英语10.5 cm SK L/45 naval gun,这种火炮的初速更高,因此比早期的L/40型火炮射程更远[68][69]。此外,本级舰只还装备一组额外的副炮,以加强舷侧火力。本舰级的排水量比前级的德累斯顿级大一千多吨。所有四舰都由涡轮机驱动,这使得她们的速度与之前的舰只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70]

四舰在战争期间都参加重大行动。8月2日,奥格斯堡号[d]打响对俄战争的第一枪[71]。战争的第一个月,美因茨号[d]科隆号[d]在赫尔戈兰湾海战中被击沉[72]。1915年1月,科尔堡号[d]参加第一次多格尔沙洲海战[ay][74]。1915年8月,科尔堡号和奥格斯堡号都参加里加湾海战,1917年10月参加阿尔比恩行动[75][76]。战争结束后,科尔堡号作为战利品被法国海军扣押,并改名为科尔玛号[az](法語:Colmar)并继续服役几年,于1929年被拆解[78][79]。奥格斯堡号被引渡给日本,后者于1922年将其拆解[78]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科尔堡号
(德語:SMS Kolberg
12门105毫米SK L/45舰炮英语10.5 cm SK L/45 naval gun[80] 40毫米(1.6英寸)[80] 5,418公噸(5,332長噸)[80][ba] 4轴,4台蒸汽轮机, 25.5節(47.2公里每小時;29.3英里每小時)[80][bb],30,400匹指示馬力(22,700千瓦特)[7] 1908年[68] 1910年6月21日[68] 1929年拆解[79]
美因茨号
(德語:SMS Mainz
4,889公噸(4,812長噸)[80] 2轴,2台蒸汽轮机,26節(48公里每小時;30英里每小時)[80][bc],22,040匹指示馬力(16,440千瓦特)[7] 1907年[68] 1909年10月1日[68] 1914年8月28日在赫尔戈兰湾海战中沉没[68]
科隆号
(德語:SMS Cöln
4,864公噸(4,787長噸)[80] 4轴,4台蒸汽轮机,25.5節(47.2公里每小時;29.3英里每小時)[80][bd],29,036匹指示馬力(21,652千瓦特)[7] 1908年[68] 1911年6月16日[68] 1914年8月28日在赫尔戈兰湾海战中沉没[68]
奥格斯堡号
(德語:SMS Augsburg
4,882公噸(4,805長噸)[80] 4轴,4台蒸汽轮机,25.5節(47.2公里每小時;29.3英里每小時)[80][be],31,033匹指示馬力(23,141千瓦特)[7] 1908年[68] 1910年10月1日[68] 1922年拆解[68]

马格德堡级 编辑

 
1912年的马格德堡号

与早期几种舰只的设计相比,马格德堡级引入几项重大改进,包括为了提高耐波性而采用的更有效的舰艏形状,以及为了更高效容纳舰载水雷而缩短的后甲板。最重要的是增加水线装甲带,以提高新造舰只的防御能力。该级舰只配备有更强大的涡轮机,由此获得更高的航速。[68]

1914年8月26日,马格德堡号[f]在波罗的海与俄军作战时搁浅,从此结束自己的服役生涯。俄军从舰上缴获密码本,并将其副本交给英国,这对北海海战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81]布雷斯劳号[f]戈本号战列巡洋舰[bf]一起被分配到地中海分队。一战爆发时,她们编队前往君士坦丁堡,在那里被转让给奥斯曼帝国海军[83]。此后她们帮助奥斯曼帝国在战争中辅佐德国一方的行动[84]。在奥斯曼帝国海军服役的布雷斯劳号改名为米迪利号[bg]土耳其語Midilli),最终在1918年1月的因布罗斯海战英语Battle of Imbros中被英军的水雷击沉[85]

另外两舰,施特拉斯堡号[f]施特拉尔松德号[f]则一直在公海舰队服役,参与包括赫尔戈兰湾和多格尔沙滩在内的几场主要海役,然而两舰都没有出现在日德兰海战中[86][87]。一战后两舰都得以幸存,施特拉斯堡号向意大利方面投降,并重新命名为塔兰托号[bh]義大利語Taranto)。她在二战期间仍旧持续服役,直到1944年被盟军轰炸机击沉[88]。施特拉尔松德号则被法军接收,更名为米卢斯号[bi](法語:Mulhouse)。她一直服役到1925年并最终于1935年报废拆解[79]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马格德堡号
(德語:SMS Magdeburg
12门105毫米SK L/45舰炮[78] 60毫米(2.4英寸)[78][bj] 4,570公噸(4,498長噸)[78] 3轴,3台汽轮机,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90][bk],29,904匹指示馬力(22,299千瓦特)[9] 1910年[41] 1912年8月20日[41] 1914年8月26日搁浅[41]
布雷斯劳号
(德語:SMS Breslau
5,281公噸(5,198長噸)[78] 4轴,2台蒸汽轮机,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90],33,482匹指示馬力(24,968千瓦特)[9] 1910年[41] 1912年5月10日[41] 1918年1月20日在因布罗斯海战英语Battle of Imbros中沉没[41]
施特拉斯堡号
(德語:SMS Strassburg
5,281公噸(5,198長噸)[78] 2轴,2台蒸汽轮机,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90][bl],33,742匹指示馬力(25,161千瓦特)[9] 1910年[41] 1912年10月9日[41] 1944年9月23日沉没[88]
施特拉尔松德号
(德語:SMS Stralsund
5,587公噸(5,499長噸)[78] 3轴,3台蒸汽轮机,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90][bm],35,515匹指示馬力(26,484千瓦特)[9] 1910年[41] 1912年12月10日[41] 1935年拆解[79]

卡尔斯鲁厄级 编辑

 
航行中的卡尔斯鲁厄号

相比于马格德堡级,卡尔斯鲁厄级[bn]舰只体积更大,航速更快,舰体外壳倾斜角度也更大,但装备的主炮组和防护装甲方案却是相同的[92]。本级舰只也是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最后一批入役的巡洋舰。1914年中,卡尔斯鲁厄号[bn]被派往加勒比海地区,以接替德累斯顿号的位置。1914年7月底,就在卡尔斯鲁厄号抵达防区后不久,一战就在欧洲爆发[93]。此后,卡尔斯鲁厄号扮演着通商破坏者的角色。她在巴西海岸捕获或击沉大约16艘船只,随后一次意外爆炸摧毁这艘舰只并葬送大部分舰员的性命[94][95]

与此同时,罗斯托克号[bn]仍然留在公海舰队。1916年4月,她参加多格尔沙滩、炮击雅茅斯和洛斯托夫特英语Bombardment of Yarmouth and Lowestoft的战斗以及一个月后的日德兰海战[96][97][98]。在日德兰海战中,她协助摧毁两艘英军驱逐舰[99]。然而在5月31日至6月1日夜间激烈的战斗中,罗斯托克号被英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中[100]。第二天早上,当英军都柏林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Dublin (1912)赶到现场时,她已经被舰员自沉以避免被英军俘获[101]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卡尔斯鲁厄号
(德語:SMS Karlsruhe
12门105毫米SK L/45舰炮[102] 60毫米[102][bo] 6,191公噸(6,093長噸)[102] 2轴,2台蒸汽轮机,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02][bp],37,885匹指示馬力(28,251千瓦特)[91] 1911年9月21日[103] 1914年1月15日[102] 1914年11月4日沉没[102]
罗斯托克号
(德語:SMS Rostock
2轴,2台蒸汽轮机,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02][bq],43,638匹指示馬力(32,541千瓦特)[91] 1911年[102] 1914年2月5日[102] 1916年6月1日在日德兰海战中沉没[102]

格劳登兹级 编辑

 
累根斯堡号的武器和装甲布局图

格劳登兹级轻巡洋舰[br]与前一级卡尔斯鲁厄级非常相似,舰体尺寸和航速相当,而且都装备相同的主炮组。本舰级两舰格劳登兹号[br]累根斯堡号[br]在设计上回到早期轻巡洋舰的三烟囱布局设计方案,因此与前级可以通过烟囱的数量在视觉上加以区分[105]。两舰都在公海舰队的侦察部队服役。格劳登兹号参加1914年12月对斯卡伯勒、哈特尔普尔和惠特比的袭击战英语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以及1915年8月的里加湾海战。她在1916年中期被水雷损坏,因此日德兰海战期间停靠在港口修理。累根斯堡号则参加这场战斗,她率领鱼雷艇大队加入由战列巡洋舰组成的第一偵查集群[51]。尽管主导几波针对英军舰队的鱼雷攻击,累根斯顿号在整场战斗中完好无损[106][107]

两舰都在战争中幸存下来。格劳登兹号被引渡给意大利,更名为安科纳号[br]義大利語Ancona),并一直服役到1937年,之后被卖掉拆解[88]。累根斯顿号向法国投降并被更名为斯特拉斯堡号[bs](法語:Strasbourg)。她一直在法军舰队服役,直到1936年被降格为军营船。德国占领法国期间,她仍旧以军营船服役,并最终在1944年为保护洛里昂U型潜艇修藏坞而自沉[79]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格劳登兹号
(德語:SMS Graudenz
12门105毫米SK L/45舰炮[105] 60毫米[102][bt] 6,382公噸(6,281長噸)[105] 2轴,2台蒸汽轮机,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105],26,000匹指示馬力(19,000千瓦特)[104] 1912年[105] 1914年8月10日[105] 1937年拆解[105]
累根斯堡号
(德語:SMS Regensburg
1912年[105] 1915年1月3日[105] 1944年自沉[105]

皮劳级 编辑

 
约1914年至1916年间的皮劳号

皮劳级两舰原本是俄羅斯帝國海軍以穆拉维耶夫·阿穆尔斯基号[e]和涅夫斯科伊海军上将号[e]的名义向德国订购的。当1914年8月一战爆发时,两舰已接近完工时,德国海军没收两舰,并以皮劳号[e]埃尔宾号[e]的名义完工。她们是德国第一批装备150毫米(5.9英寸)口径舰炮的轻巡洋舰,这标志着火炮战斗力的显著增强。但由于最初是为俄国人建造的,所以她们缺少在德国巡洋舰设计中已经成为标准配置的水线装甲带[109]。皮劳号参加里加湾海战[110],两舰都在日德兰激烈与英军交战[51]。在日德兰混乱的夜间战斗中,埃尔宾号意外地被波森号战列舰[bu]撞伤,舰员最终被迫弃船[112][113]。皮劳号在战后幸存下来,被引渡给意大利海军并更名为巴里号[bv]義大利語Bari),她服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1943年被美军轰炸机击沉[114]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皮劳号
(德語:SMS Pillau
8门150毫米SK L/45舰炮[115] 80毫米[115] 5,252公噸(5,169長噸)[115] 2轴,2台蒸汽轮机,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115],30,000匹指示馬力(22,000千瓦特)[8] 1913年[116] 1914年12月14日[116] 1920年7月20日割让给意大利[116]
埃尔宾号
(德語:SMS Elbing
1915年9月4日[116] 1916年6月1日自沉[116]

威斯巴登级 编辑

 
作为美國海軍的靶舰的法兰克福号

尽管皮劳级是德国第一款搭载150毫米口径火炮的轻巡洋舰,威斯巴登级[bw]却是德国第一批专门装備150毫米口径火炮而打造的轻巡洋舰[118]。除此之外,威斯巴登级舰只与之前的格劳登兹级非常相似,前者比后者稍微大一些,但两者航速相同,装甲防护设计也类似[119]

威斯巴登号[bw]只参加过日德兰海战。在交战初期,该舰被英军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的炮火严重损坏。在双方舰队的交战下动弹不得,威斯巴登号成为一场激烈战斗的中心,她见证两艘英军装甲巡洋舰的毁灭[120]。威斯巴登号一直在海面漂浮到6月1日凌晨,在凌晨1点45分至2点45分之间沉没[121]法兰克福号[bw]当时也在日德兰[51],与英军切斯特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Chester (1915)交战[122][123]。她还参加1917年10月的阿尔比恩行动和11月的第二次赫尔戈兰湾海战[124][125]。法兰克福号在战争中幸存下来,被扣押在斯卡帕湾,期间舰员曾尝试自沉该舰未果[126]。她最终被移交给美国,并在1921年被当作靶舰击沉[127]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威斯巴登号
(德語:SMS Wiesbaden
8门150毫米SK L/45舰炮[116] 60毫米[116][bx] 6,601公噸(6,497長噸)[116] 2轴,2台蒸汽轮机,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116],30,000匹指示馬力(22,000千瓦特)[117] 1913年[127] 1915年8月23日[127] 1916年6月1日沉没[127]
法兰克福号
(德語:SMS Frankfurt
1915年8月20日[127] 1921年7月18日被当作靶舰击沉[127]

柯尼斯堡级(1915年) 编辑

 
1919年在斯卡帕湾的卡尔斯鲁厄号

第二代柯尼斯堡级[by]于1913年获得拨款批准,并于1914年开始建造。她们都是以战争初期沉没的巡洋舰命名的。本级舰是对威斯巴登级的渐进式改进,排水量比后者提高500吨。本级舰配备有标准的8门150毫米口径的火炮,前炮翼支架被安装在更高的甲板上以提高射击弧度。除此之外,本级与先前轻巡洋舰的设计几乎完全相同。[118]

柯尼斯堡号[by]纽伦堡号[by]参加第二次赫尔戈兰湾海战,前者在战斗中受些轻伤[129]。本级全部四舰都参加在波罗的海的阿尔比恩行动[130]。1918年10月,除了埃姆登号,其余舰只[by]也参与公海舰队计划中的最后一次舰队战,但在计划实施前德军主力舰发生兵变,迫使该计划被取消[131][132]卡尔斯鲁厄号[by]、埃姆登号和纽伦堡号与主力舰队一起被关押在斯卡帕湾,而柯尼斯堡号则被留在德国。斯卡帕湾内的三艘巡洋舰被舰员自沉,但只有卡尔斯鲁厄号最终沉没。埃姆登号和纽伦堡号被英国海军捞起,分别被法国和英国作为战利品收留。埃姆登号在1926年被拆解,纽伦堡号在1922年被当作靶舰击沉。与此同时,柯尼斯堡号于1920年向法国投降,并更名为梅斯号(法語:Metz[bz][134],最终于1936年被拆解[79]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柯尼斯堡号
(德語:SMS Königsberg
8门150毫米SK L/45舰炮[118] 60毫米[134][ca] 7,125公噸(7,012長噸)[134] 2轴,2台蒸汽轮机,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34][cb],45,900匹指示馬力(34,200千瓦特)[128] 1914年[134] 1916年8月12日[134] 1936年拆解[134]
卡尔斯鲁厄号
(德語:SMS Karlsruhe
2轴,2台蒸汽轮机,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34][cc],55,700匹指示馬力(41,500千瓦特)[128] 1915年[134] 1916年11月15日[134] 1919年6月21日自沉 [134]
埃姆登号
(德語:SMS Emden
2轴,2台蒸汽轮机,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34][cd],50,216匹指示馬力(37,446千瓦特)[128] 1914年[134] 1916年12月16日[134] 1926年拆解[134]
纽伦堡号
(德語:SMS Nürnberg
2轴,2台蒸汽轮机,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34][ce],45,900匹指示馬力(34,200千瓦特)[128] 1915年[134] 1917年2月15日[134] 1922年被当作靶舰击沉[134]

绿头蝇级 编辑

 
绿头蝇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来到罗赛斯英语Rosyth

两艘绿头蝇级[cf]轻巡洋舰设计于1914年,当时由于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状态,因此征用伏尔铿公司为俄罗斯纳瓦林号战列巡洋舰俄语Наварин (линейный крейсер)[cg]建造的轮机。帝国海军指示伏尔铿船厂将已建成的涡轮机拆分成两部,并在推进系统周围设计一套布雷系统。为了保证高航速,两舰设计很轻量的武器装备,只有4门150毫米口径舰炮。为了进一步帮助她们发挥长期执行布雷作业的特点,她们被设计成形似于英国巡洋舰,以助于伪装。[137]

绿头蝇号[cf]牛虻号[cf]在整个战争期间通常一起行动。他们在1916年至1917年间参加多次布雷行动[138]。1917年10月,两舰摧毁一支前往挪威的英军护航船队,击沉两艘护航驱逐舰和大部分运输舰[139]。一战结束时,两舰都被扣押在斯卡帕湾,并于1919年6月成功自沉。绿头蝇号的残骸此后一直留在港口的底部,牛虻号则于1929年被捞起,并在1930年代早期拆解[134]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绿头蝇号
(德語:SMS Brummer
4门150毫米SK L/45舰炮[140] 15毫米(0.59英寸)[127] 5,856公噸(5,764長噸)[127] 2轴,2台汽轮机,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127],42,797匹指示馬力(31,914千瓦特)[135] 1915年[134] 1916年4月2日[134] 1919年6月21日自沉[134]
牛虻号
(德語:SMS Bremse
1916年7月1日[134] 1919年6月21日自沉[134]

科隆级 编辑

 
1919年在斯卡帕湾的科隆号

到1916年,德国已经在一战中损失13艘轻巡洋舰。为此,帝国海军基于先前的柯尼斯堡级的设计,订购10艘新的科隆级[ch]轻巡洋舰[142]。在设计上,科隆级新增三门88毫米(3.5英寸)高射炮,以及更强大的600毫米(24英寸)鱼雷发射管。除此之外,本级舰与柯尼斯堡级在防护设计和最高航速基本一致[143]

10艘科隆级轻巡洋舰中只有科隆号[ch]德累斯顿号[ch]两艘实际完工。另有五艘已经下水但没有完成后续的建造作业,这几艘都有实际命名,而剩下的三艘在停工之前只对她们的龙骨做了一些工作。那三艘最终还留在船台上的舰只只记载她们的合同名称[144]。由于都建成于战争末期,科隆号和德累斯顿号的服役生涯都非常有限。她们都参加往北海的舰队出击,试图拦截一支从英国到挪威的护航船队的行动[131][145]。1918年10月又被派出参加帝国海军最后一次出击。两艘巡洋舰最终都被扣留在斯卡帕湾,并于1919年6月自沉在那里,至今两舰的残骸都还躺在斯卡帕湾的底部[146]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科隆号
(德語:SMS Cöln
8门150毫米SK L/45舰炮[147] 40毫米(1.6英寸)[148] 7,486公噸(7,368長噸)[148] 2轴,2个汽轮机,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148][ci],48,708匹指示馬力(36,322千瓦特)[141] 1915年[144] 1918年1月17日[144] 1919年6月21日自沉[144]
德累斯顿号
(德語:SMS Dresden
2轴,2个汽轮机,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148][cj],49,428匹指示馬力(36,858千瓦特)[141] 1916年[144] 1918年3月28日[144] 1919年6月21日自沉[144]
威斯巴登号[ch]
(德語:SMS Wiesbaden
2轴,2个汽轮机,27.5節(50.9公里每小時;31.6英里每小時)[148][ck],48,708匹指示馬力(36,322千瓦特)[141] 1915年[144]  ー 1920年拆解[144]
马格德堡号[ch]
(德語:SMS Magdeburg
1916年[144]  ー 1922年拆解[144]
莱比锡号[ch]
(德語:SMS Leipzig
1915年[144]  ー 1921年拆解[144]
罗斯托克号[ch]
(德語:SMS Rostock
1915年[144]  ー 1921年拆解[144]
弗劳恩洛布号[ch]
(德語:SMS Frauenlob
1915年[144]  ー 1921年拆解[144]
科隆号代替舰[ch]
(德語:Ersatz Cöln
1916年[144]  ー 1921年拆解[144]
埃姆登号代替舰[ch]
(德語:Ersatz Emden
1916年[144]  ー 1921年拆解[144]
卡尔斯鲁厄号代替舰[ch]
(德語:Ersatz Karlsruhe
1916年[144]  ー 1920年拆解[144]

FK设计案 编辑

帝国海军在科隆级之后,于1916年提出一系列的舰队巡洋舰设计方案——称为“Flottenkreuzer”(即德语舰队巡洋舰意思)。该系列设计强调侦察作用和高速作战能力,並依照德皇威廉二世的要求以英国C级巡洋舰英语C-class cruiser为蓝本进行设计。最初设计比科隆级小得多,只配备5门150毫米口径舰炮,但最高航速可达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随后设计团队又进行四种改进设计,每一种在尺寸和装备上都有所增加,最终于设计案“FK 4”在尺寸和装备等方面更是回到稍早之前的轻巡洋舰的水平。在战争的最后两年,德国不断恶化的战争形势迫使海军几乎放弃水面舰只的建造,转而建造U型潜艇,使得舰队巡洋舰仅停留在设计研究层面。[149][150]

设计案名称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FK 1
5门150毫米SK L/45舰炮[151]  ー 3,800公噸(3,740長噸)[151] 2轴,2台汽轮机,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51]  ー  ー 仅止于设计研究[149]
FK 1a
4,850公噸(4,773長噸)[151] 2轴,2台汽轮机,33節(61公里每小時;38英里每小時)[151]  ー  ー
FK 2
5,350公噸(5,266長噸)[152] 2轴,2台汽轮机,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52]  ー  ー
FK 3
7门150毫米SK L/45舰炮[152] 6,900公噸(6,791長噸)[152] 2轴,2台汽轮机,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52]  ー  ー
FK 4
8门150毫米SK L/45舰炮[152] 8,650公噸(8,513長噸)[152]  ー  ー

魏玛国家海军和纳粹德国海军 编辑

埃姆登号 编辑

 
1931年在中国的埃姆登号

埃姆登号是1920年代初由重组的国家海军设计的第一艘新巡洋舰[153]。根据《凡尔赛条约》的条款,新的设计只能是6,000長噸(6,100公噸)[154]。该舰大量借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巡洋舰设计思路[155]。德国军方希望用双联炮塔作为舰上150毫米炮的主炮的安装方案,但海军盟军控制委员会英语Military Inter-Allied Commission of Control拒绝这一设计,并强迫设计者采用单炮塔方案[156][157]。尽管如此,该舰在设计上引入多个创新,包括大规模使用电气焊接而不是铆钉连接,以节省舰体重量[15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被用来在北海布雷[159],也为地面部队提供炮火支援,并作为船队护航舰和学员训练舰[160]。1940年4月埃姆登号参加入侵挪威的威悉演习行动[161][162][162]。1945年4月,埃姆登号在基尔的港口进行维修时被英军轰炸机严重炸伤[163]。舰员为防止沉没而使其搁浅,最终用爆破装置将她炸毁,以防盟军捕获[164]。剩余的埃姆登号残骸最终在1940年代被拆解[158]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埃姆登号
(德語:Emden
8门150毫米SK L/45舰炮[158] 40毫米[158] 6,990長噸(7,102公噸)[158] 2轴,2台汽轮机,29.5節(54.6公里每小時;33.9英里每小時)[158][cl],45,900匹指示馬力(34,200千瓦特)[10] 1921年12月8日[165] 1925年10月15日[165][cm] 1945年5月3日炸毁[164]

柯尼斯堡级(1927年) 编辑

 
1936年某柯尼斯堡级的同级舰

第三代柯尼斯堡级标志着与之前的巡洋舰设计思路的根本分歧[cn]。主炮采用三座新的三联装炮塔,内装新型的25式速射炮英语15 cm SK C/25,其中一座位于舰艏,另外两座以背负式布局安置在舰艉。舰体大量使用焊接也是这级巡洋舰的一个特点,而动力系统采用柴油发动机与涡轮机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加巡航半径,尽管每次只能使用其中一组发动机[166]

1936年至1939年间西班牙内战期间,三舰都参加非干预巡逻英语Non-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二战爆发后,三舰被用来与埃姆登号一起布设防御性雷区[167],并于1940年4月参与入侵挪威[168]。期间,卡尔斯鲁厄号[h]克里斯蒂安桑附近被英军潜艇鱼雷击沉;柯尼斯堡号[h]卑尔根被英军俯冲轰炸机击沉[169]挪威戰役结束后,科隆号[h]被用于各种各样的角色,包括作为在海上操作的Fl 282直昇機试验台。1945年3月,她在威廉斯港遭到美军重型轰炸机的轰炸并被击沉。由于她沉没在浅水区域,这使得她露在水面的舰炮依然能为德国军队提供炮火支援,直到战争结束[170][171]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柯尼斯堡号
(德語:Königsberg
9门150毫米SK C/25舰炮英语15 cm SK C/25[166] 40毫米[172] 7,700長噸(7,824公噸)[172] 3轴,4台汽轮机,2台柴油发动机,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73][co],68,200匹指示馬力(50,900千瓦特)[11] 1926年4月12日[166] 1929年4月17日[166] 1940年4月10日沉没[166]
卡尔斯鲁厄号
(德語:Karlsruhe
3轴,4台汽轮机,2台柴油发动机,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73][cp],68,200匹指示馬力(50,900千瓦特)[11] 1926年7月27日[166] 1929年11月6日[166] 1940年4月9日沉没[166]
科隆号
(德語:Köln
3轴,4台汽轮机,2台柴油发动机,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73][cq],68,485匹指示馬力(51,069千瓦特)[11] 1926年8月7日[166] 1930年1月15日[166] 1945年3月3日沉没[166][cr]

莱比锡级 编辑

 
1935年在海上的纽伦堡号

莱比锡级是柯尼斯堡级的升级型号[cs]。她们都按照修改过的设计案建造,其中就包括将舰艉炮塔回置到中轴线上。另一个重大变化则是在动力系统上采用新的齿轮传动系统,使柴油机和涡轮发动机同时运转,从而可以以更轻的推进系统达到与早期舰只相当的速度[175]。两舰还设计有球形船首,以提高其流体动力效率[176]。两舰外观和配置并不完全相同:莱比锡号[i]上层建筑类似于柯尼斯堡级舰只,而纽伦堡号的上层建筑要大得多。另外,建造时间更靠后的纽伦堡号配备有更强大的防空火力[174]

1930年代末,莱比锡号和纽伦堡号都被派往西班牙水域执行不干涉巡逻[177][178]。1939年12月13日,英军三文鱼号潜艇英语HMS Salmon (N65)以鱼雷攻击两艘巡洋舰,迫使她们都返回港口进行维修[179]。此后,两艘巡洋舰退出前线任务,改作训练舰[180][181]。1944年10月,莱比锡号与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ct]相撞并严重损坏,被评估修理无望。1945年3月,这艘受损的舰只被用来向哥腾哈芬附近撤退的德军提供炮火支援。战后,她被用作军营船,并最终于1946年7月自沉[183]。与此同时,纽伦堡号作为战利品被引渡给苏联,并更名为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cu](俄語:Адмирал Макаров)。她在波罗的海舰队服役直到1950年代末,约在1960年左右被拆解[184]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莱比锡号
(德語:Leipzig
9门150毫米SK C/25舰炮[166] 30毫米(1.2英寸)[172][cv] 8,100公噸(7,972長噸)[172] 3轴,2台汽轮机,4台柴油发动机,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73][cw],65,585匹指示馬力(48,907千瓦特)[12] 1928年4月28日[174] 1931年10月8日[174] 1946年7月自沉[174][cx]
纽伦堡号
(德語:Nürnberg
30毫米(1.2英寸)[172][cy] 9,040公噸(8,897長噸)[172] 3轴,2台汽轮机,4台柴油发动机,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173][cz],66,075匹指示馬力(49,272千瓦特)[13] 1934年[174] 1935年11月2日[174] 约1960年拆解[174]

M级 编辑

 
M级轻巡洋舰设计图

M级尽管早在1936年就已经开始设计工作,但最终在1939年被纳入Z计划并获准正式开展。这些舰只计划用于设想的破交分舰队中作为侦察单位[185][186]。为此,海军在续航距离、武装、防护、主炮口径以及航速等方面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这迫使设计者在一些关键指标方面采取妥协,包括防护和武装。这导致设计人员重新制定最后两舰的方案,以修正此前设计案中的一些缺陷。1938年开始前两艘舰只的建造工作,但1939年9月爆发的战争迫使海军放弃這些不能快速建成的舰只建造工作。结果,这两艘已经开建的舰只被迫拆解,剩下的四艘也没有开始铺设龙骨[187]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
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
M舰
8门150毫米SK C/28舰炮[188] 25毫米[186] 10,400公噸(10,236長噸)[189] 3轴,2台蒸汽轮机,4台柴油发动机,35.5節(65.7公里每小時;40.9英里每小時)[187] 1938年[188] 1939年9月19日终止建造[189] 1939年拆解[189]
N舰
1939年9月21日终止建造[189]
O舰
 ー  ー  ー
P舰
Q舰
9,300公噸(9,153長噸)[186]
R舰

脚注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2]
  2.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3]
  3.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4]
  4. ^ 4.0 4.1 4.2 4.3 4.4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7]
  5. ^ 5.0 5.1 5.2 5.3 5.4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8]
  6. ^ 6.0 6.1 6.2 6.3 6.4 6.5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9]
  7.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0]
  8. ^ 8.0 8.1 8.2 8.3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1]
  9. ^ 9.0 9.1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2]
  10.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3]
  11.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4]
  12. ^ 历史学家埃里希·格鲁纳(Erich Gröner)指出,满载被定义为“(等于)排水量加上满载燃料油、柴油、煤、备用锅炉给水、飞机燃料和特殊设备”。[15]
  13.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7]
  14. ^ 译名参考自《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21]
  15. ^ 译名参考自《无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上)》[23]
  16. ^ 另有来源记载为“20.2節(37.4公里每小時;23.2英里每小時)”。[2]
  17. ^ 另有来源记载为“1901年1月15日”。[2]
  18. ^ 另有来源记载为“22.1節(40.9公里每小時;25.4英里每小時)”。[2]
  19. ^ 另有来源记载为“21.2節(39.3公里每小時;24.4英里每小時)”。[2]
  20. ^ 另有来源记载为“3,006公噸(2,959長噸)”。[2]
  21. ^ 另有来源记载为“21.9節(40.6公里每小時;25.2英里每小時)”。[2]
  22. ^ 另有来源记载为“22.2節(41.1公里每小時;25.5英里每小時)”。[2]
  23. ^ 译名参考自《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21]
  24. ^ 另有来源记载为“21.3節(39.4公里每小時;24.5英里每小時)”。[2]
  25. ^ 另有来源记载为“1901年11月15日”。[2]
  26. ^ 另有来源记载为“20.9節(38.7公里每小時;24.1英里每小時)”。[2]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28]
  28. ^ 另有来源记载为“35毫米(1.4英寸)”。[28]
  29. ^ 另有来源记载为“22.3節(41.3公里每小時;25.7英里每小時)”。[28]
  30. ^ 另有来源记载为“22.3節(41.3公里每小時;25.7英里每小時)”。[28]
  31. ^ 另有来源记载为“22.3節(41.3公里每小時;25.7英里每小時)”。[28]
  32. ^ 另有来源记载为“23.1節(42.8公里每小時;26.6英里每小時)”。[28]
  33. ^ 另有来源记载为“22.3節(41.3公里每小時;25.7英里每小時)”。[28]
  34. ^ 另有来源记载为“3,816公噸(3,756長噸)”。[28]
  35. ^ 另有来源记载为“22.1節(40.9公里每小時;25.4英里每小時)”。[28]
  36. ^ 另有来源记载为“22.9節(42.4公里每小時;26.4英里每小時)”。[28]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40]
  38. ^ 译名参考自《无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上)》[45]
  39. ^ 另有来源记载为“30毫米(1.2英寸)”。[40]
  40. ^ 另有来源记载为“24.1節(44.6公里每小時;27.7英里每小時)”。[40]
  41. ^ 另有来源记载为“23.4節(43.3公里每小時;26.9英里每小時)”。[40]
  42. ^ 另有来源记载为“23.9節(44.3公里每小時;27.5英里每小時)”。[40]
  43. ^ 另有来源记载为“25.2節(46.7公里每小時;29.0英里每小時)”。[40]
  44. ^ 44.0 44.1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54]
  45. ^ 译名参考自即食歷史。[63]
  46. ^ 译名参考自《光华日报》。[65]
  47. ^ 另有来源记载为“30毫米(1.2英寸)”。[54]
  48. ^ 另有来源记载为“25.2節(46.7公里每小時;29.0英里每小時)”。[54]
  49. ^ 另有来源记载为“24.0節(44.4公里每小時;27.6英里每小時)”。[54]
  50. ^ 另有来源记载为“1909年7月10日”。[54]
  51. ^ 译名参考自《世界近代战列舰史》。[73]
  52.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77]
  53. ^ 另有来源记载为“4,915公噸(4,837長噸)”。[7]
  54. ^ 另有来源记载为“26.3節(48.7公里每小時;30.3英里每小時)”。[7]
  55. ^ 另有来源记载为“26.8節(49.6公里每小時;30.8英里每小時)”。[7]
  56. ^ 另有来源记载为“26.8節(49.6公里每小時;30.8英里每小時)”。[7]
  57. ^ 另有来源记载为“26.7節(49.4公里每小時;30.7英里每小時)”。[7]
  58.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82]
  59.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82]
  60.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77]
  61. ^ 译名参考自《法国地图册》[89],另有来源译为“缪卢斯”号。[f]
  62. ^ 另有来源记载为“40毫米(1.6英寸)”。[9]
  63. ^ 另有来源记载为“27.6節(51.1公里每小時;31.8英里每小時)”。[9]
  64. ^ 另有来源记载为“28.2節(52.2公里每小時;32.5英里每小時)”。[9]
  65. ^ 另有来源记载为“28.2節(52.2公里每小時;32.5英里每小時)”。[9]
  66. ^ 66.0 66.1 66.2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91]
  67. ^ 另有来源记载为“40毫米(1.6英寸)”。[91]
  68. ^ 另有来源记载为“28.5節(52.8公里每小時;32.8英里每小時)”。[91]
  69. ^ 另有来源记载为“29.3節(54.3公里每小時;33.7英里每小時)”。[91]
  70. ^ 70.0 70.1 70.2 70.3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04]
  71.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08]
  72. ^ 另有来源记载为“40毫米(1.6英寸)”。[104]
  73.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11]
  74.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11]
  75. ^ 75.0 75.1 75.2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17]
  76. ^ 另有来源记载为“40毫米(1.6英寸)”。[117]
  77. ^ 77.0 77.1 77.2 77.3 77.4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28]
  78.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33]
  79. ^ 另有来源记载为“40毫米(1.6英寸)”。[128]
  80. ^ 另有来源记载为“27.8節(51.5公里每小時;32.0英里每小時)”。[128]
  81. ^ 另有来源记载为“27.7節(51.3公里每小時;31.9英里每小時)”。[128]
  82. ^ 另有来源记载为“27.7節(51.3公里每小時;31.9英里每小時)”。[128]
  83. ^ 另有来源记载为“27.8節(51.5公里每小時;32.0英里每小時)”。[128]
  84. ^ 84.0 84.1 84.2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35]
  85. ^ 译名参考自《现代舰船》。[136]
  86. ^ 86.00 86.01 86.02 86.03 86.04 86.05 86.06 86.07 86.08 86.09 86.10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41]
  87. ^ 另有来源记载为“29.3節(54.3公里每小時;33.7英里每小時)”。[141]
  88. ^ 另有来源记载为“27.8節(51.5公里每小時;32.0英里每小時)”。[141]
  89. ^ 另有来源记载为“29.3節(54.3公里每小時;33.7英里每小時)”。[141]
  90. ^ 另有来源记载为“29.4節(54.4公里每小時;33.8英里每小時)”。[10]
  91. ^ 另有来源记载为“1925年10月25日”。[10]
  92. ^ 这个舰级有时被称为K级,因为三舰的名字都以K开头。[166]
  93. ^ 另有来源记载为“32.1節(59.4公里每小時;36.9英里每小時)”。[11]
  94. ^ 另有来源记载为“30.0節(55.6公里每小時;34.5英里每小時)”。[11]
  95. ^ 另有来源记载为“32.5節(60.2公里每小時;37.4英里每小時)”。[11]
  96. ^ 另有来源记载为“1945年3月30日”。[11]
  97. ^ 由于本级各舰只之间设计稍有差异,有时不被视为是同一个舰级的舰只。[174]
  98.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82]
  99.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4]
  100. ^ 另有来源记载为“20毫米(0.79英寸)”。[12]
  101. ^ 另有来源记载为“31.9節(59.1公里每小時;36.7英里每小時)”。[12]
  102. ^ 另有来源记载为“1946年12月16日”。[12]
  103. ^ 另有来源记载为“20毫米(0.79英寸)”。[13]
  104. ^ 另有来源记载为“32.3節(59.8公里每小時;37.2英里每小時)”。[13]

引文 编辑

  1. ^ Herwig,第42頁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28頁
  3. ^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24頁
  4. ^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27頁
  5. ^ 5.0 5.1 5.2 5.3 Gardiner & Gray,第143頁
  6. ^ 6.0 6.1 Herwig,第28頁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66頁
  8. ^ 8.0 8.1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82頁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70頁
  10. ^ 10.0 10.1 10.2 10.3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96頁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100頁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106頁
  13. ^ 13.0 13.1 13.2 13.3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110頁
  14. ^ 14.0 14.1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114頁
  15. ^ Gröner,第ix頁
  16. ^ Gardiner,第258頁
  17. ^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26頁
  18. ^ Gardiner,第249頁
  19. ^ Osborne,第55頁
  20. ^ 20.0 20.1 Gröner,第101–102頁
  21. ^ 21.0 21.1 江泓 & 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第14頁
  22. ^ Staff &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21–24頁
  23. ^ 章骞 2013,第449頁
  24. ^ Campbell,第392–393頁
  25. ^ Polmar & Noot,第45頁
  26. ^ Rohwer,第294頁
  27. ^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27.10 27.11 27.12 27.13 27.14 27.15 27.16 27.17 27.18 27.19 27.20 27.21 27.22 27.23 27.24 27.25 27.26 27.27 27.28 27.29 27.30 27.31 27.32 27.33 27.34 27.35 27.36 27.37 27.38 27.39 27.40 27.41 27.42 27.43 27.44 27.45 Gröner,第99-102頁
  28.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28.13 28.14 28.15 28.16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32頁
  29. ^ Gardiner,第258–259頁
  30. ^ 30.0 30.1 Gardiner,第259頁
  31. ^ 31.0 31.1 Gröner,第103–104頁
  32. ^ Staff &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34–37, 74–76頁
  33. ^ Tarrant,第296頁
  34. ^ Halpern,第191–192頁
  35. ^ Staff &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4頁
  36. ^ Rohwer,第264頁
  37. ^ 37.00 37.01 37.02 37.03 37.04 37.05 37.06 37.07 37.08 37.09 37.10 37.11 37.12 37.13 37.14 37.15 37.16 37.17 Gröner,第103頁
  38.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Gröner,第102頁
  39.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Gröner,第102–103頁
  40.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36頁
  41. ^ 41.00 41.01 41.02 41.03 41.04 41.05 41.06 41.07 41.08 41.09 41.10 41.11 41.12 41.13 41.14 41.15 41.16 41.17 41.18 41.19 41.20 41.21 41.22 41.23 41.24 41.25 41.26 41.27 41.28 Gardiner & Gray,第157頁
  42. ^ Farwell,第128頁
  43. ^ Gardiner & Gray,第184頁
  44. ^ Halpern,第77頁
  45. ^ 章骞 2013,第204-207頁
  46. ^ Farwell,第133頁
  47. ^ Bennett,第132–134頁
  48. ^ Herwig,第154–155頁
  49. ^ Bennett,第125頁
  50. ^ Staff &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7–11頁
  51. ^ 51.0 51.1 51.2 51.3 Tarrant,第62頁
  52. ^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Gröner,第105頁
  53. ^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Gröner,第104頁
  54. ^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40頁
  55. ^ Gardiner & Gray,第157–163頁
  56. ^ Forstmeier,第2–4頁
  57. ^ Delgado,第169–170頁
  58. ^ Halpern,第79–80頁
  59. ^ Staff &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34–35頁
  60. ^ Staff &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73頁
  61. ^ Mueller,第16–17頁
  62. ^ Delgado,第168–169頁
  63. ^ 【東南亞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艦埃姆登號奇襲檳島海峽. 2020-04-20 [2020-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中文(繁體)). 
  64. ^ Forstmeier,第10–14頁
  65. ^ 谢诗坚. 槟城卷入两次世界大战. 光华日报. 2015-08-23 [2020-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中文(马来西亚)). 
  66. ^ Forstmeier,第16–19頁
  67. ^ Forstmeier,第2頁
  68. ^ 68.00 68.01 68.02 68.03 68.04 68.05 68.06 68.07 68.08 68.09 68.10 68.11 68.12 Gardiner & Gray,第159頁
  69. ^ Gardiner & Gray,第140頁
  70. ^ Gardiner & Gray,第157–159頁
  71. ^ Halpern,第184頁
  72. ^ Staff &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19, 21頁
  73.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第53頁
  74. ^ Halpern,第45頁
  75. ^ Halpern,第197–198頁
  76. ^ Staff &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60頁
  77. ^ 77.0 77.1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69頁
  78. ^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Gröner,第107頁
  79. ^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Gardiner & Gray,第201頁
  80.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Gröner,第106頁
  81. ^ Herwig,第150頁
  82. ^ 82.0 82.1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74頁
  83. ^ Halpern,第15頁
  84. ^ Halpern,第51–58頁
  85. ^ Hownam-Meek, et al.,第95頁
  86. ^ Bennett,第145–150頁
  87. ^ Campbell,第23頁
  88. ^ 88.0 88.1 88.2 Gardiner & Gray,第264頁
  89.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法国地图册,第57–59頁
  90. ^ 90.0 90.1 90.2 90.3 Gröner,第107–108頁
  91. ^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76頁
  92. ^ Gröner,第107–109頁
  93. ^ Gardiner & Gray,第160–161頁
  94. ^ Halpern,第79頁
  95. ^ Bennett,第131頁
  96. ^ Tarrant,第38–42頁
  97. ^ Tarrant,第53–54頁
  98. ^ Tarrant,第287頁
  99. ^ Tarrant,第114頁
  100. ^ Campbell,第291頁
  101. ^ Campbell,第295, 316頁
  102. ^ 102.00 102.01 102.02 102.03 102.04 102.05 102.06 102.07 102.08 102.09 102.10 Gröner,第109頁
  103.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83–85頁
  104. ^ 104.0 104.1 104.2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80頁
  105. ^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Gröner,第109–110頁
  106. ^ Tarrant,第292頁
  107. ^ Tarrant,第130–131, 186–187頁
  108. ^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81頁
  109. ^ Gardiner & Gray,第161頁
  110. ^ Halpern,第197頁
  111. ^ 111.0 111.1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83頁
  112. ^ Tarrant,第220頁
  113. ^ Campbell,第295頁
  114. ^ Gardiner & Gray,第265頁
  115. ^ 115.0 115.1 115.2 115.3 Gröner,第110–111頁
  116. ^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 116.6 116.7 116.8 Gröner,第111頁
  117. ^ 117.0 117.1 117.2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84頁
  118. ^ 118.0 118.1 118.2 Gardiner & Gray,第162頁
  119. ^ Gardiner & Gray,第161–162頁
  120. ^ Tarrant,第127–141頁
  121. ^ Campbell,第294–295頁
  122. ^ Tarrant,第127–128頁
  123. ^ Campbell,第149頁
  124. ^ Staff &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3–4頁
  125. ^ Woodward,第90頁
  126. ^ Woodward,第183頁
  127. ^ 127.0 127.1 127.2 127.3 127.4 127.5 127.6 127.7 127.8 Gröner,第112頁
  128. ^ 128.0 128.1 128.2 128.3 128.4 128.5 128.6 128.7 128.8 128.9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88頁
  129. ^ Halpern,第377頁
  130. ^ Staff &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152頁
  131. ^ 131.0 131.1 Woodward,第116頁
  132. ^ Tarrant,第281–282頁
  133. ^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91頁
  134. ^ 134.00 134.01 134.02 134.03 134.04 134.05 134.06 134.07 134.08 134.09 134.10 134.11 134.12 134.13 134.14 134.15 134.16 134.17 134.18 134.19 134.20 134.21 134.22 134.23 134.24 Gröner,第113頁
  135. ^ 135.0 135.1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86頁
  136. ^ 现代舰船 2008.05A,第43頁
  137. ^ Novik,第185頁
  138. ^ Novik,第188頁
  139. ^ Halpern,第376頁
  140. ^ Novik,第185–188頁
  141. ^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92頁
  142. ^ Herwig,第205頁
  143. ^ Gardiner & Gray,第162–163頁
  144. ^ 144.00 144.01 144.02 144.03 144.04 144.05 144.06 144.07 144.08 144.09 144.10 144.11 144.12 144.13 144.14 144.15 144.16 144.17 144.18 144.19 144.20 144.21 144.22 Gröner,第114–115頁
  145. ^ Halpern,第418–419頁
  146. ^ Wille,第392頁
  147. ^ Gardiner & Gray,第163頁
  148. ^ 148.0 148.1 148.2 148.3 148.4 Gröner,第114頁
  149. ^ 149.0 149.1 Gröner,第116–117頁
  150. ^ Weir,第179頁
  151. ^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Gröner,第116頁
  152. ^ 152.0 152.1 152.2 152.3 152.4 152.5 152.6 Gröner,第117頁
  153. ^ Gröner,第118頁
  154. ^ 详见Treaty of Versailles Section II: Naval Clauses, Articles 181 and 191
  155. ^ Koop & Schmolke,第51頁
  156. ^ Williamson,第9頁
  157. ^ O'Brien,第112頁
  158. ^ 158.0 158.1 158.2 158.3 158.4 158.5 Gröner,第118頁
  159. ^ Rohwer,第2頁
  160. ^ Williamson,第12頁
  161.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57頁
  162. ^ 162.0 162.1 Koop & Schmolke,第45頁
  163. ^ Williamson,第11頁
  164. ^ 164.0 164.1 Williamson,第13頁
  165. ^ 165.0 165.1 Gardiner & Chesneau,第229頁
  166. ^ 166.00 166.01 166.02 166.03 166.04 166.05 166.06 166.07 166.08 166.09 166.10 166.11 166.12 Gardiner & Chesneau,第230頁
  167. ^ Williamson,第14–24頁
  168. ^ Rohwer,第18頁
  169. ^ Williamson,第17, 21頁
  170. ^ Williamson,第33–34頁
  171. ^ Rohwer,第404頁
  172. ^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Gröner,第119頁
  173. ^ 173.0 173.1 173.2 173.3 173.4 Gröner,第119–120頁
  174. ^ 174.0 174.1 174.2 174.3 174.4 174.5 174.6 174.7 Gardiner & Chesneau,第231頁
  175. ^ Gardiner & Chesneau,第230–231頁
  176. ^ Whitley, No. 1,第235頁
  177. ^ Williamson,第36頁
  178. ^ Whitley, No. 2,第250頁
  179. ^ Rohwer,第10–11頁
  180. ^ Williamson,第37頁
  181. ^ Whitley, No. 2,第252–254頁
  182. ^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116頁
  183. ^ Williamson,第38–39頁
  184. ^ Whitley, No. 2,第254–255頁
  185. ^ Zabecki,第901頁
  186. ^ 186.0 186.1 186.2 Gröner,第124頁
  187. ^ 187.0 187.1 Gröner,第124–125頁
  188. ^ 188.0 188.1 Gardiner & Chesneau,第232頁
  189. ^ 189.0 189.1 189.2 189.3 Gröner,第125頁

参考书籍 编辑

  • Bennett, Geoffrey. Naval Battle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London: Pen & Sword Military Classics. 2005. ISBN 978-1-84415-300-8 (英语). 
  • Campbell, John. Jutland: An Analysis of the Fighting.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8. ISBN 978-1-55821-759-1 (英语). 
  • Delgado, James P. Adventures of a Sea Hunter: In Search of Famous Shipwrecks. Vancouver: Douglas & McIntyre. 2004. ISBN 978-1-926685-60-1 (英语). 
  • Farwell, Byron. The Great War in Africa, 1914–1918. New York: Norton. 1989. ISBN 978-0-393-30564-7 (英语). 
  • Forstmeier, Friedrich. Preston, Antony , 编. Warship Profile 25. Windsor: Profile Publications. 1972: 1–24. OCLC 33083971 (英语). 
  • Gardiner, Robert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英语).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英语). 
  •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ISBN 978-0-87021-913-9 (英语).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Vol.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英语). 
  •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978-1-55750-352-7.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中文(中国大陆)).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5.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英语). 
  • Hoyt, Edwin P. The Germans Who Never Lost. London: Frewin. 1969. ISBN 978-0-09-096400-0. 
  • Mueller, Michael. Canaris: The Life and Death of Hitler's Spymaster.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7. ISBN 978-1-59114-101-3 (英语). 
  • O'Brien, Phillips Payson. Technology and Naval Comba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London: Frank Cass. 2001. ISBN 978-0-7146-5125-5 (英语). 
  • Osborne, Eric W. Cruisers and Battlecruisers. Santa Barbara: ABC-CLIO. 2004. ISBN 978-1-85109-369-4 (英语). 
  • Polmar, Norman; Noot, Jurrien. Submarines of the Russian and Soviet Navies, 1718–1990.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1. ISBN 978-0-87021-570-4 (英语). 
  • Rohwer, Jürgen.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Annapolis: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978-1-59114-119-8 (英语). 
  • Koop, Gerhard; Schmolke, Klaus-Peter. German Light Cruisers of World War II: Warships of the Kriegsmarine.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4. ISBN 9781848321946. 
  • Staff, Gary.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 Barnsley: Pen & Sword Maritime. 2008. ISBN 978-1-84415-787-7 (英语). 
  • Staff, Gary.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 Barnsley: Pen & Sword Maritime. 2011. ISBN 978-1-84884-182-6 (英语). 
  •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1995. ISBN 978-0-304-35848-9 (英语). 
  • Weir, Gary. Building the Kaiser's Nav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2. ISBN 978-1-55750-929-1 (英语). 
  • Wille, Peter. Sound Images of the Ocean: In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New York: Springer. 2005. ISBN 978-3-540-24122-5 (英语). 
  • Williamson, Gordon. German Light Cruisers 1939–1945.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3. ISBN 978-1-84176-503-7 (英语). 
  • Woodward, David. The Collapse of Power: Mutiny in the High Seas Fleet. London: Arthur Barker Ltd. 1973. ISBN 978-0-213-16431-7 (英语). 
  • Zabecki, David T. World War II in Europe 1. New York: Garland Pub. 1999. ISBN 978-0-8240-7029-8 (英语). 
  • 日本海人社 (编).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世界舰船.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06 [2020-02-21]. ISBN 97875436642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中文(中国大陆)). 
  • 日本海人社 (编). 德国巡洋舰史. 世界舰船.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06 [2020-01-25]. ISBN 9787543664319. (原始内容于2020-01-25) (中文(中国大陆)). 
  • 江泓. 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 長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6-08-01. ISBN 9787547233030 (中文(中国大陆)). 
  • 中国地图出版社. 法国地图册.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31-5015-9 (中文(中国大陆)). 
  • 章骞. 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上)= Sea of dreadnoughts the great war at sea 第1版.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474-0541-3. OCLC 928114543 (中文(中国大陆)). 

参考期刊 编辑

  • Hownam-Meek, R. S. S.; et al. Question 3/99: The Loss of the German Light Cruiser Breslau.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00, XXXVII (1): 92–95. ISSN 0043-0374 (英语). 
  • Novik, Anton. The Story of the Cruisers Brummer and Bremse. Warship International. 1969, 3: 185–189. OCLC 1647131 (英语). 
  • Whitley, M. J. Lesser Known Warships of the Kriegsmarine No. 1: The Light Cruiser Nürnberg. Warship. 1983, VI (23): 234–238. OCLC 1647131 (英语). 
  • Whitley, M. J. Lesser Known Warships of the Kriegsmarine No. 2: The Light Cruiser Nürnberg. Warship. 1983, VI (24): 250–255. OCLC 1647131 (英语). 
  • 樊爱玲. 苏/俄巡洋舰建造史(1). 现代舰船 (《现代舰船》杂志社). 2008, (05A): 40–44 [2020-03-07]. ISSN 1003-2339. (原始内容于2020-07-15) (中文(中国大陆)). 

德国轻巡洋舰列表, 1890年代至1940年代, 德国海军, 确切说是德意志帝国海军, 魏玛国家海军和纳粹德国海军, 建造一系列轻巡洋舰, 1898年颁布的, 海军法, 批准一个建造轻巡洋舰的重大计划, 该法规划30艘轻巡洋舰, 第一批轻巡洋舰是瞪羚级, 是基于几种无防护巡洋舰, 如美洲鹰级, 以及通報艦, 如赫拉号, 的过渡设计方案演进而来, 瞪羚级的10艘舰只设计和建造方案也为后来几乎所有的德意志帝国海军轻巡洋舰奠定基本架构, 在接下来的20年里, 德国海军又陆续建造37艘轻巡洋舰, 这些舰只的尺寸, 速度, . 1890年代至1940年代 德国海军 确切说是德意志帝国海军 魏玛国家海军和纳粹德国海军 建造一系列轻巡洋舰 1898年颁布的 海军法 批准一个建造轻巡洋舰的重大计划 该法规划30艘轻巡洋舰 1 第一批轻巡洋舰是瞪羚级 a 是基于几种无防护巡洋舰 如美洲鹰级 b 以及通報艦 如赫拉号 c 的过渡设计方案演进而来 5 瞪羚级的10艘舰只设计和建造方案也为后来几乎所有的德意志帝国海军轻巡洋舰奠定基本架构 6 在接下来的20年里 德国海军又陆续建造37艘轻巡洋舰 这些舰只的尺寸 速度 武器装备和装甲都在逐渐提升 最初装备的105毫米 4 1英寸 SK L 40型舰炮 英语 10 5 cm SK L 40 naval gun 被科尔堡级 d 上更先进的L 45型所取代 之后又被皮劳级 e 上装备的更强大的150毫米 5 9英寸 SK L 45型舰炮 英语 15 cm SK L 45 所取代 防护能力方面 马格德堡级 f 首次引进水线装甲带 大大提高舰只的防护能力 德国建造的第一艘现代轻巡洋舰 瞪羚号的石版画这47艘轻巡洋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全球各地参与作战 其中大部分跟随德国海军舰队一起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域活动 虽然有几艘在海外的军事基地服役 通常执行商业交通破坏作战 16艘轻巡洋舰在战争中因遭遇敌方潜艇 水雷或巡洋舰分舰队的攻击而损失 大多数残存舰只部分于1919年6月在斯卡帕湾自沉 其余在德国战败后被多个协约国当作战利品瓜分 其中几艘更被重新编入协约国的舰队 这当中意大利海军分到三艘 法国海军则得到四艘 德国海军仅被允许保留8艘最旧的巡洋舰 其中5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继续担任次要角色 凡尔赛条约 允许德国海军更替那些一战留下来的旧巡洋舰 第一艘以新方案建造的轻巡洋舰埃姆登号 g 开建于1920年代早期 其设计依然基于一战后期的思路 柯尼斯堡级 h 和莱比锡级 i 5艘舰只开始采用三联装炮塔和柴油 涡轮混合推进系统的新一代设计方案 1930年代后期 又有6艘M级计划建造 但是战争的爆发迫使她们被取消 埃姆登号 柯尼斯堡级和莱比锡级的六艘轻巡洋舰都曾在二战中服役 其中两艘在入侵挪威期间被击沉 三艘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被盟军轰炸机摧毁 只有一艘在二战后幸存下来 纽伦堡号 j 是德国最后一艘完工的巡洋舰 战后被引渡给苏联 并被更名为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 k 俄語 Admiral Makarov 继续服役至1950年代末 示例 武装 主要武器的数量和类型装甲 甲板装甲的厚度排水量 作战时舰只满载排水量 l 推进器 传动轴的数量 推进系统的类型 可提供的最高航速和功率服役 舰只开建和结束建造的日期以及其最终结局龙骨敷设 开始安放龙骨的日期交付日期 舰只交付使用的日期结局 舰只最终结局 例如沉没 拆解 目录 1 德意志帝国海军 1 1 瞪羚级 1 2 不莱梅级 1 3 柯尼斯堡级 1905年 1 4 德累斯顿级 1 5 科尔堡级 1 6 马格德堡级 1 7 卡尔斯鲁厄级 1 8 格劳登兹级 1 9 皮劳级 1 10 威斯巴登级 1 11 柯尼斯堡级 1915年 1 12 绿头蝇级 1 13 科隆级 1 14 FK设计案 2 魏玛国家海军和纳粹德国海军 2 1 埃姆登号 2 2 柯尼斯堡级 1927年 2 3 莱比锡级 2 4 M级 3 脚注 3 1 注释 3 2 引文 4 参考书籍 5 参考期刊德意志帝国海军 编辑瞪羚级 编辑 主条目 瞪羚级小巡洋舰 nbsp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正在航行中的弗劳恩洛布号瞪羚级是帝国海军的第一批现代轻巡洋舰 16 这级新型舰只是早期无防护巡洋舰 如美洲鹰级 以及几种实验性过渡型舰只 如吉菲昂号 m 和赫拉号 设计思路的结晶 德国军方打算用瞪羚级舰只作为舰队侦察舰和海外巡洋舰 5 虽然比同一时期其他国家建造的舰只尺寸小 但她们却是这一时期建造的强大武装船只 18 因此 这些舰只可以有效地执行设计中设想的两种角色 根据历史学家埃里克 奥斯本 英語 Eric Osborne 的说法 瞪羚级轻巡洋舰开创这种通用设计的未来趋势 这些 舰只表面只装备很少或根本不装备装甲 以期大幅提升舰只的航速 19 事实上 未来帝国海军建造的所有轻巡洋舰基本上都遵循同样的模式 几乎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6 10舰在整个服役生涯中扮演过各种各样的角色 一战前 这些舰只大多在海外基地或主要舰队服役 而宁芙号 a 和温蒂妮号 a 则充当训练舰 20 由于舰龄已高 瞪羚级各舰于1914年初被降格为预备役 但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这些舰只又被动员起来加入现役 5 其中大部分一开始用于波罗的海沿海防御 只有弗劳恩洛布号 a 和阿里阿德涅号 a 在舰队中服役 1914年8月28日 阿里阿德涅号在赫尔戈兰湾海战 英语 Battle of Heligoland 1914 n 中被几艘英军战列巡洋舰击沉 22 1916年5月31日 弗劳恩洛布号在日德兰海战被英军南安普顿号轻巡洋舰 英语 HMS Southampton 1912 o 用鱼雷击沉 几乎全舰覆灭 24 在波罗的海 温蒂妮号于1915年11月7日被英军E19号潜艇 英语 HMS E19 以鱼雷击沉 25 剩下的7艘幸存的舰只于1916年退出一线作战任务 转而用作辅助用途 除了1920年被拆解的瞪羚号 其余舰只继续在新组建的国家海军服役 1925年 尼俄伯号 a 被卖给南斯拉夫 并改名为达鲁玛奇亚号 a 克羅埃西亞語 Dalmacija 而宁芙号和忒提斯号 a 则在1930年代早期被拆解 1930年代剩下的时间里 阿科纳号 a 美杜莎号 a 和阿玛宗号 a 被用作军营船 5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从1940年到战争结束 为了保卫德国的港口 美杜莎号和阿科纳号被改装成浮动防空炮台 直到1945年5月3日被舰员自沉 与此同时 阿玛宗号继续作为军营船服役直到终战 1943年 达鲁玛奇亚号最终回到德军的控制之下 并在同年12月被英军魚雷快艇摧毁 26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瞪羚号 德語 SMS Gazelle 10门105毫米SK L 40舰炮 英语 10 5 cm SK L 40 naval gun 27 25毫米 0 98英寸 27 2 963公噸 2 916長噸 27 2轴 2台四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 19 5節 36 1公里每小時 22 4英里每小時 27 p 6 366匹指示馬力 4 747千瓦特 2 1897年 27 1901年6月15日 27 q 1920年拆解 27 尼俄伯号 德語 SMS Niobe 2轴 2台四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 21 5節 39 8公里每小時 24 7英里每小時 27 r 8 113匹指示馬力 6 050千瓦特 2 1898年 27 1900年6月25日 27 1943年12月19日被毁 27 宁芙号 德語 SMS Nymphe 3 017公噸 2 969長噸 27 2轴 2台四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 21 5節 39 8公里每小時 24 7英里每小時 27 s 8 486匹指示馬力 6 328千瓦特 2 1900年9月20日 27 1932年拆解 27 忒提斯号 德語 SMS Thetis 3 017公噸 2 969長噸 27 t 2轴 2台四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 21 5節 39 8公里每小時 24 7英里每小時 27 u 8 888匹指示馬力 6 628千瓦特 2 1899年 27 1901年9月14日 27 1930年拆解 27 阿里阿德涅号 德語 SMS Ariadne 3 006公噸 2 959長噸 27 2轴 2台三缸三胀往复式发动机 21 5節 39 8公里每小時 24 7英里每小時 27 v 8 827匹指示馬力 6 582千瓦特 2 1901年5月18日 27 1914年8月28日在赫尔戈兰湾海战 英语 Battle of Heligoland 1914 w 中沉没 27 阿玛宗号 德語 SMS Amazone 3 082公噸 3 033長噸 27 2轴 2台三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 21 5節 39 8公里每小時 24 7英里每小時 27 x 9 018匹指示馬力 6 725千瓦特 2 1901年5月18日 27 y 1954年拆解 27 美杜莎号 德語 SMS Medusa 2 972公噸 2 925長噸 27 2轴 2台三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 21 5節 39 8公里每小時 24 7英里每小時 27 z 7 973匹指示馬力 5 945千瓦特 2 1900年 27 1901年7月26日 27 1948年至1950年间拆解 27 弗劳恩洛布号 德語 SMS Frauenlob 3 158公噸 3 108長噸 27 2轴 2台三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 21 5節 39 8公里每小時 24 7英里每小時 27 8 623匹指示馬力 6 430千瓦特 2 1901年 27 1903年2月17日 27 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兰海战中沉没 27 阿科纳号 德語 SMS Arcona 3 180公噸 3 130長噸 27 2轴 2台三缸三涨往复式发动机 21 5節 39 8公里每小時 24 7英里每小時 27 8 580匹指示馬力 6 400千瓦特 2 1903年5月12日 27 1948年拆解 27 温蒂妮号 德語 SMS Undine 3 112公噸 3 063長噸 27 2轴 2台往复式发动机 21 5節 39 8公里每小時 24 7英里每小時 27 8 696匹指示馬力 6 485千瓦特 2 1904年1月5日 27 1915年11月7日沉没 27 不莱梅级 编辑 主条目 不来梅级小巡洋舰 nbsp 1907年在美国的不莱梅号不莱梅级 aa 是早期瞪羚级的一个改进版 相较于后者有着更大的舰体尺寸和更快的航速 这两个舰级的舰只在其他诸多方面都非常相似 譬如都安装105毫米口径主炮 29 而其中一艘 吕贝克号 aa 装备有新型的帕森斯蒸汽轮机 用以评估该款动力在未来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而其他舰只则保留此前已经经过验证的三胀往复式蒸汽机 30 这些舰只在和平时期的服役生涯中担任过多种职务 不莱梅号 aa 和莱比锡号 aa 早期的服役生涯中一直隶属于东亚分舰队 除了慕尼黑号 aa 被用作鱼雷训练舰之外 其他舰只都被分配到舰队侦察部队 31 一战期间 这些舰只活跃于各场战斗中 莱比锡号在科罗内尔海战中与东亚分舰队并肩作战 后来在1914年末的福克蘭群島海戰中被击沉 32 慕尼黑号在日德兰受创 33 1915年和1917年 不莱梅号 吕贝克号和但泽号 aa 分别在里加湾海战和阿尔比恩行动与俄军交战 34 35 柏林号 aa 和慕尼黑号双双于1916年退役 后者退役前被一枚水雷重创 战后只有柏林号和汉堡号 aa 最终留存在德国 其他幸存的舰只作为战利品被英军扣押 并在1920年代早期陆续拆解 1920年代 仅存的两舰被用作训练巡洋舰 1930年代又被用作军营船 31 汉堡号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英军轰炸机击沉 柏林号在1947年被用于装载化学武器并在斯卡格拉克海峡自沉以处理弹药 36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不莱梅号 德語 SMS Bremen 10门105毫米SK L 40舰炮 37 80毫米 3 1英寸 38 ab 3 797公噸 3 737長噸 38 2轴 2台往复式发动机 22節 41公里每小時 25英里每小時 39 ac 12 100匹指示馬力 9 000千瓦特 28 1902年 37 1904年5月19日 37 1915年2月17日沉没 37 汉堡号 德語 SMS Hamburg 3 651公噸 3 593長噸 38 2轴 2台往复式发动机 22節 41公里每小時 25英里每小時 39 ad 11 582匹指示馬力 8 637千瓦特 28 1904年3月8日 37 1956年拆解 37 柏林号 德語 SMS Berlin 3 792公噸 3 732長噸 38 2轴 2台往复式发动机 22節 41公里每小時 25英里每小時 39 ae 12 140匹指示馬力 9 050千瓦特 28 1905年4月4日 37 1947年自沉 37 吕贝克号 德語 SMS Lubeck 3 661公噸 3 603長噸 38 4轴 2台汽轮机 22 5節 41 7公里每小時 25 9英里每小時 39 af 14 035匹指示馬力 10 466千瓦特 28 1903年 37 1906年4月26日 37 1922年至1923年间拆解 37 慕尼黑号 德語 SMS Munchen 3 780公噸 3 720長噸 38 2轴 2台往复式发动机 22節 41公里每小時 25英里每小時 39 ag 12 205匹指示馬力 9 101千瓦特 28 1905年1月10日 37 1920年拆解 37 莱比锡号 德語 SMS Leipzig 3 756公噸 3 697長噸 38 ah 2轴 2台往复式发动机 22節 41公里每小時 25英里每小時 39 ai 11 116匹指示馬力 8 289千瓦特 28 1904年 37 1906年4月20日 37 1914年12月8日在福克蘭群島海戰中沉没 37 但泽号 德語 SMS Danzig 3 783公噸 3 723長噸 38 2轴 2台往复式发动机 22節 41公里每小時 25英里每小時 39 aj 12 022匹指示馬力 8 965千瓦特 28 1907年12月1日 37 1922年至1923年间拆解 37 柯尼斯堡级 1905年 编辑 主条目 柯尼斯堡级小巡洋舰 1905年 nbsp 停泊在德属东非的柯尼斯堡号第一代柯尼斯堡级 ak 延续德国轻巡洋舰设计思路的一贯风格 和不莱梅级一样 这个新舰级的其中一艘 司坦丁号 ak 也以测试目的而安装试验用的帕森斯蒸汽轮机 该级舰只保留和不莱梅级类似的武器装备和装甲防护设计 30 41 四舰在服役后都隶属于公海舰队 42 纽伦堡号 ak 于1910年被派往亚洲 43 而柯尼斯堡号 ak 于1914年被派往东非水域 本级四舰在一战中参与各种大小战斗 战争初期 柯尼斯堡号驻扎在达累斯萨拉姆地区 并在该区域执行一段时间并不怎么成功的破交战任务 44 在此期间 她曾成功摧毁英军飞马座号防护巡洋舰 英语 HMS Pegasus 1897 al 46 她最终于1915年被困在鲁菲吉河 其后被两艘英军浅水重炮舰击沉 47 然而 对于该舰来说 战争并没有结束 她的舰炮被拆下 并被投入保罗 冯 莱托 福尔贝克的东非战役中 48 纽伦堡号参加科罗内尔和福克兰群岛的海战 直到在战斗中被击沉 49 1914年8月 司坦丁号参加赫尔戈兰湾海战 50 她和斯图加特号 ak 都参加日德兰海战 51 1917年后 司坦丁号被用作训练船 而斯图加特号则于1918年被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 两舰在战后都被作为英军的战利舰 并在1920年代早期被废弃拆解 52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柯尼斯堡号 德語 SMS Konigsberg 10门105毫米SK L 40舰炮 41 80毫米 53 am 3 814公噸 3 754長噸 53 2轴 2台三涨往复式蒸汽机 23節 43公里每小時 26英里每小時 53 an 13 918匹指示馬力 10 379千瓦特 40 1905年 41 1907年4月6日 41 1915年7月11日自沉 41 纽伦堡号 德語 SMS Nurnberg 3 902公噸 3 840長噸 53 2轴 2台三涨往复式蒸汽机 23節 43公里每小時 26英里每小時 53 ao 13 154匹指示馬力 9 809千瓦特 40 1906年 41 1908年4月10日 41 1914年12月8日在福克兰群岛海战中沉没 41 斯图加特号 德語 SMS Stuttgart 4 002公噸 3 939長噸 53 2轴 2台三涨往复式蒸汽机 23節 43公里每小時 26英里每小時 53 ap 13 146匹指示馬力 9 803千瓦特 40 1905年 41 1908年2月1日 41 1920年拆解 41 司坦丁号 德語 SMS Stettin 3 822公噸 3 762長噸 53 2轴 2台蒸汽轮机 24節 44公里每小時 28英里每小時 53 aq 21 670匹指示馬力 16 160千瓦特 40 1906年 41 1907年10月29日 41 1921年至1923年间拆解 41 德累斯顿级 编辑 主条目 德累斯顿级小巡洋舰 nbsp 1909年在纽约的德累斯顿号1905年至1906年间的造舰计划中订购的两艘德累斯顿级代表帝国海军稳步提升舰只排水量设计趋势的延续 两舰的最高航速与之前的柯尼斯堡级相同 与前几个舰级一样 其中一艘 德累斯顿号 ar 装备涡轮发动机 另一艘 埃姆登号 ar 则装备往复式发动机 这也是德国巡洋舰只最后一次使用老式的三胀式发动机 此后所有的设计都普遍采用蒸汽轮机 55 德累斯顿号和埃姆登号的服役生涯非常短暂但很活跃 两舰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外服役 埃姆登号入列后被分配到东亚分舰队 56 德累斯顿号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度过大部分时间 57 1914年战争爆发后 在加入冯 斯佩的分舰队之前 德累斯顿号最初在大西洋海域执行破交战 随后在南美洲附近航行 58 她参加科罗内尔和福克兰群岛的海战 她也是唯一一艘在科罗内尔海战中幸免于难的德国巡洋舰 59 60 1915年3月 她被英军巡洋舰困在鲁宾逊克鲁索岛 61 经受英军舰队的短暂轰炸后 德累斯顿号的舰员选择在港口将她自沉 62 与此同时 埃姆登号已经脱离东亚分舰队 在印度洋上独自执行交通线破坏任务 她在该地区对盟军商船的攻击活动非常成功 并曾在槟城港口击沉俄罗斯珍珠号防护巡洋舰 英语 Russian cruiser Zhemchug as 64 此后不久 澳大利亚悉尼号轻巡洋舰 at 在科科斯群岛附近发现埃姆登号 并将其重伤 最终迫使埃姆登号搁浅在北基林岛 英语 North Keeling 上 66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德累斯顿号 德語 SMS Dresden 10门105毫米SK L 40舰炮 52 80毫米 52 au 4 268公噸 4 201長噸 52 2轴 2台蒸汽轮机 24節 44公里每小時 28英里每小時 52 av 18 880匹指示馬力 14 080千瓦特 54 1906年 41 1908年11月14日 41 1915年3月14日自沉 41 埃姆登号 德語 SMS Emden 2轴 2台往复式发动机 23 5節 43 5公里每小時 27 0英里每小時 52 aw 16 350匹指示馬力 12 190千瓦特 54 1906年 67 1909年7月20日 41 ax 1914年11月9日在科科斯岛海战 英语 Battle of Cocos 中搁浅 41 科尔堡级 编辑 主条目 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 科尔堡级代表德国轻巡洋舰设计方案在作战能力方面的第一次重大改进 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 该级舰只装备长炮管的105毫米SK L 45型火炮 英语 10 5 cm SK L 45 naval gun 这种火炮的初速更高 因此比早期的L 40型火炮射程更远 68 69 此外 本级舰只还装备一组额外的副炮 以加强舷侧火力 本舰级的排水量比前级的德累斯顿级大一千多吨 所有四舰都由涡轮机驱动 这使得她们的速度与之前的舰只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 70 四舰在战争期间都参加重大行动 8月2日 奥格斯堡号 d 打响对俄战争的第一枪 71 战争的第一个月 美因茨号 d 和科隆号 d 在赫尔戈兰湾海战中被击沉 72 1915年1月 科尔堡号 d 参加第一次多格尔沙洲海战 ay 74 1915年8月 科尔堡号和奥格斯堡号都参加里加湾海战 1917年10月参加阿尔比恩行动 75 76 战争结束后 科尔堡号作为战利品被法国海军扣押 并改名为科尔玛号 az 法語 Colmar 并继续服役几年 于1929年被拆解 78 79 奥格斯堡号被引渡给日本 后者于1922年将其拆解 78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科尔堡号 德語 SMS Kolberg 12门105毫米SK L 45舰炮 英语 10 5 cm SK L 45 naval gun 80 40毫米 1 6英寸 80 5 418公噸 5 332長噸 80 ba 4轴 4台蒸汽轮机 25 5節 47 2公里每小時 29 3英里每小時 80 bb 30 400匹指示馬力 22 700千瓦特 7 1908年 68 1910年6月21日 68 1929年拆解 79 美因茨号 德語 SMS Mainz 4 889公噸 4 812長噸 80 2轴 2台蒸汽轮机 26節 48公里每小時 30英里每小時 80 bc 22 040匹指示馬力 16 440千瓦特 7 1907年 68 1909年10月1日 68 1914年8月28日在赫尔戈兰湾海战中沉没 68 科隆号 德語 SMS Coln 4 864公噸 4 787長噸 80 4轴 4台蒸汽轮机 25 5節 47 2公里每小時 29 3英里每小時 80 bd 29 036匹指示馬力 21 652千瓦特 7 1908年 68 1911年6月16日 68 1914年8月28日在赫尔戈兰湾海战中沉没 68 奥格斯堡号 德語 SMS Augsburg 4 882公噸 4 805長噸 80 4轴 4台蒸汽轮机 25 5節 47 2公里每小時 29 3英里每小時 80 be 31 033匹指示馬力 23 141千瓦特 7 1908年 68 1910年10月1日 68 1922年拆解 68 马格德堡级 编辑 主条目 马格德堡级小巡洋舰 nbsp 1912年的马格德堡号与早期几种舰只的设计相比 马格德堡级引入几项重大改进 包括为了提高耐波性而采用的更有效的舰艏形状 以及为了更高效容纳舰载水雷而缩短的后甲板 最重要的是增加水线装甲带 以提高新造舰只的防御能力 该级舰只配备有更强大的涡轮机 由此获得更高的航速 68 1914年8月26日 马格德堡号 f 在波罗的海与俄军作战时搁浅 从此结束自己的服役生涯 俄军从舰上缴获密码本 并将其副本交给英国 这对北海海战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81 布雷斯劳号 f 和戈本号战列巡洋舰 bf 一起被分配到地中海分队 一战爆发时 她们编队前往君士坦丁堡 在那里被转让给奥斯曼帝国海军 83 此后她们帮助奥斯曼帝国在战争中辅佐德国一方的行动 84 在奥斯曼帝国海军服役的布雷斯劳号改名为米迪利号 bg 土耳其語 Midilli 最终在1918年1月的因布罗斯海战 英语 Battle of Imbros 中被英军的水雷击沉 85 另外两舰 施特拉斯堡号 f 和施特拉尔松德号 f 则一直在公海舰队服役 参与包括赫尔戈兰湾和多格尔沙滩在内的几场主要海役 然而两舰都没有出现在日德兰海战中 86 87 一战后两舰都得以幸存 施特拉斯堡号向意大利方面投降 并重新命名为塔兰托号 bh 義大利語 Taranto 她在二战期间仍旧持续服役 直到1944年被盟军轰炸机击沉 88 施特拉尔松德号则被法军接收 更名为米卢斯号 bi 法語 Mulhouse 她一直服役到1925年并最终于1935年报废拆解 79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马格德堡号 德語 SMS Magdeburg 12门105毫米SK L 45舰炮 78 60毫米 2 4英寸 78 bj 4 570公噸 4 498長噸 78 3轴 3台汽轮机 27 5節 50 9公里每小時 31 6英里每小時 90 bk 29 904匹指示馬力 22 299千瓦特 9 1910年 41 1912年8月20日 41 1914年8月26日搁浅 41 布雷斯劳号 德語 SMS Breslau 5 281公噸 5 198長噸 78 4轴 2台蒸汽轮机 27 5節 50 9公里每小時 31 6英里每小時 90 33 482匹指示馬力 24 968千瓦特 9 1910年 41 1912年5月10日 41 1918年1月20日在因布罗斯海战 英语 Battle of Imbros 中沉没 41 施特拉斯堡号 德語 SMS Strassburg 5 281公噸 5 198長噸 78 2轴 2台蒸汽轮机 27 5節 50 9公里每小時 31 6英里每小時 90 bl 33 742匹指示馬力 25 161千瓦特 9 1910年 41 1912年10月9日 41 1944年9月23日沉没 88 施特拉尔松德号 德語 SMS Stralsund 5 587公噸 5 499長噸 78 3轴 3台蒸汽轮机 27 5節 50 9公里每小時 31 6英里每小時 90 bm 35 515匹指示馬力 26 484千瓦特 9 1910年 41 1912年12月10日 41 1935年拆解 79 卡尔斯鲁厄级 编辑 主条目 卡尔斯鲁厄级小巡洋舰 nbsp 航行中的卡尔斯鲁厄号相比于马格德堡级 卡尔斯鲁厄级 bn 舰只体积更大 航速更快 舰体外壳倾斜角度也更大 但装备的主炮组和防护装甲方案却是相同的 92 本级舰只也是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最后一批入役的巡洋舰 1914年中 卡尔斯鲁厄号 bn 被派往加勒比海地区 以接替德累斯顿号的位置 1914年7月底 就在卡尔斯鲁厄号抵达防区后不久 一战就在欧洲爆发 93 此后 卡尔斯鲁厄号扮演着通商破坏者的角色 她在巴西海岸捕获或击沉大约16艘船只 随后一次意外爆炸摧毁这艘舰只并葬送大部分舰员的性命 94 95 与此同时 罗斯托克号 bn 仍然留在公海舰队 1916年4月 她参加多格尔沙滩 炮击雅茅斯和洛斯托夫特 英语 Bombardment of Yarmouth and Lowestoft 的战斗以及一个月后的日德兰海战 96 97 98 在日德兰海战中 她协助摧毁两艘英军驱逐舰 99 然而在5月31日至6月1日夜间激烈的战斗中 罗斯托克号被英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中 100 第二天早上 当英军都柏林号轻巡洋舰 英语 HMS Dublin 1912 赶到现场时 她已经被舰员自沉以避免被英军俘获 101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卡尔斯鲁厄号 德語 SMS Karlsruhe 12门105毫米SK L 45舰炮 102 60毫米 102 bo 6 191公噸 6 093長噸 102 2轴 2台蒸汽轮机 28節 52公里每小時 32英里每小時 102 bp 37 885匹指示馬力 28 251千瓦特 91 1911年9月21日 103 1914年1月15日 102 1914年11月4日沉没 102 罗斯托克号 德語 SMS Rostock 2轴 2台蒸汽轮机 28節 52公里每小時 32英里每小時 102 bq 43 638匹指示馬力 32 541千瓦特 91 1911年 102 1914年2月5日 102 1916年6月1日在日德兰海战中沉没 102 格劳登兹级 编辑 主条目 格劳登茨级小巡洋舰 nbsp 累根斯堡号的武器和装甲布局图格劳登兹级轻巡洋舰 br 与前一级卡尔斯鲁厄级非常相似 舰体尺寸和航速相当 而且都装备相同的主炮组 本舰级两舰格劳登兹号 br 和累根斯堡号 br 在设计上回到早期轻巡洋舰的三烟囱布局设计方案 因此与前级可以通过烟囱的数量在视觉上加以区分 105 两舰都在公海舰队的侦察部队服役 格劳登兹号参加1914年12月对斯卡伯勒 哈特尔普尔和惠特比的袭击战 英语 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 以及1915年8月的里加湾海战 她在1916年中期被水雷损坏 因此日德兰海战期间停靠在港口修理 累根斯堡号则参加这场战斗 她率领鱼雷艇大队加入由战列巡洋舰组成的第一偵查集群 51 尽管主导几波针对英军舰队的鱼雷攻击 累根斯顿号在整场战斗中完好无损 106 107 两舰都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格劳登兹号被引渡给意大利 更名为安科纳号 br 義大利語 Ancona 并一直服役到1937年 之后被卖掉拆解 88 累根斯顿号向法国投降并被更名为斯特拉斯堡号 bs 法語 Strasbourg 她一直在法军舰队服役 直到1936年被降格为军营船 德国占领法国期间 她仍旧以军营船服役 并最终在1944年为保护洛里昂的U型潜艇修藏坞而自沉 79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格劳登兹号 德語 SMS Graudenz 12门105毫米SK L 45舰炮 105 60毫米 102 bt 6 382公噸 6 281長噸 105 2轴 2台蒸汽轮机 27 5節 50 9公里每小時 31 6英里每小時 105 26 000匹指示馬力 19 000千瓦特 104 1912年 105 1914年8月10日 105 1937年拆解 105 累根斯堡号 德語 SMS Regensburg 1912年 105 1915年1月3日 105 1944年自沉 105 皮劳级 编辑 主条目 皮劳级小巡洋舰 nbsp 约1914年至1916年间的皮劳号皮劳级两舰原本是俄羅斯帝國海軍以穆拉维耶夫 阿穆尔斯基号 e 和涅夫斯科伊海军上将号 e 的名义向德国订购的 当1914年8月一战爆发时 两舰已接近完工时 德国海军没收两舰 并以皮劳号 e 和埃尔宾号 e 的名义完工 她们是德国第一批装备150毫米 5 9英寸 口径舰炮的轻巡洋舰 这标志着火炮战斗力的显著增强 但由于最初是为俄国人建造的 所以她们缺少在德国巡洋舰设计中已经成为标准配置的水线装甲带 109 皮劳号参加里加湾海战 110 两舰都在日德兰激烈与英军交战 51 在日德兰混乱的夜间战斗中 埃尔宾号意外地被波森号战列舰 bu 撞伤 舰员最终被迫弃船 112 113 皮劳号在战后幸存下来 被引渡给意大利海军并更名为巴里号 bv 義大利語 Bari 她服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直到1943年被美军轰炸机击沉 114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皮劳号 德語 SMS Pillau 8门150毫米SK L 45舰炮 115 80毫米 115 5 252公噸 5 169長噸 115 2轴 2台蒸汽轮机 27 5節 50 9公里每小時 31 6英里每小時 115 30 000匹指示馬力 22 000千瓦特 8 1913年 116 1914年12月14日 116 1920年7月20日割让给意大利 116 埃尔宾号 德語 SMS Elbing 1915年9月4日 116 1916年6月1日自沉 116 威斯巴登级 编辑 主条目 威斯巴登级小巡洋舰 nbsp 作为美國海軍的靶舰的法兰克福号尽管皮劳级是德国第一款搭载150毫米口径火炮的轻巡洋舰 威斯巴登级 bw 却是德国第一批专门装備150毫米口径火炮而打造的轻巡洋舰 118 除此之外 威斯巴登级舰只与之前的格劳登兹级非常相似 前者比后者稍微大一些 但两者航速相同 装甲防护设计也类似 119 威斯巴登号 bw 只参加过日德兰海战 在交战初期 该舰被英军無敵號戰鬥巡洋艦的炮火严重损坏 在双方舰队的交战下动弹不得 威斯巴登号成为一场激烈战斗的中心 她见证两艘英军装甲巡洋舰的毁灭 120 威斯巴登号一直在海面漂浮到6月1日凌晨 在凌晨1点45分至2点45分之间沉没 121 法兰克福号 bw 当时也在日德兰 51 与英军切斯特号轻巡洋舰 英语 HMS Chester 1915 交战 122 123 她还参加1917年10月的阿尔比恩行动和11月的第二次赫尔戈兰湾海战 124 125 法兰克福号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被扣押在斯卡帕湾 期间舰员曾尝试自沉该舰未果 126 她最终被移交给美国 并在1921年被当作靶舰击沉 127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威斯巴登号 德語 SMS Wiesbaden 8门150毫米SK L 45舰炮 116 60毫米 116 bx 6 601公噸 6 497長噸 116 2轴 2台蒸汽轮机 27 5節 50 9公里每小時 31 6英里每小時 116 30 000匹指示馬力 22 000千瓦特 117 1913年 127 1915年8月23日 127 1916年6月1日沉没 127 法兰克福号 德語 SMS Frankfurt 1915年8月20日 127 1921年7月18日被当作靶舰击沉 127 柯尼斯堡级 1915年 编辑 主条目 柯尼斯堡级小巡洋舰 1915年 nbsp 1919年在斯卡帕湾的卡尔斯鲁厄号第二代柯尼斯堡级 by 于1913年获得拨款批准 并于1914年开始建造 她们都是以战争初期沉没的巡洋舰命名的 本级舰是对威斯巴登级的渐进式改进 排水量比后者提高500吨 本级舰配备有标准的8门150毫米口径的火炮 前炮翼支架被安装在更高的甲板上以提高射击弧度 除此之外 本级与先前轻巡洋舰的设计几乎完全相同 118 柯尼斯堡号 by 和纽伦堡号 by 参加第二次赫尔戈兰湾海战 前者在战斗中受些轻伤 129 本级全部四舰都参加在波罗的海的阿尔比恩行动 130 1918年10月 除了埃姆登号 其余舰只 by 也参与公海舰队计划中的最后一次舰队战 但在计划实施前德军主力舰发生兵变 迫使该计划被取消 131 132 卡尔斯鲁厄号 by 埃姆登号和纽伦堡号与主力舰队一起被关押在斯卡帕湾 而柯尼斯堡号则被留在德国 斯卡帕湾内的三艘巡洋舰被舰员自沉 但只有卡尔斯鲁厄号最终沉没 埃姆登号和纽伦堡号被英国海军捞起 分别被法国和英国作为战利品收留 埃姆登号在1926年被拆解 纽伦堡号在1922年被当作靶舰击沉 与此同时 柯尼斯堡号于1920年向法国投降 并更名为梅斯号 法語 Metz bz 134 最终于1936年被拆解 79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柯尼斯堡号 德語 SMS Konigsberg 8门150毫米SK L 45舰炮 118 60毫米 134 ca 7 125公噸 7 012長噸 134 2轴 2台蒸汽轮机 28節 52公里每小時 32英里每小時 134 cb 45 900匹指示馬力 34 200千瓦特 128 1914年 134 1916年8月12日 134 1936年拆解 134 卡尔斯鲁厄号 德語 SMS Karlsruhe 2轴 2台蒸汽轮机 28節 52公里每小時 32英里每小時 134 cc 55 700匹指示馬力 41 500千瓦特 128 1915年 134 1916年11月15日 134 1919年6月21日自沉 134 埃姆登号 德語 SMS Emden 2轴 2台蒸汽轮机 28節 52公里每小時 32英里每小時 134 cd 50 216匹指示馬力 37 446千瓦特 128 1914年 134 1916年12月16日 134 1926年拆解 134 纽伦堡号 德語 SMS Nurnberg 2轴 2台蒸汽轮机 28節 52公里每小時 32英里每小時 134 ce 45 900匹指示馬力 34 200千瓦特 128 1915年 134 1917年2月15日 134 1922年被当作靶舰击沉 134 绿头蝇级 编辑 主条目 丽蝇级布雷巡洋舰 nbsp 绿头蝇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来到罗赛斯 英语 Rosyth 两艘绿头蝇级 cf 轻巡洋舰设计于1914年 当时由于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状态 因此征用伏尔铿公司为俄罗斯纳瓦林号战列巡洋舰 俄语 Navarin linejnyj krejser cg 建造的轮机 帝国海军指示伏尔铿船厂将已建成的涡轮机拆分成两部 并在推进系统周围设计一套布雷系统 为了保证高航速 两舰设计很轻量的武器装备 只有4门150毫米口径舰炮 为了进一步帮助她们发挥长期执行布雷作业的特点 她们被设计成形似于英国巡洋舰 以助于伪装 137 绿头蝇号 cf 和牛虻号 cf 在整个战争期间通常一起行动 他们在1916年至1917年间参加多次布雷行动 138 1917年10月 两舰摧毁一支前往挪威的英军护航船队 击沉两艘护航驱逐舰和大部分运输舰 139 一战结束时 两舰都被扣押在斯卡帕湾 并于1919年6月成功自沉 绿头蝇号的残骸此后一直留在港口的底部 牛虻号则于1929年被捞起 并在1930年代早期拆解 134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绿头蝇号 德語 SMS Brummer 4门150毫米SK L 45舰炮 140 15毫米 0 59英寸 127 5 856公噸 5 764長噸 127 2轴 2台汽轮机 28節 52公里每小時 32英里每小時 127 42 797匹指示馬力 31 914千瓦特 135 1915年 134 1916年4月2日 134 1919年6月21日自沉 134 牛虻号 德語 SMS Bremse 1916年7月1日 134 1919年6月21日自沉 134 科隆级 编辑 主条目 科隆级小巡洋舰 nbsp 1919年在斯卡帕湾的科隆号到1916年 德国已经在一战中损失13艘轻巡洋舰 为此 帝国海军基于先前的柯尼斯堡级的设计 订购10艘新的科隆级 ch 轻巡洋舰 142 在设计上 科隆级新增三门88毫米 3 5英寸 高射炮 以及更强大的600毫米 24英寸 鱼雷发射管 除此之外 本级舰与柯尼斯堡级在防护设计和最高航速基本一致 143 10艘科隆级轻巡洋舰中只有科隆号 ch 和德累斯顿号 ch 两艘实际完工 另有五艘已经下水但没有完成后续的建造作业 这几艘都有实际命名 而剩下的三艘在停工之前只对她们的龙骨做了一些工作 那三艘最终还留在船台上的舰只只记载她们的合同名称 144 由于都建成于战争末期 科隆号和德累斯顿号的服役生涯都非常有限 她们都参加往北海的舰队出击 试图拦截一支从英国到挪威的护航船队的行动 131 145 1918年10月又被派出参加帝国海军最后一次出击 两艘巡洋舰最终都被扣留在斯卡帕湾 并于1919年6月自沉在那里 至今两舰的残骸都还躺在斯卡帕湾的底部 146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科隆号 德語 SMS Coln 8门150毫米SK L 45舰炮 147 40毫米 1 6英寸 148 7 486公噸 7 368長噸 148 2轴 2个汽轮机 27 5節 50 9公里每小時 31 6英里每小時 148 ci 48 708匹指示馬力 36 322千瓦特 141 1915年 144 1918年1月17日 144 1919年6月21日自沉 144 德累斯顿号 德語 SMS Dresden 2轴 2个汽轮机 27 5節 50 9公里每小時 31 6英里每小時 148 cj 49 428匹指示馬力 36 858千瓦特 141 1916年 144 1918年3月28日 144 1919年6月21日自沉 144 威斯巴登号 ch 德語 SMS Wiesbaden 2轴 2个汽轮机 27 5節 50 9公里每小時 31 6英里每小時 148 ck 48 708匹指示馬力 36 322千瓦特 141 1915年 144 ー 1920年拆解 144 马格德堡号 ch 德語 SMS Magdeburg 1916年 144 ー 1922年拆解 144 莱比锡号 ch 德語 SMS Leipzig 1915年 144 ー 1921年拆解 144 罗斯托克号 ch 德語 SMS Rostock 1915年 144 ー 1921年拆解 144 弗劳恩洛布号 ch 德語 SMS Frauenlob 1915年 144 ー 1921年拆解 144 科隆号代替舰 ch 德語 Ersatz Coln 1916年 144 ー 1921年拆解 144 埃姆登号代替舰 ch 德語 Ersatz Emden 1916年 144 ー 1921年拆解 144 卡尔斯鲁厄号代替舰 ch 德語 Ersatz Karlsruhe 1916年 144 ー 1920年拆解 144 FK设计案 编辑 主条目 舰队巡洋舰 帝国海军在科隆级之后 于1916年提出一系列的舰队巡洋舰设计方案 称为 Flottenkreuzer 即德语舰队巡洋舰意思 该系列设计强调侦察作用和高速作战能力 並依照德皇威廉二世的要求以英国C级巡洋舰 英语 C class cruiser 为蓝本进行设计 最初设计比科隆级小得多 只配备5门150毫米口径舰炮 但最高航速可达32節 59公里每小時 37英里每小時 随后设计团队又进行四种改进设计 每一种在尺寸和装备上都有所增加 最终于设计案 FK 4 在尺寸和装备等方面更是回到稍早之前的轻巡洋舰的水平 在战争的最后两年 德国不断恶化的战争形势迫使海军几乎放弃水面舰只的建造 转而建造U型潜艇 使得舰队巡洋舰仅停留在设计研究层面 149 150 设计案名称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FK 1 5门150毫米SK L 45舰炮 151 ー 3 800公噸 3 740長噸 151 2轴 2台汽轮机 32節 59公里每小時 37英里每小時 151 ー ー 仅止于设计研究 149 FK 1a 4 850公噸 4 773長噸 151 2轴 2台汽轮机 33節 61公里每小時 38英里每小時 151 ー ーFK 2 5 350公噸 5 266長噸 152 2轴 2台汽轮机 32節 59公里每小時 37英里每小時 152 ー ーFK 3 7门150毫米SK L 45舰炮 152 6 900公噸 6 791長噸 152 2轴 2台汽轮机 32節 59公里每小時 37英里每小時 152 ー ーFK 4 8门150毫米SK L 45舰炮 152 8 650公噸 8 513長噸 152 ー ー魏玛国家海军和纳粹德国海军 编辑埃姆登号 编辑 主条目 埃姆登号轻巡洋舰 nbsp 1931年在中国的埃姆登号埃姆登号是1920年代初由重组的国家海军设计的第一艘新巡洋舰 153 根据 凡尔赛条约 的条款 新的设计只能是6 000長噸 6 100公噸 154 该舰大量借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巡洋舰设计思路 155 德国军方希望用双联炮塔作为舰上150毫米炮的主炮的安装方案 但海军盟军控制委员会 英语 Military Inter Allied Commission of Control 拒绝这一设计 并强迫设计者采用单炮塔方案 156 157 尽管如此 该舰在设计上引入多个创新 包括大规模使用电气焊接而不是铆钉连接 以节省舰体重量 15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她被用来在北海布雷 159 也为地面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并作为船队护航舰和学员训练舰 160 1940年4月埃姆登号参加入侵挪威的威悉演习行动 161 162 162 1945年4月 埃姆登号在基尔的港口进行维修时被英军轰炸机严重炸伤 163 舰员为防止沉没而使其搁浅 最终用爆破装置将她炸毁 以防盟军捕获 164 剩余的埃姆登号残骸最终在1940年代被拆解 158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埃姆登号 德語 Emden 8门150毫米SK L 45舰炮 158 40毫米 158 6 990長噸 7 102公噸 158 2轴 2台汽轮机 29 5節 54 6公里每小時 33 9英里每小時 158 cl 45 900匹指示馬力 34 200千瓦特 10 1921年12月8日 165 1925年10月15日 165 cm 1945年5月3日炸毁 164 柯尼斯堡级 1927年 编辑 主条目 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 nbsp 1936年某柯尼斯堡级的同级舰第三代柯尼斯堡级标志着与之前的巡洋舰设计思路的根本分歧 cn 主炮采用三座新的三联装炮塔 内装新型的25式速射炮 英语 15 cm SK C 25 其中一座位于舰艏 另外两座以背负式布局安置在舰艉 舰体大量使用焊接也是这级巡洋舰的一个特点 而动力系统采用柴油发动机与涡轮机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加巡航半径 尽管每次只能使用其中一组发动机 166 1936年至1939年间西班牙内战期间 三舰都参加非干预巡逻 英语 Non 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二战爆发后 三舰被用来与埃姆登号一起布设防御性雷区 167 并于1940年4月参与入侵挪威 168 期间 卡尔斯鲁厄号 h 在克里斯蒂安桑附近被英军潜艇鱼雷击沉 柯尼斯堡号 h 在卑尔根被英军俯冲轰炸机击沉 169 挪威戰役结束后 科隆号 h 被用于各种各样的角色 包括作为在海上操作的Fl 282直昇機试验台 1945年3月 她在威廉斯港遭到美军重型轰炸机的轰炸并被击沉 由于她沉没在浅水区域 这使得她露在水面的舰炮依然能为德国军队提供炮火支援 直到战争结束 170 171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柯尼斯堡号 德語 Konigsberg 9门150毫米SK C 25舰炮 英语 15 cm SK C 25 166 40毫米 172 7 700長噸 7 824公噸 172 3轴 4台汽轮机 2台柴油发动机 32節 59公里每小時 37英里每小時 173 co 68 200匹指示馬力 50 900千瓦特 11 1926年4月12日 166 1929年4月17日 166 1940年4月10日沉没 166 卡尔斯鲁厄号 德語 Karlsruhe 3轴 4台汽轮机 2台柴油发动机 32節 59公里每小時 37英里每小時 173 cp 68 200匹指示馬力 50 900千瓦特 11 1926年7月27日 166 1929年11月6日 166 1940年4月9日沉没 166 科隆号 德語 Koln 3轴 4台汽轮机 2台柴油发动机 32節 59公里每小時 37英里每小時 173 cq 68 485匹指示馬力 51 069千瓦特 11 1926年8月7日 166 1930年1月15日 166 1945年3月3日沉没 166 cr 莱比锡级 编辑 主条目 萊比錫級輕巡洋艦 nbsp 1935年在海上的纽伦堡号莱比锡级是柯尼斯堡级的升级型号 cs 她们都按照修改过的设计案建造 其中就包括将舰艉炮塔回置到中轴线上 另一个重大变化则是在动力系统上采用新的齿轮传动系统 使柴油机和涡轮发动机同时运转 从而可以以更轻的推进系统达到与早期舰只相当的速度 175 两舰还设计有球形船首 以提高其流体动力效率 176 两舰外观和配置并不完全相同 莱比锡号 i 的上层建筑类似于柯尼斯堡级舰只 而纽伦堡号的上层建筑要大得多 另外 建造时间更靠后的纽伦堡号配备有更强大的防空火力 174 1930年代末 莱比锡号和纽伦堡号都被派往西班牙水域执行不干涉巡逻 177 178 1939年12月13日 英军三文鱼号潜艇 英语 HMS Salmon N65 以鱼雷攻击两艘巡洋舰 迫使她们都返回港口进行维修 179 此后 两艘巡洋舰退出前线任务 改作训练舰 180 181 1944年10月 莱比锡号与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 ct 相撞并严重损坏 被评估修理无望 1945年3月 这艘受损的舰只被用来向哥腾哈芬附近撤退的德军提供炮火支援 战后 她被用作军营船 并最终于1946年7月自沉 183 与此同时 纽伦堡号作为战利品被引渡给苏联 并更名为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 cu 俄語 Admiral Makarov 她在波罗的海舰队服役直到1950年代末 约在1960年左右被拆解 184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莱比锡号 德語 Leipzig 9门150毫米SK C 25舰炮 166 30毫米 1 2英寸 172 cv 8 100公噸 7 972長噸 172 3轴 2台汽轮机 4台柴油发动机 32節 59公里每小時 37英里每小時 173 cw 65 585匹指示馬力 48 907千瓦特 12 1928年4月28日 174 1931年10月8日 174 1946年7月自沉 174 cx 纽伦堡号 德語 Nurnberg 30毫米 1 2英寸 172 cy 9 040公噸 8 897長噸 172 3轴 2台汽轮机 4台柴油发动机 32節 59公里每小時 37英里每小時 173 cz 66 075匹指示馬力 49 272千瓦特 13 1934年 174 1935年11月2日 174 约1960年拆解 174 M级 编辑 主条目 M級輕巡洋艦 nbsp M级轻巡洋舰设计图M级尽管早在1936年就已经开始设计工作 但最终在1939年被纳入Z计划并获准正式开展 这些舰只计划用于设想的破交分舰队中作为侦察单位 185 186 为此 海军在续航距离 武装 防护 主炮口径以及航速等方面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这迫使设计者在一些关键指标方面采取妥协 包括防护和武装 这导致设计人员重新制定最后两舰的方案 以修正此前设计案中的一些缺陷 1938年开始前两艘舰只的建造工作 但1939年9月爆发的战争迫使海军放弃這些不能快速建成的舰只建造工作 结果 这两艘已经开建的舰只被迫拆解 剩下的四艘也没有开始铺设龙骨 187 舰名 武装 装甲 排水量 推进器 服役龙骨敷设 交付日期 结局M舰 8门150毫米SK C 28舰炮 188 25毫米 186 10 400公噸 10 236長噸 189 3轴 2台蒸汽轮机 4台柴油发动机 35 5節 65 7公里每小時 40 9英里每小時 187 1938年 188 1939年9月19日终止建造 189 1939年拆解 189 N舰 1939年9月21日终止建造 189 O舰 ー ー ーP舰Q舰 9 300公噸 9 153長噸 186 R舰脚注 编辑 nbsp 德国主题 nbsp 战争主题 注释 编辑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 10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2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3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4 4 0 4 1 4 2 4 3 4 4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7 5 0 5 1 5 2 5 3 5 4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8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9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0 8 0 8 1 8 2 8 3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1 9 0 9 1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2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3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4 历史学家埃里希 格鲁纳 Erich Groner 指出 满载被定义为 等于 排水量加上满载燃料油 柴油 煤 备用锅炉给水 飞机燃料和特殊设备 15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7 译名参考自 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 21 译名参考自 无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上 23 另有来源记载为 20 2節 37 4公里每小時 23 2英里每小時 2 另有来源记载为 1901年1月15日 2 另有来源记载为 22 1節 40 9公里每小時 25 4英里每小時 2 另有来源记载为 21 2節 39 3公里每小時 24 4英里每小時 2 另有来源记载为 3 006公噸 2 959長噸 2 另有来源记载为 21 9節 40 6公里每小時 25 2英里每小時 2 另有来源记载为 22 2節 41 1公里每小時 25 5英里每小時 2 译名参考自 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 21 另有来源记载为 21 3節 39 4公里每小時 24 5英里每小時 2 另有来源记载为 1901年11月15日 2 另有来源记载为 20 9節 38 7公里每小時 24 1英里每小時 2 27 0 27 1 27 2 27 3 27 4 27 5 27 6 27 7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35毫米 1 4英寸 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22 3節 41 3公里每小時 25 7英里每小時 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22 3節 41 3公里每小時 25 7英里每小時 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22 3節 41 3公里每小時 25 7英里每小時 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23 1節 42 8公里每小時 26 6英里每小時 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22 3節 41 3公里每小時 25 7英里每小時 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3 816公噸 3 756長噸 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22 1節 40 9公里每小時 25 4英里每小時 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22 9節 42 4公里每小時 26 4英里每小時 28 37 0 37 1 37 2 37 3 37 4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40 译名参考自 无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上 45 另有来源记载为 30毫米 1 2英寸 40 另有来源记载为 24 1節 44 6公里每小時 27 7英里每小時 40 另有来源记载为 23 4節 43 3公里每小時 26 9英里每小時 40 另有来源记载为 23 9節 44 3公里每小時 27 5英里每小時 40 另有来源记载为 25 2節 46 7公里每小時 29 0英里每小時 40 44 0 44 1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54 译名参考自即食歷史 63 译名参考自 光华日报 65 另有来源记载为 30毫米 1 2英寸 54 另有来源记载为 25 2節 46 7公里每小時 29 0英里每小時 54 另有来源记载为 24 0節 44 4公里每小時 27 6英里每小時 54 另有来源记载为 1909年7月10日 54 译名参考自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73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77 另有来源记载为 4 915公噸 4 837長噸 7 另有来源记载为 26 3節 48 7公里每小時 30 3英里每小時 7 另有来源记载为 26 8節 49 6公里每小時 30 8英里每小時 7 另有来源记载为 26 8節 49 6公里每小時 30 8英里每小時 7 另有来源记载为 26 7節 49 4公里每小時 30 7英里每小時 7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82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82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77 译名参考自 法国地图册 89 另有来源译为 缪卢斯 号 f 另有来源记载为 40毫米 1 6英寸 9 另有来源记载为 27 6節 51 1公里每小時 31 8英里每小時 9 另有来源记载为 28 2節 52 2公里每小時 32 5英里每小時 9 另有来源记载为 28 2節 52 2公里每小時 32 5英里每小時 9 66 0 66 1 66 2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91 另有来源记载为 40毫米 1 6英寸 91 另有来源记载为 28 5節 52 8公里每小時 32 8英里每小時 91 另有来源记载为 29 3節 54 3公里每小時 33 7英里每小時 91 70 0 70 1 70 2 70 3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04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08 另有来源记载为 40毫米 1 6英寸 104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11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11 75 0 75 1 75 2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17 另有来源记载为 40毫米 1 6英寸 117 77 0 77 1 77 2 77 3 77 4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28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33 另有来源记载为 40毫米 1 6英寸 1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27 8節 51 5公里每小時 32 0英里每小時 1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27 7節 51 3公里每小時 31 9英里每小時 1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27 7節 51 3公里每小時 31 9英里每小時 128 另有来源记载为 27 8節 51 5公里每小時 32 0英里每小時 128 84 0 84 1 84 2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35 译名参考自 现代舰船 136 86 00 86 01 86 02 86 03 86 04 86 05 86 06 86 07 86 08 86 09 86 10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41 另有来源记载为 29 3節 54 3公里每小時 33 7英里每小時 141 另有来源记载为 27 8節 51 5公里每小時 32 0英里每小時 141 另有来源记载为 29 3節 54 3公里每小時 33 7英里每小時 141 另有来源记载为 29 4節 54 4公里每小時 33 8英里每小時 10 另有来源记载为 1925年10月25日 10 这个舰级有时被称为K级 因为三舰的名字都以K开头 166 另有来源记载为 32 1節 59 4公里每小時 36 9英里每小時 11 另有来源记载为 30 0節 55 6公里每小時 34 5英里每小時 11 另有来源记载为 32 5節 60 2公里每小時 37 4英里每小時 11 另有来源记载为 1945年3月30日 11 由于本级各舰只之间设计稍有差异 有时不被视为是同一个舰级的舰只 174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82 译名参考自 德国巡洋舰史 14 另有来源记载为 20毫米 0 79英寸 12 另有来源记载为 31 9節 59 1公里每小時 36 7英里每小時 12 另有来源记载为 1946年12月16日 12 另有来源记载为 20毫米 0 79英寸 13 另有来源记载为 32 3節 59 8公里每小時 37 2英里每小時 13 引文 编辑 Herwig 第42頁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2 11 2 12 2 13 2 14 2 15 2 16 2 17 2 18 2 19 2 20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28頁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24頁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27頁 5 0 5 1 5 2 5 3 Gardiner amp Gray 第143頁 6 0 6 1 Herwig 第28頁 7 0 7 1 7 2 7 3 7 4 7 5 7 6 7 7 7 8 7 9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66頁 8 0 8 1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82頁 9 0 9 1 9 2 9 3 9 4 9 5 9 6 9 7 9 8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70頁 10 0 10 1 10 2 10 3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96頁 11 0 11 1 11 2 11 3 11 4 11 5 11 6 11 7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100頁 12 0 12 1 12 2 12 3 12 4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106頁 13 0 13 1 13 2 13 3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110頁 14 0 14 1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114頁 Groner 第ix頁 Gardiner 第258頁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26頁 Gardiner 第249頁 Osborne 第55頁 20 0 20 1 Groner 第101 102頁 21 0 21 1 江泓 amp 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 第14頁 Staff amp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 第21 24頁 章骞 2013 第449頁 Campbell 第392 393頁 Polmar amp Noot 第45頁 Rohwer 第294頁 27 00 27 01 27 02 27 03 27 04 27 05 27 06 27 07 27 08 27 09 27 10 27 11 27 12 27 13 27 14 27 15 27 16 27 17 27 18 27 19 27 20 27 21 27 22 27 23 27 24 27 25 27 26 27 27 27 28 27 29 27 30 27 31 27 32 27 33 27 34 27 35 27 36 27 37 27 38 27 39 27 40 27 41 27 42 27 43 27 44 27 45 Groner 第99 102頁 28 00 28 01 28 02 28 03 28 04 28 05 28 06 28 07 28 08 28 09 28 10 28 11 28 12 28 13 28 14 28 15 28 16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32頁 Gardiner 第258 259頁 30 0 30 1 Gardiner 第259頁 31 0 31 1 Groner 第103 104頁 Staff amp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 第34 37 74 76頁 Tarrant 第296頁 Halpern 第191 192頁 Staff amp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 第4頁 Rohwer 第264頁 37 00 37 01 37 02 37 03 37 04 37 05 37 06 37 07 37 08 37 09 37 10 37 11 37 12 37 13 37 14 37 15 37 16 37 17 Groner 第103頁 38 0 38 1 38 2 38 3 38 4 38 5 38 6 38 7 Groner 第102頁 39 0 39 1 39 2 39 3 39 4 39 5 39 6 Groner 第102 103頁 40 0 40 1 40 2 40 3 40 4 40 5 40 6 40 7 40 8 40 9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36頁 41 00 41 01 41 02 41 03 41 04 41 05 41 06 41 07 41 08 41 09 41 10 41 11 41 12 41 13 41 14 41 15 41 16 41 17 41 18 41 19 41 20 41 21 41 22 41 23 41 24 41 25 41 26 41 27 41 28 Gardiner amp Gray 第157頁 Farwell 第128頁 Gardiner amp Gray 第184頁 Halpern 第77頁 章骞 2013 第204 207頁 Farwell 第133頁 Bennett 第132 134頁 Herwig 第154 155頁 Bennett 第125頁 Staff amp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 第7 11頁 51 0 51 1 51 2 51 3 Tarrant 第62頁 52 0 52 1 52 2 52 3 52 4 52 5 Groner 第105頁 53 0 53 1 53 2 53 3 53 4 53 5 53 6 53 7 53 8 Groner 第104頁 54 0 54 1 54 2 54 3 54 4 54 5 54 6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40頁 Gardiner amp Gray 第157 163頁 Forstmeier 第2 4頁 Delgado 第169 170頁 Halpern 第79 80頁 Staff amp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 第34 35頁 Staff amp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 第73頁 Mueller 第16 17頁 Delgado 第168 169頁 東南亞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德艦埃姆登號奇襲檳島海峽 2020 04 20 2020 06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9 中文 繁體 Forstmeier 第10 14頁 谢诗坚 槟城卷入两次世界大战 光华日报 2015 08 23 2020 06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19 中文 马来西亚 Forstmeier 第16 19頁 Forstmeier 第2頁 68 00 68 01 68 02 68 03 68 04 68 05 68 06 68 07 68 08 68 09 68 10 68 11 68 12 Gardiner amp Gray 第159頁 Gardiner amp Gray 第140頁 Gardiner amp Gray 第157 159頁 Halpern 第184頁 Staff amp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 第19 21頁 日本海人社 amp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53頁 Halpern 第45頁 Halpern 第197 198頁 Staff amp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 第60頁 77 0 77 1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69頁 78 0 78 1 78 2 78 3 78 4 78 5 78 6 78 7 Groner 第107頁 79 0 79 1 79 2 79 3 79 4 79 5 Gardiner amp Gray 第201頁 80 0 80 1 80 2 80 3 80 4 80 5 80 6 80 7 80 8 80 9 Groner 第106頁 Herwig 第150頁 82 0 82 1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74頁 Halpern 第15頁 Halpern 第51 58頁 Hownam Meek et al 第95頁 Bennett 第145 150頁 Campbell 第23頁 88 0 88 1 88 2 Gardiner amp Gray 第264頁 中国地图出版社 amp 法国地图册 第57 59頁 90 0 90 1 90 2 90 3 Groner 第107 108頁 91 0 91 1 91 2 91 3 91 4 91 5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76頁 Groner 第107 109頁 Gardiner amp Gray 第160 161頁 Halpern 第79頁 Bennett 第131頁 Tarrant 第38 42頁 Tarrant 第53 54頁 Tarrant 第287頁 Tarrant 第114頁 Campbell 第291頁 Campbell 第295 316頁 102 00 102 01 102 02 102 03 102 04 102 05 102 06 102 07 102 08 102 09 102 10 Groner 第109頁 Hildebrand Rohr amp Steinmetz 第83 85頁 104 0 104 1 104 2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80頁 105 0 105 1 105 2 105 3 105 4 105 5 105 6 105 7 105 8 105 9 Groner 第109 110頁 Tarrant 第292頁 Tarrant 第130 131 186 187頁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81頁 Gardiner amp Gray 第161頁 Halpern 第197頁 111 0 111 1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83頁 Tarrant 第220頁 Campbell 第295頁 Gardiner amp Gray 第265頁 115 0 115 1 115 2 115 3 Groner 第110 111頁 116 0 116 1 116 2 116 3 116 4 116 5 116 6 116 7 116 8 Groner 第111頁 117 0 117 1 117 2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84頁 118 0 118 1 118 2 Gardiner amp Gray 第162頁 Gardiner amp Gray 第161 162頁 Tarrant 第127 141頁 Campbell 第294 295頁 Tarrant 第127 128頁 Campbell 第149頁 Staff amp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 第3 4頁 Woodward 第90頁 Woodward 第183頁 127 0 127 1 127 2 127 3 127 4 127 5 127 6 127 7 127 8 Groner 第112頁 128 0 128 1 128 2 128 3 128 4 128 5 128 6 128 7 128 8 128 9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88頁 Halpern 第377頁 Staff amp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 第152頁 131 0 131 1 Woodward 第116頁 Tarrant 第281 282頁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91頁 134 00 134 01 134 02 134 03 134 04 134 05 134 06 134 07 134 08 134 09 134 10 134 11 134 12 134 13 134 14 134 15 134 16 134 17 134 18 134 19 134 20 134 21 134 22 134 23 134 24 Groner 第113頁 135 0 135 1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86頁 现代舰船 2008 05A 第43頁 Novik 第185頁 Novik 第188頁 Halpern 第376頁 Novik 第185 188頁 141 0 141 1 141 2 141 3 141 4 141 5 141 6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92頁 Herwig 第205頁 Gardiner amp Gray 第162 163頁 144 00 144 01 144 02 144 03 144 04 144 05 144 06 144 07 144 08 144 09 144 10 144 11 144 12 144 13 144 14 144 15 144 16 144 17 144 18 144 19 144 20 144 21 144 22 Groner 第114 115頁 Halpern 第418 419頁 Wille 第392頁 Gardiner amp Gray 第163頁 148 0 148 1 148 2 148 3 148 4 Groner 第114頁 149 0 149 1 Groner 第116 117頁 Weir 第179頁 151 0 151 1 151 2 151 3 151 4 Groner 第116頁 152 0 152 1 152 2 152 3 152 4 152 5 152 6 Groner 第117頁 Groner 第118頁 详见Treaty of Versailles Section II Naval Clauses Articles 181 and 191 Koop amp Schmolke 第51頁 Williamson 第9頁 O Brien 第112頁 158 0 158 1 158 2 158 3 158 4 158 5 Groner 第118頁 Rohwer 第2頁 Williamson 第12頁 Hildebrand Rohr amp Steinmetz 第57頁 162 0 162 1 Koop amp Schmolke 第45頁 Williamson 第11頁 164 0 164 1 Williamson 第13頁 165 0 165 1 Gardiner amp Chesneau 第229頁 166 00 166 01 166 02 166 03 166 04 166 05 166 06 166 07 166 08 166 09 166 10 166 11 166 12 Gardiner amp Chesneau 第230頁 Williamson 第14 24頁 Rohwer 第18頁 Williamson 第17 21頁 Williamson 第33 34頁 Rohwer 第404頁 172 0 172 1 172 2 172 3 172 4 172 5 Groner 第119頁 173 0 173 1 173 2 173 3 173 4 Groner 第119 120頁 174 0 174 1 174 2 174 3 174 4 174 5 174 6 174 7 Gardiner amp Chesneau 第231頁 Gardiner amp Chesneau 第230 231頁 Whitley No 1 第235頁 Williamson 第36頁 Whitley No 2 第250頁 Rohwer 第10 11頁 Williamson 第37頁 Whitley No 2 第252 254頁 日本海人社 amp 德国巡洋舰史 第116頁 Williamson 第38 39頁 Whitley No 2 第254 255頁 Zabecki 第901頁 186 0 186 1 186 2 Groner 第124頁 187 0 187 1 Groner 第124 125頁 188 0 188 1 Gardiner amp Chesneau 第232頁 189 0 189 1 189 2 189 3 Groner 第125頁参考书籍 编辑Bennett Geoffrey Naval Battle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London Pen amp Sword Military Classics 2005 ISBN 978 1 84415 300 8 英语 Campbell John Jutland An Analysis of the Fighting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8 ISBN 978 1 55821 759 1 英语 Delgado James P Adventures of a Sea Hunter In Search of Famous Shipwrecks Vancouver Douglas amp McIntyre 2004 ISBN 978 1 926685 60 1 英语 Farwell Byron The Great War in Africa 1914 1918 New York Norton 1989 ISBN 978 0 393 30564 7 英语 Forstmeier Friedrich Preston Antony 编 Warship Profile 25 Windsor Profile Publications 1972 1 24 OCLC 33083971 英语 Gardiner Robert 编 Conway s All the World s Fighting Ships 1860 1905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 0 85177 133 5 英语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编 Conway s All the World s Fighting Ships 1906 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 0 87021 907 8 英语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编 Conway s All the World s Fighting Ships 1922 1946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ISBN 978 0 87021 913 9 英语 Gro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 1945 Vol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 0 87021 790 6 英语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978 1 55750 352 7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 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80 ISBN 978 1 57392 286 9 中文 中国大陆 Hildebrand Hans H Rohr Albert Steinmetz Hans 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5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英语 Hoyt Edwin P The Germans Who Never Lost London Frewin 1969 ISBN 978 0 09 096400 0 Mueller Michael Canaris The Life and Death of Hitler s Spymaster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7 ISBN 978 1 59114 101 3 英语 O Brien Phillips Payson Technology and Naval Comba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London Frank Cass 2001 ISBN 978 0 7146 5125 5 英语 Osborne Eric W Cruisers and Battlecruisers Santa Barbara ABC CLIO 2004 ISBN 978 1 85109 369 4 英语 Polmar Norman Noot Jurrien Submarines of the Russian and Soviet Navies 1718 1990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1 ISBN 978 0 87021 570 4 英语 Rohwer Jurgen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 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Annapolis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978 1 59114 119 8 英语 Koop Gerhard Schmolke Klaus Peter German Light Cruisers of World War II Warships of the Kriegsmarine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4 ISBN 9781848321946 Staff Gary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 Barnsley Pen amp Sword Maritime 2008 ISBN 978 1 84415 787 7 英语 Staff Gary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 Barnsley Pen amp Sword Maritime 2011 ISBN 978 1 84884 182 6 英语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1995 ISBN 978 0 304 35848 9 英语 Weir Gary Building the Kaiser s Nav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2 ISBN 978 1 55750 929 1 英语 Wille Peter Sound Images of the Ocean In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New York Springer 2005 ISBN 978 3 540 24122 5 英语 Williamson Gordon German Light Cruisers 1939 1945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3 ISBN 978 1 84176 503 7 英语 Woodward David The Collapse of Power Mutiny in the High Seas Fleet London Arthur Barker Ltd 1973 ISBN 978 0 213 16431 7 英语 Zabecki David T World War II in Europe 1 New York Garland Pub 1999 ISBN 978 0 8240 7029 8 英语 日本海人社 编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世界舰船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 06 2020 02 21 ISBN 97875436642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26 中文 中国大陆 日本海人社 编 德国巡洋舰史 世界舰船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 06 2020 01 25 ISBN 9787543664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1 25 中文 中国大陆 江泓 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 長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6 08 01 ISBN 9787547233030 中文 中国大陆 中国地图出版社 法国地图册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9 ISBN 978 7 5031 5015 9 中文 中国大陆 章骞 无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上 Sea of dreadnoughts the great war at sea 第1版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 ISBN 978 7 5474 0541 3 OCLC 928114543 中文 中国大陆 参考期刊 编辑Hownam Meek R S S et al Question 3 99 The Loss of the German Light Cruiser Breslau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00 XXXVII 1 92 95 ISSN 0043 0374 英语 Novik Anton The Story of the Cruisers Brummer and Bremse Warship International 1969 3 185 189 OCLC 1647131 英语 Whitley M J Lesser Known Warships of the Kriegsmarine No 1 The Light Cruiser Nurnberg Warship 1983 VI 23 234 238 OCLC 1647131 英语 Whitley M J Lesser Known Warships of the Kriegsmarine No 2 The Light Cruiser Nurnberg Warship 1983 VI 24 250 255 OCLC 1647131 英语 樊爱玲 苏 俄巡洋舰建造史 1 现代舰船 现代舰船 杂志社 2008 05A 40 44 2020 03 07 ISSN 1003 23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15 中文 中国大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德国轻巡洋舰列表 amp oldid 7877428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