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異鱗蛇鯖

異鱗蛇鯖,又名鱗網帶鰆,學名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中文俗稱油魚、玉梭魚,又名白玉豚,英文俗稱EscolarOilfishBlack Oilfishrudderfishwhite tuna[1],是輻鰭魚綱鱸形目帶鰆科異鱗蛇鯖屬的唯一品種。

異鱗蛇鯖

未予评估IUCN 3.1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目: 鲭形目 Scombriformes
科: 蛇鲭科 Gempylidae
属: 异鳞蛇鲭属 Lepidocybium
种: 異鱗蛇鯖 L. flavobrunneum
二名法
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Smith, 1843
異名
  • Cybium flavobrunneum
    Smith, 1843
  • Diplogonurus maderensis
    Noronha, 1926
  • Lepidosarda retigramma
    Kishinouye, 1926
  • Nesogrammus thompsoni
    Fowler, 1923
  • Xenogramma carinatum
    Waite, 1904

分布

本魚常見於各地的熱帶溫帶海洋,然而北印度洋卻未見出產。

深度

根據紀錄,棘鱗蛇鯖活躍於200至885米的深層海域。

特徵

本魚體延長而側扁,下頷長於上頷,頭大,最長約200厘米,最重紀錄為45公斤。外型像似棘鱗蛇鯖,但鱗片較大,尾柄中央有稜脊,側線呈大曲紋狀,魚鰭亦略有分別。異鱗蛇鯖魚身有光澤,帶暗褐色,並隨著成長漸變成黑色。[2]背鰭硬棘8至9枚;背鰭軟條16至18枚;臀鰭硬棘1至2枚;臀鰭軟條12至14枚。

生態

本魚棲息在大陸斜坡,游泳能強,性情兇猛,具日夜垂直洄游習性,白天於深海中並於晚上洄游至溫暖的淺水層。屬肉食性,以小魚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此魚種的眼睛很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总体密度很低,使它们具有很高的光学灵敏度[3]

經濟利用

本魚為經濟性食用魚,作生魚片,但因內含蠟酯英语wax ester,容易造成腹瀉,有人認為不宜食用,並被歸類為油魚的一種。

命名

異鱗蛇鯖於不同國家的命名:

  • 美國:鯖魚(mackerel)、牛油魚(butterfish)、油魚(oil fish)、蓖麻油魚(castor oil fish)、天竺舵魚(rudderfish)、waluu或梭倫魣(gemfish)
  • 加拿大:油魚(oil fish)、梭倫魣(gemfish)或天竺舵魚(rudderfish)
  • 澳洲:油魚(oil fish)、黑油魚(black oil fish),經常以天竺舵魚(rudderfish)之名出售
  • 英國:可能會被錯誤標示海鱸魚(sea bass)

注釋

  1. ^ 注: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俗稱有時會交替使用。
  2. ^ 來源: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 FishBa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Landgren, Eva; Fritsches, Kerstin; Brill, Richard; Warrant, Eric. The visual ecology of a deep-sea fish, the escolar 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Smith, 1843)†.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4-02-19, 369 (1636): 20130039 [2021-06-15]. PMC 3886327 . PMID 24395966. doi:10.1098/rstb.2013.0039. (原始内容于2021-06-15). 

參考文獻

  • Collins Guide to the Sea Fishes of New Zealan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ony Ayling & Geoffrey Cox, William Collins Publishers Ltd, Auckland, New Zealand 1982 ISBN 0-00-216987-8
  • 附件四:「油魚」及「台灣鱈魚」於不同國家的命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閲

外部連結

  • December 2004, Chris Anderson, Seafood Business Magazine, December 2004 "Product Spotlight: Escolar (In the right hands, this oily whitefish has overcome its undeserved stigm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Ehealthforum.com discussion of symptoms of escolar consump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Масляная рыба (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異鱗蛇鯖, 此条目的主題是的是俗稱, 油魚, 的一種, 关于不同品種油魚的共同特徵, 請見, 油魚, 又名鱗網帶鰆, 學名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中文俗稱油魚, 玉梭魚, 又名白玉豚, 英文俗稱escolar, oilfish, black, oilfish, rudderfish, white, tuna, 是輻鰭魚綱鱸形目帶鰆科屬的唯一品種, 保护状况未予评估, iucn,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辐鳍鱼綱, actin. 此条目的主題是的異鱗蛇鯖是俗稱 油魚 的一種 关于不同品種油魚的共同特徵 請見 油魚 異鱗蛇鯖 又名鱗網帶鰆 學名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中文俗稱油魚 玉梭魚 又名白玉豚 英文俗稱Escolar Oilfish Black Oilfish rudderfish white tuna 1 是輻鰭魚綱鱸形目帶鰆科異鱗蛇鯖屬的唯一品種 異鱗蛇鯖保护状况未予评估 IUCN 3 1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目 鲭形目 Scombriformes科 蛇鲭科 Gempylidae属 异鳞蛇鲭属 Lepidocybium种 異鱗蛇鯖 L flavobrunneum二名法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Smith 1843異名Cybium flavobrunneumSmith 1843 Diplogonurus maderensisNoronha 1926 Lepidosarda retigrammaKishinouye 1926 Nesogrammus thompsoniFowler 1923 Xenogramma carinatumWaite 1904 目录 1 分布 2 深度 3 特徵 4 生態 5 經濟利用 6 命名 7 注釋 8 參考文獻 9 參閲 10 外部連結分布 编辑本魚常見於各地的熱帶和溫帶海洋 然而北印度洋卻未見出產 深度 编辑根據紀錄 棘鱗蛇鯖活躍於200至885米的深層海域 特徵 编辑本魚體延長而側扁 下頷長於上頷 頭大 最長約200厘米 最重紀錄為45公斤 外型像似棘鱗蛇鯖 但鱗片較大 尾柄中央有稜脊 側線呈大曲紋狀 魚鰭亦略有分別 異鱗蛇鯖魚身有光澤 帶暗褐色 並隨著成長漸變成黑色 2 背鰭硬棘8至9枚 背鰭軟條16至18枚 臀鰭硬棘1至2枚 臀鰭軟條12至14枚 生態 编辑本魚棲息在大陸斜坡 游泳能強 性情兇猛 具日夜垂直洄游習性 白天於深海中並於晚上洄游至溫暖的淺水層 屬肉食性 以小魚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此魚種的眼睛很大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总体密度很低 使它们具有很高的光学灵敏度 3 經濟利用 编辑本魚為經濟性食用魚 作生魚片 但因內含蠟酯 英语 wax ester 容易造成腹瀉 有人認為不宜食用 並被歸類為油魚的一種 命名 编辑異鱗蛇鯖於不同國家的命名 美國 鯖魚 mackerel 牛油魚 butterfish 油魚 oil fish 蓖麻油魚 castor oil fish 天竺舵魚 rudderfish waluu或梭倫魣 gemfish 加拿大 油魚 oil fish 梭倫魣 gemfish 或天竺舵魚 rudderfish 澳洲 油魚 oil fish 黑油魚 black oil fish 經常以天竺舵魚 rudderfish 之名出售 英國 可能會被錯誤標示海鱸魚 sea bass 注釋 编辑 注 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俗稱有時會交替使用 來源 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FishBas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ndgren Eva Fritsches Kerstin Brill Richard Warrant Eric The visual ecology of a deep sea fish the escolar 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Smith 1843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4 02 19 369 1636 20130039 2021 06 15 PMC 3886327 PMID 24395966 doi 10 1098 rstb 2013 00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6 15 引文格式1维护 PMC格式 link 參考文獻 编辑Collins Guide to the Sea Fishes of New Zealand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ony Ayling amp Geoffrey Cox William Collins Publishers Ltd Auckland New Zealand 1982 ISBN 0 00 216987 8 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魚類資料庫 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附件四 油魚 及 台灣鱈魚 於不同國家的命名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閲 编辑油魚 棘鱗蛇鯖外部連結 编辑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Opinion of the Scientific Panel on Contaminants in the Food Chain on a request from the Commission related to the toxicity of fishery products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of Gempylidae August 2004 December 2004 Chris Anderson Seafood Business Magazine December 2004 Product Spotlight Escolar In the right hands this oily whitefish has overcome its undeserved stigm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healthforum com discussion of symptoms of escolar consump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slyanaya ryba 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異鱗蛇鯖 amp oldid 6971844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