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幻想傾向人格

幻想傾向人格Fantasy prone personalityFPP)是一種性情英语Disposition人格特質,擁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會終生、廣泛和深入地沉浸在幻想中。[1]這種性格是一種嘗試性描述,至少一定程度上儘可能清楚地描述「過度活躍的想象力」或「生活在夢想世界英语Dream world (plot device)中」。 [2] 一部分具有這種特徵的人(稱為幻想者)可能難以區分幻想和現實,並且可能會出現幻覺以及自我暗示(self-suggested)的身心症狀。密切相關的心理學構念(construct)包括白日夢吸引性遺覺記憶

歷史 编辑

美國心理學家謝爾·威爾遜(Sherl Wilson)和西奧多·巴伯英语Theodore X. Barber(TX Barber)於1981年首次確認幻想傾向人格,據說適用於大約4%的人口。[3]除了確定這一特徵外,威爾遜和巴伯還報告了一些可能為幻想傾向奠定基礎的童年經歷,例如「鼓勵孩子閱讀童话故事的父母、祖父母、老師或朋友,加強了孩子的......幻想,並鼓勵孩子對待他們的洋娃娃和毛絨玩具是以相信它們是活生生的方式。」他們提出,這種特質幾乎等同於那些對催眠誘導英语Hypnotic induction有顯著反應的人,也就是「高度催眠感受性者」。[1]

最初的系統性研究是1980年代由心理學家史迪文·林恩(Steven Lynn)和朱迪思·盧(Judith Rhue)進行的。[1]哈佛大學的迪爾德麗·巴雷特英语Deirdre Barrett(Deirdre Barrett)在1990年代進行的後續研究證實了容易產生幻想的人所擁有的大部分特徵,但她也發現了另一組高度催眠感受性的受試者,這組人有創傷性的童年,他們主要是透過「放空」(spacing out)來確認幻想的時間[4]

特徵 编辑

據報導,有幻想傾向的人醒著的時候有一半(或更多)的時間是在幻想或做白日夢。擁有第一型幻想傾向人格的人經常會將他們的幻想與真實記憶混淆或融合。他們還報告了靈魂出體經驗以及其他類似經驗,這些經驗被一些幻想者解釋為靈性的(psychic)或神秘的。[3] 然而,擁有第二型幻想傾向人格的人卻具有完美的區分現實和幻想的能力,就如同類思覺失調型人格障礙患者一樣。

超宇宙英语Paracosm(Paracosm)是一個極其詳細且結構化的幻想世界,通常由極端或難以抑制的幻想者創造。[5]

威爾遜和巴伯在其開拓研究中列出了許多特徵,這些特徵在後來的研究中得到了澄清及詳細描述。[6][7]這些特徵包括以下或多或少的經驗:

  • 優秀的催眠對象(大多數但不是所有的幻想者)
  • 童年時有假想的朋友
  • 小時候經常幻想
  • 有一個很真實的幻想身份
  • 把想像中的感覺當成真實的體驗
  • 具有生動的感官知覺
  • 在沒有身體刺激的情況下獲得性滿足

幻想傾向是透過「童年記憶和想像問卷」(inventory of childhood memories and imaginings,ICMI) [8]和「創造性體驗問卷」(creat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CEQ)來衡量的。[9]

發展步驟 编辑

幻想者在童年早期接觸過大量的幻想。[1][6]這種對童年幻想的過度接觸至少有三個重要起因:

  • 父母或照顧者在孩子的童年時期放任孩子沉迷於想像力豐富的心理或遊戲環境

具有幻想傾向的人更有可能有與孩子一起相信玩具是有生命的父母或親密家庭成員。他們還可能對那些相信自己有想像中的伙伴的孩子加以鼓勵,這些孩子在童年時期都在閱讀童話故事,並重現他們讀過的東西。在童年參與鋼琴、芭蕾舞和繪畫等創造性幻想活動的人更有可能獲得幻想傾向人格。[來源請求]表演也是孩子們認同不同的人和角色的一種方式,這使得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做出幻想般的夢。[10]

受試者報告稱,他們相信他們的洋娃娃和毛絨玩具是活生生的生物,父母鼓勵他們在幻想和白日夢中盡情享受。[9]例如,一位巴雷特研究中的受試者說,當她向父母要求昂貴的玩具時,她的父母的標準回應是「你可以拿著這個(家居用品)稍加想像,它看起來就像(一份昂貴的禮物)。」[11]

  • 遭受身體或性虐待,幻想提供了一種應對或逃避機制。
  • 處於嚴重的孤獨和孤立的狀態,幻想提供了一種應對或逃避無聊的機制。

關於精神分析的解釋,弗洛伊德說:「未滿足的願望是幻想背後的驅動力,每一個單獨的幻想都包含了願望的實現,並改善了不盡如人意的現實。」這表明童年的虐待和孤獨會導致人們創造一個幸福的幻想世界來填補空虛。[1]

相關構念 编辑

經驗開放性五大人格模型中用來描述人類個性的五個領域之一。 [12]經驗開放性涉及六個方面或向度,包括活躍的想像力(幻想)、審美感受性、內在情緒感受性、行為多樣性、非傳統價值觀偏好、求知欲。因此,幻想傾向人格與更普遍的性格特徵「經驗開放性」的幻想向度相關。

吸引性是一種性情或人格特質,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會專注於其心理意象,尤其是幻想。[13]最初關於吸引性的研究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奧克·特勒根英语Auke Tellegen(Auke Tellegen)提出的。 [14]Roche報告稱,幻想傾向與吸引性高度相關。[13]幻想者會沉浸於其生動逼真的心像中。

解離是一種心理過程,涉及個人認同或自我意識的改變。這些改變可能包括: 感覺自己或世界不真實(現實感喪失人格解體);記憶力衰退(失憶症);忘記自己的身份或接受新的自我(遁走症英语Fugue state);以及身份或自我分裂成不同的意識流(解離性身分障礙,從前稱為多重人格障礙)。解離通常是以解離經驗量表英语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Scale来衡量。幾項研究報告稱,解離和幻想傾向高度相關。這表明解離的自我可能僅僅是幻想,例如對創傷的應對反應。然而,對證據的長時間回顧得出結論,有強有力的經驗支持這樣的假設,即解離主要和直接由創傷引起,幻想是次要的。[15]

健康影響 编辑

大量女性幻想者(60%在威爾遜-巴伯研究中被問及的女性)報告稱她們至少曾有過一次假性懷孕(pseudocyesis)。她們相信自己懷孕了,也出現了許多症狀。除了月經停止外,她們通常還至少經歷以下四種情況:乳房變化、腹部變大、害喜、孕期渴望(cravings)和「胎動」。其中兩名受試者進行了墮胎,隨後被告知未發現胎兒。當收到妊娠試驗的陰性結果時,所有其他假性懷孕現象都迅速終止。[3]

適應不良的白日夢英语Maladaptive daydreaming(Maladaptive daydreaming)是一種擬議中的心理障礙,這是一種用於取代人際交往的幻想活動,妨礙了工作、人際關係和一般活動。患有這種病症的人過度做白日夢或幻想,在按照自己的喜好所創造的場景中扮演角色和人物。有過度白日夢的人能夠意識到他們幻想的場景和人物並非真實,並有能力確定何者是真實的,這是將他們與思覺失調症患者區分開來的因素。[16][17]

參見 编辑

  • 高幻覺症英语Hyperphantasia(hyperphantasia)
  • 暗示感受性英语Suggestibility(Suggestibility)
  • 華特·米堤的秘密生活英语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1939年的短篇小說。
  • 白日夢冒險王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Lynn, Steven J.; Rhue, Judith W. Fantasy proneness: Hypnosis, developmental antecedents, and psychopat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8, 43 (1): 35–44. PMID 3279876. doi:10.1037/0003-066x.43.1.35. 
  2. ^ Glausiusz, Josie. Living in a dream world.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2011, 20 (1): 24–31.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311-24. 
  3. ^ 3.0 3.1 3.2 Wilson, S. C. & Barber, T. X. (1983). "The fantasy-prone personality: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imagery, hypnosis, and parapsychological phenomena." In, A. A. Sheikh (editor), Imagery: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p. 340–390). New York: Wiley. ISBN 0471 092258. Republished (edited): Psi Research 1(3), 94 – 116. http://psycnet.apa.org/psycinfo/1983-22322-001.
  4. ^ Barrett, D. L. The hypnotic dream: Its content in comparison to nocturnal dreams and waking fantas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79, Vol. 88, p. 584 591; Barrett, D. L. Fantasizers and dissociaters: Two types of high hypnotizables, two imagery styles. In R. G. Kunzendorf, N. Spanos, & B. Wallace (Eds.) Hypnosis and Imagination, NY: Baywood, 1996 (ISBN 0895031396); Barrett, D. L. Dissociaters, fantasizers, and their relation to hypnotizability. In Barrett, D. L. (Ed.) Hypnosis and Hypnotherapy (2 vols): Vol. 1: History, theory and general research, Vol. 2: Psychotherap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NY: Praeger/Greenwood, 2010.
  5. ^ Mackeith, S. & Silvey, R. (1988). The paracosm: a special form of fantasy. In, Morrison, D.C. (Ed.), Organizing early experience: Imagination and cognition in childhood (pages 173 – 197). New York: Baywood. ISBN 0895030519.
  6. ^ 6.0 6.1 Rhue, Judith W.; Jay Lynn, Steven. Fantasy proneness: Developmental anteced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87, 55: 121–137. doi:10.1111/j.1467-6494.1987.tb00431.x. 
  7. ^ Novella, Steven. The Fantasy prone personality. NeuroLogica Blog. Self-published. 2007-04-03 [2011-11-13]. (原始内容于2023-05-13). 
  8. ^ Myers, S. A. The Wilson-Barber Inventory of Childhood Memories and Imaginings: Children's form [etc]. Journal of Mental Imagery. 1983, 7: 83–94. 
  9. ^ 9.0 9.1 Merckelbach, H.; et al. The Creat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CEQ): a brief self-report measure of fantasy prone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1, 31 (6): 987–995 [2019-12-05]. doi:10.1016/s0191-8869(00)00201-4. (原始内容于2021-01-27). 
  10. ^ Wolf, Shelby Anne. Learning to Act/Acting to Learn: Children as Actors, Critics, and Characters in Classroom Theatre.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1994, 28 (1): 7–44 [28 November 2022]. ISSN 0034-527X. JSTOR 40171323. (原始内容于2022-11-28). 
  11. ^ Barrett, D. L. (2010). Dissociaters, fantasizers, and their relation to hypnotizability. Chapter 2, in Barrett, D. L. (Ed.), Hypnosis and Hypnotherapy (2 vols) New York: Praeger/Greenwood, p. 62 – 63.
  12. ^ McCrae, R. R. Openness to experience: Expanding the boundaries of Factor-V..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4, 8 (4): 251–272 [2021-01-27]. S2CID 144576220. doi:10.1002/per.2410080404. (原始内容于2021-01-27). 
  13. ^ 13.0 13.1 Roche, Suzanne M.; McConkey, Kevin M. Absorption: Nature, assessment, and correlat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9 (1): 91–101. ISSN 0022-3514. doi:10.1037/0022-3514.59.1.91. 
  14. ^ Tellegen, Auke; Atkinson, Gilbert. Openness to absorbing and self-altering experiences ("absorption"), a trait related to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74, 83 (3): 268–277. ISSN 0021-843X. PMID 4844914. doi:10.1037/h0036681. 
  15. ^ Dalenberg, Constance J.; Brand, Bethany L.; Gleaves, David H.;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trauma and fantasy models of dissociation (PDF).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2, 138 (3): 550–588 [2019-02-13]. ISSN 1939-1455. PMID 22409505. doi:10.1037/a0027447. (原始内容于2021-01-27). 
  16. ^ Somer, Eli. Maladaptive daydreaming: A qualitative inquiry (PDF).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2002, 32 (2/3): 197–211 [2018-11-03]. S2CID 27013772. doi:10.1023/A:1020597026919. (原始内容 (PDF)于2018-11-27). 
  17. ^ Bigelsen, Jayne; Schupak, Cynthia. Compulsive fantasy: Proposed evidence of an under-reported syndrome through a systematic study of 90 self-identified non-normative fantasizer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11, 20 (4): 1634–1648. ISSN 1053-8100. PMID 21959201. S2CID 206954778. doi:10.1016/j.concog.2011.08.013. 

幻想傾向人格, fantasy, prone, personality, 是一種性情, 英语, disposition, 或人格特質, 擁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會終生, 廣泛和深入地沉浸在幻想中, 這種性格是一種嘗試性描述, 至少一定程度上儘可能清楚地描述, 過度活躍的想象力, 生活在夢想世界, 英语, dream, world, plot, device, 一部分具有這種特徵的人, 稱為幻想者, 可能難以區分幻想和現實, 並且可能會出現幻覺以及自我暗示, self, suggested, 的身心症狀, 密切相關的心理. 幻想傾向人格 Fantasy prone personality FPP 是一種性情 英语 Disposition 或人格特質 擁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會終生 廣泛和深入地沉浸在幻想中 1 這種性格是一種嘗試性描述 至少一定程度上儘可能清楚地描述 過度活躍的想象力 或 生活在夢想世界 英语 Dream world plot device 中 2 一部分具有這種特徵的人 稱為幻想者 可能難以區分幻想和現實 並且可能會出現幻覺以及自我暗示 self suggested 的身心症狀 密切相關的心理學構念 construct 包括白日夢 吸引性和遺覺記憶 目录 1 歷史 2 特徵 3 發展步驟 4 相關構念 5 健康影響 6 參見 7 參考文獻歷史 编辑美國心理學家謝爾 威爾遜 Sherl Wilson 和西奧多 巴伯 英语 Theodore X Barber TX Barber 於1981年首次確認幻想傾向人格 據說適用於大約4 的人口 3 除了確定這一特徵外 威爾遜和巴伯還報告了一些可能為幻想傾向奠定基礎的童年經歷 例如 鼓勵孩子閱讀童话故事的父母 祖父母 老師或朋友 加強了孩子的 幻想 並鼓勵孩子對待他們的洋娃娃和毛絨玩具是以相信它們是活生生的方式 他們提出 這種特質幾乎等同於那些對催眠誘導 英语 Hypnotic induction 有顯著反應的人 也就是 高度催眠感受性者 1 最初的系統性研究是1980年代由心理學家史迪文 林恩 Steven Lynn 和朱迪思 盧 Judith Rhue 進行的 1 哈佛大學的迪爾德麗 巴雷特 英语 Deirdre Barrett Deirdre Barrett 在1990年代進行的後續研究證實了容易產生幻想的人所擁有的大部分特徵 但她也發現了另一組高度催眠感受性的受試者 這組人有創傷性的童年 他們主要是透過 放空 spacing out 來確認幻想的時間 4 特徵 编辑據報導 有幻想傾向的人醒著的時候有一半 或更多 的時間是在幻想或做白日夢 擁有第一型幻想傾向人格的人經常會將他們的幻想與真實記憶混淆或融合 他們還報告了靈魂出體經驗以及其他類似經驗 這些經驗被一些幻想者解釋為靈性的 psychic 或神秘的 3 然而 擁有第二型幻想傾向人格的人卻具有完美的區分現實和幻想的能力 就如同類思覺失調型人格障礙患者一樣 超宇宙 英语 Paracosm Paracosm 是一個極其詳細且結構化的幻想世界 通常由極端或難以抑制的幻想者創造 5 威爾遜和巴伯在其開拓研究中列出了許多特徵 這些特徵在後來的研究中得到了澄清及詳細描述 6 7 這些特徵包括以下或多或少的經驗 優秀的催眠對象 大多數但不是所有的幻想者 童年時有假想的朋友 小時候經常幻想 有一個很真實的幻想身份 把想像中的感覺當成真實的體驗 具有生動的感官知覺 在沒有身體刺激的情況下獲得性滿足幻想傾向是透過 童年記憶和想像問卷 inventory of childhood memories and imaginings ICMI 8 和 創造性體驗問卷 creat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CEQ 來衡量的 9 發展步驟 编辑幻想者在童年早期接觸過大量的幻想 1 6 這種對童年幻想的過度接觸至少有三個重要起因 父母或照顧者在孩子的童年時期放任孩子沉迷於想像力豐富的心理或遊戲環境具有幻想傾向的人更有可能有與孩子一起相信玩具是有生命的父母或親密家庭成員 他們還可能對那些相信自己有想像中的伙伴的孩子加以鼓勵 這些孩子在童年時期都在閱讀童話故事 並重現他們讀過的東西 在童年參與鋼琴 芭蕾舞和繪畫等創造性幻想活動的人更有可能獲得幻想傾向人格 來源請求 表演也是孩子們認同不同的人和角色的一種方式 這使得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做出幻想般的夢 10 受試者報告稱 他們相信他們的洋娃娃和毛絨玩具是活生生的生物 父母鼓勵他們在幻想和白日夢中盡情享受 9 例如 一位巴雷特研究中的受試者說 當她向父母要求昂貴的玩具時 她的父母的標準回應是 你可以拿著這個 家居用品 稍加想像 它看起來就像 一份昂貴的禮物 11 遭受身體或性虐待 幻想提供了一種應對或逃避機制 處於嚴重的孤獨和孤立的狀態 幻想提供了一種應對或逃避無聊的機制 關於精神分析的解釋 弗洛伊德說 未滿足的願望是幻想背後的驅動力 每一個單獨的幻想都包含了願望的實現 並改善了不盡如人意的現實 這表明童年的虐待和孤獨會導致人們創造一個幸福的幻想世界來填補空虛 1 相關構念 编辑經驗開放性是五大人格模型中用來描述人類個性的五個領域之一 12 經驗開放性涉及六個方面或向度 包括活躍的想像力 幻想 審美感受性 內在情緒感受性 行為多樣性 非傳統價值觀偏好 求知欲 因此 幻想傾向人格與更普遍的性格特徵 經驗開放性 的幻想向度相關 吸引性是一種性情或人格特質 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會專注於其心理意象 尤其是幻想 13 最初關於吸引性的研究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奧克 特勒根 英语 Auke Tellegen Auke Tellegen 提出的 14 Roche報告稱 幻想傾向與吸引性高度相關 13 幻想者會沉浸於其生動逼真的心像中 解離是一種心理過程 涉及個人認同或自我意識的改變 這些改變可能包括 感覺自己或世界不真實 現實感喪失和人格解體 記憶力衰退 失憶症 忘記自己的身份或接受新的自我 遁走症 英语 Fugue state 以及身份或自我分裂成不同的意識流 解離性身分障礙 從前稱為多重人格障礙 解離通常是以解離經驗量表 英语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Scale 来衡量 幾項研究報告稱 解離和幻想傾向高度相關 這表明解離的自我可能僅僅是幻想 例如對創傷的應對反應 然而 對證據的長時間回顧得出結論 有強有力的經驗支持這樣的假設 即解離主要和直接由創傷引起 幻想是次要的 15 健康影響 编辑大量女性幻想者 60 在威爾遜 巴伯研究中被問及的女性 報告稱她們至少曾有過一次假性懷孕 pseudocyesis 她們相信自己懷孕了 也出現了許多症狀 除了月經停止外 她們通常還至少經歷以下四種情況 乳房變化 腹部變大 害喜 孕期渴望 cravings 和 胎動 其中兩名受試者進行了墮胎 隨後被告知未發現胎兒 當收到妊娠試驗的陰性結果時 所有其他假性懷孕現象都迅速終止 3 適應不良的白日夢 英语 Maladaptive daydreaming Maladaptive daydreaming 是一種擬議中的心理障礙 這是一種用於取代人際交往的幻想活動 妨礙了工作 人際關係和一般活動 患有這種病症的人過度做白日夢或幻想 在按照自己的喜好所創造的場景中扮演角色和人物 有過度白日夢的人能夠意識到他們幻想的場景和人物並非真實 並有能力確定何者是真實的 這是將他們與思覺失調症患者區分開來的因素 16 17 參見 编辑高幻覺症 英语 Hyperphantasia hyperphantasia 暗示感受性 英语 Suggestibility Suggestibility 華特 米堤的秘密生活 英语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1939年的短篇小說 白日夢冒險王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Lynn Steven J Rhue Judith W Fantasy proneness Hypnosis developmental antecedents and psychopat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8 43 1 35 44 PMID 3279876 doi 10 1037 0003 066x 43 1 35 Glausiusz Josie Living in a dream world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2011 20 1 24 31 doi 10 1038 scientificamericanmind0311 24 3 0 3 1 3 2 Wilson S C amp Barber T X 1983 The fantasy prone personality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imagery hypnosis and parapsychological phenomena In A A Sheikh editor Imagery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p 340 390 New York Wiley ISBN 0471 092258 Republished edited Psi Research 1 3 94 116 http psycnet apa org psycinfo 1983 22322 001 Barrett D L The hypnotic dream Its content in comparison to nocturnal dreams and waking fantas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79 Vol 88 p 584 591 Barrett D L Fantasizers and dissociaters Two types of high hypnotizables two imagery styles In R G Kunzendorf N Spanos amp B Wallace Eds Hypnosis and Imagination NY Baywood 1996 ISBN 0895031396 Barrett D L Dissociaters fantasizers and their relation to hypnotizability In Barrett D L Ed Hypnosis and Hypnotherapy 2 vols Vol 1 History theory and general research Vol 2 Psychotherap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NY Praeger Greenwood 2010 Mackeith S amp Silvey R 1988 The paracosm a special form of fantasy In Morrison D C Ed Organizing early experience Imagination and cognition in childhood pages 173 197 New York Baywood ISBN 0895030519 6 0 6 1 Rhue Judith W Jay Lynn Steven Fantasy proneness Developmental anteced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87 55 121 137 doi 10 1111 j 1467 6494 1987 tb00431 x Novella Steven The Fantasy prone personality NeuroLogica Blog Self published 2007 04 03 2011 11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5 13 Myers S A The Wilson Barber Inventory of Childhood Memories and Imaginings Children s form etc Journal of Mental Imagery 1983 7 83 94 9 0 9 1 Merckelbach H et al The Creat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CEQ a brief self report measure of fantasy prone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1 31 6 987 995 2019 12 05 doi 10 1016 s0191 8869 00 00201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27 Wolf Shelby Anne Learning to Act Acting to Learn Children as Actors Critics and Characters in Classroom Theatre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1994 28 1 7 44 28 November 2022 ISSN 0034 527X JSTOR 40171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1 28 Barrett D L 2010 Dissociaters fantasizers and their relation to hypnotizability Chapter 2 in Barrett D L Ed Hypnosis and Hypnotherapy 2 vols New York Praeger Greenwood p 62 63 McCrae R R Openness to experience Expanding the boundaries of Factor V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4 8 4 251 272 2021 01 27 S2CID 144576220 doi 10 1002 per 241008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27 13 0 13 1 Roche Suzanne M McConkey Kevin M Absorption Nature assessment and correlat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9 1 91 101 ISSN 0022 3514 doi 10 1037 0022 3514 59 1 91 Tellegen Auke Atkinson Gilbert Openness to absorbing and self altering experiences absorption a trait related to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74 83 3 268 277 ISSN 0021 843X PMID 4844914 doi 10 1037 h0036681 Dalenberg Constance J Brand Bethany L Gleaves David H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trauma and fantasy models of dissociation PDF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2 138 3 550 588 2019 02 13 ISSN 1939 1455 PMID 22409505 doi 10 1037 a00274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27 Somer Eli Maladaptive daydreaming A qualitative inquiry PDF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2002 32 2 3 197 211 2018 11 03 S2CID 27013772 doi 10 1023 A 10205970269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11 27 Bigelsen Jayne Schupak Cynthia Compulsive fantasy Proposed evidence of an under reported syndrome through a systematic study of 90 self identified non normative fantasizer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11 20 4 1634 1648 ISSN 1053 8100 PMID 21959201 S2CID 206954778 doi 10 1016 j concog 2011 08 013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幻想傾向人格 amp oldid 7855972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