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宋联奎

宋联奎(1870年—1951年7月20日)字聚五(又作菊坞),晚号菊叟。祖籍云南,生于陕西省长安县宋家花园(今属西安市雁塔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1]

生平 编辑

宋联奎早年在长安县以及甘肃皋兰兰州等地学习。光绪十一年(1885年)回到陕西。次年春,应童子试入县学,不久赴兰州省亲。光绪十三年(1887年)再次返回陕西。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乡试举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入西安关中书院。同年,跟随父亲到甘肃兰州,此后先后任教于江西会馆、靖远县敷文书院。[1]

光绪二十年(1894年),宋联奎在北京参加恩科会试,但未中。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甘军董福祥部,任文案,兼理奏牍事务。因为平息河湟事变有功,升任直隶州知州加四品衔,分发四川候补。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起,先后任职于富厂(自流井)盐务局、江巴盐务局、井研票厘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当地的官员准备以“拳匪”的罪名将几个“吃大户”的饥民处决,以便应付外国人惩办义和团的要求。宋联奎调阅案卷后称:“宁忤上官,断不能杀人以媚洋人。”[1]

同年,宋联奎给四川总督岑春煊致信,陈述治理四川的意见,受到岑春煊赏识,岑春煊遂任命他担任忠州知州。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四川资州知州,任内筹建资州中学堂和半日学堂,并且捐廉俸购买并种植两所桑园,每年产桑苗二十万株,所产桑苗发给农民进行种植。他还将州署按例应得白银一千两捐献出来办学,用以添建初级师范学堂。此外,他整顿了警察户吏,蠲免了民众应纳的地丁平余银一千两。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宋联奎转署叙州府知府,后又署宁远府知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因为办理辖区内少数民族事务而同四川总督赵尔巽发生分歧,遂借口母亲生病需要照顾而辞职。到达成都后,他被任命为资州府知府,不久辞职,宣统二年(1910年)夏回到西安。同年秋,被任命为云南楚雄府知府,奏称云南为其祖籍,请求回避,但未能获得批准,只好赴任。宣统三年(1911年)初,经成都赴云南,调署永昌府知府,旋即护理迤西道兵备,不久正式署理该职,并兼任腾越关监督,还负责西防营务处之事。在云南任职期间,他曾经交涉片马地区划界、国际修路事宜等,主张“遇事主张坚决,而出之以委婉和平”。[1]

1911年10月27日,云南新军举行起义,宋联奎到山区躲避,受到村民保护,后来被护送到缅甸新街(八莫),经过华侨李遐养、林振宗等人协助,经槟榔屿新加坡香港九龙到达上海。1912年5月,他应陕西都督张凤翙邀请,回到陕西西安,任陕西都督府顾问。1913年冬,他被代理陕西民政长高增爵荐为陕中道观察使。1914年1月,由北京政府任命护理陕西民政长,他虽然极力托辞但终未获准。同年3月,改署理陕西民政长。同年5月,各省民政长改称巡按使,他遂改任陕西巡按使,任职至7月中旬。期间,白朗军进入陕西,陕西都督张凤翙和宋联奎奉命镇压。同年6月,袁世凯以剿白朗为名,调京畿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署理陕西都督,宋联奎虽极力反对但最终未能阻止,乃辞职。[1]

1915年4月,宋联奎被北京政府任命为督办云南东川铜矿及全省金矿事务。同年8月,筹安会成立,宣传袁世凯称帝,宋联奎反对,遂以妻子逝世为名,告假回到陕西。同年12月,云南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宋联奎乃留居西安。1918年,到北京任总统府咨议。1919年春,参加南北议和的南北代表派国会议员张瑞玑来到陕西,为陕西靖国军与陕西督军陈树藩划界停战。靖国军对张瑞玑偏袒陈树藩十分不满,宋联奎奉命回到陕西进行调解。此后至1923年,一度短暂作为特派勘察禁烟大员赴陕西,此外均在北京闲居,和宋伯鲁高增爵等人写诗酬答。1923年秋,到西安居住。[1]

1929年陕西发生重大旱灾,宋联奎每天均给灾民舍饭。杨虎城邵力子熊斌祝绍周等先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时,宋联奎均获聘为陕西省政府顾问。1934年,他任陕西通志馆馆长,主持编纂《续修陕西通志稿》,并主编《关中丛书》。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他和王典章等社会名流被各界推举赴南京,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

抗日战争前期,宋联奎在西安的住所宋家花园常常是抗日民主人士聚会之所。周恩来李根源朱德等人均曾为座上宾。宋联奎同李宗仁朱庆澜林伯渠伍云甫等人往来频繁。1938年11月18日,日军开始轰炸西安,陕西省政府为此疏散西安人口,宋联奎乃携家迁居城固。翌年5月,被举为陕西省临时参议会议长,他虽然推辞以年岁大,但未获批准,遂就任。[1]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冬,宋联奎率全家迁居西安。他对中国国民党的专制统治非常不满,直言国民党的统治比晚清还要腐败,言论刊于《秦风·工商日报联合版》上。[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联奎出任陕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西安市郊区土改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

1951年7月20日,宋联奎逝世于西安。[1]

著作 编辑

  • 编纂《续修陕西通志稿》、咸宁县续志、长安县续志
  • 主编《关中丛书》
  • 《苏庵杂志》
  • 《苏庵公牍存略》
  • 《城南草堂文稿》
  • 《城南草堂诗稿》[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宋联奎,陕西省地情网,于2012-5-18查阅[永久失效連結]

宋联奎, 1870年, 1951年7月20日, 字聚五, 又作菊坞, 晚号菊叟, 祖籍云南, 生于陕西省长安县宋家花园, 今属西安市雁塔区, 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早年在长安县以及甘肃皋兰, 兰州等地学习, 光绪十一年, 1885年, 回到陕西, 次年春, 应童子试入县学, 不久赴兰州省亲, 光绪十三年, 1887年, 再次返回陕西, 光绪十五年, 1889年, 参加乡试中举人, 光绪十六年, 1890年, 入西安关中书院, 同年, 跟随父亲到甘肃兰州, 此后先后任教于江西会馆, 靖远县敷文书院, 光绪二. 宋联奎 1870年 1951年7月20日 字聚五 又作菊坞 晚号菊叟 祖籍云南 生于陕西省长安县宋家花园 今属西安市雁塔区 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1 生平 编辑宋联奎早年在长安县以及甘肃皋兰 兰州等地学习 光绪十一年 1885年 回到陕西 次年春 应童子试入县学 不久赴兰州省亲 光绪十三年 1887年 再次返回陕西 光绪十五年 1889年 参加乡试中举人 光绪十六年 1890年 入西安关中书院 同年 跟随父亲到甘肃兰州 此后先后任教于江西会馆 靖远县敷文书院 1 光绪二十年 1894年 宋联奎在北京参加恩科会试 但未中 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 参加甘军董福祥部 任文案 兼理奏牍事务 因为平息河湟事变有功 升任直隶州知州加四品衔 分发四川候补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 起 先后任职于富厂 自流井 盐务局 江巴盐务局 井研票厘局 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 当地的官员准备以 拳匪 的罪名将几个 吃大户 的饥民处决 以便应付外国人惩办义和团的要求 宋联奎调阅案卷后称 宁忤上官 断不能杀人以媚洋人 1 同年 宋联奎给四川总督岑春煊致信 陈述治理四川的意见 受到岑春煊赏识 岑春煊遂任命他担任忠州知州 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任四川资州知州 任内筹建资州中学堂和半日学堂 并且捐廉俸购买并种植两所桑园 每年产桑苗二十万株 所产桑苗发给农民进行种植 他还将州署按例应得白银一千两捐献出来办学 用以添建初级师范学堂 此外 他整顿了警察户吏 蠲免了民众应纳的地丁平余银一千两 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 宋联奎转署叙州府知府 后又署宁远府知府 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 冬 因为办理辖区内少数民族事务而同四川总督赵尔巽发生分歧 遂借口母亲生病需要照顾而辞职 到达成都后 他被任命为资州府知府 不久辞职 宣统二年 1910年 夏回到西安 同年秋 被任命为云南楚雄府知府 奏称云南为其祖籍 请求回避 但未能获得批准 只好赴任 宣统三年 1911年 初 经成都赴云南 调署永昌府知府 旋即护理迤西道兵备 不久正式署理该职 并兼任腾越关监督 还负责西防营务处之事 在云南任职期间 他曾经交涉片马地区划界 国际修路事宜等 主张 遇事主张坚决 而出之以委婉和平 1 1911年10月27日 云南新军举行起义 宋联奎到山区躲避 受到村民保护 后来被护送到缅甸新街 八莫 经过华侨李遐养 林振宗等人协助 经槟榔屿 新加坡 香港九龙到达上海 1912年5月 他应陕西都督张凤翙邀请 回到陕西西安 任陕西都督府顾问 1913年冬 他被代理陕西民政长高增爵荐为陕中道观察使 1914年1月 由北京政府任命护理陕西民政长 他虽然极力托辞但终未获准 同年3月 改署理陕西民政长 同年5月 各省民政长改称巡按使 他遂改任陕西巡按使 任职至7月中旬 期间 白朗军进入陕西 陕西都督张凤翙和宋联奎奉命镇压 同年6月 袁世凯以剿白朗为名 调京畿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署理陕西都督 宋联奎虽极力反对但最终未能阻止 乃辞职 1 1915年4月 宋联奎被北京政府任命为督办云南东川铜矿及全省金矿事务 同年8月 筹安会成立 宣传袁世凯称帝 宋联奎反对 遂以妻子逝世为名 告假回到陕西 同年12月 云南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宋联奎乃留居西安 1918年 到北京任总统府咨议 1919年春 参加南北议和的南北代表派国会议员张瑞玑来到陕西 为陕西靖国军与陕西督军陈树藩划界停战 靖国军对张瑞玑偏袒陈树藩十分不满 宋联奎奉命回到陕西进行调解 此后至1923年 一度短暂作为特派勘察禁烟大员赴陕西 此外均在北京闲居 和宋伯鲁 高增爵等人写诗酬答 1923年秋 到西安居住 1 1929年陕西发生重大旱灾 宋联奎每天均给灾民舍饭 杨虎城 邵力子 熊斌 祝绍周等先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时 宋联奎均获聘为陕西省政府顾问 1934年 他任陕西通志馆馆长 主持编纂 续修陕西通志稿 并主编 关中丛书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 他和王典章等社会名流被各界推举赴南京 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 抗日战争前期 宋联奎在西安的住所宋家花园常常是抗日民主人士聚会之所 周恩来 李根源 朱德等人均曾为座上宾 宋联奎同李宗仁 朱庆澜 林伯渠 伍云甫等人往来频繁 1938年11月18日 日军开始轰炸西安 陕西省政府为此疏散西安人口 宋联奎乃携家迁居城固 翌年5月 被举为陕西省临时参议会议长 他虽然推辞以年岁大 但未获批准 遂就任 1 抗日战争结束后 1945年冬 宋联奎率全家迁居西安 他对中国国民党的专制统治非常不满 直言国民党的统治比晚清还要腐败 言论刊于 秦风 工商日报联合版 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宋联奎出任陕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 西安市郊区土改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 1951年7月20日 宋联奎逝世于西安 1 著作 编辑编纂 续修陕西通志稿 咸宁县续志 长安县续志 主编 关中丛书 苏庵杂志 苏庵公牍存略 城南草堂文稿 城南草堂诗稿 1 参考文献 编辑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 10 1 11 宋联奎 陕西省地情网 于2012 5 18查阅 永久失效連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宋联奎 amp oldid 4914503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