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外层空间条约

外层空间条约》(Outer Space Treaty)又名《外空条约》,全称为《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外太空活動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1966年12月19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获得通过,1967年1月27日开放供签署,1967年10月10日生效,无限期有效。

  签署并批准
  仅签署

该条约是国际空间法的基础,号称“太空宪法”,规定了从事航天活动所应遵守的10项基本原则。

  1. 共同利益的原则:探索和利用外太空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而无论其经济或科学发展的程度如何;
  2. 自由探索和利用原则:各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自由地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自由进入天体的一切区域;
  3. 不得据为己有原则:不得通过提出主权要求,使用、占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把外层空间据为己有;
  4. 限制军事化原则:不在绕地球轨道及天体外放置或部署核武器或任何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5. 援救航天员的原则:在航天员发生意外事故、遇险或紧急降落时,应给予他们一切可能的援助,并将他们迅速安全地交还给发射国;
  6. 国家责任原则:各国应对其航天活动承担国际责任,不管这种活动是由政府部门还是由非政府部门进行的;
  7. 对空间物体的管辖权和控制权原则:射入外空的空间物体登记国对其在外空的物体仍保持管辖权和控制权;
  8. 外空物体登记原则:凡进行航天活动的国家同意在最大可能和实际可行的范围内将活动的状况、地点及结果通知联合国秘书长;
  9. 保护空间环境原则:航天活动应避免使外空遭受有害的污染,防止地外物质的引入使地球环境发生不利的变化;
  10. 国际合作原则:各国从事外空活动应进行合作互助。

未簽署國 编辑

參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50岁的《外层空间条约》名存实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外层空间条约,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 但因為沒有文內引註而使來源仍然不明, 2022年3月17日, 请加上合适的文內引註来改善这篇条目, outer, space, treaty, 又名, 外空条约, 全称为, 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外太空活動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 1966年12月19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获得通过, 1967年1月27日开放供签署, 1967年10月10日生效, 无限期有效, 签署并批准, 仅签署该条约是国际空间法的基础, 号称, 太空宪法, 规定了从事航天活动所应遵守的10项基本原则.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 但因為沒有文內引註而使來源仍然不明 2022年3月17日 请加上合适的文內引註来改善这篇条目 外层空间条约 Outer Space Treaty 又名 外空条约 全称为 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外太空活動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 1966年12月19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获得通过 1967年1月27日开放供签署 1967年10月10日生效 无限期有效 签署并批准 仅签署该条约是国际空间法的基础 号称 太空宪法 规定了从事航天活动所应遵守的10项基本原则 共同利益的原则 探索和利用外太空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 而无论其经济或科学发展的程度如何 自由探索和利用原则 各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 根据国际法自由地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 自由进入天体的一切区域 不得据为己有原则 不得通过提出主权要求 使用 占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把外层空间据为己有 限制军事化原则 不在绕地球轨道及天体外放置或部署核武器或任何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援救航天员的原则 在航天员发生意外事故 遇险或紧急降落时 应给予他们一切可能的援助 并将他们迅速安全地交还给发射国 国家责任原则 各国应对其航天活动承担国际责任 不管这种活动是由政府部门还是由非政府部门进行的 对空间物体的管辖权和控制权原则 射入外空的空间物体登记国对其在外空的物体仍保持管辖权和控制权 外空物体登记原则 凡进行航天活动的国家同意在最大可能和实际可行的范围内将活动的状况 地点及结果通知联合国秘书长 保护空间环境原则 航天活动应避免使外空遭受有害的污染 防止地外物质的引入使地球环境发生不利的变化 国际合作原则 各国从事外空活动应进行合作互助 目录 1 未簽署國 2 參見 3 参考文献 4 外部链接未簽署國 编辑 nbsp 阿尔巴尼亚 nbsp 安道尔 nbsp 安哥拉 nbsp 伯利兹 nbsp 不丹 nbsp 文莱 nbsp 柬埔寨 nbsp 佛得角 nbsp 乍得 nbsp 科摩罗 nbsp 刚果共和国 nbsp 哥斯达黎加 nbsp 克罗地亚 nbsp 吉布提 nbsp 多米尼克 nbsp 东帝汶 nbsp 厄立特里亚 nbsp 斯威士兰 nbsp 加彭 nbsp 格鲁吉亚 nbsp 格瑞那達 nbsp 危地马拉 nbsp 几内亚 nbsp 科特迪瓦 nbsp 基里巴斯 nbsp 吉尔吉斯斯坦 nbsp 拉脫維亞 nbsp 利比里亚 nbsp 列支敦斯登 nbsp 马拉维 nbsp 馬爾地夫 nbsp 马绍尔群岛 nbsp 毛里塔尼亚 nbsp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nbsp 摩尔多瓦 nbsp 摩納哥 nbsp 蒙特內哥羅 nbsp 莫桑比克 nbsp 纳米比亚 nbsp 瑙鲁 nbsp 北馬其頓 nbsp 帛琉 nbsp 巴勒斯坦 nbsp 圣基茨和尼维斯 nbsp 圣卢西亚 nbsp 萨摩亚 nbsp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nbsp 塞内加尔 nbsp 塞爾維亞 nbsp 所罗门群岛 nbsp 南蘇丹 nbsp 苏丹 nbsp 苏里南 nbsp 塔吉克斯坦 nbsp 坦桑尼亚 nbsp 土库曼斯坦 nbsp 图瓦卢 nbsp 乌兹别克斯坦 nbsp 瓦努阿圖 nbsp 辛巴威參見 编辑無核武地帶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南极条约体系参考文献 编辑50岁的 外层空间条约 名存实亡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外层空间条约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外层空间条约 amp oldid 7890111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