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埃利·维瑟尔

埃利瑟·“埃利”·维瑟尔(Eliezer "Elie" Wiesel,1928年9月30日-2016年7月2日)[2][3],是一位作家、教师、活跃政治家、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大屠杀的倖存者。第一本作品《》描述他一家人在納粹集中營的遭遇,影響力和《安妮日記》齊名。諾貝爾獎委員會讚譽他是「人性的使者」、「充斥種族歧視世界中的重要精神領袖」,維瑟爾領獎時致辭「不管世上何時何地有人類受苦受辱,一定要選邊站。保持中立只會助長壓迫者,而不是受害者。」 歐巴馬稱他是「本世代人類的道德之聲,也是全球的良知。」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尼雅胡說「他是黑暗中的一道光,永遠相信人類良善面。」 [4]

埃利·维瑟尔
Elie Wiesel
2012年的维瑟尔
出生埃利瑟·维瑟尔
Eliezer Wiesel

(1928-09-30)1928年9月30日
 罗马尼亚王国锡盖特
逝世2016年7月2日(2016歲-07-02)(87歲)
 美國纽约州纽约市
職業作家、学者、活动家
國籍 美國
民族犹太裔
母校巴黎大学
主題犹太人大屠杀、宗教、哲学
代表作》(1960年)
獎項诺贝尔和平奖(1986年)
总统自由勋章
国会金质奖章
罗马尼亚之星勋章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配偶马丽雍·罗斯
(1969年成婚;2016年夫故)[1]
兒女1子

以色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2016年7月2日證實,維瑟爾逝世,享壽87歲。[5]

生平

1928年出生於錫蓋特(現於羅馬尼亞境內),他與家人在二次大戰中被關押到納粹德國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母親、妹妹死於集中營毒氣室,父親在布亨瓦德集中營死於痢疾。美軍1945年進入集中營,營救受害者,維瑟爾當年17歲。戰後他和倖存的2位姊姊於法國團聚,他曾住在法國孤兒院,後畢業於巴黎索邦大學,在猶太報紙擔任記者數年。[4]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埃利·维瑟尔为地上2層的左起第7人,位在木柱旁、時年16歲)

1963年成為美國公民,與妻子馬麗雍.維瑟爾(Marion Wiesel)住在康乃狄克州。他曾於1980到1986年任美國大屠殺紀念委員會主席,1985年獲美國總統雷根頒發國會金質勳章,1992年獲老布希總統授予總統自由勳章。曾任安德魯.美隆人文科講座教授,被授予最高榮譽的「校級教授」資格。

维瑟尔于1986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誉他为“人类的使者”,指出他经过种种艰难而产生的词句,有着“他对于希特勒的死亡集中营内一切耻辱及对人道彻底藐视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对和平之业的实践与奋斗”,维瑟尔已向人类交递了“和平、赎罪与人性尊严”的有力启示。[6]

他着有57本著作,其中最具名的,是记述他在大屠杀期间与被监禁于数个集中营的经历的自传、第一本著作《》。他在其他领域的作品也为文学宗教学贡献良多,并记录了他自身对犹太灵性的阐述。

美国前总统小布希在其自传《抉择时刻》中表示,维瑟尔对他说:“总统先生,你有责任对邪恶采取行动。”布希在书中指出,维瑟尔激动的将海珊比作如同纳粹般残暴。

他創設的基金會曾發起聯署,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釋放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外界常引用他的名言來討論六四事件[4]

著作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納粹集中營回憶錄,犹太大屠杀的经典作品。

名言

  • 不管世上何時何地有人類受苦受辱,一定要選邊站。保持中立只會助長壓迫者,而不是受害者。
  • 忘記罹難者就等於二度殺死他們。我無法阻止第一次死亡,但一定會盡力防止他們被二度殺害。
  • 沒有哪些人種更優越;沒有哪些宗教較次等。所有的集體判斷都是錯的,只有種族歧視者才會做出集體判斷。
  • 愛的相反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美麗的相反不是醜陋,而是漠不關心。生命的相反不是死亡,而是介於兩者間的漠不關心。
  • 友誼對人生來說比愛情更重要。愛情可能造成困擾,而友誼則只有分享。

參考文獻

  1. ^ . centralsynagogue.org. [201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8). 
  2. ^ 埃利·维瑟尔,大英百科全书. [2009-08-05]. (原始内容于2019-01-07). 
  3. ^ Langer, Emily. Elie Wiesel, Nobel laureate and memory keeper of the Holocaust, dies at 87. 華盛頓郵報. 2016-07-02 [2016-07-02] (英语). 
  4. ^ 4.0 4.1 4.2 諾貝爾 和平獎得主 維瑟爾逝世 集中營劫後餘生 著作《夜》揭納粹罪行. 蘋果日報. 2016-07-03 [2016-07-04]. (原始内容于2016-07-04). 
  5. ^ 歷經納粹集中營 諾貝爾得主維瑟爾辭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6年7月3日
  6. ^ 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新闻稿. [2009-08-05]. (原始内容于2008-07-06). 
  1. 美国前总统小布希执政回忆录Decision Points

外部链接

  • 埃利·维瑟尔人文基金会* 开放图书馆中埃利·维瑟尔的著作
  • C-SPAN內的亮相頁面(英文)
  • Biography on Th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iography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Nobel Priz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短片 Elie Wiesel on the Nature of Human Nature (1985)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 短片 Conversations with Elie Wiesel (2001)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 短片 Anti-Semitism Redux (2002)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 短片 Anti-Semitism . . . "the worlds most durable ideology" (2004)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 短片 "The Open Mind – Am I My Brother's Keeper? (September 27, 2007)"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 短片 "The Open Mind – Taking Life: Can It Be an Act of Compassion and Mercy (September 27, 2007)"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演講與訪問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演講「建立道德社會Building a Moral Society」, 德堡大學, 1989年9月21日 [February 3, 2012], (原始内容于2011年6月26日) 
  • 與埃利·维瑟尔一同面對仇恨. Bill Moyers. November 27, 1991 [2016-08-07]. (原始内容于2012-02-08). 
  • in 1996
  • "Perils of Indifference" Speech by Elie Wiese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shington, D.C., Text and Audio, April 12, 1999.
  • "Perils of Indifference" Speech by Elie Wiese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shington, D.C., Text and Audio, April 12, 1999. (duplicate)
  • The Kennedy Center Presents: Speak Truth to Power: Elie Wiese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BS, October 8, 2000.
  • An Evening with Elie Wiese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erman P. and Sophia Taubman Endowed Symposia in Jewish Studies. UCTV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ugust 19, 2002
  • Elie Wiesel: First Person Singul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BS, October 24, 2002.
  • Diamante, Jeff, Elie Wiesel on his beliefs, The Star (Toronto), July 29, 2006 [2016-08-07], (原始内容于2008-06-02) .
  • from the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y 24, 2007.
  • 'We must not forget the Holocaust'. Today (BBC Radio 4). September 15, 2008 [2016-08-07]. BBC. BBC Radio 4. (原始内容于2020-09-14). 
  • . Charlie Rose. June 8, 2009 [2016年8月7日]. PB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6月13日). 
  • . Oslo Freedom Forum 2009. 2010 [2016-08-07]. Oslo Freedom Foru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 Elie Wiesel on the Leon Charney Report (Segment). The Charney Report. 2006 [2016-08-07]. WNYE-TV. (原始内容于2020-09-14). 
  • Elie Wiesel on the Leon Charney Report. The Charney Report. 2006 [2016-08-07]. WNYE-TV. (原始内容于2020-05-18). 


埃利, 维瑟尔, 埃利瑟, 埃利, 维瑟尔, eliezer, elie, wiesel, 1928年9月30日, 2016年7月2日, 是一位作家, 教师, 活跃政治家, 诺贝尔奖得主与犹太人大屠杀的倖存者, 第一本作品, 描述他一家人在納粹集中營的遭遇, 影響力和, 安妮日記, 齊名, 諾貝爾獎委員會讚譽他是, 人性的使者, 充斥種族歧視世界中的重要精神領袖, 維瑟爾領獎時致辭, 不管世上何時何地有人類受苦受辱, 一定要選邊站, 保持中立只會助長壓迫者, 而不是受害者, 歐巴馬稱他是, 本世代人類的道德之聲, . 埃利瑟 埃利 维瑟尔 Eliezer Elie Wiesel 1928年9月30日 2016年7月2日 2 3 是一位作家 教师 活跃政治家 诺贝尔奖得主与犹太人大屠杀的倖存者 第一本作品 夜 描述他一家人在納粹集中營的遭遇 影響力和 安妮日記 齊名 諾貝爾獎委員會讚譽他是 人性的使者 充斥種族歧視世界中的重要精神領袖 維瑟爾領獎時致辭 不管世上何時何地有人類受苦受辱 一定要選邊站 保持中立只會助長壓迫者 而不是受害者 歐巴馬稱他是 本世代人類的道德之聲 也是全球的良知 以色列總理班傑明 納坦尼雅胡說 他是黑暗中的一道光 永遠相信人類良善面 4 埃利 维瑟尔Elie Wiesel2012年的维瑟尔出生埃利瑟 维瑟尔Eliezer Wiesel 1928 09 30 1928年9月30日 罗马尼亚王国锡盖特逝世2016年7月2日 2016歲 07 02 87歲 美國纽约州纽约市職業作家 学者 活动家國籍 美國民族犹太裔母校巴黎大学主題犹太人大屠杀 宗教 哲学代表作 夜 1960年 獎項诺贝尔和平奖 1986年 总统自由勋章 国会金质奖章罗马尼亚之星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配偶马丽雍 罗斯 1969年成婚 2016年夫故 1 兒女1子以色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2016年7月2日證實 維瑟爾逝世 享壽87歲 5 目录 1 生平 2 著作 3 名言 4 參考文獻 5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1928年出生於錫蓋特 現於羅馬尼亞境內 他與家人在二次大戰中被關押到納粹德國奧斯威辛集中營 他的母親 妹妹死於集中營毒氣室 父親在布亨瓦德集中營死於痢疾 美軍1945年進入集中營 營救受害者 維瑟爾當年17歲 戰後他和倖存的2位姊姊於法國團聚 他曾住在法國孤兒院 後畢業於巴黎索邦大學 在猶太報紙擔任記者數年 4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埃利 维瑟尔为地上2層的左起第7人 位在木柱旁 時年16歲 1963年成為美國公民 與妻子馬麗雍 維瑟爾 Marion Wiesel 住在康乃狄克州 他曾於1980到1986年任美國大屠殺紀念委員會主席 1985年獲美國總統雷根頒發國會金質勳章 1992年獲老布希總統授予總統自由勳章 曾任安德魯 美隆人文科講座教授 被授予最高榮譽的 校級教授 資格 维瑟尔于1986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誉他为 人类的使者 指出他经过种种艰难而产生的词句 有着 他对于希特勒的死亡集中营内一切耻辱及对人道彻底藐视的个人经历 以及他 对和平之业的实践与奋斗 维瑟尔已向人类交递了 和平 赎罪与人性尊严 的有力启示 6 他着有57本著作 其中最具名的 是记述他在大屠杀期间与被监禁于数个集中营的经历的自传 第一本著作 夜 他在其他领域的作品也为文学与宗教学贡献良多 并记录了他自身对犹太灵性的阐述 美国前总统小布希在其自传 抉择时刻 中表示 维瑟尔对他说 总统先生 你有责任对邪恶采取行动 布希在书中指出 维瑟尔激动的将海珊比作如同纳粹般残暴 他創設的基金會曾發起聯署 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釋放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 外界常引用他的名言來討論六四事件 4 著作 编辑夜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納粹集中營回憶錄 犹太大屠杀的经典作品 神的使者 聖經故事中的人物與傳奇Messengers of God Biblical Portraits and Legends 名言 编辑不管世上何時何地有人類受苦受辱 一定要選邊站 保持中立只會助長壓迫者 而不是受害者 忘記罹難者就等於二度殺死他們 我無法阻止第一次死亡 但一定會盡力防止他們被二度殺害 沒有哪些人種更優越 沒有哪些宗教較次等 所有的集體判斷都是錯的 只有種族歧視者才會做出集體判斷 愛的相反不是仇恨 而是漠不關心 美麗的相反不是醜陋 而是漠不關心 生命的相反不是死亡 而是介於兩者間的漠不關心 友誼對人生來說比愛情更重要 愛情可能造成困擾 而友誼則只有分享 參考文獻 编辑 Central Synagogue centralsynagogue org 2017 03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18 埃利 维瑟尔 大英百科全书 2009 08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07 Langer Emily Elie Wiesel Nobel laureate and memory keeper of the Holocaust dies at 87 華盛頓郵報 2016 07 02 2016 07 02 英语 4 0 4 1 4 2 諾貝爾 和平獎得主 維瑟爾逝世 集中營劫後餘生 著作 夜 揭納粹罪行 蘋果日報 2016 07 03 2016 07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7 04 歷經納粹集中營 諾貝爾得主維瑟爾辭世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社 2016年7月3日 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新闻稿 2009 08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7 06 美国前总统小布希执政回忆录Decision Points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语录上的埃利 维瑟尔语录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埃利 维瑟尔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埃利 维瑟尔埃利 维瑟尔人文基金会 开放图书馆中埃利 维瑟尔的著作 C SPAN內的亮相頁面 英文 Biography on Th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iography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Nobel Priz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短片 Elie Wiesel on the Nature of Human Nature 1985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短片 Conversations with Elie Wiesel 2001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短片 Anti Semitism Redux 2002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短片 Anti Semitism the worlds most durable ideology 2004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短片 The Open Mind Am I My Brother s Keeper September 27 2007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 短片 The Open Mind Taking Life Can It Be an Act of Compassion and Mercy September 27 2007 可在互联网档案馆自由下载演講與訪問Elie Wiesel Video Gallery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演講 建立道德社會Building a Moral Society 德堡大學 1989年9月21日 February 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26日 與埃利 维瑟尔一同面對仇恨 Bill Moyers November 27 1991 2016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2 08 Elie Wiesel Video Interview with the Academy of Achievement in 1996 Perils of Indifference Speech by Elie Wiese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shington D C Text and Audio April 12 1999 Perils of Indifference Speech by Elie Wiese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shington D C Text and Audio April 12 1999 duplicate The Kennedy Center Presents Speak Truth to Power Elie Wiese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BS October 8 2000 An Evening with Elie Wiese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erman P and Sophia Taubman Endowed Symposia in Jewish Studies UCTV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ugust 19 2002 Elie Wiesel First Person Singula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BS October 24 2002 Diamante Jeff Elie Wiesel on his beliefs The Star Toronto July 29 2006 2016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6 02 Voices on Antisemitism Interview with Elie Wieselfrom the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y 24 2007 We must not forget the Holocaust Today BBC Radio 4 September 15 2008 2016 08 07 BBC BBC Radio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14 A conversation with Elie Wiesel Charlie Rose June 8 2009 2016年8月7日 PB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6月13日 Unmasking Evil Elie Wiesel featuring Soledad O Brien 2009 Oslo Freedom Forum 2009 2010 2016 08 07 Oslo Freedom Foru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08 Elie Wiesel on the Leon Charney Report Segment The Charney Report 2006 2016 08 07 WNYE TV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14 Elie Wiesel on the Leon Charney Report The Charney Report 2006 2016 08 07 WNYE TV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18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埃利 维瑟尔 amp oldid 7302427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