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和田歷史

和田歷史和田地區的歷史。

史前社會

吐火羅人在2000多年前就生活在這個地區。在該地區發現了幾具塔里木木乃伊。在和田市以東的桑普爾,有一系列廣泛的墓地,分佈在大約1公里寬和23公里長的區域內。發掘的地點從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00年不等。出土的墳墓出土了許多毛氈、羊毛、絲綢和棉織物,甚至還有一小塊掛毯,即桑普爾掛毯,展示了高加索人的面貌由24種顏色的線製成的人。掛毯已被切割並製成其中一名死者穿的褲子。一項對56個人的人類學研究顯示,主要是高加索人種[1][2]。對在塔里木盆地發現的木乃伊進行的DNA測試表明,它們是祖先的北歐亞人和一些東歐亞人的混合物[3]

于闐王國

 
漢唐防衛據點遺跡

古代于闐王國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國家之一,也是佛教文化和學問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文化橋樑[4]前二世紀西漢第一次與于闐王國接觸時,于闐已經是繁榮的東西方貿易轉運站[5]。西元前60年(神爵二年),西漢朝廷設西域都護府,作為與皮山、于闐、扞罙渠勒精絕戎盧等國的接口。公元2年(元寿元年),冊封諸國國王,將佐按漢制封官授印,並在精絕設立「禾府」。于闐之於漢,有如後世朝鮮之於57年後,于闐國勢興盛,鄰近諸國盡皆服從。73年,于闐被東漢班超攻打後從屬於東漢,但在東漢勢力衰弱、退出西域後再度自立。三世紀時,于闐與鄯善疏勒龜茲焉耆並列塔里木盆地的五大國,西晋封給五國國王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等稱號[6]

四世紀後,于闐從屬於前涼前秦等政權,曾遭到吐谷渾嚈噠等游牧民族的襲擊。從五世紀十世紀,于闐王國的語言是塞語(Saka、Sakan),可能是健馱邏語的後裔[7],當時于闐的居民塞迦人可能是印歐語族高加索人種[5]。于闐作為東西方貿易樞紐,接受了伊朗和印度等各地區的文化[5]祆教在于闐王國盛行時,也建立了許多佛教寺廟。于闐王國由毗奢耶家族(Vijaya, Visa)統治,這一家族在唐代的漢姓為「尉遲」。

七世紀初的于闐處於西突厥的支配之下,之後唐帝國西征打擊西突厥,648年,于闐與疏勒、龜茲、焉耆併入唐朝影響下的「安西四鎮」。675年(上元二年),為了抵擋吐蕃的攻擊,唐在軍事地位重要的于闐設立毗沙都督府,但790年安西大都護府北庭大都護府都被吐蕃征服,于闐也進入吐蕃支配之下。吐蕃撤退後,李氏家族在于闐建立獨立政權[8],国王李圣天後晉冊封为「大宝于阗国国王」。

伊斯蘭化

10世紀,于闐開始與中亞的伊斯蘭國家喀喇汗國進行鬥爭[9]。于闐的統治者們意識到他們所面臨的威脅,因為他們安排莫高窟與他們一起描繪了越來越多的神像。在 10 世紀中葉,于闐受到喀喇汗王朝統治者穆薩的攻擊,在塔里木盆地突厥化和伊斯蘭化的關鍵時刻,喀喇汗王朝領導人優素福·卡迪爾汗在1006年左右征服了于闐[10]。在喀喇汗國的統治下,于闐被伊斯蘭化,伊朗-印度文化消失了[5]。而且由於主要貿易路線的變化,伊斯蘭化後的于闐由國際貿易淡出,轉變為地方性的貿易地[11]

1041年,喀喇汗國分裂成東西兩部,喀什噶爾的東喀喇汗國(哈侖系)領有和闐[12]。西喀喇汗國在1089年亡於塞爾柱土耳其,東喀喇汗國則多存活了40多年。

1134年,西遼征服塔里木盆地,東喀喇汗國臣屬於西遼,和闐也連帶進入西遼的影響之下。西遼大多採取宗教寬容政策,直到1211年,乃蠻屈出律篡奪西遼帝位,釋放之前起兵反抗被俘的東喀喇汗穆罕默德三世,將其送回喀什噶爾,但穆罕默德三世不受當地貴族的歡迎,入城時被刺死於城門洞中,東喀喇汗國宣告滅亡。喀什噶爾不肯歸附屈出律,屈出律每逢秋收時節派兵燒毀農作物。三、四年後,喀什噶爾因為饑荒只好歸順。

屈出律原本信奉景教,後在渾忽公主的勸說下改信佛教。喀什噶爾的穆斯林與基督徒被強迫改宗佛教,遭到宗教迫害[13]。1218年,成吉思汗哲別率軍攻打西遼,哲別進入喀什噶爾後宣布宗教自由,西遼屈出律政權徹底被蒙古消滅。

元代忽必烈治世時,于闐改名為斡端五端城[14],並設立斡端宣慰使元帅府,由蒙古帝國王族統治。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斡端是農業和紡織業繁榮的城市[15],他寫道:“這是別失八里行省的一部分,居民都崇拜穆罕默德。它有許多城市和城鎮,其中最富麗堂皇,和省會一樣。生活資料充足,棉花在這裡盛產。葡萄園、莊園和果園很多。人民以貿易和工業為生,他們一點也不好戰”[16][17]

明代又恢復于闐的稱呼,1406年,于闐王室向明進貢[18]十五世紀以降,和闐接連受東察合台汗國葉爾羌汗國等支配,在葉爾羌汗國治下,和闐建立了城東的領主城(舊城)。1680年準噶爾汗國消滅葉爾羌汗國,和闐由噶爾丹汗任命白山派和卓治理。

1755年清帝國大致擊潰準噶爾汗國,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於和阗设置和阗办事大臣,受叶尔羌办事大臣节制,徹底清剿白山派。清朝治下的和闐部署有少量官兵,作為地方治理的根據地之一。從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和闐人口逐步増加,居民區擴展到古城牆外。1828年,為了防禦,在舊城附近新建了新城[11]

近現代

  • 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驻喀拉喀什(今墨玉县城)。
  •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皮山县;分和阗县东境23庄与于阗县西境15庄设洛浦县。
  • 民国二年(1913年),改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
  • 民国四年(1915年),自和阗县析置墨玉县。
  • 民国九年(1920年),设和阗道
  • 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和阗道为和阗行政区,设行政长官公署。
  • 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策勒县。
  •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和阗行政区为和阗专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设民丰县。
  • 1949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团抵达和阗
  • 1950年,設立和闐專區專員公署[19]
  • 1959年9月,改和阗为和田[18]
  • 1971年6月,改和田专区为和田地区。
  • 1977年,建立和田地区行政公署。
  • 1979年,建立和田行政公署。
  • 1983年9月,自和田縣析置和田市

參考文獻

  1. ^ Mallory, J. P. and Mair, Victor H. 2000. The Tarim Mummies: Ancient China and the Mystery of the Earliest Peoples from the West, pp. 132, 155-156. Thames & Hudson. London. ISBN 0-500-05101-1.
  2. ^ Bonavia, Judy. The Silk Road: Xi'an to Kashgar. Revised by Christopher Baumer (2004), p. 317. Odyssey Publications. ISBN 962-217-741-7.
  3. ^ Chunxiang Li; Hongjie Li; Yinqiu Cui; Chengzhi Xie; Dawei Cai; Wenying Li; Victor H Mair; Zhi Xu; Quanchao Zhang; Idelis Abuduresule; Li Jin; Hong Zhu; Hui Zhou. Evidence that a West-East admixed population lived in the Tarim Basin as early as the early Bronze Age. BMC Biology. 2010, 8 (15): 15. PMC 2838831 . PMID 20163704. doi:10.1186/1741-7007-8-15. 
  4. ^ Khotan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com. [2012-04-06]. 
  5. ^ 5.0 5.1 5.2 5.3 松田「ホータン」『アジア歴史事典』8巻、308-309頁
  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ilk286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7. ^ 蓮池「ホータン」『中央ユーラシアを知る事典』、470-471頁
  8. ^ 『シルクロード事典』、287頁
  9. ^ (PDF). www.ihp.sinica.edu.tw. [5 April 20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01). 
  10. ^ James A. Millward.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55– [2022-05-25]. ISBN 978-0-231-1392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11. ^ 11.0 11.1 板垣、後藤『事典 イスラームの都市性』、553頁
  12. ^ 『シルクロード事典』、288頁
  13. ^ C.M.ドーソン『モンゴル帝国史』1巻(佐口透訳注, 東洋文庫, 平凡社, 1968年3月)、147-148頁
  14. ^ “高昌之西三四千里有五端城,即唐之于阗国也”见耶律楚材西游录
  15. ^ マルコ・ポーロ『東方見聞録』1巻(愛宕松男訳注, 東洋文庫, 平凡社, 1970年)、115-116頁
  16. ^ Latham, Ronald. Marco Polo: the travels. 1958: 80. 
  17. ^ Wood, Frances. . 2002: 18 [2022-05-25]. ISBN 9780520243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18. ^ 18.0 18.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chimeiyurai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9. ^ 历史沿革. Hotan Prefecture People's Government. 19 January 2019 [22 January 2020]. (原始内容于2021-09-24) (中文(简体)). 

和田歷史, 是和田地區的歷史, 目录, 史前社會, 于闐王國, 伊斯蘭化, 近現代, 參考文獻史前社會, 编辑吐火羅人在2000多年前就生活在這個地區, 在該地區發現了幾具塔里木木乃伊, 在和田市以東的桑普爾, 有一系列廣泛的墓地, 分佈在大約1公里寬和23公里長的區域內, 發掘的地點從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00年不等, 出土的墳墓出土了許多毛氈, 羊毛, 絲綢和棉織物, 甚至還有一小塊掛毯, 即桑普爾掛毯, 展示了高加索人的面貌由24種顏色的線製成的人, 掛毯已被切割並製成其中一名死者穿的褲子, 一項對56個人的. 和田歷史是和田地區的歷史 目录 1 史前社會 2 于闐王國 3 伊斯蘭化 4 近現代 5 參考文獻史前社會 编辑吐火羅人在2000多年前就生活在這個地區 在該地區發現了幾具塔里木木乃伊 在和田市以東的桑普爾 有一系列廣泛的墓地 分佈在大約1公里寬和23公里長的區域內 發掘的地點從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00年不等 出土的墳墓出土了許多毛氈 羊毛 絲綢和棉織物 甚至還有一小塊掛毯 即桑普爾掛毯 展示了高加索人的面貌由24種顏色的線製成的人 掛毯已被切割並製成其中一名死者穿的褲子 一項對56個人的人類學研究顯示 主要是高加索人種 1 2 對在塔里木盆地發現的木乃伊進行的DNA測試表明 它們是祖先的北歐亞人和一些東歐亞人的混合物 3 于闐王國 编辑主条目 于闐 漢唐防衛據點遺跡 古代于闐王國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國家之一 也是佛教文化和學問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文化橋樑 4 前二世紀 西漢第一次與于闐王國接觸時 于闐已經是繁榮的東西方貿易轉運站 5 西元前60年 神爵二年 西漢朝廷設西域都護府 作為與皮山 于闐 扞罙 渠勒 精絕 戎盧等國的接口 公元2年 元寿元年 冊封諸國國王 將佐按漢制封官授印 並在精絕設立 禾府 于闐之於漢 有如後世朝鮮之於明 57年後 于闐國勢興盛 鄰近諸國盡皆服從 73年 于闐被東漢班超攻打後從屬於東漢 但在東漢勢力衰弱 退出西域後再度自立 三世紀時 于闐與鄯善 疏勒 龜茲 焉耆並列塔里木盆地的五大國 西晋封給五國國王侍中 大都尉 奉晋大侯等稱號 6 四世紀後 于闐從屬於前涼 前秦等政權 曾遭到吐谷渾 嚈噠等游牧民族的襲擊 從五世紀到十世紀 于闐王國的語言是塞語 Saka Sakan 可能是健馱邏語的後裔 7 當時于闐的居民塞迦人可能是印歐語族的高加索人種 5 于闐作為東西方貿易樞紐 接受了伊朗和印度等各地區的文化 5 祆教在于闐王國盛行時 也建立了許多佛教寺廟 于闐王國由毗奢耶家族 Vijaya Visa 統治 這一家族在唐代的漢姓為 尉遲 七世紀初的于闐處於西突厥的支配之下 之後唐帝國西征打擊西突厥 648年 于闐與疏勒 龜茲 焉耆併入唐朝影響下的 安西四鎮 675年 上元二年 為了抵擋吐蕃的攻擊 唐在軍事地位重要的于闐設立毗沙都督府 但790年安西大都護府與北庭大都護府都被吐蕃征服 于闐也進入吐蕃支配之下 吐蕃撤退後 李氏家族在于闐建立獨立政權 8 国王李圣天被後晉冊封为 大宝于阗国国王 伊斯蘭化 编辑10世紀 于闐開始與中亞的伊斯蘭國家喀喇汗國進行鬥爭 9 于闐的統治者們意識到他們所面臨的威脅 因為他們安排莫高窟與他們一起描繪了越來越多的神像 在 10 世紀中葉 于闐受到喀喇汗王朝統治者穆薩的攻擊 在塔里木盆地突厥化和伊斯蘭化的關鍵時刻 喀喇汗王朝領導人優素福 卡迪爾汗在1006年左右征服了于闐 10 在喀喇汗國的統治下 于闐被伊斯蘭化 伊朗 印度文化消失了 5 而且由於主要貿易路線的變化 伊斯蘭化後的于闐由國際貿易淡出 轉變為地方性的貿易地 11 1041年 喀喇汗國分裂成東西兩部 喀什噶爾的東喀喇汗國 哈侖系 領有和闐 12 西喀喇汗國在1089年亡於塞爾柱土耳其 東喀喇汗國則多存活了40多年 1134年 西遼征服塔里木盆地 東喀喇汗國臣屬於西遼 和闐也連帶進入西遼的影響之下 西遼大多採取宗教寬容政策 直到1211年 乃蠻屈出律篡奪西遼帝位 釋放之前起兵反抗被俘的東喀喇汗穆罕默德三世 將其送回喀什噶爾 但穆罕默德三世不受當地貴族的歡迎 入城時被刺死於城門洞中 東喀喇汗國宣告滅亡 喀什噶爾不肯歸附屈出律 屈出律每逢秋收時節派兵燒毀農作物 三 四年後 喀什噶爾因為饑荒只好歸順 屈出律原本信奉景教 後在渾忽公主的勸說下改信佛教 喀什噶爾的穆斯林與基督徒被強迫改宗佛教 遭到宗教迫害 13 1218年 成吉思汗派哲別率軍攻打西遼 哲別進入喀什噶爾後宣布宗教自由 西遼屈出律政權徹底被蒙古消滅 元代忽必烈治世時 于闐改名為斡端或五端城 14 並設立斡端宣慰使元帅府 由蒙古帝國王族統治 馬可波羅在 馬可波羅遊記 中記載斡端是農業和紡織業繁榮的城市 15 他寫道 這是別失八里行省的一部分 居民都崇拜穆罕默德 它有許多城市和城鎮 其中最富麗堂皇 和省會一樣 生活資料充足 棉花在這裡盛產 葡萄園 莊園和果園很多 人民以貿易和工業為生 他們一點也不好戰 16 17 明代又恢復于闐的稱呼 1406年 于闐王室向明進貢 18 十五世紀以降 和闐接連受東察合台汗國 葉爾羌汗國等支配 在葉爾羌汗國治下 和闐建立了城東的領主城 舊城 1680年 準噶爾汗國消滅葉爾羌汗國 和闐由噶爾丹汗任命白山派的和卓治理 1755年 清帝國大致擊潰準噶爾汗國 1759年 乾隆二十四年 於和阗设置和阗办事大臣 受叶尔羌办事大臣节制 徹底清剿白山派 清朝治下的和闐部署有少量官兵 作為地方治理的根據地之一 從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 和闐人口逐步増加 居民區擴展到古城牆外 1828年 為了防禦 在舊城附近新建了新城 11 近現代 编辑光绪九年 1883年 置和阗直隶州 驻喀拉喀什 今墨玉县城 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 设皮山县 分和阗县东境23庄与于阗县西境15庄设洛浦县 民国二年 1913年 改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 民国四年 1915年 自和阗县析置墨玉县 民国九年 1920年 设和阗道 民国十七年 1928年 改和阗道为和阗行政区 设行政长官公署 民国十八年 1929年 设策勒县 民国三十二年 1943年 改和阗行政区为和阗专区 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六年 1947年 设民丰县 1949年12月2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团抵达和阗 1950年 設立和闐專區專員公署 19 1959年9月 改和阗为和田 18 1971年6月 改和田专区为和田地区 1977年 建立和田地区行政公署 1979年 建立和田行政公署 1983年9月 自和田縣析置和田市 參考文獻 编辑 Mallory J P and Mair Victor H 2000 The Tarim Mummies Ancient China and the Mystery of the Earliest Peoples from the West pp 132 155 156 Thames amp Hudson London ISBN 0 500 05101 1 Bonavia Judy The Silk Road Xi an to Kashgar Revised by Christopher Baumer 2004 p 317 Odyssey Publications ISBN 962 217 741 7 Chunxiang Li Hongjie Li Yinqiu Cui Chengzhi Xie Dawei Cai Wenying Li Victor H Mair Zhi Xu Quanchao Zhang Idelis Abuduresule Li Jin Hong Zhu Hui Zhou Evidence that a West East admixed population lived in the Tarim Basin as early as the early Bronze Age BMC Biology 2010 8 15 15 PMC 2838831 PMID 20163704 doi 10 1186 1741 7007 8 15 Khotan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com 2012 04 06 5 0 5 1 5 2 5 3 松田 ホータン アジア歴史事典 8巻 308 309頁 引用错误 没有为名为silk286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蓮池 ホータン 中央ユーラシアを知る事典 470 471頁 シルクロード事典 287頁 Error PDF www ihp sinica edu tw 5 April 2018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6 01 James A Millward Eurasian Crossroads A History of Xinjiang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55 2022 05 25 ISBN 978 0 231 13924 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5 11 0 11 1 板垣 後藤 事典 イスラームの都市性 553頁 シルクロード事典 288頁 C M ドーソン モンゴル帝国史 1巻 佐口透訳注 東洋文庫 平凡社 1968年3月 147 148頁 高昌之西三四千里有五端城 即唐之于阗国也 见耶律楚材 西游录 マルコ ポーロ 東方見聞録 1巻 愛宕松男訳注 東洋文庫 平凡社 1970年 115 116頁 Latham Ronald Marco Polo the travels 1958 80 Wood Frances The Silk Road two thousand years in the heart of Asia 2002 18 2022 05 25 ISBN 9780520243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6 01 18 0 18 1 引用错误 没有为名为chimeiyurai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历史沿革 Hotan Prefecture People s Government 19 January 2019 22 Jan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9 24 中文 简体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和田歷史 amp oldid 7209084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