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十八空论

《十八空論》佛教論著,全一卷,原作者不詳,陳朝真諦譯,隋《仁壽錄》最初著錄,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瑜珈部下。[1]

內容 编辑

十八空論內容可分三段,解釋十八空,次釋七種真如,詳說十勝智真實之義。

初段 编辑

解釋十八空的含義。內、外等前六空說明空體,又解行、非行等後十二空說明空用。次后說第十三至第十六共四種空(有法空、無法空、有法無法空、不可得空),即成十六空或十四空。

第二段 编辑

解釋七真如,引釋《解節經》所說七種真如,以七真如皆是第一義諦,同歸一味,即是七種真實的異名。

第三段 编辑

解釋十勝智,說明建立蘊、界、處等十種勝智,是為了用來破除執一者、因者、受者等十種我見,但只解說了一、二、三、四種勝智,其餘文缺佚。

考證 编辑

  • 《十八空論》中三段文義並不連屬,因此被認為不成一部有體系的論書。
  • 依現代佛教學者研究,《十八空論》三段是解釋世親《中邊分別論相品》內的十六空和《真實品》內的差別、善巧二種真實部分的文義,而由編者湊合成書
  • 《十八空論》最後有「關於三性的根本義已如前釋,例難可得,不復重記」等語,可見原來還有其他部分編在一起
  • 《十八空論》內有一部分和圓測《解深密經疏》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所引真諦《中邊分別論疏》文相符,被推測是真諦《中邊分別論疏》的片斷,並非譯本。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十八空論. buddhaspace.org. [2018-05-22]. (原始内容于2018-05-24). 

十八空论, 十八空論, 佛教論著, 全一卷, 原作者不詳, 陳朝真諦譯, 仁壽錄, 最初著錄, 今收於, 大正藏, 第三十一冊瑜珈部下, 目录, 內容, 初段, 第二段, 第三段, 考證, 參考文獻內容, 编辑十八空論內容可分三段, 解釋十八空, 次釋七種真如, 詳說十勝智真實之義, 初段, 编辑, 解釋十八空的含義, 外等前六空說明空體, 又解行, 非行等後十二空說明空用, 次后說第十三至第十六共四種空, 有法空, 無法空, 有法無法空, 不可得空, 即成十六空或十四空, 第二段, 编辑, 解釋七真如, 引釋, . 十八空論 佛教論著 全一卷 原作者不詳 陳朝真諦譯 隋 仁壽錄 最初著錄 今收於 大正藏 第三十一冊瑜珈部下 1 目录 1 內容 1 1 初段 1 2 第二段 1 3 第三段 2 考證 3 參考文獻內容 编辑十八空論內容可分三段 解釋十八空 次釋七種真如 詳說十勝智真實之義 初段 编辑 解釋十八空的含義 內 外等前六空說明空體 又解行 非行等後十二空說明空用 次后說第十三至第十六共四種空 有法空 無法空 有法無法空 不可得空 即成十六空或十四空 第二段 编辑 解釋七真如 引釋 解節經 所說七種真如 以七真如皆是第一義諦 同歸一味 即是七種真實的異名 第三段 编辑 解釋十勝智 說明建立蘊 界 處等十種勝智 是為了用來破除執一者 因者 受者等十種我見 但只解說了一 二 三 四種勝智 其餘文缺佚 考證 编辑 十八空論 中三段文義並不連屬 因此被認為不成一部有體系的論書 依現代佛教學者研究 十八空論 三段是解釋世親 中邊分別論相品 內的十六空和 真實品 內的差別 善巧二種真實部分的文義 而由編者湊合成書 十八空論 最後有 關於三性的根本義已如前釋 例難可得 不復重記 等語 可見原來還有其他部分編在一起 十八空論 內有一部分和圓測 解深密經疏 及窺基 成唯識論述記 所引真諦 中邊分別論疏 文相符 被推測是真諦 中邊分別論疏 的片斷 並非譯本 參考文獻 编辑 十八空論 buddhaspace org 2018 05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5 24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十八空论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十八空论 amp oldid 6394964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