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加禮宛戰役

加禮宛戰役噶瑪蘭語Lanas na Kabalaen)或稱達固湖灣事件撒奇萊雅語Takubuwa a kawaw),是臺灣原住民噶瑪蘭族(Kebalan)和撒奇萊雅族(Sakizaya)在1878年聯合抵禦清朝入侵的事件。[1]該事件對於花蓮地區的族群分布影響極大,撒奇萊雅族及噶瑪蘭族在聯合抵抗清軍入侵的事件中幾乎滅絕,倖存的族人藏身在阿美族之中。[2]同時,協助七腳川社一舉成為奇萊平原最大部落,直至七腳川事件後才式微。[1]

加禮宛事件
抗清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1878年6月-9月
地点
撒奇萊雅族達固湖灣部落
结果 清朝獲勝,占領達固湖灣全土,加禮宛社焚毀遷社,七腳川社阿美族取代撒奇萊雅族成為奇萊平原最大勢力。
参战方
 大清 加禮宛人
撒奇萊雅族
指挥官与领导者
吳光亮 古穆·巴力克

戰前形勢

牡丹社事件後,清廷認知到經營「後山」(今花蓮、台東一帶)的重要性[1]:50。為鞏固後山防禦,欽差大臣沈葆楨提出「開山」及「撫番」的雙軌經營策略[1]:50。在行政上設置南、中兩路理番同知,並在後山設立分官職,佈署軍隊,以昭示清朝在後山的實際管轄權[1]:50。同時設置招墾局,招募漢人進入後山開墾[1]:50。「開山撫番」的政策侵犯原住民的生活領域,最後導致原住民抗清。

加禮宛人(噶瑪蘭族)

加禮宛人(Kaliawan)為撒奇萊雅族南勢阿美族對花蓮地區噶瑪蘭人的統稱[1]:32[註 1]。1840年左右自加禮宛港附近(今冬山河蘭陽溪出口處)移居後山的加禮宛(今花蓮縣新城鄉嘉里村)[1]:32,與南邊的撒奇萊雅族的勢力範圍毗鄰[3]:31。雖然當加禮宛人試圖往美崙溪口發展時,曾遭撒奇萊雅族擊退。但由於加禮宛社能緩衝太魯閣族侵襲的壓力,因此兩族基本上和平共處,也曾共同打擊進近山地區的太魯閣族[3]:32。在人口方面,由於漢人不斷侵墾蘭陽平原,迫使許多噶瑪蘭族人移居北花蓮。根據清政府的資料,截至事件發生前已擁有加禮宛、竹仔林、武暖、七結仔、談仔秉、瑤歌等六個部落[3]:32[4]

羅大春在接下北路統領後,不斷受到太魯閣族的抵抗[5]。清軍因此招攬加禮宛人聯盟以抵禦,並親自攏絡其頭目,由此得知清廷當時與加禮宛人的關係其實並不差[1]:56。從文獻看來,也確實加禮宛人是少數相對順服的民族[1]:59。然而日後清廷又派遣更多軍隊進入奇萊,加禮宛人才逐漸對於清廷感到不滿[1]:59

撒奇萊雅族

撒奇萊雅族世居於花蓮奇萊平原,勢力範圍約在立霧溪以南,木瓜溪以北,為該地勢力最強的族群[1]:36。其中最大的部落稱為達固湖灣(Takobowan,今慈濟大學四維中學),清廷文獻紀錄為「巾老耶社」、「筠耶耶社」,或「竹窩宛社」[1]:120。根據耆老黃金文的口述,達固湖灣部落的人,每隔四年的年齡階層[註 2]會於每次成年禮會沿著外的農兵溪、美崙溪、三仙溪種一圈刺竹[1]:120[6]。刺竹林僅有三道出入口,形成一個強大的防禦堡壘。據傳在事件發生前,部落外的刺竹已經超過60圈,推測該刺竹林已經超過300年[7]

羅大春在接下北路統領後,不斷受到太魯閣族的抵抗。清軍因此亦招攬對太魯閣族敵意之撒奇萊雅人聯盟以抵禦,並親自攏絡其頭目古穆·巴力克,由此得知清廷當時與撒奇萊雅人的關係其實亦並不差。從文獻看來,撒奇萊雅人也是少數相對順服的民族,然而日後清廷又派遣更多軍隊進入奇萊,撒奇萊雅人也逐漸對於清廷感到不滿。

背景

1876年11月,加禮宛人聯合荳蘭及木瓜等部落,於夜間攻擊兵營,並伺機襲擊漢人,福建巡撫丁日昌聞訊親自來臺處理[8]。然而加禮宛人在事後又呈上木瓜番的首級,表明其並未串通,可見在此時加禮宛人並未達成反撫的決心[1]:63。在事件處理完後,丁日昌下令由吳光亮代替張其光擔任台灣總兵,冀改善軍紀[9]:9。隔年,吳光亮自府城(今台南市)率領飛虎營及線槍營,沿八瑤灣(今屏東縣滿州鄉)進入卑南(今台東縣[1]:71。之後又於水尾(今瑞穗鄉)、馬太鞍(今光復鄉),以及吳全城(今東華大學附近)駐兵[1]:71。由於北花蓮民族眾多,吳光亮放棄由北、中路進入後山,並強化後山南路的軍事[1]:71。從軍政的重新佈署來看,1876年的事件雖然規模不大,但對於東台灣的經營策略具有決定性的影響[1]:71

事件經過

1878年6月18日,加禮宛人攔截清兵請撥糧食的文書。次日分路圍攻鵲子鋪(今嘉里、北埔交界)營堡,清軍副將陳德勝受傷,參將楊玉貴陣亡。夏獻綸吳光亮向福建督撫吳贊誠匯報,清廷要求查明起因。夏氏在報告認為,事件係因漢人陳輝煌為勇營購買糧食發生爭執,且陳氏長期欺凌族人,導致加禮宛人不滿[1]:32。後人研究認為除了糧食購買爭執外,事件真正的導火線為當地營勇欺侮當地婦女,母系社會的加禮宛人集合群眾到營理論,然而對方非但隱匿肇事者,甚至將前來理論的族人殺害,才使加禮宛人決心反清[1]:82

由於加禮宛人屬於「熟番」,清廷決定先進行安撫,因此派遣文官前往加禮宛社安撫社民,事件逐漸平息。但同時清廷又加派了張兆連的鎮海軍,使得平息兩個月的衝突再度爆發,加禮宛人殺害參將文毓麟等十人[1]:84。原先對本案抱持同情態度的吳贊誠,也開始主張懲剿加禮宛社,自此清廷決議武力鎮壓加禮宛社[1]:84

吳贊誠派遣總兵孫開華領擢勝軍一營,鎮海中營七哨,以及新設海字營四哨,乘輪船赴花蓮港[1]:131。同時命令福靖新右營兩哨到新城駐守鵲子埔,新增兵力合計兩千餘人[1]:131。孫開華原先計畫由美崙山進攻加禮宛。然而9月5日在美崙山探勘地勢時,遭到加禮宛人襲擊,清軍死傷數名。因此孫氏決定先攻擊撒奇萊雅族的達固湖灣部落,以孤立加禮宛社[1]:131。隔日,孫開華遣副將李光率軍駐紮美崙港,調新城營勇駐守鵲子埔[1]:131。孫氏則親自領兵前往攻打加禮宛社,但實際上卻派遣參將胡德興、吳立貴、同知朱上泮、都司李英,及劉洪順等人率領主力部隊前往達固湖灣[1]:131。加禮宛社主戰派領袖達甫‧瓦努(Dafu Wanu)得悉後,隨即率族人支援達固湖灣,但被清軍截擊敗退,達甫等人戰死[1]:131

然而,當時達固湖灣部落外圍種了濃密的刺竹林,清軍起初不得其門而入[10]。後來清軍根據其他原住民傳來的情報,得知刺竹林有三道取水門,於是清軍改由取水門進攻[10]。但取水門太小,清軍一攻入,就會遭到內部的撒奇萊亞人擊殺[10]。此時,清兵決定採取火攻,將帶火的箭矢朝竹林發射,使部落付之一炬[10]。頭目們在商議之後決議推舉大頭目古穆·巴力克(Komod Pazik)及其妻伊婕·卡娜蕭(Icep Kanasaw)前往清軍兵營投降[11]。撒奇萊雅人投降後,清軍將古穆‧巴力克縛於今日花蓮慈濟醫院附近茄苳樹凌遲[11]。並將一棵大茄苳樹幹剖成兩半,將頭目夫人伊婕·卡那蕭夾在中間,再使數十名清軍於巨木上踩踏,將其活活夾死[11]。清軍命令撒奇萊亞族人和阿美族人在旁圍觀,以達殺雞儆猴之效[11]

9月7日清晨,清軍再度攻擊加禮宛社,加禮宛人不敵,其後敗退[1]:131。清軍原想乘勝追擊,但因路況不佳,雜草叢生,因此清軍先收隊回營,兩方繼續對峙[1]:131。次日清晨,吳光亮自南方的竹林攻入,孫開華則自西南方秘密前進,並度過美崙溪夾擊加禮宛社[1]:131。中午,孫軍攻破加禮宛人的土壘,斬殺加禮宛人百餘名,其餘人則竄逃[1]:131。自此,原先觀望的荳蘭、薄薄等社,懾於清軍軍威皆表示順服[1]:132。同時太魯閣族也加入攻擊加禮宛社的行列,加禮宛社終於在四面受敵的狀況下決定投降[1]:132

紀念

達固湖灣被攻破後,族人流竄各地,隱身於阿美族之中[12],直至2007年才正名成功[13]。撒奇萊雅族為紀念在戰役中喪生的頭目古穆夫婦,將古穆‧巴力克追尊為「火神」,夫人伊婕‧卡娜蕭則追尊為「火神太」[14]。2006年7月1日,撒奇萊雅族於花蓮市國福部落舉辦首次火神祭(Palamal),追祀其他曾為族人奮戰過的祖先。2009年,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在當年事件發生地「加禮宛大社紀念碑」前,進行埋石立約儀式,代表兩族的盟約如磐石堅定。

註釋

  1. ^ 其實「加禮宛」作為族群稱呼的的時間遠早於「噶瑪蘭族」,東台灣的加禮宛人直到日本人進行考證後,以原鄉「蛤仔難」將該族群稱呼為「Kuvalan」[3]:71-111。本條目一律使用加禮宛人,以符合當時的實際狀況。
  2. ^ 撒奇萊雅人會將不同年齡的族人分為不同年齡階級(miselal)[3]:278

参考文献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康培德; 李宜憲; 陳俊男. 《加禮宛事件》 初版. 台灣: 原住民委員會. 2015年12月. ISBN 9789860468502. 
  2. ^ 花孟璟. 〈北部〉撒奇萊雅族火神祭 燒屋喻重生. 《自由時報》. 2013-10-06 [2017-10-20]. (原始内容于2017-10-20)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3.3 3.4 潘朝成; 施正鋒. 《加禮宛戰役》 初版. 台灣: 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 2010年5月. ISBN 9789860236262. 
  4. ^ 詹素娟. 傳說世界與族群關係 ─ 加禮宛人在花蓮地區的歷史與傳說(1827-1930). 新史學. 2006年3月, 17 (1). 
  5. ^ 羅大春. 台灣海防並開山日記. 
  6. ^ 撒奇萊雅族_認識本族. www.tacp.gov.tw. [2017-01-06]. (原始内容于2017-01-06). 
  7. ^ 楊仁煌. 撒奇萊雅民族文化重構創塑之研究 (PDF).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2008, 6:1 (2008): 339-387 [2017-08-09]. (原始内容 (PDF)于2019-01-26). 
  8. ^ 丁日昌. 〈奏為台灣北路生番未靖微臣現擬立即渡台妥籌辦理摺〉. 1876. 
  9. ^ 《清季臺灣洋務史料》.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9. 
  10. ^ 10.0 10.1 10.2 10.3 督固‧撒耘訪談紀錄.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2017-02-05]. (原始内容于2017-02-05). 
  11. ^ 11.0 11.1 11.2 11.3 奇萊平原上的巨大茄苳樹:撒奇萊雅族人的生命與毀滅之歌. Mata Taiwan. 2013-10-02 [2017-02-05]. (原始内容于2017-02-05). 
  12. ^ 新聞:潘建任,《火神祭-撒奇萊雅族的文化傳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2010.7.28
  13. ^ 原民第13族 撒奇萊雅族今正名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2-05]. (原始内容于2017-08-09). 
  14. ^ 新聞:楊宜中,《加禮宛130年 撒奇萊雅、噶瑪蘭族立約紀念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9-09》,自由時報,2009.6.7

外部連結

  • 烽火漂泊 寂寞重生-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百年奮起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加禮宛戰役論文下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加禮宛戰役, 噶瑪蘭語, lanas, kabalaen, 或稱達固湖灣事件, 撒奇萊雅語, takubuwa, kawaw, 是臺灣原住民噶瑪蘭族, kebalan, 和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在1878年聯合抵禦清朝入侵的事件, 該事件對於花蓮地區的族群分布影響極大, 撒奇萊雅族及噶瑪蘭族在聯合抵抗清軍入侵的事件中幾乎滅絕, 倖存的族人藏身在阿美族之中, 同時, 協助清軍的七腳川社一舉成為奇萊平原最大部落, 直至七腳川事件後才式微, 加禮宛事件抗清戰爭的一部分日期1878年6月, 9月地点撒奇萊雅族達. 加禮宛戰役 噶瑪蘭語 Lanas na Kabalaen 或稱達固湖灣事件 撒奇萊雅語 Takubuwa a kawaw 是臺灣原住民噶瑪蘭族 Kebalan 和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在1878年聯合抵禦清朝入侵的事件 1 該事件對於花蓮地區的族群分布影響極大 撒奇萊雅族及噶瑪蘭族在聯合抵抗清軍入侵的事件中幾乎滅絕 倖存的族人藏身在阿美族之中 2 同時 協助清軍的七腳川社一舉成為奇萊平原最大部落 直至七腳川事件後才式微 1 加禮宛事件抗清戰爭的一部分日期1878年6月 9月地点撒奇萊雅族達固湖灣部落结果清朝獲勝 占領達固湖灣全土 加禮宛社焚毀遷社 七腳川社阿美族取代撒奇萊雅族成為奇萊平原最大勢力 参战方 大清加禮宛人撒奇萊雅族指挥官与领导者吳光亮古穆 巴力克 目录 1 戰前形勢 1 1 加禮宛人 噶瑪蘭族 1 2 撒奇萊雅族 2 背景 3 事件經過 4 紀念 5 註釋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連結戰前形勢 编辑牡丹社事件後 清廷認知到經營 後山 今花蓮 台東一帶 的重要性 1 50 為鞏固後山防禦 欽差大臣沈葆楨提出 開山 及 撫番 的雙軌經營策略 1 50 在行政上設置南 中兩路理番同知 並在後山設立分官職 佈署軍隊 以昭示清朝在後山的實際管轄權 1 50 同時設置招墾局 招募漢人進入後山開墾 1 50 開山撫番 的政策侵犯原住民的生活領域 最後導致原住民抗清 加禮宛人 噶瑪蘭族 编辑 加禮宛人 Kaliawan 為撒奇萊雅族及南勢阿美族對花蓮地區噶瑪蘭人的統稱 1 32 註 1 1840年左右自加禮宛港附近 今冬山河接蘭陽溪出口處 移居後山的加禮宛 今花蓮縣新城鄉嘉里村 1 32 與南邊的撒奇萊雅族的勢力範圍毗鄰 3 31 雖然當加禮宛人試圖往美崙溪口發展時 曾遭撒奇萊雅族擊退 但由於加禮宛社能緩衝太魯閣族侵襲的壓力 因此兩族基本上和平共處 也曾共同打擊進近山地區的太魯閣族 3 32 在人口方面 由於漢人不斷侵墾蘭陽平原 迫使許多噶瑪蘭族人移居北花蓮 根據清政府的資料 截至事件發生前已擁有加禮宛 竹仔林 武暖 七結仔 談仔秉 瑤歌等六個部落 3 32 4 羅大春在接下北路統領後 不斷受到太魯閣族的抵抗 5 清軍因此招攬加禮宛人聯盟以抵禦 並親自攏絡其頭目 由此得知清廷當時與加禮宛人的關係其實並不差 1 56 從文獻看來 也確實加禮宛人是少數相對順服的民族 1 59 然而日後清廷又派遣更多軍隊進入奇萊 加禮宛人才逐漸對於清廷感到不滿 1 59 撒奇萊雅族 编辑 主条目 撒奇萊雅族 撒奇萊雅族世居於花蓮奇萊平原 勢力範圍約在立霧溪以南 木瓜溪以北 為該地勢力最強的族群 1 36 其中最大的部落稱為達固湖灣 Takobowan 今慈濟大學至四維中學 清廷文獻紀錄為 巾老耶社 筠耶耶社 或 竹窩宛社 1 120 根據耆老黃金文的口述 達固湖灣部落的人 每隔四年的年齡階層 註 2 會於每次成年禮會沿著外的農兵溪 美崙溪 三仙溪種一圈刺竹 1 120 6 刺竹林僅有三道出入口 形成一個強大的防禦堡壘 據傳在事件發生前 部落外的刺竹已經超過60圈 推測該刺竹林已經超過300年 7 羅大春在接下北路統領後 不斷受到太魯閣族的抵抗 清軍因此亦招攬對太魯閣族敵意之撒奇萊雅人聯盟以抵禦 並親自攏絡其頭目古穆 巴力克 由此得知清廷當時與撒奇萊雅人的關係其實亦並不差 從文獻看來 撒奇萊雅人也是少數相對順服的民族 然而日後清廷又派遣更多軍隊進入奇萊 撒奇萊雅人也逐漸對於清廷感到不滿 背景 编辑1876年11月 加禮宛人聯合荳蘭及木瓜等部落 於夜間攻擊兵營 並伺機襲擊漢人 福建巡撫丁日昌聞訊親自來臺處理 8 然而加禮宛人在事後又呈上木瓜番的首級 表明其並未串通 可見在此時加禮宛人並未達成反撫的決心 1 63 在事件處理完後 丁日昌下令由吳光亮代替張其光擔任台灣總兵 冀改善軍紀 9 9 隔年 吳光亮自府城 今台南市 率領飛虎營及線槍營 沿八瑤灣 今屏東縣滿州鄉 進入卑南 今台東縣 1 71 之後又於水尾 今瑞穗鄉 馬太鞍 今光復鄉 以及吳全城 今東華大學附近 駐兵 1 71 由於北花蓮民族眾多 吳光亮放棄由北 中路進入後山 並強化後山南路的軍事 1 71 從軍政的重新佈署來看 1876年的事件雖然規模不大 但對於東台灣的經營策略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1 71 事件經過 编辑1878年6月18日 加禮宛人攔截清兵請撥糧食的文書 次日分路圍攻鵲子鋪 今嘉里 北埔交界 營堡 清軍副將陳德勝受傷 參將楊玉貴陣亡 夏獻綸 吳光亮向福建督撫吳贊誠匯報 清廷要求查明起因 夏氏在報告認為 事件係因漢人陳輝煌為勇營購買糧食發生爭執 且陳氏長期欺凌族人 導致加禮宛人不滿 1 32 後人研究認為除了糧食購買爭執外 事件真正的導火線為當地營勇欺侮當地婦女 母系社會的加禮宛人集合群眾到營理論 然而對方非但隱匿肇事者 甚至將前來理論的族人殺害 才使加禮宛人決心反清 1 82 由於加禮宛人屬於 熟番 清廷決定先進行安撫 因此派遣文官前往加禮宛社安撫社民 事件逐漸平息 但同時清廷又加派了張兆連的鎮海軍 使得平息兩個月的衝突再度爆發 加禮宛人殺害參將文毓麟等十人 1 84 原先對本案抱持同情態度的吳贊誠 也開始主張懲剿加禮宛社 自此清廷決議武力鎮壓加禮宛社 1 84 吳贊誠派遣總兵孫開華領擢勝軍一營 鎮海中營七哨 以及新設海字營四哨 乘輪船赴花蓮港 1 131 同時命令福靖新右營兩哨到新城駐守鵲子埔 新增兵力合計兩千餘人 1 131 孫開華原先計畫由美崙山進攻加禮宛 然而9月5日在美崙山探勘地勢時 遭到加禮宛人襲擊 清軍死傷數名 因此孫氏決定先攻擊撒奇萊雅族的達固湖灣部落 以孤立加禮宛社 1 131 隔日 孫開華遣副將李光率軍駐紮美崙港 調新城營勇駐守鵲子埔 1 131 孫氏則親自領兵前往攻打加禮宛社 但實際上卻派遣參將胡德興 吳立貴 同知朱上泮 都司李英 及劉洪順等人率領主力部隊前往達固湖灣 1 131 加禮宛社主戰派領袖達甫 瓦努 Dafu Wanu 得悉後 隨即率族人支援達固湖灣 但被清軍截擊敗退 達甫等人戰死 1 131 然而 當時達固湖灣部落外圍種了濃密的刺竹林 清軍起初不得其門而入 10 後來清軍根據其他原住民傳來的情報 得知刺竹林有三道取水門 於是清軍改由取水門進攻 10 但取水門太小 清軍一攻入 就會遭到內部的撒奇萊亞人擊殺 10 此時 清兵決定採取火攻 將帶火的箭矢朝竹林發射 使部落付之一炬 10 頭目們在商議之後決議推舉大頭目古穆 巴力克 Komod Pazik 及其妻伊婕 卡娜蕭 Icep Kanasaw 前往清軍兵營投降 11 撒奇萊雅人投降後 清軍將古穆 巴力克縛於今日花蓮慈濟醫院附近茄苳樹上凌遲 11 並將一棵大茄苳樹幹剖成兩半 將頭目夫人伊婕 卡那蕭夾在中間 再使數十名清軍於巨木上踩踏 將其活活夾死 11 清軍命令撒奇萊亞族人和阿美族人在旁圍觀 以達殺雞儆猴之效 11 9月7日清晨 清軍再度攻擊加禮宛社 加禮宛人不敵 其後敗退 1 131 清軍原想乘勝追擊 但因路況不佳 雜草叢生 因此清軍先收隊回營 兩方繼續對峙 1 131 次日清晨 吳光亮自南方的竹林攻入 孫開華則自西南方秘密前進 並度過美崙溪夾擊加禮宛社 1 131 中午 孫軍攻破加禮宛人的土壘 斬殺加禮宛人百餘名 其餘人則竄逃 1 131 自此 原先觀望的荳蘭 薄薄等社 懾於清軍軍威皆表示順服 1 132 同時太魯閣族也加入攻擊加禮宛社的行列 加禮宛社終於在四面受敵的狀況下決定投降 1 132 紀念 编辑主条目 火神祭 達固湖灣被攻破後 族人流竄各地 隱身於阿美族之中 12 直至2007年才正名成功 13 撒奇萊雅族為紀念在戰役中喪生的頭目古穆夫婦 將古穆 巴力克追尊為 火神 夫人伊婕 卡娜蕭則追尊為 火神太 14 2006年7月1日 撒奇萊雅族於花蓮市國福部落舉辦首次火神祭 Palamal 追祀其他曾為族人奮戰過的祖先 2009年 噶瑪蘭族 撒奇萊雅族在當年事件發生地 加禮宛大社紀念碑 前 進行埋石立約儀式 代表兩族的盟約如磐石堅定 註釋 编辑 其實 加禮宛 作為族群稱呼的的時間遠早於 噶瑪蘭族 東台灣的加禮宛人直到日本人進行考證後 以原鄉 蛤仔難 將該族群稱呼為 Kuvalan 3 71 111 本條目一律使用加禮宛人 以符合當時的實際狀況 撒奇萊雅人會將不同年齡的族人分為不同年齡階級 miselal 3 278 参考文献 编辑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6 1 27 1 28 1 29 1 30 1 31 1 32 1 33 1 34 康培德 李宜憲 陳俊男 加禮宛事件 初版 台灣 原住民委員會 2015年12月 ISBN 978986046850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花孟璟 北部 撒奇萊雅族火神祭 燒屋喻重生 自由時報 2013 10 06 2017 10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0 20 中文 臺灣 3 0 3 1 3 2 3 3 3 4 潘朝成 施正鋒 加禮宛戰役 初版 台灣 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 2010年5月 ISBN 978986023626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詹素娟 傳說世界與族群關係 加禮宛人在花蓮地區的歷史與傳說 1827 1930 新史學 2006年3月 17 1 羅大春 台灣海防並開山日記 撒奇萊雅族 認識本族 www tacp gov tw 2017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1 06 楊仁煌 撒奇萊雅民族文化重構創塑之研究 PDF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2008 6 1 2008 339 387 2017 08 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01 26 丁日昌 奏為台灣北路生番未靖微臣現擬立即渡台妥籌辦理摺 1876 清季臺灣洋務史料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9 10 0 10 1 10 2 10 3 督固 撒耘訪談紀錄 library taiwanschoolnet org 2017 02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05 11 0 11 1 11 2 11 3 奇萊平原上的巨大茄苳樹 撒奇萊雅族人的生命與毀滅之歌 Mata Taiwan 2013 10 02 2017 02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05 新聞 潘建任 火神祭 撒奇萊雅族的文化傳承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 2010 7 28 原民第13族 撒奇萊雅族今正名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 02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09 新聞 楊宜中 加禮宛130年 撒奇萊雅 噶瑪蘭族立約紀念 Archive is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2 09 09 自由時報 2009 6 7外部連結 编辑烽火漂泊 寂寞重生 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百年奮起路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加禮宛戰役論文下載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加禮宛戰役 amp oldid 71928183 加禮宛人 噶瑪蘭族,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