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刺莧

刺莧学名Amaranthus spinosus[1],又名竻苋菜(岭南采药录)、勒苋菜(广东),是一种野生苋菜,属莧科莧属,可以食用,但在許多地區都是入侵物種

刺莧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 莧科 Amaranthaceae
属: 莧屬 Amaranthus
种: 刺莧 A. spinosus
二名法
Amaranthus spinosus

形态

  • 一年生直立草本,多分枝。
  • 莖有稜,常帶有紫紅色,下部光滑,上部稍有毛。
  • 葉卵形或菱状卵形,两端渐狭,中脉背面突出;葉基深入葉柄,彷如葉柄有翼,葉柄基部有兩根銳刺,針刺的基部扁平。
  • 下為團塊狀,雌花簇生于叶腋;上為長穗狀,雄花集为顶生的圆柱形穗狀花序;花为绿白色。

分佈

刺莧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但現在已被引入世界各地,有些時候甚至在被引入地當做毒草來對待。在亞洲的稻米種植業中是危害極大的一種雜草。[2]

除去原產地以外,刺莧還分布在印度日本台湾岛菲律宾中南半岛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福建河南云南江苏浙江广东四川贵州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地,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500米的地区,喜生長在乾燥荒地,及园圃的杂草。

食用

 
Phat phak khom是一道以刺莧嫩芽炒出來的泰國菜

在非洲,刺莧和同屬的其他幾種植物一樣屬於珍貴的食用植物[3]。在泰國菜中,刺莧做出來的一道菜被稱作phak khom泰語ผักขม),在泰米爾語中被叫做mullik keerai,梵語中則是tanduliyaka。菲律賓人也會用刺莧來做菜,他們將其稱為kulitis。在迪維希語中,刺莧的葉子被稱為massaagu馬爾代夫的人們數個世代以來都用其來烹飪食物,其中較著名的一道菜稱作mas huni[4]

参考文献

  1. ^ Linnaeus, C. von, 1753-05-01Species plantarum.
  2. ^ Caton, B. P.; M. Mortimer, J. E. Hill. A practical field guide to weeds of rice in Asia.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2004: 20–21 [2014-05-23]. (原始内容于2016-12-02). 
  3. ^ Grubben, G.J.H. & Denton, O.A. (2004) Plant Resources of Tropical Africa 2. Vegetables. PROTA Foundation, Wageningen; Backhuys, Leiden; CTA, Wageningen.
  4. ^ Xavier Romero-Frias, The Maldive Islanders, A Study of the Popular Culture of an Ancient Ocean Kingdom. Barcelona 1999, ISBN 978-84-7254-801-5
  • 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外部連結

  • (英文)
  • (英文)

刺莧, 学名, amaranthus, spinosus, 又名竻苋菜, 岭南采药录, 勒苋菜, 广东, 是一种野生苋菜, 属莧科莧属, 可以食用, 但在許多地區都是入侵物種, 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科, 莧科, amaranthaceae属, 莧屬, amaranthus种, spinosus二名法amaranthus, s. 刺莧 学名 Amaranthus spinosus 1 又名竻苋菜 岭南采药录 勒苋菜 广东 是一种野生苋菜 属莧科莧属 可以食用 但在許多地區都是入侵物種 刺莧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科 莧科 Amaranthaceae属 莧屬 Amaranthus种 刺莧 A spinosus二名法Amaranthus spinosusL 目录 1 形态 2 分佈 3 食用 4 参考文献 5 外部連結形态 编辑一年生直立草本 多分枝 莖有稜 常帶有紫紅色 下部光滑 上部稍有毛 葉卵形或菱状卵形 两端渐狭 中脉背面突出 葉基深入葉柄 彷如葉柄有翼 葉柄基部有兩根銳刺 針刺的基部扁平 下為團塊狀 雌花簇生于叶腋 上為長穗狀 雄花集为顶生的圆柱形穗狀花序 花为绿白色 分佈 编辑刺莧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 但現在已被引入世界各地 有些時候甚至在被引入地當做毒草來對待 在亞洲的稻米種植業中是危害極大的一種雜草 2 除去原產地以外 刺莧還分布在印度 日本 台湾岛 菲律宾 中南半岛 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 河南 云南 江苏 浙江 广东 四川 贵州 陕西 安徽 湖南 湖北 广西 江西等地 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 500米的地区 喜生長在乾燥荒地 及园圃的杂草 食用 编辑 Phat phak khom是一道以刺莧嫩芽炒出來的泰國菜 在非洲 刺莧和同屬的其他幾種植物一樣屬於珍貴的食用植物 3 在泰國菜中 刺莧做出來的一道菜被稱作phak khom 泰語 phkkhm 在泰米爾語中被叫做mullik keerai 梵語中則是tanduliyaka 菲律賓人也會用刺莧來做菜 他們將其稱為kulitis 在迪維希語中 刺莧的葉子被稱為massaagu 馬爾代夫的人們數個世代以來都用其來烹飪食物 其中較著名的一道菜稱作mas huni 4 参考文献 编辑 Linnaeus C von 1753 05 01Species plantarum Caton B P M Mortimer J E Hill A practical field guide to weeds of rice in Asia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2004 20 21 2014 05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0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Grubben G J H amp Denton O A 2004 Plant Resources of Tropical Africa 2 Vegetables PROTA Foundation Wageningen Backhuys Leiden CTA Wageningen Xavier Romero Frias The Maldive Islanders A Study of the Popular Culture of an Ancient Ocean Kingdom Barcelona 1999 ISBN 978 84 7254 801 5 昆明植物研究所 刺苋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 0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5 外部連結 编辑PROTAbase on Amaranthus spinosus 英文 Jepson Manual Treatment 英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刺莧 amp oldid 6667835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