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似形古尖顎扁蟲

似形古尖顎扁蟲Vetuprostomis consimilis)為尖顎扁蟲科中一個已滅絕的物種。本種發現於產自白堊紀晚期的緬甸琥珀,為該科最古老的化石紀錄[1]

似形古尖顎扁蟲
化石时期:白堊紀晚期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鞘翅目 Coleoptera
科: 尖顎扁蟲科 Prostomidae
属: 古尖顎扁蟲屬 Vetuprostomis
种: 似形古尖顎扁蟲 V. consimilis
二名法
Vetuprostomis consimilis
Engel & Grimaldi, 2008

發現歷史 编辑

本種發現自緬甸琥珀,歷史可追溯至9970萬至943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2008年,Engel和Grimaldi根據產自白堊紀晚期的緬甸琥珀的標本,正式發表本物種。在此之前,該科已知有3件波羅的海琥珀(盧苔特期中期,私人琥珀收藏)的尖顎扁蟲科標本,但都沒有正式發表。因此本物種為該科第一件正式描述的化石物種,亦為已知最古老的尖顎扁蟲[1]

分類學 编辑

本種屬於尖顎扁蟲科古尖顎扁蟲屬,為該屬的模式物種[1]

辭源 编辑

本種的屬名「Vetuprostomis」源自拉丁文的「古老」(vetus)及尖顎扁蟲屬(Prostomis);種小名「consimilis」為拉丁文「類似」之意,代表其形態上與現生物種類似,呈現高度的形態學穩定性[1]

形態描述 编辑

根據Engel和Grimaldi所發表的標本。本種體長約 4.85 mm;頭部寬度約 0.96 mm。前胸背板最大寬度約 0.96 mm,長度約1.11 mm。翅鞘長度約 2.45 mm,寬度約 0.98 mm[1]

外表光滑,多呈現深褐色或黑色。頭部體積大,近似橫向的長方形。 額楯區成梯形,上寬下窄;兩複眼後外側長有後角突(posrerior corner),其末端呈現圓滑直角。後角突的後方形成明顯的領狀構造。頭部背面觀寬大扁平,額楯區周圍有不明顯的的弓形稜線突起圍繞。額楯區後方下陷。頭部的表面粗糙有著珠被的特徵,如同被連續穿刺一般。大顎向前方突出,表面無刻點也無鱗狀排列,邊緣平直;其腹齒較背齒短,一般而言第二、三結合在一起且與第一分開[1]

上唇(Labrum)裸露,其寬邊長度大於長邊,兩側末端角落形成圓角,其末端邊緣向前延伸形成堅硬的剛毛( long setae),不明顯的淺層點刻(puncture)。  複眼中等大小,位於兩側,與頭部前端間隔約莫一個複眼直徑的距離。  觸角(Antennae)共11節,外觀呈現念珠狀,裸露在外,各節皆生有末端螺旋捲曲的長剛毛(setae);末三節膨大,且排列鬆散;柄節(scape)體積稍大於梗節(pedicel)和鞭節(flagellar),而鞭節略小於梗節;鞭節的基節與鞭節中的其他節體積相近(末三節除外)[1]。 

前胸背板(Pronotum)長邊大於寬邊,表面粗糙且生有使其凹凸不平的連續點刻。翅鞘上生有淺層的縱向溝槽以及使其表面粗糙的點刻,且沒有緣摺隆線(epipleural fold narrow)。 各腹板(Abdominal ventrites)如瓦片班層層堆疊,且皆生有零星分布的點刻[1]

古生物學 编辑

本種已具有咽喉側突的特徵。其咽喉側突的長度並沒有超過大顎基部,較現生物種的咽喉側突為短[1]

屬級特徵 编辑

  • 外觀

身形多變,大致修長、身體兩側趨於平行、扁平;體壁(integument  )呈現的顏色從深咖啡色到黑色。口器呈現前口式的大顎(mandibles),並且明顯地向前突出,大顎外緣沒有向外突出的傾向。 額楯區( Fronto clypeal area)向前突出的距離比上唇( labral)的中線長多出1.5倍的長度。頰部(Gena)兩側也明顯地向前突出,形成尖銳的突起,突起略通過大顎基部(mandibular base),基部較寬越接近末端越尖細(這隻古老昆蟲的咽喉側突(jugular process)較現存的物種來的更尖細、修長、突出大顎基部更長的距離)。

  • 頭部

觸角( Antenna)共11節外型呈念珠狀,裸露在外,相較其他節而言末3節體積更為粗大(越靠近觸角末端越膨大),排列也更鬆散。複眼(Compound eyes)體積適中,為全緣的球面,兩複眼(Compound eyes)各分散在離頭部前端約莫一個複眼(Compound eye)直徑距離的地方。頭部(head)兩側邊緣的線條約略平行,而非朝複眼的方向隘縮,頭部前方的角落有明顯的彎曲且將近直角,在這個角落的後方長有明顯的領狀構造(多為構造邊緣的延伸,但也不一定,通常會逐漸抑縮在複眼後方。本科現存的物種普遍無此構造)。

  • 胸部:

前胸背板(Pronotum)大約與頭部( head)、鞘翅(elytra)同寬(本科的現存物種的前胸背板略窄於頭部),其長邊稍長於短邊;前緣截短並因為前胸背板(Pronotum)前外側的結構而略窄於頭部(本科現存物種缺少此結構)。此外,其兩側邊緣以及後緣都稍微地向外彎曲,側板邊緣無鋸齒,沒有側邊隆起。小盾板(Scutellum)體積小且略微裸露。

  • 足部:

基節(Coxae)小而細長,一對步足相隔的距離大約跟與基節的直徑等長,(根本科的現存物種相比更為寬闊);前跗節( protibia )末端寬而凸起,並批覆著許多長剛毛(long setae);跗節(tarsomere)形式可簡記為4-4-4,前三節長度相等,末節較長;鉤爪(pretarsal claws)外形簡易。

  • 鞘翅及腹部:

鞘翅(Elytra)上佈滿圓錐狀的顆粒、淺層溝槽構成的條紋以及緣摺隆線(epipleural fold narrow)完全覆蓋腹部(Abdomen ),腹部能看到五片明顯的腹板(ventrites)。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S.Engel, Michael; Grimaldi, David. A jugular-horned beetle in Cretaceous amber from Myanmar (Coleoptera: Prostomidae). Alavesia. 2008-01-01, 2 [2018-08-31]. (原始内容于2018-09-15). 

似形古尖顎扁蟲, vetuprostomis, consimilis, 為尖顎扁蟲科中一個已滅絕的物種, 本種發現於產自白堊紀晚期的緬甸琥珀, 為該科最古老的化石紀錄, 化石时期, 白堊紀晚期, preЄ, n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纲, 昆虫纲, insecta目, 鞘翅目, coleoptera科, 尖顎扁蟲科, prostomidae属, 古尖顎扁蟲屬, vetuprostomis种, consimilis二名法, vetuprostomis, cons. 似形古尖顎扁蟲 Vetuprostomis consimilis 為尖顎扁蟲科中一個已滅絕的物種 本種發現於產自白堊紀晚期的緬甸琥珀 為該科最古老的化石紀錄 1 似形古尖顎扁蟲 化石时期 白堊紀晚期 PreYe Ye O S D C P T J K Pg N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纲 昆虫纲 Insecta目 鞘翅目 Coleoptera科 尖顎扁蟲科 Prostomidae属 古尖顎扁蟲屬 Vetuprostomis种 似形古尖顎扁蟲 V consimilis二名法 Vetuprostomis consimilisEngel amp Grimaldi 2008 目录 1 發現歷史 2 分類學 3 辭源 4 形態描述 5 古生物學 6 屬級特徵 7 參考文獻發現歷史 编辑本種發現自緬甸琥珀 歷史可追溯至9970萬至943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 2008年 Engel和Grimaldi根據產自白堊紀晚期的緬甸琥珀的標本 正式發表本物種 在此之前 該科已知有3件波羅的海琥珀 盧苔特期中期 私人琥珀收藏 的尖顎扁蟲科標本 但都沒有正式發表 因此本物種為該科第一件正式描述的化石物種 亦為已知最古老的尖顎扁蟲 1 分類學 编辑本種屬於尖顎扁蟲科古尖顎扁蟲屬 為該屬的模式物種 1 辭源 编辑本種的屬名 Vetuprostomis 源自拉丁文的 古老 vetus 及尖顎扁蟲屬 Prostomis 種小名 consimilis 為拉丁文 類似 之意 代表其形態上與現生物種類似 呈現高度的形態學穩定性 1 形態描述 编辑根據Engel和Grimaldi所發表的標本 本種體長約 4 85 mm 頭部寬度約 0 96 mm 前胸背板最大寬度約 0 96 mm 長度約1 11 mm 翅鞘長度約 2 45 mm 寬度約 0 98 mm 1 外表光滑 多呈現深褐色或黑色 頭部體積大 近似橫向的長方形 額楯區成梯形 上寬下窄 兩複眼後外側長有後角突 posrerior corner 其末端呈現圓滑直角 後角突的後方形成明顯的領狀構造 頭部背面觀寬大扁平 額楯區周圍有不明顯的的弓形稜線突起圍繞 額楯區後方下陷 頭部的表面粗糙有著珠被的特徵 如同被連續穿刺一般 大顎向前方突出 表面無刻點也無鱗狀排列 邊緣平直 其腹齒較背齒短 一般而言第二 三結合在一起且與第一分開 1 上唇 Labrum 裸露 其寬邊長度大於長邊 兩側末端角落形成圓角 其末端邊緣向前延伸形成堅硬的剛毛 long setae 不明顯的淺層點刻 puncture 複眼中等大小 位於兩側 與頭部前端間隔約莫一個複眼直徑的距離 觸角 Antennae 共11節 外觀呈現念珠狀 裸露在外 各節皆生有末端螺旋捲曲的長剛毛 setae 末三節膨大 且排列鬆散 柄節 scape 體積稍大於梗節 pedicel 和鞭節 flagellar 而鞭節略小於梗節 鞭節的基節與鞭節中的其他節體積相近 末三節除外 1 前胸背板 Pronotum 長邊大於寬邊 表面粗糙且生有使其凹凸不平的連續點刻 翅鞘上生有淺層的縱向溝槽以及使其表面粗糙的點刻 且沒有緣摺隆線 epipleural fold narrow 各腹板 Abdominal ventrites 如瓦片班層層堆疊 且皆生有零星分布的點刻 1 古生物學 编辑本種已具有咽喉側突的特徵 其咽喉側突的長度並沒有超過大顎基部 較現生物種的咽喉側突為短 1 屬級特徵 编辑外觀身形多變 大致修長 身體兩側趨於平行 扁平 體壁 integument 呈現的顏色從深咖啡色到黑色 口器呈現前口式的大顎 mandibles 並且明顯地向前突出 大顎外緣沒有向外突出的傾向 額楯區 Fronto clypeal area 向前突出的距離比上唇 labral 的中線長多出1 5倍的長度 頰部 Gena 兩側也明顯地向前突出 形成尖銳的突起 突起略通過大顎基部 mandibular base 基部較寬越接近末端越尖細 這隻古老昆蟲的咽喉側突 jugular process 較現存的物種來的更尖細 修長 突出大顎基部更長的距離 頭部觸角 Antenna 共11節外型呈念珠狀 裸露在外 相較其他節而言末3節體積更為粗大 越靠近觸角末端越膨大 排列也更鬆散 複眼 Compound eyes 體積適中 為全緣的球面 兩複眼 Compound eyes 各分散在離頭部前端約莫一個複眼 Compound eye 直徑距離的地方 頭部 head 兩側邊緣的線條約略平行 而非朝複眼的方向隘縮 頭部前方的角落有明顯的彎曲且將近直角 在這個角落的後方長有明顯的領狀構造 多為構造邊緣的延伸 但也不一定 通常會逐漸抑縮在複眼後方 本科現存的物種普遍無此構造 胸部 前胸背板 Pronotum 大約與頭部 head 鞘翅 elytra 同寬 本科的現存物種的前胸背板略窄於頭部 其長邊稍長於短邊 前緣截短並因為前胸背板 Pronotum 前外側的結構而略窄於頭部 本科現存物種缺少此結構 此外 其兩側邊緣以及後緣都稍微地向外彎曲 側板邊緣無鋸齒 沒有側邊隆起 小盾板 Scutellum 體積小且略微裸露 足部 基節 Coxae 小而細長 一對步足相隔的距離大約跟與基節的直徑等長 根本科的現存物種相比更為寬闊 前跗節 protibia 末端寬而凸起 並批覆著許多長剛毛 long setae 跗節 tarsomere 形式可簡記為4 4 4 前三節長度相等 末節較長 鉤爪 pretarsal claws 外形簡易 鞘翅及腹部 鞘翅 Elytra 上佈滿圓錐狀的顆粒 淺層溝槽構成的條紋以及緣摺隆線 epipleural fold narrow 完全覆蓋腹部 Abdomen 腹部能看到五片明顯的腹板 ventrites 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S Engel Michael Grimaldi David A jugular horned beetle in Cretaceous amber from Myanmar Coleoptera Prostomidae Alavesia 2008 01 01 2 2018 08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9 15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似形古尖顎扁蟲 amp oldid 7767988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