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Nehalem微架構

Intel Nehalem (發音:/nəˈheɪləm/[1]) ,是Intel研發的中央處理器微架構之代號,該架構取代了前代的Core微處理器架構[2] 使用Nehalem架構的微處理器採用45納米製程(後期改用32納米製程),在2007年的Intel開發者論壇上Intel官方展示了一個採用兩顆Nehalem微架構的處理器的系統平台。首款採用Intel Nehalem架構的處理器是2008年11月正式發售的桌上型處理器Intel Core i7[3]

Nehalem
產品化2008年11月11日,​14年前​(2008-11-11
設計團隊Intel
生产商
指令集架構MMXSSESSE2SSE3
SSSE3SSE4.1SSE4.2x86
x86-64EM64TEIST
XD bitAES
制作工艺/製程45nm
核心数量2 個至 8 個
一級快取64KB(每核心)
二級快取256KB(每核心)
三級快取4MB~12MB(各核心共享)
CPU主频范围至 3.33 GHz
QPI速率4.8 GT/s 至 6.4 GT/s
DMI速率2.5 GT/s 至 5.0 GT/s
CPU插座
封裝
  • LGA(桌面平台、伺服器平台)
  • PGA(流動平台)
應用平台伺服器工作站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超級計算機
核心代號
  • 伺服器平台:
    Beckton
  • 伺服器平台:
    Gainestown、Jasper Forest
  • 伺服器平台:
    Bloomfield、Jasper Forest、Lynnfield
  • 桌面平台/伺服器平台:
    Bloomfield、Lynnfield、Jasper Forest 、Havendale(已取消)
  • 流動平台:
    Clarksfield、Auburndale(已取消)
使用的處理器型號
上代產品Core
繼任產品Westmere

Intel在Pentium 4時代也使用過“Nehalem”的代號,該代號曾使用於NetBurst微架構的10Ghz版本之Pentium 4微處理器,後來改計劃取消。Nehalem微架構儘管與Netburst架構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但是兩者之間有一些共同的技術和特點,如超執行緒、較高的預設時脈等。儘管Nehalem架構的微處理器預設時脈普遍較高,但能效比依然比Core微架構的製程改進版Penryn微架構的微處理器要高。2011年1月,Intel Nehalem微架構由其下一代微架構Intel Sandy Bridge所取代。

Intel Nehalem的架構設計有不少地方與AMD K10類似(譬如每核心獨立電壓及時脈等),但要比AMD K10的效能更佳、能耗更低。AMD後來也推出K10的改進版K10.5來與Intel的Nehalem競爭。

技術特點 编辑

 
原生四核心的Nehalem微架構

整合北橋 编辑

全部型號的微處理器核心都整合了記憶體控制器,一般支援雙通道DDR3 SDRAM,消費級產品最高支援三通道DDR3 SDRAM,而伺服器平台則可以支援四通道DDR3 SDRAM;除此以外還處理器核心還整合了PCI Express 2.0控制器。

直連式總線 编辑

從Nehalem微架構開始,Intel改用QPI/DMI直連式總線,放棄了傳統的FSB。首發的Core i7使用了新的“Quick Path Interconnect”直連式總線,與AMD的HyperTransport相似。

相比FSB,每一個處理器都可以有獨立的QPI通道與其他處理器連接,處理器之間不用再共享FSB頻寬,並繞路到北橋才能通訊。此外,QPI是雙向傳輸[4]

後來發布的Core i5i3,處理器內部仍使用QPI,但與外部晶片組連接則使用與QPI類似但較QPI的頻寬小的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總線。

隨著FSB的『卸任』,一般意義上的『外頻』概念由『基準時鐘頻率』(BLCK)所取代。[5]

模組化的多核心設計 编辑

處理器採用模組化設計[6]。例如核心、記憶體控制器、以至輸入輸出介面控制器,都能夠以不同的數量配搭,而且都能做到原生多核心設計。這樣使得Nehalem架構的處理器產品線可以做成雙核心、四核心、六核心乃至八核心、十核心(僅見於Xeon E7[7],可以使到產品更容易針對不同市場。與AMD K10微架構類似,每一個模組都可以有獨立的電壓和獨立的時脈,讓處理器在不同負載水平的效能最大化的同時更省電。

二級分支預測器和新的轉譯後備緩衝區(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TLB)。

超執行緒 编辑

超執行緒技術回歸:部分處理器型號支援超线程的技術。消費級市場發售的最高六核心,十二執行緒,企業級的更達到八核心,十六執行緒甚至到後期的十核心,二十執行緒。不僅多執行緒處理能力加強,Intel認為該技術還能最多提升處理器30%的效能。

快取 编辑

多級快取:每核心64KB的L1快取(32KB指令快取+32KB資料快取);每核心256KB的L2快取,雖容量大小較Core微架構的小但擁有更低的讀寫延遲值;與AMD K10一樣,Intel Nehalem微架構的處理器都內建L3快取,每一個處理器共享最小4MB至最大12MB(企業級處理器更達到30MB)。

效能、電源管理 编辑

效能動態調節和電源管理:中高階型號的處理器會支援Turbo Boost港澳地區沒有正式官方中文名稱,台灣官方中文名稱為『渦輪加速』,中國大陸官方中文名稱為『睿頻』。其後該技術更名為Dynamic Speed,動態時脈[8])動態時脈調整技術,倘若有程式使用較多的處理器负载,處理器的頻率可以按步驟提升,此外,可以自動往上提升倍頻[9]該功能基本不需要作業系統的支援,完全由硬體監控[10]。除了時脈管理,電源管理方面引入Power Gates技術,核心閒置的時候可被關閉。對比上一代的Core架構,的核心電阻可以被關閉,電流可以完全不通過核心。各個處理器核心可運作於不同的頻率電壓[11]。Turbo Boost及Power Gates功能都是由同一個單元提供,佔去大約一百萬個晶体管[12]。而AMD K10及後來的改進版K10.5,核心必須手動才能關閉。

指令集 编辑

指令集更新:SIMD指令SSE4的版本會提升為SSE 4.2,SSE4.2在SSE4.1(於Core架構上)的基礎上新增了7條指令[13];引入第二代Intel虛擬化技術,支援EPT(Extended Page Table,擴展分頁表)、VPIDs(virtual processor identifiers,虛擬處理器標識)以及非屏蔽中斷窗口退出(non-maskable interrupt-window exiting)。[14]Intel Nehalem架构的原子操作延时降低了50%,在试图限制原子的开销上。[15]

搭配晶片組 编辑

晶片組方面,Intel推出了5系列晶片組與之搭配,桌面平台有P5*、H5*、X5*等系列型號,其中P5*、H5*系列型號採用LGA1156插座,X5*採用LGA1366插座。代號Bloomfield的Core i7和後期第二批的Intel X58晶片組(允許更變倍頻)的組合再次提升Intel平台的超頻極限。核心代號Lynnfield的Core i5所使用的晶片組,更名為“PCH”(Platform Controller Hub,PCH,整合了一部分北橋和整個南橋),取代以往分離的北橋晶片和南橋晶片,成為單晶片組。[16]早期,處理器核心的電壓與系統記憶體同步。此前,Intel官方表示首批處理器產品會支持DDR3-800和DDR3-1066規格的記憶體。對於DDR3-1333,由於處理器只可以接受較低的電壓水平(限制在1.65V或以下),高速的記憶體意味著需要較高的電壓,所以此規格的官方支援仍然存在疑問[17]。後來第二批X58晶片組主機版上,處理器核心電壓與系統記憶體電壓可以實現異步,方便用家超頻[18]。另外,原先只有XE版本處理器可以調整記憶體頻率。後來Intel修改為所有上市的Core i7處理器,均可以修改記憶體和QPI總線的頻率[19]

效能和能耗之改進 编辑

儘管核心面積比Core架構要大不少,性能較Core架構系列則仍大幅提升,並沒有令市場期望失望。[20]

與Core架構的45納米製程版本Core相比,Nehalem架構:

  • 在相同的能耗下比Core架構的單執行緒效能高出10%至100%;
  • 同樣的效能下的能耗平均比Core架構的低30%;
  • 每核心每時鐘週期的效能平均比上代架構高12%至20%。

核心及其步進 编辑

核心數量(記憶體通道數量、其他總線) 製程 晶片面積 CPUID Model 步進 流動平台 桌面平台、 UP Server DP Server MP Server
八核心(四通道) 45 nm 684 mm² 206E6 46 D0 Beckton (80604)
四核心(三通道) 45 nm 263 mm² 106A4
106A5
26 C0
D0
Bloomfield (80601) Gainestown (80602)
四核心(雙通道、PCIe) 45 nm 296 mm² 106E4
106E5
30 B0
B1
Clarksfield (80607) Lynnfield (80605) Jasper Forest (80612)
雙核心(雙通道、PCIe、內建顯示核心) 45 nm Auburndale (已取消) Havendale (已取消)
十核心(四通道)[21] 32 nm 513 mm² 206F2 47 A2 Westmere-EX (80615)
六核心(三通道) 32 nm 248 mm² 206C2 44 B1 Gulftown (80613) Westmere-EP (80614)
雙核心(雙通道、PCIe、內建顯示核心) 32 nm
45 nm
81+114 mm² 20652
20655
37 C2
K0
Arrandale (80617) Clarkdale (80616)
  • 極致效能級別的處理器無倍頻限制;
  • 全部微處理器使用133MHz的基準時鐘頻率

處理器列表 编辑

繼任微架構 编辑

Intel遵循Tick-Tock策略,於2011年第一季度發布了Intel Sandy Bridge微架構,正式取代Intel Nehalem微架構以及其製程改進版Intel Westmere微架構。

 
Intel的微處理器架構路線圖,從 NetBurst以及P6Tigerlake

參考 编辑

  1. ^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0) 
  2. ^ Intel Details Upcoming New Processor Generations, Intel Corporation, 2007-03-28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09-02-20) 
  3. ^ Gruener, Wolfgang, Nehalem = i7: Intel unveils new Core processor brand, TG Daily, 2008-08-10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09-08-14) 
  4. ^ 45nm最强平台!Core i7+X58深度解析.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12-04-30). 
  5. ^ 又能超外频了? Haswell或恢复FSB概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zol.com.cn
  6. ^ Intel谈Nehalem带宽、扩展性、频率.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12-01-14). 
  7. ^ Intel® Xeon® Processor E7-8870 (30M Cache, 2.40 GHz, 6.40 GT s Intel® QPI). [2012-06-27]. (原始内容于2011-12-17). 
  8. ^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0). 
  9. ^ IDF秋08:Intel公布Nehalem更多细节.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08-12-03). 
  10. ^ 英特尔下個月推四核心Atom处理器.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12-04-13). 
  11. ^ Intel发布首颗6核心处理器Xeon X7460.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12-01-14). 
  12. ^ 更低功耗:Core i7動態超頻技術.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12-01-22). 
  13. ^ 革命即将开始!Core i7 965性能详测.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09-08-17). 
  14. ^ QInside Nehalem: Intel's Future Processor and System.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12-03-13). 
  15. ^ NO EXECUTE!,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12-05-11) 
  16. ^ Botezatu, Bogdan, Intel: No Overclocking for Mainstream Nehalems, Softpedia, 2008-04-22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12-01-18) 
  17. ^ Nehalem平台极限超频存在电压限制.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12-01-14). 
  18. ^ X58主板可以支持处理器、内存电压异步. [2012-04-30]. (原始内容于2012-01-14). 
  19. ^ .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6). 
  20. ^ , PC Watch, 2008-01-29 [201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8) 
  21. ^ Westmere-EX 10 core CPUs announced by Intel at IDF. [2012-06-03]. (原始内容于2012-03-16). 

外部連結 编辑

  • InfoWorld review: Intel's Westmere struts its stuff, InfoWorld, 2010-03-16 [2012-05-01], (原始内容于2011-01-09) 
  • , X-bit Labs, 2009-09-24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8) 
  • , Hot Hardware, 2008-11-03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6) 
  • , hardCOREware.net, 2008-11-03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06) 
  • , PC Perspective, 2008-11-03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06) 
  • Intel Nehalem Core i7 940 Review, Xtreview, 2008-10-01 [2012-05-01], (原始内容于2012-03-09) 
  • Altavilla, Dave, Intel Showcases Dunnington, Nehalem and Larrabee Processors, HotHardware, 2008-03-17 [2012-05-01], (原始内容于2012-05-23) 
  • Shrout, Ryan, , PC Perspective, 2008-03-28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4) 
  • Stokes, Jon, Intel drops a Nehalem bomb on AMD's Fusion: integrated graphics, on-die memory controller, SMT, Ars Technica, 2007-03-28 [2012-05-01], (原始内容于2009-01-25) 
  • Lal Shimpi, Anand, Nehalem: Single die, 8-cores, 731M transistors, AnandTech, 2007-09-18 [2012-05-01], (原始内容于2010-03-06) 
  • Lal Shimpi, Anand, Nehalem -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ntel's New Architecture, AnandTech, 2008-11-03 [2012-05-01], (原始内容于2012-09-18) 
  • David Kanter. Inside Nehalem: Intel's Future Processor and System. realworldtech.com. 2010-04-04 [2010-12-16]. (原始内容于2010-12-21). 
  • Holland, Maggie, , IT Pro, 2007-09-19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8) 
  • , CHW.net, 2008-01-05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5) (西班牙语) 
  • Stokes, Jon,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ntel's Nehalem CPU, Ars Technica, 2008-04-09 [2012-05-01], (原始内容于2008-11-21) 
  • Torres, Gabriel, , Hardware Secrets, 2008-03-17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6) 
  • Shimpi, Anand Lal, The Nehalem Preview: Intel Does It Again, AnandTech, 2008-06-05 [2012-05-01], (原始内容于2010-01-04) 
  • Shimpi, Anand Lal, Nehalem –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ntel's New Architecture, AnandTech, 2008-08-21 [2012-05-01], (原始内容于2010-01-04) 
  • , X-bit Labs, 2008-11-02 [201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06) 

nehalem微架構, intel, nehalem, 發音, nəˈheɪləm, 是intel研發的中央處理器微架構之代號, 該架構取代了前代的core微處理器架構, 使用nehalem架構的微處理器採用45納米製程, 後期改用32納米製程, 在2007年的intel開發者論壇上intel官方展示了一個採用兩顆的處理器的系統平台, 首款採用intel, nehalem架構的處理器是2008年11月正式發售的桌上型處理器intel, core, nehalem產品化2008年11月11日, 14年前, 2008,. Intel Nehalem 發音 neˈheɪlem 1 是Intel研發的中央處理器微架構之代號 該架構取代了前代的Core微處理器架構 2 使用Nehalem架構的微處理器採用45納米製程 後期改用32納米製程 在2007年的Intel開發者論壇上Intel官方展示了一個採用兩顆Nehalem微架構的處理器的系統平台 首款採用Intel Nehalem架構的處理器是2008年11月正式發售的桌上型處理器Intel Core i7 3 Nehalem產品化2008年11月11日 14年前 2008 11 11 設計團隊Intel生产商Intel指令集架構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 1 SSE4 2 x86 x86 64 EM64T EIST XD bit AES制作工艺 製程45nm核心数量2 個至 8 個一級快取64KB 每核心 二級快取256KB 每核心 三級快取4MB 12MB 各核心共享 CPU主频范围至 3 33 GHzQPI速率4 8 GT s 至 6 4 GT sDMI速率2 5 GT s 至 5 0 GT sCPU插座LGA 1366 Socket BLGA 1156 Socket HLGA 1567 Socket LSµPGA 988封裝LGA 桌面平台 伺服器平台 PGA 流動平台 應用平台伺服器 工作站 桌上型電腦 筆記型電腦 超級計算機核心代號伺服器平台 Beckton伺服器平台 Gainestown Jasper Forest伺服器平台 Bloomfield Jasper Forest Lynnfield桌面平台 伺服器平台 Bloomfield Lynnfield Jasper Forest Havendale 已取消 流動平台 Clarksfield Auburndale 已取消 使用的處理器型號Intel XeonIntel CoreIntel Pentium上代產品Core繼任產品WestmereIntel在Pentium 4時代也使用過 Nehalem 的代號 該代號曾使用於NetBurst微架構的10Ghz版本之Pentium 4微處理器 後來改計劃取消 Nehalem微架構儘管與Netburst架構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 但是兩者之間有一些共同的技術和特點 如超執行緒 較高的預設時脈等 儘管Nehalem架構的微處理器預設時脈普遍較高 但能效比依然比Core微架構的製程改進版Penryn微架構的微處理器要高 2011年1月 Intel Nehalem微架構由其下一代微架構Intel Sandy Bridge所取代 Intel Nehalem的架構設計有不少地方與AMD K10類似 譬如每核心獨立電壓及時脈等 但要比AMD K10的效能更佳 能耗更低 AMD後來也推出K10的改進版K10 5來與Intel的Nehalem競爭 目录 1 技術特點 1 1 整合北橋 1 2 直連式總線 1 3 模組化的多核心設計 1 4 超執行緒 1 5 快取 1 6 效能 電源管理 1 7 指令集 1 8 搭配晶片組 2 效能和能耗之改進 3 核心及其步進 4 處理器列表 5 繼任微架構 6 參考 7 外部連結技術特點 编辑 nbsp 原生四核心的Nehalem微架構整合北橋 编辑 全部型號的微處理器核心都整合了記憶體控制器 一般支援雙通道DDR3 SDRAM 消費級產品最高支援三通道DDR3 SDRAM 而伺服器平台則可以支援四通道DDR3 SDRAM 除此以外還處理器核心還整合了PCI Express 2 0控制器 直連式總線 编辑 從Nehalem微架構開始 Intel改用QPI DMI直連式總線 放棄了傳統的FSB 首發的Core i7使用了新的 Quick Path Interconnect 直連式總線 與AMD的HyperTransport相似 相比FSB 每一個處理器都可以有獨立的QPI通道與其他處理器連接 處理器之間不用再共享FSB頻寬 並繞路到北橋才能通訊 此外 QPI是雙向傳輸 4 後來發布的Core i5 i3 處理器內部仍使用QPI 但與外部晶片組連接則使用與QPI類似但較QPI的頻寬小的DMI Direct Media Interface 總線 隨著FSB的 卸任 一般意義上的 外頻 概念由 基準時鐘頻率 BLCK 所取代 5 模組化的多核心設計 编辑 處理器採用模組化設計 6 例如核心 記憶體控制器 以至輸入輸出介面控制器 都能夠以不同的數量配搭 而且都能做到原生多核心設計 這樣使得Nehalem架構的處理器產品線可以做成雙核心 四核心 六核心乃至八核心 十核心 僅見於Xeon E7 7 可以使到產品更容易針對不同市場 與AMD K10微架構類似 每一個模組都可以有獨立的電壓和獨立的時脈 讓處理器在不同負載水平的效能最大化的同時更省電 二級分支預測器和新的轉譯後備緩衝區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TLB 超執行緒 编辑 主条目 超執行緒 超執行緒技術回歸 部分處理器型號支援超线程的技術 消費級市場發售的最高六核心 十二執行緒 企業級的更達到八核心 十六執行緒甚至到後期的十核心 二十執行緒 不僅多執行緒處理能力加強 Intel認為該技術還能最多提升處理器30 的效能 快取 编辑 多級快取 每核心64KB的L1快取 32KB指令快取 32KB資料快取 每核心256KB的L2快取 雖容量大小較Core微架構的小但擁有更低的讀寫延遲值 與AMD K10一樣 Intel Nehalem微架構的處理器都內建L3快取 每一個處理器共享最小4MB至最大12MB 企業級處理器更達到30MB 效能 電源管理 编辑 效能動態調節和電源管理 中高階型號的處理器會支援Turbo Boost 港澳地區沒有正式官方中文名稱 台灣官方中文名稱為 渦輪加速 中國大陸官方中文名稱為 睿頻 其後該技術更名為Dynamic Speed 動態時脈 8 動態時脈調整技術 倘若有程式使用較多的處理器负载 處理器的頻率可以按步驟提升 此外 可以自動往上提升倍頻 9 該功能基本不需要作業系統的支援 完全由硬體監控 10 除了時脈管理 電源管理方面引入Power Gates技術 核心閒置的時候可被關閉 對比上一代的Core架構 的核心電阻可以被關閉 電流可以完全不通過核心 各個處理器核心可運作於不同的頻率和電壓 11 Turbo Boost及Power Gates功能都是由同一個單元提供 佔去大約一百萬個晶体管 12 而AMD K10及後來的改進版K10 5 核心必須手動才能關閉 指令集 编辑 指令集更新 SIMD指令SSE4的版本會提升為SSE 4 2 SSE4 2在SSE4 1 於Core架構上 的基礎上新增了7條指令 13 引入第二代Intel虛擬化技術 支援EPT Extended Page Table 擴展分頁表 VPIDs virtual processor identifiers 虛擬處理器標識 以及非屏蔽中斷窗口退出 non maskable interrupt window exiting 14 Intel Nehalem架构的原子操作延时降低了50 在试图限制原子的开销上 15 搭配晶片組 编辑 晶片組方面 Intel推出了5系列晶片組與之搭配 桌面平台有P5 H5 X5 等系列型號 其中P5 H5 系列型號採用LGA1156插座 X5 採用LGA1366插座 代號Bloomfield的Core i7和後期第二批的Intel X58晶片組 允許更變倍頻 的組合再次提升Intel平台的超頻極限 核心代號Lynnfield的Core i5所使用的晶片組 更名為 PCH Platform Controller Hub PCH 整合了一部分北橋和整個南橋 取代以往分離的北橋晶片和南橋晶片 成為單晶片組 16 早期 處理器核心的電壓與系統記憶體同步 此前 Intel官方表示首批處理器產品會支持DDR3 800和DDR3 1066規格的記憶體 對於DDR3 1333 由於處理器只可以接受較低的電壓水平 限制在1 65V或以下 高速的記憶體意味著需要較高的電壓 所以此規格的官方支援仍然存在疑問 17 後來第二批X58晶片組主機版上 處理器核心電壓與系統記憶體電壓可以實現異步 方便用家超頻 18 另外 原先只有XE版本處理器可以調整記憶體頻率 後來Intel修改為所有上市的Core i7處理器 均可以修改記憶體和QPI總線的頻率 19 效能和能耗之改進 编辑儘管核心面積比Core架構要大不少 性能較Core架構系列則仍大幅提升 並沒有令市場期望失望 20 與Core架構的45納米製程版本Core相比 Nehalem架構 在相同的能耗下比Core架構的單執行緒效能高出10 至100 同樣的效能下的能耗平均比Core架構的低30 每核心每時鐘週期的效能平均比上代架構高12 至20 核心及其步進 编辑核心數量 記憶體通道數量 其他總線 製程 晶片面積 CPUID Model 步進 流動平台 桌面平台 UP Server DP Server MP Server八核心 四通道 45 nm 684 mm 206E6 46 D0 Beckton 80604 四核心 三通道 45 nm 263 mm 106A4106A5 26 C0D0 Bloomfield 80601 Gainestown 80602 四核心 雙通道 PCIe 45 nm 296 mm 106E4106E5 30 B0B1 Clarksfield 80607 Lynnfield 80605 Jasper Forest 80612 雙核心 雙通道 PCIe 內建顯示核心 45 nm Auburndale 已取消 Havendale 已取消 十核心 四通道 21 32 nm 513 mm 206F2 47 A2 Westmere EX 80615 六核心 三通道 32 nm 248 mm 206C2 44 B1 Gulftown 80613 Westmere EP 80614 雙核心 雙通道 PCIe 內建顯示核心 32 nm45 nm 81 114 mm 2065220655 37 C2K0 Arrandale 80617 Clarkdale 80616 極致效能級別的處理器無倍頻限制 全部微處理器使用133MHz的基準時鐘頻率 處理器列表 编辑主条目 Intel Core i7 Intel Core i5 Intel Core i3 Intel Pentium和Intel Xeon繼任微架構 编辑Intel遵循Tick Tock策略 於2011年第一季度發布了Intel Sandy Bridge微架構 正式取代Intel Nehalem微架構以及其製程改進版Intel Westmere微架構 nbsp Intel的微處理器架構路線圖 從 NetBurst以及P6至Tigerlake參考 编辑 I Am Nehalem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2 10 Intel Details Upcoming New Processor Generations Intel Corporation 2007 03 28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2 20 Gruener Wolfgang Nehalem i7 Intel unveils new Core processor brand TG Daily 2008 08 10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8 14 45nm最强平台 Core i7 X58深度解析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4 30 又能超外频了 Haswell或恢复FSB概念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zol com cn Intel谈Nehalem带宽 扩展性 频率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4 Intel Xeon Processor E7 8870 30M Cache 2 40 GHz 6 40 GT s Intel QPI 2012 06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2 17 Core i7的Turbo Boost将改名为Dymanic Speed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9 20 IDF秋08 Intel公布Nehalem更多细节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2 03 英特尔下個月推四核心Atom处理器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4 13 Intel发布首颗6核心处理器Xeon X7460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4 更低功耗 Core i7動態超頻技術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22 革命即将开始 Core i7 965性能详测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8 17 QInside Nehalem Intel s Future Processor and System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3 13 NO EXECUTE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11 Botezatu Bogdan Intel No Overclocking for Mainstream Nehalems Softpedia 2008 04 22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8 Nehalem平台极限超频存在电压限制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4 X58主板可以支持处理器 内存电压异步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4 Intel改变策略 非XE版Core i7也能调内存频率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2 26 Intel s dual teamed approached to micro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PC Watch 2008 01 29 2012 04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3 08 Westmere EX 10 core CPUs announced by Intel at IDF 2012 06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3 16 外部連結 编辑Nehalem processo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Intel comInfoWorld review Intel s Westmere struts its stuff InfoWorld 2010 03 16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1 09 IDF Intel Clarkdale Up Close and Personal X bit Labs 2009 09 24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3 08 Intel Core i7 Processors Nehalem and X58 Have Arrived Hot Hardware 2008 11 03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06 Intel Core i7 CPU amp Nehalem Architecture Review hardCOREware net 2008 11 03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1 06 Intel Nehalem Core i7 Series Complete Review PC Perspective 2008 11 03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1 06 Intel Nehalem Core i7 940 Review Xtreview 2008 10 01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3 09 Altavilla Dave Intel Showcases Dunnington Nehalem and Larrabee Processors HotHardware 2008 03 17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23 Shrout Ryan Intel Slides and Nehalem architecture information PC Perspective 2008 03 28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5 14 Stokes Jon Intel drops a Nehalem bomb on AMD s Fusion integrated graphics on die memory controller SMT Ars Technica 2007 03 28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1 25 Lal Shimpi Anand Nehalem Single die 8 cores 731M transistors AnandTech 2007 09 18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3 06 Lal Shimpi Anand Nehalem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ntel s New Architecture AnandTech 2008 11 03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18 David Kanter Inside Nehalem Intel s Future Processor and System realworldtech com 2010 04 04 2010 12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2 21 Holland Maggie IDF 2007 Intel debuts Nehalem IT Pro 2007 09 19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8 Everything we know about Nehalem CHW net 2008 01 05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7 05 西班牙语 Stokes Jon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ntel s Nehalem CPU Ars Technica 2008 04 09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1 21 Torres Gabriel Details on the Forthcoming Intel Nehalem Processor Hardware Secrets 2008 03 17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5 16 Shimpi Anand Lal The Nehalem Preview Intel Does It Again AnandTech 2008 06 05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1 04 Shimpi Anand Lal Nehalem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ntel s New Architecture AnandTech 2008 08 21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1 04 First Look at Nehalem Microarchitecture X bit Labs 2008 11 02 2012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1 06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Nehalem微架構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Nehalem微架構 amp oldid 7877076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