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Mk 24型魚雷

Mk 24型魚雷(Mark 24 mine),或稱FIDO/Fido,是一款空射反潛魚雷,搭載被動聲波制導系統。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美國英國加拿大軍隊所使用,它於1943年3月起投入使用,在美國海軍服役至1948年。生產了約4,000枚魚雷,戰爭期間部署了340枚。發射了204枚以打擊敵方潛艇目標,擊沉37艘,損壞18艘軸心國潛艇。「Mark 24 mine」這名稱(「mine」一詞在英文可解釋為地雷、水雷,魚雷的專有名詞為「torpedo」),是出於安全目的才把武器名為這名,且夾帶掩人耳目的性質,以掩蓋武器的本質。

Mk 24型魚雷
Mark 24 mine
Mk 24型聲波制導魚雷
类型聲波制導魚雷
原产地 美國
 加拿大
 英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2–1948[1]
使用方美國海軍
英國皇家海軍
艦隊航空隊
加拿大皇家海軍
参与战争/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生产历史
研发者西部電氣
貝爾實驗室
哈佛大學水下聲波實驗室[1]
研发日期1942[1]
生产商英國通用電氣公司[1]
西部電氣
制造数量4000[2]
基本规格
重量680英磅(310公斤)[1]
长度84英寸(2.1米)[1]
直径19英寸(48厘米)[1]

有效射程4,000碼(3.7公里)
(10分鐘持續搜索時間)[1]
弹头HBX[1]
弹头量92英磅(42公斤)[1]
引爆机制Mk 142 引信,接觸式引爆器[1]

发动机電力,二級電池[1]
速度12節(22公里每小時)[1]
制导系统預設環圈搜索,被動聲波制導[1]
发射平台飛機

背景 编辑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魚雷設計者就已經研究魚雷「制導」其目標這概念。雖然這概念很有趣,但當時就聲音的產生和在海中傳播涉及的物理學理論並未成熟,以及研發、設計、生產魚雷的技術問題,是當時研發聲波制導魚雷的設計者需攻克的難關。二戰期間,德國潛艇裝備電力推動聲波制導魚雷,其研發工作更早在1933年便已開始。Falke T-4英语G7e torpedoZaunkönig T-5英语G7es torpedo魚雷在1943年投入使用,設計在預設的深度運行,攻擊水面船隻。相似的魚雷MK28於1944年進入美軍潛艇服役。

MK28能有效對付水面船隻,但對於潛艇,則相當有限,這是因為它不能追蹤和調節其深度和方向的變化。Mk 24型魚雷的設計除了解決早期追蹤和控制系統的缺點之外,其尺寸、重量和空中發射規格亦符合空投至水中的條件。

研發 编辑

 
Mk 24型魚雷的設計圖

美國海軍在1941年末開始研究空射反潛魚雷。根據一組正式的需求,哈佛水下聲音實驗室與貝爾實驗室在1941年12月展開研發工作。這項目之後變成科學研究與開發辦公室第61號專案。

哈佛水下聲音實驗室與貝爾實驗室同時進行魚雷研發,並完整交換信息。西部電氣則研發輕量、耐衝擊、48伏鉛酸電池,能提供110安培,並維持15分鐘。通用電氣負責設計和研發推進系統,以及轉向電動機,並研究主動聲波制導系統。泰勒船模試驗槽協助有關於流體力學和推進系統的問題。

制導系統包含4個環繞魚雷腹部的水下聽音器,連接至以真空管為基礎的聲音處理陣列。貝爾實驗室的比例導航和哈佛水下聲音實驗室的非比例轉向系統,於1942年7月進行演示。

現有的Mk 13型魚雷外殼可以為Mk 24型魚雷提供基礎,Mk 24型魚雷的外殼被縮減了長度,減少了其直徑和重量,並新設計半球形的鼻錐部分以攜帶裝藥,且有4個於圓錐形尾部的穩定翼和方向舵,以及一個推進器。這些改動生產出相對較短,但較「肥」的魚雷。

1942年6月,儘管魚雷仍有主要測試工作未完成,包括空中投放測試,但美國海軍決定將魚雷帶入生產程序。貝爾實驗室版本的比例導航制導系統被選中生產。預先生產工程樣品的測試一直持續到1942年12月,美國海軍在1943年3月收到第一批生產模型。

最初訂購了10,000枚魚雷,但因其證明自身較先前的魚雷更有效率,訂單降至4,000枚。結算每枚造價$1,800。

運作 编辑

在進入水面後,在鐘擺靜水英语Pendulum-and-hydrostat control(Pendulum-and-hydrostat)控制系統的操作下Mk 24型魚雷會在預先設定的深度上進行環形搜索。這會一直持續至潛在目標的24 kHz聲波信號被水下聽音器偵測到超過預設界限,那時,魚雷便會切換至被動聲波比例制導系統。最初魚雷被設置在水下50呎(15 m)搜索目標,後來改為150呎(45 m)。為防止魚雷意外攻擊水面船艦,當它浮升至水下40呎(12 m)以上時會回到環形搜索。

魚雷的速度相對較低這事實一直被保密,因為雖然U艇下潛的速度不比魚雷快,但在水面時則相反。

戰鬥史 编辑

1943年5月14日,一輛美國海軍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攻擊並摧毀一艘U艇,可能是U-657英语German submarine U-657[3]U-640英语German submarine U-640[4]。5月13日,英國皇家空軍海防司令部B-24轟炸機B/86,使用Mk 24型魚雷攻擊一艘U艇,為U-456英语German submarine U-456[5],但僅受損,第二天因受到的損傷而沉沒。其中一個是第一艘因Mk 24型魚雷而沉沒的U艇。在服役期間,Mk 24型魚雷總共擊沉了37艘潛艇,效率約為18%,相較於飛機發射的深水炸彈的9.5% 高。[2]:37

根據美國海軍行動評估團(Operations Evaluation Group)第289號文件,於1946年8月12日披露了與Mk 24型魚雷效率相關數據︰

Mk 24型魚雷的發射攻擊次數 264
Mk 24型魚雷的發射總數(所有目標) 340
對潛艇發射的Mk 24型魚雷的數量 204
由美軍飛機發射Mk 24型魚雷攻擊潛艇的次數 142
由同盟軍飛機(主要是英軍)發射Mk 24型魚雷攻擊的次數 62
以Mk 24型魚雷擊沉的德國U艇數目 31
以Mk 24型魚雷造成損傷的德國U艇數目 15
以Mk 24型魚雷擊沉的日本潛艇數目 6
以Mk 24型魚雷造成損傷的日本潛艇數目 3
以Mk 24型魚雷擊沉的潛艇數目(德國和日本) 37
造成損傷的潛艇總數 18

參數 编辑

  • 直徑︰19寸(48 cm)
  • 長度︰84寸(2.13 m)
  • 重量︰680磅(308 kg)
  • 彈頭︰92磅(41.7 kg) HBX高爆炸藥
  • 推進器︰5匹(3.7 kw)電動機驅動一個螺旋槳,48伏鉛酸電池供電
  • 速度與續航力︰12節(22 km/h)維持10分鐘,行走距離約為4,000碼(3,700 m)
  • 制導系統︰4個運行在24 kHz的壓電水下聽音器,以及具有比例轉向的真空管信號處理系統
  • 最大投放高度︰200-300呎(60-90 m)
  • 最高空中發射速度︰120節(220 km/h)

變種型號 编辑

Mk 27型魚雷被研發作潛艇反水面船艦魚雷,自1944年夏天開始投入太平洋戰爭。海軍中尉Carter L. Bennett的海鴞號於11月取得了Mk 27型魚雷的第一次勝利,在黃海撃損一艘日本巡邏艦。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Torpedo History: Mark 24 mine. [2013-06-11]. (原始内容于2014-09-15). 
  2. ^ 2.0 2.1 Jolie, E.W. A Brief History of US Navy Torpedo Development. 1978-09-15 [2013-06-19]. (原始内容于2022-08-09). 
  3. ^ Kemp p117
  4. ^ Neistle p78
  5. ^ Kemp p116

資料來源 编辑

  • http://uboat.net/allies/technical/fido.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lair, Clay, Jr. Hitler's U-Boat War: The Hunters, 1939-1942. ISBN 0-679-64032-0
  • Blair, Clay, Jr. Silent Victory. Bantam, 1976.
  • Paul Kemp  : U-Boats Destroyed ( 1997) ISBN 1-85409-515-3
  • Axel Niestle  : German U-Boat Losses during World War II (1998) ISBN 1-85367-352-8

24型魚雷,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2年8月9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标签,.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2年8月9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8月9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Mk 24型魚雷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Mk 24型魚雷 Mark 24 mine 或稱FIDO Fido 是一款空射反潛魚雷 搭載被動聲波制導系統 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美國 英國和加拿大軍隊所使用 它於1943年3月起投入使用 在美國海軍服役至1948年 生產了約4 000枚魚雷 戰爭期間部署了340枚 發射了204枚以打擊敵方潛艇目標 擊沉37艘 損壞18艘軸心國潛艇 Mark 24 mine 這名稱 mine 一詞在英文可解釋為地雷 水雷 魚雷的專有名詞為 torpedo 是出於安全目的才把武器名為這名 且夾帶掩人耳目的性質 以掩蓋武器的本質 Mk 24型魚雷Mark 24 mineMk 24型聲波制導魚雷类型聲波制導魚雷原产地 美國 加拿大 英国服役记录服役期间1942 1948 1 使用方美國海軍英國皇家海軍艦隊航空隊加拿大皇家海軍参与战争 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生产历史研发者西部電氣貝爾實驗室哈佛大學水下聲波實驗室 1 研发日期1942 1 生产商英國通用電氣公司 1 西部電氣制造数量4000 2 基本规格重量680英磅 310公斤 1 长度84英寸 2 1米 1 直径19英寸 48厘米 1 有效射程4 000碼 3 7公里 10分鐘持續搜索時間 1 弹头HBX 1 弹头量92英磅 42公斤 1 引爆机制Mk 142 引信 接觸式引爆器 1 发动机電力 二級電池 1 速度12節 22公里每小時 1 制导系统預設環圈搜索 被動聲波制導 1 发射平台飛機 目录 1 背景 2 研發 3 運作 4 戰鬥史 5 參數 6 變種型號 7 參考資料 7 1 資料來源背景 编辑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魚雷設計者就已經研究魚雷 制導 其目標這概念 雖然這概念很有趣 但當時就聲音的產生和在海中傳播涉及的物理學理論並未成熟 以及研發 設計 生產魚雷的技術問題 是當時研發聲波制導魚雷的設計者需攻克的難關 二戰期間 德國潛艇裝備電力推動聲波制導魚雷 其研發工作更早在1933年便已開始 Falke T 4 英语 G7e torpedo 和Zaunkonig T 5 英语 G7es torpedo 魚雷在1943年投入使用 設計在預設的深度運行 攻擊水面船隻 相似的魚雷MK28於1944年進入美軍潛艇服役 MK28能有效對付水面船隻 但對於潛艇 則相當有限 這是因為它不能追蹤和調節其深度和方向的變化 Mk 24型魚雷的設計除了解決早期追蹤和控制系統的缺點之外 其尺寸 重量和空中發射規格亦符合空投至水中的條件 研發 编辑 nbsp Mk 24型魚雷的設計圖美國海軍在1941年末開始研究空射反潛魚雷 根據一組正式的需求 哈佛水下聲音實驗室與貝爾實驗室在1941年12月展開研發工作 這項目之後變成科學研究與開發辦公室第61號專案 哈佛水下聲音實驗室與貝爾實驗室同時進行魚雷研發 並完整交換信息 西部電氣則研發輕量 耐衝擊 48伏鉛酸電池 能提供110安培 並維持15分鐘 通用電氣負責設計和研發推進系統 以及轉向電動機 並研究主動聲波制導系統 泰勒船模試驗槽協助有關於流體力學和推進系統的問題 制導系統包含4個環繞魚雷腹部的水下聽音器 連接至以真空管為基礎的聲音處理陣列 貝爾實驗室的比例導航和哈佛水下聲音實驗室的非比例轉向系統 於1942年7月進行演示 現有的Mk 13型魚雷外殼可以為Mk 24型魚雷提供基礎 Mk 24型魚雷的外殼被縮減了長度 減少了其直徑和重量 並新設計半球形的鼻錐部分以攜帶裝藥 且有4個於圓錐形尾部的穩定翼和方向舵 以及一個推進器 這些改動生產出相對較短 但較 肥 的魚雷 1942年6月 儘管魚雷仍有主要測試工作未完成 包括空中投放測試 但美國海軍決定將魚雷帶入生產程序 貝爾實驗室版本的比例導航制導系統被選中生產 預先生產工程樣品的測試一直持續到1942年12月 美國海軍在1943年3月收到第一批生產模型 最初訂購了10 000枚魚雷 但因其證明自身較先前的魚雷更有效率 訂單降至4 000枚 結算每枚造價 1 800 運作 编辑在進入水面後 在鐘擺靜水 英语 Pendulum and hydrostat control Pendulum and hydrostat 控制系統的操作下Mk 24型魚雷會在預先設定的深度上進行環形搜索 這會一直持續至潛在目標的24 kHz聲波信號被水下聽音器偵測到超過預設界限 那時 魚雷便會切換至被動聲波比例制導系統 最初魚雷被設置在水下50呎 15 m 搜索目標 後來改為150呎 45 m 為防止魚雷意外攻擊水面船艦 當它浮升至水下40呎 12 m 以上時會回到環形搜索 魚雷的速度相對較低這事實一直被保密 因為雖然U艇下潛的速度不比魚雷快 但在水面時則相反 戰鬥史 编辑1943年5月14日 一輛美國海軍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攻擊並摧毀一艘U艇 可能是U 657 英语 German submarine U 657 3 或U 640 英语 German submarine U 640 4 5月13日 英國皇家空軍海防司令部B 24轟炸機B 86 使用Mk 24型魚雷攻擊一艘U艇 為U 456 英语 German submarine U 456 5 但僅受損 第二天因受到的損傷而沉沒 其中一個是第一艘因Mk 24型魚雷而沉沒的U艇 在服役期間 Mk 24型魚雷總共擊沉了37艘潛艇 效率約為18 相較於飛機發射的深水炸彈的9 5 高 2 37根據美國海軍行動評估團 Operations Evaluation Group 第289號文件 於1946年8月12日披露了與Mk 24型魚雷效率相關數據 Mk 24型魚雷的發射攻擊次數 264Mk 24型魚雷的發射總數 所有目標 340對潛艇發射的Mk 24型魚雷的數量 204由美軍飛機發射Mk 24型魚雷攻擊潛艇的次數 142由同盟軍飛機 主要是英軍 發射Mk 24型魚雷攻擊的次數 62以Mk 24型魚雷擊沉的德國U艇數目 31以Mk 24型魚雷造成損傷的德國U艇數目 15以Mk 24型魚雷擊沉的日本潛艇數目 6以Mk 24型魚雷造成損傷的日本潛艇數目 3以Mk 24型魚雷擊沉的潛艇數目 德國和日本 37造成損傷的潛艇總數 18參數 编辑直徑 19寸 48 cm 長度 84寸 2 13 m 重量 680磅 308 kg 彈頭 92磅 41 7 kg HBX高爆炸藥 推進器 5匹 3 7 kw 電動機驅動一個螺旋槳 48伏鉛酸電池供電 速度與續航力 12節 22 km h 維持10分鐘 行走距離約為4 000碼 3 700 m 制導系統 4個運行在24 kHz的壓電水下聽音器 以及具有比例轉向的真空管信號處理系統 最大投放高度 200 300呎 60 90 m 最高空中發射速度 120節 220 km h 變種型號 编辑Mk 27型魚雷被研發作潛艇反水面船艦魚雷 自1944年夏天開始投入太平洋戰爭 海軍中尉Carter L Bennett的海鴞號於11月取得了Mk 27型魚雷的第一次勝利 在黃海撃損一艘日本巡邏艦 參考資料 编辑 1 00 1 01 1 02 1 03 1 04 1 05 1 06 1 07 1 08 1 09 1 10 1 11 1 12 1 13 Torpedo History Mark 24 mine 2013 06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9 15 2 0 2 1 Jolie E W A Brief History of US Navy Torpedo Development 1978 09 15 2013 06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8 09 Kemp p117 Neistle p78 Kemp p116 資料來源 编辑 http uboat net allies technical fido ht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ttps web archive org web 20060224092332 http www navytorpedo com html legacy USNT4 htm Blair Clay Jr Hitler s U Boat War The Hunters 1939 1942 ISBN 0 679 64032 0 Blair Clay Jr Silent Victory Bantam 1976 Paul Kemp U Boats Destroyed 1997 ISBN 1 85409 515 3 Axel Niestle German U Boat Losses during World War II 1998 ISBN 1 85367 352 8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Mk 24型魚雷 amp oldid 7843134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