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线粒体核糖体

线粒体核糖体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内的一种核糖体,负责完成线粒体这种细胞器中进行的翻译过程。线粒体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介干55S-56S之间,是已发现的沉降系数最小的核糖体。

不同生物的线粒体核糖体在组成与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均比细胞质核糖体的大。

历史

在线粒体核糖体被发现之前,研究人员已分别在真核细胞细胞质中和原核细胞中发现80S核糖体和70S核糖体。

1967年,O'Brien和Kalf等在大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中发现核糖体。[1][2]当核糖体首次从细胞器中被分离时,研究人员一度以为这些核糖体是来自于原核生物祖先细胞内的70S核糖体。

1981年,对线粒体核糖体rDNA人类)的测序结果公布,[3]该测序工作在细胞质核糖体rRNA测序结束前完成。

大小

虽线粒体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比70S核糖体的小,但线粒体核糖体并非退化的70S核糖体或所谓的“亚核糖体颗粒”(subribonsomal particle)。实际上,线粒体核糖体质量体积都比70S核糖体的大。[4]

线粒体核糖体之所以具有较小的沉降系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而RNA分子较小[5]

组成

一般的线粒体核糖体由28S核糖体亚基(小亚基)和39S核糖体亚基(大亚基)组成。[6]在这类核糖体中,rRNA约占25%,核糖体蛋白质(简称“RP”)约占75%。线粒体核糖体是已发现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类核糖体。

线粒体核糖体中含有2-3种rRNA和85种RP。[7]另有研究认为人类线粒体核糖体只含有78种RP。[8]线粒体核糖体蛋白质(简称“MRP”)可根据它们在核糖体自组装过程中与rRNA结合的先后顺序分为初级结合蛋白、次级结合蛋白等几类。在线粒体核糖体39S亚基中,L7、L13、L14、L21、L26与L44已被证实是初级结合蛋白,而L8、L11、L28、L35、L40、L49与L50则被证实是次级结合蛋白。[9]线粒体核糖体28S亚基中含有长度约为950nt12S MT-RNR1,而39S亚基中则含有长度约为1560nt的16S MT-RNR2高等植物的线粒体中另外含有一种沉降系数也为5S,但与该rRNA细胞质核糖体的5S rRNA不同。

基因与表达

线粒体核糖体各组分由分别属于细胞核细胞质的两个基因组编码,所以线粒体核糖体需要两个基因组共同表达来形成。哺乳动物细胞核中编码线粒体核糖体各组分的基因比其编码80S核糖体的基因以更快的速度进化着。[10][11]

部分生物(例如哺乳动物)的线粒体核糖体中的所有核糖体蛋白质皆由核基因编码,并由80S核糖体合成。[12]这些核糖体蛋白质需从细胞质基质中运送到线粒体内以完成线粒体核糖体的装配。也有一些生物(部分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基因含量高,能够编码核糖体蛋白、tRNA、参与转录和翻译的蛋白质,对于这些物种的线粒体核糖体而言,细胞核基因组只编码其部分核糖体蛋白。

抗生素抗性

虽然比起80S核糖体,哺乳动物的线粒体核糖体与原核生物的70S核糖体更相似,它们仍能因对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敏感程度的不同而被区分开来。[13]但一些抗生素不仅与抑制70S核糖体,还能抑制线粒体核糖体。所以,部分治疗细菌病原体入侵造成的感染的抗生素对患者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使用氯霉素可能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而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则具有耳毒性等)。[14]

GTP亲和性

线粒体核糖体中含有对三磷酸鸟苷(简称“GTP”)具有很强亲和力的GTP结合位点。其中,牛的线粒体核糖体28S亚基GTP亲和力为Kd=17±5.8nM,而39S亚基GTP亲和力为Kd=15.3±2.8nM。[15]这种高度的亲和性是70S核糖体及80S核糖体所没有的。已有研究发现牛线粒体核糖体的其中一个GTP结合位点在28S亚基的S5蛋白上。S5是线粒体核糖体独有的RP,70S核糖体或80S核糖体中都不存在该RP的同源蛋白质,其结合GTP的作用未知。

参考文献

  1. ^ O'Brien, T.W. and Kalf, G.F. . J. Biol. Chem. May 10, 1967, 242 (9): 2172–2179 [2011-03-06]. PMID 60228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 
  2. ^ O'Brien, T.W. and Kalf, G.F. . J. Biol. Chem. May 10, 1967, 242 (9): 92180–2185 [2011-03-06]. PMID 60228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6) (英语). 
  3. ^ S. Anderson, A.T. Bankier, B.G. Barrell, M.H. L. de Bruijn, A.R. Coulson, J. Drouin, I.C. Eperon, D.P. Nierlich, B.A. Roe, F. Sanger, P.H. Schreier, A. J. H. Smith, R. Staden & I.G. Young. . Nature. Apr 9, 1981, 290 (5806): 457–465 [2011-03-07]. PMID 7219534. doi:10.1038/290457a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2) (英语). 
  4. ^ Hamilton, M.G. and O'Brien, T.W. . Biochemistry. Dec 17, 1974, 13 (26): 5400–5403 [201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6) (英语). 
  5. ^ Attardi B, Attardi G. . Nature. Dec 13, 1969, 224 (5224): 1079–1083 [2011-03-06]. PMID 53531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英语). 
  6. ^ O'Brien, T.W. (PDF). J. Biol. Chem. May 25, 1971, 245 (10): 3409–3417 [2011-03-06]. PMID 493006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7-24) (英语). 
  7. ^ Matthews, D.E., Hessler, R.A., Denslow,N.D., Edwards, J. and O'Brien, T.W. . J. Biol. Chem. Aug 10, 1982, 257 (15): 8788–8794 [2011-03-06]. PMID 7047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英语). 
  8. ^ 杨斌、郝飞.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 (7) [201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中文(简体)). 
  9. ^ Piatyszek, M., Denslow, N.D. and O'Brien,T.W. . Nucleic Acid Research. Mar 25, 1988, 16 (6): 2565–2583 [2011-03-15]. PMID 3129699. PMCID PMC3363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英语). 
  10. ^ Matthews DE, Hessler RA, O'Brien TW. . FEBS Lett. Feb 1, 1978, 86 (1): 76–80 [2011-03-13]. PMID 6208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0) (英语). 
  11. ^ Pietromonaco SF, Hessler RA, O'Brien TW. . J Mol Evol. 1986, 24 (1-2): 110–117 [2011-03-13]. PMID 3104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英语). 
  12. ^ Schieber, G.L. and O'Brien, T.W. . J. Biol. Chem. May 25, 1985, 260 (1985): 6367–6372 [2011-03-08]. PMID 3997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英语). 
  13. ^ Denslow ND, O'Brien TW. .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Mar 15, 1974, 57 (1): 9–16 [2011-03-10]. PMID 4597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英语). 
  14. ^ 李英.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3) [2011-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中文(简体)). 
  15. ^ Denslow, N.D., Anders, J.C., and O'Brien,T.W. . J. Biol. Chem. May 25, 1991, 266 (15): 9586–9590 [2011-03-15]. PMID 20330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英语). 

外部链接

  • 线粒体核糖体发现者之一——

    线粒体核糖体, 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内的一种核糖体, 负责完成线粒体这种细胞器中进行的翻译过程, 的沉降系数介干55s, 56s之间, 是已发现的沉降系数最小的核糖体, 不同生物的在组成与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均比细胞质核糖体的大, 目录, 历史, 大小, 组成, 基因与表达, 抗生素抗性, gtp亲和性,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历史, 编辑在被发现之前, 研究人员已分别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和原核细胞中发现80s核糖体和70s核糖体, 1967年, brien和kalf等在大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中发现核糖体, 当核. 线粒体核糖体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内的一种核糖体 负责完成线粒体这种细胞器中进行的翻译过程 线粒体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介干55S 56S之间 是已发现的沉降系数最小的核糖体 不同生物的线粒体核糖体在组成与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均比细胞质核糖体的大 目录 1 历史 2 大小 3 组成 4 基因与表达 5 抗生素抗性 6 GTP亲和性 7 参考文献 8 外部链接历史 编辑在线粒体核糖体被发现之前 研究人员已分别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和原核细胞中发现80S核糖体和70S核糖体 1967年 O Brien和Kalf等在大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中发现核糖体 1 2 当核糖体首次从细胞器中被分离时 研究人员一度以为这些核糖体是来自于原核生物祖先细胞内的70S核糖体 1981年 对线粒体核糖体rDNA 人类 的测序结果公布 3 该测序工作在细胞质核糖体rRNA测序结束前完成 大小 编辑虽线粒体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比70S核糖体的小 但线粒体核糖体并非退化的70S核糖体或所谓的 亚核糖体颗粒 subribonsomal particle 实际上 线粒体核糖体质量与体积都比70S核糖体的大 4 线粒体核糖体之所以具有较小的沉降系数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而RNA分子较小 5 组成 编辑一般的线粒体核糖体由28S核糖体亚基 小亚基 和39S核糖体亚基 大亚基 组成 6 在这类核糖体中 rRNA约占25 核糖体蛋白质 简称 RP 约占75 线粒体核糖体是已发现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类核糖体 线粒体核糖体中含有2 3种rRNA和85种RP 7 另有研究认为人类线粒体核糖体只含有78种RP 8 线粒体核糖体蛋白质 简称 MRP 可根据它们在核糖体自组装过程中与rRNA结合的先后顺序分为初级结合蛋白 次级结合蛋白等几类 在线粒体核糖体39S亚基中 L7 L13 L14 L21 L26与L44已被证实是初级结合蛋白 而L8 L11 L28 L35 L40 L49与L50则被证实是次级结合蛋白 9 线粒体核糖体28S亚基中含有长度约为950nt的12S MT RNR1 而39S亚基中则含有长度约为1560nt的16S MT RNR2 高等植物的线粒体中另外含有一种沉降系数也为5S 但与该rRNA细胞质核糖体的5S rRNA不同 基因与表达 编辑线粒体核糖体各组分由分别属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两个基因组编码 所以线粒体核糖体需要两个基因组共同表达来形成 哺乳动物细胞核中编码线粒体核糖体各组分的基因比其编码80S核糖体的基因以更快的速度进化着 10 11 部分生物 例如哺乳动物 的线粒体核糖体中的所有核糖体蛋白质皆由核基因编码 并由80S核糖体合成 12 这些核糖体蛋白质需从细胞质基质中运送到线粒体内以完成线粒体核糖体的装配 也有一些生物 部分植物 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基因含量高 能够编码核糖体蛋白 tRNA 参与转录和翻译的蛋白质 对于这些物种的线粒体核糖体而言 细胞核基因组只编码其部分核糖体蛋白 抗生素抗性 编辑虽然比起80S核糖体 哺乳动物的线粒体核糖体与原核生物的70S核糖体更相似 它们仍能因对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敏感程度的不同而被区分开来 13 但一些抗生素不仅与抑制70S核糖体 还能抑制线粒体核糖体 所以 部分治疗细菌等病原体入侵造成的感染的抗生素对患者有一定的副作用 如使用氯霉素可能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而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则具有耳毒性等 14 GTP亲和性 编辑线粒体核糖体中含有对三磷酸鸟苷 简称 GTP 具有很强亲和力的GTP结合位点 其中 牛的线粒体核糖体28S亚基GTP亲和力为Kd 17 5 8nM 而39S亚基GTP亲和力为Kd 15 3 2 8nM 15 这种高度的亲和性是70S核糖体及80S核糖体所没有的 已有研究发现牛线粒体核糖体的其中一个GTP结合位点在28S亚基的S5蛋白上 S5是线粒体核糖体独有的RP 70S核糖体或80S核糖体中都不存在该RP的同源蛋白质 其结合GTP的作用未知 参考文献 编辑 O Brien T W and Kalf G F Ribosomesfromratlivermitochondria I Isolation procedure and contamination studies J Biol Chem May 10 1967 242 9 2172 2179 2011 03 06 PMID 60228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09 英语 O Brien T W and Kalf G F Ribosomes from Rat Liver Mitochondria II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J Biol Chem May 10 1967 242 9 92180 2185 2011 03 06 PMID 60228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6 英语 S Anderson A T Bankier B G Barrell M H L de Bruijn A R Coulson J Drouin I C Eperon D P Nierlich B A Roe F Sanger P H Schreier A J H Smith R Staden amp I G Young Sequenc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mitochondrial genome Nature Apr 9 1981 290 5806 457 465 2011 03 07 PMID 7219534 doi 10 1038 290457a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7 22 英语 Hamilton M G and O Brien T W Ultracentrifug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Ribosome and Subribosomal Particles of Bovine Liver Molecular Size and Composition Biochemistry Dec 17 1974 13 26 5400 5403 2011 03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6 英语 Attardi B Attardi G Sedimentation properties of RNA species homologous to mitochondrial DNA in HeLa cells Nature Dec 13 1969 224 5224 1079 1083 2011 03 06 PMID 53531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03 英语 O Brien T W The General Occurrence of 55S Ribosomes in Mammalian Liver Mitochondria PDF J Biol Chem May 25 1971 245 10 3409 3417 2011 03 06 PMID 493006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0 07 24 英语 Matthews D E Hessler R A Denslow N D Edwards J and O Brien T W Protein Composition of Bovine Mitochondrial Ribosomes J Biol Chem Aug 10 1982 257 15 8788 8794 2011 03 06 PMID 7047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03 英语 杨斌 郝飞 线粒体核糖体蛋白与线粒体疾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 7 2011 03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24 中文 简体 Piatyszek M Denslow N D and O Brien T W RNA Binding Proteins of the Large Subunit of Bovine Mitochondrial Ribosomes Nucleic Acid Research Mar 25 1988 16 6 2565 2583 2011 03 15 PMID 3129699 PMCID PMC3363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05 英语 Matthews DE Hessler RA O Brien TW Rapid evolutionary divergence of proteins in mammalian mitochondrial ribosomes FEBS Lett Feb 1 1978 86 1 76 80 2011 03 13 PMID 6208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10 英语 Pietromonaco SF Hessler RA O Brien TW Evolution of proteins in mammaliancytoplasmic and mitochondrial ribosomes J Mol Evol 1986 24 1 2 110 117 2011 03 13 PMID 3104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04 英语 Schieber G L and O Brien T W Site of Synthesis of the Proteins of Mammalian Mitochondrial Ribosomes Evidence from Cultured Bovine Cells J Biol Chem May 25 1985 260 1985 6367 6372 2011 03 08 PMID 3997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03 英语 Denslow ND O Brien TW Susceptibility of 55S mitochondrial ribosomes to antibiotics inhibitory to prokaryotic ribosomes lincomycin chloramphenicol and PA114A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Mar 15 1974 57 1 9 16 2011 03 10 PMID 4597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4 10 英语 李英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及其防治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3 2011 03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11 中文 简体 Denslow N D Anders J C and O Brien T W Bovine Mitochondrial Ribosomes Possess a High Affinity Binding Site for Guanine Nucleotides J Biol Chem May 25 1991 266 15 9586 9590 2011 03 15 PMID 20330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11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线粒体核糖体发现者之一 Thomas W O Brien的网页线粒体核糖体的发现带来的惊讶与疑惑醫學主題詞表 MeSH mitoribosome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线粒体核糖体 amp oldid 7265902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