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高歸彥

高歸彥(?—562年9月11日)[1],字仁英南北朝北齊神武帝高歡的族弟,為高真之孫[2]。其父高徽與高歡舊恩甚篤,其後高歡在高徽死後贈司徒,諡號「文宣」[3]。其兄為龍驤將軍高歸義,死後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雍州刺史[4]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高歸彥是父親高徽早年在長安與婦人王氏私通所生的私生子。在高歸彥九歲時,高歡平定京洛,派人將他接到洛陽[5],交由高岳(高歸彥族兄)撫養。高岳見高歸彥年幼,又嫌棄他是私生子,便對他非常刻薄,高歸彥對此懷恨在心[6]

後來,高歸彥擔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安喜縣男[7]。添居高位後,他一改幼時質樸之性,開始放縱自我,喜好聲色,終日酣歌[8]

總領禁衛 编辑

天保元年(550年),文宣帝高洋建立北齊,封高歸彥為平秦王。後因討伐侯景之功,別封長樂郡公,加領軍大將軍[9]。天保六年(555年),高歸彥聖眷日隆,又一直都對高岳懷恨在心,便時不時向文宣帝進讒,使得文宣帝逐漸疏遠高岳之餘,最終命他鴆殺高岳[10]

天保九年(558年),高歸彥擔任尚書左僕射。 天保十年(559年),高洋病逝,太子高殷繼位,高歸彥與楊愔等人受遺詔輔政[11]乾明元年(560年),高歸彥出任司徒[12]

不久,高殷由晉陽前往鄴城。楊愔宣布敕命,將五千士兵留在西中,暗防有變。當時,高歸彥總領禁衛,直到高殷到達鄴城五日後,方才知道這道赦命,因此暗中怨恨楊愔[13][14]

後來,楊愔、燕子獻欲除掉常山王高演、長廣王高湛,問計於高歸彥[15]。高歸彥假裝高興,請他們與高元海商量。高元海表示答應,但內心卻很不情願,便派人告知高湛。高湛於是誅殺楊愔、燕子獻等人[16]

當時,高演欲進云龍門,被都督成休寧拒於門外,後在高歸彥的曉諭下,方才進入,又用相同的方法進入柏閣、永巷。不久,高演繼位,是為孝昭帝,對高歸彥更加禮遇,封他為司空、尚書令,位列平原王段韶之上[17]

太寧元年(561年),高演駕崩,高歸彥親自到晉陽迎接長廣王高湛。不久,高湛繼位,是為武成帝,加封高歸彥為太傅、司徒,允許他帶衛士三人佩刀入宮。高歸彥所至之處,舉座傾倒,滿朝貴戚都爭相與其交結[18]

當時,高歸彥位居將相,志得意滿,出言傲慢,旁若無人。人們都認為他威權震懾天子,必會成為國家的禍亂。高湛也想起他以前反覆無常的事蹟,對他漸漸疏遠。高元海、畢義雲、高乾和等人多次揭發他的過錯[19]

外放冀州 编辑

河清元年(562年),高湛讓魏收起草詔書,欲加封高歸彥為右丞相。魏收道:“陛下以右丞相的身份即皇帝位,如今高歸彥威名太盛,怎能再任命他為丞相。”高湛便任命高歸彥為太宰、冀州刺史,並敕令侍衛不准高歸彥入宮[20]

當時,高歸彥在家縱酒豪飲,對此事絲毫不知。次日,高歸彥入朝,到了宮門口方知自己已被外放,大驚之下退回家中。等高歸彥通名謝恩之時,高湛早已將敕令發出,還讓武職官員全部去為他送行,並賞賜錢帛等[21]

謀反 编辑

高歸彥到冀州後,心中不安,便想在高湛前往晉陽之時,趁機率軍入鄴城。郎中令呂思禮向朝廷告發,武成帝便命大司馬段韶、司空婁睿討伐高歸彥。高歸彥通過私設的驛站得知這一消息,便閉城堅守,並殺死不願造反的長史宇文仲鸞等人,自稱大丞相,領兵四萬謀反[22][23]

不久,朝廷軍隊逼近冀州,高歸彥登城大叫道:“孝昭皇帝剛剛駕崩時,六軍百萬之眾都歸我指揮,我卻到鄴城奉迎陛下即位。當時沒有造反,今天難道會有二心?只因高元海、畢義雲、高乾和欺矇聖上,妒恨忠良,我只要殺了這三個人,立即自刎謝罪。”後來,冀州城破,高歸彥單馬北逃,在交津被擒獲,送往鄴城[24]。高湛命趙郡王高叡私下詢問他謀反的原因,高歸彥道:“讓那些小兒牽制我,我為何不反?”高叡問道:“你指的都是誰?”高歸彥答道:“高元海、高乾和,難道是朝廷中的老臣?像趙家老公(趙彥深),我怎麼會對他心懷怨恨?”[25]

高湛又派使者前去指責,高歸彥道:“高元海接受畢義雲的房宅,任命他為本州刺史,給後部鼓吹儀仗。我身為藩王、太宰,卻沒有得到鼓吹,所以要殺高元海、畢義雲才能解恨。”高湛命劉桃枝將他押入宮中,高歸彥仍舊這麼說,並乞求活命[26]

高湛命大臣議定高歸彥之罪,都認為不可赦免。高湛便將高歸彥關在沒有帷蓋的車子上,讓他口中銜枚,並蒙住他的臉,還命劉桃枝站在車上,用刀架著高歸彥的脖子,後面讓人擊鼓跟隨。高歸彥與子孫十五人都被斬首棄市[27]

石角典故 编辑

高洋在位時,曾到武庫中挑選兵器賞賜大臣,將北魏時因山崩而得的兩個石角賞賜給高歸彥,並對他道:“你幫高演做事時不會造反,幫高湛做事的時候一定會造反。造反的時候,可拿此角嚇唬人!”高歸彥的額骨有三道隆起,戴著頭巾很不舒服。高洋非常生氣,用馬鞭抽打他的額頭,打得他血流滿面,大罵道:“你以後造反,這種額骨也可以嚇人啊!”後來,這些竟都應驗了[28]

关系 编辑

高湖
高真
高徽
高歸義高歸彥
高普

延伸阅读 编辑

[]

  《北齊書/卷14》,出自李百药北齊書
  《北史·卷051》,出自李延寿北史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北齊書補·武成帝紀》:〔七月〕乙未,斬歸彥並其三子及黨與二十人於都市。
  2. ^ 《魏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二十 高湖 崔逞 封懿》:謐長兄真……䐗兒弟徽……
  3.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平秦王歸彥,字仁英,神武族弟也。父徽,魏末坐事當徙涼州。行至河、渭間,遇賊,以軍功得免流。因於河州積年,以解胡言為西域大使,得胡師子,以功行河東事,遂死焉。徽于神武,舊恩甚篤。及神武平京洛,迎徽喪,與穆同營葬。贈司徒,諡曰文宣。
  4. ^ 《魏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 高湖 崔逞 封懿》:子歸義,有志烈。初除奉朝請,加威烈將軍。與父徽俱使西域。還都,稍遷龍驤將軍、中散大夫、西征都督,每有戰功。後沒於陣。太昌初,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雍州刺史,諡曰孝貞。
  5.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初,徽嘗過長安市,與婦人王氏私通而生歸彥,神武追見之,撫對悲喜。
  6.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初,高歸彥少孤,神武令嶽撫養。輕其年幼,情禮甚薄,歸彥內銜之。
  7. ^ 《魏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 高湖 崔逞 封懿》:歸義弟歸彥,武定末,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安喜縣開國男。
  8.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稍遷徐州刺史。歸彥少質樸,後更改節,放縱好聲色,朝夕酣歌。
  9.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天保元年,封平秦王,……以討侯景功,別封長樂郡公,除領軍大將軍。領軍加大,自歸彥始也。
  10.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及歸彥為領軍,岳謂其德己,更倚仗之。歸彥密構其短,奏岳造城南大宅,僭擬為永巷,但無闕耳。帝后夜行,見壯麗,意不平。仍屬帝召鄴下婦人薛氏入宮,而嶽先嘗迎之,至宅,由其姊也。帝縣薛氏姊而鋸殺之,讓嶽,以為奸人女。嶽曰:「臣本欲取之,嫌其輕薄,非奸也。」帝益怒,使高歸彥就宅賜以鴆。嶽曰:「臣無罪。」彥曰:「飲之!」飲而薨。朝野惜之,時年三十四。詔大鴻臚護喪事。贈太宰、太傅、假黃鉞、給轀輬車,諡曰昭武。
  11. ^ 《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六十七 陳紀一》:尚書令開封王楊愔、領軍大將軍平秦王歸彥、侍中廣漢燕子獻、黃門侍郎鄭頤皆受遺詔輔政。冬,十月,甲午,殂。癸卯,發喪,群臣號哭,無下泣者,唯楊愔涕泗嗚咽。太子殷即位,大赦。庚戌,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為皇太后;詔諸土木金鐵雜匠一切停罷。
  12.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乾明初,拜司徒,仍總知禁衛。
  13. ^ 《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六十八 陳紀二》:平秦王歸彥總知禁衛,楊愔宣敕留從駕五千兵於西中,陰備非常;至鄴數日,歸彥乃知之,由是怨愔。
  14.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濟南自晉陽之鄴,楊愔宣敕,留從駕兵五千於西中,陰備非常。至鄴數日,歸彥乃知之,由是陰怨楊、燕等。
  15. ^ 《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六十八 陳紀二》:平秦王歸彥初與楊、燕同心,既而中變,盡以疏忌之跡告二王。
  16.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楊、燕等欲去二王,問計於歸彥。歸彥詐喜,請共元海量之。元海亦口許心違,馳告長廣。長廣於是誅楊、燕等。
  17.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孝昭將入雲龍門,都督成休甯列仗拒而不內,歸彥諭之,然後得入。進向柏閣、永巷亦知之。孝昭踐阼,以此彌見優重。每入,常在平原王段韶上。以為司空,兼尚書令。
  18.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孝昭崩,歸彥從晉陽迎武成於鄴。及武成即位,進位太傅,領司徒,常聽將私部曲三人,帶刀入仗。從武成還都,諸貴戚等競要之。
  19.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其所往處,一坐盡傾。歸彥既地居將相,志氣盈滿,發言陵侮,傍若無人。議者以威權震主,必為禍亂。上亦尋其前翻覆之跡,漸忌之。高元海、畢義雲、高乾和等鹹數言其短。
  20.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上幸歸彥家,召魏收對禦作詔草,欲加右丞相。收曰:「至尊以右丞相登帝位,今為歸彥威名太盛,故出之,豈可複加此號?」乃拜太宰、冀州刺史。即乾和繕寫。晝日,仍敕門司不聽輒內。
  21.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時歸彥在家縱酒,經宿不知,至明欲參。至門知之,大驚而退。及通名謝,敕令早發,別賜錢帛、鼓吹、醫藥,事事周備。又敕武職督將,悉送至清陽宮。拜而退,莫敢共語。唯與趙郡王睿久語,時無聞者。
  22.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至州不自安,謀逆,欲待受調訖,班賜軍士。望車駕如晉陽,乘虛入鄴。為其郎中令呂思禮所告,詔平原王段韶襲之。歸彥舊于南境置私驛,聞軍將逼,報之,便嬰城拒守。先是,冀州長史宇文仲鸞、司馬李祖挹、別駕陳季璩、中從事房子弼、長樂郡守尉普興等疑歸彥有異,使連名密啟,歸彥追而獲之,遂收禁仲鸞等五人。仍並不從,皆殺之。
  23. ^ 《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六十八 陳紀二》:齊平秦王歸彥至冀州,內不自安,欲待齊主如晉陽,乘虛入鄴。其郎中令呂思禮告之。詔大司馬段韶、司空婁睿討之。歸彥於南境置私驛,聞大軍將至,即閉城拒守。長史宇文仲鸞等不從,皆殺之。歸彥自稱大丞相,有眾四萬。
  24. ^ 《北齊書 卷十四 補列傳第六 平秦王歸彥傳》:軍已逼城,歸彥登城大叫云:「孝昭皇帝初崩,六軍百萬衆悉由臣手,投身向鄴迎陛下,當時不反,今日豈有異心?正恨高元海、畢義雲、高乾和誑惑聖上,疾忌忠良。但為殺此三人,卽臨城自刎。」其後城破,單騎北走,至交津見獲,鎖送鄴。
  25.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軍已逼城,歸彥登城大叫雲:「孝昭皇帝初崩,六軍百萬眾,悉由臣手,投身向鄴迎陛下。當時不反,今日豈有異心?正恨高元海、畢義雲、高乾和誑惑聖上,疾忌忠良。但為殺此三人,即臨城自刎。」其後城破,單騎北走。至交津,見獲,鎖送鄴。帝令趙郡王睿私問其故,歸彥曰:「使黃頷少兒牽挽我,何可不反?」曰:「誰邪?」歸彥曰:「元海、乾和,豈是朝廷老宿?如趙家老公時,又詎懷怨?」
  26.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於是帝又使讓焉。對曰:「高元海受畢義雲宅,用作本州刺史,給後部鼓吹,臣為蕃王、太宰,仍不得鼓吹。正殺元海、義雲而已。」上令都督劉桃枝牽入,歸彥猶 作前語,望活。
  27.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帝命議其罪,皆雲不可赦。乃載以露車,銜枚面縛,劉桃枝臨之以刃,擊鼓隨之,並子孫十五人,皆棄市。贈仁州刺史。
  28. ^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魏時山崩,得石角二,藏在武庫。文宣入庫,賜從臣兵器,特以二石角與歸彥,謂曰:「爾事常山不得反,事長廣得反,反時,將此角嚇漢。」歸彥額骨三道,著幘不安。文宣見之怒,使以馬鞭擊其額,血被面曰:「爾反時,當以此骨嚇漢。」其言反,竟驗雲。

高歸彥, 562年9月11日, 字仁英, 南北朝北齊神武帝高歡的族弟, 為高真之孫, 其父高徽與高歡舊恩甚篤, 其後高歡在高徽死後贈司徒, 諡號, 文宣, 其兄為龍驤將軍高歸義, 死後贈侍中, 驃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 雍州刺史, 目录, 生平, 早年, 總領禁衛, 外放冀州, 謀反, 石角典故, 关系, 延伸阅读, 參考資料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 是父親高徽早年在長安與婦人王氏私通所生的私生子, 在九歲時, 高歡平定京洛, 派人將他接到洛陽, 交由高岳, 族兄, 撫養, 高岳見年幼, 又嫌棄他是私生子, 便對. 高歸彥 562年9月11日 1 字仁英 南北朝北齊神武帝高歡的族弟 為高真之孫 2 其父高徽與高歡舊恩甚篤 其後高歡在高徽死後贈司徒 諡號 文宣 3 其兄為龍驤將軍高歸義 死後贈侍中 驃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 雍州刺史 4 目录 1 生平 1 1 早年 1 2 總領禁衛 1 3 外放冀州 1 4 謀反 2 石角典故 3 关系 4 延伸阅读 5 參考資料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 高歸彥是父親高徽早年在長安與婦人王氏私通所生的私生子 在高歸彥九歲時 高歡平定京洛 派人將他接到洛陽 5 交由高岳 高歸彥族兄 撫養 高岳見高歸彥年幼 又嫌棄他是私生子 便對他非常刻薄 高歸彥對此懷恨在心 6 後來 高歸彥擔任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 徐州刺史 安喜縣男 7 添居高位後 他一改幼時質樸之性 開始放縱自我 喜好聲色 終日酣歌 8 總領禁衛 编辑 天保元年 550年 文宣帝高洋建立北齊 封高歸彥為平秦王 後因討伐侯景之功 別封長樂郡公 加領軍大將軍 9 天保六年 555年 高歸彥聖眷日隆 又一直都對高岳懷恨在心 便時不時向文宣帝進讒 使得文宣帝逐漸疏遠高岳之餘 最終命他鴆殺高岳 10 天保九年 558年 高歸彥擔任尚書左僕射 天保十年 559年 高洋病逝 太子高殷繼位 高歸彥與楊愔等人受遺詔輔政 11 乾明元年 560年 高歸彥出任司徒 12 不久 高殷由晉陽前往鄴城 楊愔宣布敕命 將五千士兵留在西中 暗防有變 當時 高歸彥總領禁衛 直到高殷到達鄴城五日後 方才知道這道赦命 因此暗中怨恨楊愔 13 14 後來 楊愔 燕子獻欲除掉常山王高演 長廣王高湛 問計於高歸彥 15 高歸彥假裝高興 請他們與高元海商量 高元海表示答應 但內心卻很不情願 便派人告知高湛 高湛於是誅殺楊愔 燕子獻等人 16 當時 高演欲進云龍門 被都督成休寧拒於門外 後在高歸彥的曉諭下 方才進入 又用相同的方法進入柏閣 永巷 不久 高演繼位 是為孝昭帝 對高歸彥更加禮遇 封他為司空 尚書令 位列平原王段韶之上 17 太寧元年 561年 高演駕崩 高歸彥親自到晉陽迎接長廣王高湛 不久 高湛繼位 是為武成帝 加封高歸彥為太傅 司徒 允許他帶衛士三人佩刀入宮 高歸彥所至之處 舉座傾倒 滿朝貴戚都爭相與其交結 18 當時 高歸彥位居將相 志得意滿 出言傲慢 旁若無人 人們都認為他威權震懾天子 必會成為國家的禍亂 高湛也想起他以前反覆無常的事蹟 對他漸漸疏遠 高元海 畢義雲 高乾和等人多次揭發他的過錯 19 外放冀州 编辑 河清元年 562年 高湛讓魏收起草詔書 欲加封高歸彥為右丞相 魏收道 陛下以右丞相的身份即皇帝位 如今高歸彥威名太盛 怎能再任命他為丞相 高湛便任命高歸彥為太宰 冀州刺史 並敕令侍衛不准高歸彥入宮 20 當時 高歸彥在家縱酒豪飲 對此事絲毫不知 次日 高歸彥入朝 到了宮門口方知自己已被外放 大驚之下退回家中 等高歸彥通名謝恩之時 高湛早已將敕令發出 還讓武職官員全部去為他送行 並賞賜錢帛等 21 謀反 编辑 高歸彥到冀州後 心中不安 便想在高湛前往晉陽之時 趁機率軍入鄴城 郎中令呂思禮向朝廷告發 武成帝便命大司馬段韶 司空婁睿討伐高歸彥 高歸彥通過私設的驛站得知這一消息 便閉城堅守 並殺死不願造反的長史宇文仲鸞等人 自稱大丞相 領兵四萬謀反 22 23 不久 朝廷軍隊逼近冀州 高歸彥登城大叫道 孝昭皇帝剛剛駕崩時 六軍百萬之眾都歸我指揮 我卻到鄴城奉迎陛下即位 當時沒有造反 今天難道會有二心 只因高元海 畢義雲 高乾和欺矇聖上 妒恨忠良 我只要殺了這三個人 立即自刎謝罪 後來 冀州城破 高歸彥單馬北逃 在交津被擒獲 送往鄴城 24 高湛命趙郡王高叡私下詢問他謀反的原因 高歸彥道 讓那些小兒牽制我 我為何不反 高叡問道 你指的都是誰 高歸彥答道 高元海 高乾和 難道是朝廷中的老臣 像趙家老公 趙彥深 我怎麼會對他心懷怨恨 25 高湛又派使者前去指責 高歸彥道 高元海接受畢義雲的房宅 任命他為本州刺史 給後部鼓吹儀仗 我身為藩王 太宰 卻沒有得到鼓吹 所以要殺高元海 畢義雲才能解恨 高湛命劉桃枝將他押入宮中 高歸彥仍舊這麼說 並乞求活命 26 高湛命大臣議定高歸彥之罪 都認為不可赦免 高湛便將高歸彥關在沒有帷蓋的車子上 讓他口中銜枚 並蒙住他的臉 還命劉桃枝站在車上 用刀架著高歸彥的脖子 後面讓人擊鼓跟隨 高歸彥與子孫十五人都被斬首棄市 27 石角典故 编辑高洋在位時 曾到武庫中挑選兵器賞賜大臣 將北魏時因山崩而得的兩個石角賞賜給高歸彥 並對他道 你幫高演做事時不會造反 幫高湛做事的時候一定會造反 造反的時候 可拿此角嚇唬人 高歸彥的額骨有三道隆起 戴著頭巾很不舒服 高洋非常生氣 用馬鞭抽打他的額頭 打得他血流滿面 大罵道 你以後造反 這種額骨也可以嚇人啊 後來 這些竟都應驗了 28 关系 编辑高湖高真高徽高歸義高歸彥高普延伸阅读 编辑 编 nbsp 北齊書 卷14 出自李百药 北齊書 nbsp 北史 卷051 出自李延寿 北史 參考資料 编辑 北齊書補 武成帝紀 七月 乙未 斬歸彥並其三子及黨與二十人於都市 魏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二十 高湖 崔逞 封懿 謐長兄真 䐗兒弟徽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平秦王歸彥 字仁英 神武族弟也 父徽 魏末坐事當徙涼州 行至河 渭間 遇賊 以軍功得免流 因於河州積年 以解胡言為西域大使 得胡師子 以功行河東事 遂死焉 徽于神武 舊恩甚篤 及神武平京洛 迎徽喪 與穆同營葬 贈司徒 諡曰文宣 魏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 高湖 崔逞 封懿 子歸義 有志烈 初除奉朝請 加威烈將軍 與父徽俱使西域 還都 稍遷龍驤將軍 中散大夫 西征都督 每有戰功 後沒於陣 太昌初 贈侍中 驃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 雍州刺史 諡曰孝貞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初 徽嘗過長安市 與婦人王氏私通而生歸彥 神武追見之 撫對悲喜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初 高歸彥少孤 神武令嶽撫養 輕其年幼 情禮甚薄 歸彥內銜之 魏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 高湖 崔逞 封懿 歸義弟歸彥 武定末 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 徐州刺史 安喜縣開國男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稍遷徐州刺史 歸彥少質樸 後更改節 放縱好聲色 朝夕酣歌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天保元年 封平秦王 以討侯景功 別封長樂郡公 除領軍大將軍 領軍加大 自歸彥始也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及歸彥為領軍 岳謂其德己 更倚仗之 歸彥密構其短 奏岳造城南大宅 僭擬為永巷 但無闕耳 帝后夜行 見壯麗 意不平 仍屬帝召鄴下婦人薛氏入宮 而嶽先嘗迎之 至宅 由其姊也 帝縣薛氏姊而鋸殺之 讓嶽 以為奸人女 嶽曰 臣本欲取之 嫌其輕薄 非奸也 帝益怒 使高歸彥就宅賜以鴆 嶽曰 臣無罪 彥曰 飲之 飲而薨 朝野惜之 時年三十四 詔大鴻臚護喪事 贈太宰 太傅 假黃鉞 給轀輬車 諡曰昭武 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六十七 陳紀一 尚書令開封王楊愔 領軍大將軍平秦王歸彥 侍中廣漢燕子獻 黃門侍郎鄭頤皆受遺詔輔政 冬 十月 甲午 殂 癸卯 發喪 群臣號哭 無下泣者 唯楊愔涕泗嗚咽 太子殷即位 大赦 庚戌 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 皇后為皇太后 詔諸土木金鐵雜匠一切停罷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乾明初 拜司徒 仍總知禁衛 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六十八 陳紀二 平秦王歸彥總知禁衛 楊愔宣敕留從駕五千兵於西中 陰備非常 至鄴數日 歸彥乃知之 由是怨愔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濟南自晉陽之鄴 楊愔宣敕 留從駕兵五千於西中 陰備非常 至鄴數日 歸彥乃知之 由是陰怨楊 燕等 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六十八 陳紀二 平秦王歸彥初與楊 燕同心 既而中變 盡以疏忌之跡告二王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楊 燕等欲去二王 問計於歸彥 歸彥詐喜 請共元海量之 元海亦口許心違 馳告長廣 長廣於是誅楊 燕等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孝昭將入雲龍門 都督成休甯列仗拒而不內 歸彥諭之 然後得入 進向柏閣 永巷亦知之 孝昭踐阼 以此彌見優重 每入 常在平原王段韶上 以為司空 兼尚書令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孝昭崩 歸彥從晉陽迎武成於鄴 及武成即位 進位太傅 領司徒 常聽將私部曲三人 帶刀入仗 從武成還都 諸貴戚等競要之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其所往處 一坐盡傾 歸彥既地居將相 志氣盈滿 發言陵侮 傍若無人 議者以威權震主 必為禍亂 上亦尋其前翻覆之跡 漸忌之 高元海 畢義雲 高乾和等鹹數言其短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上幸歸彥家 召魏收對禦作詔草 欲加右丞相 收曰 至尊以右丞相登帝位 今為歸彥威名太盛 故出之 豈可複加此號 乃拜太宰 冀州刺史 即乾和繕寫 晝日 仍敕門司不聽輒內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時歸彥在家縱酒 經宿不知 至明欲參 至門知之 大驚而退 及通名謝 敕令早發 別賜錢帛 鼓吹 醫藥 事事周備 又敕武職督將 悉送至清陽宮 拜而退 莫敢共語 唯與趙郡王睿久語 時無聞者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至州不自安 謀逆 欲待受調訖 班賜軍士 望車駕如晉陽 乘虛入鄴 為其郎中令呂思禮所告 詔平原王段韶襲之 歸彥舊于南境置私驛 聞軍將逼 報之 便嬰城拒守 先是 冀州長史宇文仲鸞 司馬李祖挹 別駕陳季璩 中從事房子弼 長樂郡守尉普興等疑歸彥有異 使連名密啟 歸彥追而獲之 遂收禁仲鸞等五人 仍並不從 皆殺之 資治通鑑 卷第一百六十八 陳紀二 齊平秦王歸彥至冀州 內不自安 欲待齊主如晉陽 乘虛入鄴 其郎中令呂思禮告之 詔大司馬段韶 司空婁睿討之 歸彥於南境置私驛 聞大軍將至 即閉城拒守 長史宇文仲鸞等不從 皆殺之 歸彥自稱大丞相 有眾四萬 北齊書 卷十四 補列傳第六 平秦王歸彥傳 軍已逼城 歸彥登城大叫云 孝昭皇帝初崩 六軍百萬衆悉由臣手 投身向鄴迎陛下 當時不反 今日豈有異心 正恨高元海 畢義雲 高乾和誑惑聖上 疾忌忠良 但為殺此三人 卽臨城自刎 其後城破 單騎北走 至交津見獲 鎖送鄴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軍已逼城 歸彥登城大叫雲 孝昭皇帝初崩 六軍百萬眾 悉由臣手 投身向鄴迎陛下 當時不反 今日豈有異心 正恨高元海 畢義雲 高乾和誑惑聖上 疾忌忠良 但為殺此三人 即臨城自刎 其後城破 單騎北走 至交津 見獲 鎖送鄴 帝令趙郡王睿私問其故 歸彥曰 使黃頷少兒牽挽我 何可不反 曰 誰邪 歸彥曰 元海 乾和 豈是朝廷老宿 如趙家老公時 又詎懷怨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於是帝又使讓焉 對曰 高元海受畢義雲宅 用作本州刺史 給後部鼓吹 臣為蕃王 太宰 仍不得鼓吹 正殺元海 義雲而已 上令都督劉桃枝牽入 歸彥猶 作前語 望活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帝命議其罪 皆雲不可赦 乃載以露車 銜枚面縛 劉桃枝臨之以刃 擊鼓隨之 並子孫十五人 皆棄市 贈仁州刺史 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魏時山崩 得石角二 藏在武庫 文宣入庫 賜從臣兵器 特以二石角與歸彥 謂曰 爾事常山不得反 事長廣得反 反時 將此角嚇漢 歸彥額骨三道 著幘不安 文宣見之怒 使以馬鞭擊其額 血被面曰 爾反時 當以此骨嚇漢 其言反 竟驗雲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高歸彥 amp oldid 7459173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