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雙β衰變

核物理學上,雙β衰變(又稱雙重β衰變,英語:double beta decay)是一種放射性衰變,當中在原子核內的兩顆質子同時變換成兩顆中子,反之亦然。跟單β衰變一樣,這個過程能使原子更接近最優的質子中子比。作為這種變換的結果,原子核射出兩枚能被偵測的β粒子,即是電子正電子

雙β衰變共有兩種:“尋常”雙β衰變和“無中微子”雙β衰變。尋常雙β衰變在多種同位素中都被觀測到,過程中衰變核射出兩電子和兩反電中微子。而無中微子雙β衰變則是一項假想過程,從未曾被觀測過,過程中只會射出電子。

歷史

雙β衰變這個概念最初由瑪麗亞·格佩特-梅耶於1935年提出[1]埃托雷·馬約拉納於1937年證明了若中微子為其自身的反粒子,則β衰變理論的所有結果不變,因此有這種特性的粒子現在被稱為馬約拉納粒子[2]溫德爾·弗里英语Wendell H. Furry於1939年提出若中微子為馬約拉納粒子的話,則雙β衰變能夠在不射出任何中微子的情況下進行,這個過程現在被稱為無中微子雙β衰變[3]。現時仍未知道中微子是否馬約拉納粒子,亦未知道無中微子雙β衰變是否存在於自然之中[4]

弱相互作用宇稱破缺在1930至40年代尚未被發現,因此造成了相關計算指出無中微子雙β衰變的出現率應該要比尋常雙β衰變要高得多。半衰期的預測值在1015–16年的數量級上[4]。早在1948年,愛德華·法厄曼英语Edward L. Fireman在用蓋革計數器直接量度錫-124的半衰期時就第一次嘗試了在實驗中觀測這個過程[5]。整個1960年代的放射性測量實驗都得出反面結果或偽正面結果,這些結果在後來的實驗都未能重現。物理學家於1950年在使用地球化學方法第一次成功量度到碲-130的雙β衰變半衰期為1.4×1021[6],與現代的測量值相當接近。

弱相用作用的V−A性質確立的1956年後,無中微子雙β衰變的半衰期就變得很明顯地應該要比尋常β衰變要長得多。儘管實驗技巧在1960至70年代得到重大的躍進,但是雙β衰變要在1980年代才能在實驗室觀測得到。實驗只成功確立了半衰期的下限約在1021年。與此同時,地球化學實驗探測到了硒-82碲-128的雙β衰變[4]

最早在實驗室成功觀測到雙β衰變的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邁克爾·莫伊(Michael Moe)的團隊,他們於1987年到硒-82的這個過程[7]。自此以後,不少實驗都成功觀測到其他同位素的尋常雙β衰變。但上述實驗中沒有一個能為無中微子過程提供正面的結果,因此其半衰期下限被提高至約為1025年。地球化學實驗繼續於整個1990年代發展,在數種同位素中得出了正面的結果[4]。雙β衰變是已知放射性衰變中最罕見的:至2012年為止只有在12種同位素中觀測到這個過程(包括2001年所觀測到鋇-130雙電子捕獲英语double electron capture),而所有已知雙β衰變過程的平均壽命都在1018年以上(見下表)[4]

尋常雙β衰變

在雙β衰變中,原子核內的兩中子變換成質子,並射出兩電子及兩電中微子。這個過程可被視為兩次負β衰變的總和。要使(雙)β衰變變得可行,衰變所產生原子核的束縛能必須比原來的大。對某些像鍺-76的原子核而言,原子數高一的原子核有着較低的束縛能,因此阻止了β衰變的發生。然而,原子數高二的原子核(硒-76)則有較大的束縛能,因此可以發生雙β衰變。

對某些原子而言,這個過程把兩個質子轉換成中子,射出兩電子中微子並吸收兩軌道電子(雙電子捕獲)。若衰變物與衰變產物的原子質量差超過1.022 MeV/c2(電子質量的兩倍)的話,還可以發生另一衰變,捕獲一軌道電子並射出一正電子。當質量差超過2.044 MeV/c2(電子質量的四倍)時,可以射出兩正電子。但這些理論衰變分支仍未被觀測到。

已知雙β衰變同位素

能發生雙β衰變的自然產生同位素共有35種。若單β衰變因能量守恆被禁止的話,實際上就能夠觀測到雙β衰變。質子數及中子數皆為偶數的同位素有可能有這種情況,這是因為自旋耦合所導致的較高穩定性,可由液滴模型質量公式的配對項得知。

不少同位素在理論上都能夠發生雙β衰變。在大部份的個案中,雙β衰變實在太罕有了,以致幾乎不可能從背景輻射下觀測到。然而,鈾-238(同時是α射線發射體)的雙β衰變可經由放射化學來量度。下表的鈣-48英语Calcium-48鋯-96理論上都能出現單β衰變,但都被嚴重抑制,因此從未被觀測過。

實驗上觀測到出現雙中微子雙β衰變的同位素共有11種[8]。下表含有截至2012年12月半衰期的最新數據[8]

核素 半衰期(1021年) 變化 方法 實驗
鈣-48 0.044+0.005
−0.004
± 0.004
直接 NEMO-3
鍺-76 1.84 +0.09
−0.08
+0.11
−0.06
直接 GERDA(2013年)[9]
硒-82 0.096 ± 0.003 ± 0.010 直接 NEMO-3
鋯-96 0.0235 ± 0.0014 ± 0.0016 直接 NEMO-3
鉬-100 0.00711 ± 0.00002 ± 0.00054 直接 NEMO-3
0.69+0.10
−0.08
± 0.07
0+→ 0+1 直接 鍺重合
鎘-116 0.028 ± 0.001 ± 0.003 直接 NEMO-3
碲-128 7200 ± 400 地球化學
碲-130 0.7 ± 0.09 ± 0.11 直接 NEMO-3
氙-136 2.165 ± 0.016 ± 0.059 直接 EXO-200
釹-150 0.00911+0.00025
−0.00022
± 0.00063
直接 NEMO-3
鈾-238 2.0 ± 0.6 放射化學

注意:上表中兩個誤差的第一個為統計誤差,而第二個則為系統誤差[8]

無中微子雙β衰變

 
圖為兩中子衰變成兩質子的無中微子雙β衰變的費曼圖。若中微子和反中微子是同一粒子(即馬約拉納中微子),則同樣的中微子能在原子核內射出並被吸收,使得這個過程中唯一被射出的產物為兩電子。在常規的雙β衰變中,原子核除兩電子外,還會射出兩反中微子——兩個W頂點各一。因此無中微子雙β衰變是對中微子是否馬約拉納粒子的一項高精度測試。

過程中射出兩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的叫雙中微子雙β衰變。若中微子為馬約拉納粒子(意思是反中微子和中微子實際上是同一種粒子),且最少一種中微子的質量非零(已由中微子振蕩實驗確立),則無中微子雙β衰變有可能發生。在最簡單的理論論述(又稱輕中微子交換)中,兩中微子互相湮滅,這相等於核子吸收了由另一核子射出的中微子。

右圖中的中微子為虛粒子。最終態中只有兩電子,電子的總動能會大約等於原子核開始及結束時的束縛能差額(其餘則歸入原子核的後座力)。兩電子幾乎是背對背發射的。這個過程的衰變率近似值可由下式所得:

 

其中 二體相空間因子, 為核矩陣元,mββ為電中微子的有效馬約拉納質量,由下式所得

 

在這個式子中,mi中微子質量(第i個質量本徵態),Uei為輕子混合矩陣PMNS矩陣的矩陣元。因此觀測無中微子雙β衰變除了是確認中微子的馬約拉納特性之外,還可以為絕對中微子質量尺度、中微子質量級列和PMNS矩陣的馬約拉納相提供資訊[10][11]

這個過程的深層意義從“黑箱定理”而來,即是說觀測到無中微子雙β衰變代表最少一個中微子是馬約拉納粒子,與這個過程是否由中微子交換所產生無關[12]

狀態

雖然早期實驗聲稱發現了無中微子雙β衰變,但是現代搜索已經設立了對之前結果不利的極限。近期論文中鍺和氙的下限並沒有指出任何有關無中微子衰變的跡象。

海德堡-莫斯科爭議

海德堡-莫斯科協作研究組織最初發表了鍺-76內無中微子雙β衰變的極限[1]。然後組織的一些成員聲稱他們在2001年探測到無中微子雙β衰變[13]這個聲稱飽受組織外物理學家[1][14][15]和組織內其他成員的批評[16]。同樣的作者在2006年發表了較深入的估計值,指出半衰期為2.3×1025[17]。 物理學家期望精度更高的多項2014年實驗[18]能解決這項爭議[1]

現時結果

截至2014年,鍺-76探測器GERDA已經達到甚低的背景,得出21.6 kg*yr曝光的半衰期極限為2.1×1025[19]。探測器IGEX和HDM的數據則把極限增加至3×1025年,並在高確信度下剔除了探測到的可能性。氙-136的探測器Kamland-Zen 和EXO-200得出的極限為2.6×1025年。氙-136的結果使用了最新的核矩陣元,它們也對海德堡-莫斯科的聲稱不利。

参阅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Giuliani, A.; Poves, A. Neutrinoless Double-Beta Decay. Advances in High Energy Physics. 2012, 2012: 1. doi:10.1155/2012/857016. 
  2. ^ Majorana, Ettore. Teoria simmetrica dell’elettrone e del positrone. Il Nuovo Cimento. 2008-09-21, 14 (4): 171–184 [2016-09-02]. ISSN 1827-6121. doi:10.1007/BF02961314. (原始内容于2020-07-16) (意大利语). 
  3. ^ Furry, W. H. On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in Double Beta-Disintegration. Physical Review. 1939, 56 (12): 1184–1193. Bibcode:1939PhRv...56.1184F. doi:10.1103/PhysRev.56.1184. 
  4. ^ 4.0 4.1 4.2 4.3 4.4 Barabash, A. S. Experiment double beta decay: Historical review of 75 years of research. Physics of Atomic Nuclei. 2011, 74 (4): 603–613. Bibcode:2011PAN....74..603B. arXiv:1104.2714 . doi:10.1134/S1063778811030070. 
  5. ^ Fireman, E. Double Beta Decay. Physical Review. 1948, 74 (9): 1238. Bibcode:1948PhRv...74.1201.. doi:10.1103/PhysRev.74.1201. 
  6. ^ Inghram, Mark G.; Reynolds, John H. Double Beta-Decay of Te130. Physical Review. 1950, 78 (6): 822–823. Bibcode:1950PhRv...78..822I. doi:10.1103/PhysRev.78.822.2. 
  7. ^ Elliott, S. R.; Hahn, A. A.; Moe; M. K. Direct evidence for two-neutrino double-beta decay in 82S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87, 59 (18): 2020–2023. Bibcode:1987PhRvL..59.2020E. doi:10.1103/PhysRevLett.59.2020. 
  8. ^ 8.0 8.1 8.2 Beringer, J.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Physical Review D. 2012, 86: 010001. Bibcode:2012PhRvD..86a0001B. doi:10.1103/PhysRevD.86.010001. 
  9. ^ Measurement of the half-life of the two-neutrino double beta decay of76Ge with the GERDA experiment. Journal of Physics G: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2013author = Agostini, M. et al. (GERDA Collaboration), 40 (3): 035110. Bibcode:2013JPhG...40c5110T. doi:10.1088/0954-3899/40/3/035110. 
  10. ^ K. Grotz and H.V. Klapdor, „The Weak Interaction in Nuclear, Particle and Astrophysics“, Adam Hilger, Bristol, 1990, 461 ps.
  11. ^ H.V. Klapdor, A. Staudt „Non-accelerator Particle Physics“, 2.edition,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 Bristol, Philadelphia, 1998, 535 ps.
  12. ^ Schechter, J.; J. W. F. Valle (1982-06-01). "Neutrinoless Double beta Decay in SU(2) ⊗ U(1) theories". Physical Review D 25 : 2951. Bibcode:1982PhRvD..25.2951S.doi:10.1103/PhysRevD.25.2951
  13. ^ Klapdor-Kleingrothaus, H. V.; Dietz, A.; Harney, H. L.; Krivosheina, I. V. Evidence for Neutrinoless Double Beta Decay.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 2001, 16 (37): 2409. Bibcode:2001MPLA...16.2409K. arXiv:hep-ph/0201231 . doi:10.1142/S0217732301005825. 
  14. ^ Aalseth, C. E.; Avignone, F. T.; Barabash, A.; Boehm, F.; Brodzinski, R. L.; Collar, J. I.; Doe, P. J.; Ejiri, H.; Elliott, S. R.; Fiorini, E.; Gaitskell, R. J.; Gratta, G.; Hazama, R.; Kazkaz, K.; King, G. S.; Kouzes, R. T.; Miley, H. S.; Moe, M. K.; Morales, A.; Morales, J.; Piepke, A.; Robertson, R. G. H.; Tornow, W.; Vogel, P.; Warner, R. A.; Wilkerson, J. F. Comment on "evidence for Neutrinoless Double Beta Decay".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 2002, 17 (22): 1475. Bibcode:2002MPLA...17.1475A. arXiv:hep-ex/0202018 . doi:10.1142/S0217732302007715. 
  15. ^ Zdesenko, Y. G.; Danevich, F. A.; Tretyak, V. I. Has neutrinoless double β decay of 76Ge been really observed?. Physics Letters B. 2002, 546 (3–4): 206. Bibcode:2002PhLB..546..206Z. doi:10.1016/S0370-2693(02)02705-3. 
  16. ^ Bakalyarov, A. M.; Balysh, A. Y.; Belyaev, S. T.; Lebedev, V. I.; Zhukov, S. V.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on investigation of Germanium-76 double beta decay. Proceedings of the NANP, Dubna, Russia. 2003. 
  17. ^ Klapdor-Kleingrothaus, H. V.; Krivosheina, I. V. The Evidence for the Observation of 0νββ Decay: The Identification of 0νββ Events from the Full Spectra.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 2006, 21 (20): 1547. Bibcode:2006MPLA...21.1547K. doi:10.1142/S0217732306020937. 
  18. ^ Schwingenheuer, B.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searches for neutrinoless double beta decay. Annalen der Physik. 2013, 525 (4): 269. Bibcode:2013AnP...525..269S. arXiv:1210.7432 . doi:10.1002/andp.201200222. 
  19. ^ Agostini, M. et al. (GERDA Collaboration). Results on Neutrinoless Double-β Decay of ^{76}Ge from Phase I of the GERDA Experiment.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3, 111 (12): 122503. Bibcode:2013PhRvL.111l2503A. PMID 24093254. arXiv:1307.4720 . doi:10.1103/PhysRevLett.111.122503. 

外部連結

雙β衰變, 在核物理學上, 又稱雙重β衰變, 英語, double, beta, decay, 是一種放射性衰變, 當中在原子核內的兩顆質子同時變換成兩顆中子, 反之亦然, 跟單β衰變一樣, 這個過程能使原子更接近最優的質子中子比, 作為這種變換的結果, 原子核射出兩枚能被偵測的β粒子, 即是電子或正電子, 共有兩種, 尋常, 無中微子, 尋常在多種同位素中都被觀測到, 過程中衰變核射出兩電子和兩反電中微子, 而無中微子則是一項假想過程, 從未曾被觀測過, 過程中只會射出電子, 目录, 歷史, 尋常, 已知同位素,. 在核物理學上 雙b衰變 又稱雙重b衰變 英語 double beta decay 是一種放射性衰變 當中在原子核內的兩顆質子同時變換成兩顆中子 反之亦然 跟單b衰變一樣 這個過程能使原子更接近最優的質子中子比 作為這種變換的結果 原子核射出兩枚能被偵測的b粒子 即是電子或正電子 雙b衰變共有兩種 尋常 雙b衰變和 無中微子 雙b衰變 尋常雙b衰變在多種同位素中都被觀測到 過程中衰變核射出兩電子和兩反電中微子 而無中微子雙b衰變則是一項假想過程 從未曾被觀測過 過程中只會射出電子 目录 1 歷史 2 尋常雙b衰變 2 1 已知雙b衰變同位素 3 無中微子雙b衰變 3 1 狀態 3 1 1 海德堡 莫斯科爭議 3 1 2 現時結果 4 参阅 5 參考資料 6 外部連結歷史 编辑雙b衰變這個概念最初由瑪麗亞 格佩特 梅耶於1935年提出 1 埃托雷 馬約拉納於1937年證明了若中微子為其自身的反粒子 則b衰變理論的所有結果不變 因此有這種特性的粒子現在被稱為馬約拉納粒子 2 溫德爾 弗里 英语 Wendell H Furry 於1939年提出若中微子為馬約拉納粒子的話 則雙b衰變能夠在不射出任何中微子的情況下進行 這個過程現在被稱為無中微子雙b衰變 3 現時仍未知道中微子是否馬約拉納粒子 亦未知道無中微子雙b衰變是否存在於自然之中 4 弱相互作用的宇稱破缺在1930至40年代尚未被發現 因此造成了相關計算指出無中微子雙b衰變的出現率應該要比尋常雙b衰變要高得多 半衰期的預測值在1015 16年的數量級上 4 早在1948年 愛德華 法厄曼 英语 Edward L Fireman 在用蓋革計數器直接量度錫 124的半衰期時就第一次嘗試了在實驗中觀測這個過程 5 整個1960年代的放射性測量實驗都得出反面結果或偽正面結果 這些結果在後來的實驗都未能重現 物理學家於1950年在使用地球化學方法第一次成功量度到碲 130的雙b衰變半衰期為1 4 1021年 6 與現代的測量值相當接近 在弱相用作用的V A性質確立的1956年後 無中微子雙b衰變的半衰期就變得很明顯地應該要比尋常b衰變要長得多 儘管實驗技巧在1960至70年代得到重大的躍進 但是雙b衰變要在1980年代才能在實驗室觀測得到 實驗只成功確立了半衰期的下限約在1021年 與此同時 地球化學實驗探測到了硒 82和碲 128的雙b衰變 4 最早在實驗室成功觀測到雙b衰變的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邁克爾 莫伊 Michael Moe 的團隊 他們於1987年到硒 82的這個過程 7 自此以後 不少實驗都成功觀測到其他同位素的尋常雙b衰變 但上述實驗中沒有一個能為無中微子過程提供正面的結果 因此其半衰期下限被提高至約為1025年 地球化學實驗繼續於整個1990年代發展 在數種同位素中得出了正面的結果 4 雙b衰變是已知放射性衰變中最罕見的 至2012年為止只有在12種同位素中觀測到這個過程 包括2001年所觀測到鋇 130的雙電子捕獲 英语 double electron capture 而所有已知雙b衰變過程的平均壽命都在1018年以上 見下表 4 尋常雙b衰變 编辑在雙b衰變中 原子核內的兩中子變換成質子 並射出兩電子及兩電中微子 這個過程可被視為兩次負b衰變的總和 要使 雙 b衰變變得可行 衰變所產生原子核的束縛能必須比原來的大 對某些像鍺 76的原子核而言 原子數高一的原子核有着較低的束縛能 因此阻止了b衰變的發生 然而 原子數高二的原子核 硒 76 則有較大的束縛能 因此可以發生雙b衰變 對某些原子而言 這個過程把兩個質子轉換成中子 射出兩電子中微子並吸收兩軌道電子 雙電子捕獲 若衰變物與衰變產物的原子質量差超過1 022 MeV c2 電子質量的兩倍 的話 還可以發生另一衰變 捕獲一軌道電子並射出一正電子 當質量差超過2 044 MeV c2 電子質量的四倍 時 可以射出兩正電子 但這些理論衰變分支仍未被觀測到 已知雙b衰變同位素 编辑 能發生雙b衰變的自然產生同位素共有35種 若單b衰變因能量守恆被禁止的話 實際上就能夠觀測到雙b衰變 質子數及中子數皆為偶數的同位素有可能有這種情況 這是因為自旋耦合所導致的較高穩定性 可由液滴模型質量公式的配對項得知 不少同位素在理論上都能夠發生雙b衰變 在大部份的個案中 雙b衰變實在太罕有了 以致幾乎不可能從背景輻射下觀測到 然而 鈾 238 同時是a射線發射體 的雙b衰變可經由放射化學來量度 下表的鈣 48 英语 Calcium 48 和鋯 96理論上都能出現單b衰變 但都被嚴重抑制 因此從未被觀測過 實驗上觀測到出現雙中微子雙b衰變的同位素共有11種 8 下表含有截至2012年12月半衰期的最新數據 8 核素 半衰期 1021年 變化 方法 實驗鈣 48 0 044 0 005 0 004 0 004 直接 NEMO 3鍺 76 1 84 0 09 0 08 0 11 0 06 直接 GERDA 2013年 9 硒 82 0 096 0 003 0 010 直接 NEMO 3鋯 96 0 0235 0 0014 0 0016 直接 NEMO 3鉬 100 0 00711 0 00002 0 00054 直接 NEMO 30 69 0 10 0 08 0 07 0 0 1 直接 鍺重合鎘 116 0 028 0 001 0 003 直接 NEMO 3碲 128 7200 400 地球化學碲 130 0 7 0 09 0 11 直接 NEMO 3氙 136 2 165 0 016 0 059 直接 EXO 200釹 150 0 00911 0 00025 0 00022 0 00063 直接 NEMO 3鈾 238 2 0 0 6 放射化學注意 上表中兩個誤差的第一個為統計誤差 而第二個則為系統誤差 8 無中微子雙b衰變 编辑 圖為兩中子衰變成兩質子的無中微子雙b衰變的費曼圖 若中微子和反中微子是同一粒子 即馬約拉納中微子 則同樣的中微子能在原子核內射出並被吸收 使得這個過程中唯一被射出的產物為兩電子 在常規的雙b衰變中 原子核除兩電子外 還會射出兩反中微子 兩個W頂點各一 因此無中微子雙b衰變是對中微子是否馬約拉納粒子的一項高精度測試 過程中射出兩中微子 或反中微子 的叫雙中微子雙b衰變 若中微子為馬約拉納粒子 意思是反中微子和中微子實際上是同一種粒子 且最少一種中微子的質量非零 已由中微子振蕩實驗確立 則無中微子雙b衰變有可能發生 在最簡單的理論論述 又稱輕中微子交換 中 兩中微子互相湮滅 這相等於核子吸收了由另一核子射出的中微子 右圖中的中微子為虛粒子 最終態中只有兩電子 電子的總動能會大約等於原子核開始及結束時的束縛能差額 其餘則歸入原子核的後座力 兩電子幾乎是背對背發射的 這個過程的衰變率近似值可由下式所得 G G M 2 m b b 2 displaystyle Gamma G M 2 m beta beta 2 其中G displaystyle G 二體相空間因子 M displaystyle M 為核矩陣元 mbb為電中微子的有效馬約拉納質量 由下式所得 m b b i 1 3 m i U e i 2 displaystyle m beta beta sum i 1 3 m i U ei 2 在這個式子中 mi為中微子質量 第i個質量本徵態 Uei為輕子混合矩陣PMNS矩陣的矩陣元 因此觀測無中微子雙b衰變除了是確認中微子的馬約拉納特性之外 還可以為絕對中微子質量尺度 中微子質量級列和PMNS矩陣的馬約拉納相提供資訊 10 11 這個過程的深層意義從 黑箱定理 而來 即是說觀測到無中微子雙b衰變代表最少一個中微子是馬約拉納粒子 與這個過程是否由中微子交換所產生無關 12 狀態 编辑 雖然早期實驗聲稱發現了無中微子雙b衰變 但是現代搜索已經設立了對之前結果不利的極限 近期論文中鍺和氙的下限並沒有指出任何有關無中微子衰變的跡象 海德堡 莫斯科爭議 编辑 海德堡 莫斯科協作研究組織最初發表了鍺 76內無中微子雙b衰變的極限 1 然後組織的一些成員聲稱他們在2001年探測到無中微子雙b衰變 13 這個聲稱飽受組織外物理學家 1 14 15 和組織內其他成員的批評 16 同樣的作者在2006年發表了較深入的估計值 指出半衰期為2 3 1025年 17 物理學家期望精度更高的多項2014年實驗 18 能解決這項爭議 1 現時結果 编辑 截至2014年 鍺 76探測器GERDA已經達到甚低的背景 得出21 6 kg yr曝光的半衰期極限為2 1 1025年 19 探測器IGEX和HDM的數據則把極限增加至3 1025年 並在高確信度下剔除了探測到的可能性 氙 136的探測器Kamland Zen 和EXO 200得出的極限為2 6 1025年 氙 136的結果使用了最新的核矩陣元 它們也對海德堡 莫斯科的聲稱不利 参阅 编辑b衰变 中微子 粒子輻射 放射性同位素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Giuliani A Poves A Neutrinoless Double Beta Decay Advances in High Energy Physics 2012 2012 1 doi 10 1155 2012 857016 Majorana Ettore Teoria simmetrica dell elettrone e del positrone Il Nuovo Cimento 2008 09 21 14 4 171 184 2016 09 02 ISSN 1827 6121 doi 10 1007 BF02961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7 16 意大利语 Furry W H On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in Double Beta Disintegration Physical Review 1939 56 12 1184 1193 Bibcode 1939PhRv 56 1184F doi 10 1103 PhysRev 56 1184 4 0 4 1 4 2 4 3 4 4 Barabash A S Experiment double beta decay Historical review of 75 years of research Physics of Atomic Nuclei 2011 74 4 603 613 Bibcode 2011PAN 74 603B arXiv 1104 2714 doi 10 1134 S1063778811030070 Fireman E Double Beta Decay Physical Review 1948 74 9 1238 Bibcode 1948PhRv 74 1201 doi 10 1103 PhysRev 74 1201 Inghram Mark G Reynolds John H Double Beta Decay of Te130 Physical Review 1950 78 6 822 823 Bibcode 1950PhRv 78 822I doi 10 1103 PhysRev 78 822 2 Elliott S R Hahn A A Moe M K Direct evidence for two neutrino double beta decay in 82S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87 59 18 2020 2023 Bibcode 1987PhRvL 59 2020E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59 2020 8 0 8 1 8 2 Beringer J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Physical Review D 2012 86 010001 Bibcode 2012PhRvD 86a0001B doi 10 1103 PhysRevD 86 010001 Measurement of the half life of the two neutrino double beta decay of76Ge with the GERDA experiment Journal of Physics G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2013author Agostini M et al GERDA Collaboration 40 3 035110 Bibcode 2013JPhG 40c5110T doi 10 1088 0954 3899 40 3 035110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K Grotz and H V Klapdor The Weak Interaction in Nuclear Particle and Astrophysics Adam Hilger Bristol 1990 461 ps H V Klapdor A Staudt Non accelerator Particle Physics 2 edition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 Bristol Philadelphia 1998 535 ps Schechter J J W F Valle 1982 06 01 Neutrinoless Double beta Decay in SU 2 U 1 theories Physical Review D 25 2951 Bibcode 1982PhRvD 25 2951S doi 10 1103 PhysRevD 25 2951 Klapdor Kleingrothaus H V Dietz A Harney H L Krivosheina I V Evidence for Neutrinoless Double Beta Decay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 2001 16 37 2409 Bibcode 2001MPLA 16 2409K arXiv hep ph 0201231 doi 10 1142 S0217732301005825 Aalseth C E Avignone F T Barabash A Boehm F Brodzinski R L Collar J I Doe P J Ejiri H Elliott S R Fiorini E Gaitskell R J Gratta G Hazama R Kazkaz K King G S Kouzes R T Miley H S Moe M K Morales A Morales J Piepke A Robertson R G H Tornow W Vogel P Warner R A Wilkerson J F Comment on evidence for Neutrinoless Double Beta Decay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 2002 17 22 1475 Bibcode 2002MPLA 17 1475A arXiv hep ex 0202018 doi 10 1142 S0217732302007715 Zdesenko Y G Danevich F A Tretyak V I Has neutrinoless double b decay of 76Ge been really observed Physics Letters B 2002 546 3 4 206 Bibcode 2002PhLB 546 206Z doi 10 1016 S0370 2693 02 02705 3 Bakalyarov A M Balysh A Y Belyaev S T Lebedev V I Zhukov S V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on investigation of Germanium 76 double beta decay Proceedings of the NANP Dubna Russia 2003 Klapdor Kleingrothaus H V Krivosheina I V The Evidence for the Observation of 0nbb Decay The Identification of 0nbb Events from the Full Spectra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 2006 21 20 1547 Bibcode 2006MPLA 21 1547K doi 10 1142 S0217732306020937 Schwingenheuer B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searches for neutrinoless double beta decay Annalen der Physik 2013 525 4 269 Bibcode 2013AnP 525 269S arXiv 1210 7432 doi 10 1002 andp 201200222 Agostini M et al GERDA Collaboration Results on Neutrinoless Double b Decay of 76 Ge from Phase I of the GERDA Experiment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3 111 12 122503 Bibcode 2013PhRvL 111l2503A PMID 24093254 arXiv 1307 4720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111 122503 外部連結 编辑arxiv org上的雙b衰變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雙b衰變 amp oldid 7090363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