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熬羅孛極烈

熬羅孛極烈(?—?),据称是金朝時期蒙古族领袖。又作鄂羅貝勒[1]鄂掄貝勒[2],或為忽魯勃極烈的異譯[3]。身世尚不清楚,有學者認為是哈不勒可汗第四子忽都剌[3][4],日本學者認為是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5][6]。然而其人其事仅见于南宋人的笔记,对于其真实性存在质疑[7]

一說「熬羅」是蒙古詞的「主帳」,「孛極烈」是女真詞的「首領」「酋長」[6];《金史》記載孛極烈是金朝的官號,相當於國相[8]

生平 编辑

金朝皇统三年(1143年),蒙古部叛金,金熙宗派將領征討,由於魯王完顏昌被金熙宗所殺,完顏昌的兒子率領其父舊部投靠蒙古部,蒙古於是變得強大,金人無法控制蒙古部[9]。此時金人將戰略中心從南方的宋國轉移到西北的蒙古部落[10],金將完顏宗弼率領金軍並帶上神臂弓弩手八萬人討伐蒙古,仍然無法戰勝。皇統六年(1146年),金朝派遣蕭保壽奴和蒙古議和,金朝提出將西平河(即臚朐河,今克鲁伦河)以北二十七團寨割與蒙古,冊封其酋長熬羅孛極烈為蒙古國王,金朝每年贈給蒙古豐厚的,熬羅不接受[11][1][2]。到了皇統七年(1147年),金蒙雙方議和,熬羅於是自稱祖元皇帝[註 1],改元天興。金蒙雙方暫時休戰,金朝也無力征討蒙古,於是加強防守己方邊境的要害地區[11][1][13]。由於蒙古人控制了克魯倫河上游地區,嶺北長城的西端也落入蒙古部的管轄範圍,使得該長城的防禦性質已經大打折扣,金朝為了穩固北疆的邊防,又在該長城的東南方修建了一道新長城,即嶺南北線長城[14](今称为金界壕)。

注釋 编辑

  1. ^ 畢沅《續資治通鑑》作「祖元皇叔」[1],李諒《征蒙記》作「太祖元明皇帝」[12]

参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畢沅.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二十七. 维基文库. 「(紹興十六年八月),金以所教神臂弓弩手八萬人討蒙古,連年不能克。是月,令汴京行臺尚書省事蕭保壽努與蒙古議和,割西平河以北二十七團寨與之,歲遺牛羊米豆,且冊其長為蒙古國,蒙古不受。……(紹興十七年三月)是月,金人與蒙古始和,歲遺牛、羊、米、豆、綿、絹之屬甚厚。於是蒙古長鄂羅貝勒自稱祖元皇叔,改元天興。金人用兵連年,卒不能討,但遣精兵分據要害而還。」
  2. ^ 2.0 2.1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百五十五. 维基文库. 「(紹興十六年八月)金都元帥宗弼之未卒也,自將中原所教神臂弓弩手八萬人討蒙古,因連年不能克。是月,遣領汴京行臺上書省事蕭博碩諾與蒙古議和,割西平河以北二十七團寨與之,歲遺牛羊米豆,且命冊其酋鄂掄貝勒為蒙古國王,蒙人不肯。〈此據王大觀《行程錄》十七年三月末所書可考。〉」
  3. ^ 3.0 3.1 呂 2023,第1177頁.
  4. ^ 米 2000,第279頁.
  5. ^ 傅樂煥《遼史叢考》,中華書局,1984年,第370頁:日人池尻登的《達呼爾族》(1941年印),也有同樣的說法,並有了內容,據說:女真族的金朝在代替了遼朝的當時,在經過蒙古的強烈反抗之後,和蒙古的酋長敖羅講和,封敖羅為「朦輔國王」。敖羅在《元朝秘史》裡被稱為合不勒汗,是全「忙豁兒」(蒙古)的首領,也就是成吉思汗的曾祖父。敖羅姓即敖羅孛極烈,與今達呼爾族的「敖拉姓」同姓,因此,人們把合不勒汗當作薩吉哈的汗。(第二五頁)
  6. ^ 6.0 6.1 [德]傅海波《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275頁:熬羅勃極烈指的是哪一個蒙古酋長,至今尚不清楚,這個頭銜是一個混稱;後一半「勃極烈」(bogile)是女真詞,意為首領、酋長,而前一半「熬羅」(a'uru gh)可能是蒙古詞的「主帳」。一位現代日本學者提出,熬羅勃極烈(Ao-lo Po-chi-lieh)應該是指合不勒汗,即成吉思汗的祖父。《蒙古秘史》告訴我們,他確實曾經「統治全體蒙古人」。(田村實造:《蒙古族起源的傳說和蒙古人遷徙的有關問題》,第12頁)
  7. ^ 金王朝与蒙古部落的和与战. 凤凰网. [2023-12-02]. (原始内容于2023-12-02). 王国维著有《萌古考》《南宋人所传蒙古史料考》,认为南宋人的记载有好多失实之处。……苏日巴达拉哈所著《蒙古族族源新考》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过他对南宋人的著作提出怀疑,认为“昙花一现的熬罗孛极烈,无头无尾,来无踪,去无影,既无年代年限,更是无所作为,在历史上横插一笔,其真实性甚为可疑。恐怕连昙花也不是,近似臆造。赵珙为宋代人,对蒙古甚了解,与金、蒙多次接触,对祖元皇帝的传说甚疑。……是鞑靼乃自号大蒙古国,边吏乃以蒙鞑称之。然二国东西相望凡数千里,不知何以合为一名也。 
  8. ^ 脫脫.   金史百官志一. 维基文库. 「金自景祖始建官屬,統諸部以專征伐,嶷然自為一國。其官長皆稱曰勃極烈,故太祖以都勃極烈嗣位,太宗以諳版勃極烈居守。諳版,尊大之稱也。其次曰國論忽魯勃極烈,國論言貴,忽魯猶總帥也。又有國論勃極烈,或左右置,所謂國相也。其次諸勃極烈之上,則有國論、乙室、忽魯、移賚、阿買、阿舍、昊、迭之號,以為升拜宗室功臣之序焉。其部長曰孛堇,統數部者曰忽魯。凡此,至熙宗定官制皆廢。其後惟鎮撫邊民之官曰禿里,烏魯骨之下有掃穩脫朵,詳穩之下有麼忽、習尼昆,此則具於官制而不廢,皆踵遼官名也。」
  9. ^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百四十八. 维基文库. 「(紹興十三年四月)是月,蒙古復叛,金主亶命將討之。初,魯國王昌既誅,其子薩罕圖郎君者率,其父故部曲以叛,與蒙古通,蒙古由是強取二十餘團寨,金人不能制。〈此據王大觀《行程錄》。接《松漠記聞》,達蘭長子達爾瑪被囚,遇赦得出,達蘭次子章嘉為平章。皓以今年六月歸乃不見此事,未知孰的,今姑附見更俟考。詳十六年八月末可參考。〉」
  10. ^ 孫 2020,第15-16頁.
  11. ^ 11.0 11.1 宇文懋昭.   大金國志熙宗孝成皇帝四. 维基文库. 「(皇統七年)是歲,朦骨國平。初,撻懶既誅,其子勝花都郎君者,率其父故部曲以叛,與朦骨通。兀朮之未死也,自將中原所教神臂弓手八萬討之,連年不能克。皇統之六年八月,復遣蕭保壽奴與之和,議割西平河以北二十七團塞與之,歲遺牛羊米荳,且冊其酋長熬羅孛極烈,為朦輔國主,至是始和,歲遺甚厚。於是熬羅孛極烈自稱祖元皇帝,改元天興。大金用兵連年,卒不能討,但遣精兵,分據要害而還。」
  12. ^ 趙珙.   蒙韃備錄. 维基文库. 「舊有蒙古斯國,在金人偽天會間,亦嘗擾金虜為患,金虜常與之戰,後乃多與金帛和之。按李諒《征蒙記》曰:『蒙人嘗改元天興,自稱太祖元明皇帝。』」
  13. ^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百五十六. 维基文库. 「(紹興十七年三月)是月,金人與蒙古始和,歲遺牛羊酉豆綿絹之屬甚厚,於是蒙酋鄂掄貝勒乃自稱祖元皇帝,改元天興,金人用兵連年卒不能討,但遣精兵分據要害而還。〈此據王大觀《行程錄》,按錄稱歲遺牛羊各五十萬口,米豆共五十萬斛,絹三十萬匹,綿三十萬兩,恐未必如此之多,今削去其數第云甚厚,更俟詳考。〉」
  14. ^ 孫 2020,第23頁.

書籍 编辑

  • 米文平. 鮮卑史硏究.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34813634. 
  • 孫珩銘. 金代北疆防禦格局變遷下的長城軍事聚落研究 河北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河北工業大學. 2020-05. 
  • 呂思勉. 呂思勉讀史札記(增訂本).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23-06. ISBN 9789888812349. 

熬羅孛極烈, 据称是金朝時期蒙古族领袖, 又作鄂羅貝勒, 鄂掄貝勒, 或為忽魯勃極烈的異譯, 身世尚不清楚, 有學者認為是哈不勒可汗第四子忽都剌, 日本學者認為是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 然而其人其事仅见于南宋人的笔记, 对于其真实性存在质疑, 一說, 熬羅, 是蒙古詞的, 主帳, 孛極烈, 是女真詞的, 首領, 酋長, 金史, 記載孛極烈是金朝的官號, 相當於國相, 目录, 生平, 注釋, 参考資料, 書籍生平, 编辑金朝皇统三年, 1143年, 蒙古部叛金, 金熙宗派將領征討, 由於魯王完顏昌被金熙宗所殺, 完. 熬羅孛極烈 据称是金朝時期蒙古族领袖 又作鄂羅貝勒 1 鄂掄貝勒 2 或為忽魯勃極烈的異譯 3 身世尚不清楚 有學者認為是哈不勒可汗第四子忽都剌 3 4 日本學者認為是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 5 6 然而其人其事仅见于南宋人的笔记 对于其真实性存在质疑 7 一說 熬羅 是蒙古詞的 主帳 孛極烈 是女真詞的 首領 酋長 6 金史 記載孛極烈是金朝的官號 相當於國相 8 目录 1 生平 2 注釋 3 参考資料 4 書籍生平 编辑金朝皇统三年 1143年 蒙古部叛金 金熙宗派將領征討 由於魯王完顏昌被金熙宗所殺 完顏昌的兒子率領其父舊部投靠蒙古部 蒙古於是變得強大 金人無法控制蒙古部 9 此時金人將戰略中心從南方的宋國轉移到西北的蒙古部落 10 金將完顏宗弼率領金軍並帶上神臂弓弩手八萬人討伐蒙古 仍然無法戰勝 皇統六年 1146年 金朝派遣蕭保壽奴和蒙古議和 金朝提出將西平河 即臚朐河 今克鲁伦河 以北二十七團寨割與蒙古 冊封其酋長熬羅孛極烈為蒙古國王 金朝每年贈給蒙古豐厚的牛羊米豆绵绢 熬羅不接受 11 1 2 到了皇統七年 1147年 金蒙雙方議和 熬羅於是自稱祖元皇帝 註 1 改元天興 金蒙雙方暫時休戰 金朝也無力征討蒙古 於是加強防守己方邊境的要害地區 11 1 13 由於蒙古人控制了克魯倫河上游地區 嶺北長城的西端也落入蒙古部的管轄範圍 使得該長城的防禦性質已經大打折扣 金朝為了穩固北疆的邊防 又在該長城的東南方修建了一道新長城 即嶺南北線長城 14 今称为金界壕 注釋 编辑 畢沅 續資治通鑑 作 祖元皇叔 1 李諒 征蒙記 作 太祖元明皇帝 12 参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畢沅 nbsp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二十七 维基文库 紹興十六年八月 金以所教神臂弓弩手八萬人討蒙古 連年不能克 是月 令汴京行臺尚書省事蕭保壽努與蒙古議和 割西平河以北二十七團寨與之 歲遺牛羊米豆 且冊其長為蒙古國 蒙古不受 紹興十七年三月 是月 金人與蒙古始和 歲遺牛 羊 米 豆 綿 絹之屬甚厚 於是蒙古長鄂羅貝勒自稱祖元皇叔 改元天興 金人用兵連年 卒不能討 但遣精兵分據要害而還 2 0 2 1 李心傳 nbsp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百五十五 维基文库 紹興十六年八月 金都元帥宗弼之未卒也 自將中原所教神臂弓弩手八萬人討蒙古 因連年不能克 是月 遣領汴京行臺上書省事蕭博碩諾與蒙古議和 割西平河以北二十七團寨與之 歲遺牛羊米豆 且命冊其酋鄂掄貝勒為蒙古國王 蒙人不肯 此據王大觀 行程錄 十七年三月末所書可考 3 0 3 1 呂 2023 第1177頁 米 2000 第279頁 傅樂煥 遼史叢考 中華書局 1984年 第370頁 日人池尻登的 達呼爾族 1941年印 也有同樣的說法 並有了內容 據說 女真族的金朝在代替了遼朝的當時 在經過蒙古的強烈反抗之後 和蒙古的酋長敖羅講和 封敖羅為 朦輔國王 敖羅在 元朝秘史 裡被稱為合不勒汗 是全 忙豁兒 蒙古 的首領 也就是成吉思汗的曾祖父 敖羅姓即敖羅孛極烈 與今達呼爾族的 敖拉姓 同姓 因此 人們把合不勒汗當作薩吉哈的汗 第二五頁 6 0 6 1 德 傅海波 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 第275頁 熬羅勃極烈指的是哪一個蒙古酋長 至今尚不清楚 這個頭銜是一個混稱 後一半 勃極烈 bogile 是女真詞 意為首領 酋長 而前一半 熬羅 a uru gh 可能是蒙古詞的 主帳 一位現代日本學者提出 熬羅勃極烈 Ao lo Po chi lieh 應該是指合不勒汗 即成吉思汗的祖父 蒙古秘史 告訴我們 他確實曾經 統治全體蒙古人 田村實造 蒙古族起源的傳說和蒙古人遷徙的有關問題 第12頁 金王朝与蒙古部落的和与战 凤凰网 2023 12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12 02 王国维著有 萌古考 南宋人所传蒙古史料考 认为南宋人的记载有好多失实之处 苏日巴达拉哈所著 蒙古族族源新考 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不过他对南宋人的著作提出怀疑 认为 昙花一现的熬罗孛极烈 无头无尾 来无踪 去无影 既无年代年限 更是无所作为 在历史上横插一笔 其真实性甚为可疑 恐怕连昙花也不是 近似臆造 赵珙为宋代人 对蒙古甚了解 与金 蒙多次接触 对祖元皇帝的传说甚疑 是鞑靼乃自号大蒙古国 边吏乃以蒙鞑称之 然二国东西相望凡数千里 不知何以合为一名也 脫脫 nbsp 金史百官志一 维基文库 金自景祖始建官屬 統諸部以專征伐 嶷然自為一國 其官長皆稱曰勃極烈 故太祖以都勃極烈嗣位 太宗以諳版勃極烈居守 諳版 尊大之稱也 其次曰國論忽魯勃極烈 國論言貴 忽魯猶總帥也 又有國論勃極烈 或左右置 所謂國相也 其次諸勃極烈之上 則有國論 乙室 忽魯 移賚 阿買 阿舍 昊 迭之號 以為升拜宗室功臣之序焉 其部長曰孛堇 統數部者曰忽魯 凡此 至熙宗定官制皆廢 其後惟鎮撫邊民之官曰禿里 烏魯骨之下有掃穩脫朵 詳穩之下有麼忽 習尼昆 此則具於官制而不廢 皆踵遼官名也 李心傳 nbsp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百四十八 维基文库 紹興十三年四月 是月 蒙古復叛 金主亶命將討之 初 魯國王昌既誅 其子薩罕圖郎君者率 其父故部曲以叛 與蒙古通 蒙古由是強取二十餘團寨 金人不能制 此據王大觀 行程錄 接 松漠記聞 達蘭長子達爾瑪被囚 遇赦得出 達蘭次子章嘉為平章 皓以今年六月歸乃不見此事 未知孰的 今姑附見更俟考 詳十六年八月末可參考 孫 2020 第15 16頁 11 0 11 1 宇文懋昭 nbsp 大金國志熙宗孝成皇帝四 维基文库 皇統七年 是歲 朦骨國平 初 撻懶既誅 其子勝花都郎君者 率其父故部曲以叛 與朦骨通 兀朮之未死也 自將中原所教神臂弓手八萬討之 連年不能克 皇統之六年八月 復遣蕭保壽奴與之和 議割西平河以北二十七團塞與之 歲遺牛羊米荳 且冊其酋長熬羅孛極烈 為朦輔國主 至是始和 歲遺甚厚 於是熬羅孛極烈自稱祖元皇帝 改元天興 大金用兵連年 卒不能討 但遣精兵 分據要害而還 趙珙 nbsp 蒙韃備錄 维基文库 舊有蒙古斯國 在金人偽天會間 亦嘗擾金虜為患 金虜常與之戰 後乃多與金帛和之 按李諒 征蒙記 曰 蒙人嘗改元天興 自稱太祖元明皇帝 李心傳 nbsp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百五十六 维基文库 紹興十七年三月 是月 金人與蒙古始和 歲遺牛羊酉豆綿絹之屬甚厚 於是蒙酋鄂掄貝勒乃自稱祖元皇帝 改元天興 金人用兵連年卒不能討 但遣精兵分據要害而還 此據王大觀 行程錄 按錄稱歲遺牛羊各五十萬口 米豆共五十萬斛 絹三十萬匹 綿三十萬兩 恐未必如此之多 今削去其數第云甚厚 更俟詳考 孫 2020 第23頁 書籍 编辑米文平 鮮卑史硏究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34813634 孫珩銘 金代北疆防禦格局變遷下的長城軍事聚落研究 河北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河北工業大學 2020 05 呂思勉 呂思勉讀史札記 增訂本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23 06 ISBN 9789888812349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熬羅孛極烈 amp oldid 8144070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