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輪作

輪作也稱輪耕,是指在同一塊土地輪流種植不同的作物,例如蕪菁苜蓿,有助減少土壤侵蝕、保持土地肥力及增加產量。

不同作物通常對特定養分需求不同,輪流種植不同作物甚至可補充特定養分;例如豆科植物具有根瘤菌,可以将大气的氮固定到土壤,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其他類型作物提高產量。此外由於害蟲通常只會侵襲特定植物,輪流種植不同作物可中止害蟲的生長週期,減少蟲患。輪作可避免連作(連續多季種植同一作物)的諸多缺點。

歷史 编辑

農學家早已認識到合適的輪作——如在春季種植用作飼料的作物,而非種植供人食用的穀物——能恢復或保持土地的肥力。早在公元前6000年,古代近東的農民已會交替種植豆科植物和穀物。[1][2]

歐洲的輪作制度 编辑

二圃制 编辑

二圃制將土地分為兩半,一半休耕,一半耕作,逐年調換。歐洲約在公元9世紀逐漸以三圃制取代二圃制。

三圃制 编辑

從中世紀晚期到20世紀,歐洲農民均使用三圃制,將土地分為三塊。一片在秋季種植裸麥小麥,在春季則種植燕麥大麥。另一片則種植豌豆小扁豆豆科植物。最後一片則休耕。三片土地輪換,使得一片土地每隔三年就得以休耕恢復肥力。在二圃制下,只有二分之一的土地會種植作物,而在三圃制下則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能種植作物,讓可用於種植的土地增加六分之一。額外的作物除了增加糧食產量,亦能在春季收穫時補充北歐居民的營養。

中國的輪作制度 编辑

與歐洲的輪作制度不同,中國在戰國時期及以後實行精耕細作,廢棄休耕而使用輪作復種、雙季連作、間作套種等辦法保持土地肥力。

輪作復種制 编辑

秦漢至隋唐時期,北方廣泛推行了輪作復種制。 輪作復種制是中國古代耕作制度的主要組成部份。輪作是在一定的年限內,於一塊田地上,按預定的次序輪流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而復種是指在同一塊土地上,一年內種植農作物一次以上。中國古代各種復種次數的多少,主要根據各地的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的不同而異,一般是北方少而南方多。這一時期,中國北方發展了兩年三熟的輪作復種制,南方則發展了一年兩熟的輪作復種制。首先人們進行豆類作物和穀類作物的合理輪作,充分利用豆科作物在生物固氮方面的養地作用,同時採取綠肥作物與糧食作物輪作復種,充分發揮綠肥的養地作用,提高土壤肥沃性。

間作套種制 编辑

宋元至明清時期,間作套種制被大力推廣。套種是指於前季作物生長的後期,將後季作物播種或栽種在前季作物的株、行間或畦間的種植法,以解決茬口的矛盾。間作套種制有助提高復種指數、增加面積單位產量。如麥行間套種棉花或稻行間套種綠肥。在加強生物因素養地方面,除廣泛應用豆穀輪作和肥糧作物輪作復種外,還發展了許多不同的新方法。到了清朝,不但豐富和發展了間作套種制,而且將間套復種綜合運用,全面發展,逐步形成了三位一體的農作制度。

另見 编辑

參考來源 编辑

  1. ^ . time.graphics. [2019-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3). 
  2. ^ What Is Crop Rotation?. WorldAtlas. [2019-01-25]. (原始内容于2021-04-14) (英语). 
  • 陈桂权、曾雄生(2016)。〈我国农业轮作休耕制度的建立——来自农业发展历史的经验和启示〉。地方财政研究2016年7期。

輪作,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12月11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12月11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輪作也稱輪耕 是指在同一塊土地輪流種植不同的作物 例如蕪菁或苜蓿 有助減少土壤侵蝕 保持土地肥力及增加產量 不同作物通常對特定養分需求不同 輪流種植不同作物甚至可補充特定養分 例如豆科植物具有根瘤菌 可以将大气的氮固定到土壤 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使其他類型作物提高產量 此外由於害蟲通常只會侵襲特定植物 輪流種植不同作物可中止害蟲的生長週期 減少蟲患 輪作可避免連作 連續多季種植同一作物 的諸多缺點 目录 1 歷史 1 1 歐洲的輪作制度 1 1 1 二圃制 1 1 2 三圃制 1 2 中國的輪作制度 1 2 1 輪作復種制 1 2 2 間作套種制 2 另見 3 參考來源歷史 编辑農學家早已認識到合適的輪作 如在春季種植用作飼料的作物 而非種植供人食用的穀物 能恢復或保持土地的肥力 早在公元前6000年 古代近東的農民已會交替種植豆科植物和穀物 1 2 歐洲的輪作制度 编辑 二圃制 编辑 二圃制將土地分為兩半 一半休耕 一半耕作 逐年調換 歐洲約在公元9世紀逐漸以三圃制取代二圃制 三圃制 编辑 從中世紀晚期到20世紀 歐洲農民均使用三圃制 將土地分為三塊 一片在秋季種植裸麥或小麥 在春季則種植燕麥或大麥 另一片則種植豌豆 小扁豆等豆科植物 最後一片則休耕 三片土地輪換 使得一片土地每隔三年就得以休耕恢復肥力 在二圃制下 只有二分之一的土地會種植作物 而在三圃制下則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能種植作物 讓可用於種植的土地增加六分之一 額外的作物除了增加糧食產量 亦能在春季收穫時補充北歐居民的營養 中國的輪作制度 编辑 與歐洲的輪作制度不同 中國在戰國時期及以後實行精耕細作 廢棄休耕而使用輪作復種 雙季連作 間作套種等辦法保持土地肥力 輪作復種制 编辑 秦漢至隋唐時期 北方廣泛推行了輪作復種制 輪作復種制是中國古代耕作制度的主要組成部份 輪作是在一定的年限內 於一塊田地上 按預定的次序輪流種植不同的農作物 而復種是指在同一塊土地上 一年內種植農作物一次以上 中國古代各種復種次數的多少 主要根據各地的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的不同而異 一般是北方少而南方多 這一時期 中國北方發展了兩年三熟的輪作復種制 南方則發展了一年兩熟的輪作復種制 首先人們進行豆類作物和穀類作物的合理輪作 充分利用豆科作物在生物固氮方面的養地作用 同時採取綠肥作物與糧食作物輪作復種 充分發揮綠肥的養地作用 提高土壤肥沃性 間作套種制 编辑 宋元至明清時期 間作套種制被大力推廣 套種是指於前季作物生長的後期 將後季作物播種或栽種在前季作物的株 行間或畦間的種植法 以解決茬口的矛盾 間作套種制有助提高復種指數 增加面積單位產量 如麥行間套種棉花或稻行間套種綠肥 在加強生物因素養地方面 除廣泛應用豆穀輪作和肥糧作物輪作復種外 還發展了許多不同的新方法 到了清朝 不但豐富和發展了間作套種制 而且將間套復種綜合運用 全面發展 逐步形成了三位一體的農作制度 另見 编辑輪耕參考來源 编辑 jan 1 6000 BC Crop Rotation Timeline time graphics 2019 09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23 What Is Crop Rotation WorldAtlas 2019 01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14 英语 陈桂权 曾雄生 2016 我国农业轮作休耕制度的建立 来自农业发展历史的经验和启示 地方财政研究2016年7期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輪作 amp oldid 7517097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