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解離性身分疾患

解離性身分疾患是一種心因性障礙,容易和思覺失調症混淆,較早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版本將其命名為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後來改稱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其特徵是解離性失憶(dissociative amnesia)和身份認同轉變(identity alteration),患者出現兩個以上明顯不同的身份或人格部份,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不同的人」。

解離性身分疾患
同义词多重人格障碍
艺术家对一个具有多个“分离的人格状态”的人的解释
症状至少有两个截然不同且相对持久的人格状态,难以记住某些事件[1]
併發症自殺自我傷害[1]
病程长期[2]
肇因儿童创伤英语Childhood trauma,治疗诱发[2][3]
診斷方法根据临床标准[2]
相似疾病或共病重性抑郁障碍躁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人格障礙轉化症[1]
治療支持性療法心理治療[2]
盛行率~2%的人[4]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精神病学
ICD-116B64
ICD-9-CM300.14
eMedicine916186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長久以來,很多人包括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社工以為多重人格是非常罕見的疾病,但事实是由於太多臨床工作者都缺乏正確認知,以致不少誤診案例,再加上一般人的諱疾忌醫和迷信等等主观因素,导致大量個案漏報、少報。正如瑪蓮娜·史坦伯格英语Marlene Steinberg的《鏡子裡的陌生人——解離症:一種隱藏的流行病英语The Stranger In The Mirror Dissociation - The Hidden Epidemic》所言,解離性障碍其實是一種隱藏的流行病,而多重人格只是其中一型而已。

臨床症狀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如果並存意識較好的,他們甚至可以進行內部溝通/會議,或進行外部會議(如果人格間進行外部溝通/會議時,在旁人看來會像是個自言自語的瘋子);也有一些情況,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到彼此的存在,這會導致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原人格不一定是主人格。原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原始人格,而主人格則是在平常大部份時間主宰身體的人格。雖然原人格通常也會是主人格,但也有原人格仍然停留於兒童時期,身體則交由會長大的主人格管理的情況。原本的人格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的情況下,即使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記憶斷層)的現象,也無法知道自己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嚴重的病例,原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會有一個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這個人格願意合作,治療人員就能從中得知許多有益的資料。另外,多重人格患者發生記憶斷層或人格強硬地想出現時有可能伴隨強烈的頭痛。最新的研究顯示,人格間有四種不同的並存狀態,而人格間知道彼此存在的比例比不知道的還多,意味著將來DSM對解離性人格疾患的定義即將改寫。[需要較佳来源][5]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邁耐利英语Richard McNally(Richard J. McNally)的實驗,認為沒有證據可以證實在各人格之間存在記憶障礙,那些聲稱自己被記憶障礙所困擾的患者,可能更多是為了符合文化期望,而非真的。不過,近年頂尖的醫學發現,則有另一個觀點,根據不少關於大腦的研究顯示,儘管是同一個人(同一個身體和大腦),不同人格的腦部攝影結果皆不相同,另外也有其他對大腦的研究和實驗,有力地顯示多重人格既不是「偽裝」出來,也不是因為社會文化期望或治療師的暗示(suggestion)所產生出來的。

成因

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爭議。有理論認為多重人格與童年創傷相關,因為此時正是人格的形成階段。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這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來說,或許是必要的。

國際上的新知為7歲以前(黃金6年)/學齡前有衝擊過大或重複發生的身體虐待、情緒虐待,以及強大的壓力事件,甚至源自從嬰兒開始的「混亂型依附行為」(Disorganized Attachment)。

研究顯示,逾 90% 解離性身分疾患患者童年時曾遭遇肢體虐待及/或性侵犯,而現時的實證研究證據也傾向認為解離性身分疾患是一個跨文化的創傷心理障礙 [6]

在古代中醫文獻裡,學者也找到病態解離的相關醫案記載 [7]

盛行率

傳統認為解離性身分疾患是非常罕有的精神病,而這個想法某程度上也導致臨床上的漏診。甚至不少說法聲稱,解離性身分疾患是萬中無一的心理障礙,極難遇見。

可是,實證研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跨國的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解離症的在一般人口的盛行率約為10%,其中解離性身分疾患的盛行率約為1% [8][查证请求]。而在華人社會裡,解離症(包括但不僅限於DID)的盛行率可能為0.3% 至 4.52% (非臨床人口) 和 1.7% 至 19.5% (臨床人口) [9][查证请求]

傳統的治療方法

多重人格的治療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治療人員主要是在多重人格中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內在人格,通常為「內在自助者」(英語:Inner Self Helper,ISH),讓其成為核心人格,且讓各種內在人格互相對談而認識其他人格,然後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從而逐步削減內在人格後整合為一,但即使治療成功,也可能因外在壓力,造成人格再次解離。

另外,由於患者受暗示性很高,因此在臨床上的治療常利用催眠來召喚患者不同的人格,以便治療。不過,根據臨床經驗,催眠治療多半是輔助式的,或只作為一種技術,並非治本之法。

ICD-10-CM疾病诊断代码

ICD-10-CM:F44.8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另见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SM-5 Task Force. .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2021-09-13]. ISBN 978-0-89042-554-1. OCLC 8308073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英语). 
  2. ^ 2.0 2.1 2.2 2.3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Merck Manuals Professional Edition. July 2017 [2018-01-05]. (原始内容于2013-12-06). 
  3. ^ Beidel, Deborah C.; Frueh, B. Christopher; Hersen, Michel. . John Wiley & Sons. 2014-08-18: 414–422 [2018-09-10]. ISBN 978-1-118-6570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英语). 
  4. ^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Guidelines for Treating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in Adults, Third Revision: Summary Version.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2011-02-28, 12 (2): 188–212. ISSN 1529-9732. doi:10.1080/15299732.2011.537248 (英语). 
  5. ^ 張艾如. 心靈之美心理治療所. [2011-06-20]. (原始内容于2021-05-06). 根據臨床經驗,主張將DID分成四種並存狀態:1.主人格不知道副人格的存在;2.本來知道副人格的存在,後來因某些原故變得不知道;3.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存在,但主人格無法控制副人格,就像隔著玻璃窗觀看似的;4.好似內在的家族系統,主、副人格之間可以合作無間。 
  6. ^ Ross, Colin A.; Ellason, Joan Weathersbee. .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05-04, 96 (2): 445–453 [2021-09-13]. ISSN 0033-2941. doi:10.2466/pr0.96.2.445-4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 (英语). 
  7. ^ Fung, Hong Wang. .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2018-01, 19 (1): 75–87 [2021-09-13]. ISSN 1529-9732. doi:10.1080/15299732.2017.13044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3) (英语). 
  8. ^ Sar, Vedat. . Epidemiolog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1-05-04, 2011: 1–8 [2021-09-13]. ISSN 2090-2972. doi:10.1155/2011/4045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9) (英语). 
  9. ^ Fung, Hong Wang; Chan, Chitat; Ross, Colin A.; Wang, Edward K. S. .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2021-05-27, 22 (3): 378–393 [2021-09-13]. ISSN 1529-9732. doi:10.1080/15299732.2020.18696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3) (英语). 

外部链接

  • 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ISST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台灣分會(TSSTD). [2014-04-22]. (原始内容于2021-05-06). 【解離知識專區】
  • 香港解離症關注協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Concerning Dissociative Disorders). (非正式組織)
  • 成為自己的隊友:認識創傷與解離 (Be A Teammate With Yourself: Understanding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解離性身分疾患,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此條目的语调或风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 2015年7月2日, 請根據指南協助改善这篇条目, 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和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9年8月26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此條目的语调或风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 2015年7月2日 請根據指南協助改善这篇条目 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和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9年8月26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 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 请咨询专业人士 詳見醫學聲明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思覺失調 人格解體障礙或离解 解離性身分疾患是一種心因性障礙 容易和思覺失調症混淆 較早的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DSM 版本將其命名為多重人格障礙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 後來改稱解離性身分疾患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 其特徵是解離性失憶 dissociative amnesia 和身份認同轉變 identity alteration 患者出現兩個以上明顯不同的身份或人格部份 就有如 在一個身體裡住著不同的人 解離性身分疾患同义词多重人格障碍艺术家对一个具有多个 分离的人格状态 的人的解释症状至少有两个截然不同且相对持久的人格状态 难以记住某些事件 1 併發症自殺 自我傷害 1 病程长期 2 肇因儿童创伤 英语 Childhood trauma 治疗诱发 2 3 診斷方法根据临床标准 2 相似疾病或共病重性抑郁障碍 躁鬱症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思覺失調 人格障礙 轉化症 1 治療支持性療法 心理治療 2 盛行率 2 的人 4 分类和外部资源醫學專科精神病学ICD 116B64ICD 9 CM300 14eMedicine916186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長久以來 很多人包括精神科醫生 心理學家 社工以為多重人格是非常罕見的疾病 但事实是由於太多臨床工作者都缺乏正確認知 以致不少誤診案例 再加上一般人的諱疾忌醫和迷信等等主观因素 导致大量個案漏報 少報 正如瑪蓮娜 史坦伯格 英语 Marlene Steinberg 的 鏡子裡的陌生人 解離症 一種隱藏的流行病 英语 The Stranger In The Mirror Dissociation The Hidden Epidemic 所言 解離性障碍其實是一種隱藏的流行病 而多重人格只是其中一型而已 目录 1 臨床症狀 2 成因 3 盛行率 4 傳統的治療方法 5 ICD 10 CM疾病诊断代码 6 另见 7 参考文献 8 外部链接臨床症狀 编辑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 發展完整 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 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 可以有不同的性別 年齡 種族 甚至物種 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 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 稱為 並存意識 co consciousness 如果並存意識較好的 他們甚至可以進行內部溝通 會議 或進行外部會議 如果人格間進行外部溝通 會議時 在旁人看來會像是個自言自語的瘋子 也有一些情況 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到彼此的存在 這會導致嚴重的 遺失時間 現象 原人格不一定是主人格 原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原始人格 而主人格則是在平常大部份時間主宰身體的人格 雖然原人格通常也會是主人格 但也有原人格仍然停留於兒童時期 身體則交由會長大的主人格管理的情況 原本的人格不知道 他們 的存在的情況下 即使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 記憶斷層 的現象 也無法知道自己有多重人格 也有一些嚴重的病例 原人格甚至 沉睡 十多年 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會有一個是知道所有事的 如果這個人格願意合作 治療人員就能從中得知許多有益的資料 另外 多重人格患者發生記憶斷層或人格強硬地想出現時有可能伴隨強烈的頭痛 最新的研究顯示 人格間有四種不同的並存狀態 而人格間知道彼此存在的比例比不知道的還多 意味著將來DSM對解離性人格疾患的定義即將改寫 需要較佳来源 5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邁耐利 英语 Richard McNally Richard J McNally 的實驗 認為沒有證據可以證實在各人格之間存在記憶障礙 那些聲稱自己被記憶障礙所困擾的患者 可能更多是為了符合文化期望 而非真的 不過 近年頂尖的醫學發現 則有另一個觀點 根據不少關於大腦的研究顯示 儘管是同一個人 同一個身體和大腦 不同人格的腦部攝影結果皆不相同 另外也有其他對大腦的研究和實驗 有力地顯示多重人格既不是 偽裝 出來 也不是因為社會文化期望或治療師的暗示 suggestion 所產生出來的 成因 编辑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以改善这篇条目 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爭議 有理論認為多重人格與童年創傷相關 因為此時正是人格的形成階段 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 患者以 放空 的方式 以達到 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 的感覺 這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來說 或許是必要的 國際上的新知為7歲以前 黃金6年 學齡前有衝擊過大或重複發生的身體虐待 情緒虐待 以及強大的壓力事件 甚至源自從嬰兒開始的 混亂型依附行為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研究顯示 逾 90 解離性身分疾患患者童年時曾遭遇肢體虐待及 或性侵犯 而現時的實證研究證據也傾向認為解離性身分疾患是一個跨文化的創傷心理障礙 6 在古代中醫文獻裡 學者也找到病態解離的相關醫案記載 7 盛行率 编辑傳統認為解離性身分疾患是非常罕有的精神病 而這個想法某程度上也導致臨床上的漏診 甚至不少說法聲稱 解離性身分疾患是萬中無一的心理障礙 極難遇見 可是 實證研究發現 事實並非如此 跨國的流行病學研究指出 解離症的在一般人口的盛行率約為10 其中解離性身分疾患的盛行率約為1 8 查证请求 而在華人社會裡 解離症 包括但不僅限於DID 的盛行率可能為0 3 至 4 52 非臨床人口 和 1 7 至 19 5 臨床人口 9 查证请求 傳統的治療方法 编辑多重人格的治療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治療人員主要是在多重人格中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內在人格 通常為 內在自助者 英語 Inner Self Helper ISH 讓其成為核心人格 且讓各種內在人格互相對談而認識其他人格 然後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 從而逐步削減內在人格後整合為一 但即使治療成功 也可能因外在壓力 造成人格再次解離 另外 由於患者受暗示性很高 因此在臨床上的治療常利用催眠來召喚患者不同的人格 以便治療 不過 根據臨床經驗 催眠治療多半是輔助式的 或只作為一種技術 並非治本之法 ICD 10 CM疾病诊断代码 编辑ICD 10 CM F44 8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另见 编辑多重人格題材作品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SM 5 Task Forc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5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2021 09 13 ISBN 978 0 89042 554 1 OCLC 8308073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02 英语 2 0 2 1 2 2 2 3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Merck Manuals Professional Edition July 2017 2018 01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06 Beidel Deborah C Frueh B Christopher Hersen Michel Adult Psychopathology and Diagnosis John Wiley amp Sons 2014 08 18 414 422 2018 09 10 ISBN 978 1 118 65708 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28 英语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Guidelines for Treating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in Adults Third Revision Summary Version Journal of Trauma amp Dissociation 2011 02 28 12 2 188 212 ISSN 1529 9732 doi 10 1080 15299732 2011 537248 英语 張艾如 心靈之美心理治療所 2011 06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06 根據臨床經驗 主張將DID分成四種並存狀態 1 主人格不知道副人格的存在 2 本來知道副人格的存在 後來因某些原故變得不知道 3 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存在 但主人格無法控制副人格 就像隔著玻璃窗觀看似的 4 好似內在的家族系統 主 副人格之間可以合作無間 Ross Colin A Ellason Joan Weathersbee Discriminating among Diagnostic Categories Using the Dissociative Disorders Interview Schedule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05 04 96 2 445 453 2021 09 13 ISSN 0033 2941 doi 10 2466 pr0 96 2 445 4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04 英语 Fung Hong Wang The Phenomenon of Pathological Dissociation in the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Journal of Trauma amp Dissociation 2018 01 19 1 75 87 2021 09 13 ISSN 1529 9732 doi 10 1080 15299732 2017 13044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03 英语 Sar Vedat Epidemiology of Dissociative Disorders An Overview Epidemiolog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1 05 04 2011 1 8 2021 09 13 ISSN 2090 2972 doi 10 1155 2011 4045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29 英语 Fung Hong Wang Chan Chitat Ross Colin A Wang Edward K S Clinical Features of a Chinese Sample with Self Reported Symptoms of Pathological Dissociation Journal of Trauma amp Dissociation 2021 05 27 22 3 378 393 2021 09 13 ISSN 1529 9732 doi 10 1080 15299732 2020 18696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9 13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 ISSTD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台灣分會 TSSTD 2014 04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06 解離知識專區 香港解離症關注協會 Hong Kong Association Concerning Dissociative Disorders 非正式組織 成為自己的隊友 認識創傷與解離 Be A Teammate With Yourself Understanding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解離性身分疾患 amp oldid 7281305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