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高昌回鶻

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崩溃后,一部分回鹘人西迁至天山东部地区,与当地其他突厥部落联合,以高昌地区为核心建立的新的国家。宋代史书中称之为高昌回鹘[4]日本學者慣稱之為西州回鶻。蒙古元代的文献有多種譯法:畏兀儿、畏吾儿、伟兀、伟吾而、卫吾、委兀、外五、瑰古、乌鹆、畏午儿等。

高昌回鶻
843—14世纪
c. 1000年,高昌回鹘的版图。
地位
首都高昌庭州(北庭/别失八里)
常用语言回鹘语中古汉语;早年有吐火罗语族粟特语
宗教摩尼教(官方;843–965)、[1][2]佛教[3]景教
政府君主制
亦都護,Idiqut 
历史 
• 建立
843
• 终结
14世纪
今属于
高昌回鶻

高昌回鶻的歷史 编辑

回鶻人蒙古草原取代后突厥汗国而興起,840年被黠戛斯人擊破。843年,其中一部分在庞特勒的率领下南遷到高昌城建國,即漢文史籍所稱的高昌回鶻。穆斯林史家稱為托古茲古茲(Toquz Oghuz)。他們的國王名為亦都護(Idiqut,即是幸福之主)。「亦都護」原來是拔悉密人領袖的名號。

咸通七年(866),回鹘首领僕固俊入侵吐蕃並大败其大将論恐热,占領西州北庭轮台等地,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

高昌回鹘立國之初,國勢大盛,北達阿爾泰山,南越羅布泊,西南至喀什。其重心是在新疆東部的別失八里高昌。別失八里是夏宮,高昌是冬宮,轉向半農牧和商業的生活。先是成為辽朝(契丹)的藩屬國,後成為西遼附屬國。西遼派一位沙黑納(太師僧少監)監督政事,這位少監不斷逼迫畏兀兒,國王巴而朮·阿兒忒·的斤在1209年襲殺少監,叛離西遼,投降成吉思汗。他因此成為成吉思汗的第五子。畏兀兒是第一個和平併入蒙古的定居國家,對蒙古帝國的架構大有影響,他們是帝國的出色管理者。

元朝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交戰時,畏兀兒人首當其衝,受到重大破壞。吐魯番被察合台汗國攻陷,亦都護帶著大量部眾遷居元朝境內。元末開始,畏兀兒之地漸漸被伊斯蘭化的東察合台汗國佔領,以王族亦都護家族[5]爲代表的拒絕伊斯蘭化的畏兀兒人東遷甘肅永昌一帶[6],大部分同化於漢族等其他民族,一部分成為裕固族的一大族源[7],留在原地的畏兀兒人慢慢被察合台人同化而消失成為維吾爾人族源之一。畏兀兒人曾经居住的地方历史上被称为维吾尔斯坦(主要指北疆,而不包括南疆喀什等地的阿爾蒂沙爾)。

九姓與托古茲古茲 编辑

學者們發現八世紀突厥王朝的突厥文碑文有 Toquz-oghuz 一詞,如《闕特勤碑》南面第二行、《毗伽可汗碑》東面第十二行,學者將此突厥語詞匯比對為漢文的「九姓回紇」及伊斯蘭的「托古茲古茲」。

然而 Toquz-oghuz 的名號百多年來讓學者十分混淆,不知此名從何而來。Toquz 是突厥語「九」,但 oghuz 卻是不明其意,現代學者起名為「九姓烏古斯」。 [8]

1962年,法國學者哈密屯 (James Hamilton) 指出,這個不明的 oghuz 其實來自 ughus,ughus即「姓氏」,Toquz-ughus 即「九姓」,此正是唐代漢文史籍的正確翻譯——回紇人有內九姓與外九姓之分,其紀功碑的漢文名為《九姓回鹘可汗碑》。由於「九」Toquz 與「姓」ughus 連寫,前者 -z 將後者的 -s 順同化了變成 -z,變成了 Toquz-ughuz ~ Toquz-oghuz。就是這種突厥語的音韻學現像令到現代學人數十年來百思不得其解,最終被哈密屯所破解。[9]

所以,「九姓烏古斯」已經被證實是一個歷史的錯會之譯法,該正名為「九姓」,以免混淆了十世紀中亞咸海一帶興起的「烏古斯人」(Oghus ~ ghus)。

波斯文史籍如《世界境域志》、《故事的裝飾》等記載的「托古茲古茲」(Toghuzghuz),擁有如「中國城」(波斯語 Chinanj-kath)即「高昌」(突厥語 Qoco)、「五城」(波斯語Penj-kath)即「別失八里」(突厥語 Besh-baliq=五城),如「哈密」(波斯語 Qomul)跟突厥——蒙古語一樣(元明將哈密譯為「哈密力」、「哈梅里」)等等,其描述的領土只擁有新疆的綠州城市。 [10] 由此可見,伊斯蘭史籍的「托古茲古茲」並非漠北草原的回鶻王朝,而是指高昌回鶻國。

亦都護 编辑

突厥語「亦都」 (iduq) 意為神聖。突厥語「護」(qut) 也譯作「骨」,意為福氣。也解神圣陛下

亦都護 (iduq-qut) 最早見到735年所立的突厥文毗伽可汗碑》。碑文東面第25行寫著「拔悉密 (Basmil) 亦都護是我的族人」。拔悉密人是一個突厥語部落,卻並非回鶻九姓的部落。後來回鶻人興起,襲破拔悉密人。或許此後回鶻君主就已有「亦都護」的稱號。

然而要遲到回鶻人在840年後遷居高昌、建立高昌回鶻國之後,才看到回鶻君主使用「亦都護」稱號的記載。也有可能是回鶻人遷居高昌後才使用此稱號。

宗教 编辑

 
10世纪高昌摩尼教壁画
 
景教铭文,顶部有2行叙利亚语,底部两侧有4行回鹘字母

高昌回鹘的民族主要为突厥语族群吐火罗人汉族伊朗人,如粟特人等。[11]Peter B. Golden写道,畏兀儿接受了粟特字母和粟特宗教(摩尼教佛教景教),还将粟特人视为“导师”,同时逐渐取代了他们作为丝绸之路商人和文化传播者的角色。[12]

在高昌回鹘统治期间,一部分人也皈依了伊斯兰教。亦都護曾威胁邻国呼罗珊:若摩尼教徒受到迫害,他也会报复国内的穆斯林并“摧毁清真寺”。他强调,在伊斯兰统治下,高昌的穆斯林比摩尼教徒人数更多,最终成功阻止了呼罗珊的迫害。阿拉伯文献学家伊本·纳迪姆记录了这事件,他称高昌亦都護为“中国国王”。[13][14]

摩尼教 编辑

高昌回鹘的统治阶层到960年代也支持佛教,到11世纪初还信奉摩尼教。阿巴斯王朝穆克塔迪尔一世(908–932)开始在现在的伊拉克迫害摩尼教徒,高昌回鹘给萨曼王朝纳斯尔二世写信威胁要报复境内的穆斯林[13][14]934-951年间,摩尼僧侣随同回鹘使团一起出使;965-1022年间,随行的则是佛教徒。高昌的摩尼教大约在866年前后达到顶峰,后来逐渐被佛教取代。这一转变非常明显。摩尼教衰落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神职人员的生活方式。吐鲁番出土的一份法令称,摩尼教神职人员的生活十分舒适,拥有自己的庄园与奴隶,吃珍馐、着丝绸。[15]

汉传佛教 编辑

唐朝在新疆的统治留下了持久的汉传佛教影响。有50余座寺庙都留有“唐”的名号,很多寺庙还存放着《玉篇》《唐韵》《大藏经》等汉语典籍,还有给回鹘僧侣学习汉语的《千字文》《切韵》等典籍。有记载称“高昌寺庙有五十余所,都是唐朝皇帝赐名,保存着许多佛教典籍,如《三藏》《唐韵》《玉篇》《經音》等。”[16]10世纪波斯地理书《世界境域志》将高昌称为“中国城镇”。[17]

高昌回鹘继续编篡《切韵》,且发展了自己的汉字读音。[18][需要較佳来源]他们认为汉字“非常尊贵”,因此在根据叙利亚字母创造回鹘字母时,将其从横排改为竖排。[19]

宗教冲突 编辑

 
 
高昌附近的摩尼寺庙出土的带甲男子彩绘丝绸碎片。8或9世纪,现藏于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20]
 
摩尼教经典一页,9世纪中叶
 
摩尼教抄本残页 MIK III 4979,8-9世纪

喀喇汗国 编辑

高昌回鹘是大乘佛教徒,宗教身份与其他宗教交织在一起,修筑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他们收到中国西部土著的文化影响,放弃了突厥字母,转而使用改良的粟特字母,也称为粟特字母[21]1132年,高昌回鹘成为了西辽附庸国

他们不火化死者,而是无棺埋葬。他们总是头朝西埋葬死者。他们的僧侣不剃度,寺庙里没有彩绘或雕刻的佛像。他们的经文语言我们也无法理解。只有河州(即高昌)和沙州(即敦煌)的寺庙和造像与中原地区相似,他们在这些寺庙里诵读汉字写的佛经。[22]

——乌古孙仲端

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鹘人常与西边的穆斯林邻国发生冲突。[23]穆斯林突厥人对高昌回鹘人颇有微词,如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就该像将荆棘斩草除根,回鹘人也该从眼睛直接打击。”[24]一般称佛教回鹘人为Tat“异教徒”。[25][26][27]虽然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对突厥卜者的信仰和“民族习俗”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但在自己的笔下表现出了对佛教的憎恨。在突厥穆斯林看来,toyin(“施主”)、Burxān/Furxan[28][29](“佛陀”[30][31],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偶像”的通用含义)之类的佛教词汇都具有负面含义。[32][33]

据喀什噶里,高昌回鹘曾遭受突厥穆斯林的袭击。[34]喀喇汗国萨图克·博格拉汗夷平了伊犁地区Minglaq省的佛教寺庙。[35][36][37]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遭到反拜像运动的破坏,尤其是嘴巴和眼睛经常被挖掉。壁画碎片也常被当地人打碎,当做肥料。[38]

喀什噶里《三部突厥诗》,“异教徒部落”遭受了三次战败,一词是在额尔齐斯河河谷被喀喇汗人打败,一词是被不明身份的穆斯林突厥打败,还有一次是在“西夏和中国之间的可敦墓”被西夏打败。[39][40]对佛教、萨满教和摩尼教的战争被喀喇汗国视作圣战[41][42][43][44]在圣战中阵亡的伊玛目和士兵被尊为圣人。[45]穆斯林可能驱使一些佛教徒前往西夏避难。[46]

这个国家的人种类繁多。他们的头发和胡须像羊毛一样浓密卷曲,颜色从黑色到黄色,变化很大。由于面部毛发浓密,只能看到他们脸上的眼睛和鼻子。他们的口味和习惯也与我们不同。有些穆斯林回鹘人生性残忍,只吃亲手杀死的动物的肉。即使在斋戒时,他们也饮酒进食,毫无不安之感。有些伊力朱(基督徒)回鹘人性格懦弱,不喜杀生,斋戒时也不吃肉。有的印度回鹘人皮肤黝黑,憨厚老实。还有很多其他种类,无法列举。他们的国王从那些皮肤黝黑、相貌丑陋的印度人中挑选宦官,并用火烙他们的脸。[22]

——乌古孙仲端

蒙古统治 编辑

 
《誓愿图》,吐鲁番,10–12世纪。

1209年,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效忠成吉思汗,之后高昌回鹘作为附庸存续到1335年。归顺蒙古后,回鹘人作为官僚为蒙古人服务。[47]高昌回鹘后来臣服元朝,对抗察合台汗国。后来,察合台汗八剌消除了元朝对高昌的影响。忽必烈命回鹘人管理宫廷中的朝鲜人时,朝鲜国王表示反对;忽必烈反驳说,回鹘的地位高于喀喇汗国,喀喇汗国的地位又高于朝鲜,因为回鹘是首先归顺蒙古的,且是和平投降,没有抵抗。[48][49]

穆斯林察合台人的征服 编辑

高昌回鹘最后的佛教徒在察合台汗国黑的儿火者(1389–1399)治下发动的圣战中被迫皈依了伊斯兰教。[50]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的《详史》(c. 1540,波斯语)写道:“(黑的儿火者)对中国两个非常重要的城镇——高昌和吐鲁番发起了战争,并强迫那里的居民皈依伊斯兰教。”[51]察合台汗国还征服了哈密,那里的佛教也被清除,被伊斯兰教取代。[52]讽刺的是,皈依伊斯兰教后,吐鲁番的回鹘人后裔没有保留对佛教的记忆,他们认为是“异教徒Kalmuk”(准噶尔部)在当地建造了佛教建筑。《伊斯兰教百科全书》写道:“那时,吐鲁番的突厥人……忘记了过去的所有其他亮点,将佛教等遗迹归功于‘异教徒Kalmuk人’。”[53][54][55][56]

佛教城市哈密皈依伊斯兰教是对回鹘佛教的最后一击,[41][57][58]虽然吐鲁番穆斯林的名字中仍保存了一些佛教影响。[59]由于伊斯兰教传入塔里木盆地其他城市的时间较晚,哈密和吐鲁番仍在使用伊斯兰教之前的古回鹘人人名,西部的则更多使用阿拉伯语人名。[60]出于种种原因,一直有人对新疆历史进行剪裁,意图塑造维吾尔文化中伊斯兰教的非宗教性或虔诚性形象。[61]

高昌回鶻君主列表 编辑

高昌回鹘汗国 编辑

  • 僕固俊,?864-874?
  • 頡利·毗伽·天王 (il Bilga: Tngri ilig),約954
  • 阿兒思蘭·毗伽·天王·孫古律可汗 (Arslan Bilga: Tngri ilig, Su:ngu:lu:g Qaghan),約981, 984
  • 聖·毗伽·王天 (Bu:gu: Bilga: Tngri ilig),約996-1007
  • 合·阿兒思蘭·骨咄祿·闕·毗伽·天汗 (Alp Arsla Qutlugh Ku:l Bilga: Tngri Qan),約1007-1019/24
  • 闕·毗伽·王汗 (Ku:l Bilga: Tngrika:n),1019/24後
  • 天聖國·毗伽·阿兒思蘭·天·回鶻·答兒罕 (Tngri Bu:gu: il Bilga: Arslan Tngri Uighur Ta:rka:n),1068後

归顺西辽 编辑

归顺蒙古帝国 编辑

大元畏兀儿亦都護 编辑

由於察合台汗都哇的進攻,高昌被攻陷,回鶻亦都護內遷到甘肅永昌

察合台汗國回鶻亦都護 编辑

回鶻亦都護遷居甘肅後,高昌當地另立亦都護,受察合台汗國統治。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rombert, Éric; de La Vaissière, Étienne. Les sogdiens en Chine.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2005: 299. ISBN 978-2-85539-653-8. 
  2. ^ Hansen, Valerie. The Impact of the Silk Road Trade on a Local Community: The Turfan Oasis, 500–800 (PDF). Les Sogdiens en Chine. 
  3. ^ Teiser, Stephen F. 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04-01: 55ff. ISBN 978-0-8248-2776-2. 
  4. ^ 宋史·高昌传》就是记载的高昌回鹘,称甘州有可汗王西州有克韩王(高昌回鹘)新复州有黑韩王
  5. ^ 王宗维:《高昌回鹘亦都护家族及其迁居永昌始末》,《新疆社會科學》(新疆社會科學院,1989年第2期)
  6. ^ 賈從江:《元代畏兀兒遷居永昌事輯》,《西域研究》(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所,2002年第4期)
  7. ^ 鍾進文:《裕固語地名“西至哈至”考釋》,《西北史地》(蘭州:西北史地雜誌編輯部,1997第2期)
  8. ^ 芮傳明:《古突厥碑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頁232-234,註3。
  9. ^ James Hamilton, "Toquz-oguz et On-uygur", Journal Asiatique, vol. 250:1 (1962);耿昇譯:〈九姓烏古斯和大姓回鶻考〉,《敦煌學輯刊》,1983:4、1984:1。注意,中譯本有嚴重排版錯誤,將希臘字母 gamma ʏ (gh) 誤改為 r 。
  10. ^ Hudud al-'Alam [世界境域志](回曆372年、西元982年)= V. Minorsky, Hudud al-'Alam: the Regions of the World (London, 1937, 1970), pp. 94-95.
    Gardizi, Zayn al-Axbar [故事的裝飾](約西元1050年)= A. P. Martinez, "Gardizi's two Chapters on the Turks", Archivum Eurasiae Medii Aevi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82), pp. 109-175.
  11. ^ Millward 2007,第47ff頁.
  12. ^ Golden, Peter B. Central Asia in World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47. ISBN 978-0-19-515947-9. 
  13. ^ 13.0 13.1 Michal Biran. The Empire of the Qara Khitai in Eurasian History Between China and the Islamic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77. ISBN 9780521842266. 
  14. ^ 14.0 14.1 BeDuhn, J. New Light on Manichaeism. BRILL. 2009: 143. ISBN 9789004172852. 
  15. ^ Baumer 2012,第315–316頁.
  16. ^ Abdurishid Yakup. The Turfan Dialect of Uyghur. Otto Harrassowitz. 2005: 180ff. ISBN 978-3-447-05233-7. 
  17. ^ Millward 2007,第49ff頁.
  18. ^ Takata, Tokio.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urfan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Qieyun fragments (PDF).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Humanities, Kyoto University: 7–9. [2015-09-15]. 
  19. ^ Gorelova, Liliya. Manchu Grammar. Brill. 2002: 49. ISBN 978-90-04-12307-6. 
  20. ^ SKUPNIEWICZ, Patryk (Siedlce University, Poland). Crowns, hats, turbans and helmets.The headgear in Iranian history volume I: Pre-Islamic Period. Siedlce-Tehran: K. Maksymiuk & G. Karamian. 2017: 253. ISBN 9788362447190. 
  21. ^ Souček 2000,第49, 79頁.
  22. ^ 22.0 22.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tory Map Journal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3. ^ Devin DeWeese. Islamization and Native Religion in the Golden Horde: Baba TŸkles and Conversion to Islam in Historical and Epic Tradition. Penn State Press. 1 November 2010: 152–. ISBN 978-0-271-04445-3. 
  24. ^ Herzig, Edmund. The Age of the Seljuqs. I.B.Tauris. 2014-11-30: 26. ISBN 978-1-78076-947-9. 
  25. ^ Edmund Herzig. The Age of the Seljuqs. I.B.Tauris. 2014-11-30: 13ff. ISBN 978-1-78076-947-9. 
  26. ^ harvard.edu p. 160.
  27. ^ Harvard Ukrainian studies. Harvard Ukrainian Research Institute. 1980: 160. 
  28. ^ Giovanni Stary. Proceedings of the 38th Permanent International Altaistic Conference (PIAC): Kawasaki, Japan, August 7–12, 1995. Harrassowitz Verlag in Kommission. 1996: 17, 27. ISBN 978-3-447-03801-0. 
  29. ^ Hamilton, James Russell. Conte bouddhique du bon et du mauvais prince. Éditions du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1971: 114. 
  30. ^ Linguistica Brunensia. Masaryk University. 2009: 66. 
  31. ^ Schmalzriedt, Egidius; Haussig, Hans Wilhelm. Die Mythologie der mongolischen Volksreligion. Klett-Cotta. 2004: 956. ISBN 978-3-12-909814-1. 
  32. ^ Dankoff, Robert. Kāšġarī on the Beliefs and Superstitions of the Turk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January–March 1975, 95 (1): 69. JSTOR 599159. doi:10.2307/599159. 
  33. ^ Dankoff, Robert. From Mahmud Kaşgari to Evliya Çelebi. Isis Press. 2008: 79. ISBN 978-975-428-366-2. 
  34. ^ Harvard Ukrainian studies. Harvard Ukrainian Research Instituteb. 1980: 159. 
  35. ^ Dust in the Wind: Retracing Dharma Master Xuanzang's Western Pilgrimage. Rhythms Monthly. 2006: 479. ISBN 978-986-81419-8-8. 
  36. ^ Dankoff, Robert. From Mahmud Kaşgari to Evliya Çelebi. Isis Press. 2008: 35. ISBN 978-975-428-366-2. 
  37. ^ Dankoff, Robert. From Mahmud Kaşgari to Evliya Çelebi. Isis Press. 2008: 35. ISBN 978-975-428-366-2. 
  38. ^ Whitfield, Susan. A place of safekeeping?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Bezeklik murals. Agnew, Neville (编). (PDF). Getty. 2010: 95–106. ISBN 978-1-60606-01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0-30). 
  39. ^ Dankoff, Robert. From Mahmud Kaşgari to Evliya Çelebi. Isis Press. 2008: 27. ISBN 978-975-428-366-2. 
  40. ^ Harvard Ukrainian studies. Harvard Ukrainian Research Institute. 1980: 151. 
  41. ^ 41.0 41.1 Jiangping Wang. 中国伊斯兰教词汇表. Routledge. 2012-10-12: xvi ff. ISBN 978-1-136-10650-7. 
  42. ^ Jiangping Wang. Glossary of Chinese Islamic Terms. Routledge. 12 October 2012: xvi. ISBN 978-1-136-10658-3. 
  43. ^ Jianping Wang. 中国伊斯兰教词汇表. Psychology Press. 2001: xvi. ISBN 978-0-7007-0620-4. 
  44. ^ Millward (2007), p. 43.
  45. ^ David, Brophy. Uyghur Nation: Reform and Revolution on the Russia–China Fronti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April 2016: 29ff. ISBN 978-0-674-97046-5. 
  46. ^ Dunnell, Ruth W. The Great State of White and High: Buddhism and State Formation in Eleventh-Century Xi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January 1996: 54. ISBN 978-0-8248-1719-0. 
  47. ^ Souček 2000,第105頁.
  48. ^ Rossabi, Morris. China Among Equals: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10th–14th Centur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247ff. ISBN 978-0-520-04562-0. 
  49. ^ Yuan Empire Haw 2014p. 4.
  50. ^ Millward 2007,第69ff頁.
  51. ^ Soucek, Priscilia P. Bearman, Peri , 编.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X: T–U new. Brill. 2000: 677. 
  52. ^ Dust in the Wind: Retracing Dharma Master Xuanzang's Western Pilgrimage. Rhythms Monthly. 2006: 480ff. ISBN 978-986-81419-8-8. 
  53. ^ Soucek, Priscilia P. Bearman, Peri , 编.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X: T–U new. Brill. 2000: 677. 
  54. ^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2009-12-08 [2022-07-18]. 
  55. ^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2009-12-08 [2022-07-18]. 
  56. ^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2009-12-08 [2022-07-18]. 
  57. ^ Jiangping Wang. 中国伊斯兰教词汇表. Routledge. 2012-10-12: xvi ff. ISBN 978-1-136-10658-3. 
  58. ^ Jianping Wang. 中国伊斯兰教词汇表. Psychology Press. 2001: xvi–. ISBN 978-0-7007-0620-4. 
  59. ^ Lee, Adela C. Y. . Silkroad Foundation.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7). 
  60. ^ Bellér-Hann, Ildikó. Situating the Uyghurs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Ashgate. 2007: 113ff. ISBN 978-0-7546-7041-4. 
  61. ^ Dillon, Michael. Xinjiang and the Expans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ower: Kashgar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Routledge. 2014-08-01: 4ff. ISBN 978-1-317-64721-8. 
  • Volker Rybatzki, "Titles of Tu:rk and Uigur rulers in the Old Turkic Inscriptions",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44:2 (2000), pp. 205-292.
  • 耿世民:〈高昌回鶻王國〉,《新疆文史論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頁229-238。
  •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

高昌回鶻, 此条目的主題是回鹘人在高昌地区所建立的古代國家, 关于建立这个國家的民族以及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請見, 畏兀儿, 9世纪中叶, 回鹘汗国崩溃后, 一部分回鹘人西迁至天山东部地区, 与当地其他突厥部落联合, 以高昌地区为核心建立的新的国家, 宋代史书中称之为高昌回鹘, 日本學者慣稱之為西州回鶻, 蒙古元代的文献有多種譯法, 畏兀儿, 畏吾儿, 伟兀, 伟吾而, 卫吾, 委兀, 外五, 瑰古, 乌鹆, 畏午儿等, 14世纪c, 1000年, 高昌回鹘的版图, 地位独立国家, 1132, 西辽附庸国, 11. 此条目的主題是回鹘人在高昌地区所建立的古代國家 关于建立这个國家的民族以及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請見 畏兀儿 9世纪中叶 回鹘汗国崩溃后 一部分回鹘人西迁至天山东部地区 与当地其他突厥部落联合 以高昌地区为核心建立的新的国家 宋代史书中称之为高昌回鹘 4 日本學者慣稱之為西州回鶻 蒙古元代的文献有多種譯法 畏兀儿 畏吾儿 伟兀 伟吾而 卫吾 委兀 外五 瑰古 乌鹆 畏午儿等 高昌回鶻843 14世纪c 1000年 高昌回鹘的版图 地位独立国家 843 1132 西辽附庸国 1132 1209 蒙古帝国附庸国 1209 1335 察合台汗国附庸国 13世纪末至14世纪中叶 首都高昌 庭州 北庭 别失八里 常用语言回鹘语 中古汉语 早年有吐火罗语族和粟特语宗教摩尼教 官方 843 965 1 2 佛教 3 景教政府君主制亦都護 Idiqut 历史 建立843 终结14世纪前身 继承回鹘吐蕃 西辽察合台汗国今属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高昌回鶻目录 1 高昌回鶻的歷史 2 九姓與托古茲古茲 3 亦都護 4 宗教 4 1 摩尼教 4 2 汉传佛教 5 宗教冲突 5 1 喀喇汗国 5 2 蒙古统治 5 3 穆斯林察合台人的征服 6 高昌回鶻君主列表 6 1 高昌回鹘汗国 6 2 归顺西辽 6 3 归顺蒙古帝国 6 4 大元畏兀儿亦都護 6 5 察合台汗國回鶻亦都護 7 参考文献高昌回鶻的歷史 编辑回鶻人在蒙古草原取代后突厥汗国而興起 840年被黠戛斯人擊破 843年 其中一部分在庞特勒的率领下南遷到高昌城建國 即漢文史籍所稱的高昌回鶻 穆斯林史家稱為托古茲古茲 Toquz Oghuz 他們的國王名為亦都護 Idiqut 即是幸福之主 亦都護 原來是拔悉密人領袖的名號 咸通七年 866 回鹘首领僕固俊入侵吐蕃並大败其大将論恐热 占領西州 北庭 轮台等地 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 高昌回鹘立國之初 國勢大盛 北達阿爾泰山 南越羅布泊 西南至喀什 其重心是在新疆東部的別失八里與高昌 別失八里是夏宮 高昌是冬宮 轉向半農牧和商業的生活 先是成為辽朝 契丹 的藩屬國 後成為西遼的附屬國 西遼派一位沙黑納 太師僧少監 監督政事 這位少監不斷逼迫畏兀兒 國王巴而朮 阿兒忒 的斤在1209年襲殺少監 叛離西遼 投降成吉思汗 他因此成為成吉思汗的第五子 畏兀兒是第一個和平併入蒙古的定居國家 對蒙古帝國的架構大有影響 他們是帝國的出色管理者 元朝與察合台汗國及窩闊台汗國交戰時 畏兀兒人首當其衝 受到重大破壞 吐魯番被察合台汗國攻陷 亦都護帶著大量部眾遷居元朝境內 元末開始 畏兀兒之地漸漸被伊斯蘭化的東察合台汗國佔領 以王族亦都護家族 5 爲代表的拒絕伊斯蘭化的畏兀兒人東遷甘肅永昌一帶 6 大部分同化於漢族等其他民族 一部分成為裕固族的一大族源 7 留在原地的畏兀兒人慢慢被察合台人同化而消失成為維吾爾人族源之一 畏兀兒人曾经居住的地方历史上被称为维吾尔斯坦 主要指北疆 而不包括南疆喀什等地的阿爾蒂沙爾 九姓與托古茲古茲 编辑學者們發現八世紀突厥王朝的突厥文碑文有 Toquz oghuz 一詞 如 闕特勤碑 南面第二行 毗伽可汗碑 東面第十二行 學者將此突厥語詞匯比對為漢文的 九姓回紇 及伊斯蘭的 托古茲古茲 然而 Toquz oghuz 的名號百多年來讓學者十分混淆 不知此名從何而來 Toquz 是突厥語 九 但 oghuz 卻是不明其意 現代學者起名為 九姓烏古斯 8 1962年 法國學者哈密屯 James Hamilton 指出 這個不明的 oghuz 其實來自 ughus ughus即 姓氏 Toquz ughus 即 九姓 此正是唐代漢文史籍的正確翻譯 回紇人有內九姓與外九姓之分 其紀功碑的漢文名為 九姓回鹘可汗碑 由於 九 Toquz 與 姓 ughus 連寫 前者 z 將後者的 s 順同化了變成 z 變成了 Toquz ughuz Toquz oghuz 就是這種突厥語的音韻學現像令到現代學人數十年來百思不得其解 最終被哈密屯所破解 9 所以 九姓烏古斯 已經被證實是一個歷史的錯會之譯法 該正名為 九姓 以免混淆了十世紀中亞咸海一帶興起的 烏古斯人 Oghus ghus 波斯文史籍如 世界境域志 故事的裝飾 等記載的 托古茲古茲 Toghuzghuz 擁有如 中國城 波斯語 Chinanj kath 即 高昌 突厥語 Qoco 五城 波斯語Penj kath 即 別失八里 突厥語 Besh baliq 五城 如 哈密 波斯語 Qomul 跟突厥 蒙古語一樣 元明將哈密譯為 哈密力 哈梅里 等等 其描述的領土只擁有新疆的綠州城市 10 由此可見 伊斯蘭史籍的 托古茲古茲 並非漠北草原的回鶻王朝 而是指高昌回鶻國 亦都護 编辑突厥語 亦都 iduq 意為神聖 突厥語 護 qut 也譯作 骨 意為福氣 也解神圣陛下 亦都護 iduq qut 最早見到735年所立的突厥文 毗伽可汗碑 碑文東面第25行寫著 拔悉密 Basmil 亦都護是我的族人 拔悉密人是一個突厥語部落 卻並非回鶻九姓的部落 後來回鶻人興起 襲破拔悉密人 或許此後回鶻君主就已有 亦都護 的稱號 然而要遲到回鶻人在840年後遷居高昌 建立高昌回鶻國之後 才看到回鶻君主使用 亦都護 稱號的記載 也有可能是回鶻人遷居高昌後才使用此稱號 宗教 编辑 nbsp 10世纪高昌摩尼教壁画 nbsp 景教铭文 顶部有2行叙利亚语 底部两侧有4行回鹘字母高昌回鹘的民族主要为突厥语族群 吐火罗人 汉族和伊朗人 如粟特人等 11 Peter B Golden写道 畏兀儿接受了粟特字母和粟特宗教 摩尼教 佛教 景教 还将粟特人视为 导师 同时逐渐取代了他们作为丝绸之路商人和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12 在高昌回鹘统治期间 一部分人也皈依了伊斯兰教 亦都護曾威胁邻国呼罗珊 若摩尼教徒受到迫害 他也会报复国内的穆斯林并 摧毁清真寺 他强调 在伊斯兰统治下 高昌的穆斯林比摩尼教徒人数更多 最终成功阻止了呼罗珊的迫害 阿拉伯文献学家伊本 纳迪姆记录了这事件 他称高昌亦都護为 中国国王 13 14 摩尼教 编辑 高昌回鹘的统治阶层到960年代也支持佛教 到11世纪初还信奉摩尼教 阿巴斯王朝的穆克塔迪尔一世 908 932 开始在现在的伊拉克迫害摩尼教徒 高昌回鹘给萨曼王朝纳斯尔二世写信威胁要报复境内的穆斯林 13 14 934 951年间 摩尼僧侣随同回鹘使团一起出使 965 1022年间 随行的则是佛教徒 高昌的摩尼教大约在866年前后达到顶峰 后来逐渐被佛教取代 这一转变非常明显 摩尼教衰落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神职人员的生活方式 吐鲁番出土的一份法令称 摩尼教神职人员的生活十分舒适 拥有自己的庄园与奴隶 吃珍馐 着丝绸 15 汉传佛教 编辑 唐朝在新疆的统治留下了持久的汉传佛教影响 有50余座寺庙都留有 唐 的名号 很多寺庙还存放着 玉篇 唐韵 大藏经 等汉语典籍 还有给回鹘僧侣学习汉语的 千字文 切韵 等典籍 有记载称 高昌寺庙有五十余所 都是唐朝皇帝赐名 保存着许多佛教典籍 如 三藏 唐韵 玉篇 經音 等 16 10世纪波斯地理书 世界境域志 将高昌称为 中国城镇 17 高昌回鹘继续编篡 切韵 且发展了自己的汉字读音 18 需要較佳来源 他们认为汉字 非常尊贵 因此在根据叙利亚字母创造回鹘字母时 将其从横排改为竖排 19 宗教冲突 编辑 nbsp nbsp 高昌附近的摩尼寺庙出土的带甲男子彩绘丝绸碎片 8或9世纪 现藏于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20 nbsp 摩尼教经典一页 9世纪中叶 nbsp 摩尼教抄本残页 MIK III 4979 8 9世纪喀喇汗国 编辑 高昌回鹘是大乘佛教徒 宗教身份与其他宗教交织在一起 修筑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他们收到中国西部土著的文化影响 放弃了突厥字母 转而使用改良的粟特字母 也称为粟特字母 21 1132年 高昌回鹘成为了西辽的附庸国 他们不火化死者 而是无棺埋葬 他们总是头朝西埋葬死者 他们的僧侣不剃度 寺庙里没有彩绘或雕刻的佛像 他们的经文语言我们也无法理解 只有河州 即高昌 和沙州 即敦煌 的寺庙和造像与中原地区相似 他们在这些寺庙里诵读汉字写的佛经 22 乌古孙仲端 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鹘人常与西边的穆斯林邻国发生冲突 23 穆斯林突厥人对高昌回鹘人颇有微词 如麻赫穆德 喀什噶里 突厥语大辞典 就该像将荆棘斩草除根 回鹘人也该从眼睛直接打击 24 一般称佛教回鹘人为Tat 异教徒 25 26 27 虽然麻赫穆德 喀什噶里对突厥卜者的信仰和 民族习俗 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但在自己的笔下表现出了对佛教的憎恨 在突厥穆斯林看来 toyin 施主 Burxan Furxan 28 29 佛陀 30 31 在 突厥语大辞典 中有 偶像 的通用含义 之类的佛教词汇都具有负面含义 32 33 据喀什噶里 高昌回鹘曾遭受突厥穆斯林的袭击 34 喀喇汗国萨图克 博格拉汗夷平了伊犁地区Minglaq省的佛教寺庙 35 36 37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遭到反拜像运动的破坏 尤其是嘴巴和眼睛经常被挖掉 壁画碎片也常被当地人打碎 当做肥料 38 喀什噶里 三部突厥诗 异教徒部落 遭受了三次战败 一词是在额尔齐斯河河谷被喀喇汗人打败 一词是被不明身份的穆斯林突厥打败 还有一次是在 西夏和中国之间的可敦墓 被西夏打败 39 40 对佛教 萨满教和摩尼教的战争被喀喇汗国视作圣战 41 42 43 44 在圣战中阵亡的伊玛目和士兵被尊为圣人 45 穆斯林可能驱使一些佛教徒前往西夏避难 46 这个国家的人种类繁多 他们的头发和胡须像羊毛一样浓密卷曲 颜色从黑色到黄色 变化很大 由于面部毛发浓密 只能看到他们脸上的眼睛和鼻子 他们的口味和习惯也与我们不同 有些穆斯林回鹘人生性残忍 只吃亲手杀死的动物的肉 即使在斋戒时 他们也饮酒进食 毫无不安之感 有些伊力朱 基督徒 回鹘人性格懦弱 不喜杀生 斋戒时也不吃肉 有的印度回鹘人皮肤黝黑 憨厚老实 还有很多其他种类 无法列举 他们的国王从那些皮肤黝黑 相貌丑陋的印度人中挑选宦官 并用火烙他们的脸 22 乌古孙仲端 蒙古统治 编辑 nbsp 誓愿图 吐鲁番 10 12世纪 1209年 巴而术 阿而忒 的斤效忠成吉思汗 之后高昌回鹘作为附庸存续到1335年 归顺蒙古后 回鹘人作为官僚为蒙古人服务 47 高昌回鹘后来臣服元朝 对抗察合台汗国 后来 察合台汗八剌消除了元朝对高昌的影响 忽必烈命回鹘人管理宫廷中的朝鲜人时 朝鲜国王表示反对 忽必烈反驳说 回鹘的地位高于喀喇汗国 喀喇汗国的地位又高于朝鲜 因为回鹘是首先归顺蒙古的 且是和平投降 没有抵抗 48 49 穆斯林察合台人的征服 编辑 高昌回鹘最后的佛教徒在察合台汗国黑的儿火者 1389 1399 治下发动的圣战中被迫皈依了伊斯兰教 50 米尔咱 马黑麻 海答儿的 详史 c 1540 波斯语 写道 黑的儿火者 对中国两个非常重要的城镇 高昌和吐鲁番发起了战争 并强迫那里的居民皈依伊斯兰教 51 察合台汗国还征服了哈密 那里的佛教也被清除 被伊斯兰教取代 52 讽刺的是 皈依伊斯兰教后 吐鲁番的回鹘人后裔没有保留对佛教的记忆 他们认为是 异教徒Kalmuk 准噶尔部 在当地建造了佛教建筑 伊斯兰教百科全书 写道 那时 吐鲁番的突厥人 忘记了过去的所有其他亮点 将佛教等遗迹归功于 异教徒Kalmuk人 53 54 55 56 佛教城市哈密皈依伊斯兰教是对回鹘佛教的最后一击 41 57 58 虽然吐鲁番穆斯林的名字中仍保存了一些佛教影响 59 由于伊斯兰教传入塔里木盆地其他城市的时间较晚 哈密和吐鲁番仍在使用伊斯兰教之前的古回鹘人人名 西部的则更多使用阿拉伯语人名 60 出于种种原因 一直有人对新疆历史进行剪裁 意图塑造维吾尔文化中伊斯兰教的非宗教性或虔诚性形象 61 高昌回鶻君主列表 编辑参见 回鹘可汗列表 高昌回鹘汗国 编辑 僕固俊 864 874 頡利 毗伽 天王 il Bilga Tngri ilig 約954 阿兒思蘭 毗伽 天王 孫古律可汗 Arslan Bilga Tngri ilig Su ngu lu g Qaghan 約981 984 聖 毗伽 王天 Bu gu Bilga Tngri ilig 約996 1007 合 阿兒思蘭 骨咄祿 闕 毗伽 天汗 Alp Arsla Qutlugh Ku l Bilga Tngri Qan 約1007 1019 24 闕 毗伽 王汗 Ku l Bilga Tngrika n 1019 24後 天聖國 毗伽 阿兒思蘭 天 回鶻 答兒罕 Tngri Bu gu il Bilga Arslan Tngri Uighur Ta rka n 1068後归顺西辽 编辑 畢勒哥 Bilga 約1123 月兒帖木兒 1229归顺蒙古帝国 编辑 巴而朮 阿而忒 亦都護 Barchuq Art iduq qut 1229 1241 怯失迷思 Kesmez 1242 1246 撒憐丁 的斤 Sali ndi Tigin 1253 玉古倫赤 的斤 O gru nch Tigin 1253 1257 馬木剌 的斤 Mamuraq Tigin 1257 1265 火赤哈兒 的斤 Qosqar Tigin 1266 1280 紐林 的斤 Negu ril Tigin 1280 1318大元畏兀儿亦都護 编辑 由於察合台汗都哇的進攻 高昌被攻陷 回鶻亦都護內遷到甘肅永昌 紐林 的斤 Negu ril Tigin 1280 1318 帖睦爾普化 Ta mir Buqa 1322 1330 籛吉 Senggi 1330 1332 太平奴 Taipindu 1332 1352察合台汗國回鶻亦都護 编辑 回鶻亦都護遷居甘肅後 高昌當地另立亦都護 受察合台汗國統治 吃剌失思 亦都護 Kira siz iduq qut 1309 1318 寬徹 亦都護 Ko nco k iduq qut 1309 1318 1326 1334 亦都護 約1339 成帖木兒 亦都護 Ching Timu r iduq qut 約1352 1348 1360参考文献 编辑 Trombert Eric de La Vaissiere Etienne Les sogdiens en Chine Ecole francaise d Extreme Orient 2005 299 ISBN 978 2 85539 653 8 Hansen Valerie The Impact of the Silk Road Trade on a Local Community The Turfan Oasis 500 800 PDF Les Sogdiens en Chine Teiser Stephen F 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04 01 55ff ISBN 978 0 8248 2776 2 宋史 高昌传 就是记载的高昌回鹘 称甘州有可汗王 西州有克韩王 高昌回鹘 新复州有黑韩王 王宗维 高昌回鹘亦都护家族及其迁居永昌始末 新疆社會科學 新疆社會科學院 1989年第2期 賈從江 元代畏兀兒遷居永昌事輯 西域研究 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所 2002年第4期 鍾進文 裕固語地名 西至哈至 考釋 西北史地 蘭州 西北史地雜誌編輯部 1997第2期 芮傳明 古突厥碑銘研究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頁232 234 註3 James Hamilton Toquz oguz et On uygur Journal Asiatique vol 250 1 1962 耿昇譯 九姓烏古斯和大姓回鶻考 敦煌學輯刊 1983 4 1984 1 注意 中譯本有嚴重排版錯誤 將希臘字母 gamma ʏ gh 誤改為 r Hudud al Alam 世界境域志 回曆372年 西元982年 V Minorsky Hudud al Alam the Regions of the World London 1937 1970 pp 94 95 Gardizi Zayn al Axbar 故事的裝飾 約西元1050年 A P Martinez Gardizi s two Chapters on the Turks Archivum Eurasiae Medii Aevi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82 pp 109 175 Millward 2007 第47ff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Millward2007 help Golden Peter B Central Asia in World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47 ISBN 978 0 19 515947 9 13 0 13 1 Michal Biran The Empire of the Qara Khitai in Eurasian History Between China and the Islamic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77 ISBN 9780521842266 14 0 14 1 BeDuhn J New Light on Manichaeism BRILL 2009 143 ISBN 9789004172852 Baumer 2012 第315 316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Baumer2012 help Abdurishid Yakup The Turfan Dialect of Uyghur Otto Harrassowitz 2005 180ff ISBN 978 3 447 05233 7 Millward 2007 第49ff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Millward2007 help Takata Tokio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urfan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Qieyun fragments PDF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Humanities Kyoto University 7 9 2015 09 15 Gorelova Liliya Manchu Grammar Brill 2002 49 ISBN 978 90 04 12307 6 SKUPNIEWICZ Patryk Siedlce University Poland Crowns hats turbans and helmets The headgear in Iranian history volume I Pre Islamic Period Siedlce Tehran K Maksymiuk amp G Karamian 2017 253 ISBN 9788362447190 Soucek 2000 第49 79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Soucek2000 help 22 0 22 1 引用错误 没有为名为Story Map Journal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Devin DeWeese Islamization and Native Religion in the Golden Horde Baba TŸkles and Conversion to Islam in Historical and Epic Tradition Penn State Press 1 November 2010 152 ISBN 978 0 271 04445 3 Herzig Edmund The Age of the Seljuqs I B Tauris 2014 11 30 26 ISBN 978 1 78076 947 9 Edmund Herzig The Age of the Seljuqs I B Tauris 2014 11 30 13ff ISBN 978 1 78076 947 9 Essays harvard edu p 160 Harvard Ukrainian studies Harvard Ukrainian Research Institute 1980 160 Giovanni Stary Proceedings of the 38th Permanent International Altaistic Conference PIAC Kawasaki Japan August 7 12 1995 Harrassowitz Verlag in Kommission 1996 17 27 ISBN 978 3 447 03801 0 Hamilton James Russell Conte bouddhique du bon et du mauvais prince Editions du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1971 114 Linguistica Brunensia Masaryk University 2009 66 Schmalzriedt Egidius Haussig Hans Wilhelm Die Mythologie der mongolischen Volksreligion Klett Cotta 2004 956 ISBN 978 3 12 909814 1 Dankoff Robert Kasġari on the Beliefs and Superstitions of the Turk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January March 1975 95 1 69 JSTOR 599159 doi 10 2307 599159 Dankoff Robert From Mahmud Kasgari to Evliya Celebi Isis Press 2008 79 ISBN 978 975 428 366 2 Harvard Ukrainian studies Harvard Ukrainian Research Instituteb 1980 159 Dust in the Wind Retracing Dharma Master Xuanzang s Western Pilgrimage Rhythms Monthly 2006 479 ISBN 978 986 81419 8 8 Dankoff Robert From Mahmud Kasgari to Evliya Celebi Isis Press 2008 35 ISBN 978 975 428 366 2 Dankoff Robert From Mahmud Kasgari to Evliya Celebi Isis Press 2008 35 ISBN 978 975 428 366 2 Whitfield Susan A place of safekeeping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Bezeklik murals Agnew Neville 编 Conservation of ancient sites on the Silk Road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nservation of Grotto Sites Mogao Grottoes Dunhuang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PDF Getty 2010 95 106 ISBN 978 1 60606 013 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2 10 30 Dankoff Robert From Mahmud Kasgari to Evliya Celebi Isis Press 2008 27 ISBN 978 975 428 366 2 Harvard Ukrainian studies Harvard Ukrainian Research Institute 1980 151 41 0 41 1 Jiangping Wang 中国伊斯兰教词汇表 Routledge 2012 10 12 xvi ff ISBN 978 1 136 10650 7 Jiangping Wang Glossary of Chinese Islamic Terms Routledge 12 October 2012 xvi ISBN 978 1 136 10658 3 Jianping Wang 中国伊斯兰教词汇表 Psychology Press 2001 xvi ISBN 978 0 7007 0620 4 Millward 2007 p 43 David Brophy Uyghur Nation Reform and Revolution on the Russia China Fronti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April 2016 29ff ISBN 978 0 674 97046 5 Dunnell Ruth W The Great State of White and High Buddhism and State Formation in Eleventh Century Xi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January 1996 54 ISBN 978 0 8248 1719 0 Soucek 2000 第105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Soucek2000 help Rossabi Morris China Among Equals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10th 14th Centur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247ff ISBN 978 0 520 04562 0 Yuan Empire Haw 2014p 4 Millward 2007 第69ff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Millward2007 help Soucek Priscilia P Bearman Peri 编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X T U new Brill 2000 677 Dust in the Wind Retracing Dharma Master Xuanzang s Western Pilgrimage Rhythms Monthly 2006 480ff ISBN 978 986 81419 8 8 Soucek Priscilia P Bearman Peri 编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X T U new Brill 2000 677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2009 12 08 2022 07 18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2009 12 08 2022 07 18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2009 12 08 2022 07 18 Jiangping Wang 中国伊斯兰教词汇表 Routledge 2012 10 12 xvi ff ISBN 978 1 136 10658 3 Jianping Wang 中国伊斯兰教词汇表 Psychology Press 2001 xvi ISBN 978 0 7007 0620 4 Lee Adela C Y Viticulture and Viniculture in the Turfan Region Silkroad Foundation 2016 06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8 07 Beller Hann Ildiko Situating the Uyghurs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Ashgate 2007 113ff ISBN 978 0 7546 7041 4 Dillon Michael Xinjiang and the Expans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ower Kashgar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Routledge 2014 08 01 4ff ISBN 978 1 317 64721 8 Volker Rybatzki Titles of Tu rk and Uigur rulers in the Old Turkic Inscriptions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44 2 2000 pp 205 292 耿世民 高昌回鶻王國 新疆文史論集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1 頁229 238 耿世民 古代突厥文碑銘研究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5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高昌回鶻 amp oldid 7981150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