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蒸散流

蒸散流(英語:Transpiration stream)是維管束植物體中從的連續水流,植物從根部吸收無機鹽後,經由木質部導管英语Vessel element運送到全株,並於蒸散作用泌液作用英语Guttation排出[1]。蒸散流的主要動力為蒸散作用在導管中造成的負壓,其流速亦受蒸散作用的速度影響,當環境氣溫較高、濕度較低時,水分從葉蒸散的速度較快,使蒸散流流速較快;反之環境較溼冷時蒸散流流速較慢[2]

蒸散流示意圖
  1. 水分與鹽分進入根部的木質部導管英语Vessel element
  2. 內聚力與附著力使水分在導管中形成管柱
  3. 水分由木質部運送至植物全株,並在葉的氣孔蒸散作用離開

過程 编辑

根部吸收水分 编辑

 
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共质体途径質體外途徑的示意图
凯氏带迫使水分从内皮層英语Endodermis细胞开始只能通过共质体途径继续运输

植物可以共質體途徑質體外途徑從土壤將水分與無機鹽運輸到根的木質部中。前者為水分及無機鹽透過植物細胞膜上的通道蛋白進入根部細胞中,並沿著原生質絲穿過皮層,最後到達木質部的運送方式,在運送途中,水分及無機鹽可以進入液泡中貯存,再從液泡中輸出[3];後者過程中,水分與無機鹽起初並不進入細胞內,而是沿著細胞壁的空隙從表皮運送到內皮層英语Endodermis,此時會受內皮層細胞壁不透水的構造凯氏帶所阻,無法通過,而必須通過水通道蛋白進入細胞,改由共質體途徑繼續運送到木質部[4]:180[5]

木質部的運輸 编辑

維管束中,木質部導管英语Vessel element專司植物體內的水分及無機鹽的運輸。水分子間的内聚力以及水分子與管壁間的毛細現象使其在導管中形成連續的水柱,水從葉的氣孔中以蒸散作用離開植物體,並在導管中形成負壓,將水分向上運輸,此即「凝聚力張力假說」(cohesion- tension hypothesis),最早於1727年由英國科學家史蒂芬·黑爾斯英语Stephen Hales提出,但當時沒有受到重視,直到1894年才由愛爾蘭植物學家亨利·赫瑞修·迪克遜英语Henry Horatio Dixon與物理學家約翰·喬利闡明[4]:185。導管中水分的流動可以哈根-帕醉方程描述[4]:186

 
其中 體積流率 是導管半徑 是壓力差、 是導管長度、 黏度

可見水流效率與導管半徑的四次方成正比,在導管截面積總和一樣時,導管數量較少、但半徑較大者的輸送效率較高[4]:187,但其堅韌度不如導管數量多且半徑較小者,且水分反覆結凍與融化時,較易造成气穴现象,生長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的植物可能因較常面臨水分的凍融,其導管的半徑通常較生長於低海拔、低緯度者小[4]:193

當蒸散作用停止時,根壓是植物體運送水分的另一種動力,植物以主動運輸將無機鹽吸入根部後,造成根部滲透壓升高,促使水份從土壤滲透入根部,進而在導管中造成正壓,有限度地將水分向上推進[6][7]

水分的排出 编辑

 
草莓葉緣的泌液作用英语Guttation

水分運輸至葉時,一般由氣孔以蒸散作用排出體外,其速率受風、溫度、濕度等環境因子影響,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也有所不同,在有風、高溫、乾燥時蒸散速率較快,且氣孔一般會在夜晚時關閉[8]。當氣孔在夜間關閉、且環境溼度較高時,水分還可以泌液作用英语Guttation從由葉緣的泌水孔排出,泌液作用的動力即為根壓在導管中造成的正水壓[7][9]

參考資料 编辑

  1. ^ Michael Kent. Advanced Biology. OUP Oxford. 2000: 276. ISBN 0199141959. 
  2. ^ Brian Beckett, Rose Marie Gallagher. Biology : for higher tier. Per il Liceo linguistico. OUP Oxford. 2001: 78 [2019-05-27]. ISBN 0199148198. (原始内容于2019-06-28). 
  3. ^ Martin Rowland. Biology. Nelson Thornes. 1992: 277. ISBN 0174384254. 
  4. ^ 4.0 4.1 4.2 4.3 4.4 Hans Lambers, F Stuart Chapin III, Thijs L. Pons.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8 [2019-05-27]. ISBN 0387783415. (原始内容于2022-01-06). 
  5. ^ Freeman, Scott. Biological Science. Boston: Benjamin Cummings. 2014. ISBN 9780321743671. 
  6. ^ F. Baluska; Milada Ciamporová; Otília Gasparíková; Peter W. Barlow (编).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oot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oots, June 20–26, 1993 58 illustrated.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195. ISBN 9789401731010. 
  7. ^ 7.0 7.1 David E. Sadava, Gordon H. Orians, H. Craig Heller, David M. Hillis, William K. Purves. Life (Loose Leaf): The Science of Biology. Macmillan. 2006: 770. ISBN 1429204591. 
  8. ^ George Bethell, David Coppock. Biology Firs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62. ISBN 0199147310. 
  9. ^ Hans Mohr, Peter Schopfer. Plant Physiology.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1995: 485. ISBN 3540580166. 

蒸散流, 英語, transpiration, stream, 是維管束植物體中從根至葉的連續水流, 植物從根部吸收水與無機鹽後, 經由木質部的導管, 英语, vessel, element, 運送到全株, 並於葉以蒸散作用或泌液作用, 英语, guttation, 排出, 的主要動力為蒸散作用在導管中造成的負壓, 其流速亦受蒸散作用的速度影響, 當環境氣溫較高, 濕度較低時, 水分從葉蒸散的速度較快, 使流速較快, 反之環境較溼冷時流速較慢, 示意圖水分與鹽分進入根部的木質部的導管, 英语, vessel, el. 蒸散流 英語 Transpiration stream 是維管束植物體中從根至葉的連續水流 植物從根部吸收水與無機鹽後 經由木質部的導管 英语 Vessel element 運送到全株 並於葉以蒸散作用或泌液作用 英语 Guttation 排出 1 蒸散流的主要動力為蒸散作用在導管中造成的負壓 其流速亦受蒸散作用的速度影響 當環境氣溫較高 濕度較低時 水分從葉蒸散的速度較快 使蒸散流流速較快 反之環境較溼冷時蒸散流流速較慢 2 蒸散流示意圖水分與鹽分進入根部的木質部的導管 英语 Vessel element 中內聚力與附著力使水分在導管中形成管柱水分由木質部運送至植物全株 並在葉的氣孔以蒸散作用離開 目录 1 過程 1 1 根部吸收水分 1 2 木質部的運輸 1 3 水分的排出 2 參考資料過程 编辑根部吸收水分 编辑 nbsp 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共质体途径与質體外途徑的示意图凯氏带迫使水分从内皮層 英语 Endodermis 细胞开始只能通过共质体途径继续运输植物可以共質體途徑或質體外途徑從土壤將水分與無機鹽運輸到根的木質部中 前者為水分及無機鹽透過植物細胞膜上的通道蛋白進入根部細胞中 並沿著原生質絲穿過皮層 最後到達木質部的運送方式 在運送途中 水分及無機鹽可以進入液泡中貯存 再從液泡中輸出 3 後者過程中 水分與無機鹽起初並不進入細胞內 而是沿著細胞壁的空隙從表皮運送到內皮層 英语 Endodermis 此時會受內皮層細胞壁不透水的構造凯氏帶所阻 無法通過 而必須通過水通道蛋白進入細胞 改由共質體途徑繼續運送到木質部 4 180 5 木質部的運輸 编辑 維管束中 木質部的導管 英语 Vessel element 專司植物體內的水分及無機鹽的運輸 水分子間的内聚力以及水分子與管壁間的毛細現象使其在導管中形成連續的水柱 水從葉的氣孔中以蒸散作用離開植物體 並在導管中形成負壓 將水分向上運輸 此即 凝聚力張力假說 cohesion tension hypothesis 最早於1727年由英國科學家史蒂芬 黑爾斯 英语 Stephen Hales 提出 但當時沒有受到重視 直到1894年才由愛爾蘭植物學家亨利 赫瑞修 迪克遜 英语 Henry Horatio Dixon 與物理學家約翰 喬利闡明 4 185 導管中水分的流動可以哈根 帕醉方程描述 4 186 J p r 4 PS 8 h L displaystyle J frac pi r 4 Psi 8 eta L nbsp 其中J displaystyle J nbsp 是體積流率 r displaystyle r nbsp 是導管半徑 D PS displaystyle Delta Psi nbsp 是壓力差 L displaystyle L nbsp 是導管長度 h displaystyle eta nbsp 是黏度可見水流效率與導管半徑的四次方成正比 在導管截面積總和一樣時 導管數量較少 但半徑較大者的輸送效率較高 4 187 但其堅韌度不如導管數量多且半徑較小者 且水分反覆結凍與融化時 較易造成气穴现象 生長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的植物可能因較常面臨水分的凍融 其導管的半徑通常較生長於低海拔 低緯度者小 4 193 當蒸散作用停止時 根壓是植物體運送水分的另一種動力 植物以主動運輸將無機鹽吸入根部後 造成根部滲透壓升高 促使水份從土壤滲透入根部 進而在導管中造成正壓 有限度地將水分向上推進 6 7 水分的排出 编辑 nbsp 草莓葉緣的泌液作用 英语 Guttation 水分運輸至葉時 一般由氣孔以蒸散作用排出體外 其速率受風 溫度 濕度等環境因子影響 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也有所不同 在有風 高溫 乾燥時蒸散速率較快 且氣孔一般會在夜晚時關閉 8 當氣孔在夜間關閉 且環境溼度較高時 水分還可以泌液作用 英语 Guttation 從由葉緣的泌水孔排出 泌液作用的動力即為根壓在導管中造成的正水壓 7 9 參考資料 编辑 nbsp 植物主题 Michael Kent Advanced Biology OUP Oxford 2000 276 ISBN 0199141959 Brian Beckett Rose Marie Gallagher Biology for higher tier Per il Liceo linguistico OUP Oxford 2001 78 2019 05 27 ISBN 01991481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28 Martin Rowland Biology Nelson Thornes 1992 277 ISBN 0174384254 4 0 4 1 4 2 4 3 4 4 Hans Lambers F Stuart Chapin III Thijs L Pons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 Springer Science amp Business Media 2008 2019 05 27 ISBN 0387783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06 Freeman Scott Biological Science Boston Benjamin Cummings 2014 ISBN 9780321743671 F Baluska Milada Ciamporova Otilia Gasparikova Peter W Barlow 编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oot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oots June 20 26 1993 58 illustrated Springer Science amp Business Media 2013 195 ISBN 9789401731010 7 0 7 1 David E Sadava Gordon H Orians H Craig Heller David M Hillis William K Purves Life Loose Leaf The Science of Biology Macmillan 2006 770 ISBN 1429204591 George Bethell David Coppock Biology Firs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62 ISBN 0199147310 Hans Mohr Peter Schopfer Plant Physiology Springer Science amp Business Media 1995 485 ISBN 3540580166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蒸散流 amp oldid 7084880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