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约翰·巴丁

约翰·巴丁(英語: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国物理学家,因發明電晶體及其相關效應;超导BCS理论分別在1956年、1972年2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约翰·巴丁
John Bardeen
John Bardeen (1908-1991)
出生(1908-05-23)1908年5月23日
 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
逝世1991年1月30日(1991歲-01-30)(82歲)
 美國斯波坎
国籍 美國
母校麥迪遜中央高中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普林斯顿大学
知名于發明半導體三極管
創立BCS理論
配偶简·麦克斯韦
奖项二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1972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物理學电子学
机构威斯康辛大學电机工程研究助理
海湾实验研究所助理
普林斯顿大学助理
哈佛大学研究员
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
华盛顿海军军械实验室研究員
贝尔實驗室研究員
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教授
博士導師尤金·維格納

生平

早年

1908年5月23日,約翰·巴丁出生在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他是父亲查尔斯·拉塞尔·巴丁(Charles Russell Bardeen)博士与母亲海伦·哈默(Althea Harmer)的第2个儿子。他的父親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解剖學教授和第1任醫學院院長。他的母亲海伦·巴丁結婚前曾任教於杜威實驗學校(J. Dewey The laboratory school,即今日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英语University of Chicago Laboratory Schools),从事室內裝潢業務。結婚後她是一個艺术界活躍人物。

约翰·巴丁的很早就显现數學才能。他的七年級數學老師鼓勵巴丁繼續進修。約翰·巴丁12歲時,母亲因患癌症而病重。[1][2]

巴丁在麥迪遜市的一所大學附属高中就讀。他也同时参加了另一所高中的额外课程。他的母亲在此期间去世。1923年,他从高中毕业,时年15岁。

高等教育经历

1923年,他考入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电机工程系。因為他不想像父亲一样成為學者,所以選擇了具有更好就業前景[3]工程學。大學期間,他參加了高校兄弟会“Zeta Psi”和高校学生荣誉组织“Tau Beta Pi”。他在本科阶段参加了所有自己感兴趣的数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他曾花費了1年時間在芝加哥工作,结果多拖了1年才畢業。[4]1928年,巴丁获得電氣工程理學士学位。[5]因学识积累丰富,他在威斯康辛大学升学就读硕士1年之后(1929年),就在列欧·皮特兹(Leo J. Peters)的指导下取得了电气工程硕士学位。[5]他的數學導師是沃倫·韋弗和愛德華·凡弗萊克。他的主要物理導師是約翰·哈斯·布勞克·凡弗萊克,保羅·狄拉克沃纳·海森堡阿诺·索末菲也影響他很多。[5]

1929年,巴丁未能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就讀,留在威斯康星大学進行研究,担任电机工程研究助理[1]1。后来,他去了海灣石油英语Gulf Oil公司的研究部門“匹茲堡大学海湾研究实验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Applied Research Center)。[1]1930年到1933年,巴丁在那里参与地球磁场重力场勘测方法的研究。对工作厌倦之後,他于1933年又前往普林斯頓大學读博士。巴丁的论文选题方向是固態物理,导师是尤金·維格納

1935年,还在完成论文的他收到了来自哈佛才俊协会(Society of Fellows at Harvard University)的邀请,并成为其初级研究会员。1935年到1938年,他在哈佛与約翰·凡扶累克珀西·布里奇曼等人合作研究金属的内聚和導電性原子核能级密度。1936年,他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物理博士學位。

加入貝爾實驗室

1938年到1941年间,巴丁担任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1941年到1945年在华盛顿海军军械实验室工作。1945年10月,約翰·巴丁在贝尔电话公司实验研究所研究半导体金属的导电机制、半导体表面性能等问题。巴丁是固態物理組的成員。组长是威廉·肖克利和化學家斯坦利·摩根(Stanley Morgan)。其他组员还包括沃尔特·布拉顿、物理學家杰拉爾德·皮爾遜(Gerald Pearson),化學家羅伯特·吉尼(Robert Gibney),電子專家希爾伯特·摩爾(Hilbert Moore)和幾個技術員。他搬家到新澤西州萨米市英语Summit, New Jersey[6]巴丁在麻薩諸塞州學校認識肖克利。巴丁在普林斯頓大學時代通過布拉顿的兄弟鮑勃·布拉顿認識了布拉顿。鮑勃·布拉顿也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無論是在實驗室或高爾夫球場,巴丁和布拉顿在週末把所有時間都放在實驗和组织理論。

該小組的任務是尋求一種固態放大器來取代易碎的真空管放大器。他們的第1個嘗試是根據肖克利的構想,使用从外部施加的電場来影響半導體的導電性。這些實驗用遍了各種材料和搭配,但是都失敗了。等到巴丁提出一种有关表面態的理論,研究才开始出现转机。巴丁猜想半導體物质的表面存在着一种机制,能激发出一种可防止自身被外场贯穿的特殊状态。小组于是将研究重点改为材料的表面状态,之后几乎每日都有长谈。小组的交流气氛很棒,众人都能各抒己见。[7]

到1946年冬,巴丁他们已经有足够多的研究成果,于是向《物理評論》提交了一篇關於表面态的论文。布拉顿開始研究当亮光照射在半導體表面狀態时,其表面态有何可观察的物理变化。这项研究又多产出了几篇论文(其中有一篇有肖克利参与),不仅能更充分地解释他们之前实验失败的原因,还能估计表面态的分布密度。这些工作涉及到半导体、导线和电解质之间的点接触(point contacts),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摩尔建立了一种易于调节频率的电路,并建议使用一种不易蒸发的化学物质硼酸二醇(glycol borate,gu)。最终,当皮爾遜经肖克利的提醒[8],在P-N结两端的gu液滴上施加电压时,他们发现了显示能量已增幅的迹象。

1947年,巴丁和布拉顿发明了半导体三极管(双极性晶体管)。一个月后,肖克利发明了P-N结晶体管。晶体管效应的发现导致三人后来共同获得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任职伊利诺伊大學

在1951年,巴丁的朋友佛萊德·錫思幫巴丁說服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提供巴丁一份年薪一萬元的工作。巴丁由于和肖克利不合,接受了聘用後,離開貝爾實驗室,進入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電機學院和物理學院擔任教授。巴丁建立了2個主要研究計畫,一個計畫在電機系,另一個在物理系。電機系的研究計畫是關於半導體實驗和理論,物理系的研究計畫是關於宏觀量子理論,特別是量子超導性和量子液體。他的第1個博士學生正是后来在1962年發明了LED尼克·何倫亞克

1950年代早期,巴丁就已经开始考虑超导电性的问题。他意识到电子声子的相互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53年,约翰·施里弗来到伊利诺大学,在巴丁的指导下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并选择超导问题作为博士论文题目。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杨振宁推荐下,刚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不久的利昂·庫珀开始与巴丁和施里弗进行合作。1957年,巴丁和库珀、施里弗共同创立了BCS理论,对超导电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他们三人后来也因此获得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也成为第一位,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

巴丁在1951-1975年間非常活躍,之後更成為榮譽教授。

晚年

研究工作

个人生活

1938年,巴丁与简·麦克斯韦(Jane Maxwell)结婚,婚后育有两子一女。巴丁业余时间喜欢旅游高尔夫球

传记

  • Lillian Hoddeson; Vicki Daitch. True genius :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John Bardeen [真正的天才:约翰·巴丁的科研与生活] 1. Washington, D.C.: Joseph Henry Press. 2002. ISBN 0-309-08408-3 (英语). 
    • 汉译版:Lillian Hoddeson; Vicki Daitch. True genius :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John Bardeen [旷世奇才——巴丁传]. 哲人石丛书. 文慧静 (翻译), 沈衡 (翻译) 1. 中国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2002]. ISBN 978-7-5428-4362-3 (中文(中国大陆)). [9]

荣誉与奖项

纪念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校园内纪念巴丁和超导理论的纪念牌。

参阅

参考资料

文内引用

  1. ^ 1.0 1.1 1.2 True Genius: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John Bardeen, Joseph Henry Press, 2002.
  2. ^ 旷世奇才:巴丁传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3. ^ Biography of John Bardeen 1. PBS. [2007-12-24]. (原始内容于2011-02-20) (英语). 
  4. ^ David Pines. John Bardeen: genius in action. physicsworld.com. 2003年5月1日 [2008年1月7日]. (原始内容于2007年10月20日). 
  5. ^ 5.0 5.1 5.2 Curriculum Vitae of John Bardeen. The Nobel Foundation. [2007年11月1日]. (原始内容于2018年6月12日) (英语). 
  6. ^ Hoddeson 2002,第117頁,摘录:"Soon, however, life in Summit would become easy and rich for the Bardeens."
  7. ^ Brattain,第127頁。
  8. ^ Brattain,第132頁。
  9. ^ 谢婧 (选稿). 科教社:"哲人石丛书"出版十年 四个系列86个品种. 东方网. 2009年8月5日 [2018年5月22日]. (原始内容于2021年1月7日) (中文(中国大陆)). 

补充来源

外部链接

约翰, 巴丁,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5月22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英語, john, bardeen, 1908年5月23日, 1991年1月30日, 美国物理学家, 因發明電晶體及其相關效應, 超导的bcs理论分別在1956年, 1972年2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john, bardee.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5月22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约翰 巴丁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约翰 巴丁 英語 John Bardeen 1908年5月23日 1991年1月30日 美国物理学家 因發明電晶體及其相關效應 超导的BCS理论分別在1956年 1972年2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约翰 巴丁John BardeenJohn Bardeen 1908 1991 出生 1908 05 23 1908年5月23日 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逝世1991年1月30日 1991歲 01 30 82歲 美國斯波坎国籍 美國母校麥迪遜中央高中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普林斯顿大学知名于發明半導體三極管創立BCS理論配偶简 麦克斯韦奖项二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 1972年 科学生涯研究领域物理學 电子学机构威斯康辛大學电机工程研究助理海湾实验研究所助理普林斯顿大学助理哈佛大学研究员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华盛顿海军军械实验室研究員贝尔實驗室研究員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教授博士導師尤金 維格納 目录 1 生平 1 1 早年 1 2 高等教育经历 1 3 加入貝爾實驗室 1 4 任职伊利诺伊大學 1 5 晚年 1 6 研究工作 2 个人生活 3 传记 4 荣誉与奖项 5 纪念 6 参阅 7 参考资料 7 1 文内引用 7 2 补充来源 8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 1908年5月23日 約翰 巴丁出生在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 他是父亲查尔斯 拉塞尔 巴丁 Charles Russell Bardeen 博士与母亲海伦 哈默 Althea Harmer 的第2个儿子 他的父親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解剖學教授和第1任醫學院院長 他的母亲海伦 巴丁結婚前曾任教於杜威實驗學校 J Dewey The laboratory school 即今日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 英语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boratory Schools 从事室內裝潢業務 結婚後她是一個艺术界活躍人物 约翰 巴丁的很早就显现數學才能 他的七年級數學老師鼓勵巴丁繼續進修 約翰 巴丁12歲時 母亲因患癌症而病重 1 2 巴丁在麥迪遜市的一所大學附属高中就讀 他也同时参加了另一所高中的额外课程 他的母亲在此期间去世 1923年 他从高中毕业 时年15岁 高等教育经历 编辑 1923年 他考入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电机工程系 因為他不想像父亲一样成為學者 所以選擇了具有更好就業前景 3 的工程學 大學期間 他參加了高校兄弟会 Zeta Psi 和高校学生荣誉组织 Tau Beta Pi 他在本科阶段参加了所有自己感兴趣的数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 他曾花費了1年時間在芝加哥工作 结果多拖了1年才畢業 4 1928年 巴丁获得電氣工程理學士学位 5 因学识积累丰富 他在威斯康辛大学升学就读硕士1年之后 1929年 就在列欧 皮特兹 Leo J Peters 的指导下取得了电气工程硕士学位 5 他的數學導師是沃倫 韋弗和愛德華 凡弗萊克 他的主要物理導師是約翰 哈斯 布勞克 凡弗萊克 保羅 狄拉克 沃纳 海森堡和阿诺 索末菲也影響他很多 5 1929年 巴丁未能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就讀 留在威斯康星大学進行研究 担任电机工程研究助理 1 1 后来 他去了海灣石油 英语 Gulf Oil 公司的研究部門 匹茲堡大学海湾研究实验中心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Applied Research Center 1 1930年到1933年 巴丁在那里参与地球磁场及重力场勘测方法的研究 对工作厌倦之後 他于1933年又前往普林斯頓大學读博士 巴丁的论文选题方向是固態物理 导师是尤金 維格納 1935年 还在完成论文的他收到了来自哈佛才俊协会 Society of Fellows at Harvard University 的邀请 并成为其初级研究会员 1935年到1938年 他在哈佛与約翰 凡扶累克和珀西 布里奇曼等人合作研究金属的内聚和導電性和原子核能级密度 1936年 他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物理博士學位 加入貝爾實驗室 编辑 1938年到1941年间 巴丁担任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 1941年到1945年在华盛顿海军军械实验室工作 1945年10月 約翰 巴丁在贝尔电话公司实验研究所研究半导体及金属的导电机制 半导体表面性能等问题 巴丁是固態物理組的成員 组长是威廉 肖克利和化學家斯坦利 摩根 Stanley Morgan 其他组员还包括沃尔特 布拉顿 物理學家杰拉爾德 皮爾遜 Gerald Pearson 化學家羅伯特 吉尼 Robert Gibney 電子專家希爾伯特 摩爾 Hilbert Moore 和幾個技術員 他搬家到新澤西州萨米市 英语 Summit New Jersey 6 巴丁在麻薩諸塞州學校認識肖克利 巴丁在普林斯頓大學時代通過布拉顿的兄弟鮑勃 布拉顿認識了布拉顿 鮑勃 布拉顿也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 無論是在實驗室或高爾夫球場 巴丁和布拉顿在週末把所有時間都放在實驗和组织理論 該小組的任務是尋求一種固態放大器來取代易碎的真空管放大器 他們的第1個嘗試是根據肖克利的構想 使用从外部施加的電場来影響半導體的導電性 這些實驗用遍了各種材料和搭配 但是都失敗了 等到巴丁提出一种有关表面態的理論 研究才开始出现转机 巴丁猜想半導體物质的表面存在着一种机制 能激发出一种可防止自身被外场贯穿的特殊状态 小组于是将研究重点改为材料的表面状态 之后几乎每日都有长谈 小组的交流气氛很棒 众人都能各抒己见 7 到1946年冬 巴丁他们已经有足够多的研究成果 于是向 物理評論 提交了一篇關於表面态的论文 布拉顿開始研究当亮光照射在半導體表面狀態时 其表面态有何可观察的物理变化 这项研究又多产出了几篇论文 其中有一篇有肖克利参与 不仅能更充分地解释他们之前实验失败的原因 还能估计表面态的分布密度 这些工作涉及到半导体 导线和电解质之间的点接触 point contacts 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摩尔建立了一种易于调节频率的电路 并建议使用一种不易蒸发的化学物质硼酸二醇 glycol borate gu 最终 当皮爾遜经肖克利的提醒 8 在P N结两端的gu液滴上施加电压时 他们发现了显示能量已增幅的迹象 1947年 巴丁和布拉顿发明了半导体三极管 双极性晶体管 一个月后 肖克利发明了P N结晶体管 晶体管效应的发现导致三人后来共同获得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任职伊利诺伊大學 编辑 本條目翻譯自英語維基百科 需要精通本領域的編者協助校對翻譯 如果您精通本領域 又能清楚地將來源語言翻譯為中文 歡迎您協助參與校對與修訂 原文参见en John Bardeen Bell Labs或维基数据 在1951年 巴丁的朋友佛萊德 錫思幫巴丁說服伊利諾大學厄巴納 香檳分校 提供巴丁一份年薪一萬元的工作 巴丁由于和肖克利不合 接受了聘用後 離開貝爾實驗室 進入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電機學院和物理學院擔任教授 巴丁建立了2個主要研究計畫 一個計畫在電機系 另一個在物理系 電機系的研究計畫是關於半導體實驗和理論 物理系的研究計畫是關於宏觀量子理論 特別是量子超導性和量子液體 他的第1個博士學生正是后来在1962年發明了LED的尼克 何倫亞克 1950年代早期 巴丁就已经开始考虑超导电性的问题 他意识到电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53年 约翰 施里弗来到伊利诺大学 在巴丁的指导下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 并选择超导问题作为博士论文题目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杨振宁推荐下 刚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不久的利昂 庫珀开始与巴丁和施里弗进行合作 1957年 巴丁和库珀 施里弗共同创立了BCS理论 对超导电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他们三人后来也因此获得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巴丁也成为第一位 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 巴丁在1951 1975年間非常活躍 之後更成為榮譽教授 晚年 编辑 此章节需要扩充 2018年5月22日 研究工作 编辑 此章节需要扩充 2018年5月22日 个人生活 编辑1938年 巴丁与简 麦克斯韦 Jane Maxwell 结婚 婚后育有两子一女 巴丁业余时间喜欢旅游和高尔夫球 传记 编辑Lillian Hoddeson Vicki Daitch True genius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John Bardeen 真正的天才 约翰 巴丁的科研与生活 1 Washington D C Joseph Henry Press 2002 ISBN 0 309 08408 3 英语 汉译版 Lillian Hoddeson Vicki Daitch True genius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John Bardeen 旷世奇才 巴丁传 哲人石丛书 文慧静 翻译 沈衡 翻译 1 中国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2002 ISBN 978 7 5428 4362 3 中文 中国大陆 9 荣誉与奖项 编辑此章节需要扩充 2018年5月22日 纪念 编辑此章节需要扩充 2018年5月22日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校园内纪念巴丁和超导理论的纪念牌 参阅 编辑晶体管 BCS理论参考资料 编辑文内引用 编辑 1 0 1 1 1 2 True Genius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John Bardeen Joseph Henry Press 2002 旷世奇才 巴丁传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Biography of John Bardeen 1 PBS 2007 12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2 20 英语 David Pines John Bardeen genius in action physicsworld com 2003年5月1日 2008年1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20日 5 0 5 1 5 2 Curriculum Vitae of John Bardeen The Nobel Foundation 2007年11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12日 英语 见Hoddeson 2002 第117頁 摘录 Soon however life in Summit would become easy and rich for the Bardeens 见Brattain 第127頁 见Brattain 第132頁 谢婧 选稿 科教社 哲人石丛书 出版十年 四个系列86个品种 东方网 2009年8月5日 2018年5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7日 中文 中国大陆 补充来源 编辑 Walter Brattain Crystal Fire 127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 大英百科全书 中的条目 约翰 巴丁 英文 约翰 巴丁在數學譜系計畫的資料 约翰 巴丁简介 诺贝尔官方网站 2007 10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1 08 英语 约翰 巴丁 at Goodreads 约翰 巴丁在科学维基上的條目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约翰 巴丁 amp oldid 7494163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