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紡綞鰤

紡綞鰤学名Elagatis bipinnulata)又稱雙帶鰺,俗名西班牙鲹虹𫚕夏威夷鲑、海草、拉侖,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

紡綞鰤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目: 鲹形目 Carangiformes
科: 鲹科 Carangidae
属: 纺缍鰤属 Elagatis
种: 紡綞鰤 E. bipinnulata
二名法
Elagatis bipinnulata
Quoy & Gaimard, 1825
異名
  • Seriola bipinnulata
    Quoy & Gaimard, 1825
  • Elagatis bipinnulatus
    Quoy & Gaimard, 1825
  • Irex indicus
    Valenciennes, 1862
  • Seriolichthys bipinnulatus
    Quoy & Gaimard, 1825
  • Micropteryx bipinnulatus
    Quoy & Gaimard, 1825

分類及命名 编辑

1825年,法國動物學家JeanRenéConstantQuoy和Joseph Paul Gaimard根據從印度洋收集的類型標本(馬來群島某處)對該物種進行了科學描述。[1]他們將物種命名為Seriola bipinnulata,後來,Bleeker將其修改為Seriolichthys屬,然後才發現該物種需要新屬。Micropteryx屬是最初創建,但已在鱗翅目中使用。[2]1840年,弗雷德里克·戴貝爾·貝內特(Frederick Debell Bennett)創造了Elagatis屬,取自一個在捕鯨航行回憶錄中發表的名字,[3]他與特定名稱「bipinnulatus」結合使用,這被認為是不正確。從系統發展的角度來看,該物種與Seriola屬關係最為密切。

分布 编辑

本魚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大洋的暖水域。

深度 编辑

水深0至30公尺。

特徵 编辑

本魚體成紡錘形狀;體背藍黑色,腹面銀白帶淺藍色調,體側面有2條平行的淺藍色縱帶。胸鰭與腹鰭約略等長;尾鰭分叉極深;臀鰭及第二背鰭後方均有1枚帶著2枚軟條的離鰭。上下頷具有絨毛狀齒,口腔和舌頭上也有微小的牙齒。第一背鰭有硬棘6枚;第二背鰭有硬棘1枚、軟條24至27枚;臀鰭有硬棘1枚、軟條15至16枚。體長可達110公分,體重可達46.2公斤。

生態 编辑

本魚屬於外洋性魚類,絕少到沿岸水域,以小魚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經濟利用 编辑

肉硬可食,無腥味,適合各種料理。英文稱作Rain bow runner是因為當上鉤時,會躍出水面,水花映出彩虹般的光芒,故名,具有雪卡魚毒的紀錄。

参考文献 编辑

  1. ^ Hosese, D.F.; Bray, D.J.; Paxton, J.R.; Alen, G.R. Zoological Catalogue of Australia Vol. 35 (2) Fishes. Sydney: CSIRO. 2007: 1150. ISBN 978-0-643-09334-8. 
  2. ^ Gray, John Edward. List of the Specimens of British Animal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British Museum: Part VII - Lepidoptera. London: Brit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852: 24–25. 
  3. ^ Meek, Seth E.; Bollman, Charles H. Note on Elagatis bipinnulatus.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1889, 41: 42–44. 

紡綞鰤, 学名, elagatis, bipinnulata, 又稱雙帶鰺, 俗名西班牙鲹, 虹𫚕, 夏威夷鲑, 海草, 拉侖,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保护状况无危, iucn,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目, 鲹形目, carangiformes科, 鲹科, carangidae属, 纺缍鰤属, elagatis种, bipinnulata二名法elagatis, bipinnulataquoy, gai. 紡綞鰤 学名 Elagatis bipinnulata 又稱雙帶鰺 俗名西班牙鲹 虹𫚕 夏威夷鲑 海草 拉侖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紡綞鰤保护状况无危 IUCN 3 1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目 鲹形目 Carangiformes科 鲹科 Carangidae属 纺缍鰤属 Elagatis种 紡綞鰤 E bipinnulata二名法Elagatis bipinnulataQuoy amp Gaimard 1825異名Seriola bipinnulataQuoy amp Gaimard 1825 Elagatis bipinnulatusQuoy amp Gaimard 1825 Irex indicusValenciennes 1862 Seriolichthys bipinnulatusQuoy amp Gaimard 1825 Micropteryx bipinnulatusQuoy amp Gaimard 1825 目录 1 分類及命名 2 分布 3 深度 4 特徵 5 生態 6 經濟利用 7 参考文献分類及命名 编辑1825年 法國動物學家JeanReneConstantQuoy和Joseph Paul Gaimard根據從印度洋收集的類型標本 馬來群島某處 對該物種進行了科學描述 1 他們將物種命名為Seriola bipinnulata 後來 Bleeker將其修改為Seriolichthys屬 然後才發現該物種需要新屬 Micropteryx屬是最初創建 但已在鱗翅目中使用 2 1840年 弗雷德里克 戴貝爾 貝內特 Frederick Debell Bennett 創造了Elagatis屬 取自一個在捕鯨航行回憶錄中發表的名字 3 他與特定名稱 bipinnulatus 結合使用 這被認為是不正確 從系統發展的角度來看 該物種與Seriola屬關係最為密切 分布 编辑本魚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大洋的暖水域 深度 编辑水深0至30公尺 特徵 编辑本魚體成紡錘形狀 體背藍黑色 腹面銀白帶淺藍色調 體側面有2條平行的淺藍色縱帶 胸鰭與腹鰭約略等長 尾鰭分叉極深 臀鰭及第二背鰭後方均有1枚帶著2枚軟條的離鰭 上下頷具有絨毛狀齒 口腔和舌頭上也有微小的牙齒 第一背鰭有硬棘6枚 第二背鰭有硬棘1枚 軟條24至27枚 臀鰭有硬棘1枚 軟條15至16枚 體長可達110公分 體重可達46 2公斤 生態 编辑本魚屬於外洋性魚類 絕少到沿岸水域 以小魚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經濟利用 编辑肉硬可食 無腥味 適合各種料理 英文稱作Rain bow runner是因為當上鉤時 會躍出水面 水花映出彩虹般的光芒 故名 具有雪卡魚毒的紀錄 参考文献 编辑台灣魚類資料庫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osese D F Bray D J Paxton J R Alen G R Zoological Catalogue of Australia Vol 35 2 Fishes Sydney CSIRO 2007 1150 ISBN 978 0 643 09334 8 Gray John Edward List of the Specimens of British Animal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British Museum Part VII Lepidoptera London Brit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852 24 25 Meek Seth E Bollman Charles H Note on Elagatis bipinnulatus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1889 41 42 44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紡綞鰤 amp oldid 7092941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