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方面称六日战争,阿拉伯国家方面称六月戰爭,亦称六·五战争六天战争,发生在1967年6月初,是「先发制人」战争的一个典范。它发生在以色列国和毗鄰的埃及叙利亚約旦阿拉伯国家之间。战争从6月5日开始,共进行了六天,结果埃及约旦叙利亚联军被以色列彻底打败,是20世纪军事史上最具有壓倒性结局的战争之一。

第三次中东战争

進入耶路撒冷舊城區,站在哭牆旁的以色列士兵(西牆的傘兵
日期1967年6月5日–6月10日
地点
结果 以色列國防軍決定性勝利
领土变更 以色列从埃及夺取加薩走廊西奈半岛;从约旦夺取约旦河西岸地区(包括东耶路撒冷);从叙利亚夺取戈兰高地
参战方
 以色列  埃及
叙利亚
 约旦
伊拉克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指挥官与领导者
列维·艾希科尔
摩西·达扬
纳赛尔
阿萨德
胡笙一世
艾哈邁德·哈桑·貝克爾
艾哈邁德·舒凱里
兵力
250,000人
1,000輛坦克
1,500輛武裝車輛
290架飛機
328,000人
2,300輛坦克
1,800輛武裝車輛
951架飛機
伤亡与损失
680人陣亡
2,600人受傷
15人失蹤及被俘
400輛坦克損毀
46架飛機遭擊落
4,300人陣亡
6,100人受傷
7,500人失蹤及被俘
960輛坦克損毀或被俘
440架飛機遭擊落

背景

以色列自1948年復国以来,就一直被生活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所抵制。阿拉伯人认为以色列復国占据了他们的家园。在以色列的西南部有敌对的埃及,东部有控制着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约旦国,北部有同样敌对的叙利亚。具体地来讲,埃及控制的西奈半岛加沙地带对以色列的威胁最大;在东边,被赶出家园的巴勒斯坦人大部分聚居在约旦河西岸,不断和以色列发生低度冲突;在以色列東北部,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附近,也不断与以色列相互炮击。

更加复杂的是,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也卷入这场冲突,以色列有大批北约成员国提供的武器装备,而苏联则向埃及、约旦和叙利亚提供苏制飞机戰車大炮等武器装备。当时埃及总统纳赛尔在苏联支持下,联合约旦和叙利亚,准备和以色列决一死战,把整个以色列国全部摧毁。以阿两方的敌对情绪很浓烈。

戰事過程

導火線

1967年4月7日,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叙利亚的六架米格戰機被以色列國防軍擊落,叙利亚马上向埃及呼吁参战,埃及立即动员十萬大军和一千辆坦克,开进西奈半岛的埃以边界地区。

1967年5月16日,埃及武装力量总司令要求联合国撤出在埃以边境的观察所驻扎的所有部队,随即埃军前往并占领一部分联合国观察所。

1967年5月18日,埃及外交部长通告所有联合国部队派遣国:联合国部队必须立即离开埃及和加沙地带。

1967年5月22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锁西奈半岛堤蓝海峡

1967年5月30日,约旦和埃及签署了五年共同防御条约,至此埃约联军有机会在半小时内将以色列一分為二,战争眼看就要全面爆发。

空戰

以色列西側臨地中海,其餘的南北和東面被敵國包圍。就在敵人調兵遣將之際,以色列軍隊決定先發制人,1967年6月5日在留下十二架戰機擔任本土防空任務後,以色列空軍其他戰機全部動員起來準備投入到對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的襲擊當中。

以色列時間清晨7點10分,第一波183架戰機分批升空,分別撲向埃及十個機場。埃及的時間比以色列晚一個小時,而埃及正常的早班時間是上午9點。所以以色列戰機起飛的時候,埃及空軍的官兵們正忙著進行夜班與早班的交接工作。巡邏機返航加油,雷達室忙著填寫值班記錄,其他多數下夜班和準備上早班的官兵到餐廳吃早餐。

以色列時間8點45分、埃及時間7點45分,超低空飛行,依託地形做掩護的以色列戰機突然出現在埃及空軍基地的上空,伴隨著朝陽的逆光,讓埃及人看不清形勢,以色列空軍對跑道雷達及戰機突然實行了大規模空襲。在一批以色列戰機離去後,埃及空軍地勤官兵衝出掩體,搶修跑道,但不到十分鐘後第二批以色列飛機又鬼魅般的殺到,地勤人員來不及躲藏,在開闊的機場上被以色列飛機的機關炮掃射,以及第一次留下來的延時炮彈陸續爆炸,造成大量傷亡。

就這樣在第一波空襲結束後,以色列摧毀埃及飛機197架,其中189架在停機坪上被炸燬。六個埃及機場破壞得不能使用、十六個雷達站遭破壞而失去作用。以色列飛機在返航途中又順道摧毀了埃及的一批地對空導彈。以色列空襲開始後,埃及有十二架米格-21和八架米格-19飛機升空作戰,結果八架在空戰中被擊落,其餘更因北方機場遭破壞無法著陸而墜毀。

以色列第二攻擊波於9時34分出擊,共出動164架次,其中115架次繼續襲擊埃及空軍基地,又擊毀埃機107架,十三架次襲擊埃及的雷達站,其餘的執行巡邏和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第二攻擊波的以機轟炸了埃及十四個空軍基地,其中六個是第一次未去攻擊的埃及飛機轉場著陸的機場。僅僅一個上午的時間,埃及空軍幾近覆滅。

在以色列空襲埃及時,約旦敘利亞的戰機相繼起飛,對以色列機場發動襲擊,以支援埃及。但因事先完全沒有準備,且戰爭意志游移不決,空襲規模很小,幾乎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而以色列在摧毀埃及空軍後,揮師約旦,約旦空軍瞬間消失。第二天以空軍又撲向大馬士革、達米爾等空軍基地,消滅了近一半的敘利亞飛機。

至此三個阿拉伯國家的空軍完全癱瘓,以色列徹底掌握了制空權,為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陆战

西奈半岛

 
西奈半島戰役示意圖

在实施空袭后的半小时,以色列地面部队五个师以坦克装甲车为前导,自加薩、阿里什和阿布奥格拉,向西奈半岛大举进攻。当时埃军在西奈半岛有五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共约十二萬人,分别据守在各个战略要点上。以军在空军的掩护下,占领了加薩地带,进入了西奈半岛的阿里什、阿布奥格拉等地。接着,以军兵分三路,向苏伊士运河地区进攻:

虽然埃军顽强抵抗,发动了两次反攻,但终因没有空军支援而失败。

7日北路以军攻抵坎塔腊附近、中路以军越过比尔吉夫贾法、南路以军进抵吉迪山和米特拉山口,堵住了埃军退路。于是埃军不得不封锁苏伊士运河。到6月8日以军全歼了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五个师,一直挺进到苏伊士运河东岸。当日埃、以双方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仅仅三天时间西奈半岛就全部落入以军之手。

约旦河西岸

 
約旦河西岸戰役示意圖

约旦最初不愿意参战,但埃及提供的虚假胜利让约旦动心,宣布参战,约旦军队向耶路撒冷新城发起炮击。

战争之初,约旦部队包括11个旅共约55,000人,配备了大约300辆现代西方坦克。其中的9个旅(45,000人、270辆坦克和200门大炮)被部署到约旦河西岸,包括精锐装甲第40旅。约旦的阿拉伯军团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当时约旦皇家空军的实力十分弱小,他们仅有24架英国霍克猎人式战斗机,该战斗机的基本性能与以色列空军幻影战斗机相同[1]

为了对付约旦军队,以色列部署了大约40,000人的部队(8个旅)和200辆坦克[2]。以色列中央司令部部队包括5个旅、其中两个部署靠近在耶路撒冷,这两个旅被称为耶路撒冷旅和机械化哈雷尔旅,第55伞兵旅也从西奈前线被召唤到西岸。

6月5日下午以色列空军利用空袭摧毁了约旦皇家空军。到当天晚上耶路撒冷步兵旅南移到耶路撒冷,而机械化哈雷尔旅和伞兵旅从城市北部包抄过来。在发动对约旦的地面进攻时,以色列攻打的战役目标是先夺取耶路撒冷旧城南北的制高点,然后夺取旧城。与埃及陆军的命运相同,没有空中掩护的约旦守卫部队和增援部队,就像靶子一样任由以色列战机屠戮。几个小时之内,约旦的全部有线通讯线路都遭破坏。约旦河西岸的约军司令部遭到以色列飞机的狂轰滥炸后被迫撤到东岸。当日深夜以色列对耶路撒冷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城西高地上的探照灯把约军的阵地照得如同白昼,以色列炮兵轻松地摧毁了约军阵地。6日凌晨以军突入城区,7日上午以色列军队对已是空城的耶路撒冷发起了总攻,上午10时就推进到了犹太教中著名的哭墙脚下。

以色列攻打耶路撒冷时,也同步展开了对约旦河西岸北部地区的进攻。5日下午以色列越过停火线,6日凌晨占领杰宁。6日夜晚占领纳布卢斯。7日约旦和以色列双方接受了联合国紧急发出的停火决议,而此时以色列已经夺取了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

戈兰高地

 
戈蘭高地戰役示意圖

在6月7日及6月8日分别与约旦和埃及实现停火后,以色列的视线转向了东面的叙利亚戈兰高地。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边境内的一条狭长山地,长达60多公里,中部最宽处约20多公里。戈兰高地上公路纵横,交通便利。库奈特拉城是高地的首府也是高地上的战略要地,从这里有一条公路直通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戈兰高地与以色列接壤,高地居高临下,海拔600到1000公尺。而戈兰高地上驻守的叙军炮兵阵地,被以色列视为肉中刺,必除之而后快。所以,虽然以色列和叙利亚都已经宣布接受联合国的立即停火决议,但以色列仍于6月9日中午对叙利亚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叙利亚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激战到夜晚,以色列占领了卡拉、扎乌拉和巴尼亚斯3个城镇。6月10日,叙利亚一方面在联合国控诉以色列违反停火决议,另一方面命令仍在戈兰高地抵抗的军队迅速回撤以保卫大马士革,使以色列轻松控制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区,当天下午6点30分以色列再次宣布停火。

結果及影響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军虽然傷亡近千人,3个阿拉伯国家傷亡却有近20,000人。以军损失战机46架,却击毁了对方400多架飞机,以色列占领了埃及控制的加薩地带西奈半岛,約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数十万阿拉伯平民逃离家园沦为难民,成为中东局势仍不可收拾的根源,至今以色列成功控制巴勒斯坦全境。

4个月后即1967年1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六天战争后占领的它国领土,也要求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独立与安全。这个决议是解决以阿冲突的纲领和蓝图,但是巴勒斯坦人继续在西岸和加薩地带组织和训练反以活动,雖然以色列於1982年把西奈半島歸還埃及,換取埃及承認以色列,但以色列拒絕撤出西岸並扩大猶太殖民區,以巴双方形成多年僵局,但隨著伊朗的崛起,阿拉伯國家逐漸在实际上默認以色列的存在。

1967年的六日战争是中东戰爭中最具历史意义的转折点之一。此戰對阿拉伯國家造成重大打擊,更直接影響埃及總統納瑟的心理及健康情況。其繼任總統沙達特在回憶錄表示納瑟在此役中「他最寶貴的資產——自尊,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傷害。只不過在幾天前,全世界都緊張在等待著他在記者會上所說的每一句話。現在人民到處在嘲笑他,把他當作了一個笑柄。六月五日的事件,給他一個致命的打擊。那些事件簡直可以致他於死地。瞭解他的人體會到:他並非在1970年9月28日死去,而是在1967年6月5日,在戰爭爆發後一個小時,他就已經死去了。」,並指出「這就是那時候甚至在後來漫長一段時間——他的樣子簡直變成一具活殭屍的原因。雖然他仍能活動、行走、傾聽、和說話,可是他臉上和手上,顯然已現出了死亡的蒼白」。

战争罪行

纳赛尔不想让埃及民众第一时间了解到埃军战争惨败状况,于是下令待命部队秘密处决了数百名逃回苏伊士运河西岸的埃及溃兵[3],同时也有以埃双方的资料称以军枪杀埃及战俘[4][5][6][7][8][9][10]

船舰被困

附錄

  1. ^ Pollack, "Arabs at War", p. 293-294
  2. ^ Pollack, "Arabs at War", p. 294
  3. ^ Churchill & Churchill 1967, p. 179.
  4. ^ Bron, Gabby 'Egyptian POWs Ordered to Dig Graves, Then Shot By Israeli Arm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7-02-19., Yedioth Ahronoth, August 17, 1995.
  5. ^ Bar-Zohar, Michael 'The Reactions of Journalists to the Army's Murders of POWs', Maariv, August 17, 1995.
  6. ^ Prior 1999, pp. 209–210; Bar-On, Morris and Golani 2002; Fisher, Ronal 'Mass Murder in the 1956 War', Ma'ariv, August 8, 1995.
  7. ^ Laub, Karin , Associated Press, August 16, 1995. Retrieved from the Wayback Machine. October 14, 2005.
  8. ^ "Israel Reportedly Killed POWs", August 17, 1995
  9. ^ Segev, T., 2007, p. 374
  10. ^ Ibrahim, Youssef. Egypt Says Israelis Killed P.O.W.'s in '67 War.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1, 1995 [2014-01-11]. (原始内容于2019-08-26). 

參考

  • Aloni, Shlomo (2001). Arab-Israeli Air Wars 1947-1982. Osprey Aviation. ISBN 978-1-84176-294-4
  • Bar-On, Mordechai, Morris, Benny and Golani, Motti (2002). Reassessing Israel's Road to Sinai/Suez, 1956: A "Trialogue". In Gary A. Olson (Ed.). Traditions and Transitions in Israel Studies: Books on Israel, Volume VI (pp. 3–42). SUNY Press. ISBN 978-0-7914-5585-2
  • Bar-On, Mordechai, Never-Ending Conflict: Israeli Military History, ISBN 978-0-275-98158-7
  • Bard, Mitchell G. (2002).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Middle East Conflict. Alpha books. ISBN 978-0-02-864410-3
  • Black, Ian (1992). Israel's Secret Wars: A History of Israel's Intelligence Services. Grove Press. ISBN 978-0-8021-3286-4
  • Boczek, Boleslaw Adam (2005). International Law: A Dictionary. Scarecrow Press. ISBN 978-0-8108-5078-1
  • Bowen, Jeremy (2003). Six Days: How the 1967 War Shaped the Middle East. London: Simon & Schuster. ISBN 978-0-7432-3095-7
  • Bregman, Ahron (2002). Israel's Wars: A History Since 1947.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415-28716-6
  • Christie, Hazel (1999). Law of the Sea.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7190-4382-6
  • Cristol, A Jay (2002). Liberty Incident: The 1967 Israeli Attack on the U.S. Navy Spy Ship. Brassey's. ISBN 978-1-57488-536-1
  • Eban, Abba (1977). Abba Eban: An Autobiography. Random House. ISBN 978-0-394-49302-2
  • Ehteshami, Anoushiravan and Hinnebusch, Raymond A. (1997). Syria & Iran: Middle Powers in a Penetrated Regional System.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415-15675-2
  • Gat, Moshe (2003). Britain and the Conflict in the Middle East, 1964-1967: The Coming of the Six-Day War. Praeger/Greenwood. ISBN 978-0-275-97514-2
  • Gelpi, Christopher (2002). Power of Legitimacy: Assessing the Role of Norms in Crisis Bargain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09248-5
  • Hammel, Eric. Sinai air strike:June 5 1967. Military Heritage. October 2002, 4 (2): 68–73. 
  • Hammel, Eric (1992). Six Days in June: How Israel Won the 1967 Arab-Israeli War. Simon & Schuster. ISBN 978-0-7434-7535-8
  • Herzog, Chaim (1982). The Arab-Israeli Wars; Arms & Armour Press.
  • Hussein of Jordan (1969). My "War" with Israel. London: Peter Owen. ISBN 978-0-7206-0310-1
  • Hopwood, Derek (1991). Egypt: Politics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415-09432-0
  • Katz, Samuel M. (1991) Israel's Air Force; The Power Series. Motorbooks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 Wholesalers, Osceola, WI.
  • Koboril, Iwao and Glantz, Michael H. (1998). Central Eurasian Water Crisis.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92-808-0925-1
  • Makiya, Kanan (1998). Republic of Fear: The Politics of Modern Iraq.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978-0-520-21439-2
  • Morris, Benny (1997). Israel's Border Wars, 1949-195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829262-3
  • Morris, Benny (2001) Righteous Victim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ISBN 978-0-679-74475-7
  • Mutawi, Samir (2002). Jordan in the 1967 W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52858-0
  • Oren, Michael (2002). Six Days of W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515174-9
  • Phythian, Mark (2001). The Politics of British Arms Sales Since 1964.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7190-5907-0
  • Podeh, Elie. . Middle East Quarterly. Winter 2004, 11 (1) [2008-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2). 
  • Pollack, Kenneth (2004). Arabs at War: Military Effectiveness, 1948-1991.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978-0-8032-8783-9
  • Pollack, Kenneth (2005). Air Power in the Six-Day War.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28(3), 471-503.
  • Prior, Michael (1999). Zionism and the State of Israel: A Moral Inquiry.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415-20462-0
  • Quigley, John B. (2005). Case for Palestine: An International Law Perspective. Duk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223-3539-9
  • Quigley, John B. (1990). Palestine and Israel: A Challenge to Justi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223-1023-5
  • Rabil, Robert G. (2003). Embattled Neighbors: Syria, Israel, and Leban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SBN 978-1-58826-149-6
  • Rezun, Miron (1990). Iran and Afghanistan. In A. Kapur (Ed.). Diplomatic Ideas and Practices of Asian States (pp. 9–25).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ISBN 978-90-04-09289-1
  • Rikhye, Indar Jit (1980). The Sinai Blunder.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7146-3136-3
  • Rubenberg, Cheryl A. (1989). Israel and the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ISBN 978-0-252-06074-8
  • Seale, Patrick (1988). Asad: The Struggle for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978-0-520-06976-3
  • Segev, Tom. Israel in 1967. Keter. 2005. ISBN 978-965-07-1370-6. 
  • Sela, Avraham (1997). The Decline of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Middle East Politics and the Quest for Regional Order. SUNY Press. ISBN 978-0-7914-3537-3
  • Shlaim, Avi. The Iron Wall: Israel and the Arab World.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ISBN 978-0-393-32112-8. 
  • Smith, Grant (2006). Deadly Dogma. Institute for Research: Middle Eastern Policy. ISBN 978-0-9764437-4-2
  • Stephens, Robert H. (1971). Nasser: A Political Biography. London: Allen Lane/The Penguin Press. ISBN 978-0-7139-0181-8
  • Stone, David (2004). Wars of the Cold War. Brassey's. ISBN 978-1-85753-342-2
  • van Creveld, Martin (2004). Defending Israel: A Controversial Plan Toward Peace. Thomas Dunne Books. ISBN 978-0-312-32866-5

外部連結

  • 大卫子孙的抉择:对六日战争的起源探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three soldiers - background to that photograp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ix Day War Personal recollections & Time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Video Clip: Sandhurst military historian analysing how King Hussein became involved in the Six Day Wa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Video Clip: Analysis of Israel's Sinai Campaign in 1967 by Sandhurst military histori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Video Clip: Military analysis of the attack on Jerusalem and the Jordanian def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ix-Day Wa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aedia of the Orient
  • Declassified Johnson Administration cables and meeting minut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ll State Department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cris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 Brief Summary of Six Day Wa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egal Aspects The Six Day War – June 1967 and Its Aftermath - Professor Gerald Adl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eneral Uzi Narkis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 historic radio interview with General Uzi Narkiss taken on June 7 - one day after the Six-Day War, describing the battle for Jerusalem
  • Liberation of the Temple Mount and Western Wall by Israel Defense Forc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istoric Live Broadcast on Voice of Israel Radio, June 7 1967
  • How The USSR Planned To Destroy Israel in 196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Isabella Ginor. Published by Middle Eas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MERIA) Journal Volume 7, Number 3 (September 2003)

第三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方面称六日战争, 阿拉伯国家方面称六月戰爭, 亦称六, 五战争, 六天战争, 发生在1967年6月初, 先发制人, 战争的一个典范, 它发生在以色列国和毗鄰的埃及, 叙利亚及約旦等阿拉伯国家之间, 战争从6月5日开始, 共进行了六天, 结果埃及, 约旦和叙利亚联军被以色列彻底打败, 是20世纪军事史上最具有壓倒性结局的战争之一, 進入耶路撒冷舊城區, 站在哭牆旁的以色列士兵, 西牆的傘兵, 日期1967年6月5日, 6月10日地点中東结果以色列國防軍決定性勝利领土变更以色列从埃及夺取加薩走廊. 第三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方面称六日战争 阿拉伯国家方面称六月戰爭 亦称六 五战争 六天战争 发生在1967年6月初 是 先发制人 战争的一个典范 它发生在以色列国和毗鄰的埃及 叙利亚及約旦等阿拉伯国家之间 战争从6月5日开始 共进行了六天 结果埃及 约旦和叙利亚联军被以色列彻底打败 是20世纪军事史上最具有壓倒性结局的战争之一 第三次中东战争進入耶路撒冷舊城區 站在哭牆旁的以色列士兵 西牆的傘兵 日期1967年6月5日 6月10日地点中東结果以色列國防軍決定性勝利领土变更以色列从埃及夺取加薩走廊及西奈半岛 从约旦夺取约旦河西岸地区 包括东耶路撒冷 从叙利亚夺取戈兰高地 参战方 以色列 埃及叙利亚 约旦 伊拉克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指挥官与领导者列维 艾希科尔 摩西 达扬纳赛尔 阿萨德 胡笙一世 艾哈邁德 哈桑 貝克爾 艾哈邁德 舒凱里兵力250 000人1 000輛坦克1 500輛武裝車輛290架飛機328 000人2 300輛坦克1 800輛武裝車輛951架飛機伤亡与损失680人陣亡2 600人受傷15人失蹤及被俘400輛坦克損毀46架飛機遭擊落4 300人陣亡6 100人受傷7 500人失蹤及被俘960輛坦克損毀或被俘440架飛機遭擊落 目录 1 背景 2 戰事過程 2 1 導火線 2 2 空戰 2 3 陆战 2 3 1 西奈半岛 2 3 2 约旦河西岸 2 3 3 戈兰高地 3 結果及影響 3 1 战争罪行 3 2 船舰被困 4 附錄 5 參考 6 外部連結背景 编辑以色列自1948年復国以来 就一直被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所抵制 阿拉伯人认为以色列復国占据了他们的家园 在以色列的西南部有敌对的埃及 东部有控制着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的约旦国 北部有同样敌对的叙利亚 具体地来讲 埃及控制的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对以色列的威胁最大 在东边 被赶出家园的巴勒斯坦人大部分聚居在约旦河西岸 不断和以色列发生低度冲突 在以色列東北部 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附近 也不断与以色列相互炮击 更加复杂的是 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也卷入这场冲突 以色列有大批北约成员国提供的武器装备 而苏联则向埃及 约旦和叙利亚提供苏制飞机 戰車 大炮等武器装备 当时埃及总统纳赛尔在苏联支持下 联合约旦和叙利亚 准备和以色列决一死战 把整个以色列国全部摧毁 以阿两方的敌对情绪很浓烈 戰事過程 编辑導火線 编辑 1967年4月7日 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 由此爆发冲突 叙利亚的六架米格戰機被以色列國防軍擊落 叙利亚马上向埃及呼吁参战 埃及立即动员十萬大军和一千辆坦克 开进西奈半岛的埃以边界地区 1967年5月16日 埃及武装力量总司令要求联合国撤出在埃以边境的观察所驻扎的所有部队 随即埃军前往并占领一部分联合国观察所 1967年5月18日 埃及外交部长通告所有联合国部队派遣国 联合国部队必须立即离开埃及和加沙地带 1967年5月22日 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锁西奈半岛的堤蓝海峡 1967年5月30日 约旦和埃及签署了五年共同防御条约 至此埃约联军有机会在半小时内将以色列一分為二 战争眼看就要全面爆发 空戰 编辑 以色列西側臨地中海 其餘的南北和東面被敵國包圍 就在敵人調兵遣將之際 以色列軍隊決定先發制人 1967年6月5日在留下十二架戰機擔任本土防空任務後 以色列空軍其他戰機全部動員起來準備投入到對埃及 約旦和敘利亞的襲擊當中 以色列時間清晨7點10分 第一波183架戰機分批升空 分別撲向埃及十個機場 埃及的時間比以色列晚一個小時 而埃及正常的早班時間是上午9點 所以以色列戰機起飛的時候 埃及空軍的官兵們正忙著進行夜班與早班的交接工作 巡邏機返航加油 雷達室忙著填寫值班記錄 其他多數下夜班和準備上早班的官兵到餐廳吃早餐 以色列時間8點45分 埃及時間7點45分 超低空飛行 依託地形做掩護的以色列戰機突然出現在埃及空軍基地的上空 伴隨著朝陽的逆光 讓埃及人看不清形勢 以色列空軍對跑道雷達及戰機突然實行了大規模空襲 在一批以色列戰機離去後 埃及空軍地勤官兵衝出掩體 搶修跑道 但不到十分鐘後第二批以色列飛機又鬼魅般的殺到 地勤人員來不及躲藏 在開闊的機場上被以色列飛機的機關炮掃射 以及第一次留下來的延時炮彈陸續爆炸 造成大量傷亡 就這樣在第一波空襲結束後 以色列摧毀埃及飛機197架 其中189架在停機坪上被炸燬 六個埃及機場破壞得不能使用 十六個雷達站遭破壞而失去作用 以色列飛機在返航途中又順道摧毀了埃及的一批地對空導彈 以色列空襲開始後 埃及有十二架米格 21和八架米格 19飛機升空作戰 結果八架在空戰中被擊落 其餘更因北方機場遭破壞無法著陸而墜毀 以色列第二攻擊波於9時34分出擊 共出動164架次 其中115架次繼續襲擊埃及空軍基地 又擊毀埃機107架 十三架次襲擊埃及的雷達站 其餘的執行巡邏和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 第二攻擊波的以機轟炸了埃及十四個空軍基地 其中六個是第一次未去攻擊的埃及飛機轉場著陸的機場 僅僅一個上午的時間 埃及空軍幾近覆滅 在以色列空襲埃及時 約旦和敘利亞的戰機相繼起飛 對以色列機場發動襲擊 以支援埃及 但因事先完全沒有準備 且戰爭意志游移不決 空襲規模很小 幾乎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而以色列在摧毀埃及空軍後 揮師約旦 約旦空軍瞬間消失 第二天以空軍又撲向大馬士革 達米爾等空軍基地 消滅了近一半的敘利亞飛機 至此三個阿拉伯國家的空軍完全癱瘓 以色列徹底掌握了制空權 為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陆战 编辑 西奈半岛 编辑 西奈半島戰役示意圖 在实施空袭后的半小时 以色列地面部队五个师以坦克装甲车为前导 自加薩 阿里什和阿布奥格拉 向西奈半岛大举进攻 当时埃军在西奈半岛有五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 共约十二萬人 分别据守在各个战略要点上 以军在空军的掩护下 占领了加薩地带 进入了西奈半岛的阿里什 阿布奥格拉等地 接着 以军兵分三路 向苏伊士运河地区进攻 北路攻打坎塔腊 中路指向伊斯梅利亚 南路对准陶菲克港和苏伊士城 虽然埃军顽强抵抗 发动了两次反攻 但终因没有空军支援而失败 7日北路以军攻抵坎塔腊附近 中路以军越过比尔吉夫贾法 南路以军进抵吉迪山和米特拉山口 堵住了埃军退路 于是埃军不得不封锁苏伊士运河 到6月8日以军全歼了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五个师 一直挺进到苏伊士运河东岸 当日埃 以双方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 仅仅三天时间西奈半岛就全部落入以军之手 约旦河西岸 编辑 約旦河西岸戰役示意圖 约旦最初不愿意参战 但埃及提供的虚假胜利让约旦动心 宣布参战 约旦军队向耶路撒冷新城发起炮击 战争之初 约旦部队包括11个旅共约55 000人 配备了大约300辆现代西方坦克 其中的9个旅 45 000人 270辆坦克和200门大炮 被部署到约旦河西岸 包括精锐装甲第40旅 约旦的阿拉伯军团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 当时约旦皇家空军的实力十分弱小 他们仅有24架英国霍克猎人式战斗机 该战斗机的基本性能与以色列空军的幻影战斗机相同 1 为了对付约旦军队 以色列部署了大约40 000人的部队 8个旅 和200辆坦克 2 以色列中央司令部部队包括5个旅 其中两个部署靠近在耶路撒冷 这两个旅被称为耶路撒冷旅和机械化哈雷尔旅 第55伞兵旅也从西奈前线被召唤到西岸 6月5日下午以色列空军利用空袭摧毁了约旦皇家空军 到当天晚上耶路撒冷步兵旅南移到耶路撒冷 而机械化哈雷尔旅和伞兵旅从城市北部包抄过来 在发动对约旦的地面进攻时 以色列攻打的战役目标是先夺取耶路撒冷旧城南北的制高点 然后夺取旧城 与埃及陆军的命运相同 没有空中掩护的约旦守卫部队和增援部队 就像靶子一样任由以色列战机屠戮 几个小时之内 约旦的全部有线通讯线路都遭破坏 约旦河西岸的约军司令部遭到以色列飞机的狂轰滥炸后被迫撤到东岸 当日深夜以色列对耶路撒冷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城西高地上的探照灯把约军的阵地照得如同白昼 以色列炮兵轻松地摧毁了约军阵地 6日凌晨以军突入城区 7日上午以色列军队对已是空城的耶路撒冷发起了总攻 上午10时就推进到了犹太教中著名的哭墙脚下 以色列攻打耶路撒冷时 也同步展开了对约旦河西岸北部地区的进攻 5日下午以色列越过停火线 6日凌晨占领杰宁 6日夜晚占领纳布卢斯 7日约旦和以色列双方接受了联合国紧急发出的停火决议 而此时以色列已经夺取了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 戈兰高地 编辑 戈蘭高地戰役示意圖 在6月7日及6月8日分别与约旦和埃及实现停火后 以色列的视线转向了东面的叙利亚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边境内的一条狭长山地 长达60多公里 中部最宽处约20多公里 戈兰高地上公路纵横 交通便利 库奈特拉城是高地的首府也是高地上的战略要地 从这里有一条公路直通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戈兰高地与以色列接壤 高地居高临下 海拔600到1000公尺 而戈兰高地上驻守的叙军炮兵阵地 被以色列视为肉中刺 必除之而后快 所以 虽然以色列和叙利亚都已经宣布接受联合国的立即停火决议 但以色列仍于6月9日中午对叙利亚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叙利亚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激战到夜晚 以色列占领了卡拉 扎乌拉和巴尼亚斯3个城镇 6月10日 叙利亚一方面在联合国控诉以色列违反停火决议 另一方面命令仍在戈兰高地抵抗的军队迅速回撤以保卫大马士革 使以色列轻松控制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区 当天下午6点30分以色列再次宣布停火 結果及影響 编辑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军虽然傷亡近千人 3个阿拉伯国家傷亡却有近20 000人 以军损失战机46架 却击毁了对方400多架飞机 以色列占领了埃及控制的加薩地带和西奈半岛 約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 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 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数十万阿拉伯平民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成为中东局势仍不可收拾的根源 至今以色列成功控制巴勒斯坦全境 4个月后即1967年11月22日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42号决议 要求以色列撤出六天战争后占领的它国领土 也要求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独立与安全 这个决议是解决以阿冲突的纲领和蓝图 但是巴勒斯坦人继续在西岸和加薩地带组织和训练反以活动 雖然以色列於1982年把西奈半島歸還埃及 換取埃及承認以色列 但以色列拒絕撤出西岸並扩大猶太殖民區 以巴双方形成多年僵局 但隨著伊朗的崛起 阿拉伯國家逐漸在实际上默認以色列的存在 1967年的六日战争是中东戰爭中最具历史意义的转折点之一 此戰對阿拉伯國家造成重大打擊 更直接影響埃及總統納瑟的心理及健康情況 其繼任總統沙達特在回憶錄表示納瑟在此役中 他最寶貴的資產 自尊 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傷害 只不過在幾天前 全世界都緊張在等待著他在記者會上所說的每一句話 現在人民到處在嘲笑他 把他當作了一個笑柄 六月五日的事件 給他一個致命的打擊 那些事件簡直可以致他於死地 瞭解他的人體會到 他並非在1970年9月28日死去 而是在1967年6月5日 在戰爭爆發後一個小時 他就已經死去了 並指出 這就是那時候甚至在後來漫長一段時間 他的樣子簡直變成一具活殭屍的原因 雖然他仍能活動 行走 傾聽 和說話 可是他臉上和手上 顯然已現出了死亡的蒼白 战争罪行 编辑 纳赛尔不想让埃及民众第一时间了解到埃军战争惨败状况 于是下令待命部队秘密处决了数百名逃回苏伊士运河西岸的埃及溃兵 3 同时也有以埃双方的资料称以军枪杀埃及战俘 4 5 6 7 8 9 10 船舰被困 编辑 主条目 黄色舰队附錄 编辑 Pollack Arabs at War p 293 294 Pollack Arabs at War p 294 Churchill amp Churchill 1967 p 179 Bron Gabby Egyptian POWs Ordered to Dig Graves Then Shot By Israeli Arm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7 02 19 Yedioth Ahronoth August 17 1995 Bar Zohar Michael The Reactions of Journalists to the Army s Murders of POWs Maariv August 17 1995 Prior 1999 pp 209 210 Bar On Morris and Golani 2002 Fisher Ronal Mass Murder in the 1956 War Ma ariv August 8 1995 Laub Karin Historians Israeli troops killed many Egyptian POWs Associated Press August 16 1995 Retrieved from the Wayback Machine October 14 2005 Israel Reportedly Killed POWs August 17 1995 Segev T 2007 p 374 Ibrahim Youssef Egypt Says Israelis Killed P O W s in 67 War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1 1995 2014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26 參考 编辑Aloni Shlomo 2001 Arab Israeli Air Wars 1947 1982 Osprey Aviation ISBN 978 1 84176 294 4 Bar On Mordechai Morris Benny and Golani Motti 2002 Reassessing Israel s Road to Sinai Suez 1956 A Trialogue In Gary A Olson Ed Traditions and Transitions in Israel Studies Books on Israel Volume VI pp 3 42 SUNY Press ISBN 978 0 7914 5585 2 Bar On Mordechai Never Ending Conflict Israeli Military History ISBN 978 0 275 98158 7 Bard Mitchell G 2002 The Complete Idiot s Guide to Middle East Conflict Alpha books ISBN 978 0 02 864410 3 Black Ian 1992 Israel s Secret Wars A History of Israel s Intelligence Services Grove Press ISBN 978 0 8021 3286 4 Boczek Boleslaw Adam 2005 International Law A Dictionary Scarecrow Press ISBN 978 0 8108 5078 1 Bowen Jeremy 2003 Six Days How the 1967 War Shaped the Middle East London Simon amp Schuster ISBN 978 0 7432 3095 7 Bregman Ahron 2002 Israel s Wars A History Since 1947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 0 415 28716 6 Christie Hazel 1999 Law of the Sea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 0 7190 4382 6 Cristol A Jay 2002 Liberty Incident The 1967 Israeli Attack on the U S Navy Spy Ship Brassey s ISBN 978 1 57488 536 1 Eban Abba 1977 Abba Eban An Autobiography Random House ISBN 978 0 394 49302 2 Ehteshami Anoushiravan and Hinnebusch Raymond A 1997 Syria amp Iran Middle Powers in a Penetrated Regional System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 0 415 15675 2 Gat Moshe 2003 Britain and the Conflict in the Middle East 1964 1967 The Coming of the Six Day War Praeger Greenwood ISBN 978 0 275 97514 2 Gelpi Christopher 2002 Power of Legitimacy Assessing the Role of Norms in Crisis Bargain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 0 691 09248 5 Hammel Eric Sinai air strike June 5 1967 Military Heritage October 2002 4 2 68 73 Hammel Eric 1992 Six Days in June How Israel Won the 1967 Arab Israeli War Simon amp Schuster ISBN 978 0 7434 7535 8 Herzog Chaim 1982 The Arab Israeli Wars Arms amp Armour Press Hussein of Jordan 1969 My War with Israel London Peter Owen ISBN 978 0 7206 0310 1 Hopwood Derek 1991 Egypt Politics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 0 415 09432 0 Katz Samuel M 1991 Israel s Air Force The Power Series Motorbooks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amp Wholesalers Osceola WI Koboril Iwao and Glantz Michael H 1998 Central Eurasian Water Crisis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 92 808 0925 1 Makiya Kanan 1998 Republic of Fear The Politics of Modern Iraq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978 0 520 21439 2 Morris Benny 1997 Israel s Border Wars 1949 195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 0 19 829262 3 Morris Benny 2001 Righteous Victim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ISBN 978 0 679 74475 7 Mutawi Samir 2002 Jordan in the 1967 W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 0 521 52858 0 Oren Michael 2002 Six Days of W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 0 19 515174 9 Phythian Mark 2001 The Politics of British Arms Sales Since 1964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 0 7190 5907 0 Podeh Elie The Lie That Won t Die Collusion 1967 Middle East Quarterly Winter 2004 11 1 2008 05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6 12 Pollack Kenneth 2004 Arabs at War Military Effectiveness 1948 1991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978 0 8032 8783 9 Pollack Kenneth 2005 Air Power in the Six Day War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28 3 471 503 Prior Michael 1999 Zionism and the State of Israel A Moral Inquiry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 0 415 20462 0 Quigley John B 2005 Case for Palestine An International Law Perspective Duk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 0 8223 3539 9 Quigley John B 1990 Palestine and Israel A Challenge to Justi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 0 8223 1023 5 Rabil Robert G 2003 Embattled Neighbors Syria Israel and Leban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SBN 978 1 58826 149 6 Rezun Miron 1990 Iran and Afghanistan In A Kapur Ed Diplomatic Ideas and Practices of Asian States pp 9 25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ISBN 978 90 04 09289 1 Rikhye Indar Jit 1980 The Sinai Blunder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 0 7146 3136 3 Rubenberg Cheryl A 1989 Israel and the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ISBN 978 0 252 06074 8 Seale Patrick 1988 Asad The Struggle for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978 0 520 06976 3 Segev Tom Israel in 1967 Keter 2005 ISBN 978 965 07 1370 6 Sela Avraham 1997 The Decline of the Arab Israeli Conflict Middle East Politics and the Quest for Regional Order SUNY Press ISBN 978 0 7914 3537 3 Shlaim Avi The Iron Wall Israel and the Arab World W W Norton amp Company 2001 ISBN 978 0 393 32112 8 Smith Grant 2006 Deadly Dogma Institute for Research Middle Eastern Policy ISBN 978 0 9764437 4 2 Stephens Robert H 1971 Nasser A Political Biography London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ISBN 978 0 7139 0181 8 Stone David 2004 Wars of the Cold War Brassey s ISBN 978 1 85753 342 2 van Creveld Martin 2004 Defending Israel A Controversial Plan Toward Peace Thomas Dunne Books ISBN 978 0 312 32866 5外部連結 编辑大卫子孙的抉择 对六日战争的起源探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Photograph A Search for June 1967 The three soldiers background to that photograph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x Day War Personal recollections amp Timelin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ideo Clip Sandhurst military historian analysing how King Hussein became involved in the Six Day Wa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ideo Clip Analysis of Israel s Sinai Campaign in 1967 by Sandhurst military historia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ideo Clip Military analysis of the attack on Jerusalem and the Jordanian defenc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x Day Wa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aedia of the Orient Declassified Johnson Administration cables and meeting minut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l State Department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crisi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 Resolution 242 The status of Jerusalem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1997 Prepared for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Exercise of the Inalienable Rights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 Status of Jerusalem Legal Aspects A Brief Summary of Six Day Wa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egal Aspects The Six Day War June 1967 and Its Aftermath Professor Gerald Adl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 Resolutions on Palestine Israel Defense Forces History General Uzi Narkis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historic radio interview with General Uzi Narkiss taken on June 7 one day after the Six Day War describing the battle for Jerusalem Liberation of the Temple Mount and Western Wall by Israel Defense Forc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istoric Live Broadcast on Voice of Israel Radio June 7 1967 How The USSR Planned To Destroy Israel in 1967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Isabella Ginor Published by Middle Eas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MERIA Journal Volume 7 Number 3 September 2003 Position of Arab forces May 1967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第三次中东战争 amp oldid 7516477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