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程善之

程善之(1880年11月29日—1942年4月12日),名庆余善之以字行小斋别署一粟安徽歙县人,中国近代文人、小说家。

生平 编辑

1880年11月29日(光绪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出生于南京。祖父程希辕字颖芝,是著名的徽州府歙县槐塘籍两淮盐商,也是曾国藩幕僚,父亲程桓生出生于扬州南河下,为两淮盐运使,驻扬州,程家定居扬州埂子街居仁里。甲午之战后程桓生病逝,享年七十九岁,追赠荣禄大夫。程善之的母亲叶氏是程桓生的侧室。

程善之十六岁补博士弟子员。补博士弟子员,后加入同盟会

1911年出任上海《中华民报》编辑,在上海加入南社,与姚石子、高天梅、胡朴安、胡寄尘一同参加了在上海愚园举行的南社第七、第八次雅集(1912年10月17日和1913年3月16日)。1913年参与讨袁之役,任孙中山秘书;后回扬州从事教育,任教于美汉中学。“五四运动”时,倡导成立扬州学生会进行声援。1928年与弟子包明叔在镇江创刊《新江苏报》,任主笔。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聘为国难会参议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报社迁泰县;后转至上海租界出版地下油印报。

1942年,上海租界沦陷,随《新江苏报》迁往宜兴张渚镇,至常州时,4月12日因脑溢血突发去世,葬于扬州平山堂。

作品 编辑

其著作有《沤和室诗存》、《残水浒》、《宋金战纪》、《四十年闻见录》、《清代割地谈》等。[1]

家庭 编辑

子程广武(1914年生)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程善之_扬州近现代人物专题. [2019-11-22]. 

程善之, 1880年11月29日, 1942年4月12日, 名庆余, 字善之, 以字行, 号小斋, 别署一粟, 安徽歙县人, 中国近代文人, 小说家, 目录, 生平, 作品, 家庭, 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1880年11月29日, 清光绪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出生于南京, 祖父程希辕字颖芝, 是著名的徽州府歙县槐塘籍两淮盐商, 也是曾国藩的幕僚, 父亲程桓生出生于扬州南河下, 为两淮盐运使, 驻扬州, 程家定居扬州埂子街居仁里, 甲午之战后程桓生病逝, 享年七十九岁, 追赠荣禄大夫, 的母亲叶氏是程桓生的侧室, 十六岁. 程善之 1880年11月29日 1942年4月12日 名庆余 字善之 以字行 号小斋 别署一粟 安徽歙县人 中国近代文人 小说家 目录 1 生平 2 作品 3 家庭 4 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1880年11月29日 清光绪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出生于南京 祖父程希辕字颖芝 是著名的徽州府歙县槐塘籍两淮盐商 也是曾国藩的幕僚 父亲程桓生出生于扬州南河下 为两淮盐运使 驻扬州 程家定居扬州埂子街居仁里 甲午之战后程桓生病逝 享年七十九岁 追赠荣禄大夫 程善之的母亲叶氏是程桓生的侧室 程善之十六岁补博士弟子员 补博士弟子员 后加入同盟会 1911年出任上海 中华民报 编辑 在上海加入南社 与姚石子 高天梅 胡朴安 胡寄尘一同参加了在上海愚园举行的南社第七 第八次雅集 1912年10月17日和1913年3月16日 1913年参与讨袁之役 任孙中山秘书 后回扬州从事教育 任教于美汉中学 五四运动 时 倡导成立扬州学生会进行声援 1928年与弟子包明叔在镇江创刊 新江苏报 任主笔 1931年 九 一八 事变后 被聘为国难会参议员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 随报社迁泰县 后转至上海租界出版地下油印报 1942年 上海租界沦陷 随 新江苏报 迁往宜兴张渚镇 至常州时 4月12日因脑溢血突发去世 葬于扬州平山堂 作品 编辑其著作有 沤和室诗存 残水浒 宋金战纪 四十年闻见录 清代割地谈 等 1 家庭 编辑子程广武 1914年生 参考文献 编辑 程善之 扬州近现代人物专题 2019 11 22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程善之 amp oldid 7981288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