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徽州府

徽州府明清两朝设置的

徽州府
地望 安徽省黃山市
安徽省績溪縣
江西省婺源縣
治所 今黃山市歙縣徽城鎮
始置年代 1367年
廢置年代 1912年
別名 新安、歙州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徽州,元朝为徽州路。元朝末年,朱元璋政权改名兴安府,又更为徽州府。從此歷宋元明清四代,統六縣(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轄境為今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江西省婺源縣,行政版圖相對穩定。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故废。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文化已成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民國元年廢府留縣,原領六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8年5月13日,設徽州專區。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區黃山市

徽州府轄境

以明清而計,徽州府轄境為今地級黃山市(黟縣北部柯村鄉、美溪鄉和宏潭鄉除外、祁門縣安淩鎮除外、黃山區僅限南部湯口鎮)、績溪縣全境、婺源縣全境。

府縣 治所 今轄境 隸屬關係
徽州府 今歙縣徽城鎮 二級政區。徽城鎮自唐武德四年(622年)始成為州治
歙縣 今歙縣徽城鎮,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府縣同治 今歙縣、徽州區、黃山區湯口鎮和黃山風景區,及今績溪縣的坦頭、大源、金坑和溪頭鄉部分鄉村,今屯溪區篁墩村、休寧縣璜尖鄉 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置,屬鄣郡,本州首縣
休寧縣 今休甯海陽鎮 今休寧縣(璜尖鄉、板橋鄉和花橋鄉除外)、屯溪區(篁墩村除外)、浙江淳安縣中洲鎮紮源村 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分歙縣西鄉地置縣,隸本州
黟縣 今黟縣碧陽鎮 今黟縣(黃山山脈以北的柯村鄉、美溪鄉和宏潭鄉除外) 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置,屬鄣郡,隸本州
績溪縣 今績溪華陽鎮 今績溪縣(坦頭、大源、金坑和溪頭鄉部分鄉村除外) 唐永泰二年(766年)析歙縣華陽鎮置,隸本州
婺源縣 今婺源紫陽鎮 今婺源縣(含休寧縣板橋鄉和花橋鄉)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的懷金鄉置,隸本州
祁門縣 今祁門祁山鎮 今祁門縣(西北部安淩鎮除外) 唐武德五年(627年),析黟縣和饒州鄱陽二縣各一部置,隸本州

歷史沿革

先秦秦漢

徽州地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1955年與1981年在績溪縣發現的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考證,早在六千年前,翬嶺(即徽嶺)南北就有人類活動,《山海經》載有“三天子都”舊名,亦即今徽地之屬。傳說西元前二十一世紀以前,本區尚屬海濱之地,東南即大海,境內為異族共工氏佔據。西元前二十一世紀以後,西周以前,據《禹貢》天下分九州本區屬揚州,即所謂“蠻夷”所屬之地。春秋時,初属越;西元前473年,吴败越屬吳;西元前473年以後,吳亡屬越;西元前355年以後,越亡屬楚。實際上當時吳、越、楚三國並存,戰爭頻繁,本區被作為拉鋸戰爭之地轄屬時有變動。西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統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本區設黟、歙二縣,屬會稽郡(治三陰,即今浙江紹興)。楚漢之際屬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長興)此時之歙縣包括今歙、休寧、婺源、績溪、淳安、遂安等地;黟縣包括今黟縣、祁門、石台等地。楚漢戰爭之際,本區一度為項羽所占,作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為漢將陳嬰所占,屬漢。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黟、歙屬荊國(治今淮南)。十二年(前195年),黟、歙屬吳國(治今江蘇沛縣)。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黟、歙屬江都國(治今江蘇揚州)。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丹陽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設十七城,歙、黟為其二城。元狩六年(前117年),立武帝子劉胥為廣陵王,歙、黟屬廣陵國(治廣陵,今揚州),漢宣帝五風四年(前54年),劉胥獲罪自殺,國除,復為丹陽郡之屬。漢成帝鴻嘉二年(前19年),立原中山靖王劉勝之裔劉雲客為廣德王(治廣德,今安徽廣德),黟縣屬丹陽郡;歙縣仍屬丹陽郡。始元二年(前16年),劉雲客死,無子,國除,黟縣復屬丹陽郡。漢平帝元始二年(西元2年),立廣川王劉越之裔劉瘉為廣德王,黟縣復屬廣德國。王莽篡漢,建國元年(西元9年),貶漢廣德王為公,改黟縣為愬虜。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西元30年),復名為黟縣,仍屬丹陽郡。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孫權派部將賀齊出兵消滅歙地所謂“山賊”(實際是對抗孫權的山越、水越和漢人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陳僕等,將原歙地一分為五,即:歙、休陽(劃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陽(劃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劃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劃原歙以東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縣一併從丹陽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今浙江淳安)。三國吳永安元年(258年)休陽縣因諱吳主孫休改為海陽縣。

兩晉隋唐

晉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新都郡更名為新安郡,仍屬揚州。所屬新定縣改為遂安縣,海陽縣改為海寧縣,加上原屬之始新、黎陽、歙、黟,仍領六縣。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並黎陽于海寧,當時新安郡領五縣,即:歙、黟、海甯、遂安和始新。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將原屬吳郡管轄的壽昌縣(即浙江壽昌縣,今並於浙江建德市),劃歸新安郡,新安郡從此復領六縣,即海寧、始新、遂安、壽昌、歙和黟。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析歙縣華陽鎮,置良安縣(一作梁安),郡領縣七,不久,廢良安縣,郡仍領縣六。梁武帝承聖二年(553年),將原新安郡一分為二,遂安、始新、壽昌三縣仍屬新安郡;將原並于海甯的黎陽重新劃出,復為二縣,加上歙、黟共四縣,由新建之新寧郡管轄(即今本區的基本區域),治海甯,與原新安郡並屬揚州,此時之新安郡非今之“徽州”,但時僅九年。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再次將黎陽縣併入海寧縣,復將新寧郡併入新安郡,領歙、黟、海寧、始新、遂安和壽昌共六縣,隸屬東揚州。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改郡為州,以州統縣,將歙、黟二縣併入海寧為歙州,州治設海寧;又將始新縣改為新安縣,原遂安、壽昌併入新安縣,劃歸婺州(今浙江金華)管轄。歙州轄地僅有原新安郡的一半,即今徽州的基本地域。此後近二十年稱“新安”的又非今日之“徽州”。隋文帝開皇二十一年(591年)恢復原歙縣,並將早先屬海寧的篁墩劃歸歙縣管轄,恢復原黟縣,並將州治設在黟縣,州領歙、黟、海寧三縣。開皇十八年(589年),改海甯為休寧,劃歸婺州(今浙江金華)管轄,不久,復將休寧劃歸歙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全國改州為郡,更歙州為新安郡,仍領休寧、歙、黟三縣,郡治在歙。不久戰亂起,歙縣登源〔後屬績溪縣〕人汪華起兵,占郡地及附近州郡,自稱吳王。大業十二年(616年),汪華遷郡治于休寧,次年(617年),汪華再遷郡治於歙。

唐高祖武德四年(612年),改新安郡為歙州。州治歙縣,仍領歙、黟、休寧三縣。同年汪華歸唐,封越國公,並授以歙州刺史,以歙州為總管府,使持節總管歙、宣、杭、睦、婺(今浙江金華)和饒(今江西上饒)六軍諸軍事。武德七年(624年),改歙州總管為歙州都督。貞觀元年(627年),罷都督府,歙州屬江南道。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劃歙地一部分新建北野縣。歙州領縣四:歙、黟、休寧、北野。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屬江南東道。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又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一說鄱陽)的懷金鄉,新建婺源縣,屬歙州轄。歙州領歙、黟、休寧、北野和婺源五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歙州為新安郡,治所仍在歙。天寶六年(747年),改黟山為黃山。唐肅宗改元乾元元年(758年),因忌恨安祿山,復改新安郡為歙州,隸屬浙江西道節度使,並隸宣、歙、饒觀察使。乾元二年(759年),罷浙江西道節度使及宣、歙、饒觀察使,以歙州隸之。

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劃歙、休寧二縣各一部分設歸德縣;劃原黟縣的赤山鎮和饒州浮梁縣一地設祁門縣;劃原黟縣一部分設石埭縣(即石台),並將石埭縣劃歸池州管轄;又析歙縣華陽鎮設績溪縣。歙州領八縣:歙、黟、休寧、婺源、北野、績溪、歸德、祁門。歙州改屬宣、歙、池觀察使。大曆四年(769年),廢北野縣。大曆五年(770年),廢歸德縣,其地併入休寧,歙州領六縣,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的“一府六縣”建制基礎。大曆十四年(779年),廢宣、歙、池觀察使,歙州隸浙江東西道觀察使。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分浙江東西為二道,歙州隸浙江西道觀察使。建中二年(781年)復合浙江東西二道觀察使,設節度使,賜號“鎮海軍節度使”,歙州屬之。貞元三年(787年),又設宣、歙、池觀察使,歙州隸之。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改隸宣州觀察使。唐昭宗大順元年(890年),歙州屬甯國軍節度使。昭宗天復三年(903年),廢甯國軍節度使,復宣州觀察使。  

兩宋

五代十國時期(907年),唐亡,淮南節度使楊渥仍稱唐哀宗天佑年號,歙州附之。919年,歙州隸吳。937年,吳亡,隸南唐。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江南(南唐於宋太祖開寶四年即971年起貶國號為江南)亡,歙州隸江南西路轉運使。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歙州屬江南東路轉運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鎮壓州人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後,改歙州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領六縣,治所在歙縣。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徽州隸江南路轉運使建康府路安撫使。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隸江南東路轉運使。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升徽州路,轄縣不變,隸江浙等處行中書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即江浙行省),治杭州路。元成宗年貞元年(1295年),升婺源縣為州。徽州路領縣五,即歙、黟、休甯、祁門、績溪;州一,即婺源。元順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小明王韓林兒升朱元璋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徽州路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次年(1357年)七月,改徽州路為興安府,仍領縣五、州一。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興安府為徽州府[1]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徽州府直屬中書省。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為縣,徽州府仍領六縣,即:休寧績溪婺源祁門。歙县为府治[1]

洪武十三年(1380年),罷中書省,徽州府直屬六部。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徽州府改隸浙江按察使黟婺分司僉事。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改隸南京(南京時稱南直隸)。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隸浙江按察司分司徽寧池太道兵備副使。隆慶六年(1572年),隸浙江按察司巡徽寧道兵備副使。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編戶125548,人口59万。弘治四年(1491年),戶7251,人口6.5万。万历六年(1578年),戶118943,人口56.6万[1]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隸江南省。徽州府改隸江南佈政使司,仍領縣六。順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一分為二分,為江南左佈政使司(治南京)和江南右佈政使司(治蘇州),徽州屬江南左佈政使司。

康熙元年(1662年),徽州屬江南左承宣佈政使司徽寧道。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承宣佈政使司改為江南安徽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取安慶、徽州二府之名得),安徽省成立。雍正十一年(1733年),屬安徽承宣佈政使司安(慶)徽(州)甯(國)池(州)太(平)道。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由南京遷往安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徽州方隸安徽省。咸豐四年(1854年),由於太平天國農民運動興起,安徽沿江一帶成為主戰場,故改隸徽甯池太廣道及皖南鎮,由浙江巡撫兼轄。同治四年(1865年),太平天國勢力被迫退出,徽州復歸安徽省甯池太廣道。

中華民國

徽州曆為路、州、府名,直至民國元年(1912年)一月,廢府留縣,原領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歙、黟、績溪、休甯、祁門、婺源、太平、旌德、石埭(即石台)九縣劃屬安徽省蕪湖道(此時之“道”亦為行政監察區,而非行政歸屬)。民國十七年(1928年)八月,廢道,直隸安徽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太平、石埭二縣劃歸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區,旌德縣劃歸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區,休寧、婺源、祁門、績溪、歙、黟六縣劃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治休寧。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由於剿共的需要,婺源縣劃屬江西省,婺源與徽州感情極深,不願脫離母州,人民遂掀起聲勢浩大、持續二十個月的“婺源回皖”運動。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十五日,第八、第十行政督察區改屬國民政府皖南行署,治所設屯溪。同年(1938年)十月二十五日,撤銷第九行政督察區,旌德縣劃歸皖南行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二十三日,撤銷第十行政督察區,歙、黟、休甯、祁門、績溪、旌德六縣改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歙、黟、休甯、祁門、績溪五縣改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由於婺源人民的持續抗爭和徽州其它縣人民的強烈要求,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劃歸江西省的婺源縣被重新劃回安徽省,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在解放戰爭中,安徽省政府一度遷於屯溪。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祁門縣於4月26日、休寧、歙縣於28日、黟縣於29日、績溪縣於30日先後被解放軍二野解放;婺源縣於5月2日被解放軍四野解放,婺源縣的解放標誌著徽州全境的解放。由於解放婺源縣和江西省的同為解放軍四野,因此為了便於管理,從此將婺源劃歸江西省。同年5月13日,中共皖南區黨委通知,設徽州專區(治所初在歙縣,不久遷往屯溪),屬皖南行署(行署初設屯溪,後遷蕪湖),改屯溪鎮為屯溪市(屯溪原為休寧縣一鎮),屬徽州專區,全區領屯溪市和休甯、祁門、績溪、旌德、歙、黟六縣;太平、石台劃屬池州專區。1952年2月4日原屬皖南行署池州專區的太平、石台二縣和原屬皖南行署宣城專區的甯國縣劃屬徽州專區,全區共領一市(屯溪)九縣(休寧、歙縣、祁門、黟縣、績溪、旌德、太平、石台、甯國)。同年4月12日.廢行署區,徽州專區屬安徽省。1953年12月1日,屯溪直隸安徽省,徽州專區領九縣,1955年屯溪降為地轄市。1956年1月12日,撤銷徽州專區,原領九縣劃屬安徽省蕪湖專區;復升屯溪為省轄市。1957年3月22日黟縣併入祁門縣,石台分別併入太平、祁門二縣。5月16日,將屯溪交由休甯縣領導。6月,旌德縣併入績溪縣。1960年12月13日改屯溪市為休寧縣轄鎮。1961年4月13日,重設徽州專區,並將太平縣劃歸本區。同年下半年績溪、旌德二縣分開;8月,甯國縣劃歸本區;8月16日,又改屯溪為地轄市;12月15日,復置黟縣,本區領一市八縣,1963年5月20日屯溪降為休寧縣屬鎮。1965年7月19日,復設石台縣,改屬池州地區。1968年7月7日,成立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屬縣不變。1971年3月29日,改徽州專區為徽州地區。1974年,太平縣劃入池州地區,本區領七縣。1975年12月19日,復升屯溪為地轄市(縣級)。1979年2月27日,改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為徽州地區行政公署。1980年1月2日,甯國縣改屬宣城地區;同年1月29日,太平、石台二縣劃歸本區,領八縣一市,即:歙、祁門、休寧、黟、績溪、旌德、太平、石台和屯溪市。1983年12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太平縣,設立縣級黃山市,以原太平縣歙縣的黃山公社、石台縣的廣陽公社的行政區域和黃山管理局現有轄區為其行政區域,由省直轄。1986年6月4日,省委、省政府發出通知,黃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區雙重領導,業務上以省為主;縣級黃山市由徽州地區代管,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單列(由省戴帽下達徽州地區)。徽州地區領七縣一市,即:歙、祁門、休寧、黟、績溪、旌德、石台和屯溪市。1987年11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改徽州地區為地級黃山市,設立黃山市屯溪區,其行政區域包括原屯溪市歙縣篁墩鄉和休寧縣梅林鄉;改原縣級黃山市為黃山區,屬地級黃山市;將績溪縣劃歸宣城地區、石台縣劃歸池州地區。1988年7月地級黃山市正式成立,轄三區四縣,即:屯溪區、徽州區(劃原歙縣岩寺鎮和潛口、呈坎、羅田、西溪南、洽舍、福溪、楊村七個鄉和鄭村鄉的瑤村新立)、黃山區、歙縣、黟縣、休甯縣和祁門縣。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明史·卷四十·志第十六·地理一》徽州府元徽州路,屬江浙行省。太祖丁酉年七月曰興安府。吳元年曰徽州府。領縣六。北距南京六百八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一十二萬五千五百四十八,口五十九萬二千三百六十四。弘治四年,戶七千二百五十一,口六萬五千八百六十一。萬曆六年,戶一十一萬八千九百四十三,口五十六萬六千九百四十八。歙,倚[……]休寧,府西[……]婺源,府西南[……]祁門,府西[……]黟,府西[……]績溪,府東北[……]

延伸阅读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徽州府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徽州府, 明清两朝设置的府, 地望, 安徽省黃山市, 安徽省績溪縣, 江西省婺源縣治所, 今黃山市歙縣徽城鎮始置年代, 1367年廢置年代, 1912年別名, 新安, 歙州歙县衙, 北宋宣和三年, 1121年, 改歙州為徽州, 元朝为徽州路, 元朝末年, 朱元璋政权改名兴安府, 又更为, 從此歷宋元明清四代, 統六縣, 歙縣, 黟縣, 休寧, 婺源, 績溪, 祁門, 轄境為今安徽省黃山市, 績溪縣及江西省婺源縣, 行政版圖相對穩定, 辛亥革命后, 全国废府, 故废,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 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 徽州府 明清两朝设置的府 徽州府地望 安徽省黃山市 安徽省績溪縣 江西省婺源縣治所 今黃山市歙縣徽城鎮始置年代 1367年廢置年代 1912年別名 新安 歙州歙县徽州府衙 北宋宣和三年 1121年 改歙州為徽州 元朝为徽州路 元朝末年 朱元璋政权改名兴安府 又更为徽州府 從此歷宋元明清四代 統六縣 歙縣 黟縣 休寧 婺源 績溪 祁門 轄境為今安徽省黃山市 績溪縣及江西省婺源縣 行政版圖相對穩定 辛亥革命后 全国废府 故废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 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 有 無徽不成鎮 徽商遍天下 之說 徽文化已成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民國元年廢府留縣 原領六縣直屬安徽省 民國38年5月13日 設徽州專區 198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區為黃山市 目录 1 徽州府轄境 2 歷史沿革 2 1 先秦秦漢 2 2 兩晉隋唐 2 3 兩宋 2 4 元 2 5 明 2 6 清 2 7 中華民國 2 8 中華人民共和國 3 参考文献 4 延伸阅读徽州府轄境 编辑以明清而計 徽州府轄境為今地級黃山市 黟縣北部柯村鄉 美溪鄉和宏潭鄉除外 祁門縣安淩鎮除外 黃山區僅限南部湯口鎮 績溪縣全境 婺源縣全境 府縣 治所 今轄境 隸屬關係徽州府 今歙縣徽城鎮 二級政區 徽城鎮自唐武德四年 622年 始成為州治歙縣 今歙縣徽城鎮 嘉靖三十四年 1555年 前府縣同治 今歙縣 徽州區 黃山區湯口鎮和黃山風景區 及今績溪縣的坦頭 大源 金坑和溪頭鄉部分鄉村 今屯溪區篁墩村 休寧縣璜尖鄉 始皇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年 置 屬鄣郡 本州首縣休寧縣 今休甯海陽鎮 今休寧縣 璜尖鄉 板橋鄉和花橋鄉除外 屯溪區 篁墩村除外 浙江淳安縣中洲鎮紮源村 漢建安十三年 208年 分歙縣西鄉地置縣 隸本州黟縣 今黟縣碧陽鎮 今黟縣 黃山山脈以北的柯村鄉 美溪鄉和宏潭鄉除外 始皇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年 置 屬鄣郡 隸本州績溪縣 今績溪華陽鎮 今績溪縣 坦頭 大源 金坑和溪頭鄉部分鄉村除外 唐永泰二年 766年 析歙縣華陽鎮置 隸本州婺源縣 今婺源紫陽鎮 今婺源縣 含休寧縣板橋鄉和花橋鄉 唐開元二十八年 740年 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的懷金鄉置 隸本州祁門縣 今祁門祁山鎮 今祁門縣 西北部安淩鎮除外 唐武德五年 627年 析黟縣和饒州鄱陽二縣各一部置 隸本州歷史沿革 编辑先秦秦漢 编辑 徽州地區歷史悠久 源遠流長 據1955年與1981年在績溪縣發現的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考證 早在六千年前 翬嶺 即徽嶺 南北就有人類活動 山海經 載有 三天子都 舊名 亦即今徽地之屬 傳說西元前二十一世紀以前 本區尚屬海濱之地 東南即大海 境內為異族共工氏佔據 西元前二十一世紀以後 西周以前 據 禹貢 天下分九州本區屬揚州 即所謂 蠻夷 所屬之地 春秋時 初属越 西元前473年 吴败越屬吳 西元前473年以後 吳亡屬越 西元前355年以後 越亡屬楚 實際上當時吳 越 楚三國並存 戰爭頻繁 本區被作為拉鋸戰爭之地轄屬時有變動 西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統六國 分全國為三十六郡 本區設黟 歙二縣 屬會稽郡 治三陰 即今浙江紹興 楚漢之際屬鄣郡 治故鄣 今浙江長興 此時之歙縣包括今歙 休寧 婺源 績溪 淳安 遂安等地 黟縣包括今黟縣 祁門 石台等地 楚漢戰爭之際 本區一度為項羽所占 作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 不久為漢將陳嬰所占 屬漢 漢高祖六年 前201年 黟 歙屬荊國 治今淮南 十二年 前195年 黟 歙屬吳國 治今江蘇沛縣 漢景帝前元三年 前154年 黟 歙屬江都國 治今江蘇揚州 漢武帝元狩二年 前121年 置丹陽郡 治宛陵 今安徽宣城 設十七城 歙 黟為其二城 元狩六年 前117年 立武帝子劉胥為廣陵王 歙 黟屬廣陵國 治廣陵 今揚州 漢宣帝五風四年 前54年 劉胥獲罪自殺 國除 復為丹陽郡之屬 漢成帝鴻嘉二年 前19年 立原中山靖王劉勝之裔劉雲客為廣德王 治廣德 今安徽廣德 黟縣屬丹陽郡 歙縣仍屬丹陽郡 始元二年 前16年 劉雲客死 無子 國除 黟縣復屬丹陽郡 漢平帝元始二年 西元2年 立廣川王劉越之裔劉瘉為廣德王 黟縣復屬廣德國 王莽篡漢 建國元年 西元9年 貶漢廣德王為公 改黟縣為愬虜 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 西元30年 復名為黟縣 仍屬丹陽郡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 208年 十二月 孫權派部將賀齊出兵消滅歙地所謂 山賊 實際是對抗孫權的山越 水越和漢人混居而成 金奇 毛甘和黟地陳僕等 將原歙地一分為五 即 歙 休陽 劃原歙以西之地新立 黎陽 劃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 新定 劃原歙以南之地新立 今浙江遂安 和始新 劃原歙以東一地新立 今浙江淳安 加上黟共六縣一併從丹陽郡分出 建立新都郡 治始新 今浙江淳安 三國吳永安元年 258年 休陽縣因諱吳主孫休改為海陽縣 兩晉隋唐 编辑 晉太康元年 280年 晉滅吳 新都郡更名為新安郡 仍屬揚州 所屬新定縣改為遂安縣 海陽縣改為海寧縣 加上原屬之始新 黎陽 歙 黟 仍領六縣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 464年 並黎陽于海寧 當時新安郡領五縣 即 歙 黟 海甯 遂安和始新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 522年 將原屬吳郡管轄的壽昌縣 即浙江壽昌縣 今並於浙江建德市 劃歸新安郡 新安郡從此復領六縣 即海寧 始新 遂安 壽昌 歙和黟 梁武帝大同元年 535年 析歙縣華陽鎮 置良安縣 一作梁安 郡領縣七 不久 廢良安縣 郡仍領縣六 梁武帝承聖二年 553年 將原新安郡一分為二 遂安 始新 壽昌三縣仍屬新安郡 將原並于海甯的黎陽重新劃出 復為二縣 加上歙 黟共四縣 由新建之新寧郡管轄 即今本區的基本區域 治海甯 與原新安郡並屬揚州 此時之新安郡非今之 徽州 但時僅九年 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 562年 再次將黎陽縣併入海寧縣 復將新寧郡併入新安郡 領歙 黟 海寧 始新 遂安和壽昌共六縣 隸屬東揚州 隋文帝開皇九年 589年 改郡為州 以州統縣 將歙 黟二縣併入海寧為歙州 州治設海寧 又將始新縣改為新安縣 原遂安 壽昌併入新安縣 劃歸婺州 今浙江金華 管轄 歙州轄地僅有原新安郡的一半 即今徽州的基本地域 此後近二十年稱 新安 的又非今日之 徽州 隋文帝開皇二十一年 591年 恢復原歙縣 並將早先屬海寧的篁墩劃歸歙縣管轄 恢復原黟縣 並將州治設在黟縣 州領歙 黟 海寧三縣 開皇十八年 589年 改海甯為休寧 劃歸婺州 今浙江金華 管轄 不久 復將休寧劃歸歙州 隋煬帝大業三年 607年 全國改州為郡 更歙州為新安郡 仍領休寧 歙 黟三縣 郡治在歙 不久戰亂起 歙縣登源 後屬績溪縣 人汪華起兵 占郡地及附近州郡 自稱吳王 大業十二年 616年 汪華遷郡治于休寧 次年 617年 汪華再遷郡治於歙 唐高祖武德四年 612年 改新安郡為歙州 州治歙縣 仍領歙 黟 休寧三縣 同年汪華歸唐 封越國公 並授以歙州刺史 以歙州為總管府 使持節總管歙 宣 杭 睦 婺 今浙江金華 和饒 今江西上饒 六軍諸軍事 武德七年 624年 改歙州總管為歙州都督 貞觀元年 627年 罷都督府 歙州屬江南道 唐高宗永徽五年 654年 劃歙地一部分新建北野縣 歙州領縣四 歙 黟 休寧 北野 開元二十一年 733年 歙州改屬江南東道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 740年 又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 一說鄱陽 的懷金鄉 新建婺源縣 屬歙州轄 歙州領歙 黟 休寧 北野和婺源五縣 天寶元年 742年 改歙州為新安郡 治所仍在歙 天寶六年 747年 改黟山為黃山 唐肅宗改元乾元元年 758年 因忌恨安祿山 復改新安郡為歙州 隸屬浙江西道節度使 並隸宣 歙 饒觀察使 乾元二年 759年 罷浙江西道節度使及宣 歙 饒觀察使 以歙州隸之 唐代宗永泰二年 766年 劃歙 休寧二縣各一部分設歸德縣 劃原黟縣的赤山鎮和饒州浮梁縣一地設祁門縣 劃原黟縣一部分設石埭縣 即石台 並將石埭縣劃歸池州管轄 又析歙縣華陽鎮設績溪縣 歙州領八縣 歙 黟 休寧 婺源 北野 績溪 歸德 祁門 歙州改屬宣 歙 池觀察使 大曆四年 769年 廢北野縣 大曆五年 770年 廢歸德縣 其地併入休寧 歙州領六縣 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的 一府六縣 建制基礎 大曆十四年 779年 廢宣 歙 池觀察使 歙州隸浙江東西道觀察使 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年 分浙江東西為二道 歙州隸浙江西道觀察使 建中二年 781年 復合浙江東西二道觀察使 設節度使 賜號 鎮海軍節度使 歙州屬之 貞元三年 787年 又設宣 歙 池觀察使 歙州隸之 唐憲宗元和六年 811年 改隸宣州觀察使 唐昭宗大順元年 890年 歙州屬甯國軍節度使 昭宗天復三年 903年 廢甯國軍節度使 復宣州觀察使 兩宋 编辑 五代十國時期 907年 唐亡 淮南節度使楊渥仍稱唐哀宗天佑年號 歙州附之 919年 歙州隸吳 937年 吳亡 隸南唐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 976年 江南 南唐於宋太祖開寶四年即971年起貶國號為江南 亡 歙州隸江南西路轉運使 真宗天禧二年 1018年 歙州屬江南東路轉運使 宋徽宗宣和三年 1121年 鎮壓州人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後 改歙州為徽州 徽州得名始此 仍領六縣 治所在歙縣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 1130年 徽州隸江南路轉運使建康府路安撫使 高宗紹興元年 1131年 隸江南東路轉運使 元 编辑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 1277年 徽州升徽州路 轄縣不變 隸江浙等處行中書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 即江浙行省 治杭州路 元成宗年貞元年 1295年 升婺源縣為州 徽州路領縣五 即歙 黟 休甯 祁門 績溪 州一 即婺源 元順帝至正十六年 1356年 小明王韓林兒升朱元璋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 徽州路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 次年 1357年 七月 改徽州路為興安府 仍領縣五 州一 至正二十七年 1367年 朱元璋改興安府為徽州府 1 明 编辑 洪武元年 1368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 徽州府直屬中書省 洪武二年 1369年 降婺源州為縣 徽州府仍領六縣 即 歙 黟 休寧 績溪 婺源 祁門 歙县为府治 1 洪武十三年 1380年 罷中書省 徽州府直屬六部 洪武二十九年 1396年 徽州府改隸浙江按察使黟婺分司僉事 明成祖永樂元年 1403年 改隸南京 南京時稱南直隸 嘉靖三十四年 1555年 隸浙江按察司分司徽寧池太道兵備副使 隆慶六年 1572年 隸浙江按察司巡徽寧道兵備副使 洪武二十六年 1393年 編戶125548 人口59万 弘治四年 1491年 戶7251 人口6 5万 万历六年 1578年 戶118943 人口56 6万 1 清 编辑 清世祖順治二年 1645年 改南直隸為江南省 徽州府改隸江南佈政使司 仍領縣六 順治十八年 1661年 江南省一分為二分 為江南左佈政使司 治南京 和江南右佈政使司 治蘇州 徽州屬江南左佈政使司 康熙元年 1662年 徽州屬江南左承宣佈政使司徽寧道 康熙六年 1667年 江南左承宣佈政使司改為江南安徽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取安慶 徽州二府之名得 安徽省成立 雍正十一年 1733年 屬安徽承宣佈政使司安 慶 徽 州 甯 國 池 州 太 平 道 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 安徽布政使司由南京遷往安慶 乾隆二十六年 1761年 徽州方隸安徽省 咸豐四年 1854年 由於太平天國農民運動興起 安徽沿江一帶成為主戰場 故改隸徽甯池太廣道及皖南鎮 由浙江巡撫兼轄 同治四年 1865年 太平天國勢力被迫退出 徽州復歸安徽省甯池太廣道 中華民國 编辑 徽州曆為路 州 府名 直至民國元年 1912年 一月 廢府留縣 原領縣直屬安徽省 民國三年 1914年 六月 歙 黟 績溪 休甯 祁門 婺源 太平 旌德 石埭 即石台 九縣劃屬安徽省蕪湖道 此時之 道 亦為行政監察區 而非行政歸屬 民國十七年 1928年 八月 廢道 直隸安徽省 民國二十一年 1932年 十月 太平 石埭二縣劃歸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區 旌德縣劃歸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休寧 婺源 祁門 績溪 歙 黟六縣劃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 治休寧 民國二十三年 1934年 由於剿共的需要 婺源縣劃屬江西省 婺源與徽州感情極深 不願脫離母州 人民遂掀起聲勢浩大 持續二十個月的 婺源回皖 運動 民國二十七年 1938年 四月十五日 第八 第十行政督察區改屬國民政府皖南行署 治所設屯溪 同年 1938年 十月二十五日 撤銷第九行政督察區 旌德縣劃歸皖南行署 民國二十九年 1940年 三月二十三日 撤銷第十行政督察區 歙 黟 休甯 祁門 績溪 旌德六縣改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歙 黟 休甯 祁門 績溪五縣改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六年 1947年 六月 由於婺源人民的持續抗爭和徽州其它縣人民的強烈要求 民國二十三年 1934年 劃歸江西省的婺源縣被重新劃回安徽省 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七年 1948年 在解放戰爭中 安徽省政府一度遷於屯溪 中華人民共和國 编辑 1949年 祁門縣於4月26日 休寧 歙縣於28日 黟縣於29日 績溪縣於30日先後被解放軍二野解放 婺源縣於5月2日被解放軍四野解放 婺源縣的解放標誌著徽州全境的解放 由於解放婺源縣和江西省的同為解放軍四野 因此為了便於管理 從此將婺源劃歸江西省 同年5月13日 中共皖南區黨委通知 設徽州專區 治所初在歙縣 不久遷往屯溪 屬皖南行署 行署初設屯溪 後遷蕪湖 改屯溪鎮為屯溪市 屯溪原為休寧縣一鎮 屬徽州專區 全區領屯溪市和休甯 祁門 績溪 旌德 歙 黟六縣 太平 石台劃屬池州專區 1952年2月4日原屬皖南行署池州專區的太平 石台二縣和原屬皖南行署宣城專區的甯國縣劃屬徽州專區 全區共領一市 屯溪 九縣 休寧 歙縣 祁門 黟縣 績溪 旌德 太平 石台 甯國 同年4月12日 廢行署區 徽州專區屬安徽省 1953年12月1日 屯溪直隸安徽省 徽州專區領九縣 1955年屯溪降為地轄市 1956年1月12日 撤銷徽州專區 原領九縣劃屬安徽省蕪湖專區 復升屯溪為省轄市 1957年3月22日黟縣併入祁門縣 石台分別併入太平 祁門二縣 5月16日 將屯溪交由休甯縣領導 6月 旌德縣併入績溪縣 1960年12月13日改屯溪市為休寧縣轄鎮 1961年4月13日 重設徽州專區 並將太平縣劃歸本區 同年下半年績溪 旌德二縣分開 8月 甯國縣劃歸本區 8月16日 又改屯溪為地轄市 12月15日 復置黟縣 本區領一市八縣 1963年5月20日屯溪降為休寧縣屬鎮 1965年7月19日 復設石台縣 改屬池州地區 1968年7月7日 成立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 屬縣不變 1971年3月29日 改徽州專區為徽州地區 1974年 太平縣劃入池州地區 本區領七縣 1975年12月19日 復升屯溪為地轄市 縣級 1979年2月27日 改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為徽州地區行政公署 1980年1月2日 甯國縣改屬宣城地區 同年1月29日 太平 石台二縣劃歸本區 領八縣一市 即 歙 祁門 休寧 黟 績溪 旌德 太平 石台和屯溪市 1983年12月1日 經國務院批准 撤銷太平縣 設立縣級黃山市 以原太平縣 歙縣的黃山公社 石台縣的廣陽公社的行政區域和黃山管理局現有轄區為其行政區域 由省直轄 1986年6月4日 省委 省政府發出通知 黃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區雙重領導 業務上以省為主 縣級黃山市由徽州地區代管 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單列 由省戴帽下達徽州地區 徽州地區領七縣一市 即 歙 祁門 休寧 黟 績溪 旌德 石台和屯溪市 1987年11月27日 經國務院批准改徽州地區為地級黃山市 設立黃山市屯溪區 其行政區域包括原屯溪市 歙縣篁墩鄉和休寧縣梅林鄉 改原縣級黃山市為黃山區 屬地級黃山市 將績溪縣劃歸宣城地區 石台縣劃歸池州地區 1988年7月地級黃山市正式成立 轄三區四縣 即 屯溪區 徽州區 劃原歙縣岩寺鎮和潛口 呈坎 羅田 西溪南 洽舍 福溪 楊村七個鄉和鄭村鄉的瑤村新立 黃山區 歙縣 黟縣 休甯縣和祁門縣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明史 卷四十 志第十六 地理一 徽州府元徽州路 屬江浙行省 太祖丁酉年七月曰興安府 吳元年曰徽州府 領縣六 北距南京六百八十里 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一十二萬五千五百四十八 口五十九萬二千三百六十四 弘治四年 戶七千二百五十一 口六萬五千八百六十一 萬曆六年 戶一十一萬八千九百四十三 口五十六萬六千九百四十八 歙 倚 休寧 府西 婺源 府西南 祁門 府西 黟 府西 績溪 府東北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職方典 徽州府部 出自陈梦雷 古今圖書集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徽州府 amp oldid 7455871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