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半坡遗址

坐标34°16′24″N 109°03′04″E / 34.27322977793238°N 109.05117273330688°E / 34.27322977793238; 109.05117273330688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半坡村,地处浐河下游右侧覆盖有黄土的二级阶地上,背依白鹿塬,与河床相距800米。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半坡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陕西省西安市
分类古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编号1-143
登录1961年

发现和保护

半坡遗址于1954年春被发现,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经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6800至5300年。1954年到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达10000平方米。[1]

1957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就地建成了西安半坡博物馆,于1958年4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也是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博物馆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半地穴式的房屋、窖穴、圈栏及起防护和泄洪作用的大围沟等遗迹,比较完整的保留的半坡原始社会村落的原貌。[1]

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西安半坡博物馆被中宣部确定为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8年被西安市政府评定为 “西安旅游十大景点”之一;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1]

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最为知名、最为宝贵的是人面鱼纹彩陶盆,属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半坡文化

半坡人的经济生活中,农业生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焚毁树木,开垦农田,种植等旱地作物。当时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所使用的工具是石头、兽骨、鹿角和陶片等制造的。除粮食生产外,半坡人也已开始种植蔬菜。家畜饲养业在当时已出现了,当时养的牲畜两种,以猪为主。打猎、捕鱼也是当时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陶器的使用在当时占重要地位,在制作技术上已采用了模制法和泥条盘筑法,并逐渐以转动的轮盘(慢轮)修整器口器形。半坡遗址陶器上的鱼纹图案具有代表性,其中口部噙鱼的人面纹饰最具特色。陶器上还有可能为早期文字的雏形的标志符号,半坡陶符

半坡建築已具典型中國建築雛型,出入口朝南,並使用木製框架支撐屋頂,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住房。

半坡遺址為主要的產陶地,在該處曾挖出一個窯。容器多為手工製作,有時則採用泥條盤築法或模製法。窄底的盆、碗是為典型容器形狀。容器經打磨,上有壓印裝飾,或黑、灰色的條紋裝飾。主要花紋為幾何圖形,偶爾出現人面圖形。容器邊緣所刻劃的一系列約二十種記號,可能是原始的記事方式。[2]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 西安半坡博物馆官网. [2013-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30). 
  2.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半坡文化[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 年3 月18 日查閱

半坡遗址, 坐标, 27322977793238, 05117273330688, 27322977793238, 05117273330688,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半坡村, 地处浐河下游右侧覆盖有黄土的二级阶地上, 背依白鹿塬, 与河床相距800米, 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 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所在陕西省西安市分类古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编号1, 143登录1961年, 目录, 发现和保护, 半坡文化,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发现和保护. 坐标 34 16 24 N 109 03 04 E 34 27322977793238 N 109 05117273330688 E 34 27322977793238 109 05117273330688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半坡村 地处浐河下游右侧覆盖有黄土的二级阶地上 背依白鹿塬 与河床相距800米 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 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半坡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所在陕西省西安市分类古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编号1 143登录1961年 目录 1 发现和保护 2 半坡文化 3 外部链接 4 参考文献发现和保护 编辑半坡遗址于1954年春被发现 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 经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6800至5300年 1954年到1957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发掘 发掘面积达10000平方米 1 1957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 就地建成了西安半坡博物馆 于1958年4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是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 也是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面积约3000平方米 有半地穴式的房屋 窖穴 圈栏及起防护和泄洪作用的大围沟等遗迹 比较完整的保留的半坡原始社会村落的原貌 1 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 西安半坡博物馆被中宣部确定为首批 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98年被西安市政府评定为 西安旅游十大景点 之一 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 国家一级博物馆 1 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 最为知名 最为宝贵的是人面鱼纹彩陶盆 属国家一级文物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半坡文化 编辑半坡人的经济生活中 农业生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他们焚毁树木 开垦农田 种植粟等旱地作物 当时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所使用的工具是石头 兽骨 鹿角和陶片等制造的 除粮食生产外 半坡人也已开始种植蔬菜 家畜饲养业在当时已出现了 当时养的牲畜有猪和狗两种 以猪为主 打猎 捕鱼也是当时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陶器的使用在当时占重要地位 在制作技术上已采用了模制法和泥条盘筑法 并逐渐以转动的轮盘 慢轮 修整器口器形 半坡遗址陶器上的鱼纹图案具有代表性 其中口部噙鱼的人面纹饰最具特色 陶器上还有可能为早期文字的雏形的标志符号 半坡陶符 半坡建築已具典型中國建築雛型 出入口朝南 並使用木製框架支撐屋頂 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住房 半坡遺址為主要的產陶地 在該處曾挖出一個窯 容器多為手工製作 有時則採用泥條盤築法或模製法 窄底的盆 碗是為典型容器形狀 容器經打磨 上有壓印裝飾 或黑 灰色的條紋裝飾 主要花紋為幾何圖形 偶爾出現人面圖形 容器邊緣所刻劃的一系列約二十種記號 可能是原始的記事方式 2 半坡遗址现场 人类颅骨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1955年半坡出土 人面鱼纹彩陶盆细节 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1955年半坡出土外部链接 编辑西安半坡博物馆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文献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半坡遗址 1 0 1 1 1 2 半坡简介 西安半坡博物馆官网 2013 04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4 30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 半坡文化 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 年3 月18 日查閱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半坡遗址 amp oldid 7291565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