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疲勞極限

疲勞極限Fatigue limit)、持久極限endurance limit)及疲勞強度Fatigue strength),都是和材料的周期应力英语cyclic stress疲勞有關的材料性質[1]

不同材料施加的應力與週期數的曲線,藍色線為鋼材,右側部份為水平,紅色線為鋁,未看到如藍色線一般的水平線

一材料試片在不同大小的週期應力下,使材料破壞需要的週期數也隨之不同。應力大小和週期數的關係可以用S-N圖表示。一般而言,週期應力越小,需材料破壞需要的週期數越多。但鐵合金和鈦合金有一特性,當周期应力大小低於一特定數值,材料可以承受無限次的周期应力,不會造成疲勞[2],此數值對應S-N圖右側的水平線。

其他的結構金屬(如鋁和銅)沒有類似的限制值,即使是很小的周期应力,只要周期持續增加,最後材料就會疲勞破壞。這類的材料一般會用一特定數字(通常為107)為其疲勞壽命週期數Nf

定義 编辑

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定義了以下的材料性質:

  • 疲勞強度SNf :在經過Nf周期的周期应力後,會產生疲勞破壞的周期应力。
  • 疲勞極限Sf:當Nf變得很大時,對應周期应力的極限值。

持久極限可定義為在經過許多周期的周期应力後,材料不會產生疲勞破壞的周期应力[1]。ASTM未定義持久極限,但認為持久極限的數值會類似疲勞極限[3]

有些研究者使用持久極限Se來表示即使經過無限次的周期应力後,仍不會使材料產生疲勞破壞的周期应力。而疲勞強度或是疲勞極限Sf則是在經過特定次數(例如5億次)的負載週期後,材料產生疲勞破壞的周期应力[1][4][5],鋼鐵材料的性質用持久極限來表示,而其他材料(例如鋁)的性質則用疲勞強度或疲勞極限來表示。

不過也有一些研究者將持久極限和疲勞極限視為是相同的性質,也不會針對上述二種材料配合不同的材料性質來描述[6][7][8]

典型數值 编辑

鋼鐵的持久極限一般會是其极限抗拉强度的一半,最大可到100 ksi(690 MPa)。鐵、鋁、銅合金的持久極限及同一般會是其极限抗拉强度的0.4倍,鐵最大的持久極限為24 ksi(165 MPa)、鋁及銅則分別為19 ksi (131 MPa)及14 ksi(96.5 MPa)[2]。上述的數值是針對沒有洞的試片,若是有洞的試片,其持久極限會再明顯降低。

歷史 编辑

持久極限的概念是在1870年由德國工程師奧古斯都·沃勒英语August Wöhler提出[9]。然而,最近有研究表明,持久極限實際上並不存在,任何很小的周期应力,只要周期持續增加,最後材料就會疲勞破壞。[10][11]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 编辑

  1. ^ 1.0 1.1 1.2 Beer, Ferdinand P.; E. Russell Johnston, Jr. Mechanics of Materials 2nd. McGraw-Hill, Inc. 1992: 51. ISBN 0-07-837340-9. 
  2. ^ 2.0 2.1 . [2008-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5). 
  3. ^ Stephens, Ralph I. Metal Fatigue in Engineering 2nd.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 69. ISBN 0-471-51059-9. 
  4. ^ Budynas, Richard G. Advanced Strength and Applied Stress Analysis 2nd. McGraw-Hill, Inc. 1999: 532–533. ISBN 0-07-008985-X. 
  5. ^ Askeland, Donald R.; Pradeep P. Phule.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 4th. Brooks/Cole. 2003: 287. ISBN 0-534-95373-5. 
  6. ^ Hibbeler, R. C. Mechanics of Materials 5th.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3: 110. ISBN 0-13-008181-7. 
  7. ^ Dowling, Norman 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 2nd. Printice-Hall, Inc. 1998: 365. ISBN 0-13-905720-X. 
  8. ^ Barber, J. R. Intermediat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McGraw-Hill. 2001: 65. ISBN 0-07-232519-4. 
  9. ^ W. Schutz (1996). A history of fatigue.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54: 263-300. DO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Askeland, Donald R.; Pradeep P. Phule (2003).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 (4th ed.). Brooks/Cole. p. 287. ISBN 0-534-95373-5.
  11. ^ Bathias, C. (1999). "There is no infinite fatigue life in metallic materials". Fatigue &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Structures 22 (7): 559–565. doi:10.1046/j.1460-2695.1999.00183.

疲勞極限, fatigue, limit, 持久極限, endurance, limit, 及疲勞強度, fatigue, strength, 都是和材料的周期应力, 英语, cyclic, stress, 及疲勞有關的材料性質, 不同材料施加的應力與週期數的曲線, 藍色線為鋼材, 右側部份為水平, 紅色線為鋁, 未看到如藍色線一般的水平線一材料試片在不同大小的週期應力下, 使材料破壞需要的週期數也隨之不同, 應力大小和週期數的關係可以用s, n圖表示, 一般而言, 週期應力越小, 需材料破壞需要的週期數越多, 但. 疲勞極限 Fatigue limit 持久極限 endurance limit 及疲勞強度 Fatigue strength 都是和材料的周期应力 英语 cyclic stress 及疲勞有關的材料性質 1 不同材料施加的應力與週期數的曲線 藍色線為鋼材 右側部份為水平 紅色線為鋁 未看到如藍色線一般的水平線一材料試片在不同大小的週期應力下 使材料破壞需要的週期數也隨之不同 應力大小和週期數的關係可以用S N圖表示 一般而言 週期應力越小 需材料破壞需要的週期數越多 但鐵合金和鈦合金有一特性 當周期应力大小低於一特定數值 材料可以承受無限次的周期应力 不會造成疲勞 2 此數值對應S N圖右側的水平線 其他的結構金屬 如鋁和銅 沒有類似的限制值 即使是很小的周期应力 只要周期持續增加 最後材料就會疲勞破壞 這類的材料一般會用一特定數字 通常為107 為其疲勞壽命週期數Nf 目录 1 定義 2 典型數值 3 歷史 4 相關條目 5 參考定義 编辑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 ASTM 定義了以下的材料性質 疲勞強度SNf 在經過Nf周期的周期应力後 會產生疲勞破壞的周期应力 疲勞極限Sf 當Nf變得很大時 對應周期应力的極限值 持久極限可定義為在經過許多周期的周期应力後 材料不會產生疲勞破壞的周期应力 1 ASTM未定義持久極限 但認為持久極限的數值會類似疲勞極限 3 有些研究者使用持久極限Se來表示即使經過無限次的周期应力後 仍不會使材料產生疲勞破壞的周期应力 而疲勞強度或是疲勞極限Sf則是在經過特定次數 例如5億次 的負載週期後 材料產生疲勞破壞的周期应力 1 4 5 鋼鐵材料的性質用持久極限來表示 而其他材料 例如鋁 的性質則用疲勞強度或疲勞極限來表示 不過也有一些研究者將持久極限和疲勞極限視為是相同的性質 也不會針對上述二種材料配合不同的材料性質來描述 6 7 8 典型數值 编辑鋼鐵的持久極限一般會是其极限抗拉强度的一半 最大可到100 ksi 690 MPa 鐵 鋁 銅合金的持久極限及同一般會是其极限抗拉强度的0 4倍 鐵最大的持久極限為24 ksi 165 MPa 鋁及銅則分別為19 ksi 131 MPa 及14 ksi 96 5 MPa 2 上述的數值是針對沒有洞的試片 若是有洞的試片 其持久極限會再明顯降低 歷史 编辑持久極限的概念是在1870年由德國工程師奧古斯都 沃勒 英语 August Wohler 提出 9 然而 最近有研究表明 持久極限實際上並不存在 任何很小的周期应力 只要周期持續增加 最後材料就會疲勞破壞 10 11 相關條目 编辑金屬疲勞參考 编辑 1 0 1 1 1 2 Beer Ferdinand P E Russell Johnston Jr Mechanics of Materials 2nd McGraw Hill Inc 1992 51 ISBN 0 07 837340 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2 0 2 1 Metal Fatigue and Endurance 2008 04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4 15 Stephens Ralph I Metal Fatigue in Engineering 2nd John Wiley amp Sons Inc 2001 69 ISBN 0 471 51059 9 Budynas Richard G Advanced Strength and Applied Stress Analysis 2nd McGraw Hill Inc 1999 532 533 ISBN 0 07 008985 X Askeland Donald R Pradeep P Phule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 4th Brooks Cole 2003 287 ISBN 0 534 95373 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Hibbeler R C Mechanics of Materials 5th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3 110 ISBN 0 13 008181 7 Dowling Norman 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 2nd Printice Hall Inc 1998 365 ISBN 0 13 905720 X Barber J R Intermediat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McGraw Hill 2001 65 ISBN 0 07 232519 4 W Schutz 1996 A history of fatigue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54 263 300 DOI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keland Donald R Pradeep P Phule 2003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 4th ed Brooks Cole p 287 ISBN 0 534 95373 5 Bathias C 1999 There is no infinite fatigue life in metallic materials Fatigue amp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mp Structures 22 7 559 565 doi 10 1046 j 1460 2695 1999 00183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疲勞極限 amp oldid 6857966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