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正義

正義公平正義英語:justice;德語:Gerechtigkeit)是關於適當安排社會內的東西人民的概念,此概念是哲學法學神學歷史上不斷思考和辯論的話題。

於18世紀聖約翰騎士團馬耳他島卡斯特利亞英语Castellania (Valletta)樹立的正義女神。 她是正義的象徵。 她被描繪成一個配備了三個像徵性物品的女神:一把劍(法院的強制力量),天秤(一個衡量相互衝突的權利要求的客觀標準)和一個眼罩(表明正義應該是公正的,不受恐懼或青睞左右,也不考慮金錢,財富,權力或身份)[1]
正义蒙住眼睛,拿着一把剑,在香港終審法院

公平正義的研討可大略分為兩類,分配正義著重在人群間適當分配好的東西——如財富、權力、報酬、尊敬。例如平等主義就是一種分配正義理論,認為對財富的適當分配方式是平等分配。應報正義著重對惡行的適當回應。例如說同態報復法就是一種應報正義理論,認為適當的懲罰是等同所受到的不正當損害:「以命還命、以眼還眼、以毒攻毒、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傷還傷、以打還打」。[2]

西方曾激烈辯論過關於公平正義的幾個重要問題:什麼是公平正義?它對個人和社會有什麼要求?怎樣才是對一個社會內財富和資源的適當分配:平等制精英制、視地位而定或其他的排列方式[3]?各種政治觀點和哲學系統對這些問題可能有無數答案。

一些理論家,例如古代希臘人,將公平正義視為一種美德——一種人格特質,並只衍生於人們的行為和人們所設立的機構,其他人則強調行為或機構,並只衍生於使它們成真的人。公平正義的來源被不同看法認為來自於和諧、神聖命令、自然法造,它可能被認為次於另一倫理價值。

在現代,人權的概念被認為和公平正義息息相關,捍衛弱勢人權更被認為是公平正義的伸張。[4]然而一些看似保障人權的做法,如廢除死刑或呼籲停止執行死刑等,容易被人認為是在妨礙公平正義。[5]

语源 编辑

德語中對應中文「公平正義」的詞為Gerechtigkeit。據考證,其在古高地德語中的形容詞"gireht"始現於西元八世紀,意為「直的」、「對的」或「合適的」。"gerecht"一詞在中古高地德語中衍生出抽象的涵義「依循正義感」(dem Rechtsgefühl entsprechend)[6],後來又發展出「直線的」(gradlinig)、「適度的」(angemessen)與「相應的」(gemäß)的涵義。

美德或結果 编辑

在正義(或不正義)懲罰和確立之的正義(或不正義)判決兩者間,那個比較重要?公平正義被設想為,主要是,道德正確的分配好和壞的東西(包括財富、權力、報酬、尊敬和懲罰)。另一解釋是,公平正義是那個為了正確分配而表態或行動的人的美德,無論行為是正義的因為行為者是正義的人,抑或一個人是正義的因為他做正義的事。20世紀道德哲學家伊莉莎白·安斯康柏主張現代哲學將焦點集中在行為和造成的結果而非行為者人格特質是錯的,她的主張啟發了現代德行倫理學,此學派跟隨亞里士多德將正義視為好人的一種美德,並只會間接成為一個事態的屬性。[7]

對公平正義的理解 编辑

 
盧卡·焦爾達諾描繪的《正義》

公平正義與其它倫理價值區別在於被視是必要壓倒性的重要:公平正義可能被認為與善意博愛、仁慈、慷慨、同情不同且更為重要,像例如在台灣,多數民眾並不認為包括生命權在內的人權高於公平正義[5]換句話說,這些美德雖然都很重要,但它們與其說必要不如說是額外價值,公平正義才是最為必要的,但我們需要知道的不只這些:我們需要知道公平正義是什麼,而非僅僅它不是什麼,對此問題已有不少答案被提出。

公平正義,不管在語意或概念上,皆與辯護的概念緊密聯繫:對一個人信念和行為持有及提出決定性的理由,因此,嘗試理解公平正義通常就是嘗試發現正當理由–公平正義的來源或基礎–從而證明(或反駁)它的壓倒性重要性。

視正義為社會和諧 编辑

錄《理想國》,使用角色蘇格拉底來主張用單一正義解釋同時含蓋個人的正義和城邦的正義,正義是一個人或城市內的敵對部份處於適當和協調的狀態,一個人的靈魂有三部份–理智、心靈和欲望–一個正義的人是理智控制其他兩部份並且每個部份各盡其責的人,與之相似,一個城市有三部份 - 熱愛學問的人、士兵和工人-一個正義的城市是熱愛學問的人統制其他兩者,且每個人各盡其責的城市。蘇格拉底用一輛戰車的寓言來解釋他的觀點:一輛戰車能共同工作,是因為兩指揮。熱愛學問的人-或稱「哲學家」-應該作為統治者,因為只有他們瞭解什麼是善,一個人如果生病了,會去看醫生而不是江湖郎中,因為醫生是健康議題的專家,與之相似,一個人應將他的城市託付與善方面議題的專家,而非區區政治家,因政治家是給與人們他們想要的東西來獲取權力,而非對他們有益的。蘇格拉底用一艘船的寓言來解釋此觀點:一個不正義的城市如同在大洋中的一艘船,船長(一般平民)雖然強大但喝醉酒,一群不值得信賴的參謀(政治家)嘗試操弄船長給他們控制船隻行進方向的權力,而只有一位導航員(哲學家)知道如何將船帶回港口,對蘇格拉底而言,這艘船能底達目的地 -善-的唯一方法是由導航員來指揮。[8]

視正義為神聖命令 编辑

主張正義,乃至於所有道德規範,所引導的意識價值。例如說,謀殺是錯的且必須受懲罰,若且唯若,應當如此。對神聖命令理論的常見回應是提出尤西弗羅困境,其問道:正確的事之所以正確是因為下令,抑或是對實際上道德正確的事下令?若是前者,則正義是武斷的,若是後者,那道德是比還要高級的存在,變成僅是道德知識的傳遞者。神聖命令的支持者可能選擇回應指出此兩難是錯的:善是真正天性且必定會表現在人性的價值觀中。

參考文獻 编辑

  1. ^ Luban, Law's Blindfold, 23.
  2. ^ 出埃及記21.xxiii-xxv.
  3. ^ Barry, Brian. Theories of Just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xiii. 
  4. ^ 人權教育議題輔導群. [2020-09-07]. (原始内容于2021-02-04). 
  5. ^ 5.0 5.1 觀點投書:廢死爭議...其實只有一個爭議!. [2020-09-07]. (原始内容于2021-02-04). 
  6. ^ Friedrich Kluge: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 24. Auflage. Berlin/New York 2002, S. 348.
  7. ^ Elizabeth Anscombe,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Philosophy 33(1958): 1-19. See further 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 (2nd edition, London: Duckworth, 1985); Onora O'Neill, Towards Justice and Virtue (Cambridge: CUP, 1996), chapter 1.
  8. ^ Plato, Republic trans. Robin Waterfield (Oxford: OUP, 1984).

傳記及延伸閱讀 编辑

  • Brian Barry, Theories of Just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 Harry Brighouse, Justi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4).
  • Anthony Duff & David Garland eds, A Reader on Punishment (Oxford: OUP, 1994).
  • Colin Farrell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eory (London: Sage, 2004).
  • David Gauthier, Morals By Agree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6).
  • Robert E. Goodin & Philip Pettit eds,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 anthology (2nd edition, Malden Mass.: Blackwell, 2006), Part III.
  • Ted Honderich, Punishment: The supposed justifications (London: Hutchinson & Co., 1969).
  • Will Kymlicka,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Oxford: OUP, 2002).
  • Nicola Lacey, State Punishment (London: Routledge, 1988).
  • John Stuart Mill, Utilitarianism in On Liberty and Other Essays ed. John Gray (Oxford: OUP, 1991).
  • 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Oxford: Blackwell, 1974).
  • Plato, Republic trans. Robin Waterfield (Oxford: OUP, 1994).
  •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Oxford: OUP, 1999).
  • David Schmidtz, Elements of Justice (New York: CUP, 2006).
  • Peter Singer ed., A Companion to Ethics (Oxford: Blackwell, 1993), Part IV.
  • C.L. Ten, Crime, Guilt, and Punishment: 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7).

外部連結 编辑

  • 趙敦華:〈正義:公德與私德的張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8)
  • 王慶節:〈親親相隱,正義與儒家倫理中的道德兩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史丹福哲學百科全書中的條目: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ww.sterlingharwood.com

參见 编辑

正義, 關於分子生物學中的, sense, 與反義, anti, sense, 相對, 詳見條目義, 分子生物學, justice, 重定向至此, 关于韓國電視劇, 请见, justice, 韓國電視劇, 或公平, 英語, justice, 德語, gerechtigkeit, 是關於適當安排社會內的東西和人民的概念, 此概念是哲學, 法學和神學歷史上不斷思考和辯論的話題, 於18世紀聖約翰騎士團在馬耳他島卡斯特利亞, 英语, castellania, valletta, 樹立的女神, 她是的象徵, 她被描繪成一個. 關於分子生物學中的 正義 sense 與反義 anti sense 相對 詳見條目義 分子生物學 Justice 重定向至此 关于韓國電視劇 请见 Justice 韓國電視劇 正義或公平正義 英語 justice 德語 Gerechtigkeit 是關於適當安排社會內的東西和人民的概念 此概念是哲學 法學和神學歷史上不斷思考和辯論的話題 於18世紀聖約翰騎士團在馬耳他島卡斯特利亞 英语 Castellania Valletta 樹立的正義女神 她是正義的象徵 她被描繪成一個配備了三個像徵性物品的女神 一把劍 法院的強制力量 天秤 一個衡量相互衝突的權利要求的客觀標準 和一個眼罩 表明正義應該是公正的 不受恐懼或青睞左右 也不考慮金錢 財富 權力或身份 1 正义蒙住眼睛 拿着一把剑 在香港終審法院公平正義的研討可大略分為兩類 分配正義著重在人群間適當分配好的東西 如財富 權力 報酬 尊敬 例如平等主義就是一種分配正義理論 認為對財富的適當分配方式是平等分配 應報正義著重對惡行的適當回應 例如說同態報復法就是一種應報正義理論 認為適當的懲罰是等同所受到的不正當損害 以命還命 以眼還眼 以毒攻毒 以牙還牙 以手還手 以腳還腳 以傷還傷 以打還打 2 西方曾激烈辯論過關於公平正義的幾個重要問題 什麼是公平正義 它對個人和社會有什麼要求 怎樣才是對一個社會內財富和資源的適當分配 平等制 精英制 視地位而定或其他的排列方式 3 各種政治觀點和哲學系統對這些問題可能有無數答案 一些理論家 例如古代希臘人 將公平正義視為一種美德 一種人格特質 並只衍生於人們的行為和人們所設立的機構 其他人則強調行為或機構 並只衍生於使它們成真的人 公平正義的來源被不同看法認為來自於和諧 神聖命令 自然法或人造 它可能被認為次於另一倫理價值 在現代 人權的概念被認為和公平正義息息相關 捍衛弱勢人權更被認為是公平正義的伸張 4 然而一些看似保障人權的做法 如廢除死刑或呼籲停止執行死刑等 容易被人認為是在妨礙公平正義 5 目录 1 语源 2 美德或結果 3 對公平正義的理解 3 1 視正義為社會和諧 3 2 視正義為神聖命令 4 參考文獻 5 傳記及延伸閱讀 6 外部連結 7 參见语源 编辑德語中對應中文 公平正義 的詞為Gerechtigkeit 據考證 其在古高地德語中的形容詞 gireht 始現於西元八世紀 意為 直的 對的 或 合適的 gerecht 一詞在中古高地德語中衍生出抽象的涵義 依循正義感 dem Rechtsgefuhl entsprechend 6 後來又發展出 直線的 gradlinig 適度的 angemessen 與 相應的 gemass 的涵義 美德或結果 编辑在正義 或不正義 懲罰和確立之的正義 或不正義 判決兩者間 那個比較重要 公平正義被設想為 主要是 道德正確的分配好和壞的東西 包括財富 權力 報酬 尊敬和懲罰 另一解釋是 公平正義是那個為了正確分配而表態或行動的人的美德 無論行為是正義的因為行為者是正義的人 抑或一個人是正義的因為他做正義的事 20世紀道德哲學家伊莉莎白 安斯康柏主張現代哲學將焦點集中在行為和造成的結果而非行為者人格特質是錯的 她的主張啟發了現代德行倫理學 此學派跟隨亞里士多德將正義視為好人的一種美德 並只會間接成為一個事態的屬性 7 對公平正義的理解 编辑 nbsp 盧卡 焦爾達諾描繪的 正義 公平正義與其它倫理價值區別在於被視是必要和壓倒性的重要 公平正義可能被認為與善意 博愛 仁慈 慷慨 同情不同且更為重要 像例如在台灣 多數民眾並不認為包括生命權在內的人權高於公平正義 5 換句話說 這些美德雖然都很重要 但它們與其說必要不如說是額外價值 公平正義才是最為必要的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不只這些 我們需要知道公平正義是什麼 而非僅僅它不是什麼 對此問題已有不少答案被提出 公平正義 不管在語意或概念上 皆與辯護的概念緊密聯繫 對一個人信念和行為持有及提出決定性的理由 因此 嘗試理解公平正義通常就是嘗試發現正當理由 公平正義的來源或基礎 從而證明 或反駁 它的壓倒性重要性 視正義為社會和諧 编辑 主条目 理想國錄 理想國 使用角色蘇格拉底來主張用單一正義解釋同時含蓋個人的正義和城邦的正義 正義是一個人或城市內的敵對部份處於適當和協調的狀態 一個人的靈魂有三部份 理智 心靈和欲望 一個正義的人是理智控制其他兩部份並且每個部份各盡其責的人 與之相似 一個城市有三部份 熱愛學問的人 士兵和工人 一個正義的城市是熱愛學問的人統制其他兩者 且每個人各盡其責的城市 蘇格拉底用一輛戰車的寓言來解釋他的觀點 一輛戰車能共同工作 是因為兩指揮 熱愛學問的人 或稱 哲學家 應該作為統治者 因為只有他們瞭解什麼是善 一個人如果生病了 會去看醫生而不是江湖郎中 因為醫生是健康議題的專家 與之相似 一個人應將他的城市託付與善方面議題的專家 而非區區政治家 因政治家是給與人們他們想要的東西來獲取權力 而非對他們有益的 蘇格拉底用一艘船的寓言來解釋此觀點 一個不正義的城市如同在大洋中的一艘船 船長 一般平民 雖然強大但喝醉酒 一群不值得信賴的參謀 政治家 嘗試操弄船長給他們控制船隻行進方向的權力 而只有一位導航員 哲學家 知道如何將船帶回港口 對蘇格拉底而言 這艘船能底達目的地 善 的唯一方法是由導航員來指揮 8 視正義為神聖命令 编辑 主条目 神聖命令理論 主張正義 乃至於所有道德規範 所引導的意識價值 例如說 謀殺是錯的且必須受懲罰 若且唯若 應當如此 對神聖命令理論的常見回應是提出尤西弗羅困境 其問道 正確的事之所以正確是因為下令 抑或是對實際上道德正確的事下令 若是前者 則正義是武斷的 若是後者 那道德是比還要高級的存在 變成僅是道德知識的傳遞者 神聖命令的支持者可能選擇回應指出此兩難是錯的 善是真正天性且必定會表現在人性的價值觀中 參考文獻 编辑 Luban Law s Blindfold 23 出埃及記21 xxiii xxv Barry Brian Theories of Just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xiii 人權教育議題輔導群 2020 09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4 5 0 5 1 觀點投書 廢死爭議 其實只有一個爭議 2020 09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4 Friedrich Kluge Etymologisches Wo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 24 Auflage Berlin New York 2002 S 348 Elizabeth Anscombe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Philosophy 33 1958 1 19 See further 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 2nd edition London Duckworth 1985 Onora O Neill Towards Justice and Virtue Cambridge CUP 1996 chapter 1 Plato Republic trans Robin Waterfield Oxford OUP 1984 傳記及延伸閱讀 编辑Brian Barry Theories of Just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Harry Brighouse Justi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4 Anthony Duff amp David Garland eds A Reader on Punishment Oxford OUP 1994 Colin Farrell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eory London Sage 2004 David Gauthier Morals By Agree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6 Robert E Goodin amp Philip Pettit eds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 anthology 2nd edition Malden Mass Blackwell 2006 Part III Ted Honderich Punishment The supposed justifications London Hutchinson amp Co 1969 Will Kymlicka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Oxford OUP 2002 Nicola Lacey State Punishment London Routledge 1988 John Stuart Mill Utilitarianism in On Liberty and Other Essays ed John Gray Oxford OUP 1991 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Oxford Blackwell 1974 Plato Republic trans Robin Waterfield Oxford OUP 1994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Oxford OUP 1999 David Schmidtz Elements of Justice New York CUP 2006 Peter Singer ed A Companion to Ethics Oxford Blackwell 1993 Part IV C L Ten Crime Guilt and Punishment 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7 外部連結 编辑趙敦華 正義 公德與私德的張力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8 王慶節 親親相隱 正義與儒家倫理中的道德兩難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史丹福哲學百科全書中的條目 Distributive justic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Julian Lamont Justice as a virtu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Michael Slote Punishmen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Hugo Adam Bedau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ww sterlingharwood com參见 编辑正义论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正義 amp oldid 7685281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